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马克思的“新陈代谢”思想具有丰富的生态意蕴。马克思用“新陈代谢”概念解释人类劳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并通过“新陈代谢断裂”思想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了深刻的生态批判,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资本主义“新陈代谢断裂”的根源,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只有通过共产主义的实现才能解决“新陈代谢断裂”问题。马克思的“新陈代谢”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
关键词: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断裂 《资本论》 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用“新陈代谢”概念阐释了人类劳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并通过对“新陈代谢断裂”现象的揭示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批判。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新陈代谢断裂”问题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只有通过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陈代谢断裂”问题。
一.马克思“新陈代谢”概念的由来与内涵
(一)马克思“新陈代谢”概念的由来。追溯“新陈代谢”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发现,它最早出现于十九世纪初期,由德国的希格瓦特首创。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候,一些德国的生理学家们使用了“新陈代谢”这一概念。后来,李比希写的《动物化学》这本书出版。在该著作中,李比希在农业化学领域以及生物学领域使用了“新陈代谢”。他认为,“新陈代谢”这一概念可以被用于组织退化的背景中。同时,在“生物化学的发展过程中,它既可在细胞水平上使用,也可在整个有机体的分析中使用。”[1]除此之外,李比希在其著作中使用“新陈代谢”一词时,还常常将其与“生命力”一词混合使用。由李比希奠定的“新陈代谢”概念揭示了有机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换、相互作用,对后来人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和使用这一概念产生了颇深的影响。李比希等人的“新陈代谢”概念对马克思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概念的内涵。
(二)马克思“新陈代谢”概念的内涵。在运用“新陈代谢”一词时,马克思习惯于把“物质变换”这个词和它混合使用。在马克思看来,“新陈代谢”具有两层含义,即自然的新陈代谢与社会的新陈代谢。自然的新陈代谢指的是没有涉及到我们人类的、自然界本身的新陈代谢,它是在客观的生理、物理等规律的调节控制之下进行的。这种新陈代谢是人类出现之前或者是在人类未达到的领域,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所进行的无人类参与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社会的新陈代谢指人类与自然以及社会间的新陈代谢,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指人与自然二者之间的新陈代谢,二是指人类社会的新陈代谢,劳动在这两种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2]与自然的新陈代谢不同,由于有人类的参与,人与自然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二.马克思“新陈代谢”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揭露了资本主义产生“新陈代谢断裂”的现象。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的新陈代谢循环中存在着不可修复的裂缝,也就是“新陈代谢断裂”。对于“新陈代谢断裂”思想,马克思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肥力枯竭方面,他认为这种断裂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对立以及因这种对立而造成的产品的远距离贸易。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这样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2]由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处于分离状态,农村的产品需要经过长途贸易运往城市,供城市人口消费。运往城市的这些产品中含有从农村土壤中吸收的营养元素,而城市人口消费掉这些产品后却无法使这些土地中的营养元素回归土壤,因而就导致了“新陈代谢断裂”。马克思论述的由于城乡之间的对立以及产品远距离贸易而导致的“新陈代谢断裂”,具有非常普遍的意义,它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诸如气候变化、土壤沙漠化等各类“新陈代谢断裂”问题。
(二)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新陈代谢断裂”的根源。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对“新陈代谢断裂”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将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然异化方面。与此同时,他对“新陈代谢断裂”产生的原因的分析也从对导致其产生的直接原因的分析进一步深入到对导致其产生的根源的分析,即从对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对立以及因这种对立而造成的产品的远距离贸易的分析深入到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生产方式的分析。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逐渐认识到造成这一断裂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及其生产方式。私有制的存在造成了土地和劳动者的分离,进而造成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分离。也就是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对立以及由此产生的产品的远距离贸易最终也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生产方式造成的。作为资本主义制度基础的私有制以资本为中心,以获利为目的,致力于谋求利润的最大化。这一方面导致资本家无止尽地剥削和压迫广大劳动者,使劳动力受到严重地破坏。另一方面又会驱使资本家无限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使得原有的新陈代谢循环遭到破坏,从而产生了“新陈代谢断裂”。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马克思非常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他看来,土地是我们人类极其重要的财产,为了我们祖祖辈辈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保持土地的效力,使其不但可以供当代人使用,而且可以传承下去供后人使用。此外,马克思坚决反对个人对土地的私人占有,他指出:“个别人对土地的私有权,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私有权一样,是十分荒谬的。”[3]在我国,土地是归国家所有的,个人对土地只有使用权限,不能私人占有土地。我国所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符合马克思所倡导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因此我们应继续坚持这一土地制度。此外,现阶段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对维持人和自然二者之间的正常的新陈代谢来说意义重大。所以,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提高对土地的利用效率,努力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三)提出了解决“新陈代谢断裂”问题的出路。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产生“新陈代谢断裂”的现象以及根源,除了是为了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弊端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外,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意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采取措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陈代谢断裂”问题。在马克思看来,解决“新陈代谢断裂”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必须要转变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抵制个人对土地的私人占有。同时,要消除城乡之间存在的对立,促进二者融合发展。但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朝着共产主义社会迈进。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用“新陈代谢”设想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他写道:“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3]这说明了人类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来利用自然,但是也要注意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维持新陈代谢循环的正常进行,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马克思“新陈代谢”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建。马克思始终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新陈代谢断裂”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所以,若要修复这一断裂,恢复正常的新陈代谢循环,一定要彻底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我们在维持新陈代谢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也就是说,我们应继续保持并发挥这一制度优势,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继续加强生态方面的建设,实现人类和自然二者的和谐共生。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各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并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人们对生态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更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协调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间的关系,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倡导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从而不断满足新时代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
现有的研究证实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导师的因素,研究生导师素质对研究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导师作为直接教导、引领研究生的角色,其工作开展的好坏,影响力发挥的范围及程度直接影响研究生个体发展以及研究生整体质量[13]。然而,并非导师的所有特质都会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研究显示,导师职称、年龄等就与研究生培养质量无显著的相关性,但与导师的指导方式、指导频率、指导内容以及指导关系确立之间存在显著相关[14]。由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导师对于研究生的影响是基础的、根本的影响,导师的角色功能决定了研究生的知识储备、研究视野、科研洞察力和敏感性,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三)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马克思认为,导致“新陈代谢断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与城市二者之间的分离以及由于二者的分离所产生的产品远距离贸易。所以,消除“新陈代谢断裂”,恢复新陈代谢循环,需要打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分离,不断地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当前我国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和农村之间在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存在差距。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的一系列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会阻碍农村和城市地区的健康发展,不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此外,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会打乱人和自然二者之间的正常的新陈代谢循环,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协调好城乡之间的发展关系,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具体来说,我们要合理规划城乡建设,缩短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距离,减少因为远距离的贸易而带来的“新陈代谢断裂”。同时,要发展循环经济,从而维持城乡物质循环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b)当C(px,y)==C(px-1,y)且C(px,y)==C(px,y-1)时,如果Label[x,y-1]≠Label[x-1,y]则表示产生了标号冲突,此时需要更新元素Label_common[Label_index-1],记录等价标号关系;否则不需要更新数组元素。
与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前相比,宜昌2003—2007年径流量变化相对较小,但下泄沙量减少较多,2003—2007年宜昌站年均输沙量仅为6 674万t,较蓄水前减少了86%。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大部分粗颗粒泥沙被拦截在库内,下泄泥沙明显细化,年宜昌站悬沙中值粒径范围为0.0065~0.003 mm,与蓄水前的0.009 mm相比,出库泥沙粒径明显偏细。蓄水后沿程各站输沙量与蓄水前相比,呈明显减小趋势,减小幅度在50%~98%之间。沿程来看,各站输沙量减小幅度递减,表明沿程有泥沙补给。
参考文献
[1]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刘仁胜,肖锋,译.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介绍:肖婷,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标签:新陈代谢论文; 马克思论文; 这一论文; 土地论文; 自然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政治理论论文; 国家理论论文; 国家政治制度论文; 《文学教育》2019年第8期论文;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