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细角毛藻论文-张娜,胡文峰,靳翠丽,李嘉梁,周晓见

纤细角毛藻论文-张娜,胡文峰,靳翠丽,李嘉梁,周晓见

导读:本文包含了纤细角毛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洋生物学,纤细角毛藻,生长,细胞物质组成

纤细角毛藻论文文献综述

张娜,胡文峰,靳翠丽,李嘉梁,周晓见[1](2018)在《3种处理对纤细角毛藻生长及细胞生化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是海水养殖育苗过程中重要的饵料生物,其生长速度和营养成分组成对育苗的效率和质量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温度、盐度和超声波3种处理方式对纤细角毛藻生长、蛋白质和总脂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都显着影响纤细角毛藻的生长,5~40 min的超声波处理不影响纤细角毛藻的生长;纤细角毛藻生长的最适条件是温度为25℃,盐度为25;3种处理方式对纤细角毛藻的蛋白质和总脂占比都有显着影响,其中超声波处理影响最显着,短时间处理(5 min)能使蛋白质占比达到最高值,长时间处理(40 min)能使总脂占比达到最高值.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可以作为饵料微藻二段培养所采用条件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应用海洋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刘瑀,娄亚迪,李颖,王海霞[2](2018)在《密闭培养对纤细角毛藻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碳源对赤潮藻生长的影响,以赤潮藻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为研究对象,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培养,模拟赤潮发生时碳源缺乏的生长环境;分析碳源不足对纤细角毛藻不同生长阶段的差异影响,采用密闭培养的方法,分别在正常组和缺氮组的营养条件下培养纤细角毛藻,测定生物量、营养盐浓度和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等重要监测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条件对纤细角毛藻的生物量存在显着影响.在正常组,c(NO3--N)(NO3--N为硝酸盐)随着培养时间呈下降趋势,ρ(NO2--N)(NO2--N为亚硝酸盐)和ρ(NH4+-N)(NH4+-N为铵盐)与藻类生物量呈显着正相关,ρ(PO43--P)(PO43--P为磷酸盐)和c(Si O42--Si)(Si O42--Si为硅酸盐)与藻类生物量呈显着负相关;在缺氮组,c(NO3--N)、ρ(NO2--N)、ρ(NH4+-N)、ρ(PO43--P)和c(Si O42--Si)均与藻类生物量呈显着负相关.整个试验周期中,正常组和缺氮组δ13C和δ15N值越来越正.其中,正常组的δ13C值比缺氮组的更正,平均高2.286‰;缺氮组的δ15N值比正常组的更正,平均高3.307‰.正常组和缺氮组的δ13C、δ15N值与生物量均呈显着正相关.研究显示,碳源和氮源的不足分别会导致更正的δ13C和δ15N值,推测赤潮发生会导致δ13C和δ15N值偏正,赤潮藻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可以作为赤潮监测的指标和方法.(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18年08期)

高霆炜,吴斌[3](2016)在《桉树与几种滨海植物水浸提液对纤细角毛藻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桉树人工林是否会对海洋初级生产者产生影响,实验选取了桉树及4种滨海植物(木麻黄、台湾相思、秋茄和白骨壤),对比5种植物叶片水浸提液对纤细角毛藻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桉树对纤细角毛藻生长的影响最大,低浓度的叶片水浸提液(5 m L/L)表现出很强的抑藻作用;木麻黄、台湾相思和秋茄对纤细角毛藻生长的影响次之,低浓度的叶片水浸提液(5 m L/L)表现出较弱的抑藻作用,15 m L/L时,对藻的抑制作用较强;白骨壤对纤细角毛藻生长的影响最弱,25 m L/L时,表现出对藻有较弱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桉树比其他常见的滨海植物对海洋微藻具有更强的化感作用,在沿海地区大面积种植桉树人工林会对海洋初级生产者产生潜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工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6年04期)

孟范平,李祥蕾,谢爽,于腾,程凤莲[4](2013)在《以污泥提取液为生长介质的纤细角毛藻培养与CO_2生物固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污水污泥(MSS)中含有大量的氮磷营养盐,以其替代传统培养基作为微藻的营养来源,将显着降低微藻吸收固定CO2的成本,增强微藻在工业碳减排中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以污水污泥提取液与海水的混合液作为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的生长介质,同时通入高浓度(5%~20%)CO2,在优化培养条件的基础上,将微藻接种到螺旋管式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动态试验,并逐日测定相应的藻生物量和固碳能力。结果表明,在污泥提取液和海水的混合体系中,纤细角毛藻的最适生长条件为:通入10%CO2气体,污泥提取液和海水按照1∶29比例混合,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6 000lx。当保持10%CO2的通入速度为20mL·min-1时,生物反应器的适宜运行条件为:藻接种量1×106cells·mL-1,循环流量1 200mL·h-1。在上述优化条件下,最大藻生物量产率(0.36g·L-1·d-1)和最高固碳速率(0.67g·L-1·d-1)出现在循环培养第5d;此外,培养液中氮、磷营养盐的利用程度较高,NO3--N、NH4+-N、NO2--N、PO43--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9%、93.3%、78.0%和88.5%。(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9期)

彭小伟,张维,刘天中[5](2013)在《两株硅藻筒柱藻和纤细角毛藻的油脂生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气泡柱光反应器评价了两株硅藻筒柱藻(Cylindrotheca fusiformis)和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gracilis)的生物量、油脂及甘油叁脂的积累。结果发现,其生物量与油脂产率相当,脂肪酸组成方面,也均以C16:0和C16:1为主,但是筒柱藻的油脂组成以甘油叁酯为主,纤细角毛藻的油脂以单酰甘油酯、磷脂和糖脂为主。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发现相比于降低初始氮元素与硅元素,降低培养液盐度,能够获得更高的生物量、油脂以及甘油叁脂产率。通过筒柱藻批次培养最高获得了0.36 g/(L.d)的甘油叁脂产率,且甘叁酯占收获干物质的50%以上,具有相当好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3年02期)

苗洪利,周晓光,刘逢学,李跃鹏,梅浩[6](2010)在《LED光谱对纤细角毛藻和亚心形扁藻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有着较高经济价值的纤细角毛藻以及亚心形扁藻为实验对象,在光照恒温培养箱中用红、绿、蓝、白LED集成不同光谱成分的光源与传统荧光灯进行对照培养实验。通过对比生长速率表明,与荧光灯光源相比光谱集成LED光源更有效地促进微藻的生长。说明LED集成光源作为微藻生长照明光源有其明显的优势。(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闫爱菊,吴惠仙,薛俊增,刘艳[7](2009)在《环境因子对纤细角毛藻种群增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纤细角毛藻的单种培养,研究了N、P、N/P和Si对其种群增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纤细角毛藻的最适生长条件为:N、P质量浓度分别为5 mg/L和1 mg/L、N/P为8∶1、Si为4 mg/L。其中N/P是影响纤细角毛藻细胞生长的关键因素,纤细角毛藻细胞生长的速率主要取决于P所占比例的高低;Si浓度的变化对纤细角毛藻细胞增长的影响不明显(P>0.05),表明Si不是纤细角毛藻细胞生长的限制因子。(本文来源于《水产科学》期刊2009年11期)

曲慧,孙利芹[8](2009)在《纤细角毛藻平板反应器培养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细角毛藻作为海洋生物的饵料,生长密度低、应用成本高一直是制约其利用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平板式密闭光生物反应器培养纤细角毛藻,考察光照强度、光照周期、通气量、接种量等环境因素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并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获得了优化的培养条件:光照时间24 h,光照强度为6 mW/cm2,通气速率为8.43 L/m in,在优化条件下预期细胞密度最大值可达(6.94±0.88)×108/mL,验证实验获得最大的细胞密度为(6.18±0.13)×108/mL,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一致.(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09年02期)

闫爱菊,吴惠仙,薛俊增,王金辉,刘艳[9](2009)在《纤细角毛藻种群增长最适培养因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集中开展了海洋生物饵料纤细角毛藻的单种最适培养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纤细角毛藻的最适生长条件即最适盐度为30g/L、pH8,最佳扩群温度是25℃;而营养因子则以N/P为首要条件,研究发现在8∶1的N/P比下纤细角毛藻繁殖与生长为最佳。(本文来源于《水产养殖》期刊2009年04期)

曲慧,孙利芹[10](2008)在《纤细角毛藻的平板反应器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采用平板式密闭光生物反应器培养纤细角毛藻,从规模化生产的角度通过对影响微藻生长的光照强度、光照周期、通气量、接种量等培养条件的研究,获得了适合于纤细角毛藻工业化培养的条件,提高了培养密度。实验结果表明,宜采用的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为2.68mw/cm~2,通气量为0.3 vvm,接种量10%~15%,温度23℃~25℃,pH7.5~8.0。纤细角毛藻在此条件下培养10天的细胞个数可以达到5.01亿个/ml。(本文来源于《齐鲁渔业》期刊2008年06期)

纤细角毛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碳源对赤潮藻生长的影响,以赤潮藻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为研究对象,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培养,模拟赤潮发生时碳源缺乏的生长环境;分析碳源不足对纤细角毛藻不同生长阶段的差异影响,采用密闭培养的方法,分别在正常组和缺氮组的营养条件下培养纤细角毛藻,测定生物量、营养盐浓度和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等重要监测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条件对纤细角毛藻的生物量存在显着影响.在正常组,c(NO3--N)(NO3--N为硝酸盐)随着培养时间呈下降趋势,ρ(NO2--N)(NO2--N为亚硝酸盐)和ρ(NH4+-N)(NH4+-N为铵盐)与藻类生物量呈显着正相关,ρ(PO43--P)(PO43--P为磷酸盐)和c(Si O42--Si)(Si O42--Si为硅酸盐)与藻类生物量呈显着负相关;在缺氮组,c(NO3--N)、ρ(NO2--N)、ρ(NH4+-N)、ρ(PO43--P)和c(Si O42--Si)均与藻类生物量呈显着负相关.整个试验周期中,正常组和缺氮组δ13C和δ15N值越来越正.其中,正常组的δ13C值比缺氮组的更正,平均高2.286‰;缺氮组的δ15N值比正常组的更正,平均高3.307‰.正常组和缺氮组的δ13C、δ15N值与生物量均呈显着正相关.研究显示,碳源和氮源的不足分别会导致更正的δ13C和δ15N值,推测赤潮发生会导致δ13C和δ15N值偏正,赤潮藻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可以作为赤潮监测的指标和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纤细角毛藻论文参考文献

[1].张娜,胡文峰,靳翠丽,李嘉梁,周晓见.3种处理对纤细角毛藻生长及细胞生化组成的影响[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8

[2].刘瑀,娄亚迪,李颖,王海霞.密闭培养对纤细角毛藻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18

[3].高霆炜,吴斌.桉树与几种滨海植物水浸提液对纤细角毛藻生长的影响[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6

[4].孟范平,李祥蕾,谢爽,于腾,程凤莲.以污泥提取液为生长介质的纤细角毛藻培养与CO_2生物固定[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5].彭小伟,张维,刘天中.两株硅藻筒柱藻和纤细角毛藻的油脂生产[J].海洋科学.2013

[6].苗洪利,周晓光,刘逢学,李跃鹏,梅浩.LED光谱对纤细角毛藻和亚心形扁藻生长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0

[7].闫爱菊,吴惠仙,薛俊增,刘艳.环境因子对纤细角毛藻种群增长的影响[J].水产科学.2009

[8].曲慧,孙利芹.纤细角毛藻平板反应器培养条件的优化[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9

[9].闫爱菊,吴惠仙,薛俊增,王金辉,刘艳.纤细角毛藻种群增长最适培养因子研究[J].水产养殖.2009

[10].曲慧,孙利芹.纤细角毛藻的平板反应器培养[J].齐鲁渔业.2008

标签:;  ;  ;  ;  

纤细角毛藻论文-张娜,胡文峰,靳翠丽,李嘉梁,周晓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