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丙烯酸酯,环氧,聚物,环氧树脂,甲基,原位,甘油。
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论文文献综述
殷方,何阳,陈建刚,刘昭铁,刘忠文[1](2018)在《全氟环氧寡聚物基甲基丙烯酸酯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可控聚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性地设计并制备了一种高含氟的模型单体FP3MA和一种新型含氟RAFT试剂PFBDB,采用FT-IR、~1H NMR、13C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等技术手段表征并确认了其结构。其次,采用高压原位近红外光谱系统在线监测了FP_3MA在超临界CO_2中的RAFT聚合过程,探究了聚合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成功实现了FP_3MA在超临界CO_2中的均相可控聚合,验证了引入全氟环氧寡聚物作为增溶链的设计思想。设计合成的含氟RAFT试剂对高含氟单体在超临界CO_2中的自由基聚合过程表现出优异的可控性,为后续更多高含氟单体可控聚合体系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5)
殷方[2](2018)在《全氟环氧寡聚物基甲基丙烯酸酯在超临界CO_2中的可控聚合》一文中研究指出丙烯酸氟烷基酯聚合物是一类重要的高性能、高附加值功能材料。因其突出的疏水疏油性、耐污性、耐候性、耐化学品性和良好的光电性能、表面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涂覆材料、功能薄膜材料、医用材料和光学器件等领域。近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被逐渐公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反应介质,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赋予其在高分子合成与加工领域以广阔的应用前景。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RAFT)聚合综合了自由基聚合和活性聚合的优点,因其单体适用性广、聚合条件温和、能够获得具有精确结构且性能良好的聚合物材料而备受关注。利用scCO_2代替传统有机溶剂,结合RAFT聚合制备具有特定结构、精确分子量且窄分子量分布的含氟聚合物,深入探究含氟单体聚合反应机理及动力学规律,已成为当今化工技术的研究热点。本论文致力于全氟环氧寡聚物基甲基丙烯酸酯在scCO_2中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研究,设计并合成了一种高含氟模型单体FP3MA和系列新型含氟RAFT试剂,采用高压原位中红外/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线监测了 FP3MA在scCO中的溶剂化行为以及RAFT聚合过程,探索并揭示了含氟RAFT试剂调控下FP3MA在scCO_2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及聚合反应动力学规律,实现了 FP3MA的均相可控聚合。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叁个方面的内容:(1)全氟环氧寡聚物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在scCO_2中的溶剂化行为研究首先,基于对实现scCO_2体系均相/溶液聚合所需单体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及相行为之间关系的认识与理解,将末端功能化的全氟环氧寡聚物引入甲基丙烯酸酯单元中,制备出一种高含氟模型单体全氟环氧寡聚物基甲基丙烯酸酯FP3MA(摩尔质量为550.17 g.mol1,含氟量为58.71%)。其次,采用高压原位中红外光谱系统在线监测了 FP3MA在scCO_2中的溶剂化分散过程及相行为,探索了 FP3MA + CO_2二组分体系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其温度的影响,获取了 FP3MA +CO_2体系的转变压力(PT)。结果表明,大量F原子和含氟基团的引入增强了FP3MA与CO_2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使得FP3MA在scCO_2体系中表现出优异的溶解性能,验证了引入全氟环氧寡聚物作为增溶链的设计思想。此外在监测温度为40~70 ℃范围内,FP3MA + CO_2体系的PT最大不超过12.4 MPa,这意味着FP3MA与CO_2混溶,形成均相溶液的条件比较温和。(2)新型含氟RAFT试剂的合成与表征基于对实现scCO_2体系含氟单体活性可控聚合所需RAFT试剂结构、聚合过程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解,将F原子/含氟基团引入传统RAFT试剂结构中,针对性地设计并制备了 3种新型含氟RAFT试剂,采用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该工作拓展了 RAFT试剂的种类,丰富了 RAFT聚合的研究,为实现含氟聚合物材料的绿色制备与可控合成奠定了基础。(3)全氟环氧寡聚物基甲基丙烯酸酯在scCO_2中的RAFT聚合研究采用高压原位近红外光谱系统成功在线监测了 FP3MA在scCO_2体系中的RAFT聚合过程,获得了 FP3MA在scCO中的聚合反应动力学规律,验证了含氟RAFT试剂对高含氟单体在scCO_2中的自由基聚合过程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尽管聚合反应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诱导期,但是其聚合反应动力学曲线整体呈现良好的一级反应线性关系。RAFT试剂浓度和温度影响着FP3MA聚合反应速率及诱导期,减少RAFT试剂浓度或提高聚合温度,可提高FP3MA聚合反应速率,缩短诱导期。此外,相比不含氟的BDB,含氟RAFT试剂对FP3MA在scCO_2体系中的聚合过程表现出更为优异的可控性,RAFT试剂对FP3MA聚合反应过程的可控性顺序为 PFDBFB>PFBDB>PFBDMOB>BDB。该工作为研究高含氟单体在scCO_2中的均相/溶液可控聚合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为实现含氟聚合物材料的绿色工业化生产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王希,史利利,张绪刚,张斌[3](2018)在《丙烯酸酯低聚物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甲基-2-丙烯酸-2-异氰酸基乙酯(2-IEMA)和环氧树脂(E-03)生成物作为官能单体,同丙烯酸酯软硬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以环氧树脂为分散介质,合成了丙烯酸酯低聚物。讨论了2-IEMA/E-03(质量比)及不同软单体对体系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IEMA/E-03为5.0/95.0,选BA作为软单体时,改性体系的综合性能较好。改性体系的剥离强度为9k N/m,常温剪切强度达到36.1MPa,断裂伸长率为8.7%。通过对体系DMA分析可以看出,BA改性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为116.2℃。(本文来源于《化学与黏合》期刊2018年01期)
杨元,赵云峰[4](2017)在《丙烯酸酯预聚物改性环氧树脂流变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粘度是树脂成型的一个重要的工艺参数,树脂体系的粘度和固化速率对复合材料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不同羧基含量的丙烯酸酯预聚物改性环氧树脂,制备得到改性环氧树脂,采用低分子量聚酰胺树脂为固化剂制备阻尼环氧树脂体系。本文采用旋转粘度计对环氧树脂体系的升温粘度及恒温粘度进行分析,基于AE-20/LPA树脂体的恒温粘度,通过线性回归法建立树脂体系的恒温粘度模型。粘度结果可知:(1)升温固化中,AE-20、AE-30、AE-40体系的初始粘度逐渐降低、同时达到凝胶状态所需时间逐渐缩短;(2)恒温固化中,随着固化温度提高,AE树脂体系的初始粘度降低,并且反应速率增大。计算粘度与实测粘度对比显示,二者具有很好的吻合性,表明所建立的恒温粘度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实际粘度;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粘度-温度-时间曲面图可以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确定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L:高分子加工》期刊2017-10-10)
史利利,张绪刚,张斌,胡永玲,薛刚[5](2016)在《丙烯酸酯低聚物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和E-03环氧树脂为原料合成了异氰酸酯化丙烯酸酯大单体,用其作为官能单体,同丙烯酸酯软硬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以环氧树脂为分散介质,合成了异氰酸酯化丙烯酸酯低聚物。讨论了低聚物组成对体系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A为软单体,AN为硬单体,BA/AN质量比为80/20时体系的综合性能较好。改性后体系的剥离强度为7.5k N/m,25℃剪切强度为39.4MPa,150℃剪切强度为15.6MPa。(本文来源于《化学与黏合》期刊2016年04期)
丛玉凤,张春雪,黄玮[6](2016)在《改性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对自制环氧丙烯酸酯进行改性,制备具有氨酯-丙烯酸互穿网络结构的预聚物。考察了改性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对改性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并对改性后固化膜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剂甲苯二异氰酸酯与环氧丙烯酸酯的物质的量比为0.25∶1、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为75℃、复合催化剂(叁乙胺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质量比为1∶1)加入质量分数为0.1%时,反应转化率最高。红外光谱表明实验得到改性预聚物。(本文来源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胡杨明[7](2016)在《水溶性UV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的合成与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环保压力的增大,传统涂料行业因使用过多的有机挥发性溶剂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因而其应用和发展受到限制。UV固化涂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节能环保涂料,具有低VOC排放、固化效率高、产品性能优异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涂料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UV固化涂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性UV固化涂料应运而生,其以水为稀释剂代替活性稀释剂,可解决传统UV固化涂料因活性稀释剂的使用而产生难闻刺激性气味等问题。环氧丙烯酸树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一种的UV低聚物,具有生产成本低,漆膜性能优异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体系粘度大,固化膜柔韧性差等缺点。因此,对环氧丙烯酸树脂进行改性研究,开发出一种性能优异的水性UV环氧丙烯酸树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制备低粘度的水性UV环氧丙烯酸树脂,以反应型环氧稀释剂PEGGE与环氧树脂进行复配再与丙烯酸进行开环酯化反应,利用马来酸酐与树脂的进一步酯化反应,在分子链上引入亲水基团,最后经有机碱中和,制备UV固化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确定环氧丙烯酸树脂合成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为95℃,催化剂为N,N-二甲基苄胺,用量为1%,该反应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通过加入马来酸酐改性环氧丙烯酸使树脂水性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温度为70-75℃,且马来酸酐的用量≧0.6时,树脂才具备水溶性;PEGGE的加入对树脂体系具有良好的降粘效果,同时改善了漆膜的性能,当PEGGE与环氧树脂的比例为1:3时,水性树脂降粘率达95.35%;以2-(甲氨基)乙基丙烯酸酯为中和剂,中和度控制在90%,配制80%固含时,光引发剂的用量约为5%,树脂具备良好的水溶性和外观性能,且固化约20s得到的漆膜综合性能好,硬度4H、附着力由5级降低至0级、柔韧性由15mm提高到2mm,耐冲击性得到显着提高。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合成树脂结构进行表征,出现了目标基团相对应的峰值,合成了目标产物。以KH560的环氧基与水性UV环氧丙烯酸树脂的羧基进一步酯化反应,得到有机硅改性水性UV环氧丙烯酸,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硅的引入改善了漆膜的耐水性和拒水性,随着KH560用量的增加,固化膜的吸水率降低至10.09%,水接触角可达78.43°。利用FT-IR、TG等测试和表征手段,证实了KH560接入到了树脂结构中,且硅的引入使得漆膜的耐热性得到显着的提升。考察了有机硅用量对漆膜固化时间和漆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的引入延长了漆膜固化时间,综合考虑漆膜的力学性能,当KH560质量分数为20%时,硬度达6H,附着力0级,柔韧性1mm,耐冲击50kg·cm,漆膜的凝胶含量也得到提高。(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6-05-01)
杨磊,巫凤英,陈美香,郑炳云[8](2016)在《超支化含P,N活性预聚物/环氧丙烯酸酯涂层的阻燃及热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环氧丙烯酸酯(EA)涂层的阻燃及热稳定性,通过环氧树脂YPE-128与磷酸反应合成了超支化含磷环氧树脂(HPEP),再将HPEP与羟乙基丙烯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半加成物反应制备出超支化活性阻燃预聚物HPCA,并将其与环氧丙烯酸酯体系复配,经UV固化制备了含P,N阻燃元素的EA涂层。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热重、氧指数仪、锥形量热计和垂直燃烧仪表征了产品结构与涂层的透过率、阻燃性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添加HPCA的涂层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射率,且能促进涂层低温降解形成膨胀阻燃涂层,能显着改善涂层的高温阻燃性及热稳定性。且当HPCA质量分数为50%时,涂层阻燃效果最佳,600℃成炭率、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级别及峰热释放速率分别为21.9%,39,V-0和248 kW/m~2。(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6年03期)
廖华中[9](2015)在《环氧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及其水性光固化涂料的制备与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性紫外光固化涂料结合了水性涂料和传统光固化技术的优点,具有对环境无污染、不易燃烧、对人体健康无影响,已成为21世纪的绿色产品和涂料行业的研究热点。但该类涂料目前还存在固化时间太长、涂膜耐水性差,力学性能较差、硬度不高等缺点。因此,本文合成了水性环氧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然后以此为成膜基体配制了水性紫外光固化涂料,同时选用不同的无机粒子对涂膜进行增强改性,并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和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先合成了水性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WEA),再以此为成膜基体、自制的苄基叁苯基氯化磷改性蛭石(BTPC-VMT)为改性粒子配制了水性紫外光固化涂料,探讨了WEA的制备工艺,表征了WEA和涂料的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WEA的适宜反应条件为环氧丙烯酸酯与甲基六氢苯酐的摩尔比1:2,反应温度为75~80℃,催化剂N,N-二甲基苄胺用量为1.0 wt%,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用量为0.05~0.1 wt%,反应时间150-180min;当BTPC-VMT的添加量≤3.0wt%时,BTPC-VMT能均匀分散在复合涂层中,复合涂层的冲击冲度、铅笔硬度、耐溶剂性和热稳定性都明显改善;BTPC-VMT的最适宜添加量为2.0wt%,所得到改性水性紫外光固化涂料的综合性能最好,有望在金属与木器表面的防护上获得广泛应用。2、通过自乳化法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WPUA)和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Wsi-PUA),再分别以上述预聚物为成膜基体、石墨烯相氮化碳(g-C3N4)粒子为改性剂配制了水性紫外光固化涂料,探讨了WPUA的制备工艺,表征了预聚物和涂料的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果发现:合成WPUA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催化剂DBTDL用量1.0 wt%,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用量0.05~0.1wt%,反应温度为75~80℃,第一阶段反应时间为2.5~3h,第二阶段反应时间为2.5~3 h;与WPUA相比,由Wsi-PUA预聚物所制备的涂层疏水性和拉伸强度得到改善;当g-C3N4的添加量≤1.0 wt%时,随着其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涂层的硬度、拉伸强度、凝胶含量、耐水性和热稳定性都得到了显着提升;g-C3N4的最适宜添加量为1.0wt%,所得到改性水性紫外光固化涂料的综合性能良好,可用于金属与木器表面的防护。(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5-06-30)
胡剑飞,张丽丽[10](2015)在《一种脂肪族多官能度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合成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丁二酸酐、季戊四醇叁丙烯酸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开环反应得到中间体,然后再与叁羟甲基丙烷叁缩水甘油醚反应制得脂肪族多官能度环氧丙烯酸酯,并且对其在UV涂料中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现代涂料与涂装》期刊2015年03期)
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丙烯酸氟烷基酯聚合物是一类重要的高性能、高附加值功能材料。因其突出的疏水疏油性、耐污性、耐候性、耐化学品性和良好的光电性能、表面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涂覆材料、功能薄膜材料、医用材料和光学器件等领域。近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被逐渐公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反应介质,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赋予其在高分子合成与加工领域以广阔的应用前景。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RAFT)聚合综合了自由基聚合和活性聚合的优点,因其单体适用性广、聚合条件温和、能够获得具有精确结构且性能良好的聚合物材料而备受关注。利用scCO_2代替传统有机溶剂,结合RAFT聚合制备具有特定结构、精确分子量且窄分子量分布的含氟聚合物,深入探究含氟单体聚合反应机理及动力学规律,已成为当今化工技术的研究热点。本论文致力于全氟环氧寡聚物基甲基丙烯酸酯在scCO_2中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研究,设计并合成了一种高含氟模型单体FP3MA和系列新型含氟RAFT试剂,采用高压原位中红外/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线监测了 FP3MA在scCO中的溶剂化行为以及RAFT聚合过程,探索并揭示了含氟RAFT试剂调控下FP3MA在scCO_2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及聚合反应动力学规律,实现了 FP3MA的均相可控聚合。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叁个方面的内容:(1)全氟环氧寡聚物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在scCO_2中的溶剂化行为研究首先,基于对实现scCO_2体系均相/溶液聚合所需单体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及相行为之间关系的认识与理解,将末端功能化的全氟环氧寡聚物引入甲基丙烯酸酯单元中,制备出一种高含氟模型单体全氟环氧寡聚物基甲基丙烯酸酯FP3MA(摩尔质量为550.17 g.mol1,含氟量为58.71%)。其次,采用高压原位中红外光谱系统在线监测了 FP3MA在scCO_2中的溶剂化分散过程及相行为,探索了 FP3MA + CO_2二组分体系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其温度的影响,获取了 FP3MA +CO_2体系的转变压力(PT)。结果表明,大量F原子和含氟基团的引入增强了FP3MA与CO_2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使得FP3MA在scCO_2体系中表现出优异的溶解性能,验证了引入全氟环氧寡聚物作为增溶链的设计思想。此外在监测温度为40~70 ℃范围内,FP3MA + CO_2体系的PT最大不超过12.4 MPa,这意味着FP3MA与CO_2混溶,形成均相溶液的条件比较温和。(2)新型含氟RAFT试剂的合成与表征基于对实现scCO_2体系含氟单体活性可控聚合所需RAFT试剂结构、聚合过程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解,将F原子/含氟基团引入传统RAFT试剂结构中,针对性地设计并制备了 3种新型含氟RAFT试剂,采用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该工作拓展了 RAFT试剂的种类,丰富了 RAFT聚合的研究,为实现含氟聚合物材料的绿色制备与可控合成奠定了基础。(3)全氟环氧寡聚物基甲基丙烯酸酯在scCO_2中的RAFT聚合研究采用高压原位近红外光谱系统成功在线监测了 FP3MA在scCO_2体系中的RAFT聚合过程,获得了 FP3MA在scCO中的聚合反应动力学规律,验证了含氟RAFT试剂对高含氟单体在scCO_2中的自由基聚合过程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尽管聚合反应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诱导期,但是其聚合反应动力学曲线整体呈现良好的一级反应线性关系。RAFT试剂浓度和温度影响着FP3MA聚合反应速率及诱导期,减少RAFT试剂浓度或提高聚合温度,可提高FP3MA聚合反应速率,缩短诱导期。此外,相比不含氟的BDB,含氟RAFT试剂对FP3MA在scCO_2体系中的聚合过程表现出更为优异的可控性,RAFT试剂对FP3MA聚合反应过程的可控性顺序为 PFDBFB>PFBDB>PFBDMOB>BDB。该工作为研究高含氟单体在scCO_2中的均相/溶液可控聚合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为实现含氟聚合物材料的绿色工业化生产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论文参考文献
[1].殷方,何阳,陈建刚,刘昭铁,刘忠文.全氟环氧寡聚物基甲基丙烯酸酯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可控聚合[C].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8
[2].殷方.全氟环氧寡聚物基甲基丙烯酸酯在超临界CO_2中的可控聚合[D].陕西师范大学.2018
[3].王希,史利利,张绪刚,张斌.丙烯酸酯低聚物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J].化学与黏合.2018
[4].杨元,赵云峰.丙烯酸酯预聚物改性环氧树脂流变特性研究[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L:高分子加工.2017
[5].史利利,张绪刚,张斌,胡永玲,薛刚.丙烯酸酯低聚物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J].化学与黏合.2016
[6].丛玉凤,张春雪,黄玮.改性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的制备[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6
[7].胡杨明.水溶性UV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的合成与改性研究[D].广州大学.2016
[8].杨磊,巫凤英,陈美香,郑炳云.超支化含P,N活性预聚物/环氧丙烯酸酯涂层的阻燃及热稳定性[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6
[9].廖华中.环氧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及其水性光固化涂料的制备与改性[D].暨南大学.2015
[10].胡剑飞,张丽丽.一种脂肪族多官能度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合成与性能[J].现代涂料与涂装.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