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及邻区远震P波方位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

长江中下游及邻区远震P波方位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

论文摘要

扬子板块东部的下扬子地区在中生代经历了强烈的陆内造山运动,形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是研究大陆演化过程和深部成矿机制的理想区域。本文利用分布在下扬子地区的321个台站记录到的479个震级大于M5.5级的远震事件,利用改进的多道互相关法,获取总计32728条远震P波走时数据。采用检测板法分别采用1°×1°和2°×2°的网格节点对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模型进行网格剖分。采用TOMOG3D程序获得下扬子及邻区800km深度范围内三维P波速度结构。在获取高精度速度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弱各向异性条件下的P波速度扰动调和分析方法,引入四个各向异性参数,获取研究区内的速度各向异性分布情况。(1)速度各向同性结果显示,中国东部深部存在着高速异常,结合地质资料约束,认为浅部高速异常是拆沉岩石圈的反映,深部高速异常则反映了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上地幔内的明显低速异常,将其解释为地幔上涌的热物质。速度异常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岩石圈拆沉减薄、板块俯冲等深部现象在下扬子地区确实存在着。(2)速度各向异性结果显示,中国大陆东部扬子板块下方浅部P波快波方向和绝对板块运动的方向一致,为SE方向,认为上地幔部分的各向异性是由岩石圈和软流圈之间的运动差异引起的;在深部,地幔过渡带处各向异性方向有转向北东的趋势,该深度速度结构表现为高速异常,推测深部的各向异性方向与向西俯冲的太平洋板块有关,可能是深部的太平洋板块改变了地幔流动的方向;华南地区中部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和构造走向平行,大致呈北东-南西向,因此推测此处的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反映的是岩石圈受到北西-南东向压力的结果。结合前人获得的地震学结果,并根据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可推测长江中下游及周边地区的演化过程:(1)三叠纪时期,沉积地层因扬子与华北板块相互靠近,受到挤压,引发了矿集区的褶皱变形和地幔隆起;(2)侏罗纪与白垩纪之交,区内构造转换并且成矿大爆发;(3)始新世晚期,软流圈底侵和岩浆再次叠加可能是更深部矿床发育的原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与方法
  •   2.1 地震各向异性研究
  •     2.1.1 地震波各向异性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2.1.2 地球介质的各向异性成因和类型及研究方法
  •     2.1.3 地球介质的各向异性研究方法
  •     2.1.4 P波速度扰动的近似表达式
  •   2.2 层析成像原理与方法
  •     2.2.1 发展历史
  •     2.2.2 体波走时层析成像原理与方法
  • 第3章 上地幔P波走时层析成像和各向异性参数反演
  •   3.1 数据与反演模型参数
  •     3.1.1 数据来源及数据筛选
  •     3.1.2 模型设置及参数选择
  •   3.2 检测板分辨率测试
  •   3.3 各向同性层析成像及各向异性参数反演
  •   3.4 走时成像结果
  •     3.4.1 各向同性结果
  •     3.4.2 各向异性参数反演结果
  • 第4章 讨论与成果解释
  •   4.1 结果对比与地质解释
  •     4.1.1 速度结构结果对比
  •     4.1.2 各向异性结果对比
  •     4.1.3 地质解释
  •   4.2 地球动力学模型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乔衍溢

    导师: 江国明,王建

    关键词: 下扬子及邻区,远震层析成像,各向异性,深部演化过程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矿业工程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分类号: P631.4

    DOI: 10.27493/d.cnki.gzdzy.2019.000388

    总页数: 67

    文件大小: 6005K

    下载量: 26

    相关论文文献

    • [1].P波电轴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22)
    • [2].浅谈P波在心电图中倒置的意义[J]. 实用医技杂志 2008(06)
    • [3].P波离散度与炎性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J]. 华西医学 2010(04)
    • [4].P波作用下跨断层隧道轴线地震响应分析[J]. 岩土力学 2019(09)
    • [5].心房内心电图特征性P波的变异范围及其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的意义[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7(11)
    • [6].P与S波短周期面波参数计算[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22)
    • [7].利用重庆地震台网P波记录测定M_(WP)震级[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04)
    • [8].基于P波高斯模型的辅助房颤判别[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9(06)
    • [9].强噪声环境下基于信噪比的地震P波到时自动提取方法[J]. 地球物理学报 2019(04)
    • [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P波电轴垂直化及其与肺功能相关性研究[J]. 现代医院 2018(03)
    • [11].P波指数及左心耳排空速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02)
    • [12].一种P波段小型化极化耦合器的设计[J]. 通信电源技术 2019(05)
    • [13].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的P波速度精细结构[J]. 地震地质 2018(01)
    • [14].利用P波接收函数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幔转换带结构[J].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2)
    • [15].利用气枪震源P波传播方位角研究地壳介质变化[J]. 国际地震动态 2019(08)
    • [1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P波电轴垂直化与肺功能的相关性[J]. 医疗装备 2019(21)
    • [17].P波初动包络线增长率区域特征的初步讨论[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8(02)
    • [18].3种远震P波到时拾取方法的比较及其参数优化[J]. 地震学报 2018(04)
    • [19].心电图P波增宽及P波双峰与隐匿性高血压患者早期心脏损伤的关系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10)
    • [20].P波段1.2MW多注速调管的设计与计算[J]. 真空电子技术 2017(06)
    • [21].P波作用下机场跑道的爆破安全振动速度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22].地震P波对圆形隧道最不利入射角研究[J]. 现代隧道技术 2018(S2)
    • [23].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无症状房颤发生率与P波最大时限及离散度的关系[J]. 热带医学杂志 2019(07)
    • [24].平面P波作用下液化场地中隧道结构的波动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25].远震P波层析成像研究阿尔金断裂带东端及其邻区深部结构[J]. 地球物理学报 2017(06)
    • [26].青藏高原东北缘远震P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5)
    • [27].P波段镍锌铁氧体复合材料电磁吸收性能研究[J].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18(07)
    • [28].基于波形参数的微震P波到时拾取值质量控制方法[J]. 岩土力学 2019(02)
    • [29].P波段宽带小型化铁氧体环行器设计[J]. 磁性材料及器件 2019(02)
    • [30].核幔边界反射P波对接收函数影响的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3)

    标签:;  ;  ;  ;  

    长江中下游及邻区远震P波方位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