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知觉科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知觉,科学,社会性,文化,神经,能力,幼儿教师。
知觉科学论文文献综述
华伟[1](2019)在《“知觉”:科学探究中的观察例谈》一文中研究指出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眼、耳等感觉器官对自然条件下的各种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科学方法,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只是单纯的知觉问题,而是含有理解、思考成分,是有目、有计划的"知觉";是一个人视、听、触、嗅等多种感觉器官综合活动的思维的"知觉"。作为科学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实验中,要有意识"知觉"些什么呢?(本文来源于《小学科学(教师版)》期刊2019年06期)
胡易容,杨登翔[2](2019)在《视觉透视符码的科学逻辑与人文经验——兼论人工智能的知觉局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视觉传播中,透视是一套兼具科学性并在图像艺术实践中累积的符码理论体系,其发展与几何学密切相关。一百年前,潘诺夫斯基将图像透视作为一种符号形式,认为其本质属于人文的范畴。他与卡西尔都极力避免一种精确的机械物理主义对人文性的破坏。在被称为"图像时代"的今天,这一话题仍然值得讨论。视觉透视的形式科学属性和自然科学属性如何参与其文化意义生成,关涉到视觉符号学研究的基本向度。本文从潘诺夫斯基的讨论出发,结合卡西尔人文对象的论辩,解析视觉符号的几何逻辑、知觉基础以及文化意义生成的关系;从知觉维度回应了"人工智能威胁论"的想象,指出"机器蛮力"只能对具身性经验进行模仿,而并未有自在自为的主体性。在上述基础上本文提出,应在人文与科学内在融通与对观中处置在科技爆发背景下涌现的视觉传播与文化符号。(本文来源于《符号与传媒》期刊2019年01期)
刘海龙,束开荣[3](2019)在《具身性与传播研究的身体观念——知觉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离身观念曾主导着不同领域学者对传播与身体关系的研究,但他们彼此之间的冲突和张力为具身性进入传播与身体研究提供了理论空间。研究发现,具身性为反思既有的两种传播观念以及关照新传媒技术实践提供了难得的逻辑切入点。首先,批判性地揭示传播传递观所隐含的刺激—反应这一实证主义逻辑,凸显身体及其知觉类型在传播效果研究中的系统性缺席;其次,从符号与现实关系的角度检视传播仪式观的作用机制,尝试以具身视角填补由这一作用机制所造成的学理困境;再次,以具身观念反观新传媒技术及其实践,将虚拟现实理解为具身性的传播实践,借此为彻底离身的技术神话去魅。(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李湘凌,高传正[4](2018)在《幼儿教师科学教学知觉、现况与需求调查研究——以台湾地区公立幼儿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台湾地区公立幼儿教师进行科学教学现况调查,了解科学活动的实施现况,结果为科学活动对幼儿是重要的,科学是科学技能(程序能力)的学习、探讨科学概念的内容(认知)与培养科学情意的态度(情感),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为主题模式,课程设计则以自行编写为主,设置学习区域以饲养与种植活动为主,需求方面为举办科学的教学研习活动。(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郭琳,杨培禾[5](2017)在《小学生感知觉与科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科学观察不是感觉方式,而是技术手段反映的心理阶段科学观察是人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觉器官或科学仪器等技术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对象而采用的科学方法。人类从古至今都在借助观察来认识客观世界,进行科学实践活动。我国战国的磁勺司南、汉代的指南鱼和宋代的指南针都是人们观察磁铁受地球磁场力影响,会一端指南一端指北而得到的发明成果。古印(本文来源于《湖北教育(科学课)》期刊2017年03期)
韩慧[6](2013)在《知觉选择性规律对小学科学引课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从知觉的选择性规律分析了小学科学课的引课环节。首先阐述了引课的作用和知觉的选择性规律,然后分析了知觉选择性规律的影响因素对小学科学引课的启示作用。(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小学)》期刊2013年11期)
刘将[7](2011)在《知觉及其神经机制的文化差异:来自文化神经科学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文化能够塑造或者影响人的知觉,而认知神经科学曾一度忽略人的知觉过程的文化差异性。在整合文化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新兴的文化神经科学为人的知觉的文化依赖性提供了跨越行为与神经层次的证据和解释。过去几年的相关研究表明,文化能够塑造基本的视知觉过程,作为供允性的文化因素对非社会性知觉与社会性知觉的都能够产生调节和影响。在非社会性知觉领域,对焦点刺激及其背景的识别与处理上表现出了文化差异性。在情绪识别、社会地位知觉、社会群体评价以及推断他人心理状态等社会性知觉领域,文化不仅影响社会性知觉的结果,同时还调节其神经机制活动。(本文来源于《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10-21)
刘将,葛鲁嘉[8](2011)在《文化对知觉及其神经机制的影响:来自文化神经科学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文化能够塑造或者影响人的知觉,而认知神经科学曾一度忽略人的知觉过程的文化差异性。在整合文化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新兴的文化神经科学为人的知觉的文化依赖性提供了跨越行为与神经层次的证据和解释。过去几年的相关研究表明,文化能够塑造基本的视知觉过程,作为供允性的文化因素对非社会性知觉与社会性知觉都能够产生调节和影响。在非社会性知觉领域,对焦点刺激及其背景的识别与处理上表现出了文化差异性。在情绪识别、社会地位知觉、社会群体评价以及推断他人心理状态等社会性知觉领域,文化不仅影响社会性知觉的结果,同时还调节其神经机制活动。(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吴娴,张文静,辛涛[9](2008)在《学生科学教学知觉对科学素养成绩影响的跨文化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是通过影响学生思维而达成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知觉是思维的重要组成。本研究以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2006的数据为基础,考察美国、芬兰、日本和中国香港学生科学教学知觉对科学素养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学生背景变量的情况下,学生的科学教学知觉对科学素养成绩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4个国家(地区)学生的教学知觉对科学成就的影响具有相似性,关注应用知觉和动手实验知觉显着地正向预测科学成就,而科学探究知觉和课堂交流知觉显着地反向预测科学成就;学生教学知觉对科学兴趣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美国学生的科学探究知觉和课堂交流知觉显着地正向预测科学兴趣,日本学生课堂交流知觉显着地正向预测科学兴趣。(本文来源于《心理发展与教育》期刊2008年04期)
王谷,周海荣[10](2008)在《科学知觉和顿悟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觉和顿悟一直是对难以区分心理学名词,本文分别对知觉和顿悟进行了界定,区分了知觉和顿悟之间的差异之所在。笔者指出知觉是创造思维的条件",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硬核,科学知觉决定了创造性的"顿悟"。力图从事物的发展先后关系上解决知觉和顿悟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期刊2008年05期)
知觉科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视觉传播中,透视是一套兼具科学性并在图像艺术实践中累积的符码理论体系,其发展与几何学密切相关。一百年前,潘诺夫斯基将图像透视作为一种符号形式,认为其本质属于人文的范畴。他与卡西尔都极力避免一种精确的机械物理主义对人文性的破坏。在被称为"图像时代"的今天,这一话题仍然值得讨论。视觉透视的形式科学属性和自然科学属性如何参与其文化意义生成,关涉到视觉符号学研究的基本向度。本文从潘诺夫斯基的讨论出发,结合卡西尔人文对象的论辩,解析视觉符号的几何逻辑、知觉基础以及文化意义生成的关系;从知觉维度回应了"人工智能威胁论"的想象,指出"机器蛮力"只能对具身性经验进行模仿,而并未有自在自为的主体性。在上述基础上本文提出,应在人文与科学内在融通与对观中处置在科技爆发背景下涌现的视觉传播与文化符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知觉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1].华伟.“知觉”:科学探究中的观察例谈[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
[2].胡易容,杨登翔.视觉透视符码的科学逻辑与人文经验——兼论人工智能的知觉局限[J].符号与传媒.2019
[3].刘海龙,束开荣.具身性与传播研究的身体观念——知觉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的视角[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李湘凌,高传正.幼儿教师科学教学知觉、现况与需求调查研究——以台湾地区公立幼儿园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
[5].郭琳,杨培禾.小学生感知觉与科学观察[J].湖北教育(科学课).2017
[6].韩慧.知觉选择性规律对小学科学引课的启示[J].新课程(小学).2013
[7].刘将.知觉及其神经机制的文化差异:来自文化神经科学的证据[C].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1
[8].刘将,葛鲁嘉.文化对知觉及其神经机制的影响:来自文化神经科学的证据[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9].吴娴,张文静,辛涛.学生科学教学知觉对科学素养成绩影响的跨文化比较[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
[10].王谷,周海荣.科学知觉和顿悟的关系[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