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小说论文_郭名华,王名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李锐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说,历史,悲剧,乡土,神韵,知识分子,合唱。

李锐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郭名华,王名辉[1](2019)在《历史肉身、信仰迷途与政治暴力——论李锐长篇小说《张马丁的第八天》》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的真正承载者是人的肉身,身体的焦灼与疼痛,身体的存在与消灭,和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宗教信仰有着二重性,既给人带来了精神慰藉,又可能在信仰狂热之中,人们被宗教控制,失去自由。信仰迷途中,人们为捍卫自己的信仰,和异教发生激烈矛盾冲突,甚至付出生命代价;宗教信仰冲突,导致流血事件,然而,更可怕的还在于政治暴力,它掌控一切,利用信仰的矛盾冲突,制造了更为血腥的战争暴力。政治暴力决定着信仰的走向,决定着作为肉身存在的、有着不同信仰的、每一个具体的人的历史命运。小说《张马丁的第八天》表达了对历史肉身的悲悯,对信仰迷途的沉思,对政治暴力的批判。(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35期)

汪洁[2](2019)在《论李锐小说的困境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李锐是当代文坛中很难“归类”的一位作家,其四十余载的小说创作,向读者奉献了六部长篇及《厚土》为代表的中短篇集四部,数量不多,以质取胜。李锐尤其擅长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对于“中国问题”一直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力求给出自己的回应,并进而求索困境之中人类存在的意义,其作品以思想的深刻性赢得读者的同时也获得学界的高度肯定。纵观李锐多年来的小说创作,对人类困境的追问是贯穿性主题。李锐对困境的特别关注源自“文革”与吕梁山插队六年间的特殊经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促成了其困境写作的最大动因。李锐的困境书写个性鲜明,意义深远。自成名作《厚土》以来,凭借着对历史与现实的敏锐洞察,以及艺术上的不懈探索创新,李锐对困境主题进行了独到而深刻的呈现,其口语化的写作更是不断改变着文学想象中国的方式。基于此,论文聚焦李锐小说的困境主题,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精神分析、身份以及女性主义等理论,从类型呈现、艺术表达以及思想意蕴叁个方面展开分析研讨:第一章以李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为切入点,探讨生存、精神以及身份等叁种不同类型的生命困境;第二章围绕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以及语言修辞剖析李锐小说对困境主题的艺术凸显;第叁章立足李锐的个人成长经历及时代社会语境,探究李锐困境写作的心理动因,在此基础上,探讨李锐“从个人出发去追问人类困境”的创作旨归及其思想启蒙的价值意义。(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爱松[3](2019)在《李锐乡土小说的空间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李锐的长篇小说《无风之树》和《万里无云》,分别由短篇作品《送葬》和《北京有个金太阳》演化而来。作者采用并置和折迭、互文和讽拟等艺术表现手法,以空间的同时性逻辑取代时间的线性逻辑,建构起了小说的空间形式。通过将时间空间化,李锐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作家按时间的递进关系讲述中国乡土故事的技法,更多地呈现出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永恒人生的原状和本色。(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9年02期)

聂媛媛[4](2018)在《论李锐小说创作中的身份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李锐在中国当代文坛的创作姿态独特。作者曾数次袒露自身无法消解的焦虑,创作成为其缓解焦虑的最佳出路。李锐从个人的精神困境出发,思索生而为人的困厄,追认人类普遍的精神困境。从自我出发的叩问与追寻,为其作品融注了高度的认同性体验。于作品而言,李锐不再作为一个旁观的他者而存在,而是成为一个文本的“参与者”。作者对虚构人物的逼问与审视,亦是在拷问自身。正因此,其创作颇具安顿心灵与自我省思的意味。本文结合李锐的小说创作与个人成长经历体验,阐述其各个阶段的身份认同追求,分别为漂泊游子的身份认同、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与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通过分析作者创作的阶段性变化,逐步探析其小说的内在连续性特征,以期从整体上把握李锐的创作动因与特色。除绪论与结语外,论文共分为叁章:绪论部分简要定义了“身份认同”的基本内涵,介绍了身份认同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其与文学的关联,梳理了关于李锐作品的先行研究成果和与本论题密切相关的研究动态。第一章,基于李锐的人生经历,分析其对童年与故乡的回忆书写,探求作者漂泊游子身份认同中的还乡诉求。第二章,分析李锐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群体形象。作者曾是上山下乡知青群体中的一员,作为一名历史的在场者,李锐视以笔铭记为一种责任。其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凝聚了作者对这一群体的主体性思考,从中可窥见李锐对知识分子这一人物身份的深刻反思与独特认同。第叁章,探讨李锐由个人、群体上升至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这一认同追求始于李锐对语言的关注,进一步扩展到对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身份的思考。在后殖民语境下,处于失语状态的弱势民族文化面临严重危机。重拾文化传统,确立自身文化身份的独特性成为李锐小说创作的重要追求,其新近作品亦表明了他鲜明的文化立场。结语部分对李锐的创作动因与身份认同的艺术追求进行总结,明确了李锐时刻怀疑、自觉思考和永不设限的战斗姿态。(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夏靖[5](2018)在《李锐小说的历史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李锐是中国当代文坛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将历史作为表现对象,历史叙事既是小说的主体内容,也是作家设计小说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李锐有着独特而鲜明的历史观,他更注重历史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往往将具体的历史事件转换为精神现象加以表现,探寻历史生成、发展的内部动因。同时,李锐的历史观并非借助主观意志强加于情节、人物之上,而是隐藏在历史叙事与个人叙事的缝隙间。论文采用文本细读与社会学分析两种手段,剖析李锐小说的历史观。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考察李锐的小说对于历史的选材,以及作者、叙述者在小说中的位置,阐明李锐的小说切入历史的角度。第二章,主要围绕李锐在进行历史叙事时所采取的结构方式,凸显出李锐小说的历史整体观。第叁章,探讨李锐小说中历史叙事的内在动力,它既是小说叙事的结构方式,也是李锐历史观的内在体现。第四章,重点阐述李锐小说中的历史隐喻与超隐喻,这是李锐小说历史叙事的核心,代表着李锐小说的核心价值。论文旨在通过对李锐小说历史观的研究,阐明李锐的创作在当代文学中的特殊意义,发掘其被忽略的价值,填补李锐小说研究中的空白,同时也为当代文学的历史书写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范式。(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8-03-01)

王爽爽[6](2017)在《论李锐小说中的启蒙与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鲁迅及沈从文那里,李锐进行一种批判性的精神资源的继承,以更为开阔的视野反思历史与"人",执着的追问人类本身,在质疑中始终坚守着"人"的价值立场。(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7年30期)

林佳娇[7](2017)在《“一个可居的人间”》一文中研究指出李锐的小说创作根植于吕梁山干裂苦焦的黄土塬以及四川自贡那座萧索动荡的银城。无论是哪一个版块的书写,李锐的小说创作始终以“悲凉”为基本底色,以“冷峻”为基本风格。不论是对内容的编织还是在精神内涵上所做的掘进,这股冷峻悲凉的气息始终萦绕在小说的情思意蕴当中。但李锐的冷峻却非彻底的冷漠,当他的胸口剧烈地涌动着那种绝望而悲凉的情绪时,他把最后的柔情与温暖浓缩到他笔下的女性书写,独特的女性形象在重重苦难和无望的边缘顽强生存,在女性书写的这个角落,李锐真切地逼视了人类内心最真实的底色。第一章独特的女性形象。简要地概括了李锐小说中独特的女性形象,从作家的生命体验切入,围绕女性对其生活与创作的影响,参考访谈、作家随笔等,分析了李锐对女性的理解以及他在小说创作中对女性的态度。此外,还对其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嬗变过程作出梳理,分析了作家如何在创作中看待女性形象。第二章暗哑无声的性别悲剧。李锐小说中的女性往往是缄默无言地出现,承受着混沌人间种种难以想象的压榨,在苦难的沼泽里身不由己,所有的女性都在各自的命运悲剧中沉沦。从叁个角度剖析了女性的性别悲剧,首先,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卑微的身份以及在苦难轰炸下焦灼无依的精神状态;其次,李锐的小说创作往往把女性作为一种隐喻,成为特定历史时期与某种文化的象征;最后,把女性沉沦于悲剧的原因归结为无处可逃的性别宿命。第叁章悲凉生存中的灵魂救赎。重点分析了李锐对其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人性关怀,他将男性不具备的人性美德完全地倾注于他笔下的女性形象,使她们成为这个暗色人间最后的希望所在。在他的小说中女性成为悲凉生存中的灵魂救赎,为作家对这个世界的悲观擦亮了仅有的一丝希望。第四章照亮生命苦难的精神明灯。首先肯定了李锐小说中超越性别意义的女性书写,他把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升华为人类视野中的审美偶像。其次李锐的小说创作是着眼于人类整体性生存状态的关怀,而女性形象的塑造进一步完善了作家对人类存在的寓言,这也是李锐孤独跋涉于文学创作道路上坚持不懈的文学追问。(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武楠[8](2016)在《苍茫厚土的生命悲歌》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名历经文革的作家,李锐的创作始终离不开对于“文革”的深沉追问。李锐以其饱含人本追求的文学书写,深刻地描摹着在命运悲剧中苦苦挣扎的人,揭示人在极端的苦难中所显现的生命本相。从苍茫的吕梁山到富饶的银城,李锐书写着一出出关于人的命运悲剧,在这些悲剧叙事中表达着自己对于人与人性的执着追问。论文通过四个部分来探讨李锐作品的悲剧构建。论文首先探讨李锐悲剧写作的缘起,通过分析其个人经历及其“双向煎熬”下的深刻反思来寻找其悲剧书写的外因与内因。其次,分析李锐作品中命运悲剧的根源,通过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的阐释来探讨其作品悲剧感的来源。再次,对李锐作品中不同群体的命运悲剧进行分类梳理:第一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吕梁山农民,受制于自然环境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承受着最为根本的生存之困;第二类是知识分子群体,无论是革命者还是知青,都是理想主义者,也都感受着理想破灭的痛楚;文章分析他们随时代而波折的命运,理想泯灭后的无奈与悲苦,及挥之不去的深刻焦虑。第叁类是女性,母性光辉与男权压迫下的精神困境构成这些女性形象的复杂精神状态。最后,论文指出,李锐作品的叙述风格显现了鲜明的复调性,并通过叙事角度与叙事结构的分析来呈现作品中具体的复调特征及其在命运悲剧书写中的独特优势。(本文来源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期刊2016-05-01)

邓小红[9](2016)在《“本土中国”的自觉探求—李锐小说创作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李锐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表的短篇小说集《厚土》震动文坛,其后发表的《旧址》《无风之树》《万里无云》《银城故事》《太平风物》《人间》《张马丁的第八天》都曾获得文坛的广泛关注。李锐享誉文坛的文学创作与他提倡的“本土中国”写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本土中国”概念,就是用合格的“现代汉语写作”表达出“本土中国”的灵魂。这里“本土中国”的创作概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语言的自觉,即使用“本土中国”的语言——现代汉语来再现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李锐认为,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上,这几乎成为我们区别于他人的标志性的东西。因为使用用方块字写作,使用方块字表达自己,我们才可以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上被称作是“中国文学”“中国诗歌”“中国小说”。他反对现代汉语工具论的看法,提倡现代汉语的主体性。其次,李锐“本土中国”的创作概念表现在表达“本土中国”的生命。李锐将自己融入“本土中国”的生命体验中,在表达“本土中国”的同时也在表达他自己,表达他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本论文拟从叁方面探悉李锐小说创作对“本土中国”的执着表现,首先是他对“本土中国”的理论思索与倡导;其次是探寻他的小说对“本土中国”的生命书写;最后,从他小说艺术风格方面来发现“本土中国”语言的动人魅力及诗性的深刻表达。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希望能更加深刻的了解李锐的创作追求,给他堪称孤独的坚守增添一点色彩。(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6-05-01)

马文彬[10](2016)在《李锐小说中的“叁晋文化”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叁晋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叁晋世界也一直是山西作家所关注的焦点。作为新时期“晋军”的代表人物,李锐在他的文学作品中生动展示了叁晋热土的山川风貌、风土人情,以及叁晋人民,特别是普通农民的生存状态,赋予了作品深刻的叁晋文化烙印。本文论立足地域文化之视角,以李锐的《无风之树》、《万里无云》以及最具代表性的“厚土”系列为研究对象,在探究其中的叁晋文化的同时探讨李锐小说与叁晋文学传统间的内在源变关系。李锐的小说以叁晋大地、叁晋农民为关注要点,具有显着的叁晋文化印迹。不论是自然风光、民风民情还是风俗文化,无不向读者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叁晋世界。在文学创作上,李锐始终坚持民间立场和现实主义精神,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冷静地讲述着叁晋农民的生存境遇,对他们的命运抱以深切的悲悯。写作手法上,李锐在继承叁晋文学创作传统的同时并不断尝试和创新,在前人的基础上实现了创作思想的拓展和表现方法的发展进步。本文由历史与美学的研究视角入手,希望能够在丰富同类研究的同时挖掘出李锐小说新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期刊2016-05-01)

李锐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李锐是当代文坛中很难“归类”的一位作家,其四十余载的小说创作,向读者奉献了六部长篇及《厚土》为代表的中短篇集四部,数量不多,以质取胜。李锐尤其擅长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对于“中国问题”一直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力求给出自己的回应,并进而求索困境之中人类存在的意义,其作品以思想的深刻性赢得读者的同时也获得学界的高度肯定。纵观李锐多年来的小说创作,对人类困境的追问是贯穿性主题。李锐对困境的特别关注源自“文革”与吕梁山插队六年间的特殊经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促成了其困境写作的最大动因。李锐的困境书写个性鲜明,意义深远。自成名作《厚土》以来,凭借着对历史与现实的敏锐洞察,以及艺术上的不懈探索创新,李锐对困境主题进行了独到而深刻的呈现,其口语化的写作更是不断改变着文学想象中国的方式。基于此,论文聚焦李锐小说的困境主题,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精神分析、身份以及女性主义等理论,从类型呈现、艺术表达以及思想意蕴叁个方面展开分析研讨:第一章以李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为切入点,探讨生存、精神以及身份等叁种不同类型的生命困境;第二章围绕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以及语言修辞剖析李锐小说对困境主题的艺术凸显;第叁章立足李锐的个人成长经历及时代社会语境,探究李锐困境写作的心理动因,在此基础上,探讨李锐“从个人出发去追问人类困境”的创作旨归及其思想启蒙的价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李锐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郭名华,王名辉.历史肉身、信仰迷途与政治暴力——论李锐长篇小说《张马丁的第八天》[J].名作欣赏.2019

[2].汪洁.论李锐小说的困境主题[D].江南大学.2019

[3].王爱松.李锐乡土小说的空间形式[J].当代文坛.2019

[4].聂媛媛.论李锐小说创作中的身份认同[D].湖南师范大学.2018

[5].夏靖.李锐小说的历史观[D].安徽大学.2018

[6].王爽爽.论李锐小说中的启蒙与批判[J].北方文学.2017

[7].林佳娇.“一个可居的人间”[D].辽宁师范大学.2017

[8].武楠.苍茫厚土的生命悲歌[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

[9].邓小红.“本土中国”的自觉探求—李锐小说创作论[D].南昌大学.2016

[10].马文彬.李锐小说中的“叁晋文化”探析[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

论文知识图

河南师范大学鉴定验收项目(8)河南大学鉴定验收项目(13)河南师范大学鉴定验收项目(7)河南大学鉴定验收项目(1)河南师范大学鉴定验收项目(6)河南大学鉴定验收项目(3)

标签:;  ;  ;  ;  ;  ;  ;  

李锐小说论文_郭名华,王名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