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论文_周育,韩叁青,王茹茹,谢忠稳

导读:本文包含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血管,紧张,高血压,酶抑制剂,阻滞剂,内酯,多态性。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论文文献综述

周育,韩叁青,王茹茹,谢忠稳[1](2019)在《食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生物活性物质,食源ACE抑制肽在高血压预防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介绍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发酵食品源ACE抑制肽降高血压的研究进展,并根据文献中分子对接的研究结果分析ACE抑制肽与ACE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阐述降高血压作用的其他途径,讨论ACE抑制肽降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卞鑫,卢丽波,朱晔,王琳琳,景桂英[2](2019)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脑梗死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脑梗死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并随机分为对照组、脑梗死组、ACEI组,后两组采用线栓法建立脑梗死模型、ACEI组给予福辛普利10 mg/kg灌胃干预、其余两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干预。比较3组间Morris水迷宫认知功能指标、脑组织中凋亡基因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台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脑组织中Bcl-2相关X蛋白(Bax)、自杀相关因子(Fas)、Fas配体(FasL)、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磷酸化Janus激酶(p-JAK2)、磷酸化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p-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及活性氧簇(ROS)、丙二醛(MDA)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的mRNA表达水平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ACEI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脑梗死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多于脑梗死组,平台停留时间明显长于脑梗死组,脑组织中Bax、Fas、FasL、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p-JAK2、p-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及ROS、MDA的含量均明显低于脑梗死组,脑组织中Bcl-2的mRNA表达水平及CAT、SOD的含量明显高于脑梗死组。结论:ACEI能够改善脑梗死大鼠的认知功能并抑制缺血脑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陈勇,方汉云,潘建生,李碎朋,赵章银[3](2019)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高血压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4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两组Ⅰ、Ⅱ、Ⅲ级高血压患者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ACEI,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28d。检测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血清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并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同组Ⅲ级高血压患者血清SOD水平明显低于Ⅰ、Ⅱ级高血压患者(P<0.05),同组Ⅲ级高血压患者血清AOPP水平明显高于Ⅰ、Ⅱ级高血压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级高血压患者血清SOD水平均高于对应的对照组患者,血清AOPP水平均低于对应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Ⅲ级高血压患者血清ET-1、NO水平明显高于Ⅰ、Ⅱ级高血压患者(P <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级高血压患者血清ET-1、NO水平均低于对应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心绞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CEI有助于抑制高血压氧化应激,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23期)

孙勇,于丽丽,洪畅,马峰,王永传[4](2019)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无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无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收治的110例无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A组和B组,每组各55例。A组患者接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福辛普利钠片)的常规药物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病情改善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有效率(94.6%)高于A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组的发作时间、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B组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min步行试验长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延长,且B组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3.6%)、B组(5.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给予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常规药物治疗之外再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病情,且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临床军医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于迎春,邓涵杰,梁素萍,郑景辉[5](2019)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银屑病易感性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银屑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计算机全面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7大数据库,并搜集有关ACE基因多态性与银屑病发病风险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病例组2 530例、对照组3 080例。最终Meta分析结果显示,ACE基因(D/I)多态性与银屑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包括等位基因模型[I vs D:OR=1.001,95%CI(0.831~1.206),P=0.989];显性遗传模型[II+ID vs DD:OR=1.001,95%CI(0.831~1.206),P=0.989];隐性遗传模型[II vs ID+DD:OR=1.124,95%CI(0.846~1.462),P=0.384;ID vs DD:OR=0.905,95%CI(0.792~1.033),P=0.139;II vs DD:OR=1.061,95%CI(0.737~1.527),P=0.750]。基于人种的亚组分析显示,亚洲人群与欧洲人群关于ACE基因(D/I)多态性与银屑病发病风险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基于目前的相关研究结果,认为ACE基因(D/I)多态性与银屑病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张倩[6](2019)在《天麻钩藤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天麻钩藤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天麻钩藤汤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ACE、IGF-1、AngⅡ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ACE、IGF-1、Ang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CE、IGF-1、AngⅡ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天麻钩藤汤治疗,可以降低血清中ACE、IGF-1和AngⅡ水平。(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9年18期)

申正杰,聂建言,刘颖,纪晓霞,张源淑[7](2019)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在保育猪肠道增生性炎症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49日龄慢性腹泻保育猪为试验对象,测定其血液中葡萄糖(GLU)、白蛋白(ALB)、球蛋白(GL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甘油叁酯(TG)等生化指标;制作病理组织切片,观察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等组织病理变化;检测保育猪十二指肠、回肠组织中ACE2、Mas受体mRNA的表达及AngⅡ、Ang1-7的含量;比较分析十二指肠、回肠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1β、IL-10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腹泻猪血液中GLB、AST含量显着上调(P<0.05),GLU、TG和ALP显着下调(P<0.05);病理学观察发现,腹泻猪胃组织上皮损伤脱落;十二指肠肠粘膜脱落、肠腺细胞大量增生、肠隐窝增厚;空肠肠绒毛坏死,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肠腺上皮细胞增生;回肠、结肠肠腺细胞均明显增生;腹泻组与对照组猪相比,十二指肠中RAS系统相关成员ACE2、Mas受体mRNA表达显着下调(P<0.05),Ang1-7含量显着下降(P<0.05),但AngⅡ的含量显着升高(P<0.05),并且其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1βmRNA表达也显着上调(P<0.05,P<0.01),IL-10无显着变化。结果表明,腹泻猪表现明显增生性炎症,在此情况下,高水平的AngⅡ的促炎作用处于优势,ACE2及其介导的ACE2-Ang1-7-MAS受体轴的抗炎作用处于劣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廖英,高静,包新茹,余静雅,肖青青[8](2019)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老年人跌倒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与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关系。[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Elsevier和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17年12月,收集ACEI与老年人跌倒风险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 3软件对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项病例对照研究、6项队列研究,涉及69 870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①对病例对照研究,未校正OR及校正OR的合并结果均表明ACEI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险[未校正OR=1. 29,95%CI(1. 24,1. 36),P<0. 05;校正OR=1. 09,95%CI(1. 04,1. 14),P<0. 05];②对队列研究,未校正OR及校正OR的合并结果均表明ACEI不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险[未校正OR=1. 03,95%CI(0. 79,1. 33),P=0. 84;校正OR=0. 98,95%CI(0. 86,1. 12),P=0. 77];③不同研究场所下和全面控制混杂因素下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ACEI不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险(P>0. 05)。[结论]基于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以及不同研究场所和全面控制混杂因素分析结果提示ACEI不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险,鉴于纳入研究的数量与质量的局限性,结果尚需未来更严谨的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本文来源于《护理研究》期刊2019年14期)

朱斌,刘小倩,刘颖,纪晓霞,张源淑[9](2019)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对Ang Ⅱ诱导的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损伤的缓解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炎症损伤,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 2)的变化及与AngⅡ的相互作用。研究包括: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炎性因子的分泌或释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ACE 2和ACE的蛋白表达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添加ACE 2活性蛋白对AngⅡ诱导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1)AngⅡ处理MAC-T,细胞上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6、IL-8含量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增加,抗炎因子IL-10含量显着降低(P<0.05);2)不同浓度AngⅡ处理细胞后,ACE 2蛋白表达均有降低,10~(-6) mol·L~(-1) AngⅡ处理后显着降低(P<0.05);ACE蛋白表达结果相反;ACE 2与AngⅡ浓度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3)添加外源性ACE 2活性蛋白,细胞上清中TNF-α、IL-6和IL-8浓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IL-10浓度升高。本研究表明ACE 2/ACE轴的失衡是AngⅡ诱导细胞炎性损伤的主要原因。高水平AngⅡ可激活炎症因子促进炎症反应,是促进炎症反应的主要介质,ACE 2可以通过降解AngⅡ,抑制其对炎症反应的上调效应。(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杨芬[10](2019)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严重的心内科疾病。此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其心功能受损可逐渐加重,易使其出现心律失常、肺栓塞、心源性猝死等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常采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及利尿剂等治疗CHF。本文主要探讨用ACEI、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CHF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上治疗此病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9年12期)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脑梗死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并随机分为对照组、脑梗死组、ACEI组,后两组采用线栓法建立脑梗死模型、ACEI组给予福辛普利10 mg/kg灌胃干预、其余两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干预。比较3组间Morris水迷宫认知功能指标、脑组织中凋亡基因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台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脑组织中Bcl-2相关X蛋白(Bax)、自杀相关因子(Fas)、Fas配体(FasL)、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磷酸化Janus激酶(p-JAK2)、磷酸化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p-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及活性氧簇(ROS)、丙二醛(MDA)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的mRNA表达水平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ACEI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脑梗死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多于脑梗死组,平台停留时间明显长于脑梗死组,脑组织中Bax、Fas、FasL、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p-JAK2、p-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及ROS、MDA的含量均明显低于脑梗死组,脑组织中Bcl-2的mRNA表达水平及CAT、SOD的含量明显高于脑梗死组。结论:ACEI能够改善脑梗死大鼠的认知功能并抑制缺血脑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论文参考文献

[1].周育,韩叁青,王茹茹,谢忠稳.食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9

[2].卞鑫,卢丽波,朱晔,王琳琳,景桂英.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脑梗死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

[3].陈勇,方汉云,潘建生,李碎朋,赵章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高血压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9

[4].孙勇,于丽丽,洪畅,马峰,王永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无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9

[5].于迎春,邓涵杰,梁素萍,郑景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银屑病易感性的Meta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6].张倩.天麻钩藤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

[7].申正杰,聂建言,刘颖,纪晓霞,张源淑.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在保育猪肠道增生性炎症中的作用[J].中国兽医学报.2019

[8].廖英,高静,包新茹,余静雅,肖青青.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老年人跌倒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J].护理研究.2019

[9].朱斌,刘小倩,刘颖,纪晓霞,张源淑.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对AngⅡ诱导的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损伤的缓解作用[J].畜牧兽医学报.2019

[10].杨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药论丛.2019

论文知识图

哺乳动物表达载体示意图血管紧张素基因和异形体结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在血压调节过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检索情...基因多态性与他克莫司慢性肾毒性可能存...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与P物质关系散...

标签:;  ;  ;  ;  ;  ;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论文_周育,韩叁青,王茹茹,谢忠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