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早期党史资料》一书历时四年多的精心打磨,终于付梓出版了。本书是陕北革命老同志赵通儒的回忆文稿集,大致撰写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记述了陕北地区党组织和16个县在民主革命早期开展革命活动的情况。全书共25篇文章,包括:中国共产党在陕西的早期活动、国民党在陕北25年各1篇综述,赵通儒曾参与筹备和主导的陕北党组织7次重要会议情况各1篇,延安以北的16县早期党的活动情况各1篇。作为革命亲历者的第一手回忆材料,史实细致详尽,资料弥足珍贵,它的出版对陕北乃至整个西北革命史、党史研究及有关人物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居住村庄及畜牧养殖区域种植防护林。充分利用村庄四周的自然环境,例如低洼地势、闲置土地、地表无植被区域种植护存林木带,居住住宅、道路两侧种植合适林木,居住庭院与畜栏周围适当种植可供食用的多年生植被,经济与环境改善兼得。
我作为责任编辑,有幸参与本书出版的全过程,受教良多,有几点感想。
首先,要诚挚地感谢一位慧眼识珠的“荐宝人”,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参谋部(现为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的军史专家王晓建老师。还是在四年前的2014年5月,王晓建老师找到我,郑重地把这部史料推荐给我社。我们拿到书稿后很快召开了选题论证会,又进行了社内三级预审。鉴于书稿记载了丰富的西北党史内容,具有较高史料和学术价值,我社又特别请到中央党史研究室的有关专家做进一步的审读把关,还特别履行送审备案手续。我社同时也做了编辑出版相关事宜的准备。2015年4月,书稿得到审读单位的充分肯定,随即进入了顺利出版的流程。
中共党史出版社第二编辑部副主任、编审、责任编辑韩冬梅介绍本书出版情况。
之后,在推进出版的过程中,我结识了本书的整理者魏建国老师。大家都知道,魏老师为了收集挖掘整理这套珍贵史料,利用工作之余,前后历经十余年,跑遍了很多档案馆、图书馆,于2011年、2012年在《延安文学》连载刊发,将这部尘封60年的陕北党史珍贵史料公诸于世,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他完全是出于对陕北革命前辈的纪念和缅怀,对陕北党史的一份热爱。这种执着精神和事业心值得我们学习和敬重。魏老师与我当面商谈书稿的具体出版细节,包括书稿内容上的完善,如为了便于读者对原作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特将初稿中的“编者按”改写成“赵通儒传略”;另增补了“概述”一章,将出版缘起、学术价值和内容概述给读者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这其中都饱含了魏老师的心血和付出。
到目前而言,我国实行的医院会计制度的历史已有很久,因为现如今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经济环境在不断改变,市场环境也面临着较大的变革,这使得医院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不得不相应的进行调整,和之前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原有的医院会计制度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如今的医院环境,特别是在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偏差,那么对于医院会计制度进行改革,也成为现在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医院对于新医改的不断推行,医院会计制度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分析新医改对于医院会计制度及其改革的影响,能有助于促进医院会计制度的革新和优化,因此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书稿是亲历者亲自回忆撰写,为充分尊重作者本身的语言特点、写作风格和观点立场,我们充分保留了原稿的基本原貌,仅从技术角度对个别地方做了必要的技术处理和校改。书中选用的200余幅照片,是从魏老师多年收集的“珍品”中精选出来,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为全书增色不少。
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人物的亲历回忆往往包含了一个时代的历史走向和重大事件的演进过程。因此,像《陕北早期党史资料》这样的第一手史料,必将起到正本清源和资政育人的作用。我们中共党史出版社是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直属的出版单位,核心职责就是编辑、出版有关中共党史的重要史料和研究著作。全社上下都把这个宗旨作为一种责任。这种责任高于经济利益,重过其它方面的考虑。从丰富党史资料的留存和扩大党史研究影响考虑,应该多出版这种真实、全面的党史资料。在此,我作为中共党史出版社的一员,诚恳邀请在座的老领导和同志们,忆历史,述春秋,笔耕不辍,我们愿意为您提供良好的出版服务。
标签:党史论文; 陕北论文; 书稿论文; 史料论文; 医院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党史参考资料论文; 《延安文学》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