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息显示设备论文和设计-魏锋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息显示设备,包括驱动装置、显示屏模组、发射感应线圈以及接收感应线圈,其中,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显示屏模组旋转,发射感应线圈相对于驱动装置固定设置且发射感应线圈能够与电源电连接,接收感应线圈与显示屏模组同步旋转且接收感应线圈与显示屏模组电连接,接收感应线圈用于与发射感应线圈耦合为显示屏模组供电;在使用时,驱动装置带动接收感应线圈以及显示屏模组转动,发射感应线圈通电产生电磁场,与高速旋转的接收感应线圈耦合产生持续的电流为显示屏模组供电,这样电源不需要与显示屏模组同步转动即可实现对显示屏模组的供电,使得全息显示设备使用固定电源成为可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全息显示设备,包括驱动装置以及显示屏模组,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屏模组旋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射感应线圈以及接收感应线圈,所述发射感应线圈相对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设置且所述发射感应线圈能够与电源电连接,所述接收感应线圈与所述显示屏模组同步旋转且所述接收感应线圈与所述显示屏模组电连接,所述接收感应线圈用于与所述发射感应线圈耦合为所述显示屏模组供电。

设计方案

1.一种全息显示设备,包括驱动装置以及显示屏模组,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屏模组旋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射感应线圈以及接收感应线圈,所述发射感应线圈相对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设置且所述发射感应线圈能够与电源电连接,所述接收感应线圈与所述显示屏模组同步旋转且所述接收感应线圈与所述显示屏模组电连接,所述接收感应线圈用于与所述发射感应线圈耦合为所述显示屏模组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的旋转轴通过套筒与所述显示屏模组连接,所述接收感应线圈的一端穿过所述套筒与所述显示屏模组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息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套筒外的接收线圈支架,所述接收感应线圈设置于所述接收线圈支架的接收线圈布设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息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的主体配合连接的发射线圈支架,所述发射感应线圈设置于所述发射线圈支架的发射线圈布设槽内,所述接收线圈布设槽与所述发射线圈布设槽上下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息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的主体设置于所述发射线圈支架的容槽内,且所述驱动装置的主体与所述容槽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缓冲垫。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全息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发射感应线圈、所述接收感应线圈以及所述驱动装置的主体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息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壳,所述罩壳与所述壳体配合将所述显示屏模组罩设其中,且所述罩壳上设置有透明视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息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模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以及所述罩壳转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息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顶部设置有装饰腔,所述显示屏模组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伸入所述装饰腔中与LED模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息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喇叭组件,且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位于所述喇叭组件前后的前音腔以及后音腔,所述前音腔通过所述壳体上的声孔与外界连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息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利用人体视觉暂留的原理,当显示器转动足够快时,我们看到的显示内容就会呈现一种3D效果,这是一种实现全息显示的方法。

如果要实现电机转动与显示屏显示,则电机与显示屏都要供电。目前常见的实现形式,如图1所示,外部电源通过电源线与电源板连接,电源板再通过电源线分别与电机和显示屏模组连接进行供电。因显示屏模组是高速旋转的,所以电源线及电源板等器件也要同步转动,否则无法实现供电。这样供电电源只能是可动电源,如电池、充电宝等,其他固定电源,如家用交流电源则无法实现供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息显示设备,改善其显示屏模组的供电方式,达到使用固定电源也能够为显示屏模组供电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息显示设备,包括驱动装置以及显示屏模组,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屏模组旋转,还包括发射感应线圈以及接收感应线圈,所述发射感应线圈相对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设置且所述发射感应线圈能够与电源电连接,所述接收感应线圈与所述显示屏模组同步旋转且所述接收感应线圈与所述显示屏模组电连接,所述接收感应线圈用于与所述发射感应线圈耦合为所述显示屏模组供电。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的旋转轴通过套筒与所述显示屏模组连接,所述接收感应线圈的一端穿过所述套筒与所述显示屏模组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套筒外的接收线圈支架,所述接收感应线圈设置于所述接收线圈支架的接收线圈布设槽内。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的主体配合连接的发射线圈支架,所述发射感应线圈设置于所述发射线圈支架的发射线圈布设槽内,所述接收线圈布设槽与所述发射线圈布设槽上下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的主体设置于所述发射线圈支架的容槽内,且所述驱动装置的主体与所述容槽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缓冲垫。

优选地,还包括壳体,所述发射感应线圈、所述接收感应线圈以及所述驱动装置的主体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优选地,还包括罩壳,所述罩壳与所述壳体配合将所述显示屏模组罩设其中,且所述罩壳上设置有透明视窗。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模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以及所述罩壳转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罩壳顶部设置有装饰腔,所述显示屏模组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伸入所述装饰腔中与LED模组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喇叭组件,且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位于所述喇叭组件前后的前音腔以及后音腔,所述前音腔通过所述壳体上的声孔与外界连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息显示设备包括驱动装置、显示屏模组、发射感应线圈以及接收感应线圈,其中,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显示屏模组旋转,可以采用电机或者其他转矩输出装置,显示屏模组包括屏幕以及主板,发射感应线圈相对于驱动装置固定设置且发射感应线圈能够与电源电连接,电源可以为市电,也可以为电池,上述的驱动装置若为电机,则电机可以与发射感应线圈共用同一电源,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电源供电,接收感应线圈与显示屏模组同步旋转且接收感应线圈与显示屏模组电连接,接收感应线圈用于与发射感应线圈耦合为显示屏模组供电;

在使用时,驱动装置带动接收感应线圈以及显示屏模组转动,发射感应线圈通电产生电磁场,与高速旋转的接收感应线圈耦合产生持续的电流为显示屏模组供电,这样电源不需要与显示屏模组同步转动即可实现对显示屏模组的供电,使得全息显示设备使用固定电源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息显示设备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息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其中,1为显示屏模组;2为第一套筒;3为接收感应线圈;4为接收线圈支架;5为发射感应线圈;6为发射线圈支架;7为驱动装置;8为缓冲垫;9为喇叭组件;10为壳体;1001为上壳;1002为中间上支架;1003为下壳;1004为中间下支架;10a为后音腔;10b为前音腔;11为罩壳;11a为装饰腔;12为LED模组;13为第二套筒;14为装饰盖;15为数据传输接口;16为音频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息显示设备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息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息显示设备,包括驱动装置7、显示屏模组1、发射感应线圈5以及接收感应线圈3。

其中,驱动装置7用于驱动显示屏模组1旋转,可以采用电机或者其他转矩输出装置,且为实现3D效果,驱动装置7应当能够提供3000rpm左右的转速,显示屏模组1主要包括屏幕以及主板,主板与屏幕电连接且主板上设置有用于与电源连接的供电接口,发射感应线圈5相对于驱动装置7固定设置且发射感应线圈5能够与电源电连接,此处的电源可以为市电,也可以为电池,上述的驱动装置7若为电机,则电机可以与发射感应线圈5共用同一电源,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电源供电,接收感应线圈3与显示屏模组1同步旋转且接收感应线圈3与显示屏模组1电连接,驱动装置7带动发射感应线圈5转动时,接收感应线圈3与发射感应线圈5耦合为显示屏模组1供电。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息显示设备在使用时,驱动装置7带动接收感应线圈3以及显示屏模组1转动,发射感应线圈5通电产生电磁场,与高速旋转的接收感应线圈3耦合产生持续的电流为显示屏模组1供电,这样电源不需要与显示屏模组1同步转动即可实现对显示屏模组1的供电,使得全息显示设备使用固定电源成为可能。

作为优选地,为便于显示屏模组1与接收感应线圈3之间的走线,避免走线外露,驱动装置7的旋转轴通过套筒与显示屏模组1连接,该套筒为中空的结构且在其侧壁上设置有入线口,在实际应用中,驱其动装置的旋转轴以及显示屏模组1中的一个,可以与套筒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使套筒独立于上述两者单独设置,接收感应线圈3的一端穿过套筒与显示屏模组1电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驱动装置7的旋转轴或显示屏模组1与套筒之间的连接松动,可在套筒与驱动装置7的旋转轴和\/或套筒与显示屏模组1通过胶水粘接。

作为优选地,为便于接收感应线圈3以及发射感应线圈5的安装以及固定,全息显示设备还包括接收线圈支架4以及发射线圈支架6,其中接收线圈支架4套设于套筒外,接收感应线圈3设置于接收线圈支架4的接收线圈布设槽内,发射线圈支架6与驱动装置7的主体配合连接,发射感应线圈5设置于发射线圈支架6的发射线圈布设槽内,接收线圈布设槽与发射线圈布设槽上下对应设置,以便于发射感应线圈5以及接收感应线圈3的对齐。

进一步地,可将上述接收感应线圈3以粘接或卡接的形式固定于接收线圈支架4,将发射感应线圈5以粘接或卡接的形式固定于发射线圈支架6,以更好地固定接收感应线圈3以及发射感应线圈5。

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发射线圈支架6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与驱动装置7配合,比如可以将发射线圈支架6设置于驱动装置7的主体上,也可以利用发射线圈支架6对驱动装置7进行固定,作为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装置7的主体设置于发射线圈支架6的容槽内,且驱动装置7的主体与容槽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缓冲垫8,实现对驱动装置7的软固定,保证驱动装置7工作时的平稳性。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全息显示设备还包括壳体10,壳体10用于容纳以及支撑全息显示设备的功能性部件,上述的发射感应线圈5、接收感应线圈3、发射线圈支架6、接收线圈支架4、套筒以及驱动装置7的主体均设置于壳体10内,这样通过壳体10将上述部件罩设其中,形成除显示屏模组1外的整体部分,起到防尘以及美观的作用。

作为优选地,全息显示设备还包括罩壳11,罩壳11与壳体10配合将显示屏模组1罩设其中,且罩壳11上设置有透明视窗,该罩壳11可以整体采用透明材料,如树脂、亚克力、玻璃等等,才可以部分采用透明材料制作,只要能够使用户看到其内的显示屏模组1即可。

由于显示屏模组1的转速高达3000rpm左右,其在高速转动中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显示效果以及使用寿命,为此,可使显示屏模组1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0以及罩壳11转动配合,避免仅一端固定导致的转动过程中显示屏模组1的摆动。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罩壳11顶部设置有装饰腔11a,显示屏模组1远离壳体10的一端伸入装饰腔11a中与LED模组12连接,该LED模组12可以与显示屏模组1所显示的内容配合发出相应模式的灯光,提高全息显示设备的趣味性。

作为优选地,壳体10内还设置有喇叭组件9,且壳体10内形成有位于喇叭组件9前后的前音腔10b以及后音腔10a,前音腔10b通过壳体10上的声孔与外界连通,该喇叭组件9用于发出与显示屏模组1上的内容相配合的声音。

进一步地,为便于全息显示设备的使用,壳体10上还可设置音频接口16、充电接口、数据传输接口15、外接电源接口等等。

下面结合图1和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2所示,壳体10包括上壳1001、中间支架以及下壳1003,上壳1001与中间支架之间围成用于容纳接收感应线圈3、接收线圈支架4、发射感应线圈5、发射线圈支架6、电机以及用于向上述设备供电的电源板的容腔,电机的旋转轴通过可转动地设置在上壳1001上的第一套筒2与显示屏模组1连接,接收线圈支架4与套筒配合连接,接收感应线圈3盘绕在接收线圈支架4的接收线圈布设槽内,接收感应线圈3的端部从第一套筒2中穿过与显示屏模组1电连接。

发射线圈支架6与上壳1001固定连接,其发射线圈支架6上设置有容槽,电机设置于容槽内,发射线圈支架6上环绕该容槽还设置有发射线圈布设槽,发射感应线圈5盘绕于发射线圈布设槽内,为保持发射感应线圈5以及接收感应线圈3的稳定,可将发射感应线圈5以及接收感应线圈3分别通过双面胶固定。

中间支架用于安装喇叭组件9,中间支架包括中间上支架1002以及中间下支架1004,喇叭组件9安装于中间上支架1002并通过中间上支架1002连接于上壳1001,且中间上支架1002内形成有后音腔10a,中间下支架1004与中间上支架1002围成前音腔10b,下壳1003与上壳1001配合包围中间支架,且下壳1003上形成有音孔。

罩壳11与壳体10中的上壳1001卡接配合将显示屏幕模组罩设其中,显示屏模组1远离壳体10的一端通过第二套筒13与罩壳11可转动配合,且该第二套筒13伸入罩壳11顶部的装饰腔11a中与LED模组12连接,LED模组12的接线从第二套筒13中穿过与显示屏模组1的主板连接,利用显示屏模组1的主板对其进行供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息显示设备,该全息显示设备利用相对转动的两个线圈耦合,相互切割磁场产生持续的电流为显示屏模组1进行供电,这样能够避免显示屏模组1与电源之间的直接连线,电源不需要与显示屏模组1同步转动即可实现对显示屏模组1的供电,使得全息显示设备能够使用固定电源。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设计图

一种全息显示设备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2662.4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199527U

授权时间:20190802

主分类号:G09F 9/37

专利分类号:G09F9/37;H02J50/10

范畴分类:15E;

申请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投资服务中心308室

发明人:魏锋;郑元景;李志鹏

第一发明人:魏锋

当前权利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学强

代理机构:1122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全息显示设备论文和设计-魏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