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多功能折叠拐杖,包括主体支撑杆,所述主体支撑杆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握把,所述主体支撑杆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弹簧套绳,所述主体支撑杆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螺纹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折叠拐杖,设有一号折叠杆、二号折叠杆、三号折叠杆、防滑块和弹簧套绳,能够进行拆分折叠,为拐杖的存放和携带都带来了便利,能够增加接触地面的面积和阻力,从而防止了使用拐杖时打滑,在地面较为湿滑时使用带来了便利,能够套在手腕处进行绑定,在拐杖跌落时不在需要弯腰去捡起,为不便于弯腰的老人和残疾人的使用带来了便利,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主设计要求
1.多功能折叠拐杖,包括主体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撑杆(1)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握把(2),所述主体支撑杆(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弹簧套绳(4),所述主体支撑杆(1)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螺纹座(5),所述螺纹座(5)的下表面可拆卸安装有一号折叠杆(6),所述一号折叠杆(6)的底端外表面可拆卸安装有二号折叠杆(7),所述二号折叠杆(7)的底端外表面可拆卸安装有三号折叠杆(8),所述三号折叠杆(8)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底盘(9),所述底盘(9)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防滑块(10)。
设计方案
1.多功能折叠拐杖,包括主体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撑杆(1)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握把(2),所述主体支撑杆(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弹簧套绳(4),所述主体支撑杆(1)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螺纹座(5),所述螺纹座(5)的下表面可拆卸安装有一号折叠杆(6),所述一号折叠杆(6)的底端外表面可拆卸安装有二号折叠杆(7),所述二号折叠杆(7)的底端外表面可拆卸安装有三号折叠杆(8),所述三号折叠杆(8)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底盘(9),所述底盘(9)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防滑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2)的外表面设置有磨砂层,且握把(2)通过主体支撑杆(1)与螺纹座(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套绳(4)的最大拉伸长度为五十厘米,且弹簧套绳(4)的为橡胶材质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折叠杆(6)、二号折叠杆(7)、三号折叠杆(8)和螺纹座(5)的底部内表面均设置有内牙螺纹,且螺纹座(5)通过焊接与主体支撑杆(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折叠杆(6)、二号折叠杆(7)和三号折叠杆(8)的顶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螺纹连接杆(11),且一号折叠杆(6)、二号折叠杆(7)、三号折叠杆(8)和螺纹座(5)之间均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块(10)与底盘(9)固定连接,且四个防滑块(10)呈平行放置排列,所述防滑块(10)的下表面雕刻有防滑纹路。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拐杖领域,特别涉及多功能折叠拐杖。
背景技术
拐杖是一种辅助行走的简单器械,主要用于在老年人或登山以及残疾人行走时进行辅助,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现有的拐杖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需要更为便捷的拐杖;现有的拐杖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不能够拆分折叠收纳,为拐杖的携带和存放都带来了不便,其次,不具备有防滑的功能,在湿化的路面使用拐杖时容易造成打滑,最后,不能够绑手腕处防止跌落,在拐杖跌落时为不便于弯腰的老人残疾人捡起带来了不便,为此,我们提出多功能折叠拐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折叠拐杖,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多功能折叠拐杖,包括主体支撑杆,所述主体支撑杆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握把,所述主体支撑杆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弹簧套绳,所述主体支撑杆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的下表面可拆卸安装有一号折叠杆,所述一号折叠杆的底端外表面可拆卸安装有二号折叠杆,所述二号折叠杆的底端外表面可拆卸安装有三号折叠杆,所述三号折叠杆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底盘,所述底盘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防滑块。
优选的,所述握把的外表面设置有磨砂层,且握把通过主体支撑杆与螺纹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簧套绳的最大拉伸长度为五十厘米,且弹簧套绳的为橡胶材质构造。
优选的,所述一号折叠杆、二号折叠杆、三号折叠杆和螺纹座的底部内表面均设置有内牙螺纹,且螺纹座通过焊接与主体支撑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号折叠杆、二号折叠杆和三号折叠杆的顶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螺纹连接杆,且一号折叠杆、二号折叠杆、三号折叠杆和螺纹座之间均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滑块与底盘固定连接,且四个防滑块呈平行放置排列,所述防滑块的下表面雕刻有防滑纹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多功能折叠拐杖,通过设置的一号折叠杆、二号折叠杆和三号折叠杆配合螺纹连接杆,能够进行拆分折叠,为拐杖的存放和携带都带来了便利,通过设置的防滑块,能够增加接触地面的面积和阻力,从而防止了使用拐杖时打滑,在地面较为湿滑时使用带来了便利,通过设置的弹簧套绳,能够套在手腕处进行绑定,在拐杖跌落时不在需要弯腰去捡起,为不便于弯腰的老人和残疾人的使用带来了便利,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整个多功能折叠拐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折叠拐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折叠拐杖的拆分折叠后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折叠拐杖的防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支撑杆;2、握把;3、固定环;4、弹簧套绳;5、螺纹座;6、一号折叠杆;7、二号折叠杆;8、三号折叠杆;9、底盘;10、防滑块;11、螺纹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多功能折叠拐杖,包括主体支撑杆1,所述主体支撑杆1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握把2,所述主体支撑杆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弹簧套绳4,所述主体支撑杆1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螺纹座5,所述螺纹座5的下表面可拆卸安装有一号折叠杆6,所述一号折叠杆6的底端外表面可拆卸安装有二号折叠杆7,所述二号折叠杆7的底端外表面可拆卸安装有三号折叠杆8,所述三号折叠杆8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底盘9,所述底盘9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防滑块10;
所述握把2的外表面设置有磨砂层,且握把2通过主体支撑杆1与螺纹座5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绳4的最大拉伸长度为五十厘米,且弹簧套绳4的为橡胶材质构造;所述一号折叠杆6、二号折叠杆7、三号折叠杆8和螺纹座5的底部内表面均设置有内牙螺纹,且螺纹座5通过焊接与主体支撑杆1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折叠杆6、二号折叠杆7和三号折叠杆8的顶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螺纹连接杆11,且一号折叠杆6、二号折叠杆7、三号折叠杆8和螺纹座5之间均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滑块10与底盘9固定连接,且四个防滑块10呈平行放置排列,所述防滑块10的下表面雕刻有防滑纹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多功能折叠拐杖,在使用时,通过抓住握把2将拐杖拿起,并将底盘9下的防滑块10支撑在地面,便可在走路时起到辅助支撑的效果,通过设置的一号折叠杆6、二号折叠杆7和三号折叠杆8,在需要对拐杖进行存放收纳时,能够将一号折叠杆6配合顶端的螺纹连接杆11从螺纹座5内拆下,将二号折叠杆7配合顶端的螺纹连接杆11从一号折叠杆6内拆下,将三号折叠杆8配合顶端的螺纹连接杆11从二号折叠杆7内拆下,从而对拐杖进行拆分,拆分后便能够将一号折叠杆6、二号折叠杆7和三号折叠杆8进行折叠,减少了拐杖整体的长度,为拐杖的存放和携带都带来了便利,通过设置的防滑块10,在拐杖树立在地面时,四个防滑块10增加了拐杖接触地面的面积,并通过表面雕刻的防滑纹路增加接触地面的阻力,从而防止了使用拐杖时打滑,在地面较为湿滑时使用带来了便利,通过设置的弹簧套绳4,能够将弹簧套绳4套在手腕处进行绑定,在拐杖跌落时,不在需要弯腰去检拐杖,通过拉动弹簧套绳4便可将拐杖从新拉回手中,弹簧套绳4还能够根据自身弹簧的特性进行拉伸,减少的弹簧套绳4的整体长度,为不便于弯腰的老人和残疾人的使用带来了便利,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0216.4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7(西安)
授权编号:CN209711804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A45B9/00
专利分类号:A45B9/00;A45B7/00
范畴分类:15G;
申请人:西安思源学院
第一申请人:西安思源学院
申请人地址:710038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水安路28号
发明人:马英凤
第一发明人:马英凤
当前权利人:西安思源学院
代理人:刘桐
代理机构:1142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