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主题论文-陈翔宇

战争主题论文-陈翔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战争主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安东尼·,赫希特,战争,讽刺

战争主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翔宇[1](2019)在《安东尼·赫克特诗歌的战争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20世纪前半叶的主要诗人之一,安东尼·赫克特以其对传统文学形式和讽刺的精湛运用而闻名。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给他的诗歌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的诗歌总是渗透到我们生活中那些复杂而又黑暗的地方,在他的诗中也饱含着对社会底层民众的深深同情。本文通过分析他的两首诗歌来解读其战争主题。(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2期)

李宏微[2](2019)在《列昂尼德·安德列耶夫《红笑》的战争主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安德列耶夫(ЛеонидНиколаевичАндреев,1871-1919)在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作为白银时代俄罗斯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安德列耶夫在许多作品的创作中涉及到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纵观安德列耶夫多年的创作历程,创作主题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战争主题作为安德列耶夫创作题材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作家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索,颇具独特见解。小说《红笑》便是安德列耶夫战争主题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里,战争的阴影——随处可见的死亡、痛苦、鲜血和疯狂化成了“红笑”,使主人公时刻受到来自战争的痛苦折磨和心灵的质问。古往今来,战争主题贯穿于整个俄罗斯文学史。战争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变迁,战争性质、规模和手段不同,文学中所反映的战争主题也各有侧重。俄罗斯人民久经战争,在日俄战争之后,俄罗斯人民对待战争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而这一改变在当代俄罗斯战争文学当中得到了充分反映。《红笑》创作于日俄战争期间。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学者多从“表现主义”、“死亡意识”等角度对《红笑》进行文本解读。本文以安德列耶夫小说《红笑》文本为例,将“战争主题”作为切入点,对《红笑》中战争主题的描写进行探究和分析。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叁部分构成。绪论对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重难点、研究方法等进行分析论述;本论文的正文分为叁章:第一章中对安德列耶夫创作主题的发展历程进行总体梳理;第二章分别通过对《红笑》中战争主题的具体表现,即“恐怖和疯狂”和“反人性”的内容进行分析,揭示出小说的主旨和作家的创作意图;第叁章从不同角度对《红笑》中战争主题的表现特点进行论述,并展现作家对“红笑”意象的象征化处理手段;通过本论文的分析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安德列耶夫淡化了参战双方的民族属性,没有按照传统的价值判断逻辑,对参战双方给予正义与否的道德评判;第二,安德列耶夫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审视战争,他指出,战争的本质是反人性的。无论战争正义与否,无论胜利还是失败,人类最终都将陷入战争的恐怖和疯狂里,难以自拔。本文将从安德列耶夫创作主题的发展历程入手,通过对安德列耶夫创作观念的总体把握,深入挖掘《红笑》中的战争主题的特质及其表现特点,从而掌握安德列耶夫独特的战争观。(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冯晖[3](2018)在《中西方战争主题电影的研究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范围内电影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其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化表现形式和精神传递载体已经被广大观众喜爱和接受。战争题材是电影中的常见形式,自20世纪早期便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将人文思想、行为表现等融入其中,形成了模式化、具体化的特点。在战争主题电影上,中国和西方有着鲜明的对比。两者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政治经济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战争内容和艺术的表现上出现了诸多不同。通过引入一些中外战争电影,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中西方主题电影的差异,在多样化文化的社会背景下探讨中国未来战争主题电影的发展趋势及产业平衡道路。(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刘同顺[4](2018)在《中日甲午战争主题性历史画创作的题材与主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日甲午战争主题性历史画的创作再次从历史中被唤醒,被赋予诸多当代文化的审美特征,成为美术创作探讨的重要命题。永不能为圆满的展望使历史的启示像一面镜子,通过作品的观看使观众走进视觉的沉思,触碰不期而遇的生命同时也给予鲜活的脉搏。(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8年06期)

陈雪仪[5](2018)在《高中历史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微课的发展势头虽然正在不断上升,但由于发展时间尚短,微课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微课的设计与制作问题首当其冲。高中历史微课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在分析微课相关概念和高中历史学科特点后提出了微课设计的基本设想,并以“抗日战争”主题为例进行了微课制作与应用,最终结合理论与实践得出对高中历史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的思考。本文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高中历史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的设想部分,具体章节为第一章。由于学界对微课定义仍存在不同观点并直接影响了微课的设计,所以笔者首先对比了微课的相关概念,并得出明确的微课定义指导本次研究。其后,就高中历史学科的具体特点与相关微课的不足,笔者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综合叁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叁个优秀高中历史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的设想。第二部分:高中历史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的实践部分,具体章节为第二章与第叁章。本次研究以“抗日战争”为主题共进行了叁次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实践,其中第叁次微课设计与制作吸取了前两次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并投入实际教学中使用。微课教学过后,笔者通过学生填写的学习任务单和调查问卷分析微课的使用是否达到了设计之初预想的效果。第叁部分:高中历史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的思考部分,具体章节为第四章。综合前两部分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反馈,笔者在这一部分结合具体例子,就如何解决目前微课存在的问题以及微课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吕明[6](2018)在《《在异国》中的战争主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异国》是海明威着名的短篇反战小说,本文作者从战争的残酷性、欺诈性和毁灭性叁个方面分析了这篇小说中的战争主题。(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12期)

陈芳芳[7](2018)在《弥尔顿《失乐园》的战争主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弥尔顿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诗人之一,其代表作《失乐园》主要讲述叛逆之神撒旦,因为反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地狱,却毫不屈服,为复仇寻至伊甸园。亚当与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知识树上的果子。最终,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失乐园》取材于《创世纪》中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的堕落。《创世纪》中关于人类堕落描述只有寥寥数语,但在《失乐园》中,弥尔顿不仅对人类堕落加入了许多细节,还详细描述了撒旦反叛的前因后果以及天界的大战。在《圣经》中关于天庭之战的描述出现在《启示录》中,同样,《启示录》只是暗示曾经天庭发生过战争,在《失乐园》中,弥尔顿借拉斐尔的叙事角度详细地同亚当讲述了天庭之战。弥尔顿不仅是伟大的诗人,同时还是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和思想家。弥尔顿主张天赋人权,出版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教育自由和婚姻自由等自由主义思想。他认为人的自然权利不可侵犯,人们有权利推翻侵犯人民自由的暴君。在英国革命爆发后,弥尔顿投身于革命运动之中。但英国王朝复辟之后,弥尔顿被捕入狱,被释放之后投入史诗创作。从弥尔顿的政治背景和政治遭遇中,不难看出,在弥尔顿无法公开发表他的政治思想宣言后,他将他的革命思想融入到诗歌创作中。《失乐园》中撒旦追求自由反叛上帝,发动天庭之战,可以看作是弥尔顿对当时整个英国政治的隐喻。弥尔顿在《失乐园》中不仅融入了他的政治思想还融入了他的宗教思想。弥尔顿是名虔诚的清教徒的同时也是一名革命者。这使他在《失乐园》创作中存在自身矛盾。作为革命家,弥尔顿反对英国君主的暴政,而作为虔诚的清教徒,他必须服从上帝的权威。弥尔顿对《失乐园》中天庭之战的描述和战争的结果是弥尔顿对自身在宗教思想和革命思想上矛盾的处理。《失乐园》作为史诗在篇章和结构上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史诗传统。弥尔顿在开始史诗创作之初就立下决心,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受到《荷马史诗》同等的认可。战争是对于史诗作品是必不可少的,《失乐园》中的天庭之战是最富有古典史诗色彩的一部分。综上所述,本文立足于对弥尔顿《失乐园》的文本细读,联系弥尔顿的政治背景,宗教思想和他对史诗传统的继承,分析天庭之战在《失乐园》中的作用和意义。除去绪论和结论之外,本文一共有叁章。第一章分析弥尔顿的政治背景以及弥尔顿如何通过《失乐园》中对战争的描述表达他的政治理想;第二章分析弥尔顿的宗教思想;第叁章分析弥尔顿如何继承史诗传统,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展示《失乐园》的独特之处。(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4-02)

鲁金会[8](2018)在《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以“战争”主题群文阅读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群文阅读教学"概念辨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具体的操作过程及策略:以议题为导向,建构群文并当作群文阅读教学的起点;以评价为引路,"借力生力"推进群文阅读教学;以素养为归宿,学生协调发展成为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并借此建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理想模型。同时对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进行了探寻:让师生回归到"阅读"的本原,现代阅读的信息化要求;努力改变阅读教学的痼疾,学生思维系统化的培养;倡导一种新型课堂生态,"学本"阅读教学课堂的打造。(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通讯》期刊2018年10期)

关昕[9](2017)在《战争主题展览的文本分析与叙事策略——以“鸦片战争”展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战争主题展览旨在记录与战争有关的历史,提供让观众反思战争之场域。其常以历史叙事为主轴,通过照片、文物、模型、场景等展示元素,铺陈战争发生的来龙去脉,并呈现出特定的史观。"鸦片战争"展秉承强国叙事的传统,在精神正向传承的范式基础上,通过全球视野和中西方对比的展示手法,带动观众的情感认知;其"故事"与"话语"的结合方式则体现了单线进化论叙事的特征。从中,亦可看出国内战争主题展览走向多元化叙事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博物院》期刊2017年06期)

徐太阳,黄志清[10](2017)在《初中历史解释能力培养策略——以《美国南北战争》主题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6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高中课标")把历史解释归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和方法",包括四个部分: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和解释,知道历史解释可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历史叙述中;能够客观地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中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本文来源于《福建教育》期刊2017年46期)

战争主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安德列耶夫(ЛеонидНиколаевичАндреев,1871-1919)在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作为白银时代俄罗斯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安德列耶夫在许多作品的创作中涉及到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纵观安德列耶夫多年的创作历程,创作主题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战争主题作为安德列耶夫创作题材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作家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索,颇具独特见解。小说《红笑》便是安德列耶夫战争主题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里,战争的阴影——随处可见的死亡、痛苦、鲜血和疯狂化成了“红笑”,使主人公时刻受到来自战争的痛苦折磨和心灵的质问。古往今来,战争主题贯穿于整个俄罗斯文学史。战争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变迁,战争性质、规模和手段不同,文学中所反映的战争主题也各有侧重。俄罗斯人民久经战争,在日俄战争之后,俄罗斯人民对待战争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而这一改变在当代俄罗斯战争文学当中得到了充分反映。《红笑》创作于日俄战争期间。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学者多从“表现主义”、“死亡意识”等角度对《红笑》进行文本解读。本文以安德列耶夫小说《红笑》文本为例,将“战争主题”作为切入点,对《红笑》中战争主题的描写进行探究和分析。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叁部分构成。绪论对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重难点、研究方法等进行分析论述;本论文的正文分为叁章:第一章中对安德列耶夫创作主题的发展历程进行总体梳理;第二章分别通过对《红笑》中战争主题的具体表现,即“恐怖和疯狂”和“反人性”的内容进行分析,揭示出小说的主旨和作家的创作意图;第叁章从不同角度对《红笑》中战争主题的表现特点进行论述,并展现作家对“红笑”意象的象征化处理手段;通过本论文的分析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安德列耶夫淡化了参战双方的民族属性,没有按照传统的价值判断逻辑,对参战双方给予正义与否的道德评判;第二,安德列耶夫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审视战争,他指出,战争的本质是反人性的。无论战争正义与否,无论胜利还是失败,人类最终都将陷入战争的恐怖和疯狂里,难以自拔。本文将从安德列耶夫创作主题的发展历程入手,通过对安德列耶夫创作观念的总体把握,深入挖掘《红笑》中的战争主题的特质及其表现特点,从而掌握安德列耶夫独特的战争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战争主题论文参考文献

[1].陈翔宇.安东尼·赫克特诗歌的战争主题[J].北方文学.2019

[2].李宏微.列昂尼德·安德列耶夫《红笑》的战争主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9

[3].冯晖.中西方战争主题电影的研究对比[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

[4].刘同顺.中日甲午战争主题性历史画创作的题材与主题研究[J].艺术科技.2018

[5].陈雪仪.高中历史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6].吕明.《在异国》中的战争主题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8

[7].陈芳芳.弥尔顿《失乐园》的战争主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8

[8].鲁金会.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以“战争”主题群文阅读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8

[9].关昕.战争主题展览的文本分析与叙事策略——以“鸦片战争”展为例[J].博物院.2017

[10].徐太阳,黄志清.初中历史解释能力培养策略——以《美国南北战争》主题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2017

标签:;  ;  ;  ;  

战争主题论文-陈翔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