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BAS-InSAR技术的红河断裂带南段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红河断裂带南段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论文摘要

红河断裂带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云南省境内的一条大型走滑断裂,构造活动具有明显的时空不均匀性与分段特征,北段现今构造活动强烈,中、南段构造活动较弱,南段构造活动性弱的原因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对红河断裂带南段地壳形变特征进行监测分析,期望可以更加深入认识该区域的地壳形变特征,为当地工程建设有效规避地质灾害提供数据支撑,也可为当地自然灾害的预警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利用20142018年间的19景升轨Sentinel-1A数据,基于SBAS-InSAR技术获取红河断裂带南段LOS向形变速率,进行区域形变特征分析、近断裂带两侧现今形变特征分析、基于二维位错模型计算断裂带滑动速率与闭锁深度以及对该区段的地震特征进行分析讨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红河断裂带南段LOS向形变速率可得:区域整体表现东侧(北盘)向右移动,西侧(南盘)向左移动,呈右旋运动特征;断裂带两盘地壳形变呈现明显分异,北盘以沉降为主,其值为-5-7mm/yr,南盘以隆升为主,其值为6.259.5mm/yr,断裂带两盘在LOS方向相对运动速率差约为11.2516.5mm/yr。断裂带北盘建水、石屏地区表现沉降高值区,平均沉降速率约为-13mm/yr。2.取5个剖面将LOS形变速率归算到平行与垂直断裂带方向上分析红河断裂带南段两侧形变速率,结果表明:总体上西侧平行于断裂形变速率为8.1mm/yr,东侧平行于断裂形变速率14.4mm/yr,两侧速率差异明显,表明两侧地壳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与两侧岩性成分不一致有关。红河断裂带南段两侧相对形变速率由北边的14mm/yr减小到南边的9mm/yr。在红河断裂带南段元江-红河县区域有局部隆升,这可能是该区域靠近断裂带中断剪切应变区,部分岩层向元江附近挤压或流出,造成的速率差异。3.基于二维位错模型反演断裂带闭锁深度与滑动速率,从北西方向至南东方向走滑速率分别是4.72mm/yr,4.19mm/yr,3.96mm/yr,2.81mm/yr,说明断裂带南段由北向南活动减弱,闭锁深度分别为8.97km,9.1km,10.23km,12.1km。4.利用1970年至2019年1月M3.0地震以上数据,进行现金断裂带南段地震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其次结合扣除整体运动后的红河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内部运动特征、前人研究结果以及本文研究结果对红河断裂带南段现今地震少,震级较小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其可能原因是:(1)红河断裂带南段运动方式可能以蠕滑为主。(2)红河断裂带南段与小江断裂带交汇区,受小江断裂带作用明显。以小江断裂弧为界的水平运动特征为:东侧顺时针运动,西侧逆时针运动。依据以上得:可能是小江断裂吸收了大部分的块体运动能量,致使该区段不利于应变能量积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红河断裂带地壳形变特征研究现状
  •     1.2.2 InSAR在断裂带地壳形变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结构
  • 第2章 InSAR原理介绍
  •   2.1 合成孔径雷达
  •     2.1.1 雷达
  •     2.1.2 合成孔径雷达
  •   2.2 InSAR与 D-InSAR技术
  •     2.2.1 InSAR技术
  •     2.2.2 D-InSAR技术与误差分析
  •   2.3 SBAS-InSAR技术
  •     2.3.1 SBAS-InSAR方法的基本原理
  •     2.3.2 SBAS-InSAR方法技术流程
  • 第3章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红河断裂带南段数据处理
  •   3.1 红河断裂带南段基本概况
  •     3.1.1 地质构造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水文气候
  •   3.2 SAR数据介绍及获取
  •   3.3 SAR数据处理
  •     3.3.1 基线估计与连接图生成
  •     3.3.2 干涉处理
  •     3.3.3 轨道精炼和地面控制点的选取
  •     3.3.4 形变值反演与地理编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红河断裂带南段地壳形变特征分析
  •   4.1 红河断裂带南段地壳形变特征分析
  •     4.1.1 区域形变特征
  •     4.1.2 断裂带两侧现今形变特征
  •   4.2 红河断裂带南段滑动速率与闭锁深度反演
  •     4.2.1 二维位错模型
  •     4.2.2 滑动速率与闭锁深度反演
  •   4.3 红河断裂带南段地震特征分析
  •     4.3.1 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
  •     4.3.2 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 地震特征成因分析与讨论
  •     4.4.1 断裂带运动方式
  •     4.4.2 区域构造运动
  •     4.4.3 地震危险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图目录
  • 附录B:表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陆好健

    导师: 李金平

    关键词: 红河断裂带南段,走滑速率,闭锁深度,地壳形变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

    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087)

    分类号: P237;P227

    总页数: 78

    文件大小: 4840K

    下载量: 178

    相关论文文献

    • [1].红河断裂带库仑应力演化及未来地震危险性估计[J].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1)
    • [2].中越红河断裂带考察与研究(一)[J]. 地震研究 2008(04)
    • [3].红河断裂带中南段断层活动转换构造岩特征及应力场演化[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8(06)
    • [4].哀牢山—红河断裂带新生代构造转换及其动力学机制[J]. 地球学报 2017(S1)
    • [5].红河断裂带北段地震精定位研究[J]. 地震 2018(03)
    • [6].红河断裂带不同构造区段的现今滑动速率与应变积累状况[J]. 热带海洋学报 2018(04)
    • [7].红河断裂带中南段断层活动转换构造岩特征及FT测年[J]. 国际地震动态 2008(11)
    • [8].金沙江-红河断裂带温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J]. 岩石学报 2020(07)
    • [9].基于GPS资料研究红河断裂带现今闭锁程度与地震危险性[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9(07)
    • [10].利用GPS数据反演中国红河断裂带活动特性[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9(05)
    • [11].红河断裂带的震源机制与现代构造应力场[J]. 地震研究 2010(02)
    • [12].利用GPS研究红河断裂带的地壳形变及断层运动特征[J]. 测绘地理信息 2019(01)
    • [13].哀牢山-红河断裂带哀牢山-大象山段渐新世-早中新世热史演化及成因[J]. 地球科学 2017(02)
    • [14].红河断裂带水热活动与构造活动分析[J]. 国际地震动态 2019(08)
    • [15].基于SBAS-InSAR的红河断裂带南段形变特征研究[J]. 测绘工程 2018(09)
    • [16].红河断裂(中国境内段落)现今地壳形变特征分析[J]. 国际地震动态 2018(08)
    • [17].越南红河断裂活动性研究[J]. 地震地质 2009(03)
    • [18].利用重复微震估算红河断裂带北段深部滑动速率[J]. 地球物理学报 2020(02)
    • [19].1833年嵩明8.0级地震对周围断层的影响[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7(03)
    • [20].红河断裂带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分布特征研究[J]. 测绘工程 2015(08)
    • [21].云南哀牢山-红河断裂带南段新生代富碱斑岩岩石成因和地质意义[J]. 岩石学报 2019(02)
    • [22].红河断裂带中南段糜棱岩分形特征及主要流变参数的估算[J]. 地震地质 2008(02)
    • [23].1970年通海M_S7.7地震后青藏高原东南部小江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的库仑应力变化研究[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9(12)
    • [24].滇中主要活断层现今活动性研究[J]. 地震研究 2018(03)
    • [25].红河断裂带北段现今活动的重力效应[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9(03)
    • [26].滇中次级块体及邻区构造应力场[J]. 国际地震动态 2018(08)
    • [27].红河断裂带及其邻区的震源机制解特征及其反映的断裂活动分段性[J]. 热带海洋学报 2008(02)
    • [28].红河断裂带中南段上新世以来构造隆升及成因[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7)
    • [29].红河断裂带南段全新世地震活动证据[J]. 地震地质 2016(03)
    • [30].红河断裂带莺歌海段地质构造特征[J]. 地质学报 2013(02)

    标签:;  ;  ;  ;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红河断裂带南段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