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拓宽路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道路改扩建,加高拓宽,差异沉降,变形特性
拓宽路基论文文献综述
于建荣,程小强,李峰,黄亚飞[1](2019)在《改扩建道路纵向加高拓宽路基沉降特性与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惠盐高速深圳段改扩建工程,建立加高拓宽路基变形计算模型,分析了路基弹性模量、地基压缩模量、路基加高高度等因素对路基沉降变形的影响,得到了旧路加高拓宽沉降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拓宽部分地基较软弱或旧路加高高度较小时,横断面的沉降曲线呈"反盆形";当拓宽部分地基压缩模量较大或加高高度较大时,横断面的沉降曲线呈"盆形";随着新填路基弹性模量的提高,道路的不均匀沉降量逐渐减小,但减小的速率逐渐降低;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后的压缩模量不宜超过既有道路下地基的压缩模量,过分加固地基可能会使路面形成反向坡;对于路基加高高度小于2 m的路段,宜使拓宽部分地基的压缩模量大于旧地基;对于路基加高高度大于2 m的路段,则应使拓宽部分地基的压缩模量小于旧地基。(本文来源于《路基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徐全亮,宋琦,刘钱[2](2019)在《滨海软土公路路基拓宽拼接位移与应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滨海软土地区公路拓宽新旧路基差异沉降及附加应力变化,建立了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双侧拓宽计算模型,对拓宽前后路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了拓宽前后新老路基差异沉降、水平位移及结构应力。结果表明,拓宽前老路基竖向位移和竖向应力均沿中线对称分布,表现为中间大两边小的盆形,但路基中心及其下地基水平位移较小,水平位移最大值位于老路基边坡坡脚向下的地基内一定深度处。拓宽后新老路基沉降和水平位移分布发生了显着变化,老路中心处的路基沉降显着减小,路基两侧沉降增大,在拓宽路基边坡坡脚附近出现最大值,新老路基沉降差异显着。水平位移最大值出现在拓宽路基边坡坡脚下方地基内一定深度处,并随着拓宽部分路基填筑高度的增加逐渐向路基外侧移动。拓宽后的路基边坡相对承受更大的竖向应力和剪应力,最大竖向应力位于拓宽路基底部,最大剪应力出现在拓宽路基边坡及其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随着拓宽路基填筑高度的增加,最大竖向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均显着增大,并移向拓宽后的新路基边坡中心处;位于老路基下方的地基表面水平位移向老路路基中线方向发展,随拓宽路基填高的增加而增加,其最大值位于老路边坡底部区域;背离老路路基中线的地基表面水平位移最大值并未出现在新路基坡脚处,而是位于新路基坡脚内侧一定位置处。(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10期)
韩利芳[3](2019)在《拓宽改造工程中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分析了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变形的特点、常见病害与破坏机理,重点探讨了拓宽改造工程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路基填筑施工、施工排水技术等。结论证实,降低不均匀沉降是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拓宽技术的关键。为促进拓宽改造工程中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提高,施工中应有效落实各项质量控制策略,结合拓宽改造工程施工情况,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策略。(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期刊2019年28期)
肖家龙[4](2019)在《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道路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近年来对其进行拓宽改造的项目非常多。但受城市老城区施工环境、地下管线等各种因素影响,此类拓宽改造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往往难以保证。研究以中部地区某市一条市政道路拓宽改造项目为例,简要分析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路基施工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城市住宅》期刊2019年09期)
马金虎[5](2019)在《高等级公路路基拓宽改造质量控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阐述了旧路基加宽地基的处治措施和新旧路基的衔接处理技术,然后详细阐述了新旧路基结合部的施工工艺,包括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的有效处理、路基的填料等,以期能够对高等级公路路基拓宽的改造质量提到有效提高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周磊[6](2019)在《高速公路拓宽路基的主要病害及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公路在拓展过程中路基会遇到许多病害问题,包括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侧向位移及裂缝等,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控制。本文就高速公路拓宽路基的主要病害及原因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控制方法,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期刊2019年03期)
梁晓辉[7](2019)在《混凝土路面拓宽改造新路基的施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地方公路管理站的一项路面拓宽改造工程为例,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旧路基拓宽、新路基扩建及路面施工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以保证新路基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崔登云,李金星,赵秀娟,李红卫,朱蕊[8](2019)在《新老路基轻质土拼接拓宽施工的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软土地区高路堤路基拓宽施工中出现的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装配式模板的新老路基轻质土拼接拓宽结构,在原路堤边坡台阶处设置预制T形抗剪件,同时在新路堤下方打设路堤桩,结合预制装配式坡面板,并且在坡面板及老路堤间回填轻质土。工程实践证明,应用该技术后,在拓宽一侧老路基边坡范围沉降差明显减小,技术经济效益明显。(本文来源于《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期刊2019年08期)
史录军[9](2019)在《高等级公路路基拓宽改造质量控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具体工程案例,阐述了高速公路路基拓宽工程的施工工艺,并针对每道具体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对高速公路路基拓宽工程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13期)
黎兴铨[10](2019)在《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路基拼接施工技术思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交通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一些传统高速公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这就需要对原公路进行拓宽和改进,以便于增加高速公路的荷载量,切实保障公路的质量。基于此,文章主要对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路基拼接施工技术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希望可以为我国交通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9年14期)
拓宽路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滨海软土地区公路拓宽新旧路基差异沉降及附加应力变化,建立了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双侧拓宽计算模型,对拓宽前后路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了拓宽前后新老路基差异沉降、水平位移及结构应力。结果表明,拓宽前老路基竖向位移和竖向应力均沿中线对称分布,表现为中间大两边小的盆形,但路基中心及其下地基水平位移较小,水平位移最大值位于老路基边坡坡脚向下的地基内一定深度处。拓宽后新老路基沉降和水平位移分布发生了显着变化,老路中心处的路基沉降显着减小,路基两侧沉降增大,在拓宽路基边坡坡脚附近出现最大值,新老路基沉降差异显着。水平位移最大值出现在拓宽路基边坡坡脚下方地基内一定深度处,并随着拓宽部分路基填筑高度的增加逐渐向路基外侧移动。拓宽后的路基边坡相对承受更大的竖向应力和剪应力,最大竖向应力位于拓宽路基底部,最大剪应力出现在拓宽路基边坡及其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随着拓宽路基填筑高度的增加,最大竖向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均显着增大,并移向拓宽后的新路基边坡中心处;位于老路基下方的地基表面水平位移向老路路基中线方向发展,随拓宽路基填高的增加而增加,其最大值位于老路边坡底部区域;背离老路路基中线的地基表面水平位移最大值并未出现在新路基坡脚处,而是位于新路基坡脚内侧一定位置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拓宽路基论文参考文献
[1].于建荣,程小强,李峰,黄亚飞.改扩建道路纵向加高拓宽路基沉降特性与影响因素研究[J].路基工程.2019
[2].徐全亮,宋琦,刘钱.滨海软土公路路基拓宽拼接位移与应力分析[J].公路.2019
[3].韩利芳.拓宽改造工程中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9
[4].肖家龙.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城市住宅.2019
[5].马金虎.高等级公路路基拓宽改造质量控制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
[6].周磊.高速公路拓宽路基的主要病害及控制方法[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2019
[7].梁晓辉.混凝土路面拓宽改造新路基的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
[8].崔登云,李金星,赵秀娟,李红卫,朱蕊.新老路基轻质土拼接拓宽施工的关键技术[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9
[9].史录军.高等级公路路基拓宽改造质量控制技术[J].山西建筑.2019
[10].黎兴铨.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路基拼接施工技术思路分析[J].智能城市.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