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表征论文-衷玉红,李世森,汪永胜

社会表征论文-衷玉红,李世森,汪永胜

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表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企业营销,品牌定位,社会表征

社会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衷玉红,李世森,汪永胜[1](2019)在《企业品牌定位与社会表征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品牌的合理定位必须考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社会表征理论为真实把握消费者的想法和价值观提供了呈现的方式。社会表征理论把与品牌有关的词汇自由联想现象分为多种意义单元,这些意义单元反映了企业品牌目标市场的核心信息。将这种意义单元工具运用到耐克、阿迪达斯、锐步和彪马4个国际一线体育品牌社会表征研究中,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品牌定位的差异既取决于市场的合理因素,诸如广告和产品质量,也取决于特定的因素,诸如商标与产品影响范围。研究得出如下管理启示:注重消费者视角的企业品牌社会表征研究,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明确品牌定位与消费者认知,建立具有自身品牌竞争力的营销体系;注重企业品牌社会表征的多因素共振效应,提升企业品牌定位与营销效率。(本文来源于《企业经济》期刊2019年10期)

张君,孙健敏,尹奎[2](2019)在《90后新生代员工的特征:基于社会表征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90后进入组织成为新生代员工后引发了大量争议事件。对这代青年员工特征的描述和评价大多来自片面观察和主观结论。本文从社会表征理论出发,选取跨行业的90后员工和90后的领导作为样本,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概念构图法,实证探索90后员工的特征。研究发现:90后员工对自身特征形成了16项认知,90后的领导对90后员工特征形成了13项认知,90后员工对自身特征形成的社会表征更为积极和多元。本文从叁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在企业层面,构建高参与工作系统,提高新生代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领导层面,向以员工为中心的领导风格进化,提升领导新生代员工的有效性;在员工层面,推动新生代员工的职业成熟,支持员工的同时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本文来源于《企业经济》期刊2019年08期)

余红,马旭[3](2019)在《社会表征理论视域下网络公共事件的共识达成机制研究——以“电梯劝烟猝死案”的社交媒体讨论为考察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网络公共事件的爆发与平息往往伴随着多元共识的凝聚与分化。通过表征的流动研究共识达成的机制,对于建立良性舆情应对模式,构筑信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社会表征理论的框架下考察了"电梯劝烟猝死案"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文本,通过主题建模和情绪分析对事件发生的动态化网络情境进行还原,探讨事件涉及的社会表征、引发的社会情绪流动过程。[结果/结论]网络公共事件的共识达成是动态的议题框架和情绪框架竞合过程,事件涉及对象的社会表征在互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信息"应激性",随着一致信息的刺激,表征逐渐稳定,基于网络公共事件的表层共识达成,但作为认识成果的深层共识的达成则需要时间沉淀。(本文来源于《情报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苏宏元,贾瑞欣[4](2019)在《后亚文化视阈下网络“丧文化”的社会表征及其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网络"丧文化"备受青年群体和社会舆论的关注。从后亚文化理论及其语境出发,通过"符号表达""仪式展演"与"线上狂欢"叁个层面探析网络"丧文化"的社会表征。网络"丧文化"这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不可能简单地一笔抹煞,应对其作客观评析,但其背后潜在的价值虚无主义、犬儒化倾向与自恋主义也需引起重视和警惕。(本文来源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蒋趁心[5](2019)在《从个体无意识到社会表征:多重视野下的俄狄浦斯情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精神分析学概念,自1918年在《爱情心理学》中公开使用以来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不仅作为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对弗洛伊德的学说至关重要,而且还在其他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文学艺术领域和社会文化领域。经过弗洛伊德的后继者对俄狄浦斯情结长时间的使用,它的内涵也不断被丰富和拓展,其影响也日益深远。本文即是以俄狄浦斯情结为研究对象,通过两条线索、叁种视野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发展展开的研究,旨在达到对俄狄浦斯情结发展过程较为全面的认识。文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在不同领域具有的价值,进而从总体上对俄狄浦斯情结进行总结评价并说明它的本质特性。通过从不同视野对俄狄浦斯情结分析、对比,获得对其本质特性的认识:它是社会文化内化于个体无意识中的实存精神现象,是不同文化语境中权力话语下基本的家庭结构关系。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它以不同的样式呈现出来,俄狄浦斯情结、代情结和美拉尼西亚社会中的弑母舅娶姊妹的欲望即是以不同的样式呈现于社会之中的典型代表。其中,对俄狄浦斯情结文学价值的阐述放在了俄狄浦斯情结的价值与评价一章中,根据其发展过程阐述了它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价值。对俄狄浦斯情结的研究即是在这两条线索和叁种视野的统辖下展开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在个体无意识的原初视野下,分析了弗洛伊德建构俄狄浦斯情结的动因、它的基本内涵和“真实、幻想、概念和神话”的多重身份。通过分析其与神经症、性本能和人格结构的关系说明它核心概念的地位。克莱因通过早期焦虑探讨了婴儿心理的俄狄浦斯冲突。第二,在语言维度视野中,拉康将俄狄浦斯情结拓展为一个象征性的叁元结构,并阐述了这个叁元结构与拉康无意识、欲望和叁界理论的关系。第叁,社会文化视野下,主要阐述了俄狄浦斯情结具有的社会文化表征性。具体来说,在弗洛姆与马林诺夫斯基理论观念中体现了俄狄浦斯情结的父权制文化表征性;在反俄狄浦斯中,它表征了父权制下的资本主义社会文化;与代情结的对比中,体现了它的文化差异表征性。第四,说明俄狄浦斯情结的深远影响,分析俄狄浦斯情结在各领域中的价值和对其进行整体性评价。(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胡发稳,李丽菊,王沛,韩忠太[6](2018)在《族际冲突的社会表征:词汇网络分析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族际冲突的社会表征及其核心要素,以"族际冲突"为激发词,采用词汇联想测试对220名大学生进行自由联想反应,然后应用可视化网络图、K-核解析的复杂网络分析技术解析激发词汇网络结构,并比较了彝汉两民族的表征差异。结果表明:"族际冲突"社会表征是一个以"战争"和"打架"为中心内核组织起来的5-核多层复杂网络,其整体意义产生于"矛盾、战争、斗争、冲突、和平、民族、团结、种族歧视、和谐、打架、歧视、文化、流血、利益"14个中心核元素及其关联性。除了两族有着相似的整体网络特征外,彝族被试主要使用因果论思维,强调"民族"元素,表征为以"死亡(纠纷)→打架(内乱)→战争(矛盾)"为核心轴的层级模型。汉族使用目的论思维,强调"流血"元素,以"语言(分争)→利益(打斗)→战争(和谐)"为分类主轴进行社会表征。结论认为族际冲突的社会表征是一个多层级网络结构,存在民族差异。(本文来源于《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李丽菊[7](2018)在《哈尼族中学生诚信观的社会表征及教育促进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学时期是人们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阶段。诚信观是人们安身立命、交友处世、立业发展的道德基石。在中西文化交流交融时代,价值多元化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在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青少年出现了诚信危机,因此,开展青少年诚信表征与诚信教育研究对国家安全和民族安全意义重大。本研究为探查哈尼族中学生诚信观社会表征的内容结构及其教育促进策略,首先采用词汇自由联想任务,对取自于云南省红河州的绿春县叁猛民族中学和元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共726名哈尼族中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词汇联想测试,收集了哈尼族中学生对诚信的社会表征词汇。其次,基于社会表征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原理,采用Pajek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联想认知词汇进行了整体和局部网络特征分析,绘制可视化表征网络结构图、以及K-核解析。最后,在诚信社会表征研究结果基础上,构设了实施哈尼族中学生诚信教育的促进策略。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其一,―诚信‖社会表征是一个以―诚实‖和―守信‖为中心内核组织成的8-核多层级复杂网络,其整体意义产生于―诚实、守信、信任、守时、道德、做人、品德、尊重、承诺、遵守、友谊‖11个中心核元素及其关联性。其二,尽管哈尼族初、高中生对―诚信‖社会表征有着相似的整体结构特征,但在思考诚信时,哈尼族初中生以―守信‖为中心核来组织诚信表征结构,强调―尊重、遵守、友谊、负责‖4个特异核心要素,高中生以―诚实‖为中心核来组织诚信表征结构,强调―道德、承诺、品质‖3个独有中心核要素。其叁,―诚实、守信、信任、守时、道德、品德、做人、承诺‖8个核心要素是两性共享的诚信表征内容,女生特有的中心核要素是―遵守‖,强调―守信‖要素;男生虽无特有的中心核要素,但强调―承诺‖要素。其四,哈尼族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应树立层级网络系统意识,可把诚信教育目标按照―核心—边缘—外周‖的结构模式,进行逐级分解,然后根据每个子目标,设计多元路径,小步推进,最终达成诚信教育总目标,促进哈尼族中学生的诚信心智发展。综上,本研究采用社会表征理论作为分析框架,解析了哈尼族中学生对诚信的社会表征模式及其共享核心要素,然后,以点度及其网络意义为依据,成功构建了哈尼族中学生诚信教育的层级目标体系,构思了相应的教育促进对策。此研究结果有助于夯实诚信的理论研究,优化哈尼族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既可为深入理解诚信的本质内涵提供科学方法,也可为开展中学生诚信教育提供课程设计思路,以及教学内容素材。(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8-05-01)

Daria,Malinina[8](2018)在《社会表征理论的争议:2013-2017乌克兰俄罗斯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俄乌关系破裂所引发的深刻和危险的混乱已经发展成为一场危机,现在影响到区域和全球关系。基于此,本文以社会代表理论为研究视角,分析了2013年至2016年期间有关乌克兰-俄罗斯冲突的文本媒体中的有关报道,探讨了乌克兰和俄罗斯媒体社会表征的不同因素在特定维度上是否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阐述并探究了这一社会事件在两个国家的感知和反应中的表征。论证过程中,作者以乌克兰和俄罗斯媒体之间的冲突表征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乌俄的民族特点、文化观念等角度,对冲突报道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同时论述了媒体报道的议程设置对于影响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和关键作用。研究方向,价值观是影响人们对国家社会发展的观点和看法,从一定程度上,乌克兰-俄罗斯冲突也是价值观冲突的结果。文中发现较多的语言表述错误和论文格式规范问题,建议作者在正式提交之前务必逐一加以认真的复核和修正。全文立意较新,分析过程较严谨,逻辑性较强,研究方法比较科学,研究内容对于如何科学理性地分析地区冲突的相关报道和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达到了新闻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5-01)

邓元元[9](2018)在《青少年对楚文化的社会表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社会表征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青少年对楚文化的认识程度及其应用。研究分为叁个部分,研究一采用焦点组访谈法得出楚文化的社会表征的内容条目,初、高中两个年龄段被试共110名被试讨论得出共413个对楚文化印象的词语,通过分析和编码共得出20个项目。在访谈结果的基础上,编制出青少年对楚文化的社会表征问卷,从而了解青少年对楚文化的社会表征的结构。预测问卷经过修订后保留18个项目,经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拟合较好。研究二对500名青少年进行正式施测,从而了解青少年对楚文化社会表征的现状。研究叁对楚文化的社会表征的应用层面进行探索,分析了楚文化的社会表征与国家认同的相关性,考察了楚文化的社会表征对国家认同的预测作用。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青少年对楚文化的社会表征是一个四维模型,“历史文化”、“技术文化”、“文艺文化”、“习俗文化”构成了青少年对楚文化的社会表征结构。(2)青少年对楚文化的社会表征认识水平整体偏高。(3)青少年对楚文化的社会表征各维度及总问卷都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且初中组低于高中组;性别因素在“历史文化”、“技术文化”、“文艺文化”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而在“习俗文化”上没有差异,总体评价男生高于女生;生源地对楚文化的社会表征的四个维度都存在显着差异,城镇户口的青少年对楚文化的社会表征评价显着高于农村户口的青少年;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在楚文化的社会表征的四个维度上的影响只作用于历史文化,对其他因素没有影响;家庭经济状况除了对历史文化的认识不存在差异外,在其他叁个因素上,都存在显着差异,家庭经济状况越好,青少年对楚文化认识越深。(4)楚文化的社会表征与国家认同呈正相关,社会表征的四个维度与国家认同的文化认同和公民认同两个维度均显着相关,楚文化的社会表征可以解释国家认同51.9%的变异,青少年对楚文化的认识水平可以预测其国家认同的变化。(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8-05-01)

韦敏[10](2018)在《科学产品社会表征的反观——以黄金大米推广阻力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黄金大米历经多年的研发和推广,其间绿色和平等组织或群体是不可忽视的反对力量。剖析这种科学共同体和非专业团体的对垒,可从多个视角,如绿和的反科学倾向、公众科学素养不足、科学传播效果不济等。但如果从一种具有自反性的角度来看,根源在于推广者针对黄金大米的社会表征:在对困顿状态的目视和问题化时,采取了一种原子主义立场;以黄金大米为代表的"增益性转基因"试图针对社会问题展开的矫正性行动,在表征的意义上是具有排他性的意指实践;黄金大米中国效用试验中科学与利益的不当嵌合,揭示出表征所固有的封闭性,加深了公众对这一科学产品和相关科研团体的不信任。(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社会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90后进入组织成为新生代员工后引发了大量争议事件。对这代青年员工特征的描述和评价大多来自片面观察和主观结论。本文从社会表征理论出发,选取跨行业的90后员工和90后的领导作为样本,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概念构图法,实证探索90后员工的特征。研究发现:90后员工对自身特征形成了16项认知,90后的领导对90后员工特征形成了13项认知,90后员工对自身特征形成的社会表征更为积极和多元。本文从叁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在企业层面,构建高参与工作系统,提高新生代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领导层面,向以员工为中心的领导风格进化,提升领导新生代员工的有效性;在员工层面,推动新生代员工的职业成熟,支持员工的同时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1].衷玉红,李世森,汪永胜.企业品牌定位与社会表征关系研究[J].企业经济.2019

[2].张君,孙健敏,尹奎.90后新生代员工的特征:基于社会表征的探索[J].企业经济.2019

[3].余红,马旭.社会表征理论视域下网络公共事件的共识达成机制研究——以“电梯劝烟猝死案”的社交媒体讨论为考察对象[J].情报杂志.2019

[4].苏宏元,贾瑞欣.后亚文化视阈下网络“丧文化”的社会表征及其反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

[5].蒋趁心.从个体无意识到社会表征:多重视野下的俄狄浦斯情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6].胡发稳,李丽菊,王沛,韩忠太.族际冲突的社会表征:词汇网络分析视角[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8

[7].李丽菊.哈尼族中学生诚信观的社会表征及教育促进策略[D].云南大学.2018

[8].Daria,Malinina.社会表征理论的争议:2013-2017乌克兰俄罗斯冲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9].邓元元.青少年对楚文化的社会表征研究[D].长江大学.2018

[10].韦敏.科学产品社会表征的反观——以黄金大米推广阻力为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

标签:;  ;  ;  

社会表征论文-衷玉红,李世森,汪永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