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从学科历史沿革、学科建设成就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梳理,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70年来,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一是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初设和基础建设时期,二是从改革开放到十八大的恢复和发展时期,三是十八大以来的完善和深化时期。经过70年的建设发展,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规划和布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导向明确、目标清晰、内容体系完善的学科发展现状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四川哲学社会科学;马列·科社;党史·党建;发展历程;学科建设;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要求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去,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是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建设规律的学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专门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学科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中的灵魂学科和旗帜学科,处在“领头羊”“带头雁”的位置,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鲜明品质。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丰硕的成果。本文主要着眼新中国成立70年来,重点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时代条件下,四川省全省(不包含其间划出的重庆市)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发展情况,梳理探究其学科发展历程及学科建设成就,以此展现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成就。
一、发展历程
70年以来,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系统的过程。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一是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初设和基础建设时期,二是从改革开放到十八大的恢复和发展时期,三是十八大以来的完善和深化时期。尤其是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正随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实践认识的不断深入得以持续推进。
目前国内医学界所进行的氢分子领域对照及临床实验,大部分采用富氢源产品。富氢源支持氢生物医学科研已达数十项,同三十余家合作院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同泰山医学院的联合研究(代谢综合征)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也是该公司产品的代言人。同时北京活力氢源饮品有限公司也发起成立了“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氢分子生物医学分会”、“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氢医学健康产业分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氢分子生物医学发展专项基金”,为我国氢健康产业在学术交流、行业交流、团体标准制定、科研支持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初创和基础建设时期(1949—1978)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起新中国,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各项基本制度。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奋斗取得的成就。毛泽东曾指出:“指导一个伟大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的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实际运动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2]为此,“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列主义的理论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2]。因此,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延安建立了专门供党的干部研究学习马列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马列学院,这一机构后来发展成为中共中央党校。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全国为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掀起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浪潮,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195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暂行规定》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1952年起,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国高等学校开始普遍设置马列·科社相关专业。而人文社科类由于“资产阶级性质”遭到否定,政治学等学科一度被叫停。1961—1963年间,中央刊发《高校六十条》《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高等学校绝密、机密目录》等文件,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目录。各地也纷纷把马列·科社设置为政治学课程中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没有专门设立党史·党建的学科专业,对党史·党建有关内容的研究更多地包含在马列·科社的研究当中。
2.3.3 注意收录湘西地区革命古迹遗存等文物。对革命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公墓等非平面载体信息进行原件数字化前期收集处理;也可以用图片、实物等为载体形式加以收录。革命老区所属高校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该地区红色文献搜集和保护工作的重任。
(二)恢复和发展时期(1978—20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出现了一轮重视知识、重视科学的高潮,并且把科学知识当成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大批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才也开始涌现。教育改革的启动也使得马列·科社等学科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学科发展迅速并日趋正规。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迎来了恢复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马列·科社学科的发展也指导了四川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这一时期,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始终关注四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围绕省情进行研究,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认识和回答这些问题,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学科门类体系开始建立健全,发展进入一个高潮
这一时期,四川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马列·科社学科门类体系,并且在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以及地方性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中开设马列、科社相关课程。1984年,国家设立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1990年,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立;期间,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属专业先后进行了多次整合、更名。这期间,还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下设立了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两个二级学科。2004年,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新校译,并且强调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的研究。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自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地位明显提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人才队伍不断优化,影响力逐渐提升。
2.相关研究机构进一步完善,学术团体广泛设立
对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开始具备系统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研究特点。这一时期,省社会科学院、相关高校都相继建立起了马列教研室、思想政治教研部等教学科研部门。这一时期,川内大多数高校、科研院所的马列主义教研室、政治教研室等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雏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发展起来,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纷纷成立马列主义教研室。同时,学位点的数量及发展规模提升幅度显著。例如,1990年,西南交通大学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西华师范大学于1998年成功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1990年,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将原党史教研室和党建教研室合并成立了专门从事党史·党建学科教学研究的党建党史教研部并于199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硕士研究生授予单位。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四川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会、四川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等学术团体相继建立,这些研究机构和团体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专门从事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研究的人才,并且开展了广泛的活动。
6.66%的同学认为写作困难在写不出新意,57%的同学认为语言不生动,50%的同学不知如何表达,47%的同学则不知道写什么。
(三)完善和深化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
新的历史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开创了治国理政新局面,特别是在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治党治国新成就的取得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成果的指导,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认识也来源于这一生动实践中。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也正是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实践背景下得以继续丰富发展,并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新时代,学科建设更加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一步突出强调姓“马”、姓“党”的观念和原则,学科无论在专业建设、问题研究和人才发展上都强调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1.学科引领的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凸显
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逐步确立起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且在发展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重点学习苏联和老解放区的教育经验[3],尤其是在对原有各级各类学校的接管改造过程中,开设了以马列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课,开展政治学习运动。这一时期,马列·科社的学科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性理论的研究上,重点放在对马列原著的研究和经典著作的阐释宣传上,主要任务是开展普识性教育,让广大群众学习认识马列主义。部分高校在这一时期已经开始探索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机构,例如,1956年9月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立时组建的马列教研室、1956年四川农业大学成立的政治理论课教研组等,以此为基础,相关高校开设了马列主义、国际共运史、中共党史等课程。随后,由于“大跃进”运动、十年“文革”动乱,国家社会生活陷入混乱状态,学科发展也面临了阻碍,甚至一度呈现停滞状态。总体来看,从1949年至1978年间,四川省马列·科社学科开始逐步建立、应用,并且在曲折中发展前进。
中央对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发展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尤其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建设方面,对其中的党建学科也有了更高的关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显著。在学科研究内容上,进一步掀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热潮,掀起了重温经典、重读原著的热潮,四川党校系统、各高校也普遍开设了马列经典原著导读课程;同时,将马列主义理论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研究结合起来,尤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和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研究成为四川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关注的重点和创新点。在对学科的认识上,更加注重将马列·科社和党史·党建学科进一步联系、整合,更加凸显对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热点问题研究,党的建设成为这一学科门类研究的重要关注点和切入点。例如2017,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作出加强“党的建设”的学科建设的最新部署:“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至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范围、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和建设目标逐渐明晰化。
70年来,四川马列·科社经典理论研究既注重加强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的编译和解说工作,准确反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本意,避免对其作主观随意性的解释;同时又立足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的实践来理解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观点或理论,准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本意,明确哪些应该继续坚持,哪些随着实践的变化而需要加以调整或改变。重点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科学体系、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一般经验和基本规律。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总体态势良好,在学科布局、学科体系、教师整体素质、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学科建设平台方面,整合建设了一批更专门的学科平台,学科研究更加深入和专业化。截至2018年,全国范围内马克思主义学院已经有834家;截至2019年,全国范围内一级学科硕士点已增至近30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达到80余个[4]。据各学校官网相关资料可知,当前四川地区35所公立本科院校中,共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12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点6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由数量增加转向质量提升。中宣部与教育部于2015年提出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工程,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确定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1所,四川大学是其中之一。四川省积极贯彻中央精神,及时提出建设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程,有力地推进了四川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以此为基础和平台,健全了相关学科理论研究机制,并丰富学科发展相关学术活动,如举办“新时代 新思想 新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端论坛”等专门性的学科发展研讨活动。
3.学科人才队伍不断优化、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2013年,国家开始拟定学科人才培养计划,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给中国社会科学院培养100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相关学科博士学位人才培养指标,四川直接受益于该人才培养计划。学科发展及成果应用上,新时代四川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涌现出了更多的研究成果,无论从课题研究立项和学术论文发表数量上都反映出新时代四川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有了进一步深化发展。2012年以来,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全省重点社科项目立项、科研立项评奖等方面,相关立项及获奖成果逐年增长。2014年,教育部发布《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相关研究机构和人才也开始关注和加入到省级智库建设中来,形成了许多供地方发展参考的决策咨询成果。相关研究更加密切地着眼于新时代四川相关领域当中的实际问题,学科发展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研究的结合程度更加紧密,应用更加广泛。在这当中,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学科领军人才和优秀专家学者,这一时期,四川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成就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
二、学科建设成就
3.深入研究阐释党的群众路线思想
(一)学科规划和布局情况
1.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反复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也是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研究的内核和基本内容。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关键。70年来,在学科研究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面向现实并为现实服务,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不断有所前进、有所创新,真正实现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70年来,四川马列·科社学科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在学科研究中,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言论和文章来研究马克思主义,抓住它的历史主题,弄清楚问题以及历史环境、前提和背景,全面追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性发展过程,努力掌握马克思恩格斯之后至今的历史与自然以及相关的人类知识的发展和变化。
2.学科平台建设更健全,研究更加深入
3.重点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的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伟大的成果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思想、新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它是我们党实现的第二次理论飞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进到邓小平理论的崭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成果是: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理论飞跃,体现了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四个成果是: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使我们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段浓缩机的作用,一是实现煤泥水深度澄清,二是将底流浓缩到合适浓度,为尾煤压滤工作创造工艺条件。该设备的工艺指标见表4。
70年来,四川省在学科建设中把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工程和龙头工程,把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结合起来,把多出成果与多出人才结合,把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与动员全社会力量结合起来,把深入研究与宣传普及结合起来,为深入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出了贡献。
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是在全国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整体布局和相关要求下,按照学科建设目标、学科建设方向、学科建设原则、学科建设路径等结合四川省情实际,采取和运用具体化的完善学科内容的有效方式和方案选择。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研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入新时代,又着重对关于党的群众路线、关于深入推进“四个全面”、关于四川高质量发展等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学科工作者们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传承与发扬中创新,推出了一大批高质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为四川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四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四川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规划和布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导向明确、目标清晰、内容体系完善的学科现状。
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开展这次活动高度重视,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周密准备,坚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把活动抓好: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研究阐释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基本内涵和历史地位;深入研究阐释了“党的群众路线”是新时代党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群众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深入研究阐释“四个全面”重要战略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新时代,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工作者立足四川实际,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来理解“四个全面”:深入研究阐释了“四个全面”重要战略思想;深入研究“四个全面”的本质、地位和意义;深入研究“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深入研究“四个全面”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⑤ 杨雅婷.论夏目漱石的虞美人草——以女主人公藤尾为中心[D].苏州:苏州大学优秀论文数,2010:13.
5.深入研究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普遍性。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揭示了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第二,民族性。核心价值观建立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态度,必须防范价值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粹主义两种风险和错误,努力建设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崇高性。核心价值观反映人类社会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基础上提出来的,本质上既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环节,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和目标指向。
四川哲学社会科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6.深入研究阐释党的建设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思路作出了调整。党的十八大从八个方面对党建工作出安排,包含理想信念、党群关系、党内民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管人才、基层组织创新、反腐败、党的纪律。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四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研究中围绕党的建设要求,结合“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立足四川党建实际情况,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实际问题的研究阐释,为新时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7.深入研究四川加快改革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四川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发展新跨越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由以上Ⅰ~Ⅳ,我们可以通过“n边形→n-2个三角形→n-2个矩形→n-2个正方形→一个大正方形”这一过程,实现了将任一多边形Ω剪拼成一个等面积正方形Ω″.
图2为Bi2O3薄膜样品的SEM图.可以明显看出,样品B-air的颗粒为短棒状,局部区域有一定程度的团聚(见图2(a)).样品B-N2的颗粒呈规则的椭圆球体,颗粒之间边界分明,并没有团聚现象(见图2(b)).而样品B-O2的颗粒则发生严重团聚,形成大小不一的团簇,颗粒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见图2(c)).
在新时代,为着力解决四川区域协调发展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四川省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做强“主干”,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多支”,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推动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竞相发展,形成四川区域发展多个支点支撑的局面。大力促进“五区协同”发展: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推动成都与环成都经济圈协同发展;推动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与省内其他市县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内各市(州)之间协同发展。
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研究,立足新时代新阶段四川发展定位、阶段性特征、区域性特征,形成了一些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成果。如“新时代治蜀兴川系列研究丛书”从历史方位、总体要求、第一要务、根本动力、开放格局、重中之重、价值取向、生态重任、法治保障、政治保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释。研究中,始终把改革与发展作为解决我省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加快发展中促改革,在加快改革中谋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大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解决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研究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纪守法,维护安定团结,促进全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富民和强省的有机统一,全面实施“治蜀兴川”战略。
(二)经费投入和支持力度
经费投入是推动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重要物质保障。70年来,四川省对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在建设经费上不断加大投入和研究支持力度,为学科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70年来,对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的经费投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并且在不断探索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律中,形成了合理配置课题研究经费、准确评估资金使用绩效的经费管理体制,全面提高了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经费投入的使用效益。因时间跨度大、经费投入渠道多样,无法确切统计,仅通过例举近年来相关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资助经费、省级课题经费投入来间接说明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经费投入情况①。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
2007年4月发布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规定,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分为重大项目、特别委托项目、年度项目、专项资助西部地区社科研究项目(以下简称西部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每个项目资助经费基本都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反映国家对社科研究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2013—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公告》以及《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公告》显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资助经费从2013年的每项15万—18万元,到14年上涨为20万元并一直保持到2017年,到2018年上涨为20万—22万元,2019年起又进一步细化提高,呈现不断完善增长趋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经费从2013年度的25万—30万上涨到40万,从2015年到2019年度一直保持在35万;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与青年项目资助经费从2013年的15万—18万到2014年增长至20万并保持到2017年,2018年度调整为18万—22万后,在2019年又保持在20万(见表1)。
表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标准万元/项
重大项目一般项目与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西部项目201325—3015—1815—181820144020202020153520202020163520202020173520202020183518—2218—22202019352020
2012年以来,四川获批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经费约40万,一般项目经费约为308万元,青年项目经费约为300万元(不包含2012年两项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经费约36万元(见图1)。
图12012年以来四川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构成
2.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经费
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项目从2012年起,选出100种期刊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资助,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目前,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申报已经进行了两轮:第一批共选出100家期刊,其中四川《社会科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三家入选,占比(3%);第二批同样选出100家期刊,四川省有三家,分别是《经济学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宗教学研究》,占比(3%)。六家期刊中,涉及到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的是《社会科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四家。2018年出台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资助经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资助资金分为基础资金和专项资金。基础资金是为满足期刊基本办刊需要开支的经费,每种期刊每年40万元。专项资金是对资助效果较好期刊追加的经费,每年10万—40万元不等”。据此可知,四川省内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金额约为240万元。
3.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经费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关乎国民的基础房屋建设一直是国民关注的一个焦点,我国的房屋建设技术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建设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建设问题,其中房屋渗漏问题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也是在施工中极易出现的问题,本文就将从我国先进防渗漏技术入手对此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根据2003年到2018年社科规划项目立项名单数据:2003—2011年间共有委托项目251项,其中涉及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的共有31项,占比12.4%,重点委托项目共有15项,涉及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的共有5项,占比33.3%;2012—2013年间,委托项目共有29项,其中所属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的共有5项。2002—2011年间,重点项目共有188项,其中属于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的有21项,共计42万元;2012—2018年间,共有重点项目247项,其中属于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的有29项,共计58万元。2002—2011年间,一般项目共有599项,属于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的有34项;2012—2018年间,共有一般项目793项,其中属于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的有58项,共计87万元。2006—2011年间,青年项目共有189项,属于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的有34项;2012—2018年间,共有青年项目372项,其中属于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的有18项,共计27万元。
还有一些学科相关的招标项目、委托项目,也获得了大力资助。如2013年四川省首次推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的社科规划重大项目,面向全省公开招标10个项目,每个项目资助金额10万元。2015年获得资助的6个重大项目中包括两个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项目,资助金额共计20万元。2017年10个重大项目中包括2个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项目,资助金额共计20万元。社科规划重大项目的推出彰显四川省对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视与支持。
4.其它经费
2016年,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社科联党组为了深入研究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全省发布《2016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理论研究项目课题申报指南(第一批)》,规定立项课题每项资助金额2万元。2016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申报重点理论研究项目课题共14项,属于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的有3项,共计6万元。
四川省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积极拓宽筹资渠道,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面向市场和企业需求, 形成了官方投入为主、多元化融资支持的机制。
(三)学科平台建设
70年来,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发展取得长足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学科平台的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保障。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学位点的建设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平台建设提供了支撑。本部分主要对四川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领域的硕博士学位点、省级重点学科、教育部评估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②。
1.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2012年以前,四川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发展主要依托于马列教研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相对而言学科比较单一,甚至在广大高校中,只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抓手,没有形成学科集中优势和体系。2012年以来,全省范围内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广泛成立,则标志着70年来四川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平台有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形成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 特别是2015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国高校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国高校中共有100家,2015年增加到280家,2016年达到454家,2017年达到653家,2018年又发展到834家(见图2),这个数字在2019年还会继续增加。在此背景下,四川省马克思主义学院也迅速发展。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名单》,目前,四川省省内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09所,其中公办本科学校有35所,民办本科学校34所,专科学校40所,基本都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从事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相关学科研究的机构。
图22012—2018年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数量
2015年10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提出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工程。第一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单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2017年3月,第二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单公布。2018年,四川省发布《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第一批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单的通知》,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四川省第一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以及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当选省内重点学科。2019年,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四川省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目前,四川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中的相关内容和学科建设已通过学位设立得到进一步有效整合(见表2)。
表2四川省主要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学位设立情况
机构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四川大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西南交通大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电子科技大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西南财经大学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030505思想政治教育0305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西华师范大学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030505思想政治教育0305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西南民族大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西南石油大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四川农业大学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030505思想政治教育成都理工大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西华大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成都中医药大学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西南科技大学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030505思想政治教育0305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四川师范大学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5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四川省委党校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030505思想政治教育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30204中共党史四川社科院30204中共党史
2.硕士学位点、博士学位点建设
芜湖长江公铁大桥是新建商合杭铁路的控制性工程,是集客运专线、城市轨道交通与市政道路于一体的重大基础设施。跨江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高低塔钢箱钢桁组合梁斜拉桥,全长1234.6m。
学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为学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经过70年的建设发展,截至2019年,全国范围内,一级学科硕士点已增至近30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达到80多个。据各学校官网相关资料可知,目前四川省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型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分布在四个机构,分别是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以及西南财经大学(见表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分布在15个机构,分别是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华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社科院、四川师范大学、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表3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博士学位授予点分布
序号机构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1四川大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2西南交通大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3电子科技大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4西南财经大学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2.深入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省级重点学科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评定,四川省教育厅于2010年公布了四川省重点学科。加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是优化四川省高校学科建设体系、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领域内,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以及电子科技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当选四川省重点学科(见表4),分布在个5机构的7个二级学科当选四川省重点学科(见表5)。
表4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省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名单
序号单位代码单位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110610四川大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210613西南交通大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310614电子科技大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
表5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省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名单
序号单位代码单位名称二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110613西南交通大学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10613西南交通大学030505思想政治教育310614电子科技大学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10614电子科技大学030505思想政治教育510651西南财经大学030505思想政治教育610656西南民族大学03040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78910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4.学科评估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下文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下文简称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教学评估分数展示了学科发展情况。在评估中,四川参评单位的增加与评估分数的增长均体现了四川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全国已进行了四轮教学评估。第二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估共有69所高校参评,四川省有3所,分别是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在69所参评高校中居第36位,西南财经大学居第55位,四川农业大学居第65位。第三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估共有121所高校参评,四川省有5所。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评估分数在70分以上,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评估分数接近70分。第四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估有84所参评高校,四川省有8所参评高校,位于等级B(包括B+,B,B-)以上的机构为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
4、建设用地监测。监测结果表明,2012年库区的房屋建筑、交通道路、构筑物三类建设用地面积共242168.33亩,2017年建设用地面积278993.86亩,五年间建设用地的面积增加36825.53亩,其中房屋建筑用地面积增加28534.57亩,占77.48%。
通过上述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学科学位设立、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来看,经过70年的建设发展,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学科布局和发展规划,坚实的学科建设发展平台及比较全面的学科体系,学科发展整体态势向好、水平较高、优势突出。
结语
经过70年的建设发展和实践探索,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无论从学科规划建设、学术研究成果,还是学术活动开展、人才队伍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已建构了较为成熟的学科建设范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内容体系,打造了较具特色的学科话语体系,走出了较为科学的学科发展路径,对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伟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如图3所示,在配电网故障时,可以获取多个故障指示器上报的故障信息。每一种故障信息都可以确定一定范围的故障区段,然而信息畸变的出现,使得每一种故障信息确定的故障区域都存在错误的可能性。而证据理论可以融合多个证据,综合考虑多个证据的决策,可以提高决策的可靠性。
限于时间跨度大,数据较为零散,加上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本文仅着重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官方数据进行呈现,成稿仓促,不足之处,还需进一步完善。
快递业发展迅速,但没有相关的强制性规定和执行标准,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行业标准》,但很多快递企业不知道或不遵守,造成快递服务合同中存在诸多“霸王条款”,这些不平等合同条款集中在企业逃避赔偿责任,限制消费者权利,扩大免责事由,任意改变索赔时效等方面。如先签字后验货,朝阳区一消费者邮购了一台摄像机,快递公司以行规为由不让王某先验货,等王某签字收取后,发现和自己所购机型、款式、价值均不相同,而商家则以王某已在确认接收单上签字为由不予退货。
注释:
① 本部分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网站、四川省社科在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网站。
对于嫖宿幼女罪颇多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也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完善法律来得以解决。在解决的主要思路上,我们认为刑法条文不宜轻易做大幅度修改,我国自1997年制定新刑法以来的15年间,对刑法做出了8次修改,若非情势的紧急和变化甚异,如此频繁的法律修正会动摇法律的稳定性和严肃性。同时刑法作为国家的基本大法之一,不能够随便受到社会舆论的牵制。
② 相关数据采集自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四川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创新网以及四川省内各学校官网等网站,采集时间截至2019年6月3日。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8.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
[3] 涂文涛.四川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 2007:565.
[4] 张雷声,顾钰民,韩喜平,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笔谈)[J].理论与改革,2019(3):1-17.
Researchon70YearsDevelopmentofMarxism-LeninismandSocialScience(andCPCHistoryandConstruction)inSichuan
PEI Ze-qing YANG Zhi-yuan
(PartySchoolofSichuanProvincialCommitteeofC.P.C,Chengdu,Sichuan,610017,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and achievement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and display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discipline of Marxism-Leninism and Social Science (CPC History and Construction) in Sichuan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70 years ago.In the 70 years,the discipline development of Marxism-Leninism and Social Science (CPC History and Construction) has experienced three periods:1) initial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eriod(30 years before reform and opening-up);2) the rest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eriod (from reform and opening-up to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3)the perfection and deepening period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After 70 years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discipline planning and arrangement of Marxism-Leninism and Social Science (CPC History and Construction) in Sichuan,which has formed a series of discipline layout and development trends with clear orientation,specific objectives and perfect content system.
Keyword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 Sichuan; Marxism-Leninism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evelopment histor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图分类号:A8;D23;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05(2019)05-0001-13
doi:10.19642/j.issn.1672-8505.2019.05.001
收稿日期:2019-07-15
基金项目:2019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四川省马列·科社(党史·党建)学科70年发展研究”(SC19ZD19)。
第一作者:裴泽庆(1969—),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校(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首批“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天府文化领军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执政党建设、现代政党政治、基层民主与治理、公共决策。
引用格式:裴泽庆,杨志远.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70年发展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8(5):1-13.
[责任编辑李秀燕]
标签:学科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党史论文; 马列论文; 党建论文; 列宁主义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论文; 2019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四川省马列·科社(党史·党建)学科70年发展研究”(SC19ZD19)论文;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