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学校园,服务中心,外部空间,整合设计
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魏志明[1](2018)在《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整合设计研究——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服务中心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服务中心为例,在分析已有校园外部空间的基础上,对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进行整合设计研究。该研究首先阐述了校园外部空间的概念、校园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以及校园外部空间整合的含义;其次对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校园服务中心外部空间形态进行分析;最后从叁个方面总结并提出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整合设计策略。希望能为一些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整合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探索出一种充满特色的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本文来源于《中外建筑》期刊2018年08期)
刘宇霆[2](2018)在《基于微气候的岭南地区高密度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舒适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外部空间是大学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内师生大部分的非正式交流交往活动都发生在其中,舒适的外部空间环境可以明显改善校园的环境品质,增强校园活力并促进形成校园独特的文化氛围。外部空间环境中的热舒适度是决定使用者是否愿意在其中进行活动重要指标,尤其是在以高温高湿为主要气候特点的岭南地区。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国家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导向以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对办学空间的更大需求,我国的大学校园逐渐趋向于高密度的发展模式。建筑环境密度增大使得外部空间中的气候条件会受到场地几何结构更加强烈的影响,产生校园外部空间微气候,微气候中所包含的风速、湿度、气温等变量都会对场地内的舒适度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外部空间的几何结构如何影响微气候变化,对改善舒适度,提升校园环境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进行背景研究,通过阅读文献了解相关的研究进展,使笔者对整个问题有了宏观的认识。第二部分是对剑桥大学柯恩·斯蒂莫斯教授在热带高密度城市研究成果的先导性研究。对实测研究法和软件模拟研究法两种研究方法进行了提炼与分析。第叁部分,确定目标高密度大学校园并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实测、问卷等方法初步掌握目标研究区域的微气候环境条件,并利用软件进行微气候建模以验证实测与模拟的误差。第四部分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获得了外部空间几何结构与微气候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同时结合问卷参与者的主观反馈统计得到了微气候变量与实际热感指标的相关性。第五部分利用之前得到的相关性结论,以一个研究区域为案例,设定背景信息进行实验性方案设计,尝试通过改变几何结构对局部区域的微气候进行调整,进而改善舒适度,为以后高密度校园规划设计中的类似问题提供设计策略。(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花修堂[3](2018)在《美术类大学新校园外部空间特色营造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99年国家振兴教育计划开始实施,我国高等院校包括美术类大学进入全面扩张的时期。时代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美术类大学教育规模和校园规模的扩张,还带来更多校园社会职能的转变。美术类大学开始介入文化产业发展并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载体和连接公众和艺术交流的窗口。基于规模与职能的需求,美术类大学校园外部空间应当如何营造和彰显其空间特色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案例,对美术类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特色展开研究,主要讨论了校园外部空间的历史发展、特色构成、特色成因和特色营造策略。论文主要包括以下3个部分:论文首先回溯美术类大学校园的历史,梳理了美术教育、美院机构和美术类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发展脉络。论文理清了中西方美术教育的核心都是由艺术的教育和技艺的教育构成,在教育方式上都经历了从工坊师徒制向学院教学制的转变,最终形成目前包括基础艺术通识教育和高级工作室的制度及相应空间。论文接着选取了六个美术类大学新校园案例进行外部空间为主的研究。通过实地走访、数据分析、数字模拟等方法,对校园外部空间的构成、空间的组织、空间中的活动和空间的氛围进行深入考察,总结归纳各项特征,并从时代背景、地域条件、学科特点和相关人群等方面探求这些特色形成的原因和机制。在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讨论了美术类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特色营造和彰显策略。论文认为在空间构成方面,校园外部空间应当与美术教学活动和展览交流活动和商业交流活动建立紧密联系;在空间组织方面,校园外部空间应当与绿色开放空间建立紧密联系;在空间活动方面,校园外部空间应当让美术教学活动与社会交流活动更好的展开;空间和设施保障并促使更多活动的展开;在空间氛围方面,艺术应该介入外部空间环境的营造和体验序列的组织。通过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营造特色,彰显特色。(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5-01)
李星儿,薛云,陶徐峰,朱胜男[4](2017)在《郊区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营造——以南京金陵科技学院江宁校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校园的外部空间作为校园的核心组成部分和校园生活的主要载体,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代,大学校园的外部空间规划需要有意识的诱发多种交往活动,能发展健康的组群关系,促使人才培养的完成。(本文来源于《江苏建筑》期刊2017年04期)
宁慧超[5](2017)在《“城市多样性地图”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外部空间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同样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也加速融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随之而来的是近年来建筑行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不仅仅建筑行业在国内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日益加强,对国民经济也起着显着的拉动作用,而同时也跟随全球化发展的动向,越来越多优异的西方建筑师、建筑理论、建筑思想、建筑技术等参与到中国的建筑实践中来,越来越多建筑行业的专家、学者愿意以开放的心态去研究西方优秀的设计实践方法、理论以适应中国建筑持续更新发展的脚步。而全球化的发展给中国建筑行业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视野的开放与拓宽,给我们的城市建筑空间也带来了更多生活和交流模式的改变。很多国内的建筑师、建筑学者开始更多的关注社会、人文、环境、行为学等等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例如,生态城市、绿色可持续建筑、城市的改造与更新、建筑环境心理学等等观点纷至沓来。对于已建成建筑空间环境品质评价法,空间环境舒适度特别是微气候环境的评价作为客观因素进行空间品质的衡量标准之一。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已经开发研究出微气候环境模拟分析评价的方法。但大多相对繁琐晦涩,在与建筑设计实践相结合的运用上难以把握,工具性及科学引导性并不强,以至于并未广泛推广与普及。“城市多样性地图”是一种评价微气候环境舒适度相对直观便捷的客观评价方法,可以快速应用到建筑设计指导的过程中来,在国内的一些建筑评价理论研究中已初露端倪。笔者试图在岭南地域环境下验证这种方法的地域性应用,恰如其分地对已建成建筑空间环境品质的微气候环境进行客观评价,应用于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为改善建筑空间环境的舒适度状况提供更加直观的建议与指导,对该方法的在广州地区大学校园空间的适用性进行一定的探讨。总体说来,城市多样性地图的方法是极具研究意义与价值的。特别是在国内建筑空间环境评价体系并不完善的环境,我们需要更多关注这方面理论的研究,借鉴优秀的方法,充实建筑评价技术的理论基础,提升城市多样性地图在国内应用的适应性,以更好的适应建筑行业现代化的需求,特别是建筑的可持续性研究。(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8)
李楠[6](2017)在《大学校园教学区外部空间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自各院校调整、教学改革后,随着扩招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在校师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校园不断扩建、新建。现今校园越来越大、教学区越来越美观、外部空间越来越宽敞,然而以往的失误、需改进的地方是否得到及时纠正?现在的设计手法是否依然存有问题?设计师的理解与普通使用者的需求是否存在差异?这些都需要使用后,再对使用主体进行调查来得知。在这些疑问下,对北京地区大学教学区外部空间设计做细致的研究,对于完善校园规划设计理论及提升教学区外部空间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及北京地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现实和大学校园教学区外部空间设计的现状出发,通过资料搜集,结合实地调研、问卷、当场询问,对大学校园教学区外部空间相关要素的设计进行研究。绪论部分简述了我国大学校园发展概况、研究对象及选择原因、相关概念、研究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理清了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是对外部空间设计的相关内容的梳理,其中包括教学区与总体校园的互动关系、教学区外部空间形成影响因素、师生行为模式、外部空间特征、发展趋势五个方面。进而是对教学区外部空间的设计要素——空间、界面、交通——的研究,结合当今北京地区的相关设计手法,对以上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第四章是对北京地区五所典型高校具体分析,将前文分析的要素落实到具体个体,结合问卷、咨询结果,对五所学校的研究对象进行综合评价。第五章是对教学区外部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总结成功经验,在前文的基础研究上进行升华,提出设计见解。文章对大学校园教学区外部空间设计的研究是从规划、建筑及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解读大学校园教学区外部空间的角色和作用。利用校园规划设计理论、相关空间理论、环境心理学、行为心理学来解读教学区外部空间与教学区、教学建筑的关系、外部空间与师生行为的关系,为大学校园中教学区外部空间设计提出理论依据。在重视全面发展的社会,研究教学区外部空间设计的目的是使大学生能够在课堂之余有一个舒适、宜人的可供学习、活动、交流的室外空间,这对促进教学区外部空间的非教学空间及师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7-05-01)
陶源[7](2017)在《山东建筑大学校园外部空间塑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院校是孕育着祖国新生建设力量的摇篮,是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起点,也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对于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也是日益增加,从而引起了高等院校数量的增加以及学生数量的扩招,也从而造就了校园建设及更新的热潮。在这种大环境下,为了能够营造出一个优美、舒适、赏心悦目的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和以人为本的生态化、自然型高校校园,更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每个校园立地条件等不同对校园的环境进行指导设计。本文结合空间相关理论以及校园空间国内外发展概况的研究,对环境行为学的一些基础理论的总结和掌握,运用实地调研及测绘、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法,以微观及理性的视角对山东建筑大学校园景观空间结合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及需求进行分析和研究,讨论此层面下校园景观环境建设以及管理方面的的优缺点,总结归纳校园外部空间塑造的影响要素,并对应提出解决和提升策略,从而弥补校园空间单体方面研究及设计的不足,进而指导校园的更新建设。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确定研究对象。对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背景、中外校园空间发展及研究状况进行总结,明确研究的范围、目的及意义,提出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二章相关理论综述,对研究所涉及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对空间理论、环境行为学理论进行概述,并用来指导调查研究进程。第叁章造景要素与校园外部空间,建立理论标准。从校园外部空间的微观层面,通过调查和研究,确定以地形、水体、植物和构筑物等为主要要素所塑造空间的特征、塑造手法及功能等,建立理论基础及标准。第四章山东建筑大学外部空间调查与分析,现状与理论进行比较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实地调研,获得校园使用者对于校园空间的评价及建议,结合校园空间现状与所建立理论标准进行比较,在要素层面进行校园建设的优缺点分析,经过总结和归纳获得校园外部空间塑造的影响要素。第五章山东建筑大学校园外部空间塑造策略及应用,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升及实践验证。对应校园空间塑造的影响要素提出相应空间塑造策略,并将其运用到校园空间更新建设中,将研究成果在实践项目中进行运用和提升。(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7-04-01)
王鑫,李承来[8](2017)在《人文主义视角下的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青岛近期建成的两座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人文主义视角的设计分析,从总体布局、道路系统、空间界面、景观设施等多方面探讨了重视人性化设计原则,提高校园外部空间质量的设计方法和措施。(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7年01期)
那王德龙[9](2016)在《建筑现象学视域下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是具有培育大学精神能力的场所。目前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时期,一方面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社会发展要求教育理念进行革新。教育理念的发展势必要对其物质空间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我国高校校园的现状来看,现有大学的物质空间环境已经出现了不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问题,然而,我们对新建大学的校园空间规划设计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理论和实践都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对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设计研究具有现实而迫切的要求。本文通过运用建筑现象学相关理论对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特征进行剖析;并对其引入校园外部空间的意义进行研究,从仅仅对于空间和建筑的客观形式描述发展为以“人”为中心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探索,强调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身体感知和空间体验对整个外部空间形态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导向性。通过对建筑现象学的主要思想内容和理论方法的梳理,总结出建筑现象学视域下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设计策略,并以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校区为例研究设计策略在实际中的运用,以期为以后的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提供新的视角。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对课题研究内容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做出概括和界定,构筑整篇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论文的基础理论章节,第一部分从现象学的哲学基础背景开始,详细的介绍了建筑现象学的相关理论;另一部分全面梳理了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相关概念及基本构成和特征。第叁章建筑现象学引入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的动因,首先明确了大学校园外部空间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从建筑现象学的角度来解决存在的问题的必要性。最后结合校园外部空间存在的实际问题总结出将建筑现象学引入的可行性。第四章建筑现象学视域下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策略,首先,通过对“人-环境-空间”叁者的关系研究提出了校园外部空间的设计依据;其次,并根据建筑现象学理论及其相关应用进行了建筑现象学研究方法的建构,提出了校园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最后,提出了校园外部空间的设计原则。第五章建筑现象学视域下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典型实例分析,将上文总结出的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策略应用于实际的校园空间规划中,并以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校区为例研究设计策略在实际中的运用。(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6-12-01)
李志远[10](2016)在《基于行为分析的大学校园外部空间原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校园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交流广泛、生活节奏规律为主要特征,而大学校园外部空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具有交通功能、提供景观空间,同时也是学校师生重要的交往场所以及体现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高校建设中缺少对外部空间的关注,扩建教学设施挤占校园外部活动空间的现象严重,校园外部空间界面和场地设计缺乏对使用者的深入考虑,以致造成当前大学校园活力衰退。在物质空间方面,高校外部空间在布局、形态、要素等各方面均需要深入研究。本文研究集中在微观尺度,主要关注空间形态和空间构成要素,以校园人群行为作为外部空间建设和优化的依据,试图建立人群行为与物质空间之间的联系。研究引入建筑类型学中的原型方法理论,从空间原型的角度探究空间与行为相互作用的本质,进而阐明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内涵、特征与构成方式等,同时为空间的精细化设计和设施配备提供依据。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外部空间使用情况以及人群行为活动进行了实地观察和监测。其次,根据调研成果和案例分析对人群行为活动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总结提炼出人群行为原型,并以叁维图示法解析行为原型与空间意象原型的互动性与协调性。最后以优化大学校园外部空间为目标,以选择、植入、重构行为原型的策略对具体校园外部空间进行完善设计。(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05-01)
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校园外部空间是大学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内师生大部分的非正式交流交往活动都发生在其中,舒适的外部空间环境可以明显改善校园的环境品质,增强校园活力并促进形成校园独特的文化氛围。外部空间环境中的热舒适度是决定使用者是否愿意在其中进行活动重要指标,尤其是在以高温高湿为主要气候特点的岭南地区。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国家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导向以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对办学空间的更大需求,我国的大学校园逐渐趋向于高密度的发展模式。建筑环境密度增大使得外部空间中的气候条件会受到场地几何结构更加强烈的影响,产生校园外部空间微气候,微气候中所包含的风速、湿度、气温等变量都会对场地内的舒适度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外部空间的几何结构如何影响微气候变化,对改善舒适度,提升校园环境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进行背景研究,通过阅读文献了解相关的研究进展,使笔者对整个问题有了宏观的认识。第二部分是对剑桥大学柯恩·斯蒂莫斯教授在热带高密度城市研究成果的先导性研究。对实测研究法和软件模拟研究法两种研究方法进行了提炼与分析。第叁部分,确定目标高密度大学校园并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实测、问卷等方法初步掌握目标研究区域的微气候环境条件,并利用软件进行微气候建模以验证实测与模拟的误差。第四部分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获得了外部空间几何结构与微气候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同时结合问卷参与者的主观反馈统计得到了微气候变量与实际热感指标的相关性。第五部分利用之前得到的相关性结论,以一个研究区域为案例,设定背景信息进行实验性方案设计,尝试通过改变几何结构对局部区域的微气候进行调整,进而改善舒适度,为以后高密度校园规划设计中的类似问题提供设计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1].魏志明.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整合设计研究——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服务中心为例[J].中外建筑.2018
[2].刘宇霆.基于微气候的岭南地区高密度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舒适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3].花修堂.美术类大学新校园外部空间特色营造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18
[4].李星儿,薛云,陶徐峰,朱胜男.郊区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营造——以南京金陵科技学院江宁校区为例[J].江苏建筑.2017
[5].宁慧超.“城市多样性地图”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外部空间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6].李楠.大学校园教学区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7
[7].陶源.山东建筑大学校园外部空间塑造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7
[8].王鑫,李承来.人文主义视角下的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探析[J].建筑与文化.2017
[9].那王德龙.建筑现象学视域下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
[10].李志远.基于行为分析的大学校园外部空间原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