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ower Women in the Maritime Community
海事界从业女性概况
有大量证据表明致力于女性事业是改善社区、壮大企业、强大国家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性别更加平等的国家经济增长更快,女性领导人更多的企业运营状况更好。但当前海事及相关行业仍然由男性主导。如今,世界有120万海员,女性仅占2%,而这其中94%的女性又从事邮轮行业。在过去25年中,海事行业中女性从业人员不足的情况没有得到很大改善。
研究已得出定论,性别歧视阻碍女性重回职场。性别歧视,无论是否有意为之,都使女性更难获得雇用或晋升机会。众所周知,性别平等有助于守住底线。2015年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刊登在头条新闻中的研究表明,促进男女平等可以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12万亿美元。无视人才库中50%的女性,对于经济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是做好对动物卫生的防疫,因此,为使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完善动物防疫机制。完善的动物防疫机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防疫责任下放,落实到人,增强防疫工作的针对性;以农户为单位,做好防疫对象的建档工作,记录动物的品种、数量、健康状况,尤其是病史等详细信息,增强防疫工作的科学性;做好对基层防疫人员的培训,定期邀请防疫专家,举办动物防疫技能大赛等,增强人员的参与性和热情。
海运在很多方面都是一个多元化的行业,但涉及到女性时并非如此。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我们需要更多优秀和智慧的人来克服航运面临的挑战。数百年来,海上工作、海上作业和其他海事部门的工作专属男性,女性从事不了这种工作的观念深入一代又一代。但是这种现象正在改善,我们总能看到从事岸上或者海上工作女性榜样。
目前的治疗疫苗虽然种类繁多,但由于癌变后病情较为复杂、多变,目前的HPV治疗性疫苗并不能达到理想的免疫治疗效果。
每年的6月25日是“世界海员日”,一个由IMO组织协调的年度国际活动。海员日表彰海员在国际社会中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联合国认定海员日是海员的重要纪念日。
我们无法在数据尚存差距的情况下缩小性别差距。挪威海事展于6月早些时候宣布,IMO和WISTA将开展一项研究,收集和分析有关海事领域就业女性人数的数据。这项研究将涵盖海事管理部门人员,女性海员和其正在工作的船舶类型、渔民、世界海事大学(WMU)的女毕业生、IMO国际海洋法学院(IMLI)和其他海事培训机构。
肯尼亚首位女飞行员Elizabeth Marami、美国第一位邮轮船长Kate McCue上尉和加拿大第一位游轮船长Wendy Williams上尉。三人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她们在社交媒体上有较大的影响力,这正是与年轻一代联系的重要方式。
我们所有人都可以考虑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与年轻一代建立联系,分享成果和促进工作,以鼓励航运中的性别多样化。
IMO坚定地致力于帮助成员国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性别平等(可持续发展目标的5)已被公认为是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关键平台之一。世界各国都承诺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2030年议程。
国际海事组织如何助益海事界女性
现阶段是我国电网事业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时期,运营在线监测分析系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运营在线监测分析系统是以电网企业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建设成果为依托,[3]开展运营监测数据的接入、数据的整合治理,结合业务监测需求,完成数据的智能展示,实现业务功能场景,从而为电网企业运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确保有效支撑运营监测业务运行,运营在线监测分析系统的架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4]:
该项目始于1988年。当时,只有少数海事培训机构对女学员开放。从那时起,IMO积极支持并推动女性在海事领域中获得海上培训和就业机会,并建立了一个体制框架,将性别因素纳入国际海事组织的政策和程序中。
IMO推动创建专业网络,以促进海运业的性别平等。在IMO的支持下,7个国际妇女海事协会(WIMA)在非洲、阿拉伯国家、亚洲、加勒比地区、拉丁美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涉及约152个国家及其属地,参与者多达490人。
进入这些区域性妇女海事协会为成员提供了一个讨论问题的平台,讨论话题不仅涉及性别、还涉及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协会可以缩小从事海运业的女性所面临的一些诸如体制障碍和文化歧视方面的差距。通过IMO,每个区域网络都建立了国家分会,这些分会组织海上职业日和各种活动,例如提供关于艾滋病毒预防和性健康的信息。
6月,国际劳工组织以及成员国政府实施了旨在消除工作场所中暴力和骚扰行为的条约,这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是要求改善工作条件的强烈信号。这对在船上工作和服务于广泛海事领域的男性和女性来说都是一个福祉。
在过去的31年中,IMO一直通过海事界女性项目为推动海事领域中性别平等作出努力,如培训、曝光率与认可度。
很明显,这一主题意义深远,引发共鸣。我们在各种与海事相关的职业和专业中都强调女性的机会(以及她们已经做出的贡献),但对海员日的关注将集中在海事界一个方面—— 海员。
在整个2019年,海事界都非常重视女性在专业团队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这主要是受今年的世界海事日主题“为海事界女性增权赋能”的推动。 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帮助人们提高有关性别平等重要性的意识,与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契合,以此强调女性在海事领域中的重要但尚未充分发掘利用的贡献。
(3)通过改变桩体和格栅参数,组合不同工况并考虑安全系数,得出差异沉降控制标准为0.5%,其对应的地基处理方案为桩体模量为10.0 GPa、桩体长度为15 m、桩体间距为2.0 m;格栅模量为1.0 GPa、格栅长度为7 m。
为女性增权赋能需要建立网络和伙伴关系,这仍然是共享资源,促进性别平等的基石。可持续发展目标不应独立实施。因此,与联合国机构、成员国和业界建立良好伙伴关系对促进多样性、包容性和为女性增权赋能至关重要。
IMO通过为女性提供特定奖学金和使其接受高水平技术培训支持性别平等和赋予女性权力。
IMO赋予WISTA咨商地位使其有机会促进多元化、包容性并赋予女性权力。WISTA现在可以正式参与IMO会议的讨论,为促进海运业发展建言献策,其关键作用是鼓励女性参与申请岸上和海上职位,并展示女性有能力并且确实可以在海运这一行业施展各种技能和领导能力。
谈及合作伙伴关系时,海事领域行业机构的意见得到了IMO的重视。妇女国际航运及贸易协会(WISTA)便是最近被授予咨商地位的机构。
WISTA大力支持IMO战略计划中的总体原则,特别是促进性别平等和赋予女性权力。预测表明,WISTA能够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IMO与服务于海运业的女性建立沟通渠道。
2019年,三位女性代表参加了海员日的活动:
今年,海员日的活动将纪念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员对国际海运贸易、世界经济和整个民间社会作出的独特贡献,主题为“船上工作性别平等”。活动标签是“我在船上工作”,任何参与该活动的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使用该标签来表明他们对航海行业中性别平等的支持。
干线泊位处理能力的改善明显强于支线泊位的情形引起干、支泊位资源不平衡现象将会改变港口群内枢纽港格局。假设港口群内各港口的干线泊位处理能力由5 TEU/(m·d)变为10 TEU/(m·d),支线泊位处理能力保持不变,中转时间差阈值条件仍然为2 d,仿真结果见图1c)。
在不断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引进计算机辅助系统,提高工程项目信息化平台的运行效率。同时加强对信息化平台管理软件进行更新,实现对工程项目管理环节的科学分析与评价,保障项目工程管理环节的有效开展。
我们知道,2019年“世界海员日”的主题是为海运界女性增权赋能。这不仅仅是今年的主题,我们为赋予海事界女性以权利作出的努力和开展的IMO性别平等活动方面的工作将在今年及以后继续进行。我相信,各成员国,其他行业和利益攸关方将在今后几年继续支持并鼓励性别多样性。
WMU是由IMO于1983年建立的培养研究生的海事大学,学校现址位于瑞典马尔默。WMU致力于提高女性在海事行业中的参与度。迄今,共有1 029名女性从该大学毕业,占总毕业生(4 919名)的21%。多年来,女毕业生人数稳步增加 ,从1985年的4人增加到2018年的79人。马尔默校区2019年的班级共有133名学生,其中女性42名,占比31.6%。 2018年的学生总入学人数为124人,其中女性为39人,占比31.5%。中国大连和上海开设的两个理学硕士课程共有19名女学生,占比42.2%。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校区的理学硕士课程已将男女入学比率设定为50%,彰显WMU性别平等,这是一大创举。所有理学硕士课程(包括马尔默、大连和上海校区的2019级)的女性人数为61,占比34.3%。在2018年11月举行的WMU毕业典礼上,为第1 000名女性毕业生颁了奖。
(5)矿区内现有小煤矿主要分布在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的区域,小煤矿的井田边界及开采标高影响大矿井田边界确定。小煤矿开采活动对矿区规划实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中国为海事界女性增权赋能所作的贡献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捐助了90 000美元,用于支持IMO开展的针对港口管理和渔业生产方面从业女性的活动。要想取得进展,我们需要大胆创新。我们必须承认海事领域需要平衡,我们需要承诺,需要政策,但我们更需要采取行动,而且是特定的、可衡量、可实现和有时限的目标行动,是经过审查和修订的,确保我们在性别多样性方面取得进展,并且不会陷入停滞状态的行动。
让我们坚持不懈,锐意变革,为所有人创造一个包容的和可赋能的海事界,共同推动进步。
(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 韩佳霖 译)
标签:海事论文; 女性论文; 性别论文; 海员论文; 平等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 《中国海事》2019年第7期论文; 国际海事组织技术合作司论文; 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