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粗根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形态学,性状,关系,论文,系统,葱属,粗根组。
粗根组论文文献综述
胡春亚,蒋小军,王跃峰,陈旭,黄德青[1](2018)在《基于形态性状的葱属粗根组植物系统发育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环地中海地区和北美葱属Allium的Amerallium亚属种类为外类群,基于36个形态学性状对葱属粗根组sect.Bromatorrhiza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简约分析获得的分支拓扑结构与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相吻合,粗根组与环地中海地区的Amerallium亚属种类形成姐妹群关系,表明它们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粗根组明显分为两支,粗根韭A. fasciculatum (x=10,2胚珠)与染色体基数为11的种类(单胚珠)形成一支,另一支由染色体基数为7的大花韭A.macranthum与多星韭A.wallichii(2胚珠)组成,从而否定了粗根亚组subsect.Bromatorrhiza(粗根韭+大花韭+多星韭)的成立。综合已有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粗根组内存在4个相对独立的演化支系,即多星韭及其变种、大花韭、粗根韭,以及染色体基数为11的种类(5种1变种),尽管前人建议的单胚珠亚组subsect. Uniovulatum是合理的,但没有必要在物种数量相对较少的粗根组下进一步细分。(本文来源于《亚热带植物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倪念春[2](2002)在《国产葱属粗根组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粗根组(Sect.Bromatorrhiza Ekberg)隶属于广义百合科(Liliaceae s.J.)葱属(Allium L.),有10种3变种,为东亚特有。全部种类集中分布于我国西南部,主产横断山区。仅4个种的分布区扩大到与我国西藏和云南比邻的周边国家。本文研究了该组8种1变种,包含该组所有染色体基数类型,材料来自四川、云南两地。 (1)首次对峨眉韭A.omeiense Z.Y.Zhu、灌县韭A.guanxianense J.M.Xu、木里韭A.hookeri Thwaites var.muliense Airy-Shaw、杯花韭A.cyathophorum Bur.&Franch.、粗根韭A.fasciculatum Rendle、叁柱韭A.trifurcatum(Wang et Tang)J.M.Xu的ITS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另对Genebank中已有的宽叶韭A.hookeriThwaites、多星韭A.wallichii Kunth、大花韭A.macranthum Baker以及外类群韭A.tuberosum Rottl..ex Spreng.、山韭A.senescens L.的ITS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各种类ITS基因长度为:峨眉韭679bp、灌县韭701bp、木里韭670bp、杯花韭612bp、粗根韭666bp、叁柱韭666bp、宽叶韭680bp、多星韭649bp、大花韭666bp、韭644bp、山韭643bp。 (2)利用系统发育分析软件PAUP4.0β8和MEGA2.0对粗根组种类进行了分子系统树重建。采用邻接法(neighbor joining method)、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最大简约法(most parsirnony method)、最小进化法(mininmm evolutionmethod)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通过定义和不定义外类群,以及选择不同数量的外类群对所得的序列数据进行分析,重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①杯花韭应从粗根组中划出;②叁柱韭应从粗根组中划出;③基数为11的粗根组种类为一单系群;④基数为10的粗根韭与基数为11的粗根组种类具有 密切的余缘关系;⑤基救为7的多呈韭与大花韭具有不同的进化途径,亲缘关系 较远:③粗地组成员的合理组成应为基数为11的种类,外加基数为10的粗恨韭 和基救为7的多丑韭与大花_Ik。 (3)对分析软件与分析方法进行了简单比较。 宽叶韭隶属于葱属粗根组,分布于四川、云南西北部和西臧东南部。生】y# 拔 1500叶000m的湿润山坡或林下。斯军兰卡、不丹和印度的北部也有分hi,在 我国南力‘的一些地区栽培作蔬菜食用。 本文应用随机扩增多态0*以RA Pm技术,对宽叶韭的11个居群进行了种内 分化研究。实验所得的 RAPD资料利用 RAPDistance package*4软件、MEGA 2刀软件、PAUP4.田 8软件,采用多种运算系数和构树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到 近乎完全相同的聚类结果,显示宽叶韭为一单系群,支持宽叶韭种的成立。彻汁 韭明显分为两大分支,这与宽叶韭的冬季倒茵和冬季不倒苗的两种生活习性亢全 一致,与宽叶韭的倍性和生境(海拔)密切相关。RAPD研究结果与细胞学研究、 植物化学研究和生物化学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宽叶韭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 种内分化现象,而多倍化可能为宽叶韭进化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2-05-04)
粗根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粗根组(Sect.Bromatorrhiza Ekberg)隶属于广义百合科(Liliaceae s.J.)葱属(Allium L.),有10种3变种,为东亚特有。全部种类集中分布于我国西南部,主产横断山区。仅4个种的分布区扩大到与我国西藏和云南比邻的周边国家。本文研究了该组8种1变种,包含该组所有染色体基数类型,材料来自四川、云南两地。 (1)首次对峨眉韭A.omeiense Z.Y.Zhu、灌县韭A.guanxianense J.M.Xu、木里韭A.hookeri Thwaites var.muliense Airy-Shaw、杯花韭A.cyathophorum Bur.&Franch.、粗根韭A.fasciculatum Rendle、叁柱韭A.trifurcatum(Wang et Tang)J.M.Xu的ITS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另对Genebank中已有的宽叶韭A.hookeriThwaites、多星韭A.wallichii Kunth、大花韭A.macranthum Baker以及外类群韭A.tuberosum Rottl..ex Spreng.、山韭A.senescens L.的ITS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各种类ITS基因长度为:峨眉韭679bp、灌县韭701bp、木里韭670bp、杯花韭612bp、粗根韭666bp、叁柱韭666bp、宽叶韭680bp、多星韭649bp、大花韭666bp、韭644bp、山韭643bp。 (2)利用系统发育分析软件PAUP4.0β8和MEGA2.0对粗根组种类进行了分子系统树重建。采用邻接法(neighbor joining method)、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最大简约法(most parsirnony method)、最小进化法(mininmm evolutionmethod)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通过定义和不定义外类群,以及选择不同数量的外类群对所得的序列数据进行分析,重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①杯花韭应从粗根组中划出;②叁柱韭应从粗根组中划出;③基数为11的粗根组种类为一单系群;④基数为10的粗根韭与基数为11的粗根组种类具有 密切的余缘关系;⑤基救为7的多呈韭与大花韭具有不同的进化途径,亲缘关系 较远:③粗地组成员的合理组成应为基数为11的种类,外加基数为10的粗恨韭 和基救为7的多丑韭与大花_Ik。 (3)对分析软件与分析方法进行了简单比较。 宽叶韭隶属于葱属粗根组,分布于四川、云南西北部和西臧东南部。生】y# 拔 1500叶000m的湿润山坡或林下。斯军兰卡、不丹和印度的北部也有分hi,在 我国南力‘的一些地区栽培作蔬菜食用。 本文应用随机扩增多态0*以RA Pm技术,对宽叶韭的11个居群进行了种内 分化研究。实验所得的 RAPD资料利用 RAPDistance package*4软件、MEGA 2刀软件、PAUP4.田 8软件,采用多种运算系数和构树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到 近乎完全相同的聚类结果,显示宽叶韭为一单系群,支持宽叶韭种的成立。彻汁 韭明显分为两大分支,这与宽叶韭的冬季倒茵和冬季不倒苗的两种生活习性亢全 一致,与宽叶韭的倍性和生境(海拔)密切相关。RAPD研究结果与细胞学研究、 植物化学研究和生物化学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宽叶韭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 种内分化现象,而多倍化可能为宽叶韭进化的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粗根组论文参考文献
[1].胡春亚,蒋小军,王跃峰,陈旭,黄德青.基于形态性状的葱属粗根组植物系统发育关系[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8
[2].倪念春.国产葱属粗根组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