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一”上市黄瓜最佳栽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昕升[1](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指出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孙金荣[2](2014)在《《齐民要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魏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学着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全书计十卷,前九卷计91篇,包括了农、林、牧、副、渔、酿造、饮食等诸多方面内容,同时蕴涵了经贸、文献学、史学、哲学等各方面内容。第十卷又包括149种非中国物产。《齐民要术》内容丰富,涉及生产、生活、文化等广泛领域,是中古时期一部重要的文献典籍。《齐民要术》以讲授农业技术为主,具有重要的农业科技价值,同时又蕴涵着丰富深邃的哲学、史学等人文科学思想,虽历时千余年,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其人文精神和文化思想,仍发挥着巨大作用。《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生平事迹资料匮乏,未知或存疑问题多,籍贯故里研究缺乏实证。但对相关资料研究和实际考察,基本判断:贾思勰与贾思同非一人,但贾思勰、贾思伯、贾思同系同宗同族同辈堂兄弟的可能性最大。故贾思勰亦当先祖籍武威,九世祖避祸来齐,故里在北魏青州齐郡益都县(县治约在今寿光城南十里)。至于贾思勰故里的准确地点可推知可能与贾思伯、贾思同一样在北魏青州齐郡益都县钓台里,但尚待实证确认。北魏益都县行政区划地图有别于今青州市(1986年前名益都县)行政区划地图。贾思勰故里在不同朝代归属地有异,笼统地说是益都人、青州人、寿光人是不当的。关于贾思勰做的是哪一个高阳太守,一直没有定论。北魏时期有两个高阳郡,一在青州(今山东境内),一在瀛洲(今河北境内)。因缺乏史料和实物证据,或言贾思勰为官瀛洲高阳郡太守,或言为官青州侨置高阳郡太守,或言为官青州正设高阳郡太守。仔细研究高阳郡的设置与沿革,根据贾思勰交友和事迹判断其年龄,为官时间和侨置高阳郡在时间上不吻合(年龄太小或尚未出生)。统计《齐民要术》中“青州”、“瀛洲”郡名的出现机率,出产果品、蔬菜等物品的记载,方言俗语的使用等,基本可以判断贾思勰为官青州高阳太守。根据《齐民要术》中发达的制曲、酿酒业的记载,考证北魏青州高阳郡(郡治今临淄)数千年发达的酒、醋、酱的酿造历史,也是贾思勰为官青州高阳太守的重要凭证。《齐民要术》引用、参阅图书文献180余种,引用文献资料极为丰富。引用书目中现已失传的有百余种。《齐民要术》引用保存下来的亡佚图书资料,就成为我们今天了解古代有关书目、内容和版本的重要文献资料,了解古代农业科技的重要科技史料,具有非常珍贵的史料、资料价值。我集汇的《齐民要术》引用的56个亡佚书目,内容涉及地域广阔,涉及物种丰富多样,涉及科技门类多元。这些科技史料,是被《齐民要术》借鉴认同的科技文化思想,也是《齐民要术》科技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今天了解古代农业科技、文化、思想的重要史料,还是现代农业科技文化思想的传承和应用的基础,史料价值和现代应用价值极高。《齐民要术》引用的亡佚书目所记录的大量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种植、养殖技术,主要性状、功用等,是农业科技史的宝贵财富。有诸多物种的种植、养殖技术,在现代种植、养殖技术得到验证,是合乎自然规律的,是与现代科技相一致的,其历史传承性、现实应用性强,经济社会效益高。从北魏到北宋,有不同版本流传是可以肯定。至迟在唐代,已有《齐民要术》手写抄本在日本传抄。并且该版本比今天见到的完整的《齐民要术》还多三卷。唐五代有无刻本,难以确定,但有抄本传承是可以肯定的。说南宋龙舒本、明代湖湘本,由北宋天圣年间崇文院刻本传来,恐待商榷。因拿明抄本比对院刻本尚存部分,明抄与院刻不同之处大量存在。如果我们借助金抄作参照,金抄、明抄、院刻对比,则明抄本与金抄、院刻本出入最大,而金抄与院刻出入很小。如果将“影抄高山寺宋本《齐民要术》”卷五,与明抄、金抄卷五做一下比对,会发现规律性问题:明抄、金抄两本明显不同。院刻本与金抄本一致。明抄、金抄、院刻与其它版本间无明显规律可循。再将《齐民要术》卷八作比对,院刻、金抄相同,而与其它本异的情形最多,约145处。明抄、湖湘本同,院刻、金抄本同,同时明抄、湖湘本又与院刻、金抄本异的情形也较多,约110处。院刻、金抄、湖湘本同,明抄异,这种情形也有一定比例,约33处。金抄与院刻同源的说服力强,但明抄与院刻同源的疑虑就大了。南宋龙舒本与明抄本可能自成一系,是否出自院刻值得商榷和研究。《齐民要术》作者的视角和认识层次没有只停留在农业生产的物质层面,而是从政治、哲学等多层面,认识农业生产的人本、民本意义,认知天地人之间的和合共存关系,探讨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些思想,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启示。《齐民要术》体现了安民、富民、利民等崇高的人文关怀和民本思想,体现出天地人和合的思想,体现出事物有机联系的思想。《齐民要术》人本、民本思想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事为本,天道为末。人本、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和合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人本、民本思想,天地人和合思想等,是《齐民要术》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科学发展需要不断培育的思想意识。天地人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上古的宗教天命观中已孕育着天地人和合思想。贾思勰《齐民要术》继承传统天地人和合思想,并在农业生产的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总结、具体运用、推广发展。其中,顺应天时、因地制宜、合理种植和养殖等思想,是中国文化思想史、农业史的宝贵资源。对后世的农业科技思想和农业生产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现代农业生态文明有着重要意义。《齐民要术》所提倡的多种经营的大农业观念,重视各物种之间的关系,重视各种资源间的关系与应用。同时体现出经济与生态农业意义。《齐民要术》体现的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运用,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齐民要术》讲述的主要内容是农业科技,也讲述了许多农业经济的经营、管理和贸易。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齐民要术》农业经济思想研究较少。《齐民要术》中所讲述的有关农业经济、经营管理和商业贸易的思想,涉及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交换、农产品的时间价值和生产的连续性、产品存在的差异化、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投资收益、提高规模生产、降低劳动成本、提出了土地经营的原则等。《齐民要术》中的经贸思想具有历史局限性,与现代经贸思想比较,在对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认识、时间价值、产品性质、投资收益思想、劳动成本和规模生产的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齐民要术》中的经济贸易思想,也与现代经贸思想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为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提供了历史借鉴。《齐民要术》讲述了对家庭经营对象(农作物、蔬菜、果品、林木、动物养殖)的选择问题,对私人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形成了规律性认识,具体介绍了微观经济管理方面的诸多方法和措施,形成了比较简要的理论体系。但是受到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水平的制约,进行的是或个体或局部的商业贸易活动,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现代的条件下,商业思想得到发展,并形成一系列的规范。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现代农业经济贸易,与《齐民要术》中的经贸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吻合的。《齐民要术》流传下来农业经营生产方式方法,对现代农业经济贸易具有重要启示和现实意义。《齐民要术》承前启后,总结了深耕、浅耕、初耕、转耕、纵耕、横耕、顺耕、逆耕、春耕、夏耕、秋耕、冬耕等各式各样的耕作方式,并详细说明了每一种耕作方式适用于哪些情况,如何具体操作。提出了耕、耙、耱、锄、压等一系列的整地保墒技术措施,并对各环节间的巧妙配合、灵活操作等做了系统的归纳。在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方面,强调农作物要多锄深锄,锄小,锄早,逐次调整中耕深度。对已耕坏了的土地,记述了补救和改良措施。《齐民要术》比较系统地讲述了垦荒造田、耕地保墒、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精耕细作、美田养田、土壤改良、耕种技术改进等土地耕作技术,并一定程度地形成了耕作技术思想,标志着中国传统耕作技术的成熟。这些耕作技术及思想,既体现了北魏精耕细作的主流技术思想,又奠定了现代土壤耕作方法的基础,对我国现代化农业耕作技术具有重要传承价值和启示意义。现代耕作技术既有对《要术》耕作技术的传承,也有进一步的发展,也有值得反思,并需要从传统耕作技术借鉴改进的问题。在少耕或免耕、用地养地结合、绿肥轮作、耕作技术的实践体悟与科学认知等方面,都给后世以传承和启示。我国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至迟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有了粟、黍、豆、麦等农作物的种植栽培经验,并加以总结。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记述了十数种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主要讲述了农作物品种类别、特性、选种、种植方法、整地保墒、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深度、株距、行距、苗期管理、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留种等技术思想。《齐民要术》对于农作物的研究已达到较高水平。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对《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极其广泛的。如在整地、轮作、间作套种、选种、育种认知、制种技术、浸种、播种技术与方法、移栽、播种时令、生长习性和区域种植、生长环境研究、施肥、苗期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加工技术等诸多方面,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对《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有着直接的继承与发展。这些技术思想被现代种植栽培技术学习、借鉴、改进、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理论认知与实践操作。贾思勰农学思想中的许多内容对目前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如《齐民要术》作物物种植的浸种、除草、管理、施肥、储藏的有机、安全、环保等技术与思想;天地人和合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种植过程中各环节相关技术之间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重施基肥、有机肥的理念与实践;依据气候特点、区域特点、作物习性等选择适合作物生长的土壤,提高土地的生态效益和生产效率;作物种植的季节时令选择,播种量的把握,中耕锄草、及时收获等方面积累的具体经验技术及实施要求;不同作物间作套种、合理轮作、绿色避害(利用农作物的特性,防治病虫害,如:豆麻间作防虫);生物防治;翻地晾晒、因地制宜、重视个性差异等,对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消耗多、成本高、污染重、风险高等问题,具有非常有益的启示。《齐民要术》对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与思想的总结、归纳,对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蔬菜科技有了重要发展。蔬菜栽培品种持续增多,蔬菜栽培技术不断发展。《齐民要术》中记录栽培方法的蔬菜达32种。涉及蔬菜土壤选择、整地作畦、浸种催芽、播种时令、育苗、栽培、耕锄、施肥、苗期管理、茬口衔接、收获、储藏等各技术环节。形成了系统的蔬菜栽培科学技术,为后世蔬菜栽培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齐民要术》在蔬菜遗传育种、种植栽培、收获、储藏、加工等方面,在理论与实践的个层面,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齐民要术》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涉及叶菜类、根茎类、水生类32种蔬菜种植栽培管理技术,为后世蔬菜种植栽培提供了技术、经验、理论和实践依据。《齐民要术》关于蔬菜遗传育种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蔬菜遗传育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齐民要术》对引种驯化、遗传育种、选种、验种、留种、繁种、种子处理等的阐释,以及蔬菜种植栽培的全局观,菜地的可持续利用,蔬菜生产的持续供应等思想,为后世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思想和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齐民要术》记述了枣、桃、李、梅、杏、梨、栗、柿、安石榴、木瓜、椒、茱萸等12种果树的栽培技术。记述桑、柘、榆、白杨、棠、毂楮、漆、槐、柳、楸、梓、梧、柞、竹等十余种林木,并伐木篇。比较系统地记述了主要果树及用材树种的生长习性、采种方式、育苗方式、种植技术、抚育模式、伐木技术,主要用途和经济效益,以及果树繁殖技术、果品采收技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现代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在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管理、收获、收藏、加工等方面,对《齐民要术》种植栽培科技思想有继承与发展。《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在育种栽培技术、经济产业发展、饮食保健、生态高效、加工等方面,对我国现代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具有重要启示和意义。《齐民要术》引文浩繁,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在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兼收并蓄、广征博引,具有丰富的资料价值。《要术》在不同季节、气候、土壤条件下,有关植物种植的布局、耕作、栽培、管理、轮作、套作、混作、施肥、灌溉、选种、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方法,对今天的农业生产依然具有宝贵价值。在农、林、牧、副、渔、生物技术、饮食、史学、哲学、经济学等更广泛的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应用价值。
陈一丰[3](2011)在《浙江苍南大棚番茄的引种试验与关键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苍南县近年来,大棚番茄种植的快速发展,出现品种老化、主栽品种不突出,番茄抗性下降、丰产性不高,导致商品质量竞争力不强等,不能适应生产的需求问题。引进适合苍南县域地理、气候条件的新品种,以更新主栽品种,对促进苍南县番茄种植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根据苍南县特殊地理气候条件和番茄市场需求,引进了好维斯特、倍盈、立丰0833、73-45等品种,拟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引种筛选出适合本地反季节生产的,优质、高产、耐寒、耐弱光、抗病、坐果率高、商品性好、耐贮运的番茄品种。结果表明,“立丰0833”表现为无限生长型,植株长势旺盛不早衰,不易徒长,果穗整齐美观,转色快果实大小均匀;萼片平展厚实,果实圆形,果色鲜红光亮果表平滑圆润,无楞及皱褶;口感好,硬度高,耐贮运,抗病性强,高抗叶霉病,低温坐果能力强,对丰产、稳产起到决定性作用,且前期产量很高,因此作为最适合品种。通过对“立丰0833”开展优质高产栽培试验,确定了苍南县大棚番茄的关键栽培技术:(1)在穴盘育苗条件下,采用72孔规格的穴盘培育中龄苗(番茄5-6叶),以促进壮苗和提高早期番茄产量;(2)采用半卧式移栽方式,以提早采收期;(3)采用2000株/667m2的栽培密度,以有利于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平衡提高;(4)采用改良式单秆整枝方式,前期产量高,果实大小适中,上市时间集中,以适合苍南的市场需求;(5)施用生物有机肥加无机三元肥按5:5(价值比)配比,使番茄的产量和质量表现最佳;(6)前期使用防落素的浓度以60mg/kg为宜,随着温度的升高,浓度降到40mg/kg时以防止落花落果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将为推动当地的番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技术保证。
马树华[4](2011)在《“中心”与“边缘”:青岛的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1898~1937)》文中研究说明文化空间是衡量城市生活的另一种尺度,本文以具体的物理空间为分析对象,以1898~1937年为限,以“中心”与“边缘”的空间辩证关系为观察视角,自西向东选取了青岛中山路及其周边街市、汇泉湾一带以及崂山三个典型的空间,探讨了不同文化空间的形成与变化,及其对社会生活、城市风格的形塑作用,力图从多个层面来论证文化空间作为一种生产力量,是在什么条件下实现的,产生了怎样的城市生活,以及怎样在时空交迭下影响城市变迁的。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关系的意义,以及青岛研究的价值,进行了学术史回顾,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一章论述了中山路地带的文化功能及其对青岛工商业发展的空间基础作用。港口和铁路的兴建,一方面使青岛建立起完善的陆海联系网络,一方面塑造了中山路工商业文化空间。以中山路为轴心铺展开来的街道网络,把通过港口和铁路汇聚而来的人口与货物编织到一起,商业店铺、金融机构、娱乐场所等等一应俱全,既有有钱有闲者的时尚洋化消费,也有平民和底层人的消遣娱乐,生动地呈现着青岛的日常世界与市井百态,使这里成为城市最具活力的地方。在中山路工商业中心形成的过程中,与人口、气候因素构成了有趣的互动,成为青岛市面经济的一大特色。栈桥提升了中山路的空间构建作用,它出身于军事码头,成名于游览胜地,因贴近于日常生活,且有助于于文化想象,最后衍化为城市的地理标识。第二章阐述了汇泉的空间功能和文化意义。本部分选取了汇泉海水浴场和中山公园两个最典型的空间进行分析,对跑马场、体育场和水族馆也作了简要阐述,选用了大量报刊、档案、游记、文学作品等文献资料,深入细致地描述了汇泉休闲游乐中心对市民心态、日常生活、城市风格的塑造,揭示了青岛最为时尚摩登的游乐生活和成为避暑胜地的内在条件,分析了汇泉的公共空间功能,以及它对城市声望、旅游业和整体空间布局的影响。第三章分析了崂山传统社会空间的变迁。崂山在青岛城市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本文论述的崂山,既非一处单纯的游览胜地,也非一个行政区划单位,而是一个文化单元,曾引起人们丰富的“餐霞”想象。青岛开埠后所辖区域,从地势上看,市区诸小山皆为崂山余脉,从历史渊源看,其社会生产方式、道文化传统、村落生活样态等,都体现着鲜明的崂山色彩,实属于崂山文化系统。青岛城市崛起以后,从区划上看,崂山成为城郊,沦为青岛的“边缘”,其历史华彩似乎淹没在了欧化青岛的时尚风潮中。事实上,在青岛城市发展过程中,崂山的空间意义极为丰富,从社会经济看,面临城市经济的冲击,它的传统农业、渔业、林业和工商业等开始出现大的变迁;从游览功能来看,它的山海胜景和悠久历史提升了青岛游乐的文化价值,增加了青岛的城市声誉,并培育了青岛市民的民族国家认同感和现代休闲度假生活理念;从社会结构和民风民俗看,崂山的生活风尚、信仰世界与市区既有区别义相联系。作为一个文化单元,崂山一端担当着现代都市的摩登时尚,另一端承载着青岛的本土精神与文化渊源,它丰富、平衡了青岛的城市生活,并为城市今天的变革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余论部分总结了本文所选三处空间“中心”与“边缘”的辩证关系,阐明了在城市宏阔的空间结构中,之所以选取这三处空间,一是因为它们在塑造城市生活中的作用最为强大,最能代表青岛的文化特质,青岛的发展定位、城市风格与声望、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与流行风尚等,都与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二是因为从区域文化渊源和城市空间拓展的轨迹来看,青岛开埠前,崂山本是这一区域的“中心”,中山路地带则是“边缘”,青岛开埠以后,中山路及其周边街市发展为城市“中心”,崂山蜕变为“边缘”,而汇泉恰恰处在从“中心”到“边缘”的过渡位置,它自身也是一处休闲游乐中心。今天,崂山又成为青岛新的文化重心,回首百余年的发展历程,青岛的文化中心正是沿着由崂山到中山路,再自中山路到汇泉复到崂山的轨迹演进的,这其中暗含着一种历史文化的逻辑。
刘凯[5](2010)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发酵和辣椒栽培基质配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在河西荒漠化地区完成:通过对牛粪与玉米秸秆不同配比的堆肥试验的研究,探讨堆肥时各种参数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对各参数的比较,以期得出效果最佳的配比;通过不同基质配比对荒漠温室辣椒生长、产量及品质效果研究的试验,探讨各种比例条件下辣椒的各项指标及荒漠沙与炉渣的应用效果,以期筛选出最适宜荒漠区域温室辣椒无土栽培的配方。主要结果分别归纳如下:1.不同配比(体积比)条件下的牛粪与玉米秸秆对高温堆肥有显着影响,其中牛粪与玉米秸秆以3:7配比效果最佳,堆肥升温快,2d达到55℃,高温维持时间为16d,达到快速、腐熟的目的;至堆肥结束时,堆体无恶臭,呈现黑褐色,体积减少量为56%,pH值为8.4,TDS值为1275ppm,全碳含量下降9.23%,全氮含量上升1.01%,种子发芽指数达到88.95%,均达到堆肥质量标准。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牛粪在堆制原料中所占体积以30%为宜。2.不同基质配比的栽培基质对辣椒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其中以(秸秆:牛粪=7:3):菇渣:荒漠砂=6:2.5:1.5和(秸秆:牛粪=7:3):菇渣:炉渣=5:1.5:3.5的基质配比生长效果最优,在定植第140d,其株高分别为95.9cm和96.2cm,茎粗分别为1.694cm和1.726cm,表现为辣椒植株长势旺盛、株型紧凑,有利于培育壮苗。3.含有炉渣的基质处理与含有荒漠砂的基质处理在所测各项生理指标上的变化趋势一致。在冬季,各配方条件下的辣椒叶片SOD活性均下降,而POD活性、Pro含量和MDA含量则呈现上升趋势。4.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产量有显着影响。在含有荒漠砂的栽培基质中,因基质配比的不同而呈现出显着差异,其中以(秸秆:牛粪=7:3):菇渣:荒漠砂=6:2.5:1.5的基质配方产量最高,亩产量达到3416.99kg,但(秸秆:牛粪=7:3):菇渣:荒漠砂=5:2.5:2.5的基质配方却是所有配方中中最低的,为2908.59kg。在含炉渣的基质配方中,又以(秸秆:牛粪=7:3):菇渣:炉渣=5:1.5:3.5的配方产量最佳,为3412.75kg。而秸秆:牛粪:菇渣:炉渣=1:1:1:1的对照亩产量为3178.47kg,表现中庸。5.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果实品质有一定影响,其中Vc含量的差异显着。含有荒漠砂的基质配方Vc含量远大于含有炉渣的配方,以(秸秆:牛粪=7:3):菇渣:荒漠砂=6:2.5:1.5的Vc含量最高,为121.1 mg/100g·FW,(秸秆:牛粪=7:3):菇渣:荒漠砂=5:2.5:2.5次之,为117.2 mg/100g·FW;而含有炉渣的基质配方中又以(秸秆:牛粪=7:3):菇渣:炉渣=5:1.5:3.5的Vc含量最高,为105.5 mg/100g·FW。
黄小燕[6](2009)在《安徽沿淮水涝灾害气候分析及棚室蔬菜避洪减灾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安徽沿淮地区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区,是水涝灾害频发的地区。水涝灾害不仅使人民财产遭受惨重的损失,而且打乱了正常的生活和生产,严重影响各项建设和经济发展。沿淮地区水涝灾害主要由梅汛期强降水造成的。梅雨期的长短,梅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旱涝灾害的形成。本文根据沿淮地区梅汛期易遭水灾、无汛期适宜发展大棚蔬菜的特点,着重分析了安徽沿淮地区降水量基本特征、洪涝灾情特征、棚室蔬菜避洪种植热量资源特征、农业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和无汛期蔬菜棚室光热资源特征,探讨了安徽沿淮地区无汛期棚室蔬菜作物高效避灾栽培的作用机理和栽培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安徽沿淮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安徽沿淮地区棚室蔬菜作物避洪减灾高效种植的技术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农业洪涝易发区无汛期发展大棚蔬菜拓展思路,并为农村大棚蔬菜避洪减灾和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模式。现将本项研究的主要结果简述如下:1.安徽沿淮降水量的变化特征:以蚌埠站为例,沿淮地区夏季的降水量最大,占全年降水量的54%;冬季最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7%。各月平均降水量变化基本呈现明显的“单峰型”。2.安徽沿淮水涝灾情特征:受水涝灾害影响,沿淮11站历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农业经济损失和受灾面积都呈上升趋势。历年平均受灾面积为29511.0 hm2。其中阜南站受灾面积最大,蚌埠站最小。安徽省沿淮地区水涝受灾面积各站分布总趋势为自西向东的“降—升—降—升”W型。3.安徽沿淮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以蚌埠站为例,分析沿淮地区近57a来年平均气温和四季平均气温变化,结果均呈上升趋势。无汛期积温多在2900℃~3500℃,平均积温为3207.8℃,历年无汛期积温及其五年滑动平均值变化总体呈波动增加趋势。4.安徽沿淮农业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分析沿淮地区蚌埠站历年来≥10℃的起止日期和积温的变化,结果发现起始日期有逐步提前趋势,而终止日期有逐渐推迟趋势,持续日数有逐渐延长趋势。蚌埠站历年活动积温及其五年滑动平均值变化总体呈波动增加趋势。5.安徽沿淮无汛期蔬菜棚室光热资源特征:棚室内气温白天的变化与棚室外气温的变化同步。棚内温度均高于棚外温度,不同材质的棚室其气温日变化幅度不同:春季,胖龙温室>钢架拱棚(双层膜)>钢架大棚(旧,单层膜)>室外;冬季,钢架大棚(新,单层膜)>钢架拱棚(双层膜)>室外。棚室内外气温日变化晴天为单峰型曲线。夜间棚内温度缓慢下降。最低温度出现在早晨7:00左右。棚室内光照强度均比露地光照强度弱。6.安徽沿淮棚室蔬菜作物避洪减灾高效的种植模式:①双层膜塑料大棚栽培模式:(秋)番茄—(春)辣椒;(秋)番茄—(春)芹菜—(春)黄瓜。②单层膜塑料大棚栽培模式:(秋)辣椒—(春)芹菜—苋菜;(秋)芹菜—(春)小白菜—(春)黄瓜;(秋)番茄—(春)芹菜—(春)小白菜—马齿苋;(秋)黄瓜—(春)辣椒—(春)黄瓜。这些种植模式的共同点是利用8月下旬至次年5月中旬的无汛期进行蔬菜作物棚室高效栽培,以实现避洪减灾,丰产丰收。
李罡[7](2009)在《一品红无土促成栽培对其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一品红“天鹅绒”(Euphorbia pulcherrima‘Red Velvet’)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在合肥地区温室条件下一品红的无土·促成栽培,并研究了其生理生化、观赏指标的变化。旨在从一品红促成栽培的基质、营养液及其生理生化方面入手,为其栽培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由正交试验分析结果可知,最佳的无土栽培方案为进口泥炭:珍珠岩2:1+1‰花多多溶液+浇施6d+喷施6d。2、一品红在营养生长旺盛期和花期间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在双峰之间有一段“午休”现象。营养生长旺盛期“午休”持续的时间要长于花期,Pn下降的程度也大于花期,即午休的程度也更深。3、在一品红的生长期间,顶端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呈下降趋势,与花青素呈相反的变化。遮光处理40d为变化的拐点,叶绿素大幅下降,花青素则迅速增加,在此期间叶片开始变色,直至出现花蕾。4、遮光处理40d内一品红营养生长旺盛,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遮光处理40d后,苞片开始转色。随着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光合能力减弱,可溶性糖的含量开始下降。在一品红生长期间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呈下降趋势。5、遮光处理40d内在12:00~15:00之间,40~60d内12:00~14:00之间应该打开温室的内外遮阳,降低光强;加强通风,并喷雾以降低室内温度,增加空气湿度,从而缓和一品红“午休”的程度,减少外界不利环境对一品红生长的影响。6、在进入遮光处理20d期间,要加强施肥管理,保证有机物的正常合成。遮光处理40d后是一品红转色的关键期间。在此之前应保证足够的N肥供应,以满足花期的需求;而在此之后则应控制N肥,增加P肥,以保证苞片正常的转色。另外遮光处理40d后也是花青素增加的关键期,此时要加强夜间管理,防止暗周期受环境的影响而中断。
程建国[8](2008)在《陕西草莓设施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陕西省草莓栽培发展很快,面积已超过2000 hm2,80%以上为设施栽培。但栽培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针对陕西草莓设施栽培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作者以杨凌的几个草莓栽培基地的不同设施条件和栽培方式为对象,分别设计了“拱棚草莓套栽厚皮甜瓜连作试验”、“日光温室草莓栽植密度试验”和“不同设施条件栽培同一品种草莓比较试验”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套栽厚皮甜瓜对拱棚草莓栽培连作障碍的出现有延缓作用,但不能消除草莓的连作障碍;2.引用草莓新品种栽培,套栽厚皮甜瓜可以收到“一棚两种(种草莓、种甜瓜)三收(卖草莓苗、卖草莓果、卖甜瓜)”的效果,大幅度提高草莓栽培的效益。3.日光温室草莓高垄栽培,在行距25cm,株距由18cm减小为10cm情况下,栽培株距越小,产量、产值越高,但增幅随株距的减小而减小;4.日光温室草莓高垄栽培的栽培密度对产量、产值的影响与垄高有关,垄高越大,产量、产值的升高潜力越大;5.同一品种草莓在不同的设施栽培条件下,上市时间不同,产量、产值差异较大;栽培草莓应根据品种习性和目标上市时间,确定选择设施类型和管理条件。
魏露苓[9](2006)在《晚清西方农业科技的认识传播与推广(1840-191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鸦片战争后至清亡这段时间内中国人认识、翻译引进的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的主要内容和传播推广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的主要方式与活动。所用文献以清末外交官游记、清末译成中文的西方近代农业专着、清末农林试验场的试验报告、清末发行的农学报和部分其他报纸,以及少量方志等文献为主。本文介绍清末出使欧美、日本的外交使臣在出使国亲眼见到的近代化农业科技成果,包括近代化的农业机械、林、牧、渔、园艺、丝、茶业和气象、水利以及近代化的农业教育和农业管理机构。对清末译成中文的主要农书中和清末相关报刊中介绍的近代农业科技也作了总结,本文分析了包括以近代植物学为基础的作物栽培技术,以近代昆虫学、真菌学为基础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地质学、化学为基础的土壤肥料技术,以动物学为基础的畜牧、兽医和渔业技术,以蚕体解剖学和蚕体病理学为基础的养蚕技术,还有园艺、农机、水利、气象等对中国近代农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本文还对近代农业技术的传播与推广,包括兴办新式农务学堂和农林试验场、近代农业科技的实践等作了总结和分析。 传播与推广中的举措,都是在清末新的重农思潮和新政的背景下进行的,是政府倡导的。虽然效果有限,但是,译出的农书、引进的作物、参照外国模式建立起的近代农业教育体系,是留给后来的民国的重要遗产。传播与推广的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包括内部原因:政府赤字累累、农民贫困,难以拿出应有的经费;相应的基础教育、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不达标;劳力过剩使得节省劳力的设备和技术难以引进和推广等。外部原因有:西方近代化农业科技理论高深,在短期内不容易被农民接受,而许多实际操作并不优于中国传统技术,对农民难以产生引力;农业技术具有区域性,外国农书中有的内容与中国情况不相符;译名生疏、时间过短等,也会影响推广和传播的效果。科技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弱国无外交,弱国也难以取得科技的进步。晚清西方农业科技的认识与推广的历史状况也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
李树航,李季[10](2004)在《“五一”上市黄瓜最佳栽培法》文中提出 “五一”节前后是黄瓜消费的高峰,且可卖出个好价钱。 选择品种 应选择抗病、高产、早熟、耐寒性强的长春密刺、山东密刺、北京大刺、佳木斯青刺、津杂1号、津研2号、中农5号等。
二、“五一”上市黄瓜最佳栽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一”上市黄瓜最佳栽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
一、播种育苗 |
二、定植 |
三、田间管理 |
四、病虫害防治 |
五、采收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
一、选种育种 |
二、播种育苗 |
三、定植 |
四、田间管理 |
五、病虫害防治 |
六、采收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
一、生态适应性 |
二、生理适应性 |
第二节 救荒因素 |
一、南方地区 |
二、北方地区 |
第三节 移民因素 |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
第五节 经济因素 |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
二、同食相忌 |
三、具体应用 |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
一、南瓜精神 |
二、南瓜民俗 |
三、南瓜观赏文化 |
四、南瓜名称文化 |
五、南瓜饮食文化 |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齐民要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六、主要观点 |
七、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贾思勰生平考略 |
第一节 贾思勰籍贯故里考 |
一、关于贾思勰籍贯、故里研究与表述存在的问题 |
二、贾思伯与贾思同的籍贯、故里 |
三、贾思勰与贾思同是否为同一人? |
四、贾思勰与贾思伯、贾思同的关系 |
五、古今益都、青州、寿光行政区划及贾氏故里 |
第二节 贾思勰为官“高阳”郡治考 |
一、关于高阳郡及贾思勰为官高阳的有关记述 |
二、关于高阳郡的设置与沿革 |
三、贾思勰做的哪个高阳郡的太守? |
结论 |
第二章 《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及其文献史料价值 |
第一节 《齐民要术》引用亡佚图书集汇 |
一、《齐民要术·序》引《仲长子》集汇 |
二、《齐民要术·序》引《谯子》 |
三、《齐民要术》引《周书》 |
四、《齐民要术》引《世本》 |
五、《齐民要术卷第一·耕田第一》引《纂文》 |
六、《齐民要术卷第一·耕田第一》引《杂阴阳书》 |
七、《齐民要术》引《汜胜之书》 |
八、《齐民要术》引《四民月令》 |
九、《齐民要术》引崔寔《政论》 |
十、《齐民要术》引《春秋元命苞》 |
十一、《风土记》 |
十二、《字林》 |
十三、《永嘉记》 |
十四、《广州记》 |
十五、《郭子》 |
十六、《淮南万毕术》 |
十七、《家政法》 |
十八、《声类》 |
十九、《食经》 |
二十、《三仓》 |
二十一、《范子计然》 |
二十二、《邺中记》 |
二十三、《荆州土地记》 |
二十四、《广志》 |
二十五、犍为舍人、孙炎《尔雅》的注本 |
二十六、《淮南子》许慎注本 |
二十七、《陶隐居本草》 |
二十八、郑玄注《尚书大传》三卷 |
二十九、《齐民要术》引《养生经》 |
三十、《养鱼经》 |
三十一、晋王沈撰《魏书》 |
三十二、《交州记》 |
三十三、《东方朔传》 |
三十四、《吴录》 |
三十五、《南中八郡志》 |
三十六、《荆州记》 |
三十七、《湘州记》 |
三十八、《诗义疏》 |
三十九、《林邑国记》 |
四十、《南越志》 |
四十一、《登罗浮山疏》 |
四十二、《吴记》 |
四十三、《游名山志》 |
四十四、《晋起居注》 |
四十五、《仓颉解诂》 |
四十六、《夏统别传》注 |
四十七、《皇览》 |
四十八、《齐地记》 |
四十九、《西河旧事》 |
五十、《庄子》司马彪注 |
五十一、《南方记》 |
五十二、《吴氏本草》 |
五十三、《异物志》 |
五十四、《临海异物志》 |
五十五、《南州异物志》 |
五十六、《南方异物志》 |
第二节 《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的史料价值 |
一、《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的文献史料价值 |
二、《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的农业科技史料价值和应用价值 |
第三章 《齐民要术》版本与校勘存疑研究 |
第一节 《齐民要术》主要版本(刻本、抄本、校本)源流研究 |
一、关于《齐民要术》主要版本、抄本、校本流传概述 |
二、《齐民要术》主要版本(刻本、抄本、校本)源流关系研究 |
第二节 《齐民要术》校勘存疑研究举要 |
一、“有”、“无”之辨 |
二、桂阳太守、桂阳县令之辨 |
三、银、钱、根之辨 |
四、“妨”字衍缺之辨 |
第四章 《齐民要术》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第一节 《齐民要术》中的哲学思想 |
一、《齐民要术》中的人本、民本思想 |
二、《齐民要术》中的天地人和合思想 |
三、《齐民要术》中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 |
第二节 《齐民要术》哲学思想的文化渊源 |
一、《齐民要术》人本、民本思想的文化渊源 |
二、《齐民要术》天地人和合思想的文化渊源 |
三、《齐民要术》普遍联系思想的文化渊源 |
第三节 《齐民要术》哲学思想的文化意义 |
一、《齐民要术》人本、民本思想文化意义 |
二、《齐民要术》天、地、人和合思想的文化意义 |
三、《齐民要术》普遍联系辩证思想的传承与意义 |
第五章 《齐民要术》经济商贸思想 |
第一节 《齐民要术》经济商贸思想 |
一、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交换 |
二、农产品的时间价值和生产的连续性 |
三、注重多种经营,发挥物种的比较优势和经济效益 |
四、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投资收益 |
五、注重规模生产和降低劳动成本 |
六、量已力、宁少好、不多恶的土地集约经营、精耕细作原则 |
第二节 《齐民要术》经济思想与现代经济思想差异比较 |
一、对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认识的差异 |
二、时间价值差异 |
三、产品比较优势的差别 |
四、投资收益思想差异 |
五、劳动成本和规模生产的理念差异 |
小结 |
第六章 《齐民要术》土壤耕作技术思想及其现代传承与启示 |
第一节 《齐民要术》中的耕作技术与思想 |
一、火烧、(?)杀、开垦、耕种——明确垦荒造田的方法 |
二、“耕地以燥湿所得为佳”——强调土壤干湿适度 |
三、“秋耕欲深,春夏欲浅”——耕地保墒要因时制宜 |
四、“初耕欲深,转耕欲浅”——耕地保墒要因地制宜 |
五、耕地量力择时、耕锄因地而异、麻田耕不厌熟——耕地保墒方式要灵活 |
六、“犁欲廉,劳欲再”——精耕细作思想 |
七、“美田之法,绿豆为上”——美田、养田之法 |
八、“强土尔弱之”“弱土尔强之”——土壤改良技术思想 |
九、“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重视耕种技术改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
十、“衣食之道,必始于耕织”——强调耕织的重要性 |
第二节 《齐民要术》耕作技术思想的现代传承与启示 |
一、从传统耕作技术的实践体悟到现代耕作技术的科学认知 |
二、少耕或免耕的水土、资源、环境效益 |
三、《齐民要术》用地养地结合与绿肥轮作的当代启示和意义 |
四、《齐民要术》环割技术的传承与启示 |
五、《齐民要术》耕作种植技术思想的当代启示和意义 |
结语 |
第七章 《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第一节 《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一、《齐民要术》种谷技术思想 |
二、《齐民要术》种黍技术思想 |
三、《齐民要术》大豆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四、《齐民要术》大小麦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五、《齐民要术》水稻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第二节 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一、现代种谷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二、现代种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三、现代大豆种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四、现代大、小麦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五、现代水稻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节 《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一、《齐民要术》种谷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
二、《齐民要术》种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
三、《齐民要术》大豆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四、《齐民要术》大小麦种植技术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第八章 《齐民要术》蔬菜种植技术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第一节 《齐民要术》蔬菜种植技术思想 |
一、《齐民要术》大蒜种植技术思想 |
二、《齐民要术》种姜技术思想 |
三、《齐民要术》种韭技术思想 |
第二节 现代蔬菜种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一、现代大蒜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二、现代种姜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三、现代种韭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节 《齐民要术》蔬菜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一、《齐民要术》大蒜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
二、《齐民要术》生姜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
三、《齐民要术》种韭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
第九章 《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第一节 《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 |
一、《齐民要术》枣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二、《齐民要术》桃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三、《齐民要术》梨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四、《齐民要术》柰(苹果)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五、《齐民要术》柿树栽培技术思想 |
六、《齐民要术》中榆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七、《齐民要术》白杨栽培技术思想 |
第二节 现代果树林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一、现代枣树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二、现代桃树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四、现代苹果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五、现代柿树种植栽培技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六、现代榆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七、现代白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节 《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一、《齐民要术》枣树种植栽培科技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二、《齐民要术》桃树种植栽培科技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三、《齐民要术》梨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与意义 |
四、《齐民要术》柰(苹果)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五、《齐民要术》柿树栽培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
六、《齐民要术》榆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
七、《齐民要术》白杨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浙江苍南大棚番茄的引种试验与关键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番茄种植的现状 |
1.1.1 番茄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
1.1.2 番茄在国内外的种植概况 |
1.1.3 苍南县番茄种植规模和基础 |
1.2 番茄品种研究概况 |
1.2.1 国内外番茄的育种研究 |
1.2.2 番茄的引种概述 |
1.3 温室番茄生产现状 |
1.3.1 国内外温室番茄生产现状 |
1.3.2 苍南县大棚番茄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苍南县大棚番茄适宜品种筛选试验 |
2.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条件 |
2.1.3 田间试验设计 |
2.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生育时期和生育期 |
2.2.2 植株形态 |
2.2.3 花特性 |
2.2.4 果实特性 |
2.2.5 产量 |
2.2.6 发病率 |
2.2.7 引进品种的特征特性 |
2.3 讨论 |
第三章 番茄新品种立丰0833在苍南县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条件及材料 |
3.1.2 研究方法及试验设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规格穴盘和苗龄对产量的影响 |
3.2.2 不同移栽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栽培密度及不同留果数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
3.2.4 不同整枝方式对生长、产量及果实的影响 |
3.2.5 不同施肥处理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2.6 防落素对番茄畸形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不同规格穴盘和苗龄对产量的影响 |
3.3.2 不同定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
3.3.3 不同栽培密度及不同留果数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
3.3.4 不同整枝方式对生长、产量及果实的影响 |
3.3.5 不同施肥处理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3.6 防落素浓度对番茄畸形的影响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心”与“边缘”:青岛的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文化空间:度量城市的另一种尺度 |
(二) 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青岛的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城市史研究之回顾 |
(二) 青岛研究之回顾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思路与架构 |
(二)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山路的文化功能与城市的工商基础 |
第一节 港口、铁路与中山路工商业中心的形成 |
一、港口与海上交通网络的形成 |
二、胶济铁路与陆上交通网络的形成 |
三、港口、铁路与工商业中心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山路工商业中心的文化功能 |
一、中山路工商业中心地位的确立 |
二、人口、气候因素与中山路的空间互动 |
(一) 人口因素 |
(二) 气候因素 |
三、中山路及其周边地带的时尚生活与日常世界 |
(一) 时尚生活的表征 |
(二) 日常世界与市井百态 |
第三节 栈桥:中山路的功能延伸 |
一、从军事码头到游览中心 |
二、喧腾浪漫的栈桥生活 |
三、城市标识:栈桥的符号意义 |
第二章 汇泉的公共生活空间与摩登游乐 |
第一节 海水浴场 |
一、海水浴场的开辟及浴场生活的普及 |
(一) 避暑生活与海水浴场的开辟 |
(二) 浴场生活的普及 |
二、浴场生活与身体意识 |
(一) 海水浴与身体健康 |
(二) 海水浴与身体解放 |
三、海水浴场与家庭文化 |
四、海水浴场里的政治文化 |
(一) 海水浴场的市政价值与管理权分配 |
(二) 海水浴场里的经济权力 |
(三) 浴场禁忌与阶级想象 |
五、海水浴场对于青岛的意义 |
第二节 中山公园 |
一、公园与营林 |
(一) 营林 |
(二) 营林塑造的公园城市 |
(三) 中山公园:由自然村落到植物试验场再到"东方第一公园" |
二、季节性的游园生活与现代都市文明风尚的养成 |
(一) 季节性的游园生活 |
(二) 游园规范的确立与现代都市文明风尚的养成 |
三、樱花会与市民心态 |
(一) "樱花会"激发的国族情感 |
(二) 赏樱成为一种城市习惯 |
(三) 樱花树下的民生 |
四、公园空间的政治化与现代国民精神的培育 |
(一) 殖民主义空间的塑造 |
(二) 现代民族主义与爱国情感的培育 |
第三节 汇泉的文化功能和空间意义 |
一、现代休闲游乐中心的形成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建构作用 |
二、公共空间功能的发挥和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
三、汇泉游乐对青岛旅游业的影响 |
第三章 崂山传统社会空间的变迁与"餐霞"想象 |
第一节 青岛开埠前崂山的社会文化状况 |
一、"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劳":文本意象中的传统崂山 |
(一) 文本中的山海胜境 |
(二) 被诗化的山海生活 |
二、亦农亦林亦渔的社会经济状况 |
(一) 垦山 |
(二) 伐木 |
(三) 渔海 |
三、山海环境氤氲下的生活观念与信仰世界 |
(一) "千难万难,不离崂山":坚韧从容的生活观念 |
(二) 多元混融的信仰世界 |
第二节 现代休闲游览空间的形成 |
一、道路交通的变化 |
(一) 进山道路沿革 |
(二) 公共交通路线的开辟 |
二、景区规划、景点维护与设施管理 |
(一) 规划景区与整理名胜古迹 |
(二) 游览设施逐步完善 |
(三) 增益崂山美景的其他举措 |
三、崂山划界与现代休闲游览空间的最终形成 |
第三节 崂山社会经济与日常生活的变迁 |
一、经济生活的变革 |
(一) 逐渐改良的农林经济 |
(二) 小规模的工商业活动 |
(三) 日渐衰落的海洋生产 |
二、日常生活的变迁 |
(一) 日益增加的生活成本与日趋窘迫的生活状况 |
(二) 因循固守的传统生活习惯 |
(三) 宗教活动的消长与信仰生活的变化 |
第四节 崂山的文化空间功能及意义 |
一、崂山风景名胜对民族文化认同与都市日常生活的建构作用 |
(一) 名胜古迹与城市声誉 |
(二) 名胜古迹与民族国家认同 |
(三) 休闲度假与日常生活的现代性 |
二、崂山文化传统对青岛社会生活的建构作用 |
余论"中心"与"边缘":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的青岛现象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着作和论文 |
后记 |
(5)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发酵和辣椒栽培基质配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无土栽培技术的分类 |
1.2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研究进展 |
1.3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特点 |
1.4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蔬菜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
1.5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 有机生态型基质研究的发展方向 |
1.7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的堆肥化研究 |
1.8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不同原料配比对高温堆肥过程影响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基质配比对温室辣椒生长、产量及品质效果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6)安徽沿淮水涝灾害气候分析及棚室蔬菜避洪减灾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概述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洪涝灾害的研究概况 |
1.3.2 国内外棚室蔬菜的研究概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特点和创新之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处理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数据采集 |
2.3 测定项目及使用仪器 |
2.3.1 气温的测定 |
2.3.2 空气湿度的测定 |
2.3.3 地温的测定 |
2.3.4 光照强度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
2.4.1 相关分析 |
2.4.2 回归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安徽沿淮水涝灾害气候分析 |
3.1.1 安徽沿淮降水量的基本特征 |
3.1.2 安徽沿淮梅汛期降水的特征分析 |
3.1.2.1 安徽沿淮梅雨期的基本特征 |
3.1.2.2 安徽沿淮梅汛期雨量的基本特征 |
3.1.3 安徽沿淮梅汛期降水的地域差异特征分析 |
3.1.4 安徽沿淮水涝对农业的影响 |
3.1.5 安徽沿淮农业水涝灾期特征分析 |
3.1.6 安徽沿淮地区水涝灾情分析 |
3.2 安徽沿淮水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
3.2.1 黄河夺淮恶果所致 |
3.2.2 特殊的地形 |
3.2.3 特殊的气候,暴雨集中、雨型恶劣 |
3.2.4 生态失衡人水争地 |
3.3 棚室蔬菜避洪种植农业气候特征分析 |
3.3.1 安徽沿淮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分析 |
3.3.2 安徽沿淮农业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
3.4 安徽沿淮无汛期蔬菜棚室光热资源特征 |
3.4.1 棚室内气温变化特征 |
3.4.2 设施内光照的变化特征 |
3.5 蔬菜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和反应 |
3.6 棚室蔬菜避洪减灾高效种植的机理与模式 |
3.6.1 棚室蔬菜避洪减灾高效栽培的机理分析 |
3.6.2 棚室蔬菜避洪种植的茬口安排 |
3.6.3 棚室蔬菜避洪减灾高效种植的技术模式 |
4. 结论 |
4.1 安徽沿淮水涝灾害气候特征 |
4.1.1 安徽沿淮降水量的基本特征 |
4.1.2 安徽沿淮地区水涝灾情特征 |
4.2 棚室蔬菜避洪种植农业气候特征 |
4.2.1 安徽沿淮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 |
4.2.2 安徽沿淮农业热量资源变化特征 |
4.2.3 安徽沿淮无汛期蔬菜棚室光热资源特征 |
4.3 安徽沿淮棚室蔬菜作物避洪减灾高效的种植模式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一品红无土促成栽培对其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设计 |
2.3.1 技术路线 |
2.3.2 无土栽培措施对一品红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设计 |
2.3.3 遮光处理促成栽培的实验设计 |
2.4 研究方法和手段 |
2.4.1 无土栽培措施对一品红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方法 |
2.4.1.1 形态指标(株高、侧枝长)的测定 |
2.4.1.2 观赏性状指标(苞片数、苞片面积)的测定 |
2.4.2 遮光处理对一品红生理生化影响的实验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无土栽培措施对一品红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无土栽培措施对一品红株高的影响 |
3.1.2 无土栽培措施对一品红侧枝生长的影响 |
3.1.3 无土栽培措施对一品红苞片数的影响 |
3.1.4 无土栽培措施对一品红苞片面积的影响 |
3.2 遮光处理对一品红生理生化的影响 |
3.2.1 遮光处理对一品红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2 遮光处理对一品红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3 遮光处理对一品红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
3.2.4 遮光处理对一品红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5 遮光处理对一品红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无土栽培措施对一品红生长的影响 |
4.1.2 遮光处理对一品红生长的影响 |
4.1.3 综合管理措施建议 |
4.2 讨论 |
4.3 下一步工作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读研期间主要科研学术经历及论文成果 |
(8)陕西草莓设施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草莓的设施栽培技术简介 |
1.1.1 草莓的促成栽培 |
1.1.2 草莓的半促成栽培 |
1.1.3 草莓冷藏抑制栽培 |
1.2 我国草莓栽培历史及生产现状 |
1.2.1 我国草莓栽培历史 |
1.2.2 我国各地草莓栽培的面积与分布 |
1.2.3 我国草莓栽培的特点 |
1.2.4 我国设施草莓栽培历史及现状 |
1.3 国外草莓的栽培概况 |
1.3.1 世界各国草莓生产的面积及产量 |
1.3.2 世界草莓栽培技术进展概况 |
1.4 陕西草莓设施栽培概况 |
1.5 陕西草莓设施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
1.5.1 连作障碍 |
1.5.2 栽培方式、栽培密度不够科学 |
1.5.3 品种与设施类型不匹配 |
1.5.4 不能适时扣棚 |
1.5.5 秧苗质量不高 |
1.5.6 不重视辅助授粉 |
1.6 开展此项研究的背景及必要性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拱棚草莓套栽厚皮甜瓜连作试验 |
2.1.1 试验时间 |
2.1.2 试验地点 |
2.1.3 试验材料 |
2.1.4 试验设计 |
2.2 日光温室草莓栽植密度试验 |
2.2.1 试验时间 |
2.2.2 试验地点 |
2.2.3 试验材料 |
2.2.4 试验设计 |
2.3 同一草莓品种不同设施条件栽培比较试验 |
2.3.1 试验时间 |
2.3.2 试验地点 |
2.3.3 试验材料 |
2.3.4 试验设计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套栽厚皮甜瓜对拱棚草莓连作的影响 |
3.1.1 拱棚草莓套栽厚皮甜瓜,对连作草莓死苗率的影响 |
3.1.2 拱棚草莓套栽厚皮甜瓜,对连作草莓产量、效益的影响 |
3.1.3 套栽厚皮甜瓜,对拱棚草莓连作影响的原因分析 |
3.2 日光温室草莓栽植密度对草莓栽培产量、产值的影响 |
3.2.1 产量、产值统计 |
3.2.2 栽植密度对草莓栽培产量、产值的影响分析 |
3.3 红太后品种草莓在不同设施栽培条件的栽培效果 |
3.3.1 样方选取与结果统计 |
3.3.2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晚清西方农业科技的认识传播与推广(1840-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言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农作物品种引进的研究 |
2.有关洋务运动中农业近代化问题的研究 |
3.西方近代农业引进问题的研究 |
4.近代农业教育和农业试验场研究 |
5.清末新政、重农思潮与农业近代化的研究 |
6.近代《农学丛书》与《农学报》等出版物的研究 |
7.国外有关中国近代农业的研究 |
三、本文所用文献与创新 |
第一章:晚清使臣对西方近代化农业的认识与思考 |
第一节:清代中国传统农业及其在世界农业中的地位 |
一、清代中国传统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
二、国外农业的发展、变化与超过中国 |
第二节:西方近代化农业机械 |
一、以人力、畜力为动力的农机具 |
二、以蒸汽等为动力的农机具 |
三、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 |
第三节:西方近代化农业化学与优良品种 |
一、农业化学的认识 |
二、优良品种的认识与收集 |
第四节:西方近代化农业气象和水利 |
一、农业气象 |
二、农业水利 |
第五节:西方近代化园艺技术 |
一、近代化的温室 |
二、巧夺天工的育种成果 |
三、饱览异域的奇花异草 |
第六节:西方丝、茶业 |
一、目睹外国丝茶业的挑战 |
二、中外丝茶消长的原因 |
第七节:西方林、牧、渔业中的近代化理念 |
一、生态造林护林 |
二、近代化的畜牧业 |
三、渔业科研与保护渔业资源 |
小结 |
第二章:晚清使臣所介绍的西方农业管理机构、农业政策与农业教育 |
第一节:农业管理机构与农业政策 |
一、政府中的农业机构 |
二、农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
第二节:农业教育 |
一、高等教育中的农学专业 |
二、近代化农业教育的效果 |
三、近代化农业教育对中国的影响 |
第三节:近代化农业知识的普及 |
一、西方的博览会 |
二、农业博物馆 |
小结 |
第三章:西方农业科技着作的翻译与认识 |
第一节:晚清翻译西方农学着作中的农学理论 |
一、植物学 |
二、动物学 |
三、地质、化学与土壤学 |
四、林学 |
五、昆虫学与真菌学 |
六、蚕体解剖与蚕体病理 |
七、气象学 |
八、力学 |
第二节:晚清翻译西方农学着作中的农业技术 |
一、作物栽培与育种 |
二、作物病虫害防治 |
三、园艺技术 |
四、茶树栽培新技术 |
五、耕地技术 |
六、施肥方法与新型肥料 |
七、林业技术 |
八、饲养技术 |
九、渔业技术 |
十、外寄生虫的防治 |
十一、体内寄生虫的防治 |
十二、作物及畜禽良种 |
十三、巴氏制种法 |
十四、栽桑与养蚕技术 |
十五、气象观测与气象预报 |
十六、西方近代化农机具 |
十七、水利技术 |
小结 |
第四章:西方近代农业科技在晚清的传播与推广 |
第一节:官绅联动 |
一、官方推介 |
二、乡绅推广 |
第二节:全国兴办农务学堂 |
一、湖北地区:全国领先,由乱到治 |
二、江浙地区:底蕴丰厚,成效显着 |
三、东北地区: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
四、华北地区:得益京畿,地缘优势 |
五、闽粤地区:借口岸光,务经济实 |
六、四川地区:地缘不利,斯人努力 |
第三节:农林试验场及其农业科研活动 |
一、农业试验场的兴办与管理 |
二、科研活动与初步成绩 |
第四节: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 |
一、基层农业教育网点及其辐射作用 |
二、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的宣传 |
三、西方近代农业科技推广之成效 |
第五节:晚清农务学堂与农事试验场的命运 |
小结 |
第五章:西方近代农业科技在晚清农林诸业的实践 |
第一节:植树造林 |
一、植树造林的认识 |
二、植树造林的实践 |
第二节:兴办垦植、灌溉、肥料和渔业公司 |
一、灌溉公司 |
二、垦植公司 |
三、肥料公司 |
四、渔业公司 |
第三节:兴办丝、茶业与农产品加工业 |
一、蚕桑公司 |
二、茶务公司 |
三、榨油与面粉加工企业 |
小结 |
余论: |
一、清代后期中国认识与引进西方农业科技的成效与不足 |
二、清代后期中国引进西方农业科技效果欠佳的教训与原因 |
参考书目 |
附表 |
本人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五一”上市黄瓜最佳栽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2]《齐民要术》研究[D]. 孙金荣. 山东大学, 2014(04)
- [3]浙江苍南大棚番茄的引种试验与关键栽培技术研究[D]. 陈一丰.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1)
- [4]“中心”与“边缘”:青岛的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1898~1937)[D]. 马树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5]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发酵和辣椒栽培基质配方研究[D]. 刘凯. 甘肃农业大学, 2010(06)
- [6]安徽沿淮水涝灾害气候分析及棚室蔬菜避洪减灾技术研究[D]. 黄小燕. 安徽农业大学, 2009(07)
- [7]一品红无土促成栽培对其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影响的研究[D]. 李罡. 安徽农业大学, 2009(S1)
- [8]陕西草莓设施栽培关键技术研究[D]. 程建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9]晚清西方农业科技的认识传播与推广(1840-1911)[D]. 魏露苓. 暨南大学, 2006(06)
- [10]“五一”上市黄瓜最佳栽培法[J]. 李树航,李季. 农民致富之友,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