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闭角性青光眼58例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闭角性青光眼58例临床疗效观察

卡米力努尔1吐鲁洪•吾买尔2

(1新疆克州人民医院眼科845350;2新疆叶城县人民医院眼科844900)

【中图分类号】R7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198-02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综合治疗法治疗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58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综合疗法,先行前房穿刺术降低眼压后,再行青光眼手术;对照组行常规疗法,使用药物降低眼压后行青光眼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眼压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患者视力提高也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较少。结论综合疗法能快速有效的降低眼压,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视力,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综合疗法疗效

青光眼是近些年高发的眼科疾病,致盲率高。闭角性青光眼是由于前房角关闭导致眼内的房水排出受阻而引起的。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是指前房角急性关闭,患者眼压急剧升高,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物模糊及眼痛等临床症状,若不能及时行有效的治疗,眼压持续性处于过高的状态,可能导致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目前临床公认的治疗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方法是先使用药物控制眼压,再行手术治疗。笔者结合多年眼科临床经验,应用前房穿刺术降低眼压,再行青光眼手术的综合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叙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03月-2012年08月我院眼科接诊的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58例,男27例,女31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8.2±9.1)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实验组行综合疗法,先行前房穿刺术降低眼压后,再行青光眼手术;对照组行常规疗法,使用药物降低眼压后行青光眼手术。入选患者的主要表现有头痛、眼痛、恶心呕吐、视力急剧下降等,患者出现急剧眼压升高(>30mmHg),检查可见房脚关闭、结膜充血、瞳孔散大及青光眼斑等体征。所有患者均在急性发作后48h内就诊。排除有其他眼部疾病史或眼部手术史,及伴有其他严重基础性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实验组,综合疗法:(1)患眼行眼部表面麻醉,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置开睑器,用7号无菌针头经三点角膜缘内平行虹膜处穿刺进入前房,轻轻旋动针头,使房水慢慢放出,降低眼压,直至角膜透明。若眼压再次升高,可用无菌针头按压穿刺口,再次放液。术后给予抗生素滴眼液及持续控制眼压的药物。(2)待眼压得到控制且48h后不再升高,房角小梁1/2以上处于开放状态,则可以行周边虹膜切除术。若眼压无法控制好或房角粘连严重,则行小梁切除术。

对照组,常规疗法:(1)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静滴20%甘露醇250ml,1%真瑞滴眼剂,15min/次,4次后,改为4次/天,适当给予其他持续控制眼压的药物。若眼压降低效果不明显,可在12h后酌情加量静滴20%甘露醇125ml。(2)眼压得到控制后,行青光眼手术,操作同实验组。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的眼压与入院2天后的眼压、住院前后视力变化情况,视力统计按无光感、光感/数指,再结合标准对数视力表,共计16级,级数越高视力越好。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眼压的比较

实验组入院时眼压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入院2天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眼压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具有统计意义。具体如表1所示。

表1两组眼压的比较

组别n入院时眼压(mmHg)入院2天眼压(mmHg)眼压差(mmHg)

实验组2948.10±7.3417.44±4.6730.66±8.43

对照组2948.69±6.5623.79±6.6524.90±7.74

t值-0.321-3.0312.709

P0.7500.0000.009

2.2两组治疗前后视力的比较

实验组入院时视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出院时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体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治疗前后视力的比较

组别总例数入院时视力出院时视力

实验组295.24±1.5710.28±1.87

对照组295.06±1.418.25±1.35

t值0.4394.748

P0.6620.000

2.3并发症

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无1例患者致盲。

3.讨论

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发病基础是急性眼压增高,高眼压易引起视神经缺血,角膜水肿,若患者持续高眼压(>40mmHg),可导致失明。因此,该病的治疗关键是迅速降低眼压,尽可能的开放前房角,排出房水,保护视功能。然后临床医生再根据患者情况行小梁切除术或虹膜切除术。

本研究采用的降低眼压的方法是前房穿刺的方法。较常规药物治疗法,该法能更加快速有效的降低眼压,更好的帮助患者视力的恢复。因此,本文中的综合疗法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玉梅.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临床处理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9):191-192.

[2]许庆祥,佟艳秋,娜仁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05例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2):381-382.

[3]孟蕾.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9例临床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0,07(24):69-70.

[4]毛利伟.综合疗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5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1):99.

标签:;  ;  ;  

急性闭角性青光眼58例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