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活性论文-刘伟,徐凤丹,朱伟,马宗斌,严根土

库活性论文-刘伟,徐凤丹,朱伟,马宗斌,严根土

导读:本文包含了库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棉花,赘芽,边心,源库

库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徐凤丹,朱伟,马宗斌,严根土[1](2018)在《去赘芽和打边心对棉花源库活性的调节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棉花赘芽和边心对源库活性的调节作用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棉花简化整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2015年在郑州市惠济区黄河滩地,选用鲁棉研28号品种,设计去赘芽、打边心和去赘芽+打边心3个处理,以不去赘芽不打边心为对照(CK),调查测定了不同处理下棉花源库大小及活性、产量性状、纤维品质和经济效益。【结果】与CK相比,去赘芽和打边心的3个处理在棉花生育后期可以维持较高LAI(Leaf area index)和干物质积累量,库/源比较高;在棉花生育中期,叶"源"中IAA(Indoleacetic acid)含量和SOD(Superoxide dismutase)活性较高,ABA(Abscisic acid)含量较低;从铃"库"来看,伏前桃和伏桃的棉籽中IAA含量和SOD活性较高,ABA含量较低,而伏前桃和伏桃的纤维表现正好与棉籽相反;去赘芽、打边心和去赘芽+打边心处理的皮棉单产分别提高4.43%、5.17%和9.31%,但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去边心对产量的效应大于去赘芽,且两者具有累加效应;去赘芽和打边心对棉花纤维品质无明显影响;打边心能稳定增加纯收入,但去赘芽减收,去赘芽+打边心增效不够稳定。【结论】棉花去赘芽和打边心总体上能协调源库关系,提高源库活性,可以增产但不显着,效益也不够理想。因此,在棉花规模化生产时,可以采用简化整枝,即不去赘芽、不打边心。(本文来源于《棉花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孙星照,沈建国,王忠,李霞,张志剑[2](2017)在《水田施用磷肥对土壤氮库活性及周转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05年开始的水田长期定位试验为载体,设计4个施磷水平,以P计分别为0(P-0)、30(P-30)、60(P-60)和90 kg·hm~(-2)(P-90),研究水田施用磷肥对土壤氮库活性及周转特性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随施用磷肥水平的增加,土壤总氮(TN)含量和微生物量氮(MBN)含量显着(P<0.05)增加,且均在P-60施磷水平处达到最高值;涉氮生态酶,如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的活性,随施磷水平的增加而降低,最高下降率达26%;与土壤氮库矿化相关的硝化、氨化和总氮矿化指标含量均在施磷处理下呈极显着(P<0.01)提高,并于P-60施磷处理下达到最高值。在各施磷水平处理下,土壤涉磷生化指标与土壤全氮、微生物量氮和涉氮生态酶活性呈现显着相关性,说明水田施用磷肥显着影响土壤氮素状况,每年60 kg·hm~(-2)的施磷量对提高土壤氮库活性及周转特性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8期)

王志刚,梁红伟,高聚林,于晓芳,孙继颖[3](2017)在《玉米弱势粒库活性与籽粒内源激素及多胺含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籽粒形成期的库活性是弱势粒败育或灌浆受限的核心限制因子,明确弱势粒中内源激素及多胺水平对其库活性的调控机制,对探索密植条件下玉米弱势粒调控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典型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先玉335为材料,在控制授粉条件下(不完全授粉Ic P、完全授粉CP),比较分析了成功发育弱势粒(Ic P处理)和发育不良弱势粒(CP处理)的内源激素及多胺水平差异及其与库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和年度对籽粒库活性、内源激素和多胺水平整体无显着影响。Ic P处理下弱势粒的可溶性酸性蔗糖转化酶(SAI)活性显着高于CP处理,平均差异和最大差异分别达13.5%和21.8%。在玉米籽粒形成期,弱势粒中玉米素和玉米素核苷(Z+ZR)、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含量在两种控制授粉处理间无显着差异。弱势粒中多胺含量表现为Ic P处理显着高于CP处理,而乙烯释放速率则恰恰相反。弱势粒中SAI活性与多胺含量显着正相关,而与乙烯释放速率显着负相关,且多胺含量与乙烯释放速率显着负相关。可见,在玉米籽粒形成期,其弱势粒中Z+ZR、IAA、GA3和ABA与其库活性即SAI活性无关;弱势粒库活性主要受多胺和乙烯含量影响,多胺促进SAI活性而乙烯则抑制其活性,二者的平衡关系决定了弱势粒成功发育与否;多胺和乙烯平衡关系受同化物质供应水平的调控。(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徐国伟,吕强,陆大克,王贺正,陈明灿[4](2016)在《干湿交替灌溉耦合施氮对水稻根系性状及籽粒库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稻20为材料进行土培试验,设置浅水层灌溉(0 k Pa)、轻度水分胁迫(–20 k Pa)和重度水分胁迫(–40 k Pa)3种灌溉方式及0氮(0N,0 kg hm–2)、中氮(MN,240 kg hm–2)和高氮(HN,360 kg hm–2)3种氮水平,研究不同水氮耦合处理对水稻根长、根冠比、根系伤流、根系有机酸含量、根系玉米素及玉米素核苷与籽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轻度水分胁迫增加了主要生育期根长、根系伤流量、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总量、根系玉米素及玉米素核苷含量,提高籽粒ATP酶、蔗糖合酶及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降低穗分化后水稻根冠比,且与MN耦合后产量最高,为本试验最佳的水氮耦合运筹模式;重度水分胁迫则显着降低主要生育期根长、根系伤流量、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总量、根系玉米素及玉米素核苷含量,降低籽粒ATP酶、蔗糖合酶及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增加主要生育期根冠比。水稻籽粒产量与主要生育期水稻根长、根系伤流量、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总量、根系玉米素及玉米素核苷含量均呈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而穗分化至成熟期根冠比与水稻产量呈负相关;同时水稻根长、根系伤流量、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总量、根系玉米素及玉米素核苷含量与籽粒ATP酶、蔗糖合酶及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呈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表明通过适宜的肥水调控发挥水氮耦合效应,可以创造良好的根系形态、提高水稻根系代谢能力和籽粒库的生理活性,促进水稻高产。(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徐国伟,翟志华,王楠,王贺正,陈明灿[5](2015)在《水氮耦合下水稻根系形态代谢差异及其与籽粒库活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旨在明确不同水氮耦合对水稻根系形态代谢的影响及其与灌浆期光合及籽粒库活性的关系。【方法】以新稻20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浅水层灌溉(0kPa)、轻度水分胁迫(-20kPa)和重度水分胁迫(-40kPa)3种灌溉方式及0氮(0N,0 kg/hm~2),中氮(MN,240 kg/hm~2)和高氮(HN,360 kg/hm~2)3种氮水平,研究不同水氮耦合处理对水稻根长、根冠比、根系代谢特性、光合速率及籽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轻度水分胁迫增加了主要生育期根长、根系伤流量、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总量、根系玉米素及玉米素核苷含量,提高灌浆期剑叶光合速率及籽粒ATP酶、蔗糖合成酶及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降低穗分化后水稻根冠比,且与MN耦合后产量最高,为本试验最佳的水氮耦合运筹模式;重度水分胁迫则显着降低主要生育期根长、根系伤流量、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总量、根系玉米素及玉米素核苷含量,降低灌浆期剑叶光合速率及籽粒ATP酶、蔗糖合成酶及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增加主要生育期根冠比。相关分析表明,水稻籽粒产量与主要生育期水稻根长、根系伤流量、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总量、根系玉米素及玉米素核苷含量均呈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而穗分化至成熟期根冠比与水稻产量呈负相关关系;同时水稻根长、根系伤流量、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总量、根系玉米素及玉米素核苷含量与灌浆期剑叶光合速率及籽粒ATP酶、蔗糖合成酶及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呈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结论】表明通过适宜的肥水调控发挥水氮耦合效应,可以创造良好的根系形态、提高水稻根系代谢能力和灌浆期地上部的生理活性,促进水稻高产。(本文来源于《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9)

张婷婷,蒙美莲,陈有君,包开花,于小彬[6](2015)在《氮素水平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库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内蒙古阴山以北地区马铃薯生产中氮肥适宜施用量,以‘克新1号’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氮素水平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库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当地土壤肥力条件下,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与库活性均表现出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360 kg/hm2施氮量下,马铃薯公顷干物质积累量、单株叶片干物质积累量、单株块茎干物质积累量和库活性均最大,分别为5 989.81 kg/hm2、20.03 g/株、84.32 g/株、0.072 g/g·d。因此,360 kg/hm2的施氮量,可以作为当地马铃薯生产中的最佳氮肥施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马铃薯》期刊2015年02期)

王雪,张阔,孙志梅,苗泽兰,刘欢[7](2014)在《氮素水平对萝卜干物质累积特征及源库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不同氮素供应水平对萝卜干物质累积特征及源库活性的影响,为萝卜生产的最佳氮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以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的萝卜主产区张家口市尚义县为研究区域,以当地主栽萝卜品种春雷为供试材料,设置0(N0)、84(N1)、126(N2)、168(N3)、252(N4)、和336(N5)kg·hm-2共6个施氮水平,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萝卜干物质累积特征和源库活性的差异。【结果】在当地土壤肥力条件下,与未施氮处理相比,氮肥的施用可显着提高萝卜产量达35.69%—64.59%;苗期、莲座期、膨大期和成熟期总干物质累积量分别增加29.15%—94.85%、10.73%—101.31%、22.86%—33.57%和30.33%—66.47%,不同施氮水平之间的萝卜产量及干物质累积量总体表现出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对适宜施氮量有利于萝卜产量和干物质累积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适宜的氮素供应水平下总干物质和肉质根干物质的快速累积持续期延长,最大累积速率提高,肉质根最大干物质累积速率和总干物质快速累积出现的时间提前;同时萝卜生育前期的库活性以及叶片的干物质累积速率提高,而且整个生育期的源活性、整株及肉质根的干物质累积速率也保持了明显优势。【结论】适宜的氮素供应可以有效地协调萝卜干物质的累积特征参数与源库活性的关系,从而影响萝卜干物质的累积,并最终影响肉质根的产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21期)

高相彬,王友华,陈兵林,李健,周治国[8](2012)在《棉铃发育期棉花源库活性对棉铃对位叶氮浓度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田试验,以3个铃期差异明显的棉花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形成的棉铃对位叶氮浓度对棉花花铃期纤维发育源库活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后同一时期,棉铃对位叶可溶性糖、蔗糖含量和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以及棉纤维蔗糖含量和蔗糖合成酶活性等均随对位叶氮浓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45、52 DPA(花后天数Days post anthesis)的纤维蔗糖含量趋势相反),可用抛物线方程Y=ax2+bx+c拟合(P<0.01),通过拟合方程得到各指标所对应的最佳对位叶氮浓度。45 DPA(德夏棉1号38 DPA)前,花后同一时期各指标对应的最佳对位叶氮浓度差异较小,通过幂函数方程建立最佳叶氮浓度随花后天数的拟合方程,得到纤维发育期内源库活性各指标达到或接近最优状态时的适宜对位叶氮浓度的动态方程。本试验条件下,德夏棉1号、科棉1号和美棉33B的适宜对位叶氮浓度的拟合方程分别为N德1=7.2263DPA-0.276(R2=0.9805**)、N科1=7.23DPA-0.3026(R2=0.9861**)、N美33B=7.0997DPA-0.2814(R2=0.9807**)。(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刘秀印,郭玲,杨伟,高疆生[9](2011)在《叁个芜菁品种源/库活性变化差异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本试验所研究的芜菁叁个品种中,其生长状况基本相似,出苗后前期,地上部生长迅速,地下部生长较缓慢,且根冠比小于0.2,但是后期,地下部迅速生长,地上部生长较为缓慢,根冠比增加。在源/库活性方面,3个芜菁品种均在前期处于缓慢增长的趋势,后期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本文来源于《塔里木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王文静,刘福建[10](2010)在《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灌浆期籽粒库活性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灌浆期2个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品种——大穗型品种豫麦66号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号籽粒库活性的差异。试验采用KI-I2法测定淀粉含量,参照Douglas等和Tsai等的方法测定SS和AGPP活性,采用Chhaya等的方法测定IAAO活性。结果表明,2个品种籽粒中蔗糖合成酶(SS)活性呈单峰曲线,但豫麦66号的峰值出现偏晚,且高值持续期长;籽粒中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变化呈双峰曲线,其峰值分别出现在花后15d和30d;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活性呈单峰曲线,均在花后20d达到峰值;豫麦66号淀粉积累高峰出现较晚,但在灌浆中后期淀粉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均明显高于豫麦49号,显示灌浆后期豫麦66号仍具有较强的库活性。(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库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2005年开始的水田长期定位试验为载体,设计4个施磷水平,以P计分别为0(P-0)、30(P-30)、60(P-60)和90 kg·hm~(-2)(P-90),研究水田施用磷肥对土壤氮库活性及周转特性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随施用磷肥水平的增加,土壤总氮(TN)含量和微生物量氮(MBN)含量显着(P<0.05)增加,且均在P-60施磷水平处达到最高值;涉氮生态酶,如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的活性,随施磷水平的增加而降低,最高下降率达26%;与土壤氮库矿化相关的硝化、氨化和总氮矿化指标含量均在施磷处理下呈极显着(P<0.01)提高,并于P-60施磷处理下达到最高值。在各施磷水平处理下,土壤涉磷生化指标与土壤全氮、微生物量氮和涉氮生态酶活性呈现显着相关性,说明水田施用磷肥显着影响土壤氮素状况,每年60 kg·hm~(-2)的施磷量对提高土壤氮库活性及周转特性效果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库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1].刘伟,徐凤丹,朱伟,马宗斌,严根土.去赘芽和打边心对棉花源库活性的调节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棉花学报.2018

[2].孙星照,沈建国,王忠,李霞,张志剑.水田施用磷肥对土壤氮库活性及周转特性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7

[3].王志刚,梁红伟,高聚林,于晓芳,孙继颖.玉米弱势粒库活性与籽粒内源激素及多胺含量的关系[J].作物学报.2017

[4].徐国伟,吕强,陆大克,王贺正,陈明灿.干湿交替灌溉耦合施氮对水稻根系性状及籽粒库活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6

[5].徐国伟,翟志华,王楠,王贺正,陈明灿.水氮耦合下水稻根系形态代谢差异及其与籽粒库活性的关系[C].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6].张婷婷,蒙美莲,陈有君,包开花,于小彬.氮素水平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库活性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15

[7].王雪,张阔,孙志梅,苗泽兰,刘欢.氮素水平对萝卜干物质累积特征及源库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4

[8].高相彬,王友华,陈兵林,李健,周治国.棉铃发育期棉花源库活性对棉铃对位叶氮浓度的响应[J].生态学报.2012

[9].刘秀印,郭玲,杨伟,高疆生.叁个芜菁品种源/库活性变化差异的比较[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1

[10].王文静,刘福建.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灌浆期籽粒库活性的差异[J].华北农学报.2010

标签:;  ;  ;  ;  

库活性论文-刘伟,徐凤丹,朱伟,马宗斌,严根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