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水流论文_李雷,顾黄飞,刘永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弯道水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弯道,水流,丁坝,流速,模型,物理,结构。

弯道水流论文文献综述

李雷,顾黄飞,刘永刚[1](2019)在《奔牛水利枢纽导流河弯道水流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奔牛水利枢纽导流河弯道对水流流动影响复杂,须从水流流态、流速分布、冲淤计算分析弯道对水流流动影响。京杭运河与新孟河流量分配不同分流比工况下,导流河流态较为平顺,局部出现较大回流区但不影响整体通航条件;导流河纵向流速分布规律较为符合休克莱弯道水槽实验成果,表明该计算方法、边界条件设置合理,计算成果较为符合实际状况;导流河转弯半径设置合理,内侧最大流速分布范围小且小于下游河床不冲流速,抗冲满足规范要求。(本文来源于《水利科技与经济》期刊2019年10期)

卢翔,李觅[2](2019)在《连续微弯弯道水流结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槽试验,对连续微弯弯道的水流结构进行研究。通过整理分析枯水和平滩两种典型工况的试验数据,对连续微弯弯道水流的纵向垂线平均流速、水流动力轴线、纵向和横向流速及垂线环流强度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探讨。研究表明,连续微弯弯道水流具有主流偏向凸岸侧、凹岸近壁处易发生水流分离现象、凹岸侧纵向流速最大点靠近床面、横向环流呈非对称的双环流结构、断面凹岸侧垂线环流强度大于凸岸侧等特点,展现出与一般弯道水流不同的特征。(本文来源于《水利科技与经济》期刊2019年09期)

白向华[3](2019)在《叁维视角下灌区弯道水流对工程影响的最不利位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FLUENT模拟灌区水渠弯道水流运动,从纵、横和横断面叁维视角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水流转弯特性。研究表明,水流在经过弯道时,自由水面会形成一个升降变化的扭曲面;横向上形成随流量变化的横向水力坡降;横断面上水流会发生凹岸向上,凸岸向下的环流运动。通过分析确定了叁维视角下,水流转弯对工程影响的最不利位置。(本文来源于《水利技术监督》期刊2019年06期)

谢亚光,余明辉,胡鹏,刘玉娇,陈小齐[4](2019)在《弯道凹岸不同部位崩塌体对近岸水流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元结构河岸失稳后,上部河岸发生崩塌并堆积在近岸,从而改变近岸水流结构并影响河岸二次侵蚀过程。为了探索弯道凹岸不同部位的崩塌体对近岸水流结构的影响,以长江中游石首河段为背景,开展概化模型试验,采用多普勒流速仪(ADV)精细测量崩塌体附近叁维水流流速,并对比分析有无崩塌体时水流及壁面剪切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位于顶冲点上游的崩塌体,使纵向流速最大区域远离凹岸,从而使崩塌体与河岸坡脚之间区域内的平均壁面剪切力减小;而位于顶冲点下游的崩塌体,使纵向流速最大区域靠近凹岸,从而使崩塌体与河岸坡脚之间区域内的平均壁面剪切力增大。研究成果丰富了对二元结构河岸侵蚀过程的认识,有利于河岸侵蚀模型的发展与完善。(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张泽伟,魏文礼[5](2019)在《布设丁坝对60°弯道水流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RNG k-ε模型和大涡模型结合气液两相流模型对60°弯道内布设丁坝前后的水流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VOF法捕捉自由水面,采用隐式算法SIMPLE(Semi-Implicit Method for Pressure-Linked Equations)求解速度与压力耦合方程组,有限体积法用来离散控制方程。对弯道内的水位、流速、弯道横比降的模拟值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大涡模型对弯道内水流流态的模拟精度较低,与之相比,采用RNG k-ε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出弯道内布设丁坝前后的流场特性。(本文来源于《广西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3期)

贾志军,张功育,马文涛,番华芬[6](2019)在《弯道水流掺气浓度分布规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弯道水流的水流结构、紊动特性、泥沙输移、床面变形等研究成果较多,而掺气研究较少。采用物理模型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弯道水流掺气浓度分布规律。实验装置由掺气设施及起始直段、左向弯道、中间直段、右向弯道、末尾直段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弯道水流掺气浓度沿程递减,在凸岸一侧沿程减小的速率较快,凹岸反之;在垂线方向上气体的迁移扩散与水流的结构特性有密切的关系,底部掺气浓度值小,上部掺气浓度值大;各个断面凹岸侧横向掺气浓度值大于凸岸侧。(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9年S1期)

陈威[7](2019)在《不同透水丁坝参数对溢洪道泄槽弯道水流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丁坝作为一种传统的水工建筑物,在河道整治等方面应用已久。透水丁坝是传统丁坝的创新形式,集导流和透水效果为一体,具有改善水面不均匀性、降低坝前壅水、减轻坝身水压力等优势。目前,透水丁坝多应用于缓流河道中。溢洪道泄槽泄流多为陡坡上的急流,当布置有弯道时,由于弯道水流的复杂,使现有河道丁坝的研究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溢洪道弯道工程中。因此,本论文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对溢洪道泄槽弯道布置不同参数透水丁坝后的水流特性进行了研究。本论文进行了在溢洪道泄槽弯道凹岸(弯道的1/4、1/2、3/4处,布置角度分别为60°、75°和75°)布置3道不同长度(3B/10、4B/10、B/2)、不同高度(2B/25、3B/25、4B/25)和不同透水率(18.3%、26.4%、35.9%)的丁坝在不同单宽流量(100m~2/h、160 m~2/h、200 m~2/h、240 m~2/h和300 m~2/h)下共75个方案的水力学实验。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1)开展了透水丁坝参数对弯道水面的改善效果研究。利用弯道水面均匀度和弯道最大水面横比降等评价指标,分析了溢洪道凹岸布置透水丁坝后,丁坝长度、高度和透水率的变化对弯道水面改善效果的影响规律。随着丁坝长度、高度的增加与透水率的减小,弯道水面均匀度增加,最大水面横比降减小。根据不同单宽流量的分析,基于弯道最大水面横比降及其他辅助评价指标,给出本实验条件下溢洪道泄槽弯道段透水丁坝布置的推荐参数为:丁坝长度为B/2,高度为4B/25,透水率为18.3%。(2)开展了透水丁坝参数对弯道流速的影响研究。通过对弯道叁维流速数据的分析,得出了丁坝长度、高度和透水率变化时沿程纵向流速、横断面纵向流速、断面横向流速的分布规律。靠近丁坝的纵断面,其纵向流速沿程先降低,然后在丁坝布置区波动,流速最低点出现在第一个或第二个丁坝布置处,丁坝布置区后纵向流速沿程上升。丁坝长度、高度的增加和透水率的减小,都会引起各断面纵向流速的降低。远离丁坝的纵断面,其纵向流速沿程上升。以丁坝布置区为界,丁坝前的断面随丁坝长度、高度的增加和透水率的减小,纵向流速降低;丁坝后的断面丁坝长度和透水率的变化对流速影响不大。但丁坝高度的增加会导致纵向流速的增大。溢洪道弯道中因弯道环流存在表流区与底流区。在底流区,随着丁坝长度的增加和透水率的减小,横向流速的绝对值增大;在表流区,随着丁坝长度的增加,高度的增加和透水率的减小,横向流速减小。(3)开展了透水丁坝参数对弯道底板动水压强的影响研究。分析弯道底板的动水压强数据发现,丁坝长度、高度和透水率变化对时均压强的影响规律。相较于无丁坝状态,布置丁坝后,时均压强增大,但沿程减小的趋势不变。随着丁坝长度和高度的增加,时均压强增大。时均压强与透水率的变化为非线性关系,透水率为26.4%时底板的时均压强最大。丁坝参数的变化对脉动压强影响较小,但与不布置丁坝相比,布置透水丁坝后弯道底板的脉动压强振幅减小。(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27)

王志鹏[8](2018)在《浅析河流弯道水流特点及冲刷深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状态下,由于受到河床、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河流会呈现很多种形态。根据河流平面形态将其分为四类:顺直型、分汊型、弯曲型及游荡型。本文重点对弯曲型河流中一种常见的水流形式弯道水流进行研究,分析弯道水流特点、分类、冲刷机理以及冲刷深度计算。(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8年23期)

张杨,伍学文,柳滔,胡海松[9](2018)在《基于弯道水流对闸孔泄流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建于弯道处某实际工程水库为例,采用旋桨式流速仪和流场时测系统对弯道处某实际工程水库闸孔泄流的水力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对比运用FLOW-3D软件建立的数学模型,验证了3种不同工况流量下闸孔水流泄流时的泄流流态、流量水位关系、水舌挑距和挑高、表面流速分布、中孔的泄流水面线、溢流面压力分布和尾坎处的流速,显示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验证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吻合较好,为类似工程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人民珠江》期刊2018年12期)

顾杰,李梦玲[10](2018)在《丁坝对弯道水流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采用超声波水位和PIV流速测量技术,在U形水槽中保持进口流量和尾门水位不变,在弯道进口前布置丁坝,通过改变丁坝坝宽和距弯道进口断面的距离,研究了丁坝对弯道水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丁坝改变弯道纵向水面线形态,减小弯道内的沿程横比降,削弱弯道内的横向环流,转变凹岸弯顶附近的高水位为低水位。当坝宽较小或丁坝距弯道较近时,坝后回流区较长,且回流区长度与弯道进口处凹岸向的半断面平均流速之间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弯道护岸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期刊2018年06期)

弯道水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水槽试验,对连续微弯弯道的水流结构进行研究。通过整理分析枯水和平滩两种典型工况的试验数据,对连续微弯弯道水流的纵向垂线平均流速、水流动力轴线、纵向和横向流速及垂线环流强度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探讨。研究表明,连续微弯弯道水流具有主流偏向凸岸侧、凹岸近壁处易发生水流分离现象、凹岸侧纵向流速最大点靠近床面、横向环流呈非对称的双环流结构、断面凹岸侧垂线环流强度大于凸岸侧等特点,展现出与一般弯道水流不同的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弯道水流论文参考文献

[1].李雷,顾黄飞,刘永刚.奔牛水利枢纽导流河弯道水流特性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9

[2].卢翔,李觅.连续微弯弯道水流结构试验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9

[3].白向华.叁维视角下灌区弯道水流对工程影响的最不利位置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19

[4].谢亚光,余明辉,胡鹏,刘玉娇,陈小齐.弯道凹岸不同部位崩塌体对近岸水流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J].水科学进展.2019

[5].张泽伟,魏文礼.布设丁坝对60°弯道水流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广西水利水电.2019

[6].贾志军,张功育,马文涛,番华芬.弯道水流掺气浓度分布规律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2019

[7].陈威.不同透水丁坝参数对溢洪道泄槽弯道水流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

[8].王志鹏.浅析河流弯道水流特点及冲刷深度[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

[9].张杨,伍学文,柳滔,胡海松.基于弯道水流对闸孔泄流影响的研究[J].人民珠江.2018

[10].顾杰,李梦玲.丁坝对弯道水流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8

论文知识图

Odgaard弯道水流水深平均流速试...3 弯道水流二维浅水模型的修正研...无导流墙氧化沟弯道水流流速分...设偏置导流墙氧化沟弯道水流速...1 弯道水流纵向流速剖面测量断面...氧化沟弯道水流速度分布

标签:;  ;  ;  ;  ;  ;  ;  

弯道水流论文_李雷,顾黄飞,刘永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