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节支撑装置及箱梁调节支撑装置,涉及梁调节支撑技术领域,该调节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螺栓和套筒;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箱梁模板的拐角处,并且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置有装配孔并于所述装配孔处固定连接第一螺母;所述螺栓穿入所述装配孔内部且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以调节高度,所述螺栓底部抵接于所述套筒的上表面,并通过所述第一螺母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以缓解现有技术中调节支撑装置需要的构件相对复杂,比较笨重,组装、拆卸、搬运都不方便等技术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螺栓和套筒;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箱梁模板的拐角处,并且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置有装配孔并于所述装配孔处固定连接第一螺母;所述螺栓穿入所述装配孔内部且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以调节高度,所述螺栓底部抵接于所述套筒的上表面,并通过所述第一螺母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
设计方案
1.一种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螺栓和套筒;
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箱梁模板的拐角处,并且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置有装配孔并于所述装配孔处固定连接第一螺母;
所述螺栓穿入所述装配孔内部且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以调节高度,所述螺栓底部抵接于所述套筒的上表面,并通过所述第一螺母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焊接于所述箱梁模板上并与所述箱梁模板形成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两侧通过钢筋焊接于所述箱梁模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两侧通过三角形钢筋焊接于所述箱梁模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焊接于所述螺栓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螺栓的直径,且所述装配孔的直径为3c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采用M30×300mm双头螺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两端开口的空心套筒和盖板;
所述盖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空心套筒的其中一端开口处且与所述螺栓抵接,且所述空心套筒和盖板均采用Q235钢材质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采用200mm×100mm×20mm的钢板。
10.一种箱梁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调节支撑装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支撑装置及箱梁调节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箱梁调节支撑有很多种方式,下面列举两种:
第一种支撑方式,采用楔形木块对接支撑,即通过两块楔形木块斜面对接在一起,形成支撑。
第二种支撑方式,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箱梁模板调节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结构和支顶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为V型支撑块3,其一肢上开有贯通的圆孔,所述支顶结构包括底板6、一对相互平行的耳板1、旋转支撑4和旋转支撑轴5,所述耳板1和旋转支撑轴5分别焊接在底板6的两端,连接销2依次穿过耳板1和V型支撑块3的圆孔并在其穿出端通过定位销限位,所述旋转支撑4为锤子状,V型支撑块的另一肢支撑在旋转支撑4的锤头上,旋转支撑4的锤柄套在旋转支撑轴并通过定位销限位,所述旋转支撑轴为上小下大的同轴阶梯状圆柱体。
现有技术中的调节支撑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一方面,对于第一种方式而言,楔形木块使用寿命短、损耗快、容易丢失,并且木块需要数量多,不宜摆放,现场施工散乱,无法满足目前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
另一方面,对于第二种方式而言,该调节支撑虽然所需构件相对复杂,比较笨重,组装、拆卸、搬运都不方便。
鉴于此,迫切需要一种调节支撑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支撑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调节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螺栓和套筒;
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箱梁模板的拐角处,并且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置有装配孔并于所述装配孔处固定连接第一螺母;
所述螺栓穿入所述装配孔内部且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以调节高度,所述螺栓底部抵接于所述套筒的上表面,并通过所述第一螺母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焊接于所述箱梁模板上并与所述箱梁模板形成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两侧通过钢筋焊接于所述箱梁模板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两侧通过三角形钢筋焊接于所述箱梁模板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焊接于所述螺栓的顶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螺栓的直径,且所述装配孔的直径为3c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螺栓采用M30×300mm双头螺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包括两端开口的空心套筒和盖板;
所述盖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空心套筒的其中一端开口处且与所述螺栓抵接,且所述空心套筒和盖板均采用Q235钢材质制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采用200mm×100mm×20mm的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梁调节支撑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梁调节支撑装置,包括上述的调节支撑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支撑装置及箱梁调节支撑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调节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螺栓和套筒;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箱梁模板的拐角处,并且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置有装配孔并于所述装配孔处固定连接第一螺母;所述螺栓穿入所述装配孔内部且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以调节高度,所述螺栓底部抵接于所述套筒的上表面,并通过所述第一螺母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支撑装置,支撑板与箱梁模板拐角处固接在一起作为箱梁模板的外延部分,起到衔接作用并能够抵消箱梁模板受到的水平应力;支撑板上开一个装配孔方便螺栓穿入,在装配孔处固定连接一个第一螺母,并通过第一螺母和支撑板作为固定装置共同控制螺栓的伸长量来调节高度,通过手动或扳手拧动螺栓控制其伸出支撑板的长度进行高度调节;通过套筒的设置减少螺栓的受力,并增大受力面积,增加稳定性,通过螺栓、套筒和支撑板的配合,结构简单,并且套筒可以拆卸,使得三者的组装、拆卸和搬运都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梁调节支撑装置,包括上述的调节支撑装置,因此具有调节支撑装置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箱梁模板调节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支撑装置的轴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支撑装置的侧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支撑装置工作的过程图。
图标:1-耳板;2-连接销;3-V型支撑块;4-锤子状旋转支撑;5-旋转支撑轴;6-底板;
10-套筒;11-盖板;12-空心套筒;20-螺栓;21-第二螺母;30-支撑板;31-装配孔;32-第一螺母;40-箱梁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30、螺栓20和套筒10;支撑板30固定连接于箱梁模板40的拐角处,并且支撑板30的表面设置有装配孔31并于装配孔31处固定连接第一螺母32;螺栓20穿入装配孔31内部且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以调节高度,螺栓20底部抵接于套筒10的上表面,并通过第一螺母32固定于支撑板30上。
本实施例的调节支撑装置,支撑板30与箱梁模板40拐角处固接在一起作为箱梁模板40的外延部分,起到衔接作用并能够抵消箱梁模板40受到的水平应力;支撑板30上开一个装配孔31方便螺栓20穿入,在装配孔31处固定连接一个第一螺母32,并通过第一螺母32和支撑板30作为固定装置共同控制螺栓20的伸长量来调节高度,通过手动或扳手拧动螺栓20控制其伸出支撑板30的长度进行高度调节;通过套筒10的设置减少螺栓20的受力,并增大受力面积,增加稳定性,通过螺栓20、套筒10和支撑板30的配合,结构简单,并且套筒10可以拆卸,使得三者的组装、拆卸和搬运都较为方便。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支撑板30焊接于箱梁模板40上并与箱梁模板40形成一体式结构。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支撑板30两侧通过钢筋焊接于箱梁模板40上。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支撑板30两侧通过三角形钢筋焊接于箱梁模板40上。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还包括第二螺母21,第二螺母21焊接于螺栓20的顶部。第二螺母21与M30双头螺栓20配套,与双头螺栓20焊接成一个整体,方便提拿,操作时,一根手指扣住第二螺母21即可,通过第二螺母21可以实现手提和拧动,方便工人操作,节约时间。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装配孔31的直径大于螺栓20的直径,且装配孔31的直径为3cm。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螺栓20采用M30×300mm双头螺栓20。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套筒10包括两端开口的空心套筒12和盖板11;盖板11固定连接于空心套筒12的其中一端开口处且与螺栓20抵接,且空心套筒12和盖板11均采用Q235钢材质制成。5mm厚的盖板11与空心套筒12焊接成一个整体,一是通过此组合结构缩短螺栓20受力的长细比,增加稳定性;二是此结构方便拆卸及存放,拆模时将此结构取下,空心套筒12的开口一侧直接套在螺栓20上部进行存放即可;使用时,空心套筒12的开口一侧冲下放置在地面上,盖板11与双头螺栓20底部抵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支撑板30采用200mm×100mm×20mm的钢板。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只需要螺栓20、螺母、支撑板30和套筒10的结构就能实现模板支撑调节中作用,比现有技术成本更节约;并且只需要两处切割三处焊接即可实现装置的长久使用,比现有技术安装更方便,更容易实现;该装置拆除时只需取下套筒10套在螺栓20上即可实现存放,无需单独搬运存放,更省时省力。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
步骤一、切割支撑板30并在支撑板30上开装配孔31,于开孔处焊接第一螺母32;
步骤二、将支撑板30与箱梁模板40的拐角处(即背楞)焊接在一起;
步骤三、将套筒10置于支撑板30底部,且盖板11朝上;
步骤四、放入螺栓20,手动或扳手进行拧动直至螺栓20底面与套筒10紧密贴合;
步骤五、调节完成;
步骤六、拆模时取下套筒10,将开口一侧套在螺栓20顶部。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梁调节支撑装置,包括上述的调节支撑装置,因此具有调节支撑装置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3969.8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508789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E01D 2/04
专利分类号:E01D2/04;E01D21/00
范畴分类:36A;
申请人: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徐兴路568号1号楼
发明人:谷雷雷;邓先军;符银昌;乔天飞;肖磊鑫
第一发明人:谷雷雷
当前权利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术兰
代理机构:113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