全文摘要
一种轮式爬杆装置,属于爬杆设备领域,包括工作台、固定装置、传动装置以及支架,工作台包括下工作台、上工作台,支架通过万向轮支撑于下工作台,传动装置安装在支架上,下工作台内圆柱表面设有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采用电力驱动,体积小,面对直径不断变化的杆能够进行自适应调整。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轮式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固定装置、传动装置以及支架,工作台包括下工作台、上工作台,支架通过万向轮支撑于下工作台,传动装置安装在支架上,下工作台内圆柱表面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液压伸缩杆以及固定片,固定片安装于液压伸缩杆端部;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齿轮Ⅰ、齿轮Ⅱ、橡胶轮、支撑三角支架的万向轮以及支撑固定支架的双万向轮,电机、减速器和蓄电池固定于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下方设有万向轮连杆,万向轮连杆接有双万向轮,双万向轮分为与下工作台上表面、上工作台下表面接触,电机与减速器连接,齿轮Ⅰ的传动轴与减速器的输出轴相连,齿轮Ⅰ和齿轮Ⅱ啮合,齿轮连杆将齿轮Ⅰ和齿轮Ⅱ安装位置固定,橡胶轮与各自传动装置的齿轮Ⅱ固结在一起,橡胶轮与齿轮Ⅱ安装于支架连杆中部;所述支架包括三角支架和支架连杆,三角支架内部设有弹簧,支架连杆连接调整弹簧,三角支架下方设有万向轮,万向轮支撑于下工作台上表面。
设计方案
1.一种轮式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固定装置、传动装置以及支架,工作台包括下工作台、上工作台,支架通过万向轮支撑于下工作台,传动装置安装在支架上,下工作台内圆柱表面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液压伸缩杆以及固定片,固定片安装于液压伸缩杆端部;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齿轮Ⅰ、齿轮Ⅱ、橡胶轮、支撑三角支架的万向轮以及支撑固定支架的双万向轮,电机、减速器和蓄电池固定于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下方设有万向轮连杆,万向轮连杆接有双万向轮,双万向轮分为与下工作台上表面、上工作台下表面接触,电机与减速器连接,齿轮Ⅰ的传动轴与减速器的输出轴相连,齿轮Ⅰ和齿轮Ⅱ啮合,齿轮连杆将齿轮Ⅰ和齿轮Ⅱ安装位置固定,橡胶轮与各自传动装置的齿轮Ⅱ固结在一起,橡胶轮与齿轮Ⅱ安装于支架连杆中部;所述支架包括三角支架和支架连杆,三角支架内部设有弹簧,支架连杆连接调整弹簧,三角支架下方设有万向轮,万向轮支撑于下工作台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式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作台为阶梯状,整个工作台分为两部分组装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式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轮由橡胶轮内轮、橡胶轮弹簧和橡胶轮外轮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式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支架连杆构成稳定三角形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式爬杆装置,属于爬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竖杆和树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竖杆上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或对树木高处的枝叶进行修剪时一般需要动用大型设备,例如云梯,耗费大量物力且效率低,同时在一些复杂的施工环境中进行作业时,云梯无法到达作业位置。这时需要靠人力攀爬,不仅耗费时间和人力,施工人员的安全性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设备耗费大量物力且效率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式爬杆装置,它的优点在于它采用电力驱动,体积小,面对直径不断变化的杆能够进行自适应调整。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轮式爬杆装置,包括工作台、固定装置、传动装置以及支架。工作台包括下工作台、上工作台,支架通过万向轮支撑于下工作台,传动装置安装在支架上,下工作台内圆柱表面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液压伸缩杆以及固定片,固定片安装于液压伸缩杆端部;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齿轮Ⅰ、齿轮Ⅱ、橡胶轮、支撑三角支架的万向轮以及支撑固定支架的双万向轮,电机、减速器和蓄电池固定于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下方设有万向轮连杆,万向轮连杆接有双万向轮,双万向轮分为与下工作台上表面、上工作台下表面接触,电机与减速器连接,齿轮Ⅰ的传动轴与减速器的输出轴相连,齿轮Ⅰ和齿轮Ⅱ啮合,齿轮连杆将齿轮Ⅰ和齿轮Ⅱ安装位置固定,橡胶轮与各自传动装置的齿轮Ⅱ固结在一起,橡胶轮与齿轮Ⅱ安装于支架连杆中部;支架包括三角支架和支架连杆,三角支架内部设有弹簧,支架连杆连接调整弹簧,三角支架下方设有万向轮,万向轮支撑于下工作台上表面。
所述上工作台为阶梯状,整个工作台分为两部分组装而成。
所述固定片为类似刹车片的结构,同时液压伸缩杆可在未工作以及上升时收缩,避免碰撞到所爬杆,工作前将液压伸缩杆转动至平行于所爬杆轴向的方向,将整个装置支撑于地面。
所述的橡胶轮由内轮、弹簧和外轮所组成,内轮和外轮的材料为合成橡胶,弹簧的材料为弹簧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力驱动,体积小,面对直径不断变化的杆能够进行自适应调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连接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结构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连接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结构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轮结构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结构图。
图中,1-传动装置一,2-传动装置二,3-传动装置三,101-万向轮,102-橡胶轮,103-齿轮Ⅱ,104-齿轮连杆,105-固定支架,106-电机,107-万向轮连杆,108-双万向轮,109-减速器,110-齿轮Ⅰ,111-支架连杆,112-三角支架,113-液压伸缩杆,114-固定片,115-橡胶轮外轮,116-橡胶轮弹簧,117-橡胶轮内轮,4-杆,5-上工作台,6-下工作台,7-固定装置一,8-固定装置二,9-固定装置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一种轮式爬杆装置,包括工作台、固定装置、传动装置以及支架,工作台包括下工作台6、上工作台7,支架通过万向轮101支撑于下工作台7,传动装置安装在支架上,下工作台7内圆柱表面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液压伸缩杆113以及固定片114,固定片114安装于液压伸缩杆113端部;传动装置包括电机106、减速器109、齿轮Ⅰ110、齿轮Ⅱ103、橡胶轮102、支撑三角支架112的万向轮101以及支撑固定支架105的双万向轮108,电机106、减速器109和蓄电池固定于固定支架105,固定支架105下方设有万向轮连杆107,万向轮连杆107接有双万向轮108,双万向轮108分为与下工作台7上表面、上工作台6下表面接触,电机106与减速器109连接,齿轮Ⅰ110的传动轴与减速器109的输出轴相连,齿轮Ⅰ110和齿轮Ⅱ103啮合,齿轮连杆104将齿轮Ⅰ110和齿轮Ⅱ103安装位置固定,橡胶轮102与各自传动装置的齿轮Ⅱ103固结在一起,橡胶轮102与齿轮Ⅱ103安装于支架连杆111中部;支架包括三角支架112和支架连杆111,三角支架112内部设有弹簧,支架连杆111端部连接调整弹簧,三角支架112下方设有万向轮101,万向轮101支撑于下工作台7上表面。
所述传动装置一1、传动装置二2以及传动装置三3的三个橡胶轮102均布在支架连杆111中部,橡胶轮102由橡胶轮内轮117、橡胶轮弹簧116和橡胶轮外轮115组成,橡胶轮102与各自传动装置齿轮Ⅱ103固结在一起,实现同角速度转动。
所述三角支架112与支架连杆111构成稳定三角形结构,三角支架112内部设有调整弹簧,支架连杆111连接调整弹簧。
所述中固定支架105下方设有万向轮连杆107,万向轮连杆107接有双万向轮108,双万向轮108分为与别与下工作台6上表面、上工作台5下表面接触,双万向轮108可在两表面所构成的平面内转动。
所述三角连杆下方设有万向轮101,万向轮101支撑于下工作台6上表面,同时可在下工作台6上表面自由滑动。
所述固定片114为类似刹车片的结构,同时液压伸缩杆113可在未工作以及上升时收缩,避免碰撞到所爬杆4,工作前将液压伸缩杆113转动至平行于所爬杆4轴向的方向,将整个装置支撑于地面。
所述的橡胶轮102由橡胶轮内轮117、橡胶轮弹簧116和橡胶轮外轮115所组成,橡胶轮内轮117和橡胶轮外轮115的材料为合成橡胶,橡胶轮弹簧116的材料为弹簧钢。
该装置在作业前,先将工作台两部分组装在所爬杆4上,同时将固定装置旋转至垂直地面的方向支撑于地面上将整个装置支撑于合适的高度平面,通过调节支架连杆111与三角支架112的连接长度,将三个橡胶轮102压在需施工杆4的外圆柱面上。作业时,蓄电池为电机106供电,电机106转动带动齿轮Ⅰ110转动,齿轮Ⅱ103与齿轮Ⅰ110啮合同速反向转动,与齿轮Ⅱ103固结的橡胶轮102同角速度转动完成爬杆动作,其余橡胶轮102同时转动并沿杆4向上爬升,当在爬升过程中由于圆柱面不光滑或某一轮遇到较大阻力造成橡胶轮102不能平行于地面爬升,即装置倾斜的情况时,橡胶轮102内部的橡胶轮弹簧116会提供一个内力使橡胶轮102趋向于水平位置,防止发生卡死现象,当杆直径发生变化时,三角支架112位置可在万向轮101、双万向轮108以及三角支架112内部弹簧的带动下进行自适应调整,当达到理想工作高度时,通过固定装置以及橡胶轮102的力将装置固定,工作完成后可进行反向运动,返回地面。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1827.9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475493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A63B 27/00
专利分类号:A63B27/00
范畴分类:15H;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第一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申请人地址: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山东科技大学
发明人:孙永鹏;张洪洋;王岩;潘晓阳;张祥琨;尹艳萍
第一发明人:孙永鹏
当前权利人:山东科技大学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