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青年雕塑家作品联展(论文文献综述)
邓昕洋[1](2021)在《新生代作家笔下的都市青年形象研究》文中认为
宋康[2](2021)在《身份博弈与形象重塑 ——中国当代艺术策展史研究(1989-2019)》文中指出1989年,是新中国建国40周年,同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展”也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在“公园”与“庙堂”之间徘徊并走向正式开端的标志性展览,展览过程中一系列戏剧性事件的发生,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在80年代的冲动和理想达到了高潮,中国当代艺术的“策展史”也由此拉开序幕。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巨变,中国当代艺术与策展实践开始了全新的探索征程,在历时30年的奋力前行中,中国当代艺术披星戴月,成就与问题并存,通过展览实践,逐渐形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策展史的历史面貌,也初步构建和完善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策展形态。本文将从策展实践的角度,结合经济与文化政策、艺术史与艺术批评、艺术生态与制度的不同要素,以中国当代艺术(1989-2019)三十年间策展的发展作为样本资料进行发展线索的推理分析。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策展史进行了概念的认定和策展形态(萌动、构建和完善期)三个发展阶段的划分,理清了中国当代艺术策展史发展中诸如策展机制、策展方法论以及重要展览现象的基本脉络和框架,同时分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策展现状,并做出策展走向第三极的历史判断。岁月荏苒,初心未移,在对三十年以来策展案例的搜集整理中,笔者还归纳出策展实践作为一种方法,在内部规律发展过程中肩负着当代艺术自我展示自我表达的责任,在外部链接中,一方面是作为当代艺术争取身份合法性地位与官方的博弈的手段,另一方面也成为国家文化战略吸纳当代艺术的优秀成果并重塑新时代中国的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方法和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策展发展方向的考虑和建议,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策展史,通过对策展形态的分析,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中国当代艺术作为中国当代文化应当依托怎样的面貌和姿态去确立大国的文化自信。
郑娜[3](2019)在《中国新艺术的先声 ——1979年贵阳五青年画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立足对1979年8月29日至9月5日在北京西单墙前《贵阳五青年画展》这一历史事件进行调查、描述、分析,并展开相关评论。文章共分八个章节,其中第一至六章是本文重点展开部分。在第一章中,首先对事件本身进行描述,以时间为线索描述事件发生的全部经过,并客观分析事件后续及其相关影响。第二、三章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辨证关系考察促使事件生成的主客观因素,分别从“大写的历史”与“小写的历史”两个部分进行阐述,前者梳理了事件发生前后的世界文化语境、中国美术新动态、贵阳历史溯源、以及事件发生前后贵阳的特殊人文生态;后者则从个体生活经历、个人生存体验出发分析文本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情境、社会现实和个人经验。第四章结合相关的前卫艺术理论对以《贵阳五青年画展》为代表中国新艺术的发生状态进行梳理和分析。第五章对《贵阳五青年画展》的具体文本进行分析,结合展览“献词”以及展览宣言——《艺术小词典——非标准的探索》,以“希翼与抗争”和“诗意与渴望”两节来描述参展的十幅主题画和近百幅“故乡风景”,指出其承载的人文价值与现实意义。第六章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分析“贵阳五青年画展”的历史价值,分别从艺术与历史的相互根植性、个体对知识型构的挑战性、心理情感的边缘意识形态性和历史复线化与小写化的互文性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剖析文本背后错综复杂的历史现实与意识形态,并把事件引入“社会能量的流通”这一概念之中,探讨因生产和流通互为动态过程,艺术得以保持民间的边缘的立场,使“贵阳五青年画展”作为等小写文本构成历史的复线化,并以此呈现话语、权力、意识形态之间的文本互涉,让读者从时间和空间的立体维度重新审视历史的书写原则。
牟芹芹[4](2018)在《2000年以来四川美术学院雕塑创作研究》文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雕塑创作由于观念艺术尤其是装置艺术的引入呈现出更加开放的创作姿态。照相写实、波普倾向、现成品等,使大部分活跃在城市雕塑创作的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师生卷入到当代文化浪潮的创作中。21世纪的中国,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方面都已全面进入全球化的新语境中,全球化的新语境使东西方、国家与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频繁,而频繁的交流使中西方国家开始出现一些相同的消费景观、文化现象等。与此同时,西方当代艺术创作也越来越多的涌入中国,面对新的社会语境,艺术家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感受力,并通过尝试不同的艺术创作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回应。同样,在雕塑方面,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具有学院背景的雕塑家也投入到了当代雕塑创作中;另一方面,当代雕塑艺术不断冲击着传统学院式的教学,当代雕塑的创作方式与传统学院式的教学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引发了艺术家以及艺术教育家对传统学院教学的思考与回应。正如作为学院式的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学受当代雕塑创作的影响,也适当的调整专业,引入与当代雕塑教育相关的课程,从而开启了“后学院”的新征程。在“后学院”背景下,四川美术学院雕塑家们面对更加日益开放的格局,表现出更加开放、多元的雕塑创作状态。他们不断深入突破雕塑本体的“边界”、寻求雕塑的意义,在语言形式、材料、技术以及观念上不断的去寻求新的创作理论与方法,不断明确雕塑的当代性指向,并用自己的雕塑语言对新世纪出现的社会现象做出回应。本文以2000年以来四川美术学院雕塑创作状况为研究对象,以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师生创作作品、部分雕塑家的采访以及相关批评着作等资料为基础,采用图像学、符号学等研究方法对重要的创作现象,如图像化雕塑、观念雕塑、公共与参与式艺术等展开深入剖析与论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川美雕塑家在雕塑创作中的困惑与新的可能。第1章绪论,主要围绕论文研究背景以及现状等进行阐述。第2章主要分析在“后学院”时代背景下,四川美术学院当代雕塑创作的重要转向。第3、4、5章,则对四川美术学院雕塑创作中的图像化雕塑创作、观念雕塑创作、参与式的羊磴艺术合作社三个比较突出的创作现象进行分析,论述其出现的原因、影响及其具体的雕塑创作作品。第6章,对2000年以来四川美术学院雕塑创作所面对的困境进行讨论。21世纪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创作不断对雕塑的概念、意义、边界进行解构与拓展,但同时也面对着由此带来的困惑,主要集中在雕塑新的价值标准是什么?雕塑的边界究竟在哪?雕塑创作新的突破点又是什么?将四川美术学院雕塑创作中反复出现的几个关键词提取出来,我们能够发现这几个关键词是地域性、日常化、公共性、当代性等,只有进一步挖掘它们的本质,把握当代雕塑的价值内涵,并且根植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创作的文化主体性,才能从而寻求雕塑创作理论和方法的新突破。
刘子凡[5](2017)在《新时期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研究 ——以1978-2000年历史题材中国画创作为中心》文中认为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由于社会文化发展与艺术本体语言变革的原因曾产生了大量的历史题材中国画创作,成为新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基本以革命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为主,这些经典作品共同铸就了 20世纪新中国美术史的辉煌篇章。在对比研究中不难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到2000年,新时期历史题材人物画在各方面都与建国十七年时期形成很大差异,透过这些差异的表象可以发现是其中各种时代变化因素(意识形态、西潮涌动、中国画自律性等)共同导致的结果,如果将经典作品回复到特定历史阶段中不难发现,其历史地位不仅源于其高超的艺术本体成就,更在于其出现的历史节点和彰显的时代意涵,而这一点恰恰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容易被忽略的。本文通过梳理新中国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的发展线索,整理自1949年到2000年之间的中国人物画创作的发展脉络,聚焦于新时期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的研究,发掘其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方面的价值与意义,在艺术语言本体层面对于当下的主题性人物画创作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于化云[6](2015)在《与时俱进的北京公共艺术》文中研究说明公共艺术是一个新概念,没有这个概念的时候公共艺术也存在。公共艺术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具有公共性、公众性、共赏性。2005年我有幸参加了在美国纽约举办的公共艺术城市峰会,聆听了十几个国家相关城市的公共艺术介绍,感受到公共艺术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管理部门,人们对公共艺术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和管理的范畴是不一样的,而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的重要内容。纽约对公共艺术的内容定义是最广义的,包括雕塑、壁画、装置、艺术设施及社区公众的行为表演等等。
任日[7](2014)在《语言的嬗变 ——从“雕塑1994”到“雕塑2012”看中国当代雕塑的演化》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雕塑1994”和“雕塑2012”两个展览作品语言所呈现的变化为主体线索。其中涉及到隋建国等五位雕塑家19年中,具有影响力、代表性的作品演化的历程。以及与此时期形成对比研究的雕塑现象与语言的变化。语言的嬗变,不仅指涉作品语言形式的方面,更涉及在此形式下隐含的问题意识、观念与创作方法的转变。整体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使用现代主义雕塑语言,表现为存在主义的象征方法。通过表现、隐喻、象征来传达个体的观念。第二阶段,90年代中后期开始更多关注符号学、社会学语义,以及雕塑可能介入当代文化的价值。同时使用反形式、解构的方法。第三阶段,2000年中后期,雕塑语言逐渐过渡到对“材料”、“物性”等雕塑本体语言的重新深入。表现为现代主义精神的回归,对抽象、纯粹、本体的追求与当代观念价值的融合。构成“新”的语言观。同时形成一系列新的创作方法,不局限于固定的形式表层语言。伴随着对“材料”语言的持续扩展,以“非形式”、“无形式”逐渐替代之前的“反形式”语汇。尊重物体与人“自在”的价值,对雕塑本体语言研究的持续深入,将会形成一种更为本源和内在的语言观念。即“元语言”,雕塑语言的语言。需要强调的是它不是一种普世价值观、循环论。而是中国当代雕塑发展到今天,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个人价值和精神性与当代文化、观念嫁接的产物,以及由此形成作品语言的表述。由两次具体的展览,作为文章讨论的时间节点和事实材料依据,试图以点窥面,分析、概况中国当代雕塑从80年代末期至今语言演化的趋向,由此勾勒出中国当代雕塑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
邵靖[8](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倪立秋[9](2008)在《新移民小说研究 ——以严歌苓、高行健、虹影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以严歌苓、高行健和虹影为例,对新移民小说展开论述。论文先概述了华人海外移民和移民文学的简单历史,继而简述了新移民文学的源起与创作概况,在对严歌苓、高行健和虹影这三个新移民作家的主要小说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之后,再将新移民小说作家作品与早期移民小说作家作品、中国本土同期小说作家作品加以比较,探索新移民小说所显现出的文学特质、取得的文学成就与其应享有的文学史地位。本文认为新移民小说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许多作品与早期移民小说、中国本土同期小说相比丝毫也不逊色,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二者所取得的成就,值得学界好好重视并认真研究。
陈艳[10](2007)在《共性·个性·女性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雕塑家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八位女雕塑家所组成的女雕塑家群体,不管是在近代雕塑史上还是在女性艺术史上都是一个独有的现象。这八位女雕塑家,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最高美术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培养的第一批女雕塑家,又集中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工作,为新中国的城市雕塑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管是从她们所受的艺术教育还是从艺术成就来看,这个女雕塑家群体在女雕塑家艺术史上是具有代表性的。对于这个女雕塑家群体的研究,本文试图把这个群体现象放在特定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主要从女雕塑家群体的艺术创作共性、创作个性和女性品质这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对女雕塑家群体的艺术创作进行分析,并结合社会学层面上的各种因素作为问题研究的参照背景,来反映这个群体的艺术成长和发展过程。论文的第一章介绍了女雕塑家群体的概况,分析了群体形成的原因,并概括了群体的总体特征;第二章主要研究女雕塑家群体的艺术创作共性,分析了影响她们艺术创作共性的必然因素,由此探讨了任务性雕塑如何成为她们艺术创作共性显现的主要途径;第三章主要分析女雕塑家群体的艺术创作个性,探讨了她们艺术创作个性的特征和创作个性发展的多方面途径;第四章是从女性的角度来考察,讨论了她们艺术作品中的女性品质和女性精神;最后,本文总结了女雕塑家群体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二、北京青年雕塑家作品联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青年雕塑家作品联展(论文提纲范文)
(2)身份博弈与形象重塑 ——中国当代艺术策展史研究(198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从策展到策展史 |
1.1 策展的概念与中西语境 |
1.1.1 “策展”的概念 |
1.1.2 “策展”概念的中国语境 |
1.1.3 “策展”概念的西方语境 |
1.2 从策展到策展史——中国当代美术史的另一种构成方式 |
1.2.1 美术史书写的传统构成 |
1.2.2 策展进入美术史 |
1.3 将1989-2019 作为研究节点的理由 |
1.4 研究综述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现状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策展史的维度 |
2.1 身份——策展人的职业身份与话语身份 |
2.2 结构——策展机制的组成 |
2.2.1 市场规范与知识产权 |
2.2.2 多元的策展人制度 |
2.3 视角——个人经验与国家意志 |
2.3.1 庙堂与江湖 |
2.3.2 意识形态与消费形态的转换 |
2.4 话语体系——方法论与话语权的构建 |
2.4.1 实践先行与理论自觉 |
2.4.2 构建中国当代艺术的话语体系 |
第三章 当代艺术策展史的前奏(1978-1989) |
3.1 从公园到庙堂 |
3.2 策展形态的萌动期 |
第四章 文化身份的博弈(1989-2000) |
4.1 策展形态的构建期 |
4.2 双年展的探索期 |
4.2.1 引入资本的尝试——92 广州双年展 |
4.2.2 调和资本与官方的标志——93 中国油画双年展(北京) |
4.2.3 上海双年展 |
4.3 海外策展实践的经验反哺期 |
第五章 国家形象的重塑(2000-2019) |
5.1 策展形态的完善期(2000-2008) |
5.1.1 策展制度的体系化 |
5.1.2 策展肩负国家使命 |
5.2 方法论转向与走向中国话语体系(2009-2019) |
5.2.1 “意派——世纪思维” |
5.2.2 “超当代——凤凰艺术年展” |
5.2.3 “新写意主义——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名家邀请展” |
5.2.4 “中国风景:2019 泰康收藏精品展” |
5.3 走向第三极——策展与乡建 |
第六章 结论与策略 |
6.1 正在转型的策展 |
6.1.1 矛盾转化和新机遇 |
6.1.2 中国话语增强 |
6.1.3 传播与接受(参与)方式转型 |
6.1.4 场景跨界与资金渠道多元化 |
6.2 构建策展新生态 |
6.2.1 构建策展场景与方法论系谱——学科构建与工具应对 |
6.2.2 创建策展实验室——扩大策展的边界 |
6.2.3 构建策展的话语权——强化功能的文化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3)中国新艺术的先声 ——1979年贵阳五青年画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一章 |
1979年《贵阳五青年画展》概述 第一节 |
展览酝酿——作品筹备——启程赴京 第二节 |
到达北京——展览现场——踏上归途 第三节 |
展览后续及相关影响 第二章 |
展览的发生背景 第一节 |
事件发生前后的世界文化语境 第二节 |
事件发生前后的中国社会语境变化 第三节 |
贵州历史溯源 第四节 |
事件发生前后的贵阳人文生态 第五节 |
事件发生前后贵阳美术创作状态 第三章 |
展览相关者 第一节 |
大写的历史与小写的历史 第二节 |
参展者生平记事 第三节 |
参与者访谈述评 第四节 |
旁观者访谈述评 第四章 |
中国新艺术的发声 第一节 |
事件发生前的中国美术创作状态(1949-1976) 第二节 |
中国早期前卫艺术状况(1978-1982) 第三节 |
前卫艺术的话语方式 第五章 |
“贵阳五青年画展”作品分析 第一节 |
希翼与抗争——关于“主题画” 第二节 |
诗意与渴望——关于“故乡风景” 第六章 |
画展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第一节 |
艺术与历史的相互根植性 第二节 |
个体对知识型构的挑战性 第三节 |
心理情感的边缘意识形态性 第四节 |
历史复线化与小写化的互文性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附录一 |
作品图片及相关文献图片 参考文献·中文 参考文献·英文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作品目录 致谢 |
(4)2000年以来四川美术学院雕塑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后学院”与当代雕塑转向 |
2.1 “后”时代(21世纪)与“后学院” |
2.2 新具象雕塑创作 |
2.3 自然材料再审视 |
2.4 新技术探索 |
2.5 传统再造 |
第3章 图像化雕塑创作 |
3.1 图像与雕塑的融合 |
3.2 图像化表达的雕塑创作倾向 |
3.2.1 新卡通一代 |
3.2.2 指涉消费文化 |
3.2.3 表现世俗社会 |
第4章 观念雕塑创作 |
4.1 观念性与观念雕塑 |
4.2 观念介入的雕塑创作倾向 |
4.2.1 日常的雕塑 |
4.2.2 不“做”雕塑 |
4.2.3 跨学科表达 |
第5章 参与式羊磴艺术合作社 |
5.1 参与式艺术与羊磴艺术合作社 |
5.1.1 参与式艺术 |
5.1.2 羊磴艺术合作社源起 |
5.2 参与式合作的雕塑创作 |
5.2.1 经验碰撞—羊磴乡村木作 |
5.2.2 功能复合—冯豆花美术馆 |
5.2.3 现场生长—界树 |
5.2.4 指鹿为马—中学名人雕塑 |
5.3 羊磴艺术合作社雕塑创作特点 |
5.3.1 协商性与偶然性 |
5.3.2 日常化与反常化 |
第6章 新语境下四川美术学院雕塑创作的困境 |
6.1 新的价值标准何在? |
6.2 雕塑的边界何在? |
6.3 雕塑创作新的突破何在? |
6.4 结语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2000年以来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改革大事记(部分) |
附录2 2000年以来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作品及参展目录(部分) |
附录3 2000年以来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相关发表、出版目录(部分) |
(5)新时期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研究 ——以1978-2000年历史题材中国画创作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题目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选题意义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中国初期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的相关问题 |
第一节 建国十七年时期(1949—1966)的历史画创作 |
1、政治影响与创作原因 |
2、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两结合" |
3、这一时期出现的几次创作任务高峰 |
4、此时期作品的风貌特点与绘画风格的产生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历史题材人物画经典作品阐析 |
第二章 新时期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的发展 |
第一节 1978—1984年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复苏与变革 |
1、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
2、西方思潮对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影响 |
3、此时期画家和作品所完成的探索和成就 |
第二节 1985—1989年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徘徊期 |
1、"85"新潮时期历史画创作的低潮 |
2、这一时期主要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分析 |
第三节 1990—2000年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多样发展期 |
1、国家文艺政策的新趋势:"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
2、价值取向对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影响 |
3、九十年代历史题材人物画经典作品面貌和形式分析 |
第三章 21世纪重新审视历史题材创作及其对当下的意义 |
第一节 坚持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在今天语境下的意义 |
第二节 对当下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6)与时俱进的北京公共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北京城市雕塑历史发展 |
二、北京公共艺术百花齐放 |
(一) 雕塑展览全面启动 |
(二)城市雕塑建设全面起步 |
三、北京公共艺术前程似锦 |
(7)语言的嬗变 ——从“雕塑1994”到“雕塑2012”看中国当代雕塑的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第一节)选题的缘由 |
1.2 (第二节)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
1.3 (第三节)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
1.4 (第四节)文章研究的重点与基本结构 |
第二章 语言的基础 |
2.1 (第一节)1979 年之前的中国雕塑发展概述 |
2.1.1 建国之前的中国雕塑发展概述 |
2.1.2 1949-1979 年中国雕塑发展概述 |
2.2 (第二节)1979 年—1994 年中国当代雕塑发展概述 |
2.2.1 现代主义形式与模仿 |
2.2.2 新形式新语言 |
第三章 语言的扩展 |
3.1 (第一节)雕塑语言的概念 |
3.1.1 何为雕塑 |
3.1.2 何为雕塑语言 |
3.2 (第二节)存在与象征 |
3.2.1 “雕塑 1994”的语言背景 |
3.2.2 “雕塑 1994”语言的特点 |
3.2.3 “包裹”的空间 |
3.2.3.1 空间的构造 |
3.2.3.2 空间的想象 |
3.2.4 “聚合”的体量 |
3.2.5 “粗糙”的材质 |
3.2.6 “感性”的语言 |
3.2.6.1 解放的力量 |
3.2.6.2 感性与观念 |
3.2.7 局限与问题 |
3.3 (第三节)社会情境与符号语言:日常经验语言 |
3.3.1 “扯开”的现场 |
3.3.2 “迷幻”的镜像 |
3.3.3 “日常”的材料 |
3.4 (第四节) 雕塑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
3.4.1 个人性与公共性 |
3.4.2 公共“语言” |
3.4.3 公共“言语” |
第四章 语言的转向 |
4.1 (第一节)“雕塑 2012”作品语言 |
4.2 (第二节)雕塑的元语言 |
4.2.1 “元”观念 |
4.2.1.1 空间与“身体” |
4.2.1.2 时间与“生命” |
4.2.2 “自在”的物体 |
4.2.3 “诱惑”的光线 |
4.2.4 “身边”的材料 |
4.3 (第三节)“雕塑 2012”与“雕塑 1994”作品语言的比较 |
4.3.1 共性 |
4.3.2 差异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8)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文化背景 |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
三、 公共花园雕塑 |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
一、 美术团体 |
二、 美术期刊 |
三、 美术展览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
二、 李金发 |
三、 江小鹣 |
四、 刘开渠 |
五、 滑田友 |
六、 张充仁 |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
一、 孙中山雕像 |
二、 名人塑像 |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美协的成立 |
二、 向苏联学习 |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四、 “两结合” |
五、 “大跃进” |
六、 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
五、 名人雕塑作品 |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艺术背景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
一、 工作职能 |
二、 存在问题 |
三、 改变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一、 存在问题 |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
结语 |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
引用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新移民小说研究 ——以严歌苓、高行健、虹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注释 第一章 |
早期移民回顾:历史与文学 第一节 |
移民:词源追溯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
移民他乡:沉重而古老的话题 第三节 |
移民海外之一:忍辱负重的异国求存 第四节 |
移民海外之二:寻求国家与个人出路 第五节 |
移民文学:他乡唱出的原乡恋歌 注释 第二章 |
新移民文学:背景与创作 第一节 |
背景概述 第二节 |
创作综述 第三节 |
创作分类 注释 第三章 |
严歌苓:杰出的东方女性书写者 第一节 |
个人背景 第二节 |
创作概论 第三节 |
作品分析 注释 第四章 |
高行健:文学理论的自我实践者 第一节 |
个人背景 第二节 |
创作概论 第三节 |
作品分析 注释 第五章 |
虹影:叛逆却成功的女儿 第一节 |
个人背景 第二节 |
创作概论 第三节 |
作品分析 注释 第六章 |
新移民小说的特质 第一节 |
新移民小说自身表征 第二节 |
与早期移民小说比较 第三节 |
与中国同期小说比较 注释 第七章 |
新移民小说的价值与地位 第一节 |
社会效应已然显露 第二节 |
文学价值存有争议 第三节 |
历史地位尚待确立 注释 结论 一、为问题寻找答案 二、值得注意的几个现象 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四、期待更多超越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
移民作家作品一览表 附录二 |
严歌苓年表 附录三 |
高行健年表 附录四 |
虹影年表 后记 |
(10)共性·个性·女性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雕塑家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女雕塑家群体的出现 |
二、关于女雕塑家群体的研究状况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女雕塑家群体的形成 |
一、女雕塑家群体的概况 |
二、女雕塑家群体的形成原因 |
三、女雕塑家群体的特征 |
第二章 女雕塑家群体艺术创作共性的显现 |
一、创作共性显现的必然因素 |
1、创作思想的统一 |
2、创作方法的统一 |
3、创作实践的统一 |
二、创作共性显现的途径 |
1、共性显现的主要途径——任务性雕塑 |
a.良好的创作条件 |
b.外在的制约因素 |
c.迎合的艺术对策 |
d.相对的创作自由 |
2、共性显现的隐性途径——自选雕塑 |
第三章 女雕塑家群体艺术创作个性的发展 |
一、女雕塑家群体艺术创作个性发展的社会条件 |
二、女雕塑家群体艺术创作个性的特征 |
1、创作个性的相对性 |
2、温和的创作个性 |
三、创作个性发展的途径 |
1、突破创作思想障碍 |
2、回归个性的生活情感 |
3、充分发挥主体个性 |
4、自由选择与个性创造 |
四、创作个性与创作共性的融合 |
第四章 女雕塑家群体艺术创作中的女性品质 |
一、作品中女性"天然本性"的流露 |
二、创作中女性的独立自强意识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女雕塑家群体集体创作作品一览表 |
附录二 女雕塑家群体主要作品目录 |
附录三 女雕塑家群体收藏作品和获奖作品目录 |
附录四 女雕塑家群体参加的重要展览及艺术活动 |
后记 |
四、北京青年雕塑家作品联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生代作家笔下的都市青年形象研究[D]. 邓昕洋.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身份博弈与形象重塑 ——中国当代艺术策展史研究(1989-2019)[D]. 宋康. 上海大学, 2021
- [3]中国新艺术的先声 ——1979年贵阳五青年画展[D]. 郑娜. 西安美术学院, 2019(12)
- [4]2000年以来四川美术学院雕塑创作研究[D]. 牟芹芹. 四川美术学院, 2018(05)
- [5]新时期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研究 ——以1978-2000年历史题材中国画创作为中心[D]. 刘子凡.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6]与时俱进的北京公共艺术[J]. 于化云. 公共艺术, 2015(06)
- [7]语言的嬗变 ——从“雕塑1994”到“雕塑2012”看中国当代雕塑的演化[D]. 任日. 中央美术学院, 2014(08)
- [8]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9]新移民小说研究 ——以严歌苓、高行健、虹影为例[D]. 倪立秋. 复旦大学, 2008(08)
- [10]共性·个性·女性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雕塑家群体研究[D]. 陈艳. 中央美术学院,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