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解剖论文_何思梦,岳奎涛,梁鹏,戴廉,王若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影像解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影像,血管,颈椎,静脉,面神经,上颌,股骨。

影像解剖论文文献综述

何思梦,岳奎涛,梁鹏,戴廉,王若国[1](2019)在《额颧角入路上颌神经阻滞的相关影像解剖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CT定位下测量经额颧角入路上颌神经阻滞相关影像学解剖结构数据,为临床安全开展此路径上颌神经阻滞提供依据。方法:对140例成年人进行颌面部MSCT扫描检查,并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和叁维容积显示(volume rendering, VR),分别在横断位和斜矢状位上测量额颧角至蝶骨大翼及圆孔外口的距离和角度,在斜矢状位上测量额颧角至颞肌后缘距离,在叁维图像上观察额颧角并通过测量参数描述其相对位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横断位上额颧角至蝶骨大翼及斜矢状位上额颧角至圆孔外口距离分别是(34.18±3.99) mm及(58.51±3.67) mm;相对额颧角所在冠状面和水平面,额颧角至圆孔外口需向前(15.19±2.20)°,向下(8.76±2.01)°。结论:CT定位准确、直观,为额颧角入路上颌神经阻滞的操作提供影像解剖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毛奕[2](2019)在《下颈椎棘突及棘突间隙影像解剖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对下颈椎棘突的长度、宽度、高度、棘突上下缘夹角和棘突间隙的解剖形态进行系统测量,为试制下颈椎棘突间动态固定装置和棘突骨折固定修复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研究方法:收集2017.01.01-2017.06.30于山东省立医院东院区行颈椎电子计算机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患者,将所有CT数据导入GE AW4.4工作站,进行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截面重建,在重建后的图像上进行测量。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下颈椎棘突和棘突间隙解剖结构,我们测量了棘突长度(上缘和下缘),高度(根部和中间),宽度(根部和中间),棘突间距(根部、中间和尖部)以及棘突上下缘夹角和棘突间隙夹角。所有定量变量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 22软件(SPSS Inc,Chicago,Illinois,USA)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 R相关分析,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共有62人纳入研究,年龄40.81±9.32岁,身高168±7.80cm。其中男性32人(51.6%),年龄41±8.97岁,身高173.56±5.49cm;女性30人(48.4%),年龄40.5±9.73岁,身高162.07±5.04cm。通过对62个人的下颈椎棘突及棘突间隙进行测量统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C3最短,C7最长;C5最窄,C7最宽;C3或C5最矮,C7最高;C6/C7间隙最小,C3/C4间隙最大;从C3到C7,棘突上下缘和棘突间隙夹角均呈递减的趋势。身高与棘突长度的相关性最高,呈正相关(r:0.50-0.61,p<0.01),而年龄与棘突间隙的间距相关性最高,呈负相关(r:-0.49-0.26,p<0.05)。研究结论:本研究对下颈椎棘突的长度、宽度、高度、棘突上下缘夹角和棘突间隙的解剖形态进行系统测量,为棘突体表定位和棘突定位法进行椎弓根置钉和侧块置钉提供解剖基础,为试制下颈椎棘突间动态固定装置和棘突骨折固定修复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丰富国人的脊柱数据,为脊柱疾病的精确治疗和管理起到一定作用。后续还需大样本,多中心研究并研究棘突大小形态与体重、BMI、坐高的关系,同时分别于颈椎屈伸、旋转和侧弯状态下测量棘突间隙解剖结构,进一步完善人体下颈椎棘突及棘突间隙数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0)

李从蕊,陈炼,夏喜斌,胡平胜,毕锋[3](2018)在《成人正常上腔静脉影像解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64排螺旋CT对上腔静脉(SVC)的解剖进行观察分析,为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回顾分析本院306例患者的胸部薄层增强CT影像资料,测量气管隆突水平SVC的左右径及前后径,分析性别和年龄因素在SVC管径测值差异性;另外分别记录SVC起始部及房腔交界对应椎体的位置。结果 306例患者气管隆突水平SVC左右径、前后径分别为(18.8±2.9)mm、(21.4±2.9)mm。左右径存在显着性别差异,但相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后径无显着性别及年龄差异。68.6%的患者SVC起始部位于T_3水平、81.7%的患者房腔交界位于T_6~T_7水平。结论胸部薄层增强CT可以清晰显示SVC的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解剖依据。(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8年20期)

戴振火[4](2018)在《面神经颅内段影像解剖与面肌痉挛MR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CT及MR 3D高分辨率成像技术,显示面神经颅内段的解剖结构,进行相关参数测量,分析面神经颅内段的解剖学结构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探讨面肌痉挛的发病原因与磁共振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1.收集40例行颞骨高分辨率螺旋CT扫描和磁共振T_1WI-3D-FFE、T_2WI-3D-DRIVE及B-TFE序列脑干神经扫描健康体检者的影像数据,图像后处理展示并测量面神经脑池段及颞骨内各段的长度、直径及横轴位、斜矢状位夹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2.对80例单侧发病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磁共振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行针对面神经的T_1WI-3D-FFE、T_2WI-3D-DRIVE及B-TFE序列扫描,对比健康对照组及面肌痉挛患者患侧、健侧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判断面神经根部有无血管接触或压迫,找出责任血管。3.比较磁共振T_1WI-3D-FFE、T_2WI-3D-DRIVE及B-TFE叁种成像序列对原发性面肌痉挛责任血管的检出阳性率,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颞骨螺旋CT高分辨率扫描结合脑干MRI叁维高分辨率扫描(T_1WI-3D-FFE、T_2WI-3D-DRIVE及B-TFE序列),显示面神经颅内段解剖形态清楚。面神经颅内各段的长度分别为:脑池段13.33±1.46 mm,内听道段9.98±1.03 mm,迷路段4.97±0.36mm,鼓室段10.97±1.53 mm,乳突段14.97±1.31mm;直径分别为:脑池段1.47±0.35mm,内听道段1.44±0.36mm,迷路段1.16±0.23mm,鼓室段1.28±0.37mm,乳突段1.39±0.26mm。本研究测量数据与国内外学者尸体解剖测量统计学无显着差异性(P﹥0.05)。2.80例单侧发病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经T_2WI-3D-DRIVE扫描检出患侧责任血管71例,检出阳性率为88.75%;T_1WI-3D-FFE检出HFS患者患侧责任血管77例,阳性检出率为96.25%;B-TFE检出HFS患者患侧责任血管46例,阳性检出率为57.5%。其责任血管分别为:49例来源于小脑前下动脉,22例为小脑后下动脉,基底动脉10例,椎动脉19例。3.HFS患者患侧面神经根部直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神经脑池段的长度、横轴位夹角及斜矢状位夹角与对照组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HFS患者患侧与健侧的面神经根部直径和横轴位夹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是-7.56和-2.03,P﹤0.05),面神经脑池段的长度及斜矢状位夹角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是0.79和0.33,P﹥0.05);HFS患者患侧面肌痉挛程度与责任血管对面神经的压迫程度具有显着相关性(χ~2=8.6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颞骨高分辨率螺旋CT扫描结合先进的后处理工作站,可进行任意方位和角度的图像重建,能清楚地显示面神经管在颞骨内的形态和走行,与解剖具有很好的对应性,有利于研究面神经颞骨段。磁共振T_1WI-3D-FFE、T_2WI-3D-DRIVE及B-TFE序列脑干神经扫描能直接显示面神经脑池段和内耳道段,方法可靠。2.通过面神经颅内段的解剖学观察与测量,展示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的空间位置关系,确定面神经与周围血管走行位置异常导致的神经血管压迫是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一个主要病因,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术后临床效果评估提供解剖依据。3.面神经根部责任血管的接触或压迫与面肌痉挛临床症状的发生紧密相关。单纯显示面神经B-TFE序列优于其它序列,但显示细小血管能力差;T_1WI-3D-FFE能同时显示面神经和周围血管,可作为临床诊断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标准之一。T_2WI-3D-DRIVE能清晰显示有脑脊液衬托的面神经,但显示细小血管能力稍差,可作为T_1WI-3D-FFE的补充;两种扫描序列相结合,以利于增加显示结果的可信度。(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王明宇[5](2018)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T影像解剖基础及分型诊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T影像解剖基础及分型诊断。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接收的53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依据CT表现分组:甲组(18例单纯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乙组(25例腰椎退变相关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丙组(10例其他原因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同时选同期52例健康人(参照组),比对4组诊断效果。结果:乙组CT征象当中:12例椎体前缘骨赘,9例椎间盘前凸,4例下腰椎脱落;4组CT征象对照,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各种类型的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展开临床诊断时,予以CT诊断的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8年08期)

尤云峰,张森,鲍伟宇,武君,梁万强[6](2018)在《颈内动脉颈段走行异常的影像解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颈内动脉颈段走形异常的CTA、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对临床怀疑脑血管病或体检行头部及头颈部CTA检查的389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发现15例异常患者,还有1例行MRI平扫检查确定,观察颈内动脉颈段走形位置异常的部位及走行线路异常的形态。结果颈内动脉颈段走形位置异常在CTA、MRI上表现为叁种形式(1)鼻咽部粘膜下(2)口咽部粘膜下(3)横跨咽旁间隙并远离口鼻咽腔;走形路线异常形态有">或<"状、"C"状、"横U"状、"S"状、"Z或N"状、圈状及"3"字状。结论颈内动脉颈段走形位置和走形线路异常,是同一事物的两个表现形式,CTA检查不仅能从横断位局部观察走形位置异常,而且通过VR后处理技术整体上显示走形线路异常,可为临床咽部手术及脑血管疾病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解剖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叶积飞,叶方,苏琳珠[7](2017)在《股骨髓内钉近端不同方向锁钉的相关影像解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将股骨髓内钉近端螺钉置入小粗隆增加内固定稳定性,本研究利用高端CT影像测量了股骨近端部分解剖参数,为改进髓内钉近端锁钉的置钉位置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髋关节CT扫描结果正常的成年患者45例,取双侧股骨近端数据研究,对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并计算股骨近端普通皮质厚度、经小粗隆皮质厚度等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小粗隆水平普通股骨横径为(3.62±0.39)cm,经小粗隆最大股骨横径为(4.60±0.43)cm,经小粗隆最大股骨横径较普通股骨横径大,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t=38.52,P<0.05);股骨上段普通皮质厚度为(1.32±0.35)cm,经小粗隆皮质厚度为(2.58±0.50)cm,小粗隆后倾角为(17.85±4.06)°,经小粗隆皮质厚度较普通皮质厚度大,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t=28.46,P<0.05)。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变异大,在本研究中小粗隆后倾角为(17.85±4.06)°,如想将螺钉置入小粗隆,此为最佳方向;股骨近端经小粗隆最大横径较普通股骨横径明显大,可以置入更长的螺钉;经小粗隆皮质厚度也较普通皮质厚度更厚。(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7年35期)

毛奕,崔新刚[8](2017)在《下颈椎棘突及棘突间隙影像解剖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量下颈椎棘突及棘突间的解剖参数,为试制颈椎棘突间非融合固定装置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收集46名(男性22人,女性24人)进行颈椎CT扫描的志愿者,将扫描信息传至GE AW4.4工作站测量棘突长度、宽度、高度、倾斜角度以及相邻棘突间距。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男女存在显着差异,男性下颈椎棘突:C_7最长,C_3最短;C_7最宽,C_5最薄;C_7最高,C_5最矮;C_6倾斜角度最大,C_3最小;C_3/C_4棘突间距最大,C_6/C_7最小。女性下颈椎棘突:C_7最长,C_3最短;C_7最宽,C_4最薄;C_7最高,C_3最矮;C_7倾斜角度最大,C_3最小;C_3/C_4棘突间距最大,C_6/C_7最小。结论本研究较全面地测量了下颈椎棘突的相关指标,包括棘突长度、宽度、高度、倾斜角度以及相邻棘突间距,为试制颈椎棘突间非融合固定装置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王成[9](2017)在《前路多向自锁钛板治疗腰骶段结核的影像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脊柱腰骶段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及特殊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核可导致该部位椎体骨质破坏、塌陷,其治疗难度大,大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行病灶清除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长期以来,前后路联合的手术方式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创伤,一期前路手术因其创伤小而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所关注并推崇。本研究主要针对一期前路病灶清除结合自主研发的多向自锁钛板治疗腰骶段结核开展相关影像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腰骶段前方由两侧髂血管与骶岬共同构成的叁角形“无血管区”,被公认为是腰骶段前路手术的安全操作区域。结核炎症可引起髂血管与周围组织粘连,增加了术中游离、牵移血管的难度,在该“无血管区”内进行操作和安置内置物可降低血管损伤风险。结核脓肿向前推移髂血管,于矢状面上椎体前缘可形成一个潜在间隙,可能为病灶清除术后内置物安置提供一定的空间,避免髂血管搏动与内固定摩擦导致的迟发性血管损伤风险。既往关于腰骶段前方“无血管区”的研究都只针对了健康人群,且只关注了其在冠状面的解剖特点,而并无腰骶段结核患者的相关报道。现有前路内固定系统并不适用于腰骶段结核患者,课题组前期根据脊柱腰骶段解剖、髂血管走形以及结核所致的终板不规则破坏等特点设计了一款符合腰骶段结核病情特点的解剖型腰骶椎前路多向锁定钉板。多向自锁钛板可根据实际病例的骨质破坏情况选择破坏较少的区域进钉,并采用“多向自锁”技术实现螺钉成角稳定。我院骨科采用多向自锁钛板行一期前路内固定术治疗的腰骶段结核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目的(1)在前期正常人腰骶段前方“无血管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观察结核病灶对该“无血管区”的影响,探索腰骶段结核前路内固定手术的解剖学基础;(2)观察采用自主研发的多向自锁钛板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骶段结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回顾我科2010-2015年收治的36例腰骶段结核患者的术前3D-CTA影像,观察和测量结核冷脓肿及椎体骨质破坏导致的髂血管走行及其形成的“无血管区”的相对叁维解剖关系;(2)对我科在2010-2015年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35例腰骶段结核患者,术前采用3D-CTA评估“无血管区”的解剖情况。术中采用多向自锁钛板选择骨质结构相对完整的区域进行固定。术后定期随访,评估结核活动、植骨融合、矫形维持、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1)腰骶段前方构成骶前“无血管区”的两侧边界,左侧为髂静脉、右侧为髂动脉的最多见,占86.1%,二者骑跨点至腰5下缘的距离为15.0±15.1 mm。腹主动脉分叉点在L4水平最多见,占61.1%;髂总静脉汇合点在L5水平最多见,占41.7%。在腰5下缘和骶1上缘水平,两侧髂血管内缘间的宽度分别为30.2±17.9 mm、37.8±16.7 mm,正矢状面结核脓肿的矢状径分别是7.8±3.8 mm、10.5±5.2 mm,脓肿最大矢状径分别是10.8±4.4 mm、13.7±6.1 mm。髂血管后壁至椎体前缘的距离在腰5下缘左右两侧分别为9.9±6.0 mm、10.2±5.5 mm,在骶1上缘左右两侧分别为11.9±6.9 mm、11.8±5.4mm。(2)3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6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49min、失血量257ml,术中无大血管、神经及输尿管损伤。术后腰腿痛症状均获明显缓解,无结核复发、下肢深静脉血栓、逆行射精及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椎间植骨均达Ⅰ级骨愈合。术前、末次随访平均红细胞沉降率分别是32.14 9.87mm/h、5.34 2.30 mm/h,术前、末次随访平均C反应蛋白分别是23.66 9.98 mg/L、1.26 0.55 mg/L,术前、末次随访平均VAS评分分别是4.80 1.02分、0.83 0.71分,术前、末次随访平均ODI评分分别是(27.47 6.79)%、(4.31 1.49)%,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平均腰骶角分别是(23.09 3.21)°、(29.21 1.16)°和(26.71 1.57)°。结论(1)腰骶段结核患者髂血管走形变异大;矢状面上,由于受结核病灶的影响于椎体前方形成的额外空间可为前路手术安置内固定提供更多的可能。(2)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治疗腰骶段结核安全且有效,多向自锁钛板是适合腰骶段结核前路手术的有效内固定装置。(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期刊2017-10-01)

王淼,雷媛,潘爱华,邓小华[10](2017)在《MOOCs为基础的断层影像解剖与虚拟仿真融合的教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试图尝试运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结合MOOCs的思想将断层影像解剖学和虚拟仿真技术融合。举例详细介绍腹部断层影像第二肝门横断层面的解剖教学当中,如何在数字人系统的操作界面下,进行第二肝门横断层面的讲解。首先进入课程界面导入微视频,同时利用VH Dissector Pro软件的索引、标记、旋转、移除、放大等功能复习肝脏的基础解剖知识,通过这个软件的不同视图界面来着重学习肝的横断层面的主要结构、毗邻及其临床要点。利用此软件的交互式课程平台,添加第二肝门层面的CT、MRI以及B超的影像图片,通过链接的方式把影像断层图片和第二肝门的横断层面图联系起来观察。其次,在线讨论与肝、肝门静脉相关的解剖学知识和临床问题,进行PBL教学,最后,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制定学生作业的评分规则,进行同学互评。(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第六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7-08-07)

影像解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对下颈椎棘突的长度、宽度、高度、棘突上下缘夹角和棘突间隙的解剖形态进行系统测量,为试制下颈椎棘突间动态固定装置和棘突骨折固定修复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研究方法:收集2017.01.01-2017.06.30于山东省立医院东院区行颈椎电子计算机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患者,将所有CT数据导入GE AW4.4工作站,进行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截面重建,在重建后的图像上进行测量。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下颈椎棘突和棘突间隙解剖结构,我们测量了棘突长度(上缘和下缘),高度(根部和中间),宽度(根部和中间),棘突间距(根部、中间和尖部)以及棘突上下缘夹角和棘突间隙夹角。所有定量变量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 22软件(SPSS Inc,Chicago,Illinois,USA)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 R相关分析,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共有62人纳入研究,年龄40.81±9.32岁,身高168±7.80cm。其中男性32人(51.6%),年龄41±8.97岁,身高173.56±5.49cm;女性30人(48.4%),年龄40.5±9.73岁,身高162.07±5.04cm。通过对62个人的下颈椎棘突及棘突间隙进行测量统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C3最短,C7最长;C5最窄,C7最宽;C3或C5最矮,C7最高;C6/C7间隙最小,C3/C4间隙最大;从C3到C7,棘突上下缘和棘突间隙夹角均呈递减的趋势。身高与棘突长度的相关性最高,呈正相关(r:0.50-0.61,p<0.01),而年龄与棘突间隙的间距相关性最高,呈负相关(r:-0.49-0.26,p<0.05)。研究结论:本研究对下颈椎棘突的长度、宽度、高度、棘突上下缘夹角和棘突间隙的解剖形态进行系统测量,为棘突体表定位和棘突定位法进行椎弓根置钉和侧块置钉提供解剖基础,为试制下颈椎棘突间动态固定装置和棘突骨折固定修复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丰富国人的脊柱数据,为脊柱疾病的精确治疗和管理起到一定作用。后续还需大样本,多中心研究并研究棘突大小形态与体重、BMI、坐高的关系,同时分别于颈椎屈伸、旋转和侧弯状态下测量棘突间隙解剖结构,进一步完善人体下颈椎棘突及棘突间隙数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影像解剖论文参考文献

[1].何思梦,岳奎涛,梁鹏,戴廉,王若国.额颧角入路上颌神经阻滞的相关影像解剖测量[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

[2].毛奕.下颈椎棘突及棘突间隙影像解剖及其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9

[3].李从蕊,陈炼,夏喜斌,胡平胜,毕锋.成人正常上腔静脉影像解剖分析[J].当代医学.2018

[4].戴振火.面神经颅内段影像解剖与面肌痉挛MR诊断[D].福建医科大学.2018

[5].王明宇.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T影像解剖基础及分型诊断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

[6].尤云峰,张森,鲍伟宇,武君,梁万强.颈内动脉颈段走行异常的影像解剖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8

[7].叶积飞,叶方,苏琳珠.股骨髓内钉近端不同方向锁钉的相关影像解剖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

[8].毛奕,崔新刚.下颈椎棘突及棘突间隙影像解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7

[9].王成.前路多向自锁钛板治疗腰骶段结核的影像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D].第叁军医大学.2017

[10].王淼,雷媛,潘爱华,邓小华.MOOCs为基础的断层影像解剖与虚拟仿真融合的教学改革[C].中国解剖学会第六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7

论文知识图

胸腔CT影像各组织的大致分布情况胸腔CT影像示例数据分割体误差对比断面影像解剖结构的表盘定位系...一3bCT影像解剖:胸部和心脏横断面...一3dCT影像解剖:胸部和心脏横断面...

标签:;  ;  ;  ;  ;  ;  ;  

影像解剖论文_何思梦,岳奎涛,梁鹏,戴廉,王若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