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含量论文_王萍,闫平,李秀芬,王晾晾,王秋京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水分含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水分,含量,速率,羌活,旱地,含水量。

土壤水分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王萍,闫平,李秀芬,王晾晾,王秋京[1](2019)在《黑土区土壤水分含量对大豆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分析黑土区(黑龙江)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对大豆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期为大豆生产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94—2017年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的发育期、土壤水分、产量结构资料分析了大豆不同发育阶段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基于土壤相对湿度指数(Rsm)的干旱等级划分规律及有效水分贮存量对大豆不同发育阶段产量结构各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994—2017年研究区各发育阶段平均有效水分贮存量在14—18 mm之间变化,共发生干旱82站次,其中轻旱77站次,中旱5站次,没有发生重旱和特旱,其中开花—结荚期、结荚—鼓粒期发生干旱频次较高,且1994—2017年研究区域发生干旱的频次是逐年降低的。大豆的气象产量、株结实粒数、株籽粒重与不同发育期的各层次的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相关性不大;百粒重与叁叶至开花期的20—50 cm土层、结荚—鼓粒期的0—20 cm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相关性较大;茎秆重与播种至出苗期的30—50 cm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呈显着正相关;播种至开花期土壤中的有效水分贮存量尤其是深层土壤在一定范围内越多,株荚数越多;空秕荚率与播种至出苗期的0—20 cm和30—40 cm、出苗至叁叶期的30—40 cm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相关性较大。(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童翠芸,王占林,张得芳,樊光辉[2](2019)在《白云杉光合特性对土壤水分含量和光照强度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白云杉最适生长的光照强度和土壤水分含量,通过盆栽试验人工控制6组土壤水分含量,用红蓝光源模拟光照,设置11个光合有效辐射梯度,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和光照强度下白云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白云杉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都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当土壤含水量为12%~17%时,既能保证白云杉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又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白云杉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都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当光照强度为800~1 000μmol/(m~2·s)时,既能保证白云杉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又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因此,当土壤水分含量为12%~17%、光照强度为800~1 000μmol/(m~2·s)时,白云杉的光合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青海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丽芳,窦群,张志明,沈泽昊[3](2019)在《滇中高原火后更新森林植物和土壤水分含量的时空格局(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Plant moisture content(PMC) is used as an indicator of forest flammability, which is assumed to be affected by climate drought. However, the fire-induced drought stress on PMC and its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are unclear. Based on a parallel monitoring experiment from 2014 to 2015,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PMCs and soil moisture contents(SMC) at five post-fire sites in central Yunnan Plateau, Southwest China. The number of years since last fire(YSF), season, topographic position, plant species and tissue type(leaf and branch) were selected as causal factors of the variations in PMC and SMC. A whole year parallel monitoring and sampling in the post-fire communities of 1, 2, 5, 11 and 30 YSF indicated that drought stress in surface soils was the strongest in spring within the first 5 years after burning, and the SMC was regulated by topography, with 64.6% variation in soil moisture accounted for by YSF(25.7%), slope position(22.1%) and season(10.8%). The temporal variations of PMC and SMC differed at both interannual and seasonal scales, but the patterns were consistent across topographic positions. PMC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leaves and branches, and among three growth-forms. The mean PMC was lower in broad-leaved evergreen species and higher in conifer species. Season and soil temperature were the primary determinants of PMC, accounting for 19.1% and 8.3% of variation in PMC, respectively. This indicated phenology-related growth rather than drought stress in soil as the primary driver of seasonal changes in PMC. The significant variations of PMC among growth forms and species revealed that seasonal soil temperature change and dominant species in forest communities are useful indicators of fire risk assessment in this region.(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期刊2019年07期)

辛祥,林青,黄修东,徐绍辉[4](2019)在《大沽河下游农田土壤水分含量动态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水分作为土壤的组成部分以及"四水"转化的重要环节,其储存情况严重影响土壤中其他环境因子,因此,研究含水量动态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回归等值线图能够较为直接地反映出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通过田间采样监测,获得了大沽河下游地区6个代表性农田剖面2017年4月21日至12月2日5~150 cm深度的土壤含水量数据,并采用回归等值线法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除研究区中部的毛子埠监测点外,其余5个监测点所求回归方程均能较好再现实际含水量;在时间尺度上,研究区南部、中部及北部沙梁监测点的土壤含水量随时间推移先减少,而后增加,最后再减少;位于研究区最北部的南村监测点,其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呈"增加–减少"趋势;在空间尺度上,北部两个监测点存在差异,其中南村监测点随研究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也逐渐增加;而沙梁与南部监测点相同,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先增加后减少;中部六里监测点的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先减少后增加。另外,可根据土壤含水量的剖面分布判断零通量面位置,并据此推测水分在空间上的运动方向。土壤含水量的变化随降雨量增加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效应,研究区降雨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除北部的南村监测点外,各监测点各深度土层含水量一般在9月达到最大值。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合理制定区域土壤水–地下水联合调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9年02期)

段凯祥,张松林,赵成章,彭鑫波,隽伟超[5](2019)在《嘉峪关草湖湿地土壤水分含量与植被盖度的空间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水分含量是植被格局形成和演变的主要因素。探讨干旱区盐沼湿地土壤水分含量的空间异质性,有助于揭示湿地植物的环境适应机理和土壤水分与湿地植物的相互关系。本研究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建立了嘉峪关草湖湿地3个不同长势(植被盖度高、中、低)假苇拂子茅(Calamagrostis pseudophragmites)单优种群斑块土壤(0~90 cm)水分含量与植被盖度的变异函数理论模型,以Kriging插值法绘制了土壤水分含量与植被盖度的空间格局分布图,采用Moran I系数确定了湿地土壤水分含量和植被盖度的空间自相关关系,分析了湿地土壤水分含量与植被盖度的空间异质性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草湖湿地样地土壤的平均含水量为湖边>干湖>沙丘间平地;盐分平均含量为干湖>湖边>沙丘间平地;在斑块尺度上,土壤水分含量和植被盖度均符合正态分布;各层土壤水分含量和假苇拂子茅盖度的空间结构均具有明显的斑块状分布特点,且均存在高度的空间异质性; 3个样地各层土壤的水分含量和植被盖度均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集聚特征,60~90 cm土壤水分含量的空间集聚强度较0~30和30~60 cm土层更大,湖边样地植被盖度空间集聚特征更明显。假苇拂子茅最大限度利用土壤水分资源,提高了其对干旱生境的适应力,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尺度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格局。(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于锡宏,刘汉兵,惠爱斌,高照亮,蒋欣梅[6](2018)在《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短毛独活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年生短毛独活为试材,定植后采用模拟自然生境土壤水分含量方法,设置了4个土壤相对含水量水平(50%~60%、60%~70%、70%~80%、80%~90%),研究了土壤相对含水量与短毛独活生长的关系,以期为短毛独活人工栽培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短毛独活在低的土壤相对含水量条件(50%~70%)下受胁迫,而土壤相对含水量较高时(70%~90%)有利于短毛独活的生长,其株高、叶柄长、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地上部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均处于高水平,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处于低水平;对于一年生的短毛独活定植后60d内,短毛独活的株高、叶片数、地上部鲜质量和最大叶面积的相对生长速度变化均表现慢-快-慢的趋势,符合"S"生长曲线规律,而叶柄长的相对生长速度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8年24期)

张鲁子[7](2018)在《基于数据驱动和支持向量机的土壤水分含量反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MODIS遥感数据和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反演出研究区土壤含水量。利用分类结果与MODIS L1B日数据,采用Vswi方法反演高植被覆盖区土壤水分,并利用MODIS复合产品数据对低植被覆盖度采用表观热惯量模型。实测数据表明,反演精度大大提高。(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包青岭,丁建丽,王敬哲[8](2018)在《利用随机森林方法优选光谱特征预测土壤水分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加精确地分析土壤光谱中不同水分吸收带内的光谱吸收特征参数在估测土壤水分含量(SMC)中的重要性,以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为研究区,采集38个土壤样本进行土壤光谱反射率及SMC的测定。利用去包络线消除法提取反射光谱水分吸收特征参数,包括最大吸收深度D、吸收谷右面积Ra、吸收谷左面积La、吸收谷总面积A、面积归一化最大吸收深度DA和对称度S,将反射光谱水分吸收特征与SMC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随机森林方法对光谱水分吸收特征参数进行分类,获取各参数对SMC的重要性。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建立SMC反演模型。结果表明:D、A与SMC的相关性最高,同时2200nm及1400nm波段范围内的光谱吸收特征参数与SMC的相关性优于1900nm波段范围内的光谱吸收特征参数;对SMC影响较为重要的前5个参数分别为D2200、La2200、A2200、D1900和Ra2200;SMC的最佳预测模型是采用A2200、D2200建立的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其建模集决定系数为0.88,建模集均方根误差为2.08,测试集决定系数为0.89,预测均方根误差为2.21,相对分析误差为2.80。随机森林分类能得到对土壤含水量影响较为重要的光谱水分特征参数,为干旱区精准土壤水分快速估测提供了新方法。(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8年11期)

杨萍,王红兰,张燕,蒋舜媛,杜玖珍[9](2018)在《土壤水分含量对羌活植株生长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水分对羌活植株生长的影响,以一年生羌活植株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实验,测定不同土壤水分下羌活植株生长、生理及有效成分变化特征指标。结果表明:(1)含水量保持在100%FC水平有利于羌活植株生长与生物量积累。100%FC下羌活植株叶长、叶柄长、叶柄粗、根长、根粗和地下干生物量均显着增加,70%FC对植株产生轻度胁迫,20%FC不能提供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植株全部干枯死亡。(2)随着水分处理时间的延长,羌活植株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根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根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上升的趋势;根茎丙二醛(MDA)含量则先减后增。实验后期,40%FC下羌活植株SPAD,POD,SOD活性低于70%FC和100%FC,MDA含量则高于70%FC和100%FC。(3)含水量在70%FC有利于羌活植株有效成分积累。70%FC下羌活植株羌活醇、异欧前胡素含量显着高于40%,100%FC。综上所述,土壤水分含量为70%~100%FC时,有利于羌活植株生长和有效成分的积累。(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8年24期)

张慧芋,孙敏,高志强,梁艳妃,杨清山[10](2018)在《旱地麦田深松蓄水和覆盖播种土壤水分变化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旱地麦田休闲期深松蓄水和覆盖保水的技术效果,有利于探索旱地小麦增产提质的最佳耕作及覆盖播种技术新途径。【方法】于2012—2014年度在山西农业大学闻喜小麦试验基地开展大田试验,以休闲期深松和当地传统耕作为主区,以全膜覆土穴播、膜际条播、常规条播为副区,研究深松和覆盖播种对3 m内土壤水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旱地麦田休闲期深松处理播种至开花期0—300 cm土层蓄水量较免耕处理显着提高,产量提高12%—30%,且籽粒谷蛋白含量、蛋白质产量显着提高。两覆盖播种较常规条播,土壤蓄水量越冬至开花期均显着提高,产量提高6%—24%,籽粒醇溶蛋白、总蛋白含量及蛋白质产量显着提高,清蛋白提高。深松条件下,膜际条播较全膜覆土穴播开花期土壤水分显着降低;免耕条件下,两覆盖处理间各生育时期土壤水分差异不显着。膜际条播较全膜覆土穴播产量提高,在2012—2013深松条件和2013—2014免耕条件下差异显着。深松条件下,膜际条播较全膜覆土穴播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总蛋白质含量及其产量显着提高。此外,相关性分析表明,开花期0—100、100—200、200—30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通过直接与间接作用对籽粒蛋白质积累的总影响均表现为正向作用,且2012—2013年100—200 cm土层土壤水分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提高贡献最大,2013—2014年200—300 cm土层土壤水分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提高贡献最大。从籽粒蛋白质产量形成的贡献来看,休闲期深松主要通过影响开花期土壤水分影响籽粒蛋白质产量,且深松条件下覆盖播种主要是通过影响孕穗期土壤水分而影响籽粒蛋白质产量,且膜际条播对蛋白质产量的贡献显着大于全膜覆土穴播。【结论】休闲期深松有利于蓄积休闲期降雨,覆盖播种有利于保蓄土壤水分,其效果延续至开花期,而生育中期土壤水分与籽粒蛋白质积累密切相关,休闲期深松配套膜际条播覆盖播种有利于旱地小麦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5期)

土壤水分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明确白云杉最适生长的光照强度和土壤水分含量,通过盆栽试验人工控制6组土壤水分含量,用红蓝光源模拟光照,设置11个光合有效辐射梯度,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和光照强度下白云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白云杉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都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当土壤含水量为12%~17%时,既能保证白云杉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又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白云杉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都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当光照强度为800~1 000μmol/(m~2·s)时,既能保证白云杉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又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因此,当土壤水分含量为12%~17%、光照强度为800~1 000μmol/(m~2·s)时,白云杉的光合效果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水分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1].王萍,闫平,李秀芬,王晾晾,王秋京.黑土区土壤水分含量对大豆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9

[2].童翠芸,王占林,张得芳,樊光辉.白云杉光合特性对土壤水分含量和光照强度的响应[J].青海大学学报.2019

[3].陈丽芳,窦群,张志明,沈泽昊.滇中高原火后更新森林植物和土壤水分含量的时空格局(英文)[J].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2019

[4].辛祥,林青,黄修东,徐绍辉.大沽河下游农田土壤水分含量动态变化特征[J].土壤.2019

[5].段凯祥,张松林,赵成章,彭鑫波,隽伟超.嘉峪关草湖湿地土壤水分含量与植被盖度的空间格局[J].生态学杂志.2019

[6].于锡宏,刘汉兵,惠爱斌,高照亮,蒋欣梅.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短毛独活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J].北方园艺.2018

[7].张鲁子.基于数据驱动和支持向量机的土壤水分含量反演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包青岭,丁建丽,王敬哲.利用随机森林方法优选光谱特征预测土壤水分含量[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8

[9].杨萍,王红兰,张燕,蒋舜媛,杜玖珍.土壤水分含量对羌活植株生长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8

[10].张慧芋,孙敏,高志强,梁艳妃,杨清山.旱地麦田深松蓄水和覆盖播种土壤水分变化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2018

论文知识图

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下氮素形态对玉米...草地研究站(春季,设...一1土壤水分含量对多菌灵降解的影...研究区土壤速效钾含量空间分布图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分布图和MetoliusPineFore...

标签:;  ;  ;  ;  ;  ;  ;  

土壤水分含量论文_王萍,闫平,李秀芬,王晾晾,王秋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