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飞军:马克思异化范畴的多视角阐释和现时代转化——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再思考论文

芮飞军:马克思异化范畴的多视角阐释和现时代转化——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再思考论文

【哲学与文化】

摘要:马克思异化范畴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讨论和争议,但仍有视角尚未充分展开,就是马克思的异化范畴对历史和现实的阐释功能和现时代的转化。异化范畴包含了劳动异化、技术异化、货币异化和精神异化等,异化范畴多视角解读能够帮助人们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轨道中分析众多社会缺陷和弊端。异化范畴只有划清与人道主义的错误立场,落实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轨道之中,才能使异化范畴在现时代发展运用中得以继承和发扬。异化范畴科学理解和运用,体现了马克思哲学的原生态意蕴,增强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设。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感性活动; 异化;马克思哲学

青年时代的马克思是黑格尔革命派的信徒,在接触了费尔巴哈之后,兴奋地宣称“我们一时成为费尔巴哈派了”,在他内心处引起很大共鸣,似乎看到了破解黑格尔唯心迷宫的钥匙。但之后发展的马克思思想动态中,关于人的本质阐释,费尔巴哈的唯物论乏力,而黑格尔的思辨性却仍然有力。

在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流派中,“异化”“外化”和“对象化”三者常互相替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是从一般的意义理解异化,也隐含了道德批判。在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各个时期,“异化”概念有微妙的历史变化,反映了马克思本人思想的发展进程。因此,人的异化概念成为理解马克思理论一个不容回避的思维向度。

一、从异化劳动的提出到新世界观的形成

学术界长期存在一种观点,《手稿》中所体现的异化思想,是费尔巴哈的传承,是抽象的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这种观点有些绝对化倾向,缺乏发展的视野。“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概念,在黑格尔思想里得到极大的发挥,黑格尔主要从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角度来谈“异化”,而费尔巴哈仅在意识与存在关系的角度来谈“异化”。

如果说《手稿》显现了马克思少许浪漫主义的气息,有一定的道理,倘若再深入地挖掘,联系一下《手稿》之后的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就明显看到了凤凰涅槃般的新思想飞跃,因为,一个新思想的形成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黑格尔的内核光芒还没有充分暴露而焕发光芒的时候,马克思《手稿》里已经天才地指出了异化劳动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本性,指出了劳动过程对劳动者人的异化,指出了类本质的异化,指出了人对他人的异化。当然,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缺陷和不成熟也导致《手稿》中具有独断的人本主义色彩,特别表现在对共产主义的浪漫主义理解,他认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1]185怎样扬弃,不能总停留在抽象的人性论断上吧?这些疑问直到《资本论》力作出现后,得到完满的阐释。后来的《资本论》也多处提起“异化”,此时的异化思想更加丰富,直接充满唯物辩证法色彩。可以看出,异化概念和异化思想是贯穿于马克思思想的整个发展历史,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内涵深度和外延方向有所不同。

首先要肯定的是,《手稿》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处于思想史起始点位置,是马克思本人告别青年黑格尔派的转折点和标志。有力的证据就是在《手稿》中,马克思首次以扬弃抽象人性论的态度提出了劳动范畴,劳动概念正是《手稿》之后马克思思想一以贯之的最基本的范畴。劳动创造现实的人自身,劳动实践发展到一定时期便产生私有制和分工,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现实前提。正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1]519这也为之后《资本论》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创造奠定了思想基础,即以“纯粹经验的方法”提炼出生活一般,从生活一般推论到生产一般,再推论到《资本论》中一般意义的资本主义生产,即资本一般。

4.精神异化

腰围、体重指数增加会增加胆固醇升高的危险,OR值分别为1.16和3.43即OR﹥1,P﹤0.01。体重指数增加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的危险,OR值为1.58即OR﹥1,P﹤0.05。体重指数增加会增加甘油三酯升高的危险,OR值为3.94即OR﹥1,P﹤0.05。

二、马克思异化范畴的多视角阐释和理解

1.劳动异化

式(2)表示线路限额约束。其中,Ri为转移侧的线路容量;ai为转移侧实际负载率;Li为失电前馈线的负荷量。

黑格尔认为,只有在劳动的异化(对象化)里, 人尚可真正地认识自己。马克思理解与他恰恰相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异化劳动, 意味着整个人自身存在异化。“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2]52这是基于马克思本人唯物主义立场的转变而理解的,改变黑格尔本体论意义的异化,反对黑格尔以“绝对理念”外化来唯心地理解“异化”。

4d 1H NMR(CDCl3) δ:9.27(s,1 H),8.71(s,1 H),8.38-8.36(m,1 H),8.09(d,1 H),7.90(d,1 H),7.51-7.42(m,3H).

2018年6月9日开始进行飞播造林,至6月26日结束,共完成宜播区造林17万亩,播撒油松种子17万斤。其中北票市6月9日开始飞播,11日结束,设计八大播区,涉及南八家、章吉营、上园、巴图营、下府、长皋六个乡(镇);喀左县22日飞播,24日完成,设计三大播区,涉及平房子、草场、南哨、大城子、六官、尤杖子、十二德堡七个乡(镇);朝阳县25日飞播,26日完成,设计两大大播区,涉及柳城、西营子、七道岭三个乡(镇)。从近期初步调查情况看,大部分地块出苗率较好。

在1848年的《手稿》中,马克思以感性活动作为直接的理论起点,把握人的类存在和类本质,进而阐释人的“异化”的历史。马克思先说明人的对象化历史,自然是人的第一本性,我们的感性的对象性活动外化成人化的生态环境[3]。从而探寻到人的真正历史即实践的历史,进入人的生存的本质活动。异化劳动是过去历史的对象化否定的结果,人必须对自身进行否定之否定,把感性活动的历史再次否定,从而回归到人的类本质。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是采取了与人相分离的形式。马克思在这里的“异化”内涵以及对人的本质以辩证否定观阐释,具有事物之间对象性关系的辩证法理解,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

从黑格尔的哲学理解来看,异化范畴成为人的意识活动的直接形式。他的异化经典公式就是从绝对理念到自然界,再到主观精神。绝对理念的外化、异化、对象化,就是“绝对理念”在人的意识领域的外化、异化。费尔巴哈的异化使黑格尔的异化从天国落到人世间,努力摆脱抽象本体论,集中地批判宗教对人的精神异化。从批判过程来看,费尔巴哈的异化范畴对人的精神领域反传统批判是深刻的,甚至给马克思的思想留下一定历史的痕迹。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异化来源于人的内心深处的意识领域,甚至创造一种“爱”主题的新宗教来代替受传统束缚的人的意识。

人的劳动从自然的奴役到社会的奴役,从低水平蒙昧状态刚走出来,又进入了资本主义那生产关系的桎梏中。劳动的异化,确实是从自然物对人的作用开始的,又进入了劳动产品的外在化,即以异化的形成对工人奴役。由此,工人的活动和劳动成果与他们劳动者的自身类存在、类本质相异化。这种异化必定是人的异化,离不开人作为主体的逻辑,在人的劳动活动视阈中,与物、与人、与社会以及与环境都会发生异化。根据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异化具有连锁反应的可能性,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可以演绎事物的质的变化。

2.货币异化

在《1857—1858手稿》中 ,马克思提出了一个论点:“货币制度下的产品交换的一切矛盾 ,是作为交换价值的关系的发展 ,是产品作为交换价值或价值本身规定的发展[5]101。货币演化历史和人的劳动发展史是一致的,劳动过程由对他人的人身依附性逐渐外化成对产品的物的依附性,特别在商品经济发达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出完全的意义,可以说是劳动过程的质的飞跃,这种物的依附性在于人与人的社会联系的商品交换价值特征[6]。

在商品的内核中蕴含着一股异化的力量,能外化为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外化为商品和人的对立,外化为货币和商品的对立。到了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个体的人刚摆脱了人身依附,又陷入物的依赖性,完全地被商品被货币所统摄。个人之间通过商品交换关系,即交换价值价值关系链接在一起,每个人的活动或产品必须转化为价值一般,即交换价值或更为感性的货币,每个人只有以货币所有者身份来掌控他人活动和资源,表现出对他人对社会的权力。价值的生产个体化和价值实现的社会化,凸显出商品或货币对于个人是异己的。在价值交换过程中,商品和货币被外化为似乎有灵性的自发的物质,人们感觉被神性的力量控制了,商品和货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7]89。由此产生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等。

货币的异化可再细分两个维度:一个是内部自身矛盾的演化,从原始的物物交换的价值形式,一直演化到现今的纸币形式,还有潜入信息时代发展的虚拟货币等。纸币和虚拟货币隐含着对货币本性的异化,存在着潜在的风险,若具备危机成熟的条件和环境,便转化为现实的危机。如果结合商品经济的内在危机,那使货币异化更加扑朔迷离。另外一种货币异化是指货币拜物教,是金钱的力量对人的异化。关于货币异化,青年马克思的好友赫斯理解得很突出,在《金钱的本质》中指出,人的本质在资本主义自我异化达到巅峰,如同基督教中人的对象化为上帝一样,在实践中异化为金钱。早期马克思也充分认识了货币作为一种新的异化产物,成为统摄人的外在的力量,违背人的自由本性和类存在的本质。货币异化或货币拜物教与私有制以及社会分工密切相关,只有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能够得到一定的解放。

除了劳动范畴,《手稿》还明确提出富有实践意蕴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指出: “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 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定是对象性的活动。……因此,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1]209马克思敏锐地看到黑格尔哲学中被唯心主义体系笼罩下辩证法的不足,以积极的态度加以改造,把黑格尔“抽象的精神的劳动”回归到人世间中劳动者的劳动中。马克思这里的“对象性活动”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去描述,是一种现象化的“感性活动”。与后来的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直接提出的“感性直观”与 “感性活动”范畴成遥相呼应之趣。由此可以看出,《手稿》中“劳动”“对象性活动”已经具备唯物主义实践哲学的基本内涵,表征了马克思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真正成为一个新世界观的萌芽。

3.技术异化

“我们看到,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8]127技术创设者本意是造福人类,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常常出现偏差,走向人的对立面,违背人的本性和价值诉求。特别在不和谐的社会生产条件下,技术异化不仅包含了人的认识有限性,还包含社会关系对人的活动自由的压抑,如资本主义私有制对工人生产的压抑,垄断对有自由创造精神的人们的压抑[9]。由此可见,技术发展与生产关系相互交融、相互制约。

技术异化从根本上说仍是劳动异化,是人对自然规律和自己的劳动生产能力认识不成熟的表现。技术异化的和解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哲学思想作指导,防止出现重大颠覆性错误。同时,在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过程中,需要不断制度创新、思想创新加以辅助,使技术发展的自然规律向人的合目的性方向回归,摆脱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由此可以启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真正做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和自然才可能实现真正和解,技术异化才会得到根本解决。

所谓技术异化,是指人们以自然和社会为对象物加以改造的技术服务、技术控制等技术烙印,这种活动过程,可能符合人类的活动目的和价值观,也有可能偏离人类的活动目的和价值需求,甚至不自觉地成为超人类的力量去支配和压抑人们的生活和思维。创造技术、 利用技术的过程本身是一种主体人对客观世界的对象化过程,客体打上人类技术烙印,人自身也逐渐“物化”、“工具化”。技术的双刃剑作用,在人类可能实现了一定的自身目的同时,一种外在的、异己的技术力量不自觉地、潜在地限制了人类自然本性。不仅如此,传统的社会文明状态在技术的创新和运用过程中出现嬗变和“异化”,出现“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因此,重视技术异化,努力和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类对工业文明反思以及生态文明的兴起的重要意识根源。

“想要干事、想出政绩无可厚非,上一任的举措如果不符合当前实际,也应及时纠正;但不能为了出政绩都要自己另搞一套。各级领导干部不妨想一想,实现转型升级,关系地方发展全局和未来方向,怎能像儿戏一样改来改去?如果一任市长一张蓝图、后任急于否定前任,发展如何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该文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新官不理旧事”现象对转型发展的巨大危害。

技术的属性放置于人与自然关系考量下,有自然和社会两个维度的属性,技术的自然属性是基于自然普遍性理解,作为一个相对先在的客观条件。而与人类社会发生互动关系过程中,与人类既定历史条件和文化氛围交织着,其社会属性逐渐变得纷繁复杂。自然属性规定了技术异化的客观必然性,社会属性规定了技术异化偏离人的“类存在物”,偏离人的价值需求。从人的活动空间有限性来看,技术异化在一定条件和范围是可控的,但是,从长期来看,技术异化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并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能够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出纳人员只能做资金收支业务,不能兼职复核、会计档案保管以及日常业务总账、明细账及分类账等账目的登记工作。要严禁由一人办理与货币资金相关的全过程业务。

与黑格尔把异化、对象化相其并论不同,马克思细致地分析了两者的区别。《手稿》中指出,“在这里,不是人的本质以非人的方式在同自身的对立中的对象化,而是人的本质以不同于抽象思维的方式在同抽象思维的对立中的对象化,被当做异化的被设定的和应该被扬弃的本质。”[1]203马克思的异化范畴本义是指属于人的类存在物本质活动的东西,在人的对象化活动中,外化为独立的形式,并形成制约和统治的作用。与博士论文“自我意识”的对象化不尽相同,马克思《手稿》的对象化范畴有两层意义,一是人通过劳动创造了一个“类本质”的世界,表征自己,满足自己;另一方面,这一过程走向极端,属人的对象化世界会出现排斥、疏远人的一面,否定了人类的存在本质。马克思在之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出现异化现象的根源作了明确的阐释,“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成倍增长的生产力。因为共同生活本身不是自愿地而是自然形成的,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1]537-538分工成了异己的对象化产物,同时,对象化成为异化,主要作用于社会关系中的异化,正如在《手稿》中指出,“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有人自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1]165。对象化内涵一般大于异化,对象化是中性的范畴,异化可看作消极的范畴。在人的对象化的过程中,表现为异己力量的生产关系就是私有制。私有制倒不是直接表现为人的异化过程,异化范畴只有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生产方式中得到理解,是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外化。由此得出,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中,特定时代的异化根源于该时代的不具有历史合理性的生产方式之中,即生产关系不适应对应的生产力,消除异化最本质的方式是变革生产关系,即扬弃私有制。至此,马克思的异化范畴得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和回应,彻底摆脱了以往异化哲学的人道主义色彩和唯心主义色彩等。

人的异化的核心是劳动异化,这是《手稿》的出发点。人类从形成社会意义的人的时候,对象化的力量一直困扰着人类自身发展,在这样背景下,马克思在整体上考量人的依赖性到物的依赖性,最终设想去摆脱这些限制,创造一种全面而自由的社会。到了资本逻辑盛行的时期,人的依赖性淡化,物的依赖性越来越浓厚,导致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盛行。人们表面上处于“自由”和“独立”的状态,事实上各种社会关系和人格人性严重地被“物化”了,那是各种异化的综合,其中劳动的异化最典型、最集中。资本逻辑下的生产方式,劳动者生产的商品越多越贫困,越迷失人的自由本性,实际上就是劳动者的劳动及其产品同他们自身生存相异化,就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4]。应该承认,劳动异化是基于现实经验的表述,不是主观臆想得来的,它的概念内涵具有坚实的历史逻辑。

精神属于意识领域,是人独有的现象。与动物不同,人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2]57。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有意识地改进生存方式,动物则天然地接受本能的生存方式。精神异化无非是人与自然交换互动过程中的异化或“物化”的意识表现,其中人的劳动异化是根本原因。马克思超越了费尔巴哈的感性的人本主义观,以“现实的人”为基石,构建了以实践为首要特征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出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形态依附于社会存在。“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10]82由此可以推论,是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精神异化的本质根源于物质生产领域。

卢卡奇对此理解很透彻,他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指出,“人们已经多次指出过商品结构的本质。其基础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一种物的特性,从而其获得了一种‘虚幻的客观性’,即一种看来十分合理的和包罗一切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掩盖了商品的基本性质(即人与人的关系)的一切痕迹”[11]85。这就是著名的卢卡奇“物化”理论,他的物化理论是与马克思人的劳动异化理论相一致,是在马克思思想基础之上深刻阐发,与马克思巅峰之作《资本论》中“拜物教”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卢卡奇物化理论进一步指出,以工人为代表的劳动者活动逐渐丧失了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思维停留于周边狭隘的工作环境上,使他们的想象力愈来愈退化,失去了对自身和社会的理解力和批判力。

卢卡奇还指出了物化内化于精神领域中的物化意识的危害。这是因为物化意识使社会现实和社会历史过程支离破碎,丧失了历史的总体性,所以应该恢复历史的总体性、实现无产阶级意识的自觉[10]182。卢卡奇试图以意识革命代替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革命,并进一步批判意识领域中的粗糙的经验主义和抽象的乌托邦主义。粗糙的经验主义突出了顺从于当前的事实,看似很公允,其实是缺乏革命性的形而上学表现,而抽象的乌托邦主义是指当下的冒险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不切实际地把革命寄希望于某个局部和片段,或以个人道德自省为路径,或以英雄人物为路径[12]。抽象的乌托邦主义也是受物化意识伤害的不自觉的结果。卢卡奇的物化意识是十分深刻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们对人的意识领域中异化现象的理解。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卢卡奇过于沉溺于意识领域的批判,漠视了马克思已经指出的改造世界的现实路径。

静脉滴注万古霉素致中国人群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 …………………………………………… 毛 婷等(13):1836

三、马克思异化范畴内涵的现时代转化

费尔巴哈的独断式的“类本质”论或人性论,是他缺乏辩证法思维所致,但其异化思想传统仍有逻辑价值。他把天上的上帝,拉回到人间的人性,破除了人的“神性”的外化产物,即批判了上帝迷信。他的思想充满“人性化”的人道主义的描述,甚至呼唤突出性爱的“爱的宗教”。然而,黑格尔的“异化”内涵比费尔巴哈要宽泛得多,在黑格尔眼里,绝对理念可以外化为人的意识,可能是人,是人的劳动、是社会群体,甚至是非人的自然物[13]。在对象化的过程,在理性的“绝对理念”的引导下,一个一个呈现出“异化”或称外化的状态。黑格尔的“自然界是自我异化的精神”命题,意思就是自然界是意识的衍生物和自我异化的产物。正如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自我意识。因此,人的本质的全部异化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1]207。黑格尔的异化范畴是唯心主义的诠释,马克思把它颠倒过来,回归现实之中。马克思重新概括的异化已经包含了其对象化的内涵,其对象化过程已经包含了辩证法的合理内涵,并进一步探求现实的逻辑,使这种对象化过程普遍联系起来,在实践基础上生根发芽。

不可否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是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等思想的直接来源。在黑格尔那里,异化、外化、对象化概念不仅不够明晰,而且他的唯心主义的绝对理念遮蔽了这些概念逻辑价值和辩证法力量。黑格尔的异化范畴思想有其合理性,也有局限性,马克思继承了其合理的辩证法色彩,扬弃了唯心主义色彩。马克思异化思想是从片面性和唯心性走出来的,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阐释人的社会本质,阐释人的真实本性。

④网架散件组装将网架散件吊运至脚手平台上,均匀地滩铺,控制网架材料均匀铺荷转小于1kNm。仔细核对施工图纸,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临时支点设置在临时支点的支的时候,以千斤顶为主要的设备,对数量、位置和高度要进行统一的安排,确保支点下部及时的加固,防止支点受到施工因素的影响发生下沉现象。做好对注定的抽线和中心线的放样和施工,并且采用水准仪进行检查。再复测各柱网间的几何尺寸及标高,结合设计要求进行确认,确认各个施工点都达到设计要求之后进行加固,加固焊接固定法。

“异化”的概念历史和符号意义,具有历史的鲜活性和辩证法色彩,其内涵意义有进一步现实转化的必要性。异化范畴不应停留在抽象“人道主义”的独断式论断,不应陷入唯心主义泥潭,也不应停留在反工业反理性的浪漫主义,更不应被生态主义、女权主义、反专制主义去嫁接去发挥,而应顺应青年马克思之后的理性思维,进一步辩证唯物主义的阐释。马克思的异化范畴只有历史地划清与人道主义的路径阐释,落实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轨道之中,才能使异化范畴在现时代发展运用中得以继承和发扬。历史回归到其真实的面貌,异化范畴本是属于马克思主义应有的哲学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逻辑起点。正确对待和运用异化范畴,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共产党人应有的理论修养和思维方式,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重要表现。

因此,有必要对马克思“异化”范畴内涵进行科学界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理论建设的话语权的基础。在生态文明对抗工业文明、人民逻辑对抗资本逻辑的今天,马克思的异化范畴需要获得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发展中应有的发轫地位,它能够以原生态的视角解释工业、科技、精神文化等领域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迷茫和困境,以异化范畴进行考量,能在哲学意境的话语中得到有力阐释。当然,更加完善准确的范畴不能被削弱,异化生成的本质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我们必须以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去考量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人的思想和活动,判断异化的程度和趋势,探析异化的调解途径和方法,在现实性生活中且行且珍惜。

参 考 文 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0.

[3] 范明华.马克思对自然美问题的本体论诠释[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8-12.

[4] 张兴国,郑雪滢.深入理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J].湖北社会科学,2016(12) :11-17,27.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6] 齐效玫.《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商品”概念辨析[J].学术交流,2017(4):129-133.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

[9] 毛牧然,陈凡.论马克思的技术异化观及其现实意义[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1):72-77.

[10] 王思鸿.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历史生产与当代价值[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11] 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M].王伟光,张峰,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1989.

[12] 邵然.卢卡奇“革命推演”的显性逻辑与隐性逻辑——论《历史与阶级意识》的革命理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59-163.

[13] 韩立新.从费尔巴哈的异化到黑格尔的异化:马克思的思想转变——《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的一个解读[J].思想战线,2009(6):67-71.

A Multidimensional Interpretation of Marx’s Alienation Category and Its Present Transformation——A rethinking on EconomicandPhilosophicManuscriptsof1844

RUIFei-jun1,2

(1.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u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u 241003, China; 2. School of Marxism,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119, China)

Abstract:After a long time of discussion and controversy, there are still perspectives for Marx’s alienation category to be fully developed, such as the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interpretive func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in the present era. The alienation is categorized into labor alienation, technology alienation, currency alienation and spiritual alienation, the multidimensional interpretation of which can help people analyze various social defects and drawbacks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Only if the alienation is clearly differentiated from the wrong position of humanitarianism and classified in the view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an the alienation category be inherited and carried forwar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resent era. Th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alienation category would embody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implication of Marx’s philosophy and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Marxist discourse power.

Keywords:Economicandphilosophicalmanuscriptsof 1844; perceptual activities; alienation; Marxist philosophy

DOI:10.15986/j.1008-7192.2019.05.008

收稿日期:2019-05-27

基金项目:2016年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重点项目“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研究”(16JDSZK041);2017年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项目(azjxh17075);2017年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资助国内访学项目(gxfx2017249)

作者简介:芮飞军(1975-),男,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E-mail:ruifeijun@163.com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92(2019)05-0041-06

【编辑 吴晓利】

标签:;  ;  ;  ;  ;  ;  ;  ;  ;  ;  ;  ;  ;  ;  ;  ;  

芮飞军:马克思异化范畴的多视角阐释和现时代转化——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再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