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璀璨深厚的华夏文明中,民本思想占据重要地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何吸收、继承和发展民本思想,正确看待民众,是关系政局稳定、朝代延绵、文明进步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唐朝时期的民本思想体现,积极探索对当代发展的启示,希望能为中国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唐朝 民本思想 体现 启示
民本思想主要是指将民众作为核心,将民生放在首要位置的政治哲学理念,凸显民众在整个国家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民本思想历时弥久,精彩纷呈,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经由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民本思想逐渐成形,并渗透到儒家思想和君主治国理念之中。历经几千年的沉淀和发展,民本思想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和我党的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唐朝时期,华夏统一,声明远播,繁盛至极,与君主所践行的民本思想密切相关。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执政君主都强调民贵君轻,并围绕这一思想施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都空前繁荣,中华民族犹如一颗明星,闪耀在东海之滨。本文基于唐朝时期的民本思想体现,积极探索对当代发展的启示,希望能为中国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唐朝时期的民本思想
(一)畏民
民本的思想来自于畏民,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唐朝统治者对于百姓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唐朝统治者一直坚持以史为鉴,积极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并多次将其在朝堂之上进行讨论,时刻反思和警惕。为了维持政治清明,满足民众安居乐业的需求,唐朝统治者广开言路,海纳百川,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重视百姓的陈情。唐朝有一位著名的柬臣,名叫魏征,在位时不畏强权,敢于指出唐太宗的不足之处,在他死后,唐太宗非常伤心,认为自己失去了一面镜子,并亲自为其写下碑文,足见唐太宗对真言的重视和提倡。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这些文武兼修,重视纳谏的政策都来源于唐朝统治者的畏民思想。
(二)重民
所谓重民主要是指重视民众,充分肯定其在社会治理和国家统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唐朝统治者充分肯定了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唐太宗曾经言明:“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也”[1],并将这一思想贯穿执政阶段的始终。首先,始终坚持为民谋利。唐太宗李世民上台以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在位几十年,一直勤勉为政,重视民众力量,不与民争利。在社会生产逐渐恢复之时,他施行了轻徭薄税、戒奢从简的政策,重视社会生产的发展,减轻民众税赋压力,使得天下百姓齐声称颂。其次,不论出身,委以重任。唐朝时期的用人政策非常开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善科举,扩充国学规模。“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描写长安登科士人的心情,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科举的盛行,天下学子聚集长安,无论出身,都可凭借才能一争高低。唐朝的科举取士的人数并不多,但是人源广泛,有朝鲜人、阿拉伯人、胡人等。唐朝初期的科举录用比例较低,到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则大幅度增多,为许多寒门的有学之士提供了更多机会。二是选人用人,不论出身。唐太宗时期,曾派兵攻打东突厥,俘其首领颉利可汗,不杀反而给予优待;在东突厥设立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为都督,管理突厥各部。这些用人政策的施行都体现了唐朝执政者的宽广胸怀,无论需用之人是何种出身,都可以为己所用,即便曾经是对战的敌人,在统一领土之后,依然给予有待和重用。这一政策不仅大大减少了地区民众对新统治者的排斥和仇视,具有一定的感召力,也有利于尽快恢复地区生产,维护和平,促进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提升民众生活水平。
(三)爱民
所谓的爱民思想主要是指善待百姓,爱护民众。一方面,开放的民族政策。唐朝统治者坚持布德怀柔,对于依附的各族,一般不改变其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尊重其习俗,任命各族首领以统辖本部。还通过“和亲”进一步发展民族关系,为百姓的安居乐业营造和平友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唐朝文人的爱民思想。柳宗元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时还是政治家、思想家。他发扬了“仁政爱民”的儒家思想,提出了“吏为民役”的重要观点,强调要关心百姓饥寒,让百姓免于穷苦、免于孤危。杜甫一生虽然没有高官厚禄,但却亲近民众,批判暴政,忧国忧民。千古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是对安史之乱的批判和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的同情。
(四)存民
唐太宗是一个经历了隋亡和唐兴历程的人,他深刻地体悟到了所聚集起来的愤怒的农民力量的强大性,也充分地明白对于战争的胜利来说,人心的向背是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他本身会有着比较强烈的忧患意识。在贞观之治时期,统治的阶层确定了存民的观念,存民指的是使民能够生存下去。要做到这样的目的,对于君主来说,就必须要实现自我节制。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当中,君主本身的意志对于国家方方面面都产生影响。君主拥有着天下,如果他们过度地纵容自己的欲望,就会使得百姓不断的为了满足君主的欲望而疲于奔命,在家无余粮的情况之下,百姓就容易出现犯上作乱的情况[2]。因此,对君主来说,必须要做到尚检崇静,不产生劳民伤财的行为,使得百姓能够得以生存。
二、唐朝时期的民本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如果不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任何思想都是苍白无力的。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太平盛世,都是与当时的君主和政治家们身体力行地践行民本思想密切相关的。建设法治国家和小康社会是新形势下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影响群众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我们需要警惕的是,部分地方政府借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之名,行危害群众利益之实,典型者如湖南省嘉禾县党政部门集体滥用行政权力,违法违规强行拆迁损害群众利益的恶劣事件在当地乃至全国造成极坏影响。与人民群众利益攸关的三农问题、“精准扶贫”、贫富差距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等问题;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国有资产流失、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发展观和政绩观的重塑、政务公开及透明、社会治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从人本思想出发,下大力气解决,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各项权益。
随机建模法敏感性分析是每次只改变一个因素,而其他因素不变,进行随机建模,利用模拟的储量与基础模型的储量进行对比,得到每个参数的敏感性。
(一)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民本思想
忆古思今,以史为鉴,吸收经验教训为当代发展提供智慧支撑。唐朝时期的民本思想虽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价值,但犹如所处时代不同,发展需求不同,导致唐朝时期的民本思想无法照搬到现实生活中。因此,我们唯有从现实需要的角度出发,对唐朝时期的民本思想进行筛选和过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数届国家领导人的更替,一直坚持将民本思想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期治国理论,从科学发展观到五位一体发展观念,都体现了浓厚的畏民、爱民、重民和存民思想。自十八以来,党和政府从人民角度出发,实行了精准扶贫、扩大教育公平、严惩贪污腐败、鼓励双创事业、政府职能转型、社区自治等一系列政策,时刻将人民群众放在首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使得政府公信力不断提升。与唐朝不同的是,新时代的民本思想不再受限于百姓对政府和领导的绝对服从关系,而是从存民富民的目标出发,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到改革与发展的大队伍中来,充分发挥民众的建议、监督等职能,让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这些都是对民本思想的传承,也在现实需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让民本思想体系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二) 坚持以人为本,合理解决中国改革与时代发展的各类问题
唐朝时期的民本思想基于畏民,衍生爱民,成于重民,结于存民,不仅体现在君主的执政方略之中,也体现在文人墨客的作品中,体现在为政官员的所做所为中,是历史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对当代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流星诗社社员来了七个,加上吴邦雄是八个。诗社的又一次活动,在这个有雾的冬日早晨,正式开始。刘雁衡搞不清楚,吴邦雄是什么时候接上话题的,接上后就舍不得搁下,一任自己说下去。吴邦雄口才出众,在校园里是公认的。况且,他鼓吹维新、鼓吹革命的思想总是一路领先。他毫不留情地批评,诗社成员近期创作的作品力度不够,不足以唤醒民众的知觉,更不足以对黑暗形成冲击。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明璀璨,民本思想作为中华历史文化的核心,为治国理政、社会发展和民主建立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我们唯有立足现实需要,忆古思今,以过往的经验和智慧助力时代改革与发展,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民本思想,合理解决中国改革与时代发展的各类问题,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永保文化活力和时代脉搏。
利用Epidata3.0软件录入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清文.贞观政要正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2]梁晓宇.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刍议[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8(3): 88~90.
标签:民本论文; 思想论文; 唐朝论文; 民众论文; 时期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政治理论论文; 政治学史论文; 政治思想史论文;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 《长江丛刊》2019年第1期论文; 甘肃省甘南州委党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