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环境法治建设从无到有,从紧跟世界环境法前行的步伐到引领世界环境法治建设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法治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环境法治建设历经在艰难时期起步、在改革开放中健康发展、迎来新时代三个历史阶段,留下了环境立法凸显中国理念、环境执法探索中国道路、环境司法体现中国制度、环境治理弘扬中国文化的鲜明轨迹,持之以恒地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法治规律,为共建人类美好家园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展望未来,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需要从实现环境权"入宪"、启动环境法典编纂、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等方面予以积极回应和妥帖安排。
论文目录
一、回顾历史:风雨兼程走到世界前列 (一)环境法治在艰难时期起步(1949—1979年) 1. 环境保护“入宪” 2. 环境保护法雏形初显 3.《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 (二)环境法治在改革开放中健康发展(1979—2013年) 1. 生态环境“入宪” 2. 环境立法体系初步形成 3. 环境管理体制和执法机制逐步清晰 4. 专门环境司法开始地方探索 5. 国际环境规则制定的参与度与话语权明显提升 (三)环境法治迎来新时代(2013年至今) 1. 生态文明“入宪” 2. 环境立法体系更加健全 3. 环境执法体制改革迅速推进 4. 环境资源司法专门化和专业化创新发展 5. 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引领作用明显增强二、历程轨迹:砥砺前行形成中国特色 (一)环境立法彰显中国理念 1. 立法价值取向从“工业三废控制”到生态文明建设。 2. 立法范围从“污染防治”到“生态安全”。 3. 规制对象从“城市企业”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执法探索中国道路 1. 从行政管制到多元共治。 2. 从单纯督企到督企督政并重。 3. 从分别执法到协同联动。 (三)环境司法体现中国制度 1. 从地方实验到全国推行。 2. 从私益诉讼到三诉并行。 3. 从审判独行到多元化解纠纷。 (四)环境治理弘扬中国文化 1. 公众参与从无到有。 2. 环境社会治理体系从疏到密。 3. 环境法治专业人才培养从弱到强。三、中国经验:接续奋斗探寻环境法治规律 (一)矢志不渝地推进环境法治建设 1. 从物质文明到生态文明的飞跃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环境法治现代化 (二)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1. 生态文明“入宪”为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提供根本遵循 2. 整体主义思维为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方法 3. 法律与政策的相互协调转化为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提供制度工具 (三)坚定推进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1. 立足国情推动环境法治进程 2. 促进环境管理向环境治理转变 3. 生态环境行政机构持续提升管理能力 (四)统筹协调环境法治建设国内国外两个大局 1. 坚持中国环境法治的国际格局与全球视野 2.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大计四、展望未来:勇毅笃行建设美丽中国 (一)实现环境权“入宪” (二)启动环境法典编纂 (三)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四)形成中国特色的“绿色”司法制度体系 (五)以法治方式提升生态文化素养 (六)讲好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法治故事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吕忠梅,吴一冉
关键词: 环境法治,环境法治历程,环境法治经验,环境法治路径
来源: 中国法律评论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Ⅰ辑,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行政法及地方法制
单位: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
分类号: D922.68
页码: 102-123
总页数: 22
文件大小: 1334K
下载量: 2000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环境法治论文; 环境法治历程论文; 环境法治经验论文; 环境法治路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