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大螺旋藻论文_杨生辉,祖廷勋,罗光宏,王丹霞,陈天仁

导读:本文包含了极大螺旋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螺旋藻,生物量,蛋白,条件,废水处理,废水,突变。

极大螺旋藻论文文献综述

杨生辉,祖廷勋,罗光宏,王丹霞,陈天仁[1](2017)在《极大螺旋藻高光合速率藻种的紫外诱变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高光合速率极大螺旋藻藻种。方法:结合自然分离筛选、超声处理、紫外诱变和高CO2条件胁迫等方法进行诱变筛选。结果:得到3株极大螺旋藻突变株KYZ1、KYZ2、KYZ3,通过藻丝形态、生长量、CO2利用率、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等因素对比,并采用综合评分法,筛选出1株优质藻株KYZ2。结论:与出发藻株相比具有藻丝长度均明显变长、藻丝个体大、生长速度快、光合速率高、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高等优点,是一株具有工业养殖潜力的藻株。(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7年02期)

何鹏[2](2016)在《红外辐射对极大螺旋藻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20年来伴随着对螺旋藻研究的不断加深,人们开始慢慢揭开了螺旋藻神秘的面纱,以螺旋藻为原料的大众绿色保健营养品接连不断的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螺旋藻富含大量优质的高蛋白,已引起食品和保健品行业的的广泛关注,由此揭开了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螺旋藻的序幕,但由于螺旋藻产率低导致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螺旋藻的成本过高,严重制约了螺旋藻行业的发展。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螺旋藻的关键是提高螺旋藻的产率,而螺旋藻的生长速率又直接影响着产率,换言之如何改善螺旋藻的生长速率成为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螺旋藻的关键点。传统方式是从改善藻液内部光照条件的角度出发,加强螺旋藻的生长速率,比如:使用光生物反应器,但无论使用何种光生物反应器都有它们相应的缺陷。本文立足于改善螺旋藻自身生长速率,从而实现增产的目的。本文研究红外对极大螺旋藻生长状况(生长速率以及最终产率)的影响以及特定远红外(2~25 μ m)辐射处理时间对极大螺旋藻生长状况的影响。实验发现远红外(2~25 μ m)和940nm的红外对极大螺旋藻的生长状况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尤以远红外(2~25 μ m)效果最佳,同时发现红外辐射处理时间也对极大螺旋藻的生长状况有着一定的影响,通过实验证明:经特定远红外(2~25μm)辐射处理8小时对促进极大螺旋藻的生长作用最为明显,也就是说采用特定红外(2~25 μ m)辐射处理极大螺旋藻能够提高螺旋藻的最终产率。利用特定红外(2~25 μ m)辐射处理螺旋藻不仅环保、易操作、成本低而且适用于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极大螺旋藻。(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6-05-01)

孙备,何鹏,高天天,钟水库,何开岩[3](2015)在《红外辐射对极大螺旋藻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红外辐射处理极大螺旋藻以提高其产量。【方法】分别使用远红外(2~25μm)、近红外(940nm和850nm)处理极大螺旋藻,测定其最终干重和生长速率,研究不同波长红外线对极大螺旋藻生长的影响。【结果】极大螺旋藻经远红外(2~25μm)辐射处理后的最大干重为对照组的3倍,经940nm红外处理后的最大干重为对照组的2.3倍,经850nm红外辐射处理后的最终干重与对照组相差不大。【结论】远红外(2~25μm)和940nm波长的近红外对极大螺旋藻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而850nm红外对极大螺旋藻的生长无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广西科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王钰舟,杨雷,张景来,苏仁杰,陈龙[4](2014)在《利用啤酒废水培养极大螺旋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啤酒废水培养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研究了初始COD、DO、氮磷元素等培养条件对藻生物量(每mL培养液中极大螺旋藻的质量,以干重计)及废水水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将废水稀释至COD=700 mg/L,控制DO=2.5 mg/L,并添加氮磷元素使废水的碳氮磷质量比为225∶15∶1,培养3 d,极大螺旋藻的藻生物量可达175.55 mg/L,即每吨啤酒废水可生产极大螺旋藻175.55 g;废水中COD,TN,NH3-N,NO3-,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43%,94.54%,74.66%,94.53%,61.54%。利用啤酒废水培养螺旋藻在收获极大螺旋藻生物质的同时,还能对废水起到一定程度的净化作用。(本文来源于《化工环保》期刊2014年03期)

杨莹莹,管斌,孔青,游泳,高艳艳[5](2012)在《极大螺旋藻的硒富集化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得到大量含有机硒的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以生物量和藻体内硒富集量作为指标,研究不同硒添加量和硒添加方式对极大螺旋藻生长及富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分8d等量(100μL)多次添加100μg/mL Na2S eO3溶液,是最佳添加量和添加方式,可得到生物量为0.903g/L,单位干藻粉有机硒含量为1413.168μg/g的富硒极大螺旋藻。(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2年01期)

管斌,杨莹莹,孔青,游泳,高艳艳[6](2011)在《极大螺旋藻培养及生物富硒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高富硒量的极大螺旋藻,在硒添加方式为8d等量多次添加800μg/mL Se(Ⅳ)的前提下,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初始pH值、光照强度、NaHCO3浓度和NaNO3浓度对富硒极大螺旋藻生物量和硒富集效果的影响。在光照2000lx∶5000lx=12h∶12h条件下,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NaHCO3浓度12.8g/L、NaNO3浓度2.5g/L、pH值9.8为极大螺旋藻生物富硒的最佳条件,得到了生物量为2.517g/L,总硒含量为2.843mg/g(干重)的富硒极大螺旋藻。(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1年07期)

杨莹莹[7](2011)在《极大螺旋藻高浓度培养及生物富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螺旋藻富含蛋白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医疗保健、饲养、精细化工及化妆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以极大螺旋藻为研究对象,从提高螺旋藻的产量角度出发,旨在采用光生物反应器,并添加有机物,对螺旋藻进行混合营养培养,降低光照对螺旋藻生长的限制,从而降低成本,最终实现螺旋藻的高浓度培养。此外,通过对极大螺旋藻生物富硒条件的优化,提高富硒极大螺旋藻的生物量和有机硒含量。为达到高密度培养,首先在Zarrouk培养基的基础上,对其中的部分营养元素的浓度(碳源、氮源和部分无机盐离子)进行了优化,研究了温度、初始pH值和光照强度对极大螺旋藻生长的影响。确定的极大螺旋藻Zarrouk培养基部分组分最佳浓度为NaHCO_3 16.8g/L、NaNO_3 2.0 g/L、NaCl 2.0g/L、MgSO_4·7H_2O 0.1 g/L、K_2SO_4 2.0 g/L、K_2HPO_4·3H_2O 0.6 g/L;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光强3500lx、温度30℃、PH 9.3。其次,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有机碳、氮源,进行混合营养培养。选择能促进极大螺旋藻生长的有机碳、氮源,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无机和有机底物的合适组合。结果表明:在3500 lx光照强度下,含蛋白胨0.4g/L、葡萄糖1.5g/L、NaHCO3 16.8g/L、NaNO3 2.5g/L的培养基培养极大螺旋藻,可得到最高生物量3.73 g/L。最后,在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极大螺旋藻的高浓度培养,确定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3000lx ,通气量120L/h(0.5vvm),温度30℃,搅拌转速从150r/min开始,每天以10r/min的速度递增,第4天开始流加葡萄糖,至培养液中葡糖糖浓度为2.0g/L,培养10d,最终生物量为3.06g/L。在光生物反应器培养过程中,由于光衰减现象,3000lx的光照强度成为限制极大螺旋藻生长的关键因素。在此条件下,流加高浓度培养基和NaHCO3溶液对极大螺旋藻最终生物量的积累起到了反作用;而流加有机碳源葡萄糖,可以减小极大螺旋藻对光的依赖性,有效提高螺旋藻产量。通过研究硒添加量、添加方式,以及光照、pH、碳源、氮源对极大螺旋藻富硒及生长的影响,表明等量多次添加800μg/mL Se(Ⅳ),在光照条件2000 lx:5000 lx=12h:12h、pH 9.8、NaHCO_3 12.8g/L、NaNO_3 2.5 g/L条件下可得到极大螺旋藻生物量为2.517g/L,含硒量为2.843 mg/g干重,有机硒比率达95%以上,达到了很好的富硒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1-04-30)

孙鹏[8](2011)在《极大螺旋藻多糖提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TCA法和Sevag法两种螺旋藻多糖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指出TCA法在多糖提得率、蛋白去除率、色素去除率方面均优于Sevag法;同时对TCA法提取多糖进行了正交实验,从固液比、pH值、时间、温度4个方面进行优化组合得到了最佳提取条件:当pH值为10、固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6h、温度为90℃时达到TCA法提取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多糖提得率为3.935%。(本文来源于《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期刊2011年11期)

刘士伟,刘杰,李博生[9](2010)在《极大螺旋藻藻胆蛋白α亚基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极大螺旋藻藻胆蛋白α亚基进行分析研究,为该蛋白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已经在GenBank上登录的极大螺旋藻藻胆蛋白的α亚基基因(GenBank AF441177)及其翻译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其组成和相关性质的分析、蛋白质信号肽预测、跨膜结构域的预测及亲水性/疏水性的测定,同时构建了分子进化树,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该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丰富,不仅含18种必需氨基酸还含有甘氨酸、天冬氨酸等非必需氨基酸;对该蛋白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分析表明,其属于胞内蛋白;对该蛋白的亲水性分析表明,其属于亲水性蛋白;进化树分析表明,该蛋白与钝顶节旋藻的同源性高,达99%~100%。[结论]该研究为α亚基和β亚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提供了一定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23期)

于平,陆伟宏,励建荣[10](2010)在《基于途径工程的极大螺旋藻藻蓝蛋白α亚基的生物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藻蓝蛋白α亚基的生物合成途径,利用PCR技术从极大螺旋藻基因组DNA中克隆了与其生物合成相关的5个基因藻蓝蛋白α亚基蛋白基因(cpcA)、血红素氧化酶基因(hox1)、藻蓝素:铁硫蛋白氧化还原酶(pcyA)、藻蓝素裂合酶基因E(cpcE)和藻蓝素裂合酶基因F(cpcF),并将这些基因用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依次构建到表达载体pETDuet-1的两个外源基因表达盒内,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经氨苄青霉素抗性筛选,得到工程菌ZJGSU02。经测序确认,连接到pETDuet-1上的5个基因拼接正确。IPTG诱导后,工程菌培养液中的细胞呈现明显的蓝色,对照菌颜色没有发生变化。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在21kD处有一明显的条带。重组蛋白经锌离子溶液浸泡后,在紫外光激发下呈现桔色荧光。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能特异性地与6×His-tag单克隆抗体结合。通过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检测,发现重组蛋白最大吸收波长为623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为645.8nm,与天然极大螺旋藻中藻蓝蛋白α亚基的最大吸收波长和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一致,以上结果表明极大螺旋藻藻蓝蛋白α亚基已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实现异源表达。该研究结果不仅为色基结合蛋白这类复杂蛋白在异源宿主系统中的表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且也为探索在一个表达载体上构建和表达5个或5个以上的外源目的蛋白基因及其基因互作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极大螺旋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20年来伴随着对螺旋藻研究的不断加深,人们开始慢慢揭开了螺旋藻神秘的面纱,以螺旋藻为原料的大众绿色保健营养品接连不断的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螺旋藻富含大量优质的高蛋白,已引起食品和保健品行业的的广泛关注,由此揭开了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螺旋藻的序幕,但由于螺旋藻产率低导致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螺旋藻的成本过高,严重制约了螺旋藻行业的发展。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螺旋藻的关键是提高螺旋藻的产率,而螺旋藻的生长速率又直接影响着产率,换言之如何改善螺旋藻的生长速率成为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螺旋藻的关键点。传统方式是从改善藻液内部光照条件的角度出发,加强螺旋藻的生长速率,比如:使用光生物反应器,但无论使用何种光生物反应器都有它们相应的缺陷。本文立足于改善螺旋藻自身生长速率,从而实现增产的目的。本文研究红外对极大螺旋藻生长状况(生长速率以及最终产率)的影响以及特定远红外(2~25 μ m)辐射处理时间对极大螺旋藻生长状况的影响。实验发现远红外(2~25 μ m)和940nm的红外对极大螺旋藻的生长状况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尤以远红外(2~25 μ m)效果最佳,同时发现红外辐射处理时间也对极大螺旋藻的生长状况有着一定的影响,通过实验证明:经特定远红外(2~25μm)辐射处理8小时对促进极大螺旋藻的生长作用最为明显,也就是说采用特定红外(2~25 μ m)辐射处理极大螺旋藻能够提高螺旋藻的最终产率。利用特定红外(2~25 μ m)辐射处理螺旋藻不仅环保、易操作、成本低而且适用于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极大螺旋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极大螺旋藻论文参考文献

[1].杨生辉,祖廷勋,罗光宏,王丹霞,陈天仁.极大螺旋藻高光合速率藻种的紫外诱变筛选[J].食品科学.2017

[2].何鹏.红外辐射对极大螺旋藻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6

[3].孙备,何鹏,高天天,钟水库,何开岩.红外辐射对极大螺旋藻生长的影响[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5

[4].王钰舟,杨雷,张景来,苏仁杰,陈龙.利用啤酒废水培养极大螺旋藻[J].化工环保.2014

[5].杨莹莹,管斌,孔青,游泳,高艳艳.极大螺旋藻的硒富集化培养研究[J].食品科学.2012

[6].管斌,杨莹莹,孔青,游泳,高艳艳.极大螺旋藻培养及生物富硒条件的优化[J].中国酿造.2011

[7].杨莹莹.极大螺旋藻高浓度培养及生物富硒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8].孙鹏.极大螺旋藻多糖提取方法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

[9].刘士伟,刘杰,李博生.极大螺旋藻藻胆蛋白α亚基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

[10].于平,陆伟宏,励建荣.基于途径工程的极大螺旋藻藻蓝蛋白α亚基的生物合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0

论文知识图

一1极大螺旋藻在1000倍显微镜下放...激素对极大螺旋藻SOD酶比活力...激素对极大螺旋藻生物量的影响不同浓度酚对极大螺旋藻的光合放...激光对极大螺旋藻红外吸收光谱的...极大螺旋藻生长曲线

标签:;  ;  ;  ;  ;  ;  ;  

极大螺旋藻论文_杨生辉,祖廷勋,罗光宏,王丹霞,陈天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