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声屏障及其独立可调式光伏组件,整体安装于声屏障基础组件上,具体包括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底面固定于立柱的顶端,立柱中部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杆状的前支撑和后支撑,前支撑和后支撑的顶端固定于光伏组件底面;立柱底端通过方位角调节法兰安装到底板上,底板通过螺栓、螺母及垫片固定于声屏障基础组件。本实用新型与声屏障基础组件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体系,可以通过调节方位角法兰改变光伏组件的朝向,大大提高了光伏组件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能辐射资源。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太阳能光伏声屏障的独立可调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可调式光伏组件整体安装于声屏障基础组件上,具体包括光伏组件(3),光伏组件(3)底面固定于立柱(10)的顶端,立柱(10)中部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杆状的前支撑(8)和后支撑(9),前支撑(8)和后支撑(9)的顶端固定于光伏组件(3)底面;立柱(10)底端通过方位角调节法兰(4)安装到底板(2)上,底板(2)通过螺栓、螺母及垫片(5)固定于声屏障基础组件。
设计方案
1.一种太阳能光伏声屏障的独立可调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独立可调式光伏组件整体安装于声屏障基础组件上,具体包括光伏组件(3),光伏组件(3)底面固定于立柱(10)的顶端,立柱(10)中部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杆状的前支撑(8)和后支撑(9),前支撑(8)和后支撑(9)的顶端固定于光伏组件(3)底面;
立柱(10)底端通过方位角调节法兰(4)安装到底板(2)上,底板(2)通过螺栓、螺母及垫片(5)固定于声屏障基础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声屏障的独立可调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光伏组件(3)包括由太阳能电池片及其金属边框组成的太阳能板,太阳能板背面固定到横向的檩条(6)上,檩条(6)底面固定到纵向的斜梁(7)上,立柱(10)、前支撑(8)和后支撑(9)的顶端固定于斜梁(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声屏障的独立可调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太阳能板阵列布置,背面固定于多道檩条(6),檩条(6)底面固定到一道斜梁(7),组成多太阳能板光伏组件(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声屏障的独立可调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立柱(10)中部设置有抱箍(11),前支撑(8)和后支撑(9)的底端固定于抱箍(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声屏障的独立可调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方位角调节法兰(4)包括法兰盘(13),法兰盘(13)盘面上环周开设有多个腰型调节孔位(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声屏障的独立可调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立柱(10)的底部为水平的固定板,固定板边缘设置有多个开孔,立柱(10)的固定板置于方位角调节法兰(4)上,方位角调节法兰(4)置于底板(2)上,固定板开孔对应方位角调节法兰(4)的腰型调节孔位(12)后通过螺栓、螺母及垫片(5)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声屏障的独立可调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立柱(10)侧壁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加固用的肋板。
8.一种具有独立可调式光伏组件的太阳能光伏声屏障,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光伏声屏障包括独立可调式光伏组件和声屏障基础组件,独立可调式光伏组件独立安装于声屏障基础组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声屏障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声屏障及其独立可调式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光伏声屏障主要为半封闭式,光伏组件安装于声屏障的中屏段,安装位置朝向始终不变,该种光伏声屏障结构目前存在以下缺点:
1)光伏组件垂直布置在声屏障中屏段,没有对光资源进行有效收集和利用。光伏组件垂直布置时,对于南北走向的道路,无论是早晨还是下午,均只有一侧光伏资源被有效利用,而另外一侧却得不到有效保证;对于东西走向的道路,光伏声屏障两侧的资源都没有被有效利用。
2)由于此种光伏声屏障不能针对太阳能运行轨迹进行相应的位置调整,光伏组件的利用率不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增大了项目投资成本。
3)此种光伏声屏障中光伏组件与声屏障主体间隔空间较小,空气流动不通畅,导致光伏组件温升较高,组件热损失较大,同时安全隐患也较大。
鉴于上述问题,在进行太阳能光伏声屏障设计时,可使用更合理的结构形式,在满足太阳能光伏声屏障的吸声、隔声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光伏组件安装形式,进一步提高系统发电量,降低光伏声屏障投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声屏障及其独立可调式光伏组件,解决现有光伏声屏障中太阳能资源利用率不高、投资收益率较低、集成发电量较低、光伏组件热损失较大、系统安全隐患等方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太阳能光伏声屏障的独立可调式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独立可调式光伏组件整体安装于声屏障基础组件上,具体包括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底面固定于立柱的顶端,立柱中部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杆状的前支撑和后支撑,前支撑和后支撑的顶端固定于光伏组件底面;
立柱底端通过方位角调节法兰安装到底板上,底板通过螺栓、螺母及垫片固定于声屏障基础组件。
光伏组件包括由太阳能电池片及其金属边框组成的太阳能板,太阳能板背面固定到横向的檩条上,檩条底面固定到纵向的斜梁上,立柱、前支撑和后支撑的顶端固定于斜梁。
太阳能板阵列布置,背面固定于多道檩条,檩条底面固定到一道斜梁,组成多太阳能板光伏组件。
立柱中部设置有抱箍,前支撑和后支撑的底端固定于抱箍。
方位角调节法兰包括法兰盘,法兰盘盘面上环周开设有多个腰型调节孔位。
立柱的底部为水平的固定板,固定板边缘设置有多个开孔,立柱的固定板置于方位角调节法兰上,方位角调节法兰置于底板上,固定板开孔对应方位角调节法兰的腰型调节孔位后通过螺栓、螺母及垫片固定。
立柱侧壁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加固用的肋板。
一种具有独立可调式光伏组件的太阳能光伏声屏障,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光伏声屏障包括独立可调式光伏组件和声屏障基础组件,太阳能光伏声屏障独立安装于声屏障基础组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太阳能光资源利用率:
传统太阳能光伏声屏障中光伏组件垂直布置在声屏障中屏段,没有对光资源进行有效收集和利用,本专利通过采用最佳倾角及最优方位角布置形式,大大提高了太阳能光资源的利用率。
2)提高项目投资收益:
将光伏组件可调系统设计成方位角调节和倾角调节两个结构部分,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发电量,提高了项目投资收益。
3)降低组件工作温度,提高设备安全性:
采用固定倾角安装方式,增加了光伏组件与声屏障之间的空间,空气流通速度加快,进而降低了光伏组件的工作温度,提高了系统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图。
图3为方位角调节法兰平面图。
图4为立柱结构图。
图中,1-附属连接件;2-底板;3-光伏组件,4-方位角调节法兰,5-螺栓、螺母及垫片,6-檩条,7-斜梁,8-前支撑,9-后支撑,10-立柱,11-抱箍,12-腰型调节孔位,13-法兰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现有太阳能光伏声屏障包括声屏障基础组件,声屏障基础组件包括框架、吸声板、隔声板。吸声板和隔声板安装于框架,从下到上依次为吸声板与隔声板的组合件、透明隔声板、吸声板与隔声板的组合件。吸声板与隔声板的组合件中,吸声板安置在隔声板内侧。但现有技术中,整体结构中的光伏组件是安装于声屏障的中屏段的,二者相固定后不可分离,彼此不独立,光伏组件不能独立调节角度,无法随着光照变化而变动角度,安装位置朝向始终不变,声屏障的位置不变就意味着光伏组件的位置也不能变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声屏障的独立可调式光伏组件,所述独立可调式光伏组件整体安装于声屏障基础组件上,具体包括光伏组件3,光伏组件3底面固定于立柱10的顶端,立柱10中部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杆状的前支撑8和后支撑9,前支撑8和后支撑9的顶端固定于光伏组件3底面。立柱10中部设置有抱箍11,前支撑8和后支撑9的底端固定于抱箍11。立柱10底端通过方位角调节法兰4安装到底板2上,底板2通过螺栓、螺母及垫片5固定于声屏障基础组件。方位角调节法兰4包括法兰盘13,法兰盘13盘面上环周开设有多个腰型调节孔位12。立柱10的底部为水平的固定板,固定板边缘设置有多个开孔,立柱10的固定板置于方位角调节法兰4上,方位角调节法兰4置于底板2上,固定板开孔对应方位角调节法兰4的腰型调节孔位12后通过螺栓、螺母及垫片5固定。立柱10侧壁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加固用的肋板。
光伏组件3包括由太阳能电池片及其金属边框组成的太阳能板,太阳能板背面固定到横向的檩条6上,檩条6底面固定到纵向的斜梁7上,立柱10、前支撑8和后支撑9的顶端固定于斜梁7。太阳能板可阵列布置,背面固定于多道檩条6,檩条6底面固定到一道斜梁7,组成多太阳能板光伏组件3。
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倾角和方位角两个维度的角度调节:
1、根据项目地经纬度、道路走向等信息,计算出光伏组件的安装倾角及方位角值,然后根据根据最佳倾角值设计前支撑8和后支撑9的长度。由于前支撑8、后支撑9、立柱10和光伏组件3可构成一个基本平面,所以不同的前支撑8和后支撑9长度可构成不同的支架倾角,即可通过前、后支撑的长度来调节支架倾角。
2、方位角调节法兰4有多个腰型调节孔位12,通过调整腰型调节孔位12的安装位置来调整支架方位角。
与传统太阳能光伏声屏障系统相比,本光伏声屏障光伏组件可调系统与声屏障基础组件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体系,特别在道路走向为非正南北走向时,可以通过调节方位角法兰使得光伏组件时刻朝向正南,大大提高了光伏组件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能辐射资源。光伏组件不再附着在声屏障表面,增大了光伏组件与声屏障之间的空间,空气流通速度加快,降低了组件工作温度,体现出此专利在稳定性、安全性、高效节能等方面的优势。
立柱10采用圆钢管形式,有利于增加立柱的强度和稳定性,通过抱箍11将立柱10与前支撑8和后支撑9进行螺栓连接;同时,将檩条6和斜梁7通过预留螺栓孔位与前支撑8、后支撑9和立柱10进行拼装,使檩条6和斜梁7构成一个平面。最后,太阳能板通过附属连接件1与檩条6进行连接。附属连接件1包括螺栓、螺母、垫片等。
虽然图1、2、3表示了6块(2行3列)光伏组件的安装形式,但这并不构成对本专利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88119.1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7(西安)
授权编号:CN209860855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H02S20/30
专利分类号:H02S20/30;H02S40/42;E01F8/00
范畴分类:37P;
申请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710043 陕西省西安市西影路二号
发明人:武春;靳忠福;张金花;马宾;张盛忠;刘佳尉
第一发明人:武春
当前权利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罡
代理机构:61114
代理机构编号: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