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液体模塑论文_胡大豹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材料液体模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张量,复合材料,液体,模塑,定律,均匀,工艺。

复合材料液体模塑论文文献综述

胡大豹[1](2019)在《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中的预成型体渗透率张量预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在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中预成型体渗透率张量的数值预测过程中运用广义达西定律,研究周期性边界条件的单胞,预测预成型体的渗透率张量,研究中首先分析了预成型体中流道以及纤维束的渗透率,并据此计算整体宏观渗透率,与传统Carman-Kozeny方程与Gebart公式进行对比,结果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9年31期)

陈朝中,张丽娇,章潇慧[2](2018)在《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的流场监测与缺陷控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Liquid Composite Molding,LCM)的低成本制造优势使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但其加工过程中易产生空隙、干斑等缺陷。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ulding,RTM)、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cuum-Assisted Resin Transfer Molding,VARTM)等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Liquid Composite Molding,LCM)由于具有设计灵活性、可成型大型复合构件、低(本文来源于《新材料产业》期刊2018年06期)

梅启林,冀运东,陈小成,黄志雄[3](2014)在《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与装备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技术(LCM)的发展历程,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工艺方法,包括树脂传递模塑(RTM)、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树脂浸渍模塑(SCRIMP)、树脂膜渗透(RFI)、结构反应注射模塑(SRIM)和脉动灌注(PP)等的技术特点、研发现状及装备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液体模塑成型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未来将向整体化、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来源于《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2014年09期)

刘兆麟,程灿灿[4](2011)在《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树脂传递模塑(RTM)、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树脂浸渍模塑(SCRIMP)、树脂膜渗透(RFI)、结构反应注射模塑(SRIM)等几种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LCM)的原理与特点,并分析了上述LCM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来源于《山东纺织科技》期刊2011年02期)

倪爱清,王继辉,朱以文[5](2007)在《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中预成型体渗透率张量的数值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均匀化理论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实现了对复合材料液体模塑工艺中预成型体渗透率张量的预测。首先,采用均匀化理论分析了流体在多孔介质内的流动问题,推导出广义达西定律,证明以施加周期性边界条件的单胞为研究对象,可以预测预成型体的渗透率张量,并以单向纤维织物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对于复杂结构的预成型体,渗透率的预测分为两步,首先分别确定预成型体中流道和纤维束的渗透率,然后计算其整体宏观渗透率。对于二维平面织物,该方法与其他预测方法及实验的结果吻合较好。本文还考察了单胞的微观结构对渗透率的影响,微观结构相似的预成型体如果孔隙率相同,但束间流道的结构不同,其整体宏观渗透率也存在很大差别。(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倪爱清,王继辉[6](2007)在《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渗透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均匀化理论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实现了复合材料液体模塑工艺中预成型体的渗透率张量的预测。首先,采用均匀化理论分析了流体在多孔介质内的流动问题,推导出广义达西定律,证明以施加周期性边界条件的单胞为研究对象,可以预测预成型体的渗透率张量,并以单向纤维织物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对于复杂结构的预成型体,渗透率的预测分为两步,首先分别确定预成型体中流道和纤维束的渗透率,然后计算其整体宏观渗透率。对于二维平面织物,该方法与其他预测方法及实验的结果吻合较好。本文还考察了单胞的微观结构对渗透率的影响,微观结构相似的预成型体如果孔隙率相同,但束间流道的结构不同,其整体宏观渗透率也存在很大差别。(本文来源于《广东建材》期刊2007年11期)

倪爱清,王继辉[7](2007)在《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渗透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均匀化理论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实现了复合材料液体模塑工艺中预成型体的渗透率张量的预测。首先,采用均匀化理论分析了流体在多孔介质内的流动问题,推导出广义达西定律,证明以施加周期性边界条件的单胞为研究对象,可以预测预成型体的渗透率张量,并以单向纤维织物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对于复杂结构的预成型体,渗透率的预测分为两步,首先分别确定预成型体中流道和纤维束的渗透率,然后计算其整体宏观渗透率。对于二维平面织物,该方法与其他预测方法及实验的结果吻合较好。本文还考察了单胞的微观结构对渗透率的影响,微观结构相似的预成型体如果孔隙率相同,但束间流道的结构不同,其整体宏观渗透率也存在很大差别。(本文来源于《南方七省(区)硅酸盐学会第25届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期刊2007-11-01)

李婧[8](2007)在《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设备与工艺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流变理论,分析了RTM成型过程中树脂充模的物理过程,包括充模准备阶段、树脂流动阶段、树脂固化阶段,以及树脂在增强体中的浸润性能和树脂渗透率的一些基本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研究了树脂充模过程的数学模型,包括动量守恒方程、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汽车车顶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模具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结合平板理论对模具厚度进行了研究;优化设计模具的注射口和排气口、模具层合结构和加强结构以及密封结构;根据生产要求确定了模具的选材。针对汽车车顶的成型工艺,专门研制开发一套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设备。主要是泵系统的选择与开发。根据气动泵系统的工作原理,研制手动及自动泵的控制,介绍其关键组件,注射阀及静态混合器,并介绍设备的操作。对汽车车顶进行了结构设计,对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进行了选择。对成型条件进行了初步的确定,然后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注射压力、充模时间等工艺参数的调整,有效提高了制件的质量。最后对制品进行了力学强度分析。汽车车顶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研究。首先对汽车车顶进行了结构上的设计,然后对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进行选择。通过对注射压力和充模时间等成型条件进行工艺实验,有效提高了制件的质量。最后对制品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改进成型条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7-05-20)

张彦飞,刘亚青,杜瑞奎[9](2006)在《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中纤维预成型体制备技术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LCM)技术中纤维预成型体制备技术的相关文献报道,指出LCM用纤维预成型体应满足的工艺性要求,且对当前国内外纤维预成型体的成型方法及其制备技术中应用的几种增粘剂进行了分析和概述,并对纤维预成型体制备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06年08期)

邓育文[10](2005)在《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增强材料渗透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材料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以及可设计性等优点使其一直受到国防工业的重视。随着复合材料成型技术的发展,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Liquid Composites Molding,简称为LCM)工艺作为一种先进复合材料低成本化制造技术,具有适宜大型复杂复合材料结构件批量化制造的特点,将使复合材料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LCM工艺常用增强材料有玻璃纤维、碳纤维、凯芙拉纤维等,每种纤维按照实际要求又可以编织成不同结构的织物或预成型体,成熟的LCM工艺要求低粘度树脂在规定的时间内充满模腔,完全浸渍各种纤维增强材料,从而制造出高品质的复合材料产品。因此,深入研究LCM工艺常用增强材料的渗透率,揭示其复杂的纤维/树脂流动浸润机理,对复合材料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针对LCM工艺面临的主要工艺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问题,着重研究了与LCM工艺最密切相关的材料参数—渗透率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以指导实际选材和工艺生产。文章先介绍了LCM工艺发展概况、工艺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渗透率研究的必要性,接着回顾总结了国内外渗透率研究历史,分析存在的问题,引出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然后对常见的渗透率测量方法以及理论模型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描述,涉及到剪切效应和边缘效应理论,重点对以前研究较少的国内LCM工艺常用增强材料横向渗透率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纤维体积含量、织物编织结构、剪切以及迭合铺层形成的中间层对增强材料的横向渗透率有很大影响,而注射压力等影响则不大。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和掌握LCM工艺基础理论,促进我国先进复合材料低成本化技术的发展。 另外,采用自己设计制作的模具对模具拐角半径对增强材料渗透率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模拟软件实现对自己设计模具的LCM工艺充模过程的模拟仿真。模拟与实验研究表明,充模时间随着模具拐角半径的增加而减少,纤维体积含量越高,充模时间越长,通过模拟结果与实际充模图比较,发现模具拐角的存在减小了渗透率,延长了充模时间,改变了树脂在预制件中的浸渍过程,注射过程中形成的压力场与注射口布局对充模效率和缺陷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实验验证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成果对科学地建立和掌握LCM工艺基础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5-05-01)

复合材料液体模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Liquid Composite Molding,LCM)的低成本制造优势使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但其加工过程中易产生空隙、干斑等缺陷。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ulding,RTM)、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cuum-Assisted Resin Transfer Molding,VARTM)等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Liquid Composite Molding,LCM)由于具有设计灵活性、可成型大型复合构件、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材料液体模塑论文参考文献

[1].胡大豹.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中的预成型体渗透率张量预测分析[J].科技资讯.2019

[2].陈朝中,张丽娇,章潇慧.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的流场监测与缺陷控制技术[J].新材料产业.2018

[3].梅启林,冀运东,陈小成,黄志雄.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与装备进展[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4

[4].刘兆麟,程灿灿.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研究现状[J].山东纺织科技.2011

[5].倪爱清,王继辉,朱以文.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中预成型体渗透率张量的数值预测[J].复合材料学报.2007

[6].倪爱清,王继辉.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渗透率的研究[J].广东建材.2007

[7].倪爱清,王继辉.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渗透率的研究[C].南方七省(区)硅酸盐学会第25届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2007

[8].李婧.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设备与工艺开发[D].吉林大学.2007

[9].张彦飞,刘亚青,杜瑞奎.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中纤维预成型体制备技术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06

[10].邓育文.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增强材料渗透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论文知识图

纤维束渗透率对织物x向渗透率的影响单向预成型体的无量纲化渗透率车顶外观图纤维束经向间距s对织物的经向和纬向渗...制作的标准试样及装样实物图两种纤维排列方式的单胞

标签:;  ;  ;  ;  ;  ;  ;  

复合材料液体模塑论文_胡大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