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实履行好政协“三大职能”(论文文献综述)
毛佳琪[1](2021)在《地方政协委员有效履职问题研究 ——基于吉林省A市政协考察和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董鹏林[2](2021)在《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政协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唯一由界别组成的政治组织,其性质定位和功能优势都需要依托界别才能得以良好实现。界别是组成人民政协的基本单位,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制度产物,在中国制度体系中独树一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制度意义。随着新时代国家治理复杂性的日益增长,基于界别组成的人民政协具有应对国家治理复杂性日益增长问题的制度优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断赋予人民政协新定位新使命,开始深度挖掘人民政协界别制度所蕴含的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基于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规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步骤,提出了界别优化的问题,足见人民政协界别问题的重要性。既然人民政协界别制度蕴含着丰富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为什么其仍面临社会影响力偏弱,社会认同感不足等问题呢?其原因是复杂的。由此,从其生成演进的历史进程、理论渊源和实践经验、面临的问题与不足等方面来全方位认识和把握人民政协界别相关问题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界别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当前学术界在中共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支撑的基础上,采用政治学、社会学和组织学等学科的理论工具对界别问题进行了丰富的深具启发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为实现界别进一步优化,推进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深化界别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思路和理论资源。尽管如此,学术界对人民政协界别问题仍存在认识不清、论述不透,解释力不足的问题。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制度比较方法等方法,对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历史演进、面临的不足与优化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在强调系统全面的同时也注重针对性,以此来加深社会对人民政协界别制度价值和制度优势的认识和理解。具体而言,论文在结构安排上主要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价值、国内外关于人民政协界别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首先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相关概念,如职业代表制、统一战线、协商民主、人民政协以及界与界别等几个概念,为认识界别问题提供良好的理论视角;其次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基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产生的政治上的包容性、设置上的平等性、组织上的精英性与运行上的协商性等几方面特征。之后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结构与功能,人民政协界别的差序结构有助于政治吸纳、政治社会化以及政治协调等方面的功能。这就对人民政协界别有了一个直观和整体的认识与印象。第三章人民政协界别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如统一战线思想、政党理论、人民政协思想与人民民主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如和同思想、中庸思想、仁政思想和天下为公思想等。第四章人民政协界别的演进历程。基于人民政协界别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制度产物的学术判断,将在鸦片战争后产生的“合群”思想作为人民政协界别制度开始萌发的起点。由此可分为,人民政协界别的生成阶段(1840-1948),确立与曲折发展阶段(1948-1978),巩固与发展阶段(1978-2012),快速发展阶段(2012至今)等四个阶段,这表明了界别制度的内生性。其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与酝酿而厚积薄发的演进过程,是中国人民的重大制度创造,不仅在中国具有重要制度意义,同时具有世界性的意义。第五章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逻辑、特征与经验。本章是由第四章衍生出来的,是对第四章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深入分析,主要分析了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也就是推动界别历史演进的主要动力;界别历史演进的主要趋势与主要经验。以此为认识界别面临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奠定基础。第六章新时代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不足与优化路径。主要论述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问题,包括社会影响力不足、界别设置重叠交叉、界别委员身份认同感不强、界别履职实效性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优化界别的主要原则,要处理好一元与多元、吸纳性与代表性、扩大政治参与和实现政治稳定三个方面的张力,将这些张力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保证界别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提出界别优化的具体策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扩大政协界别的社会影响力,调整与优化政协界别设置,改善界别委员结构与履职效果,建立健全界别履职常态化机制平台等几个方面优化策略。本文的创新观点有:一是提出人民政协界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制度成果,是对各类民主制度实践经验的集大成的结果。二是人民政协界别呈现出差序结构,具有政治社会化、政治吸纳与政治协调的功能。三是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是在统战逻辑、资政逻辑和社会逻辑等三重逻辑的互动共构之下实现的。总之,本文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工具来系统研究人民政协界别,丰富了人民政协界别的研究成果,为推进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供了理论参考。
张玉玲[3](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历经百年而初心如始,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始终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全党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如何破解“历史周期律”,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拒腐防变的新路,一直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就是中国共产党成功探索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概括。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本源、传承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和显着优势的监督体系,是能够保持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始终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社会主义权力监督体系。在当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以宏观的历史视野,推进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整体性研究,仍是该领域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本的理论基础,以逐一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权力监督体系,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怎样形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的优势是什么,应该完善和发展的短板是什么等基本问题为逻辑主线,渐次展开本文的研究与论述。本文总体结构包括三部分:引言、正文、结语。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论文正文部分由六章内容构成,分别概述如下:第一章主要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和结构模式。分别从基本概念界定、十大要素的梳理整合和“多维立体协同”监督模式及其特点三个方面,从宏观上解读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第二章主要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容逻辑。分别阐释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为谁监督”,厘清监督主体、强化问责——“谁来监督”,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监督谁”,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重点——“监督什么”,从内容逻辑视角解读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第三章主要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的思想探源。本文认为对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本源的坚守、对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监督思想精神内核的继承创新、对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的秉承、对西方国家权力监督思想的域外借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分别从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历史维度、世界维度,分析回答中国为什么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权力监督体系。第四章主要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首先,依据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脉络,分三个阶段梳理其发展历程: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创立与撤销(1949-1978);二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全面恢复与发展(1978-2012);三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体系化创新(2012——)。其次,总结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体系建设的五个方面的基本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必须坚持党内监督、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协同发展,必须坚持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必须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分别从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两个方面,阐释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怎样形成的。第五章主要凝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与现实贡献。首先,通过古今中外权力监督体系的比较,凝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显着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优势,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优势。其次,基于显着优势分析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方面的现实贡献: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历史维度——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新超越,实践维度——党和国家自我革命的新阶段,世界维度——腐败治理的中国经验。从显着优势和现实贡献两个方面,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的优势是什么。第六章主要剖析新时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和完善对策。本文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成果颇丰,但当前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党和国家监督制度逐渐成熟定型,仍然面临三个方面的现实挑战:一是党内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协同性有待提升;二是党内监督的短板——“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有待加强;三是社会监督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基于对现实挑战的剖析,本文提出新时代应对现实挑战、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三条对策:一是完善协同监督机制,增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协同性;二是多管齐下,破解“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三是固本强基,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制机制。分别从现实挑战和完善对策两个方面,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完善和发展的薄弱环节是什么。结语部分是对全文观点的宏观提炼与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的未来展望。本文基于以上六章内容的研究,得出如下三点结论:第一,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夺取反腐败斗争彻底胜利的必由之路。第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的“制度密码”。第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管住公权力”的“中国智慧”。笔者认为,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研究,协同监督机制研究,权力配置、运行和制约机制研究,以及关于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理论阐释,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
李晓阳[4](2020)在《基层政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问题研究 ——以包头市九原区政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它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目前,基层政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中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仍然十分有限。探求基层政协在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作用和影响,加深对基层政协履职能力建设的研究与分析,对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形式,推进基层人民政协各项事业的发展,减少公共政策的失灵等具有极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基层政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为研究对象和内容,阐述了基层政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以包头市九原区政协为例,分析并说明了基层政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学习借鉴国内一线城市的优秀先进经验,结合基层政协工作实际,提出了提高基层政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建议和对策。
刘燕[5](2020)在《新型政党制度视域下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将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展现出巨大的制度优势,该制度优势可以为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提供重要着力点。人民政协是新型政党制度运行的重要平台,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首要职能,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为将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供机制支撑。本文将新型政党制度视域下的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机制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协商民主理论、统一战线理论、政治系统论等理论资源,对新型政党制度背景下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机制的发展历程、运行机理、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等议题进行理论探讨。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机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代表等协商主体,基于一定的协商原则,在人民政协这一组织载体和政治平台上,通过有效参与配合,履行政治协商职能,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运行机制。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机制经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历经形成与确立期(1948年——1957年)、曲折发展期(1957年——1978年)、恢复重建期(1978年——1990年)、强化发展期(1990年——2012年)和完善成熟期(2012年——至今)等发展阶段,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从运行过程来看,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机制由协商准备机制、协商实施机制、协商成果转化机制及其监督反馈机制四大前后相继的运行环节构成,为人民政协更为精细化地履行政治协商职能提供了机制保障。当前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机制在发挥提升政治协商水平等积极作用的同时,受到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也存在着一定的运行困境,具体呈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协商准备机制中,存在着协商议题的清晰性和质量亟待提升、协商形式有待丰富和完善等问题;二是在协商实施机制中,存在着协商主体地位不平等、协商讨论不充分、共识达成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三是在协商成果转化机制中,存在着协商成果采纳反馈的制度规定存在模糊性和部分党政领导干部对协商成果采纳反馈的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四是在协商成果监督反馈机制中,存在着对协商成果的实效性调研不到位和协商成果监督反馈机制的社会监督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运行困境,本文结合地方人民政协的实践探索和相关理论思考,为完善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机制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是从不断提升政治协商议题的清晰性和质量、完善和丰富政治协商形式等措施健全协商准备机制。二是从推动各政治协商主体间法律地位平等、完善协商讨论过程和完善协商共识达成水平三方面入手,健全协商实施机制。三是从完善相关的制度规定和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对协商成果采纳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协商成果采纳,推动协商成果转化机制日益健全。四是完善协商成果监督反馈机制,不断加强对协商成果实效性调研和完善协商成果监督反馈机制的社会监督,推动协商成果落实落细落到位。
徐子论[6](2019)在《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内涵、特点及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为研究对象,对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和总结,界定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与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以及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与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的基本内涵进行概括,对当前协商式监督的实践探索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这一最新理论发展,具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又存在哪些问题,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根据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试图提出解决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实效性问题的对策,从党的领导、“人”、“制度”以及“创新”的角度,分析解决路径。第一部分对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发展历史和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经历了建国前的初步探索、建国后的政治实践和协商式监督不同阶段,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通过对历史演进的回顾,总结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的基本内涵,以及对协商式监督与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区别,对协商式监督与政治协商、参政议政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厘清协商式监督的边界。第二部分对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提炼,总结协商式监督具有的特点。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是一种非权力监督,是一种党派性监督,是一种民主性监督,是一种合作性监督,是一种外部性监督,是一种理性监督。正是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具有这些特点,在实践中充分利用并有效发挥,才使协商式监督具有主体、位置和渠道等优势。第三部分对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存在着监督主体动力有待提升,对协商式监督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有待提高,协商式监督制度和机制有待完善,协商式监督形式和渠道有待健全,协商式监督结果实效有待加强等问题。第四部分对发挥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作用的路径进行梳理,从不同角度提出改善的方式。从加强党的领导角度,提出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发挥人民政协党组的领导作用,突出重点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监督;从人的角度,提出要提高党和政府主要工作人员的协商式监督意识,增强政协委员自身履职能力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公民协商式监督意识提升;从制度的角度,要落实知情明政机制,健全运行保障机制,完善办理反馈机制,建立考核评价机制;从创新的角度,要积极探索协商式监督新形式,注重发挥界别的作用,重视发挥网络监督作用。
修建超[7](2019)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视野下人民政协的履职机制研究 ——以泉州市人民政协为例》文中认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我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平等、公正、共识的价值诉求。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中的地位显着,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履行职能,需要通过职能履行机制来加以保障,才能切实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泉州市人民政协作为地方政协组织,其发展历程与中国人民政协的发展历程大体一致,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组织机构和职能履行机制,促进了地方民主政治的发展。但是,由于泉州市政协与党政部门工作规范的衔接尚有改善空间、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尚有深入空间、履职宣传方式的创新尚有提升空间、履职监督的法律制度与意识尚有加强空间等原因,泉州市人民政协履职的外部环境机制、履职机制建设、公开透明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改善。本文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视野下,基于对泉州市人民政协履职机制存在不足及其原因的分析,试图通过完善党的领导与政府支持机制、完善政协内外部制度衔接配套机制来加强人民政协履职的外部环境机制建设;通过健全政协纽带工作机制、健全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来提升人民政协履职机制建设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通过完善职权公开信息化机制、完善委员宣传机制来完善人民政协履职的公开透明机制建设;通过健全履职监督宣传机制、健全反向监督机制来探索人民政协履职的监督机制建设四个层面,提炼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视野下人民政协履职机制的完善对策。
杨东曙[8](2018)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奋斗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虚伪性后指出,共产党领导工人阶级革命第一步便是争得民主,通过建立有效的民主形式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现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呈现了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选举民主;一种是以人民政协为表现形式的协商民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并详细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总任务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民政协则是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并且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这就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力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制度是由各种规则组成的,而制度化是制度获得人们认同并得到人们遵守和实施的过程,其特点就是制度的稳定化和长效化。从比较视角来看,“第三波”民主化的新兴国家出现的困境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简单移植西方自由民主模式,没有从本国实情出发来建立和发展民主制度。第二,即使建立了以选举为主要模式的民主制度,在制度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本身反映了自由民主模式与发展中国家内在结构的不适应。当前,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协商机制、协商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本文试图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作为研究对象,从制度化建设角度进行探索,通过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横向与纵向等研究方法,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进行分析,并且对进一步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提出了一些思考。本文由六部分组成,主要分为导论和五章正文。导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综述,采用的研究方法,文章主要思路,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一章重点阐释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理论逻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以人民政协为逻辑起点,提出人民政协在我国协商民主中的作用。二是阐释制度化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意义。三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民主制度理论、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理论。第二章分析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制度化的历史与现实逻辑,主要从三个层面阐释:一是从民主制度化建设角度出发,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构建和推动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这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最为重要的因素;同时,对后发国家在民主制度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这两方面的论证主要凸显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作用,另一个是必须按照国情和民主发展规律进行建设。二是从历史角度,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阶段进行了分析,包括全国政协成立、改革开放后、新世纪新阶段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时期,以此说明制度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表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三是从现实的角度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就要求政协通过深化改革来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第三章阐释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和检验标准:在坚持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的主要原则方面,主要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向原则;坚持现代化的鲜明指向。制度化的检验标准包括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对权力制约与监督等方面。第四章重点分析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这主要从人民政协职能角度进行分析,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二是政协民主监督制度建设。三是政协参政议政制度建设。在这三方面内容中,分别介绍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特点、运行机制、主要形式与实践探索等内容,并且各有侧重。第五章主要论述进一步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从四个层面进行阐释:一是以政协委员为主体,推进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二是以界别协商为基础,完善政协的界别协商制度;三是以文化建设为支撑,培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四是以公民参与为关键,探索人民政协向基层延伸。
温树斌[9](2017)在《人民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探析》文中认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特点是以民主权利监督国家权力,属于合作性、协商式、共识型监督,不具有强制性。履行好民主监督职能,人民政协必须依照规定,准确把握民主监督的主体、内容、形式、程序,运用好履职的保障机制。
姚赞鑫[10](2017)在《善治理论下提升政协重点提案实施效果研究 ——以G市政协《关于进一步振兴粤剧的建议》提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重要政治制度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表现形式。提交提案是政协委员执行委员职务,代表界别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经济、文化、社会等国家事务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民主的具体体现。各级机关、组织有效回应政协委员建议,做好提案办理工作,确保提升提案尤其是重点提案的实施效果,对于提升政府和公民共同管理社会水平,推动党政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进程,改进工作水平,提高行政效率,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构建善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走访G市政协工作机构、承办单位和政协委员,运用善治理论,对提升政协重点提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系统、全面、细致地研究。论文先是提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目的。接着,在厘清提案、提案工作机制、重点提案和一般提案、政协提案和人大议案等文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本文的思路、内容框架,并借此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创新点,即系统性、综合性较强,结合人物访谈和案例分析,研究角度新以及结合理论创新。紧接着,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述评,因政协机制的特殊性,对国内的政协提案研究进行了述评。本文还阐述了善治理论提出的背景、本质、标准、在我国适用性、影响推行的关键因素以及政协重点提案在推进我国善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针对提案办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宏观上分析了影响重点提案实施效果的因素,具体为:一是重点提案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二是对重点提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三是重点提案质量有待提高;四是提案管理系统等服务平台不完善;五是重点提案协商不充分;六是督办形式单一,并对上述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进而结合善治理论,对重点提案流程进行了流程改造,并以G市《关于进一步振兴粤剧的建议》重点提案(以下简称“粤剧提案”)为样本,通过对其工作全流程的各个环节逐一分析,发现当前政协重点提案整体办理实施效果尚有提升空间,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最后,本文结合平时工作实际情况、上述问题和影响因素,相应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政协重点提案实施效果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强完善重点提案工作机制建设;二是增强提案者履职积极性;三是提升重点提案质量;四是完善提案管理系统等服务平台;五是重点提案全程融入民主协商;六是创新督办方法等六大类对策,并在各类对策进行了细化和详细阐述。
二、切实履行好政协“三大职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切实履行好政协“三大职能”(论文提纲范文)
(2)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价值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 |
2.1 人民政协界别的相关概念 |
2.1.1 职业代表制 |
2.1.2 统一战线 |
2.1.3 人民政协 |
2.1.4 协商民主 |
2.1.5 界与界别 |
2.2 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特征 |
2.2.1 政治上的包容性 |
2.2.2 设置上的平等性 |
2.2.3 组织上的精英性 |
2.2.4 运行上的协商性 |
2.3 人民政协界别的结构与功能 |
2.3.1 人民政协界别的差序结构 |
2.3.2 人民政协界别的主要功能 |
第3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理论基础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 |
3.1.1 统一战线理论 |
3.1.2 政党理论 |
3.1.3 民主政治理论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 |
3.2.1 统一战线思想 |
3.2.2 人民政协思想 |
3.2.3 人民民主思想 |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和同思想 |
3.3.2 中庸思想 |
3.3.3 仁政思想 |
3.3.4 天下为公思想 |
第4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演进历程 |
4.1 人民政协界别的生成阶段(1840-1948) |
4.1.1 合群救国思想的兴起与各界联合的实践(1840-1910) |
4.1.2 政党中心主义的确立与职业代表制思想的传播(1911-1926) |
4.1.3 国共政争与职业代表制的制度实践(1927-1948) |
4.2 人民政协界别的确立与曲折发展阶段(1948-1978) |
4.2.1 “五一口号”的发布与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1948-1949) |
4.2.2 代行人大职权期间政协界别的设置与运行(1949-1954) |
4.2.3 人大召开后政协界别的曲折发展(1955-1966) |
4.3 人民政协界别巩固与发展阶段(1978至2012) |
4.3.1 “阶级”话语的空间压缩和重塑 |
4.3.2 改革开放新时期各界别整合与发展 |
4.3.3 “界别”概念的提出与界别设置的不断调整 |
4.4 人民政协界别快速发展阶段(2012 至今) |
4.4.1 新时代大统战格局的提出及对界别发展的意义 |
4.4.2 专门协商机构的新定位与各界别的发展 |
4.4.3 政协界别优化问题提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日程 |
第5章 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逻辑、特征与经验 |
5.1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三重逻辑 |
5.1.1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统战逻辑 |
5.1.2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资政逻辑 |
5.1.3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社会逻辑 |
5.2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主要特征 |
5.2.1 宏观层面:政协界别基本结构的日趋完善 |
5.2.2 微观层面:政协界别调整策略的综合运用 |
5.3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基本经验 |
5.3.1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
5.3.2 坚持同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相适应 |
5.3.3 坚持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 |
第6章 新时代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
6.1 当前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主要问题 |
6.1.1 政协界别制度的社会影响力不足 |
6.1.2 政协界别设置重叠交叉与涵盖面不足 |
6.1.3 政协界别委员的身份认同感不强 |
6.1.4 政协界别常态化履职机制不健全 |
6.2 人民政协界别优化的基本原则 |
6.2.1 处理好一元领导与多元合作间的张力 |
6.2.2 处理好政治吸纳与利益代表间的张力 |
6.2.3 处理好政治稳定与政治参与间的张力 |
6.3 人民政协界别优化的主要路径 |
6.3.1 扩大政协界别的社会影响力 |
6.3.2 优化政协界别设置与界别委员结构 |
6.3.3 增强界别委员的身份认同感 |
6.3.4 建立健全界别常态化履职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价值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 |
(二)主要研究领域及代表性观点简介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与结构模式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一)权力、政治权力、国家权力、公权力与腐败 |
(二)监督、监督制度、监督体系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成要素认识的不断深化 |
(二)学界对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成要素的探讨 |
(三)梳理与整合:党和国监督体系的“十大要素”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结构模式 |
(一)“多维立体协同”监督结构模式及其结构分析 |
(二)“多维立体协同”结构模式的特点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容逻辑 |
一、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为谁监督” |
(一)党内监督坚守“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不断推进自我革命 |
(二)国家监督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打造廉政为民政府 |
(三)社会监督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构筑人民监督网 |
二、厘清监督主体——“谁来监督” |
(一)厘清党内监督多元主体 |
(二)厘清国家监督多元主体 |
(三)厘清社会监督主体 |
三、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监督谁” |
(一)党内监督对象始终坚持全覆盖和抓“关键少数”相结合 |
(二)国家监督逐步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 |
(三)社会监督对象的统一性和全覆盖 |
四、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重点——“监督什么” |
(一)压实责任,党内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二)强化责任担当,国家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三)依法有序监督,社会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的思想探源 |
一、始终坚守马列主义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本源 |
(一)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监督思想内核的坚守 |
(二)对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的继承 |
二、始终继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监督思想的精神内核 |
(一)学习借鉴苏联的党政监督模式 |
(二)党政监督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 |
(三)重视党政监督法规建设 |
(四)建立局部政权条件下的行政监察制度体系 |
三、始终秉承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 |
(一)对我国传统法治监察思想的传承 |
(二)对我国传统监察制度体系建设思想的借鉴 |
(三)对我国传统廉政文化教育的扬弃 |
四、对西方国家权力监督制约思想的借鉴 |
(一)各国应在共同反腐中交流互鉴 |
(二)对资产阶级权力监督思想的批判吸收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 |
(一)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制度框架的创立与撤销(1949-1978) |
(二)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恢复发展(1978-2012) |
(三)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体系化创新发展(2012——)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二)必须坚持紧扣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和中心任务 |
(三)必须坚持党内监督、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协同发展 |
(四)必须坚持紧紧抓住“关键少数” |
(五)必须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和现实贡献 |
一、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 |
(二)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优势 |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优势 |
(四)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优势 |
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贡献 |
(一)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
(二)历史维度——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新超越 |
(三)实践维度——党和国家自我革命的新阶段 |
(四)世界维度——腐败治理的中国经验 |
第六章 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与完善对策 |
一、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 |
(一)党内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协同性有待提升 |
(二) “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仍是党内监督的短板 |
(三)社会监督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
二、健全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完善对策 |
(一)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协同监督机制 |
(二)多管齐下,破解“一把手”监督、同级监督难题 |
(三)固本强基,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制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基层政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问题研究 ——以包头市九原区政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人民政协 |
2.基层政协 |
3.协商民主 |
4.公共政策 |
(二)理论基础 |
1.基层协商民主理论 |
2.参与理论 |
3.公共政策制定理论 |
二、基层政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概况 |
(一)基层政协三大职能在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中发挥的作用 |
1.政治协商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发挥的作用 |
2.民主监督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发挥的作用 |
3.参政议政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发挥的作用 |
(二)基层政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方式 |
1.召开会议 |
2.提案办理 |
3.开展调研、视察活动 |
4.反映社情民意信息 |
5.提供社会服务 |
6.收集编撰文史资料 |
7.开展咨询、交流、宣传工作 |
(三)基层政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取得的成效 |
1.促使政策问题进入公共政策制定程序 |
2.促进公共政策制定科学化 |
3.促进公共政策制定民主化 |
4.促进公共政策制定法制化 |
三、基层政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基层政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存在的问题 |
1.相关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 |
2.协商议政成果转化实效性不强 |
3.调研成果转化运用不够 |
4.界别优势不够突出 |
5.智库资源不够丰富 |
6.委员产生不够科学 |
(二)基层政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没有硬性制度作为职能实施的保障 |
2.基层政协履职能力不受重视 |
3.调研报告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 |
4.委员配置涵盖面不全、代表性不强 |
5.建立智库意识不强、智库人员匮乏 |
6.委员选拔条件不够明确、产生渠道不畅通 |
四、国内基层政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经验与启示 |
(一)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经验 |
(二)上海市闵行区政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经验 |
(三)国内基层政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启示 |
五、提高基层政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对策建议 |
(一)细化和完善政协有关制度 |
1.细化政协履职制度 |
2.完善政协协商制度 |
(二)强化和树立协商民主意识 |
1.高度重视政协工作 |
2.积极支持政协履行职能 |
(三)协商和转化调研成果 |
1.选题应更贴合实际 |
2.加强调研力量整合 |
(四)发挥和调动界别优势 |
1.建立系统联系机制 |
2.要与时俱进调整界别设置 |
(五)建立和健全智库建设 |
1.注重基层智库建立,明确功能定位 |
2.借力到位,挑选复合研究人才 |
(六)完善和改进政协委员产生机制 |
1.协商确定委员人选时建立申请制 |
2.加强政协在委员产生渠道上的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型政党制度视域下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新型政党制度研究综述 |
2.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研究方法 |
2.论文结构 |
(四)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可能的创新点 |
2.研究不足 |
一、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1.新型政党制度 |
2.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机制 |
(二)理论基础 |
1.协商民主理论 |
2.统一战线理论 |
3.政治系统论 |
(三)分析框架 |
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机制的历史沿革 |
(一)形成与确立期(1948 年——1957 年) |
(二)曲折发展期(1957 年——1978 年) |
(三)恢复重建期(1978 年——1990 年) |
(四)强化发展期(1990 年——2012 年) |
(五)完善成熟期(2012 年——至今) |
三、新型政党制度视域下人民政协政治协商运行机制 |
(一)协商准备机制 |
1.协商议题的形成 |
2.协商形式的确定 |
3.协商主体的知情明政 |
(二)协商实施机制 |
1.过程控制 |
2.协商讨论 |
3.协商共识达成 |
(三)协商成果转化机制 |
1.协商成果的报送 |
2.协商成果的采纳反馈 |
(四)协商成果监督反馈机制 |
四、新型政党制度视域下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机制的运行困境 |
(一)协商准备机制的困境分析 |
1.协商议题的清晰性和质量亟待提升 |
2.协商形式有待丰富和完善 |
3.协商信息公开程度亟待提升 |
(二)协商实施机制的困境分析 |
1.协商主体地位不平等 |
2.协商讨论不充分 |
3.协商共识达成有待完善 |
(三)协商成果转化机制的困境分析 |
1.协商成果采纳反馈的相关规定存在模糊性 |
2.部分党政领导干部对协商成果采纳反馈的重视程度不足 |
(四)协商成果监督反馈机制的困境分析 |
1.对协商成果的实效性调研不到位 |
2.协商成果监督反馈机制的社会监督不足 |
五、新型政党制度视域下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机制的优化路径 |
(一)健全协商准备机制 |
1.不断提高政治协商议题的清晰性和质量 |
2.完善和丰富政治协商形式 |
3.提高协商主体的知情明政 |
(二)健全协商实施机制 |
1.推动各政治协商主体做到法律地位平等 |
2.完善协商讨论过程 |
3.提高协商共识达成水平 |
(三)健全协商成果转化机制 |
1.健全关于协商成果采纳反馈的制度规定 |
2.提升党政领导干部对协商成果采纳的重视程度 |
(四)健全协商成果监督反馈机制 |
1.加强对协商成果实效性调研 |
2.完善协商成果监督反馈机制的社会监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内涵、特点及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及目的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的历史演进、内涵与实践探索 |
一、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的历史演进:生成与变迁 |
(一) 建国前的初步探索阶段 |
(二) 建国后的政治实践阶段 |
(三) 协商式监督阶段 |
二、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的内涵:概念与辨析 |
(一) 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的概念 |
(二) 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与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关系 |
(三) 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与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关系 |
第二章 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的特点与优势 |
一、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的特点 |
(一) 非权力性监督 |
(二) 党派性监督 |
(三) 民主性监督 |
(四) 合作性监督 |
(五) 外部性监督 |
(六) 基于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理性监督 |
二、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的优势 |
(一) 主体优势 |
(二) 位置优势 |
(三) 渠道优势 |
第三章 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存在的问题 |
一、协商式监督主体动力有待提升 |
二、对协商式监督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有待提高 |
三、协商式监督制度和机制有待完善 |
四、协商式监督形式和渠道有待健全 |
五、协商式监督结果实效有待加强 |
第四章 增强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实效性的路径 |
一、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工作的领导 |
(一) 强化党委统一领导 |
(二) 发挥人民政协党组的领导作用 |
(三) 突出重点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监督 |
二、以人为中心,发挥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实效 |
(一) 提高党和政府主要工作人员的协商式监督意识 |
(二) 提升政协委员自身履职能力 |
(三) 增强公民协商式监督意识 |
三、以制度为保障,发挥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实效 |
(一) 落实知情明政机制 |
(二) 健全运行保障机制 |
(三) 完善办理反馈机制 |
(四)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
四、以创新为动力,发挥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实效 |
(一) 积极探索协商式监督新形式 |
(二) 注重发挥界别的作用 |
(三) 重视发挥网络监督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视野下人民政协的履职机制研究 ——以泉州市人民政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层面 |
二、现实层面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人民政协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界定 |
一、基本内涵 |
二、本质属性 |
三、价值诉求 |
第二节 人民政协的发展历程 |
一、人民政协的成立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人民政协 |
三、曲折发展时期的人民政协 |
四、改革开放后至世纪之交的人民政协 |
五、新世纪以来不断完善的人民政协 |
第三节 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地位 |
第四节 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职能 |
第三章 泉州市人民政协的履职机制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泉州市人民政协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泉州市人民政协履职机制的建设概况 |
一、政治协商机制的建设 |
二、民主监督机制的建设 |
三、参政议政机制的建设 |
第三节 泉州市人民政协履职机制存在的不足 |
一、泉州市政协履职的外部环境机制有待改善 |
二、泉州市政协履职机制建设的公众参与尚需加强 |
三、泉州市政协履职的公开透明机制有待完善 |
四、泉州市政协履职的监督机制建设不足 |
第四节 泉州市人民政协履职机制存在不足的原因 |
一、泉州市政协与党政部门工作规范的衔接尚有改善空间 |
二、泉州市政协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尚有深入空间 |
三、泉州市政协履职宣传方式的创新尚有提升空间 |
四、泉州市政协履职监督的法律制度与意识尚有加强空间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视野下人民政协履职机制的完善对策 |
第一节 加强人民政协履职的外部环境机制建设 |
一、完善党的领导与政府支持机制 |
二、完善政协内外部制度衔接配套机制 |
第二节 提升人民政协履职机制建设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
一、健全政协纽带工作机制 |
二、健全服务群众工作机制 |
第三节 完善人民政协履职的公开透明机制建设 |
一、完善职权公开信息化机制 |
二、完善委员宣传机制 |
第四节 探索人民政协履职的监督机制建设 |
一、健全履职监督宣传机制 |
二、健全反向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综述 |
(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综述 |
(三)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的限度及其延伸空间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本文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一章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理论逻辑 |
一、人民政协是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逻辑起点 |
(一)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
(二)作为新型政党制度 |
(三)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 |
二、人民政协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 |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
(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制度化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 |
(一)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涵与特征 |
(二)制度的起源与作用 |
(三)制度化对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意义 |
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思想来源 |
(一)马克思主义民主制度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
第二章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历史与现实逻辑 |
一、政党是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力量 |
(一)政党与现代民主政治发展 |
(二)中国共产党是民主制度建设的核心力量 |
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历史脉络 |
(一)全国政协成立(1949年——1978年) |
(二)改革开放后(1978年——2002年) |
(三)新世纪新阶段(2002年——2012年) |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2年——) |
三、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现实要求 |
(一)矛盾转化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在要求 |
(二)深化改革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基本动力 |
(三)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必须立足于现实国情 |
四、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经验教训的反思 |
(一)不平等导致了社会的分裂 |
(二)民主监督不足导致政治腐败 |
(三)低度参与水平与制度建设不足的矛盾 |
(四)“中等收入陷阱”实质是民主的陷阱 |
第三章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主要原则与检验标准 |
一、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主要原则 |
(一)坚持“三者有机统一”的根本原则 |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 |
(三)坚持现代化的鲜明指向 |
(四)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
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检验标准 |
(一)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
(二)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 |
(三)加强对权力制约与监督 |
(四)确保协商程序公平正义 |
第四章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 |
(一)政治协商的两种基本形式 |
(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的一般过程 |
(三)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形式 |
(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制度创新 |
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制度建设 |
(一)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 |
(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制度的基本形式 |
(三)政协民主监督与协商实效 |
(四)提高民主监督实效的路径 |
三、人民政协参政议政制度建设 |
(一)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自身优势 |
(二)人民政协参政议政机制分析 |
(三)人民政协参政议政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 |
第五章 进一步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 |
一、以政协委员为主体,推进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 |
(一)政协委员是政协协商民主的主体 |
(二)政协委员履职能力有待提高 |
(三)推进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 |
二、以政协界别为基础,完善政协的界别协商制度 |
(一)重视界别协商的独特优势 |
(二)当前界别协商出现的不足 |
(三)完善界别协商制度的思考 |
三、以文化建设为支撑,培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 |
(一)协商民主文化有待培育 |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提供隐性支撑 |
(三)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需要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建设 |
四、以公民参与为关键,探索人民政协向基层延伸 |
(一)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意义 |
(二)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基本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人民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的地位 |
(一) 《宪法》关于人民政协的规定 |
(二) 《政协章程》关于民主监督职能的规定 |
(三) 党内法规关于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的规定 |
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的性质 |
(一) 定义 |
(二) 特征 |
(三)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与其他监督形式的区别。 |
1. 与人大监督的区别。 |
2. 与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审计机关等监督形式的区别。 |
3. 与民主党派监督的区别。 |
三、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的履行 |
(一) 准确把握监督主体。 |
(二) 准确把握监督内容。 |
(三) 准确把握监督形式。 |
(四) 准确把握监督程序。 |
(五) 准确把握保障机制。 |
(10)善治理论下提升政协重点提案实施效果研究 ——以G市政协《关于进一步振兴粤剧的建议》提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目的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提案 |
1.3.2 提案工作机制 |
1.3.3 重点提案和一般提案 |
1.3.4 提案和议案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述评 |
2.1.2 国内研究述评 |
2.2 政协提案工作的相关理论——善治理论 |
2.2.1 善治理论提出的背景 |
2.2.2 善治的本质特征 |
2.2.3 善治在我国的适用性 |
2.2.4 善治的衡量标准 |
2.2.5 推行善治的关键因素 |
2.2.6 政协重点提案在推动我国善治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
3 G市政协重点提案实施效果现状及影响因素 |
3.1 G 市政协重点提案概况 |
3.2 G市政协重点提案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 |
3.2.1 提案办理重形式轻内容 |
3.2.2 提案办理重回复轻落实 |
3.2.3 提案的撰写与办理归一 |
3.3 G市政协重点提案实施效果影响因素 |
3.3.1 工作机制因素 |
3.3.2 提案者因素 |
3.3.3 重点提案因素 |
3.3.4 技术手段因素 |
3.3.5 协商因素 |
3.3.6 督办形式因素 |
4 基于善治理论的G市政协重点提案《关于进一步振兴粤剧的建议》实施效果分析 |
4.1 G市政协重点提案工作机制研究框架 |
4.1.1 流程再造 |
4.1.2 现有重点提案工作流程 |
4.1.3 基于善治理论的重点提案工作流程再造 |
4.1.4 重点提案工作流程再造后的关键环节 |
4.2 G市政协重点提案《关于进一步振兴粤剧的建议》实施效果 |
4.2.1“粤剧提案”主要内容及实施效果 |
4.2.2 善治理论下“粤剧提案”新增工作环节 |
4.2.3“粤剧提案”有待完善和健全的环节 |
5 提升政协重点提案实施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
5.1 加强完善重点提案工作机制建设 |
5.1.1 探索建立重点提案办理评估体系 |
5.1.2 建立健全市领导牵头督办重点提案制度的配套机制 |
5.1.3 进一步畅通重点提案沟通渠道 |
5.1.4 建立健全重点提案工作相关机制 |
5.2 增强提案者履职积极性 |
5.3 提升重点提案质量 |
5.3.1 扩大选题面,增强公民参与度 |
5.3.2 深入调研,密切联系公民 |
5.3.3 互动交流,吸纳公民智慧 |
5.3.4 扩大成果,借助公民力量 |
5.3.5 聚集合力,融合公民诉求 |
5.4 完善提案管理系统等服务平台 |
5.5 重点提案全流程贯穿民主协商 |
5.5.1 开创民主协商在重点提案提出之前 |
5.5.2 坚持民主协商在立案之时 |
5.5.3 坚持民主协商在交办之际 |
5.5.4 增加民主协商在办理之中 |
5.5.5 延伸民主协商在答复之后 |
5.5.6 延伸民主协商在落实之中 |
5.6 创新督办方法 |
5.6.1 整合各项监督力量 |
5.6.2 健全特邀监督员制度 |
5.6.3 创立同类提案集中协商办理机制 |
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切实履行好政协“三大职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政协委员有效履职问题研究 ——基于吉林省A市政协考察和分析[D]. 毛佳琪.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D]. 董鹏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D]. 张玉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基层政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问题研究 ——以包头市九原区政协为例[D]. 李晓阳.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新型政党制度视域下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机制研究[D]. 刘燕. 吉林大学, 2020(08)
- [6]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内涵、特点及实效性研究[D]. 徐子论.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7]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视野下人民政协的履职机制研究 ——以泉州市人民政协为例[D]. 修建超. 华侨大学, 2019(01)
- [8]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研究[D]. 杨东曙.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9]人民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探析[J]. 温树斌.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04)
- [10]善治理论下提升政协重点提案实施效果研究 ——以G市政协《关于进一步振兴粤剧的建议》提案为例[D]. 姚赞鑫.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标签:全国政协论文; 政治协商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