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抽汽供热管道应力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纪连举,包伟伟,袁建丽,门凤臣,马勇[1](2021)在《低压缸切缸技术改造若干问题探讨》文中指出以某350MW超临界供热机组的切缸技术改造为例,对切缸运行的风险及切缸改造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及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可为同类型机组的切缸技术改造提供参考。
李浩宇[2](2021)在《基于蓄能系统的燃煤机组灵活性提升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受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等特点影响,新能源电力面临着难以消纳的问题。火力发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将长期处于主导地位,提高火电机组的灵活性是我国目前能源结构下的最佳选择。虽然现有机炉协调控制系统具备一定的变负荷能力,但受锅炉侧大迟延特性的限制,传统的机炉协调控制系统无法解决新能源电力难以消纳的问题。为保证电网在新能源电力大规模并网后可以安全稳定地运行,本文对配置储热罐的热电联产机组的灵活性提升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采用集总参数法,根据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建立了燃煤系统、锅炉汽-水系统、热网加热器、斜温层式储热罐、汽轮机、给水加热器以及除氧器的机理模型。利用某电厂配置斜温层式储热罐的330MW热电联产机组的现场数据对机理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与现场数据间的误差较小,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用于配置储热罐的热电联产机组的动态特性研究。其次,在系统机理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仿真实验。分别研究了斜温层式储热罐在储能和释能状态下储热罐斜温层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给煤量、汽轮机调汽阀、供热抽汽蝶阀以及储热罐热水口流量等输入的阶跃扰动实验。研究了在不同输入阶跃扰动下对机组负荷、主蒸汽压力、供热负荷等关键参数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确定机组控制模型的输入、输出及传递函数的结构,通过粒子群算法对传递函数中的未知参数进行辨识,建立了“4入4出”结构的配置储热罐的热电联产机组控制模型。为机组灵活性提升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模型基础。最后,为提高机组的灵活性,设计了一套适用于配置储热罐的热电联产机组的新型协调控制系统。以某330MW热电联产机组为例,进行了负荷指令阶跃扰动和斜坡扰动下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优于传统协调控制系统。为了减小机组在频繁变负荷过程中所造成的供热负荷波动,在新型协调控制系统中加入热补偿系统,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热补偿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机组在变负荷的过程中造成的供热负荷波动。
李振华[3](2021)在《燃气轮-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供热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心赖以生存的环境,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充分认识到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改善生存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是各国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这其中最为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就是能源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除了寻找替代能源,节能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关键的重要措施之一。对A燃气电厂二拖一燃气机组供热改造的几种方案进行探讨和分析,指出了最佳的节能供热改造方案,以期为其他燃气电厂改造提供依据和参考。
周洋毅,孙武星,韩临武[4](2021)在《基于CAESARⅡ研究限位装置对汽机进汽口推力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依托福州某投资区供热工程的分段母管制主蒸汽系统,使用CAESARⅡ软件对20MW抽汽背压式汽轮机进汽管道进行应力分析,研究限位装置对汽轮机进汽口推力的影响。分析可知在管道合适位置引入限位装置,可以有效减小管道热态位移和进汽口推力。
叶青,徐新果,居国腾,李丰均,孙海龙,姚坤[5](2020)在《50 MW背压机组冷态启动的暖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某50 MW抽背机组的汽轮机缸体未设计夹层供汽,当启机阶段的暖机不充分时,转子的膨胀量远大于汽缸的膨胀量,机组会出现胀差较大、经常触发胀差报警信号的问题;并且,暖机阶段平均需要通过一到两次"闷缸"来增加汽缸膨胀量,机组的暖机时间被迫延长。对此,设计了考虑多种不同汽源的暖机方案,通过综合经济性和管道热应力分析,从中优选出最佳的暖机方案:由中压供热蒸汽作为暖机汽源,通过调节阀实现流量调节。该方法可大幅缩短机组所需暖机时间,避免因暖机不充分带来的轴振超限等问题,提高机组整体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廖金龙[6](2020)在《大功率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建模与优化》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正处于能源结构转型关键时期,改善因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带来的频率波动,提高特高压输电受端电网的低频事故风险应对能力,需提高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有效性和稳定性。对火电机组功频电液调节系统(Digital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DEH)和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CCS)进行了精确性建模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机组一次调频能力的评估方法,进一步地对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进行了优化研究。DEH伺服系统建模精确与否直接影响阀门仿真精确性,进而影响大功率机组一次调频功率响应仿真。为了提高建模精确性,针对DEH中伺服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非线性,提出了一种包含限幅、死区和修正系数的非线性伺服系统新模型。将待辨识参数分成线性参数和非线性参数分别辨识,通过建立三层神经网络辨识线性参数,根据阀门流量特性曲线获得非线性参数。以某1000MW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调节系统为建模对象,得出限幅参数为1.05,电液转换器时间常数为0.0203,油动机时间常数为0.294,迟缓率为0.00293,以及修正系数为1.093。基于该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得出仿真曲线与实际曲线几乎一致,其中阀门曲线的拟合度达到98.445%,功率曲线的拟合度为96.986%,表明了参数辨识方法的正确性。采用不考虑非线性的伺服系统模型进行对比,发现仿真曲线存在一定偏差,稳定后阀门开度的误差为5%,功率的误差为1.58%,证明了非线性伺服系统模型具有更高精确性。一次调频功率响应不仅涉及汽轮机阀门开度,还需考虑锅炉能量供应的影响,因此不仅要提高DEH建模精确性,还需结合考虑锅炉和汽轮机进行建模。因而采用黑箱建模和机理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CCS模型用于研究机组一次调频。其中,推导建立了制粉系统、管道压损和汽轮机的传递函数和差分方程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辨识模型参数。由于锅炉的复杂物态转换、换热过程及大惯性大延迟特性,采用神经网络对其建模。使用实际数据对每个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曲线和实际曲线每个样本点的误差基本都在-3%3%。基于实际给煤、给水和阀门开度指令,对整体的CCS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得出给煤量、过热器出口压力、主蒸汽压力以及功率的仿真曲线与实际曲线的拟合度均高于90%,验证了CCS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基于该CCS模型仿真了机组的一次调频动态响应,过热器出口压力、主蒸汽压力和功率均与实际值吻合良好,表明模型可用于研究机组的一次调频。研究评估机组一次调频能力有利于掌握区域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能力,对于防范电网低频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DEH和CCS建模研究,提出机组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方法。首先通过DEH和CCS的传递函数耦合模型仿真得出由CCS和DEH协同一次调频是最佳调频控制方式。然后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几种提升机组调频能力的运行方式如:提升滑压设定值、高加给水旁路、补汽阀补汽以及凝结水节流。进一步地,通过实际机组的一次调频能力试验研究了这些方式的调频效果,结果表明增大主蒸汽调节阀节流对提升机组一次调频能力最直接有效,给水旁路与主蒸汽调节阀结合的调频效果与其相当,且具有持续的负荷维持和提升能力。基于此结论,研究了机组阀门和高加给水旁路的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方法。对于阀门一次调频能力,分别基于变工况分析和单元机组线性增量数学模型推导出关键映射公式,然后采用神经网络对其建模求解。采用实际运行数据和仿真数据分别进行了验证,预测的主蒸汽压力误差和一次调频能力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针对某电厂超超临界1000MW机组建立EBSILON热力系统模型,研究高加旁路提升机组负荷的能力。分别对高加小旁路、高加混合旁路及高加大旁路等3种旁路方式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旁路最前一级高加才能有效增加机组功率。基于此,仿真得到不同负荷率下功率增量与旁路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以及旁路前后热耗率与负荷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对比分析机组通过阀门节流调节与高加混合旁路调节的热耗率,表明在保证一次调频能力的基础上,采用高加混合旁路调节能有效的提高机组调频能力和运行经济性。大功率机组一次调频参数是影响自身调频动态稳定与维持电网频率稳定的关键因素,基于一次调频能力的研究,建立以总煤耗量及NOx排放最低为目标函数、以电网一次调频稳定、机组一次调频稳定条件及电网要求的速度不等率范围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来优化各机组速度不等率设置。采用IEEE300节点模型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可以保证机组快速完成一次调频任务,并且具有最佳经济性。将优化模型拓展至深度调峰机组,仿真结果表明需适当突破电网一次调频标准的约束来设置速度不等率。采用该优化方案,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一次调频快速性和稳定性。另外,考虑到机组调峰深度与调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不可兼得,为了防范电网低频风险,且使电力系统运行经济的同时具备足够的调峰裕度,提出了考虑一次调频能力的机组负荷优化分配模型,并引入新型正弦余弦算法求解。以某电厂4台机组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分别采用SCA和遗传算法寻优计算并与自动发电控制指令对比,结果表明SCA的最优解比GA精度更高,而且新模型既能保证足够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又有更高经济性。通过仿真得出不同负荷率最优经济成本与一次调频备用容量的关系曲线,总结了此规律对负荷优化分配的指导意义。最后仿真研究低负荷率时的负荷分配,结果表明模型会优先选取经济性较好的机组进行深度调峰,以保证整体最佳经济性。本文对大功率机组一次调频进行纵向研究,首先研究提高了DEH和CCS建模的精确性,以保证一次调频建模的精确性。然后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最大调频能力评估方法和基于EBSILON建模的高加旁路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方法,可简捷高效的获得机组的一次调频能力。最后提出一种全新的优化策略,将一次调频能力纳入优化的约束条件,使机组在能保证电网足够一次调频能力的基础上,分别实现不同机组速度不等率以及负荷分配的联合优化。研究内容对增强电网消纳新能源发电的能力,提高大功率机组运行灵活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冀毅珍[7](2020)在《管土接触作用下直埋供热变径管的应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集中供热作为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于节约国家能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工业生产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城市管网规模的不断增大,直埋管网中的变径管、三通、折角等构件的使用频率也大幅度增加。在这些薄弱构件中,变径管由于自身结构的不连续,会产生应力集中。采用增设补偿器和固定墩的方式来保护变径管,不仅会增加整体投资和施工难度,造成资金不足和设备浪费,而且又产生新的不安全因素,降低了供热管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本文针对直埋供热变径管小管侧应力集中现象,通过优化自身结构来减弱小管侧的应力集中,即对变径管小管侧和与其相连的直管侧的焊缝处进行优化,焊缝连接处由直接焊接改为用相切圆焊接。对这种优化方式下的变径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建立简化的变径管管土接触模型,分析参数对直埋供热变径管小管侧应力最大值的影响规律,及土壤参数对接触应力的影响规律。本文主要展开以下研究并得到相应结论:(1)变径管选用管土接触模型,通过施加接触单元模拟管土接触,能够较好地模拟变径管在土壤中的真实受力。建立变径管和土体的有限元模型,对模型网格进行独立性考核,模型及边界条件进行有效性验证。在变径管大管侧端面施加法向约束,小管侧端面施加压力面载荷F=375MPa,变径管管道整体施加均匀的内压载荷和温度载荷;模型中的土体上侧为自由边界,土体两侧端面为全固定,土体底面为全固定,土体其他面为法向约束。(2)选取直埋供热变径管DN1000/900、DN900/800、DN800/700、DN700/600、DN1000/800、DN900/700、DN800/600和DN700/500,研究不同曲率半径、壁厚、变径段材料、土壤弹性模量及管土摩擦系数等对变径管及变径管小管侧应力最大值的影响规律。(3)通过数值模拟,对直埋供热变径管DN800/700、DN800/600管土之间的非线性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土壤弹性模量、管土摩擦因数、土体粘聚力、内摩擦角对变径管接触应力的影响规律。(4)直埋供热变径管的应力分析:1)对于DN700~DN1000范围内的直埋供热一级变径管,随小管侧曲率半径的增大,小管侧应力最大值呈下降趋势,其中DN800/700的变径管小管侧应力最大值的降低幅度最大。对于DN700~DN1000范围内的直埋供热二级变径管,小管侧曲率半径小于350mm时,小管侧应力最大值显着减小;小管侧曲率半径大于350mm时,小管侧应力最大值呈增大趋势,但其增大幅度远小于小管侧曲率半径小于350mm时的减小幅度。2)对于DN700~DN1000范围内的直埋供热一级变径管,随着壁厚的增加,变径管小管侧应力最大值呈下降趋势。对于DN700~DN1000范围内的直埋供热二级变径管,随着壁厚的增加,当曲率半径小于350mm时,小管侧应力最大值逐渐减小;当曲率半径大于350mm时,小管侧应力最大值逐渐增大。3)对于DN700~DN1000范围内的直埋供热一、二级变径管,小管侧应力最大值随着变径段材料强度的增强而减小。4)对于DN700~DN1000范围内的直埋供热一、二级变径管,增大土壤弹性模量和管土摩擦系数,变径管小管侧应力最大值降低幅度同样较小。5)在管土相互作用中,随着内摩擦角的增加,最大径向压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基本保持不变。最大剪应力和最大径向压应力,随土壤弹性模量、管土摩擦系数、土体粘聚力的增加均逐渐增加。当土体粘聚力大于18k Pa时,最大剪应力和最大径向压应力均保持不变。
居国腾,李丰均,姚坤,刘东旭[8](2019)在《热电联产机组汽水管道支吊架典型缺陷检查及分析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热电联产机组配备了大量复杂汽水管道支吊架结构,运行过程中时常出现状态异常及断裂事件,极大地威胁着机组的安全高效运行。因此,针对热电厂各种管道支吊架状态的缺陷检查及问题分析非常重要。本文以典型50MW热电联产机组为实践案例,针对其复杂管道支吊架状态进行全面检查及统计分析;不仅为该机组后期根据电力行业规程及标准进行逐项检修及故障排除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依据,而且还为其它机组的支吊架检修及调整提供借鉴和依据,因此,其对热电厂联产机组汽水管道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实际参考价值。
陈腊梅[9](2019)在《660MW汽轮机高中压内缸-螺柱系统的热-力耦合应力分析与安全性评估》文中研究说明某电厂660 MW超临界汽轮机高中压内缸中分面紧固螺柱发生早期断裂事故,本文针对事故螺柱替换为其它材料螺柱后的服役安全性评估需求,结合瞬态传热和多物理场耦合理论开展有限元分析工作。通过高中压内缸–紧固螺柱整体建模与紧固螺柱局部建模相联合,本文系统研究了该汽轮机高中压内缸及其中分面关键紧固螺柱在电厂典型服役条件(启动、额定与变负荷等)下的瞬态温度场、耦合应力场等问题,并从应力角度对汽轮机高中压内缸紧固螺柱的替换方案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评价。针对高中压内缸–紧固螺柱系统的复杂性以及螺纹牙局部应力分析精确性的需求,本文通过引入“子模型法”,采用汽缸–螺柱整体建模与螺柱局部建模相联合的方法构建了上述复杂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整体模型中所有螺柱采用光杆模型和绑定接触模拟螺纹联接,而在子模型中四颗关键螺柱采用三维对称螺纹模型,并充分考虑各接触对(包括螺纹牙接触、螺母与汽缸法兰面接触、上下缸体结合面接触等)之间的非线性摩擦接触。上述有限元建模方法不仅为准确获得汽轮机高中压内缸紧固螺柱的应力分布提供了基础,也为复杂结构有限元分析的优化建模提供了新思路。根据汽缸中分面紧固螺柱的冷紧扭矩和热紧伸长量,本文首先开展了预紧状态下汽缸–螺柱系统的整体和螺柱局部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在预紧状态下,螺柱承受轴向拉应力,法兰承受压应力。整体模型中螺柱的最大应力发生在螺杆的变截面处,远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而子模型中螺柱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其与螺母或法兰螺纹啮合的第一颗螺纹牙根部,但最大等效应力仍略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结合汽轮机的设计参数及典型工况下蒸汽参数的时间历程曲线,采用第三类热边界条件,开展了典型工况下汽缸–螺柱系统的瞬态温度场分析,并获得了汽缸轴向和径向瞬态温度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启动工况下汽缸–螺柱系统温度分布极为不均匀;在660 MW和330 MW负荷下,汽缸轴向和径向温差缓和,高中压内缸进气口附近法兰承受最大温差和热变形。法兰内外壁温差以及螺柱与法兰径向温差瞬态变化曲线表明,汽缸最危险时刻为转子转速升至满速时刻前后。开展了典型服役工况(启动、660 MW额定、330 MW低负荷等)下汽缸–螺柱系统的耦合应力场分析,获得了各种特征时刻汽缸–螺柱系统的整体应力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启动过程中,由于缸体温度分布不均、法兰和螺柱温度变化差异,导致热载荷引起的热应力占主导,从而缸体耦合应力分布极为不均匀;缸体最大应力发生在法兰与螺母贴合处,而汽缸壁面最大应力始终低于材料屈服强度。在660 MW和330 MW负荷下,缸体整体应力下降,绝大部分应力低于200 MPa,局部应力达到400 MPa。在以上的特征工况下,光杆螺柱最大应力始终发生在与螺母贴合的初始位置,最大等效应力远低于材料屈服强度。采用子模型法对紧固螺柱在启动工况、660MW稳态工况以及330 MW低负荷工况下的局部耦合应力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种工况下,螺柱与法兰咬合的第一扣螺纹牙应力最大,螺纹中应力分布沿轴向满足衰减规律。在子模型中螺纹牙根部最大应力仍略低于材料在对应服役温度下的屈服强度,满足国内外预紧设计相关标准。本文综合考察汽缸体等效应力和中分面接触应力的瞬态变化过程,并比较4颗关键螺柱在典型工况下螺纹根部最大等效应力与屈服强度关系,开展螺柱替换后汽缸强度、中分面密封性和螺柱服役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汽缸–螺柱整体和局部应力情况符合安全服役要求,但中分面存在漏汽风险,需采取进一步的密封措施。
王力,包伟伟,张敏,周乃康,徐泰[10](2019)在《350 MW超临界机组切缸技术供热特性分析》文中提出我国北方供暖日趋集中,供热需求不断增加,电力市场对火电机组供热灵活性要求也日益严格,采用新的供热技术是解决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切缸技术以收益明显、投资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等特点备受大家关注。通过介绍和分析切缸技术,并与常规中间抽汽技术的供热能力、调峰能力、经济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切缸技术优势明显,具备供热能力强、调峰能力好的供热特性。
二、抽汽供热管道应力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抽汽供热管道应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低压缸切缸技术改造若干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
1 切缸技术概况 |
2 切缸运行风险 |
(1)末级叶片动应力问题。 |
(2)末级叶片鼓风问题。 |
(3)末级叶片水蚀问题。 |
3 切缸改造措施 |
3.1 设置低压缸冷却蒸汽 |
3.2 增设末叶工作温度监测点 |
3.3 校核末叶安全性 |
3.4 改造低压缸喷水 |
3.5 进行末叶强化处理 |
3.6 辅机保护措施 |
4 切缸改造案例 |
5 结 论 |
(2)基于蓄能系统的燃煤机组灵活性提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配置储热罐的燃煤供热机组建模 |
2.1 研究对象 |
2.2 机组机理模型的建立 |
2.2.1 燃煤系统数学模型 |
2.2.2 锅炉汽-水系统数学模型 |
2.2.3 给水加热器数学模型 |
2.2.4 除氧器数学模型 |
2.2.5 供暖系统数学模型 |
2.2.6 汽轮机数学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模型验证与动态特性分析 |
3.1 机理模型验证 |
3.2 储热罐仿真实验 |
3.2.1 储热罐蓄能仿真实验 |
3.2.2 储热罐释能仿真实验 |
3.3 机组仿真实验 |
3.3.1 给煤量阶跃扰动仿真实验 |
3.3.2 汽轮机调节阀门阶跃扰动仿真实验 |
3.3.3 供热抽汽阀门阶跃扰动仿真实验 |
3.3.4 储热罐热水流量阶跃扰动仿真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火电机组控制模型的建立 |
4.1 系统控制模型 |
4.2 参数辨识 |
4.2.1 粒子群算法 |
4.2.2 辨识流程 |
4.3 辨识结果 |
4.3.1 给煤量扰动特性曲线参数辨识 |
4.3.2 汽轮机调节阀阶跃扰动特性曲线参数辨识 |
4.3.3 供热抽汽蝶阀扰动特性曲线参数辨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储能的燃煤机组协调控制方法 |
5.1 传统控制系统 |
5.2 新型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 |
5.3 新型协调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
5.3.1 阶跃扰动仿真 |
5.3.2 斜坡扰动仿真 |
5.4 热补偿系统 |
5.4.1 负荷指令阶跃扰动仿真实验 |
5.4.2 负荷指令斜坡扰动仿真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3)燃气轮-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供热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设计原则及基础数据 |
2 工程供热改造主要方案 |
2.1 常规抽汽供热方案 |
2.2“热压机+尖峰加热器”供热方案 |
2.3“热泵+尖峰加热器”供热方案 |
2.4“高背压+尖峰加热器”供热方案 |
3 供热改造方案比较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
3.1 不同供热方案技术数据 |
3.2 各方案对比情况 |
3.3 改造需要解决和运行后注意的问题 |
4 结语 |
(4)基于CAESARⅡ研究限位装置对汽机进汽口推力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蒸汽管道模型的应力分析 |
1.1 汽轮机进汽管道模型的建立 |
1.2 管道模拟结果 |
1.3 模拟结果分析 |
2 结论 |
(5)50 MW背压机组冷态启动的暖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50 MW背压机组启动暖机问题分析 |
(1)启动胀差问题 |
(2)启动汽缸偏摆问题 |
2 暖机方式改造优化方案 |
2.1 蒸汽系统改造初步方案设计 |
2.2 蒸汽系统改造方案可行性分析 |
2.3 不同改造方案应力分析 |
3 改造效益分析 |
4 结论 |
(6)大功率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建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可再生能源系统接入对电网的冲击 |
1.1.2 特高压输电对汽轮机一次调频的影响 |
1.1.3 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能力降低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组灵活性运行研究现状 |
1.2.2 功频电液调节系统研究现状 |
1.2.3 协调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2.4 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研究现状 |
1.2.4.1 阀门一次调频研究 |
1.2.4.2 高压加热器调节负荷相关研究 |
1.2.4.3 低压加热器调节负荷相关研究 |
1.2.4.4 凝结水节流调节负荷研究 |
1.2.5 火电机组一次调频优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功频电液调节系统和协调控制系统建模及参数辨识 |
2.1 功频电液调节系统建模及参数辨识 |
2.1.1 非线性伺服系统模型 |
2.1.2 连续传递函数的离散化 |
2.1.3 基于神经网络的参数辨识 |
2.1.4 数据预处理 |
2.1.5 参数辨识 |
2.1.6 参数辨识结果 |
2.1.7 结果验证 |
2.1.8 DEH建模和参数辨识方法应用说明 |
2.1.9 结论 |
2.2 协调控制系统建模及参数辨识 |
2.2.1 协调控制系统原理 |
2.2.2 制粉系统模型 |
2.2.3 锅炉模型 |
2.2.4 管道压损模型 |
2.2.5 汽轮机模型 |
2.2.6 参数辨识和模型仿真 |
2.2.6.1 制粉系统参数辨识和验证 |
2.2.6.2 锅炉模型求解和验证 |
2.2.6.3 管道压损模型参数辨识和验证 |
2.2.6.4 汽轮机模型参数辨识和验证 |
2.2.6.5 协调控制系统模型整体验证 |
2.2.7 CCS建模和参数辨识方法应用说明 |
2.2.8 结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分析与评估 |
3.1 大功率机组一次调频能力仿真与试验分析 |
3.1.1 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分析 |
3.1.1.1 一次调频相关概念 |
3.1.1.2 DEH和 CCS一次调频模型 |
3.1.1.3 DEH和 CCS单独一次调频 |
3.1.1.4 DEH和 CCS协同一次调频 |
3.1.1.5 灵活改变机组运行方式 |
3.1.2 一次调频能力试验研究 |
3.1.2.1 调节阀最大调频能力分析 |
3.1.2.2 给水小旁路的一次调频 |
3.1.2.3 混合一次调频 |
3.1.2.4 试验结果分析 |
3.1.3 结论 |
3.2 基于神经网络的阀门一次调频能力评估 |
3.2.1 调门动态特性分析 |
3.2.2 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方法 |
3.2.2.1 一次调频过程变工况分析 |
3.2.2.2 基于变工况分析的阀门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方法 |
3.2.2.3 基于单元机组线性增量数学模型的阀门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方法 |
3.2.2.4 阀门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流程 |
3.2.3 一次调频能力仿真结果和验证 |
3.2.4 阀门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方法应用说明 |
3.2.5 结论 |
3.3 基于EBSILON的高加给水旁路提升负荷能力分析 |
3.3.1 基于EBSILON的热力系统建模 |
3.3.1.1 EBSILON简介 |
3.3.1.2 1000 MW机组EBSILON建模 |
3.3.1.3 变工况模型验证 |
3.3.2 高加给水旁路仿真分析 |
3.3.2.1 高加小旁路仿真分析 |
3.3.2.2 高加混合旁路分析 |
3.3.2.3 高加大旁路分析 |
3.3.2.4 最优高加旁路方式分析 |
3.3.3 高加给水旁路提升负荷能力方法应用说明 |
3.3.4 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4 火电机组一次调频优化分析 |
4.1 大功率机组一次调频参数优化研究 |
4.1.1 一次调频参数分析 |
4.1.1.1 一次调频死区的分析及仿真 |
4.1.1.2 一次调频响应时间的分析及仿真 |
4.1.1.3 速度不等率的分析及仿真 |
4.1.2 系统各机组最优速度不等率研究分析 |
4.1.2.1 调差系数 |
4.1.2.2 电力系统的负荷频率静态特性 |
4.1.2.3 机组一次调频能力 |
4.1.2.4 各机组最优速度不等率研究 |
4.1.3 算例仿真分析 |
4.1.4 结论 |
4.2 考虑一次调频能力的火电机组负荷优化分配 |
4.2.1 火电机组经济性和一次调频能力分析 |
4.2.1.1 机组运行经济性分析 |
4.2.1.2 机组一次调频能力分析 |
4.2.2 考虑一次调频能力的机组负荷优化分配 |
4.2.2.1 优化目标 |
4.2.2.2 约束条件 |
4.2.3 正弦余弦算法 |
4.2.4 算例仿真分析 |
4.2.5 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管土接触作用下直埋供热变径管的应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集中供热现状与发展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研究动态 |
1.2.1 理论研究方面 |
1.2.2 直埋供热领域 |
1.2.3 石油化工、机械等其他领域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2章 直埋供热变径管的应力分析 |
2.1 管道荷载 |
2.1.1 力荷载 |
2.1.2 位移荷载 |
2.1.3 力—位移荷载 |
2.2 管道的应力状态 |
2.2.1 管道的应力分类 |
2.2.2 强度理论 |
2.2.3 管道的失效形式 |
2.3 变径管应力的计算 |
2.3.1 弹性理论推导的应力计算式 |
2.3.2 塑性理论推导的应力计算式 |
2.3.3 弹性理论和弹塑性理论计算最大循环温差对比 |
2.4 与直管相连的变径管的应力验算 |
2.4.1 变径段与直管段连接处边缘应力的简便校核公式 |
2.4.2 大小端应力评定限制范围 |
2.4.3 经向长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埋供热变径管模型及数值模拟 |
3.1 有限元分析 |
3.1.1 有限元理论简介 |
3.1.2 有限元结构静力分析基本步骤 |
3.2 埋地管道有限元模型 |
3.3 管土接触下变径管的有限元模拟 |
3.3.1 变径管的物理模型 |
3.3.2 变径管材料及单元类型的选择 |
3.3.3 土壤材料及单元类型的选择 |
3.3.4 管土关系及接触单元类型的选择 |
3.3.5 模型网格划分 |
3.3.6 网格独立性考核 |
3.3.7 载荷及约束条件 |
3.3.8 非线性求解 |
3.4 有效性验证 |
3.4.1 实验介绍 |
3.4.2 实验原理 |
3.4.3 实验数据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埋供热变径管小管侧应力性能研究 |
4.1 直埋供热变径管研究工况 |
4.2 不同曲率半径下的变径管应力特性 |
4.2.1 曲率半径对变径管小管侧应力最大值的影响 |
4.2.2 变径管不同曲率半径的应力分布规律 |
4.3 不同壁厚下的变径管应力特性 |
4.3.1 壁厚对变径管小管侧应力最大值的影响 |
4.3.2 变径管不同壁厚的应力分布规律 |
4.4 不同变径段材料下的小管侧应力特性 |
4.5 不同管土摩擦系数和土壤弹性模量下的变径管应力特性 |
4.5.1 管土摩擦系数和土壤弹性模量对变径管小管侧应力最大值的影响 |
4.5.2 变径管不同管土摩擦系数和土壤弹性模量的应力分布规律 |
4.6 变径管管土相互作用的应力分布规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8)热电联产机组汽水管道支吊架典型缺陷检查及分析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热电联产机组管道支吊架检查的必要性 |
2 实际机组管道支吊架热态检验及结果分析 |
2.1 主蒸汽管道支吊架状态检验 |
2.2 高压给水管道支吊架状态检验 |
2.3 中压、低压减温减压供热管道支吊架状态检验 |
2.4 给水泵汽轮机排汽管道支吊架状态检验 |
2.5 一级抽汽供热管道支吊架状态检验 |
2.6#1高加进汽管道支吊架状态检验 |
2.7#2高加进汽管道支吊架状态检验 |
3 结语 |
(9)660MW汽轮机高中压内缸-螺柱系统的热-力耦合应力分析与安全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汽缸–螺柱有限元分析方法回顾 |
1.2.1 汽缸有限元建模方法 |
1.2.2 螺柱有限元建模方法 |
1.2.3 有限元建模中的子模型法 |
1.3 汽缸瞬态温度场研究现状 |
1.3.1 汽缸的传热问题 |
1.3.2 温度场的热边界条件 |
1.3.3 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方法 |
1.4 汽缸–紧固螺柱的应力分析方法与相关研究工作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某型汽轮机高中压内缸–螺柱系统及其服役条件简介 |
2.1 引言 |
2.2 高中压缸本体结构 |
2.2.1 汽缸双层缸结构 |
2.2.2 主蒸汽和再热蒸汽进汽系统 |
2.2.3 高中压内缸的支撑和滑销系统 |
2.2.4 高中压内缸的法兰螺柱系统 |
2.2.5 高中压内缸与中分面紧固螺柱材料性能 |
2.3 高中压缸热力参数 |
2.3.1 汽轮机热力参数变化时间历程 |
2.3.2 汽轮机抽汽回热系统的热力平衡 |
2.3.3 缸体壁面测温点布置 |
2.4 本章小结 |
3 高中压内缸–紧固螺柱系统有限元建模 |
3.1 引言 |
3.2 高中压内缸–紧固螺柱的实体模型 |
3.2.1 高中压内缸–螺柱系统的实体模型简化 |
3.2.2 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划分与接触设置 |
3.2.3 螺柱材料的双线性硬化模型 |
3.3 高中压内缸的热边界条件确定 |
3.3.1 热力参数的近似计算 |
3.3.2 对流换热系数经验公式 |
3.3.3 蒸气性能参数的计算程序 |
3.4 本章小结 |
4 高中压内缸–螺柱系统的瞬态温度场分析 |
4.1 引言 |
4.2 典型服役工况下汽缸瞬态温度场分析 |
4.3 典型服役工况下螺柱瞬态温度场分析 |
4.4 瞬态温度场模拟结果与测点值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5 高中压内缸–螺柱系统的热–力耦合应力场分析 |
5.1 引言 |
5.2 位移约束条件 |
5.3 载荷施加方式 |
5.3.1 机械载荷 |
5.3.2 热载荷 |
5.4 汽缸–螺柱系统的耦合应力场分析 |
5.4.1 预紧状态 |
5.4.2 启动工况 |
5.4.3 660 MW稳态工况 |
5.4.4 330 MW低负荷工况 |
5.5 子模型中螺柱局部应力分析 |
5.5.1 边界条件导入 |
5.5.2 子模型边界合理性验证 |
5.5.3 基于子模型的螺纹牙局部应力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高中压内缸–紧固螺柱系统的服役安全性初步研究 |
6.1 引言 |
6.2 紧固螺柱强度分析 |
6.3 汽缸中分面密封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350 MW超临界机组切缸技术供热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机组概况 |
2 切缸技术 |
3 切缸技术供热特性 |
4 改造前后比较 |
4.1 最大供热能力 |
4.2 调峰能力 |
4.3 运行经济性 |
4.4 安全性 |
5 结语 |
四、抽汽供热管道应力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低压缸切缸技术改造若干问题探讨[J]. 纪连举,包伟伟,袁建丽,门凤臣,马勇. 汽轮机技术, 2021(03)
- [2]基于蓄能系统的燃煤机组灵活性提升方法研究[D]. 李浩宇.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9)
- [3]燃气轮-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供热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J]. 李振华. 能源与节能, 2021(01)
- [4]基于CAESARⅡ研究限位装置对汽机进汽口推力影响[J]. 周洋毅,孙武星,韩临武. 电站系统工程, 2021(01)
- [5]50 MW背压机组冷态启动的暖机策略研究[J]. 叶青,徐新果,居国腾,李丰均,孙海龙,姚坤. 节能技术, 2020(04)
- [6]大功率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建模与优化[D]. 廖金龙. 浙江大学, 2020(07)
- [7]管土接触作用下直埋供热变径管的应力分析[D]. 冀毅珍.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8]热电联产机组汽水管道支吊架典型缺陷检查及分析实践[J]. 居国腾,李丰均,姚坤,刘东旭. 科技创新导报, 2019(20)
- [9]660MW汽轮机高中压内缸-螺柱系统的热-力耦合应力分析与安全性评估[D]. 陈腊梅. 浙江大学, 2019(04)
- [10]350 MW超临界机组切缸技术供热特性分析[J]. 王力,包伟伟,张敏,周乃康,徐泰. 浙江电力,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