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维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汽车定损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和电动伸缩杆,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顶板的顶端设有车轮,所述底板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护栏,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外侧螺旋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底板的顶端内侧设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支架、第二弹簧和螺母实现了电动伸缩杆和支架共同支撑车重,减少电动伸缩杆的磨损,避免顶板意外掉落而砸伤维修人员,有利于安全生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汽车定损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和电动伸缩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所述电动伸缩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5),所述顶板(3)的顶端设有车轮(6),所述底板(1)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滑板(7),所述滑板(7)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护栏(8),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柱(9),所述螺柱(9)的外侧螺旋连接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杆(11),所述底板(1)的顶端内侧设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7),所述第二弹簧(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16),且支架(16)的内侧与连接杆(12)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滑板(7)的后侧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管(13),所述套管(1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折杆(14),所述折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
设计方案
1.一种汽车定损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和电动伸缩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所述电动伸缩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5),所述顶板(3)的顶端设有车轮(6),所述底板(1)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滑板(7),所述滑板(7)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护栏(8),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柱(9),所述螺柱(9)的外侧螺旋连接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杆(11),所述底板(1)的顶端内侧设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7),所述第二弹簧(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16),且支架(16)的内侧与连接杆(12)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滑板(7)的后侧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管(13),所述套管(1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折杆(14),所述折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定损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2)和螺柱(9)的数量均为4个,且螺柱(9)呈均匀分布在底板(1)的顶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定损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6)的顶端呈二分之一圆环状设置,且支架(16)的顶端与螺母(10)的底端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定损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左侧的所述折杆(14)的左端与位于左侧的所述护栏(8)的右端相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定损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9)的外侧顶端与顶板(3)的内侧滑动连接,且顶板(3)的内侧开设有维修槽(a)。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维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定损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维修是汽车维护和修理的泛称,就是对出现故障的汽车通过技术手段排查,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一定措施使其排除故障并恢复达到一定的性能和安全标准,汽车维修包括汽车大修和汽车小修,汽车大修是指用修理或更换汽车任何零部件的方法,恢复汽车的完好技术状况和完全恢复汽车寿命的恢复性修理,因此,对一种汽车定损用固定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部分汽车定损用固定装置无法使维修人员固定在车辆底侧,维修人员在车底拆装零件受到反作用力,会推动滑板移动,无法稳定身体,费时费力,而且传统的汽车定损用固定装置仅依靠电动伸缩杆支撑车重,会导致电动伸缩杆磨损加快,容易导致顶板意外掉落,砸伤维修人员,不利于安全生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汽车定损用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定损用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定损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和电动伸缩杆,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顶板的顶端设有车轮,所述底板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护栏,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外侧螺旋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底板的顶端内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支架的内侧与连接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后侧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折杆,所述折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和螺柱的数量均为4个,且螺柱呈均匀分布在底板的顶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顶端呈二分之一圆环状设置,且支架的顶端与螺母的底端相贴合。
优选的,位于左侧的所述折杆的左端与位于左侧的所述护栏的右端相卡合。
优选的,所述螺柱的外侧顶端与顶板的内侧滑动连接,且顶板的内侧开设有维修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套管、折杆和第一弹簧实现了使维修人员固定在车辆底侧,维修人员在车底拆装零件受到反作用力不会推动滑板移动,能够稳定身体,便于操作。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支架、第二弹簧和螺母实现了电动伸缩杆和支架共同支撑车重,减少电动伸缩杆的磨损,避免顶板意外掉落而砸伤维修人员,有利于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电动伸缩杆、3-顶板、4-气缸、5-卡块、6-车轮、7-滑板、8-护栏、9-螺柱、10-螺母、11-转杆、12-连接杆、13-套管、14-折杆、15-第一弹簧、16-支架、17-第二弹簧、a-维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定损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和电动伸缩杆2,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所述电动伸缩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5,所述顶板3的顶端设有车轮6,所述底板1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滑板7,所述滑板7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护栏8,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柱9,所述螺柱9的外侧螺旋连接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杆11,所述底板1的顶端内侧设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7,所述第二弹簧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16,且支架16的内侧与连接杆12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滑板7的后侧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管13,所述套管1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折杆14,所述折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
所述电动伸缩杆2和螺柱9的数量均为4个,且螺柱9呈均匀分布在底板1的顶端面上,这种设置有利于稳定支撑车重,所述支架16的顶端呈二分之一圆环状设置,且支架16的顶端与螺母10的底端相贴合,这种设置有利于对支架16限位,位于左侧的所述折杆14的左端与位于左侧的所述护栏8的右端相卡合,这种设置有利于稳定滑板7,所述螺柱9的外侧顶端与顶板3的内侧滑动连接,且顶板3的内侧开设有维修槽a,这种设置有利于顶板3升降。
电动伸缩杆2的型号为AT-U6005电动伸缩杆,气缸4的型号为SDA40-50气缸。
工作流程:使用前装置接通电源,支撑车体时,电动伸缩杆2伸长,顶板3上升,旋转转杆11,螺母10沿着螺柱9螺旋上升,向上拉动连接杆12,第二弹簧17受力压缩,将位于左侧的支架16向右推,第二弹簧17推动连接杆12下滑,连接杆12的底端与底板1的顶端内侧相卡合,有利于对支架16限位,汽车驶上顶板3,气缸4伸长,卡块5与车轮6外侧相贴合,防止溜车,实现了电动伸缩杆2和支架16共同支撑车重,减少电动伸缩杆2的磨损,避免顶板3意外掉落而砸伤维修人员,有利于安全生产,维修时,维修人员躺在滑板7顶端,右手按压折杆14,第一弹簧15受力压缩,左手推动护栏8,滑板7向后滑动,第一弹簧15伸长,折杆14的外端与护栏8的内侧相卡合,套管13对折杆14限位,实现了使维修人员固定在车辆底侧,维修人员在车底拆装零件受到反作用力不会推动滑板7移动,能够稳定身体,便于操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1465.7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1(陕西)
授权编号:CN209356212U
授权时间:20190906
主分类号:G01M 17/007
专利分类号:G01M17/007;B25H1/00;B25H5/00
范畴分类:38B;
申请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申请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人地址: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文汇西路12号
发明人:郑娜;陈昊平
第一发明人:郑娜
当前权利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代理人:王新生
代理机构:11212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