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圆田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田螺,中国,多糖,活性,乙型肝炎,诺氟沙星,甲基。
中国圆田螺论文文献综述
王宏伟,杨丽坤,赵文博,李林锋,邢清朝[1](2017)在《诺氟沙星对中国圆田螺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沉积物中均匀加入诺氟沙星,模拟研究了沉积物中诺氟沙星对中国圆田螺不同组织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诺氟沙星的处理使中国圆田螺各组织中的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活性发生了变化,不同和相同含量诺氟沙星对同种或不同组织中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的活性的影响不同。总的趋势为:低含量诺氟沙星对肝、肾、胃等组织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活性的作用为前期诱导后期抑制;中、高含量诺氟沙星抑制肾、胃等组织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活性;诺氟沙星一直抑制卵巢和肌肉组织中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的活性。(本文来源于《水产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王宏伟,李林锋,赵文博,刘亦巍,孙亚楠[2](2017)在《罗红霉素对中国圆田螺ERND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过量使用的罗红霉素等抗生素会经不同途径流入水体,溶入沉积物,造成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本文将底栖动物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暴露于罗红霉素中,分别检测其胃、肝脏、肾脏、卵巢和肌肉组织中的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活性,来监测沉积物中抗生素对底栖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圆田螺主要组织微粒体中具有细胞色素P450亚型活性,但它们在中国圆田螺内的分布和活性不存在组织和器官差异性。连续给药2 d后中国圆田螺的肝脏、肾脏、胃和卵巢肌肉组织中的ERND的活性都会升高,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到第3天达到最高点,第4天却开始下降。其总体趋势是先促进后抑制,但不同浓度的罗红霉素引起的影响差异并不大。从对照组和各个实验组田螺的存活状况看来,罗红霉素作为一种抗生素,对中国圆田螺没有致死效应,但本实验所使用的250倍环境浓度、500倍环境浓度以及750倍环境浓度已经可以对田螺各组织中ERND活性产生明显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叶苗,樊天骐,陈炼,陈燏,朱善良[3](2017)在《两种福寿螺与中国圆田螺齿舌的形态学特征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齿舌作为软体动物独特的摄食器官,是软体动物门重要的分类特征。利用扫描电镜对入侵物种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P.maculata和本地物种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的齿舌形态进行了比较观察。两种福寿螺和中国圆田螺齿式均为2·1·1·1·2。两种福寿螺齿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中央齿的第一突起,P.canaliculata中央齿第一突起宽而短,不如P.maculata锋利。P.canaliculata与P.maculata第一突起长与中央齿宽以及第一突起宽与中央齿宽的比值均具有显着差异。两种福寿螺与中国圆田螺齿舌的中央齿、侧齿、缘齿,不论是从形态还是数量上都明显不同。两种福寿螺中央齿第一突起大而尖,呈倒叁角形,两侧对称排列3个小齿;中国圆田螺的中央齿第一突起短而宽,呈方形,两侧对称排列4个小齿。两种福寿螺的侧齿大突起内侧有1个小而尖的小齿,大突起外侧另有2个小齿;中国圆田螺侧齿上缘中间大突起外侧有3个小齿,呈锯齿状。两种福寿螺的内缘齿和外缘齿相似,缘齿上缘的中间尖齿尖锐,旁边再形成一小齿;中国圆田螺内缘齿上缘的中间尖齿突出,外缘齿基部细长,上缘有小的尖齿8~10个,呈梳状。两种福寿螺与中国圆田螺的第一突起宽与中央齿宽之比、第一突起长与中央齿宽之比、第二突起宽与中央齿宽之比、第二突起长与中央齿宽之比均差异显着。食性不同可能是造成种间齿舌结构差异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7年01期)
张治荣[4](2016)在《日本沼虾和中国圆田螺密度对生物膜附着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了Biolog-Eco法和高通量测序法两种方法,研究了应用于水产养殖或生态修复中生物挂膜上附着细菌群落的代谢及其群落结构,分析了在不投饵的情况下日本沼虾及中国圆田螺密度对生物膜上细菌多样性及养殖水体影响。1、日本沼虾试验组养殖水体的变化。日本沼虾实验组水体总氮、氨氮、总磷含量均高于对照组,随着日本沼虾密度的增加水体总氮、总磷、氨氮随之增加。2、中国圆田螺试验组养殖水体的变化。氨氮和总氮的总体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中国圆田螺的添加对水体总磷含量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且低密度(40ind/m3)的实验组除磷效果更佳。3、日本沼虾密度对生物膜附着细菌群落代谢和多样性的影响。AWCD曲线的斜率大致在12-48h最大,48-96h变缓,96h后趋于稳定。随着试验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对照组的AWCD值小于其他试验组。对碳源的利用表现为试验前期、试验后期对各类碳源均有利用,试验中期对醇类、胺类碳源的利用较低。多样性指数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随着试验进展,对照组的多样性小于其他试验组。日本沼虾试验组中生物膜附着细菌归属于18个门,115个纲,191个目,270个科,402属。各分类单元中都存在一些未知类群。在门水平上,主要优势门为Proteobacteria。在属水平上,主要优势属为Paracoccus及Aeromonas。4、中国圆田螺密度对生物膜附着细菌群落代谢和多样性的影响。AWCD曲线的斜率大致在12-48h最大,48-96h变缓,96h后趋于稳定。随着试验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对照组的AWCD值小于其他试验组。对碳源的利用表现为为试验前期对各类碳源均有利用,之后对醇类碳源的利用降低,试验中期还对酸类的利用较低,试验后期对胺类碳源的利用较低。多样性指数随培养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对照组的多样性小于其他试验组。中国圆田螺试验组中生物膜附着细菌归属于18个门,116个纲,190个目,269个科,396属。各分类单元中都存在一些未知类群。在门水平上,主要优势门为Proteobacteria。在属水平上,主要优势属为Paracoccus。(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6-05-01)
孔祥玲[5](2016)在《中国圆田螺和日本沼虾密度对附着藻类群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附着藻类是水生生物食物网的基础能量,具有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净化水质等功能。底栖动物是影响附着藻类群落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种类和不同密度的底栖动物对附着藻类群落结构影响效果不同。本论文于2014年4-11月以生物填料为基质研究了白洋淀鲥鯸淀水产养殖区附着藻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2015年4-7月开展了中国圆田螺和日本沼虾养殖密度对附着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分析中国圆田螺和日本沼虾的养殖密度对附着藻类群落以及水质的影响,以期为运用生物操纵修复水体营养化及水产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1、鲥鯸淀养殖区附着藻类群落的季节变化。调查期间共鉴定出附着藻类7门109种;硅藻门57种,占52%,绿藻门28种,占26%;蓝藻门9种,占8%,裸藻门6种,约占6%;其他种类较少,甲藻门5种,隐藻门3种,金藻门仅1种。鲥鯸淀养殖区夏季(6-8月份)水体中层附着藻类的密度、叶绿素a、有机质含量、初级生产力均高于上、下两层,而春(4、5月份)、秋季(9-11月份)水体上层附着藻类的密度、叶绿素a、有机质含量、初级生产力高于中、下两层;附着藻类有机质含量全年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初级生产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夏季(8月份)附着藻类初级生产力达到最大,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8月份附着藻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最低,出现了优势度极显着的优势种简单颤藻(Oscillatoria simplicissima)(p<0.01),并且附着藻类群落优势种的优势度随着水深度的增加和温度的上升而越显着。春季(4、5月份)水温及溶解氧是影响附着藻类的关键环境因子,夏季(6-8月份)附着藻类初级生产力、叶绿素a、有机质含量与水体总氮含量显着正相关(p<0.05)。秋季(9-11月份)附着藻类的密度、有机质含量与氮磷营养盐呈显着负相关(p<0.05)。全年附着藻类群落与理化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鲥鯸淀养殖区水体pH、氮磷含量能够促进附着藻类的有机质的积累与密度的增加。2、中国圆田螺密度对附着藻类群落的影响。研究期间,对照组共鉴定出附着藻类7门,65种;绿藻门最多,39种,占总种数的60%;硅藻门次之,18种,占28%;裸藻门5种,约占8%;其他种类较少,蓝藻、甲藻、隐藻均检出3种,各占5%,金藻仅1种。试验组共鉴定出附着藻类7门,87种。绿藻门47种,占54%;硅藻门26种,占30%;裸藻门4种,约占5%;其他种类较少,蓝藻、甲藻、隐藻均检出3种,各占3%,金藻仅1种,中国圆田螺试验组与对照组附着藻类群落中绿藻门与硅藻门种类占优势。由于中国圆田螺偏好于摄食绿藻,随着中国圆田螺密度的增加,试验组附着藻类群落绿藻门细胞个数占藻类总数的百分比减少;附着藻类密度、有机质含量和初级生产力有所增加,但附着藻类密度和有机质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低密度(400 ind./m3)中国圆田螺试验组附着藻类生物多样性指数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由于中国圆田螺营养盐的释放,随着中国圆田螺密度的增加水体氨氮、总氮含量增加。中国圆田螺的添加对水体总磷含量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且低密度(400 ind./m3)的试验组除磷效果最佳。3、日本沼虾密度对附着藻类群落的影响。日本沼虾试验组(对照组同上)共鉴定出附着藻类7门,88种。绿藻门48种,占55%;硅藻门26种,占30%;裸藻门4种,约占5%;其他种类较少,蓝藻、甲藻、隐藻均检出3种,各占3%,金藻仅1种,日本沼虾试验组与对照组中附着藻类群落绿藻门与硅藻门均占优势,日本沼虾的密度越大,绿藻门的细胞数所占百分比越高。研究后期,日本沼虾试验组附着藻类群落绿藻门鼓藻属maximum藻(Cosmarium maximum)极显着优势(p<0.01)。对照组附着藻类密度、有机质含量相对低于日本沼虾试验组,对照组与试验组附着藻类叶绿素a含量随时间均呈增长趋势,对照组附着藻类叶绿素a含量低于试验组,且低密度(200 ind./m3)日本沼虾更有利于附着藻类叶绿素a含量的增加。对照组附着藻类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随时间变化不大,试验组附着藻类的生物多样性指数随时间均呈下降趋势。低密度(200ind./m3)试验组能够增加附着藻类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而较高密度的日本沼虾试验组会使附着藻类群落绿藻门的细胞个数比例增加,降低附着藻类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日本沼虾试验组水体总氮、氨氮、总磷含量均高于对照组,随着日本沼虾密度的增加水体总氮、总磷、氨氮随之增加。(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6-05-01)
刘小燕,李朝品,朱涛[6](2015)在《酶法提取中国圆田螺多糖的工艺优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选酶法提取中国圆田螺多糖的工艺。方法:采用木瓜蛋白酶进行酶解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过程中的酶浓度、p H、酶解温度及酶解时间4个因素进行优选并进行验证。结果:酶法最优提取工艺为酶浓度1.0%、p H 7.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3.0 h。该工艺下多糖平均得率为4.98%(RSD=2.51%,n=3),多糖含量为73.54%(RSD=1.36%,n=3)。结论:优化的中国圆田螺多糖酶提取工艺简便、合理、可行。(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5年19期)
刘小燕,李朝品,王克霞,朱涛[7](2014)在《中国圆田螺多糖体内抗鸭乙肝病毒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国圆田螺多糖体内抗鸭乙肝病毒(DHBV)作用。方法 PCR检测1d龄绍兴麻鸭血清DHBV-DNA,筛选出先天感染DHBV鸭3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3TC对照组和中国圆田螺多糖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连续灌胃给药14d,每天2次,分别于给药前、给药7d、给药14d及停药后5d经腿胫静脉取血,分离血清,采用荧光探针定量PCR检测DHBV-DNA含量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DHBsAg和DHBeAg滴度变化。结果中国圆田螺多糖中、高剂量组在给药14d、停药5d时对DHBV-DNA均有明显抑制作用(t值分别为:15.46、17.90、26.92、24.51,P<0.01);中国圆田螺多糖中、高剂量组在给药14d及停药5d时对DHBsAg表达均有抑制作用(t值分别为:6.88、3.95、11.71、9.45,P<0.05);中国圆田螺多糖中、高剂量组在给药7d、14d及停药5d时对DHBeAg的表达亦有抑制作用(t值分别为:3.19、3.79、3.03、4.08、4.25、4.07,P<0.05);3TC对照组在给药7d和14d时对DHBV-DNA、DHBsAg和DHBeAg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但在停药5d时抑制作用显着下降出现反跳现象。结论中国圆田螺多糖能抑制鸭血清中DHBV-DNA、DHBsAg和DHBeAg的表达量,即具有体内抗DHBV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期刊2014年12期)
端正花,李莹莹,陈静,董伟,梁晶晶[8](2014)在《中国圆田螺壳在镉污染中的指示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室内水体直接暴露和微宇宙模拟暴露,研究了重金属镉(Cd2+)对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Chinensis)的毒性效应及其在田螺软、硬组织中的蓄积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圆田螺的5d水体直接暴露半致死浓度(LC50)为6.15mg·L-1;壳长增长率可以作为Cd2+慢性污染胁迫的有效生物标志,浓度为0.15 mg·kg-1的Cd2+刺激田螺壳增长,而浓度为1.5 mg·kg-1的Cd2+抑制田螺壳增长。中国圆田螺的壳与软组织均能够蓄积镉,并且随着暴露时间和暴露浓度的增大,重金属Cd2+的蓄积量也增大,相比之下田螺壳的蓄积更为稳定;天津中心城区主要景观水体中国圆田螺镉污染现状调查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这表明,中国圆田螺的壳可以作为淡水环境镉污染的生物监测的有效补充。(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刘小燕,李朝品,王克霞[9](2013)在《中国圆田螺多糖体外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国圆田螺多糖(PCC)体外抗乙肝病毒的生物学活性。方法:以HepG2 2.2.15细胞系为体外实验模型。MTT法检测细胞毒性,将不同安全浓度的PCC及阳性对照药物3TC作用于此细胞系,实验同时设不加药物的细胞对照,第9天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水平,荧光探针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结果:PCC在HepG2 2.2.15细胞培养中的TC0为1 g·L-1,TC50>10 g·L-1,对细胞毒性较小。PCC对HepG2 2.2.15细胞HBsAg,HBeAg分泌的IC50分别为0.501,0.401 g·L-1,SI分别为>19.96和>24.94。PCC可以有效抑制HBsAg,HBeAg的分泌,且PCC对HBeAg的抑制效果优于HBsAg。PCC在0.1,1 g·L-1(P<0.05)对HepG2 2.2.15细胞中的HBV-DNA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中国圆田螺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HBV活性,且毒性较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3年06期)
段旭,张晶晶,朱静,蔡护华,陈粉粉[10](2009)在《松墨天牛和中国圆田螺体内纤维素酶系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在不同pH,温度、反应时间条件下,对松墨天牛和中国圆田螺两种动物体内纤维素酶系的组成和活性进行了分析;在纤维素酶系的3种底物同时存在下,分析了两物种中纤维素酶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在松墨天牛和中国圆田螺体内均具有将纤维素降解为简单糖的完整纤维素酶系。松墨天牛体内纤维素酶系中各组分的活性均较中国圆田螺高;在对3种底物同时作用时,松墨天牛体内纤维素酶系活性也高于中国圆田螺,揭示了两物种的纤维素酶系的协同作用有明显差异,为进一步寻求高活性纤维素酶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中国圆田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过量使用的罗红霉素等抗生素会经不同途径流入水体,溶入沉积物,造成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本文将底栖动物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暴露于罗红霉素中,分别检测其胃、肝脏、肾脏、卵巢和肌肉组织中的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活性,来监测沉积物中抗生素对底栖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圆田螺主要组织微粒体中具有细胞色素P450亚型活性,但它们在中国圆田螺内的分布和活性不存在组织和器官差异性。连续给药2 d后中国圆田螺的肝脏、肾脏、胃和卵巢肌肉组织中的ERND的活性都会升高,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到第3天达到最高点,第4天却开始下降。其总体趋势是先促进后抑制,但不同浓度的罗红霉素引起的影响差异并不大。从对照组和各个实验组田螺的存活状况看来,罗红霉素作为一种抗生素,对中国圆田螺没有致死效应,但本实验所使用的250倍环境浓度、500倍环境浓度以及750倍环境浓度已经可以对田螺各组织中ERND活性产生明显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圆田螺论文参考文献
[1].王宏伟,杨丽坤,赵文博,李林锋,邢清朝.诺氟沙星对中国圆田螺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活性的影响[J].水产科学.2017
[2].王宏伟,李林锋,赵文博,刘亦巍,孙亚楠.罗红霉素对中国圆田螺ERND酶活性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7
[3].叶苗,樊天骐,陈炼,陈燏,朱善良.两种福寿螺与中国圆田螺齿舌的形态学特征比较[J].动物学杂志.2017
[4].张治荣.日本沼虾和中国圆田螺密度对生物膜附着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6
[5].孔祥玲.中国圆田螺和日本沼虾密度对附着藻类群落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6
[6].刘小燕,李朝品,朱涛.酶法提取中国圆田螺多糖的工艺优选[J].中国药房.2015
[7].刘小燕,李朝品,王克霞,朱涛.中国圆田螺多糖体内抗鸭乙肝病毒作用的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
[8].端正花,李莹莹,陈静,董伟,梁晶晶.中国圆田螺壳在镉污染中的指示作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
[9].刘小燕,李朝品,王克霞.中国圆田螺多糖体外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
[10].段旭,张晶晶,朱静,蔡护华,陈粉粉.松墨天牛和中国圆田螺体内纤维素酶系的比较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