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1](2021)在《2-杂芳基-4-苯氧基吡(嘧)啶类c-Met/VEGFR双重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c-Met是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高亲和力受体,异常表达的c-Met信号在人类肿瘤的形成、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VEGFR-2作为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主要效应因子。因此抑制c-Met和VEGFR的传导途径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本论文介绍了近年来靶向c-Met/VEGFR的研究进展,并在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本论文以Foretinib为对照化合物,保留Class Ⅱ类c-Met抑制剂的结构特征,引入VEGFR抑制剂活性药效团,在五原子片段引入甲基噻唑、吡唑和吡唑酮进行修饰,以期得到c-Met/VEGFR双靶点抑制剂。设计合成了6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MS谱图确证,部分化合物结构经13C NMR确证。采用MTT法,选择A549、MCF-7、HeLa、HepG2和Ovcar-3细胞为测试细胞株。以Foretinib和Sorafenib作为对照化合物,来评价目标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ZQ-6、ZQ-11和ZQ-59等18个化合物对A549细胞具有良好的活性,化合物ZQ-4等15个化合物对MCF-7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优于对照化合物或与其相当。化合物ZQ-18等14个化合物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较好。化合物ZQ-6等7个化合物对HepG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优于Sorafenib,但弱于Foretinib。化合物ZQ-16等20个化合物对Ovcar-3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活性。尤其是恶二唑联吡啶类化合物较其他两个系列化合物对HeLa和Ovcar-3细胞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化合物ZQ-6和ZQ-42等9个化合物对VEGFR-2激酶的抑制活性优于对c-Met激酶的。而化合物ZQ-11和ZQ-18对c-Met和VEGFR-2激酶的抑制活性相当。通过体外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ZQ-18和ZQ-42等化合物均呈浓度依赖性诱导细胞晚期凋亡,且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中c-Met和VEGFR-2基因的表达在G0/G1期阻滞肿瘤细胞生长。溶血试验发现化合物ZQ-18等化合物具有较低的溶血毒性,满足静脉注射的要求。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氨基酸残基MET-1160和PHE-1223或GLU-885和ASP-1046在相互作用中占主导地位,是关键残基。综上,发现化合物的五原子片段为吡唑酮或甲基吡唑基,末端基团为苯环、取代苯环或2-吡啶基取代时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本课题为双靶点c-Met/VEGFR抑制剂的研究提供了改造思路,也为后期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王冰[2](2021)在《替沃扎尼对脉冲染料激光诱导的血管再生的作用及机制初探》文中研究表明鲜红斑痣(port wine stains,PWS)是一种毛细血管畸形,好发于头面部,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精神情感。PWS既可作为单一疾病发病,也可以作为多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本文报告1例具有大面积PWS皮损的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phakomatosis pigmentovascularis,PPV)Ⅱb型合并克利佩尔-特农那综合症(Klippel-Trenauney syndrome,KTS)及巩膜黑变病的罕见病例,并以此为线索对PWS相关综合征进行综述,PWS皮损在其相关综合征中面积较大且呈进行性发展,使治疗较为困难。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是PWS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研究显示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皮损清除率较低,对治疗具有抵抗,疗效不佳的原因与PDL诱导的血管再生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PDL诱导的血管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在内皮细胞中引发全方位的反应,进而参与调控血管生成过程。研究表明,替沃扎尼是VEGFR酪氨酸激酶活性抑制剂,能阻断VEGF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并降低血管通透性,临床上被批准用于晚期及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治疗,目前对替沃扎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方面,本文旨在探索替沃扎尼对PDL诱导的血管再生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治疗PWS提供新的可行方案。本研究中,使用不同能量密度的PDL照射大鼠腹部皮肤,根据照射区域大体及病理变化,选取皮肤表面结痂较小、对血管作用相对较强的能量密度8J/cm2进行后续试验。将大鼠腹部皮肤分为4个区域,使用能量密度8J/cm2对其中的3个区域进行均匀照射,并于激光照射区域分别涂抹不同浓度的替沃扎尼涂膜剂及其基质成分,分组如下:(1)空白组(不用药、无激光照射)、(2)对照组(药物基质、激光照射)、(3)0.5%替沃扎尼组、(4)1%替沃扎尼组。利用相机及皮肤镜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血管计数对血管再生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第7天、第10天及第14天0.5%替沃扎尼组及1%替沃扎尼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血管数量明显减少,1%替沃扎尼组与0.5%替沃扎尼组相比血管数量明显减少,表明替沃扎尼成功抑制了PDL诱导的血管再生,且1%替沃扎尼比0.5%替沃扎尼抑制效果更加显着。为探究替沃扎尼抑制PDL诱导的血管再生的作用机制,选取大体及病理结果出现明显差异的第7天作为时间点,并选取血管抑制作用最强的1%替沃扎尼组与对照组组织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测序结果显示共有588个显着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90个上调基因,498个下调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有1004个GO功能条目被显着富集(q<0.05),差异表达基因在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免疫系统过程、细胞表面受体信号通路、细胞运动、细胞迁移、细胞趋化等条目显示富集较高。KEGG富集分析显示有20个代谢通路被显着富集(q<0.05),其中细胞因子与受体相互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局部黏附、趋化因子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为血管生成相关最主要的富集通路。最后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验证表达差异倍数较高排名靠前的及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的基因,分别为Cxcl1、Cxcl2、Cxcl3、Cxcl6、Ccl3、Csf3、IL1β、i NOS、Mmp9、Mmp13、Plau、Ets1、Spp1、Nr4a1,得到的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趋势一致,证明了本次研究的可靠性。本研究探索了替沃扎尼对PDL诱导的血管再生的抑制作用,为临床PWS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转录组测序对替沃扎尼抑制PDL诱导的血管再生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线索。

郭文豪[3](2021)在《基于RNA-seq探索miR-942促进透明细胞肾细胞癌对舒尼替尼耐药的差异编码基因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是泌尿外科三大癌症之一,但其死亡率最高。近年统计发现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发病率持续增长。舒尼替尼作为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治疗的一线首选药物。舒尼替尼的使用让肾细胞癌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和总体存活率明显增加,但是所有患者最终都会发展成为耐药导致疾病进一步进展。miRNA主要通过抑制翻译和加速靶信使RNA的降解来沉默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转录后调控。同时,miRNA在肿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研究发现miRNA可以作为肿瘤抑制因子或者致癌因子发挥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miR-942在舒尼替尼耐药的患者组织中高表达,并且miR-942可以通过调控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进而增强转移性肾细胞癌的迁移和对舒尼替尼的耐药。但是miR-942对于肾癌基因组表达的调控依然不清楚。研究目的及方法:为了探究miR-942对肾癌基因组的表达调控,利用合成的miR-942 mimic转染肾癌细胞系OSRC-2,然后通过RNA-seq研究miR-942在肾癌中的相关调控基因,并进一步通过基因富集分析研究miR-942对肾癌的生物学功能和过程的影响。同时结合TCGA数据库,利用GSEA分析发现miR-942调控的过程。为寻找miR-942的靶基因,通过RNA-seq数据、miRanda软件和TCGA数据库联合分析寻找miR-942的靶基因,同时结合TCGA数据库的患者信息分析相关靶基因对于肾癌的预后影响。为了探究相关靶基因对于肾癌的作用,利用干扰慢病毒敲降肾癌细胞中的相关靶基因,然后通过实时定量PCR、CCK8、细胞划痕实验研究相关靶基因对肾癌增殖、迁移和耐药的影响。实验结果:miR-942可以明显增加OSRC-2对于舒尼替尼的耐受。miR-942在转染OSRC-2后显着影响了1171个基因上调,526个基因下调。功能富集发现miR-942主要参与细胞质、细胞核以及质膜的生物活动,同时miR-942对蛋白结合、RNA结合、离子结合等影响显着。主要影响的信号通路包括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GF-beta信号通路等。GSEA富集分析发现miR-942分别在加压素调节的水吸收,近端小管碳酸氢盐回收,脂肪酸代谢和帕金森氏病中显着富集。同时有20个编码靶基因对于肾癌的预后生存率有显着影响,敲降SSFA2、SALL1和BCAR3对于肾癌细胞的增殖迁移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可以影响肾癌细胞对于舒尼替尼的耐受程度。结论:1.miR-942在舒尼替尼耐药组织中高表达并促进cc RCC细胞系对于舒尼替尼的耐药。2.miR-942主要调控肾癌细胞中的细胞质、细胞核以及质膜等,并且影响受体结合(蛋白结合,RNA结合,离子结合等)。3.miR-942主要调控的通路有: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GF-beta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4.SSFA2、SALL1、BCAR3、TBC1D14等20个miR-942预测编码靶基因对于肾癌预后有显着影响。5.SSFA2、SALL1、BCAR3可以调控肾癌细胞对舒尼替尼的耐药性而不影响肾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周凌智[4](2021)在《EphA2、Ephrin A1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Eph A2、Ephrin A1表达情况。方法:1、筛选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2018年乳腺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且术前未经新辅助治疗的存档女性标本250例,年龄26-74岁,其中≤45者88例,>45岁者162例;肿瘤大小<5cm者153例,≥5cm者97例;浸润性导管癌216例,其他(包括导管内癌,粘液癌,浸润性小液癌等)34例;有淋巴转移162例,无淋巴转移的有88例;TNM分期一期25例,二期118例,三-四期107例;组织学分级一级33例,二级148例,三级69例;2、用免疫组化(IHC)检测250例乳腺癌组织中Eph A2、Ephrin A1蛋白表达;3、用原位杂交(ISH)检测Eph A2、Ephrin A1 m RNA表达;4、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Eph A2、Ephrin A1表达。采用χ2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50例乳腺癌病理标本中Eph A2、Ephrin A1蛋白阳性率分为74.80%、71.60%;Eph A2、Ephrin A1 m RNA阳性率分为83.60%、72.80%,并且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IFA检测显示在乳腺癌细胞中Eph A2、Ephrin A1高表达。结论:Eph A2、Ephrin A1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有望成为乳腺癌防治的新指标。

宫文静[5](2021)在《ILT4调控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在所有恶性肿瘤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首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最主要的类型,占全部肺癌的80-85%。NSCLC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疾病中晚期。近年来随着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发展,NSCLC的预后有了很大改善,但其整体5年生存率仍仅有20%,而复发和转移是NSCLC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因素。众所周知,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新生血管的形成来提供能量及转移路径,因此抗血管生成治疗成为NSCLC整体治疗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临床中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针对VEGF/VEGFR通路的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类药物和血管内皮抑制素等。但由于肿瘤微环境中促血管生成旁路信号的激活、抗体结合力降低等原因,导致现有的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临床获益普遍较为短暂;此外,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因其作用机制复杂,毒性反应较重,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探索NSCLC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有效治疗靶点,开发更具特异性的高效低毒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是克服肿瘤血行转移、提高临床获益的重要研究方向,对提高NSCLC的治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immunoglobulin-like transcripts,ILTs),也被称为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euk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LIR or LILR),或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monocyte/macrophag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MIR)。根据胞内基序的作用不同分别将ILTs(LILRs)分为激活性受体LILRA(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型A,leuc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subfamily A)和抑制性受体 LILRB(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型 B,leuc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subfamily B)。激活性受体LILRA包括LILRA1-LILRA6这6种受体;而抑制性受体LILRB包括LILRB1-5这5种受体。ILT4又被称为LILRB2、LIR2,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0(monocyte/macrophage immunoglobulin-like 10,MIR-10)或 CD85d,是经典的免疫抑制性受体。作为I型跨膜蛋白,ILT4与不同的配体结合,通过胞内3个酪氨酸激酶抑制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s,ITIMs)传递抑制信号至胞内。ILT4起初发现主要表达于髓系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最近研究显示它也表达于活化的CD4+T细胞中。ILT4通过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和抗原提呈、诱导巨噬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M2 样极化、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CD4+Th2分化等方式,诱导免疫抑制的微环境。除免疫细胞外,近年来研究发现ILT4在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原发性肝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也高表达,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诱导M2样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募集及T细胞老化和免疫浸润。课题组前期通过基因芯片发现ILT4可以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这两种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VEGF-A是血管内皮细胞强有力的促细胞分裂剂,是调控血管生成的经典因子;MMP9也被证实能够促进血管基底膜的分解,诱导内皮细胞迁移,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因此我们推测ILT4可能与调控肿瘤新生血管密切相关。由于目前国内外针对ILT4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考虑到目前NSCLC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局限性,以及我们课题组前期基因芯片的发现,本研究拟从组织水平、细胞水平以及大数据分析进行一系列研究检测ILT4对NSCLC血管生成的作用,并通过体外和体内干预性研究对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该研究结果可能会为ILT4在NSCLC抗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研究目的1.通过免疫组化、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SCLC组织和细胞株中ILT4的表达,结合生存随访和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的生存信息,明确ILT4在NSCLC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2.通过检测NSCLC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以及体外研究通过上调和沉默ILT4表达检测ILT4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小管生成的影响,结合数据库分析,明确ILT4对血管生成的作用;3.通过转染过表达、敲低ILT4,检测ILT4调控的促血管生成因子的变化、信号通路蛋白的变化及应用相应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中和抗体、信号通路抑制剂进行干预,探究ILT4调控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4.利用ILT4过表达/敲除肺癌细胞系建立裸鼠体内移植瘤模型,进一步体内验证ILT4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SCLC细胞和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中ILT4表达,明确ILT4在NSCLC细胞和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的差异,并筛选出内源性低表达ILT4的细胞系H1650、A549和内源性高表达ILT4的细胞系H1299、H1975。2.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T4在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的差异,分析ILT4的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随访病人的生存状况,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ILT4对NSCLC患者总生存的影响;同时结合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生存分析系统,分析ILT4表达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3.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NSCLC组织中ILT4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结合 GEPIA(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数据库,统计分析ILT4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ILT4/CD34共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4.采用转染技术,将携带ILT4过表达载体的慢病毒转染内源性ILT4低表达的H1650、A549细胞株,上调H1650、A549细胞中的ILT4的表达,空载体作为对照;将携带ILT4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慢病毒转染内源性ILT4过表达的H1975、H1299细胞株,以下调ILT4的表达,空载体作为对照。收集该细胞培养基作为条件培养基,用于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 cells,HUVECs)。应用 qPCR 和 Western blot实验方法验证转染效果。采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HUVECs小管形成实验检测ILT4过表达及敲除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能力和小管形成能力的影响。5.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发现ILT4上调后可引起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A和MMP9表达的上调。细胞水平上,通过转染技术上调和下调NSCLC细胞ILT4的表达,利用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验证ILT4对VEGF-A和MMP9表达的调节作用;组织水平上,通过将NSCLC组织连续切片应用免疫组化验证ILT4与VEGF-A、MMP9在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6.采用转染技术,将内源性低表达ILT4的细胞系H1650和A549过表达ILT4,采用VEGF-A中和抗体或MMP9中和抗体进行干预,收集条件培养基,应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HUVECs小管形成实验观察条件培养基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能力和成管能力的影响。7.结合基因微阵列筛选出ILT4调控的信号通路,采用转染技术过表达和沉默NSCLC细胞ILT4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ILT4对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包括pERK、ERK、pp38、p38、pJNK和JNK。8.将内源性低表达ILT4的细胞系H1650和A549过表达ILT4后,加入ERK抑制剂、p38抑制剂进行干预,分别阻断ERK信号通路,p38信号通路,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通路抑制后VEGF-A和MMP9的表达情况,采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观察ERK信号通路在ILT4调控血管生成方面的作用。9.通过慢病毒感染建立稳定ILT4过表达的NSCLC细胞株A549 LV-ILT4和对照组细胞株A549 LV-NC;建立稳定干扰ILT4的NSCLC细胞株H1299 LV-shILT4和对照组细胞株H1299 LV-shNC,选择BALB/c Nude裸鼠皮下注射上述细胞,体内实验观察ILT4对NSCLC细胞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同时检测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A、MMP9和信号通路ERK和pERK蛋白表达,进一步验证ILT4对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1.ILT4在NSCLC细胞系和NSCLC肿瘤组织中高表达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ILT4在NSCLC细胞中的表达高于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内源性低表达ILT4的细胞系为H1650和A549,内源性高表达ILT4的细胞系为H1299和H1975。免疫组化显示ILT4在NSCL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肿瘤周围正常组织,ILT4在肿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57.7%(52/90),在周围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4%(4/90)。2.ILT4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ILT4在NSCL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较晚的TNM分期(III期-IV期,p=0.0104),淋巴结转移(p=0.001)成正相关。随访90例NSCLC患者生存,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ILT4高表达患者的OS低于ILT4低表达患者OS(p=0.0419)。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生存分析系统分析ILT4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包含ILT4基因特定序列的探针进行测探,探针207697xat信息显示ILT4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OS(p=0.056)及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FP均低于ILT4低表达组(p=0.022)。3.ILT4表达水平与NSCLC瘤内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ILT4/CD34共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目前尚没有ILT4在NSCLC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我们探索性的分析了ILT4表达水平与NSCLC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采用临床常用的CD34阳性的细胞表达情况代表微血管密度。GEPIA数据库分析提示,ILT4与CD34表达呈正相关;组织标本免疫组化结果提示ILT4高表达组的微血管密度显着高于ILT4低表达组的微血管密度(p=0.0058)。同时ILT4+/CD34+共表达患者,较ILT4-/CD34-组患者,有更高的淋巴结转移率(p=0.0466),共表达组腺癌的患者比例明显增高(p=0.0 12)。4.ILT4促进HUVECs细胞迁移能力和HUVECs小管形成能力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证实过表达ILT4的H1650和A549的条件培养基促进HUVECs细胞迁移,并提高其成管能力;ILT4下调的H1975和H1299的条件培养基抑制HUVECs的细胞迁移,减弱其成管能力。5.ILT4可以上调NSCLC中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A和MMP9的表达基因芯片检测提示肿瘤细胞ILT4过表达可引起VEGF-A和MMP9基因表达上调。在细胞水平上,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提示过表达ILT4后的NSCLC细胞系VEGF-A和MMP9的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下调ILT4表达后的NSCLC细胞系VEGF-A和MMP9的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显着下降;组织水平上,在病理连续切片中通过免疫组化提示ILT4高表达组织中VEGF-A、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偏高。6.ILT4通过调控NSCLC细胞的VEGF-A、MMP9表达参与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HUVECs小管形成内源性低表达ILT4的H1650和A549细胞系过表达ILT4后,加入VEGF-A中和抗体或MMP9中和抗体进行干预,收集条件培养基,培养HUVECs,结果示阻断VEGF-A、MMP9表达后,HUVECs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降低;HUVECs的小管形成能力明显下降。7.ILT4可以激活NSCLC细胞ERK、p38信号通路基因微阵列分析提示上调ILT4后可引起MAPK信号通路中多种基因的表达。MAPK信号通路主要包括ERK通路,JNK通路和p38信号通路。Western blot实验提示H1650和A549细胞过表达ILT4后,肿瘤细胞的pERK、pp38水平升高,H1975和H1299细胞下调ILT4表达后,pERK,pp38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8.ILT4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促进VEGF-A、MMP9表达将内源性低表达ILT4的H1650、A549细胞过表达ILT4后,加入ERK抑制剂U0126和p38通路抑制剂SB 203580(20μM)进行干预,培养48小时,收集条件培养基,Western blot提示加入ERK抑制剂U0126后ILT4过表达上调的VEGF-A、MMP9表达被显着逆转,加入p38通路抑制剂对VEGF-A、MMP9表达无影响。9.ILT4通过ERK信号通路调控血管内皮迁移和HUVECs的小管形成Transwell迁移实验和HUVECs小管形成实验证实抑制ERK信号通路后,ILT4上调的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能力和成管能力均显着逆转。结果提示:ILT4通过ERK信号通路诱导VEGF-A、MMP9表达并调控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HUVECs的小管形成。10.ILT4促进NSCLC细胞体内成瘤及血管生成通过裸鼠皮下注射稳定过表达ILT4的NSCLC细胞株A549 LV-ILT4,和注射稳定干扰ILT4表达的细胞株H1299 LV-shILT4,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结果提示ILT4过表达组,NSCLC肿瘤生长速度显着快于对照组,ILT4过表达组的肿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干扰ILT4表达组,肿瘤生长速度显着慢于对照组,ILT4干扰组的肿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小于对照组。通过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造模4周后,分离肿瘤组织行免疫组化,结果提示ILT4过表达组,肿瘤微血管密度显着高于对照组,VEGF-A和MMP9表达高于对照组,pERK明显高于对照组,ERK表达无明显改变;干扰ILT4表达后,肿瘤微血管密度显着低于对照组,VEGF-A和MMP9表达低于对照组,pERK明显低于对照组,ERK表达无明显改变。体内实验进一步支持ILT4具有促进NSCLC血管生成的潜力。结论1.ILT4在NSCLC组织中及多个NSCLC细胞株中高表达,与更晚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临床不良预后明显相关,可作为预后预测因子。体内体外实验证实ILT4可促进NSCLC血管生成。2.体外实验证实了 ILT4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上调VEGF-A、MMP9的表达并促进NSCLC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小管形成,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了 ILT4对NSCLC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潜在机制。

周胡悦[6](2021)在《MMP1促进非小细胞肺癌对厄洛替尼耐药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其中约85%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对于大多数错过最佳手术时机或发生远处转移的NSCLC患者,分子靶向治疗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厄洛替尼是经典的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广泛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治疗,但大多数患者在用药后8-12月产生获得性耐药,严重降低了药物疗效。因此,厄洛替尼临床耐药问题亟待解决。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是一种Zn2+依赖的肽链内切酶,可分泌到细胞外基质并裂解多种间质胶原。在恶性肿瘤中,MMP1被激活以降解细胞外基质,减弱细胞移动过程中的阻碍,进而促进肿瘤浸润和转移。同时,MMP1还参与G蛋白的信号转导,调控细胞周期和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耐药。通过前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发现MMP1在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细胞中高表达,且参与细胞增殖,迁移,耐药等多个生物学过程,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表明MMP1在非小细胞肺癌厄洛替尼耐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证明了MMP1与非小细胞肺癌厄洛替尼耐药的关系,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MP1在肺癌组织和厄洛替尼耐药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2.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MP1的生物学功能。3.Western blot检测MMP1在NSCLC厄洛替尼敏感和耐药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4.在耐药细胞中敲低MMP1的表达,再用CCK8检测MMP1对细胞厄洛替尼耐药的影响。5.Western blot观察MMP1对细胞周期的影响。6.CCK8和平板克隆验证MMP1抑制剂Batimastat与厄洛替尼联用对耐药细胞增殖的影响。7.Western blot观察MMP1抑制剂Batimastat与厄洛替尼联用对耐药细胞周期的影响。8.采用耐药细胞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在体内水平观察MMP1抑制剂Batimastat与厄洛替尼联用的抗肿瘤效果。结果:1.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MMP1在肺癌组织和厄洛替尼耐药细胞中均高表达,且MMP1的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2.生物学功能分析结果提示:MMP1可能通过调节细胞生长,凋亡,蛋白质磷酸化和血管生成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来影响肿瘤细胞耐药。3.Western blot结果验证MMP1在NSCLC厄洛替尼耐药PC9ER和HCC827ER细胞株中呈现高表达。4.在耐药细胞中敲低MMP1后,PC9ER和HCC827ER细胞周期受到抑制,对厄洛替尼的敏感性提高。5.MMP1抑制剂Batimastat与厄洛替尼联用后,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抑制PC9ER细胞增殖。6.体内实验结果证实MMP1抑制剂Batimastat与厄洛替尼联用通过抑制细胞周期和血管生成有效抑制移植瘤生长。结论:本研究表明,MMP1具有诱导NSCLC细胞厄洛替尼耐药的能力,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诱导周期阻滞,同时通过调控血管生成,影响非小细胞肺癌对厄洛替尼耐药。本研究为厄洛替尼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新靶点,并提示MMP1抑制剂Batimastat与厄洛替尼联用可有效抑制厄洛替尼耐药肿瘤的生长,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提供新策略。

冯科[7](2021)在《D-Nap-GFFY水凝胶增强LXR配体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和目标:肺癌是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肺腺癌是肺癌最常见的类型。尽管近年在研究和治疗中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治疗效果仍有待提高。研究表明,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被其配体T0901317(T317)激活后,能促进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然而,LXR同时激活脂质合成基因表达,导致肝脏脂质过度合成和积累,造成脂肪肝及高甘油三酯血症,这些严重副作用限制了LXR激动剂的临床应用。D-Nap-GFFY水凝胶是萘乙酸修饰的D构型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能被树突细胞、巨噬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特异性吞噬,增强免疫反应,具有作为药物载体的优势和潜力。在此项研究中,我们采用D-Nap-GFFY包裹法构建T317的载药系统(D-Nap-GFFY-T317),通过小鼠皮下注射方式给药,探究D-Nap-GFFY-T317抑制肺腺癌的作用和机制,以及该载药系统能否避免肝脏脂质积累等副作用。方法:用PBS配制D-Nap-GFFY形成水凝胶后,探究D-Nap-GFFY的物理性质,评估D-Nap-GFFY-T317在体内和体外条件下降解和T317释放水平;选用C57BL/6J背景的野生型和IFNγ敲除小鼠,分别以皮下注射小鼠肺腺癌肿瘤细胞LLC1的方式构建移植瘤模型,或者腹腔注射乌拉坦的诱导方式构建原位肺癌模型;分别给予各模型小鼠口服给药T317、皮下注射D-Nap-GFFY-T317的治疗,探究皮下注射D-Nap-GFFY-T317的治疗方式对肿瘤生长以及肝脏脂质合成的影响。结果:D-Nap-GFFY-T317能形成稳定胶体,T317均匀地分散在胶体中。T317的释放依赖于细胞内蛋白酶对D-Nap-GFFY的降解。皮下注射D-Nap-GFFY-T317后,小鼠血液中T317维持较低水平。在肺癌模型小鼠中,与口服T317相比,皮下注射D-Nap-GFFY-T317具有更好的抗癌效果。机制上,D-Nap-GFFY-T317能够激活APC、表达IFNγ,并且以IFNγ依赖的方式增加肿瘤中M1型巨噬细胞数量,减少M2型巨噬细胞数量。此外,D-Nap-GFFY-T317促进树突细胞的成熟和浸润;增加肿瘤中CD3+CD8+T细胞的数量;以依赖IFNγ的方式抑制肿瘤中血管的生成。与口服T317相比,皮下注射D-Nap-GFFY-T317抑制肝脏中脂质合成基因的过度表达,从而消除了T317引起的脂肪肝、高甘油三酯血症等副作用。机制上确认D-Nap-GFFY-T317可被巨噬细胞通过SR-A受体特异性吞噬,从而避免激活肝细胞内LXR。结论:皮下注射D-Nap-GFFY-T317能够特异性地被DC和巨噬细胞吞噬,激活IFNγ表达,抑制肺腺癌发生发展,同时对肝脏没有副作用。这表明水凝胶D-Nap-GFFY包裹T317的新型载药系统有望成为治疗肿瘤的新策略。

赵彬[8](2021)在《基于条件重编程细胞培养的三阴性乳腺癌敏感药物筛选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三阴性乳腺癌是指ER、PR及HER-2表达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相比,三阴性乳腺癌进展快,侵袭性强,容易复发和转移。目前三阴性乳腺癌术后的辅助治疗手段比较单一,缺乏特异性的治疗靶点,亟需寻找个体化的、有效的治疗靶点。条件重编程细胞模型是一种可在不转入外源基因的情况下诱导体细胞的无限增殖的细胞模型,具有培养成功率高,成本低,与原肿瘤一致性强的优点,具有用于个体化肿瘤药敏预测的潜力。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三阴性乳腺癌的条件重编程细胞模型,并使用该模型进行了高通量敏感药物筛选实验,以探索条件重编程细胞药敏试验在三阴性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前瞻性收集2019年3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确诊为乳腺癌并拟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病例信息。术中留取肿瘤组织及配对正常乳腺组织的标本并培养条件重编程细胞。选择病理证实的三阴性乳腺癌条件重编程细胞传代扩增。(2)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和转录组测序检测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及原肿瘤组织的DNA突变谱和转录组表达谱,对比条件重编程细胞与原肿瘤组织在常见突变基因位点的一致性,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条件重编程细胞与原肿瘤组织转录组表达谱的一致性。(3)使用高通量药敏试验检测上述细胞对110种药物的敏感性,分别构建剂量-效应曲线,计算药物敏感性评分(DSS),并根据DSS评分寻找每株条件重编程细胞的敏感药物。使用RRA算法整合DSS评分,得到反应药物有效性的综合药物排序。(4)检索外显子测序结果中与相关药物敏感性相关的基因,并与药敏结果进行比对。通过基因集变异分析(GSVA)计算经典通路或重要基因集的活化程度评分,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各通路GSVA评分与条件重编程细胞药物敏感性DSS评分的关联。(5)获取GEO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中三阴性乳腺癌的高通量mRNA芯片数据和转录组测序数据,通过差异基因筛选、差异基因富集分析以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寻找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生物标记;通过GSVA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寻找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显着相关的生物通路。结果:(1)成功构建了 6株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和6株配对正常乳腺组织的条件重编程细胞。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和原肿瘤组织的DNA突变谱相似,二者的转录组基因表达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855)。(2)PF-04691502,一种PI3K/Akt和mTOR双靶点抑制剂是RRA综合药物敏感性评分最佳的药物,而其他排名前十位的药物中,有2种mTOR抑制剂,2种Akt靶向药物,1种Syk(脾酪氨酸激酶)抑制剂,1种拓扑异构酶抑制剂,1种EGFR抑制剂,1种植物来源的小分子药物(重楼皂苷VI)。mTOR抑制剂西罗莫司、替西罗莫司、利罗莫司和Torin1的DSS评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82~0.97)。EGFR靶向药物阿法替尼、吉非替尼、拉帕替尼的DSS评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61~0.93)。(3)条件重编程细胞转录组中PI3K-Akt通路的GSVA评分与Ipatasertib的DSS评分显着相关(R=0.587,P=0.045)。mTOR通路的GSVA评分与Torin 1的DSS评分显着相关(R=0.62,P=0.030)。EGF通路的GSVA评分与吉非替尼的DSS评分具有显着相关性(R=0.60,P=0.039)。(4)我们进一步通过GEO和TCGA数据分析了 GSVA评分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发现Akt1/mTOR信号通路、HIF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和脂肪合成相关通路的GSVA评分升高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较短的总体生存期相关(P<0.05)。T细胞抗原受体信号通路GSVA高评分或抗原加工和呈递通路GSVA评分较高的患者总体生存期较长(P<0.05)。结论:(1)本研究培养的6株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与原肿瘤组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作为个体化肿瘤模型用于三阴性乳腺癌发病机制研究和药敏试验。(2)条件重编细胞药敏试验结果较稳定,可以用于三阴性乳腺癌药物敏感性预测。本研究中的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靶向PI3K-Akt、mTOR、EGFR、Syk通路的药物以及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比较敏感。(3)条件重编程细胞转录组数据中PI3K-Akt和mTOR等通路的GSVA评分与针对相应通路的靶向药物的有效性成正相关,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组织中转录组PI3K-Akt和mTOR等通路的GSVA评分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显着相关,因而GSVA评分也可以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药物敏感性预测以及患者预后的评价。

王德普[9](2021)在《含1,2,3-三唑结构的新型VEGFR-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以及抗血管生成研究》文中指出目的:VEGFR-2作为VEGF的重要受体,被VEGF激活后,能启动下游信号转导,调节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体内血管生成。研究发现,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VEGFR-2高度表达,VEGFR-2的抑制会导致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受到抑制,进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因此,VEGFR-2一直是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开发结构新颖,低毒副作用以及高选择性的VEGFR-2抑制剂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论文以吲哚-2-酮为先导化合物母核,在分析总结其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药效团拼合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吲哚母核且具有三氮唑结构的新颖VEGFR-2抑制剂,即(Z)-3-(4-(1-苯基-1H-1,2,3-三唑-4基)亚苄基)吲哚-2-酮类化合物。本文设计了一条成本廉价、收率较高的合成路线。首先以不同取代苯胺为起始原料,经桑德迈尔合成靛红法得到取代吲哚-2,3-二酮(D9-D10),再经还原得取代吲哚-2-酮(D11-D12)。然后以不同取代的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与叠氮化钠反应制得各种取代的叠氮苯,再与4-乙炔基苯甲醛经点击化学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4-(1-苯基-1H-1,2,3-三唑-4-基)苯甲醛(D4a-D4n)。最后中间体(D4a-D4n)与中间体(D11-D12)经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D13a-D14n)。采用1H NMR、13C NMR和HRMS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以舒尼替尼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体外VEGFR-2激酶抑制实验,以及采用CCK-8法选取HT-29、MKN-45和HUVECs三种细胞株为测试细胞株,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抗增殖实验活性评估。通过Transwell探索化合物D13d对HUVECs细胞迁移的抑制能力。通过小管形成实验验证化合物D13d对HUVECs细胞小管形成长度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印迹分析化合物D13d对HUVECs细胞膜上VEGFR-2磷酸化的作用。利用转基因斑马鱼验证化合物D13d在体内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结果与结论:(1)设计并合成了28个含1,2,3-三唑结构的吲哚-2-酮类衍生物,即(Z)-3-(4-(1-苯基-1H-1,2,3-三唑-4基)亚苄基)吲哚-2-酮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2)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在VEGFR-2激酶检测中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D13d对HT-29,MKN-45以及HUVECs细胞增殖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3)Transwell结果表明化合物D13d可以在体外有效抑制HUVEC细胞的迁移能力。小管形成长度实验中,HUVECs细胞小管形成长度随化合物D13d浓度增加而减少。通过蛋白质印迹结果表明随着化合物D13d浓度的增加,HUVECSs中VEGFR-2磷酸化程度降低。(4)在体内血管生成实验中,带有VEGFR-2标记的斑马鱼模型证实了化合物D13d比舒尼替尼具有更高的抗血管生成能力。

马丽萍[10](2021)在《阿帕替尼治疗胃癌继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结局的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子靶向治疗在抗肿瘤的治疗领域中的地位与日俱增,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为代表的靶向抗肿瘤药物在肿瘤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应用过程中常伴随心血管并发症,其中高血压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血压控制不佳会导致有效抗肿瘤治疗的中断,影响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旨在剖析VEGF抑制剂阿帕替尼治疗胃癌继发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究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与胃癌患者生存期改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及甘肃省肿瘤医院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间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胃癌患者共297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信息、既往相关病史、化疗方案,以及历次住院治疗的影像学检查资料(胃镜、CT、MRI)、检验学资料(血常规、肝肾功、凝血功能)、诊室血压值及降压治疗的相关信息。电话或门诊随访患者服用阿帕替尼后血压的波动情况,并根据“不良事件常用术语评定标准(CTCAE)”进行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诊断和分级。根据是否继发高血压,分为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根据变量的性质选择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或非参数秩和统计Mann-Whitney U检验评估,并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描绘生存曲线,log-rank(Mantel-Cox)检验分析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与胃癌患者PFS及OS的相关性;最后采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与胃癌患者预后改善相关的独立因素。以上数据的分析均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的发生率:在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297例胃癌患者中,共有96例患者继发高血压,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发生率为32.3%。其中1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48例,占总发生率的50%;2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39例,占总发生率40.6%;3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9例,占总发生率9.6%;无4或5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的发生。2、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体质指数(BMI)、阿帕替尼剂量、高血压病史等因素与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手术史、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制定的体力状况评分、肿瘤转移数目、化疗方案与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的发生无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OR=2.89,95%CI:1.42-5.90)、阿帕替尼剂量(OR=2.19,95%CI:1.15-4.15)是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生存分析:(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所有胃癌患者、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及正常血压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 PFS)分别是7.2(6.3-8.1)个月、9.5(8.0-11.0)月和6.0(4.8-7.2)月,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m PFS改善显着优于正常血压组(P=0.006)。亚组分析进一步显示,2-3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和1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的m PFS分别为10.6(6.4-14.8)月和8.0(6.4-9.6)月,2-3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相比1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更能取得生存获益(P=0.03);所有胃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0.2(9.1-11.3)个月。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的mOS时间分别为12.6(10.2-15.0)月和8.7(7.5-9.9)月,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mOS改善显着优于正常血压组(P=0.001);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亚组分析进一步显示,2-3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和1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的mOS分别为15.3(11.4-19.2)月和11.5(9.9-13.11)月,与1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相比,2-3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中位OS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2)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单因素回归分析,肿瘤的转移、阿帕替尼剂量、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与胃癌患者PFS的改善存在关联(P<0.05),而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冠心病史、糖尿病史、ECOG评分与PFS的改善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进一步分析示肿瘤的转移(HR=1.45,95%CI:1.07-2.0,P=0.017)、ECOG评分(HR=0.74,95%CI:0.55-0.99,P=0.046)、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HR=0.65,95%CI:0.48-0.88,P=0.006)是影响PFS的独立相关因素;对于OS影响因素的分析,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示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与OS(HR=0.61,95%CI:0.45-0.83,P=0.002)的改善独立相关。结论高血压是阿帕替尼治疗胃癌过程中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高达32.3%。年龄、BMI、既往高血压病史以及阿帕替尼剂量是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尤其2-3级高血压(CTCAE分级)的发生与胃癌患者的长期预后具有相关性,即高血压患者PFS、OS较未发生者明显延长,提示发生治疗相关高血压可能是治疗有效的标志之一,因此在阿帕替尼治疗胃癌过程中,应积极监测血压,如发生药物相关高血压,应根据血压水平及其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治疗,而非盲目终止抗肿瘤治疗。

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论文提纲范文)

(1)2-杂芳基-4-苯氧基吡(嘧)啶类c-Met/VEGFR双重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c-Met/VEGFR信号传导通路的简介
        1.1.1 c-Met概述
        1.1.2 VEGFR概述
        1.1.3 c-Met/VEGFR信号通路与肿瘤的关系
    1.2 c-Met/VEGFR抑制剂研究进展
        1.2.1 c-Met抑制剂
        1.2.2 VEGFR抑制剂
        1.2.3 c-Met/VEGFR双靶点抑制剂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2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2.1 对照化合物Foretinib及 VEGFR-2 抑制剂Sorafenib的构效关系分析
    2.2 含脲结构的4-苯氧基嘧啶类化合物的的设计
    2.3 三氮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设计
    2.4 恶二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设计
第3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1 含脲结构的4-苯氧基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3.1.1 关键中间体5c~5h的制备
        3.1.2 目标化合物ZQ-1~ZQ-16 的制备
    3.2 含三氮唑结构的4-苯氧基吡啶类化合物的制备
        3.2.1 中间体5a~5b的制备
        3.2.2 关键中间体8a~8b的制备
        3.2.3 目标化合物ZQ-17~ZQ-32 的制备
    3.3 含恶二唑结构的4-苯氧基吡啶类化合物的制备
        3.3.1 关键中间体7a~7d的制备
        3.3.2 目标化合物ZQ-33~ZQ-64 的制备
第4章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4.1 细胞株选择
    4.2 含脲结构的4-苯氧基嘧啶类化合物的体外活性研究
        4.2.1 含脲结构的4-苯氧基嘧啶类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数据
        4.2.2 含脲结构的4-苯氧基嘧啶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4.2.3 化合物ZQ-11 的AO染色试验
        4.2.4 化合物ZQ-11 对A549 细胞凋亡的影响
        4.2.5 化合物ZQ-11 抑制A549 细胞增殖的细胞周期研究
        4.2.6 化合物ZQ-11对A549 细胞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4.2.7 化合物ZQ-6 和ZQ-11 的溶血试验
        4.2.8 化合物ZQ-11 的分子对接模拟
        4.2.9 化合物ZQ-11 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2.10 小结
    4.3 三氮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体外活性研究
        4.3.1 三氮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数据
        4.3.2 三氮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4.3.3 化合物ZQ-18 的AO染色试验
        4.3.4 化合物ZQ-18 和ZQ-29 的细胞凋亡研究
        4.3.5 化合物ZQ-18 抑制MCF-7 细胞增殖的细胞周期研究
        4.3.6 化合物ZQ-29对A549 细胞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4.3.7 化合物ZQ-18 和ZQ-29 的溶血试验
        4.3.8 化合物ZQ-18 的分子对接模拟
        4.3.9 小结
    4.4 恶二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体外活性研究
        4.4.1 恶二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
        4.4.2 恶二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4.4.3 化合物ZQ-42 的AO染色试验
        4.4.4 部分化合物的细胞凋亡研究
        4.4.5 部分化合物的细胞周期研究
        4.4.6 化合物ZQ-35和ZQ-42 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4.4.7 化合物ZQ-42、ZQ-53和ZQ-60 的溶血试验
        4.4.8 化合物ZQ-42 的分子对接研究
        4.4.9 化合物ZQ-42 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4.10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合成
        5.1.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5.1.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5.2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研究
    5.3 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
    5.4 本课题创新点
    5.5 不足之处及其展望
        5.5.1 不足之处
        5.5.2 展望
第6章 实验部分
    6.1 含脲结构的4-苯氧基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6.1.1 关键中间体5c~5h的合成
        6.1.2 目标化合物ZQ-1~ZQ-16 的合成
    6.2 三氮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6.2.1 关键中间体5a~5b的合成
        6.2.2 关键中间体8a~8b的合成
        6.2.3 目标化合物ZQ-17~ZQ-32 的合成
    6.3 恶二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6.3.1 关键中间体5a~5b的合成
        6.3.2 关键中间体7a~7d的合成
        6.3.3 目标化合物ZQ-33~ZQ-64 的合成
    6.4 体外抗肿瘤实验
        6.4.1 细胞的复苏、传代和培养
        6.4.2 MTT法测化合物细胞毒活性
        6.4.3 AO染色
    6.5 酶活性评价
        6.5.1 实验仪器及材料
        6.5.2 激酶实验
    6.6 Axinnex V-FITC细胞凋亡实验
    6.7 细胞周期
    6.8 荧光定量PCR分析
        6.8.1 总RNA的提取
        6.8.2 cDNA合成
        6.8.3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6.9 细胞溶血试验
    6.10 分子模拟
        6.10.1 分子对接
        6.10.2 分子动力学模拟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2)替沃扎尼对脉冲染料激光诱导的血管再生的作用及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第一章 绪论
    1.1 鲜红斑痣及其相关综合征
        1.1.1 病例报告
        1.1.2 鲜红斑痣相关综合征
    1.2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研究进展
        1.2.1 脉冲染料激光原理
        1.2.2 脉冲染料激光发展历程
        1.2.3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临床应用分析
        1.2.4 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其他方法治疗鲜红斑痣
    1.3 脉冲染料激光诱导血管再生
        1.3.1 炎症反应与血管再生
        1.3.2 缺氧与血管再生
        1.3.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1.4 替沃扎尼
        1.4.1 化学结构
        1.4.2 药效学
        1.4.3 药代动力学
        1.4.4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1.4.5 抗肿瘤效应
    1.5 转录组测序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替沃扎尼对脉冲染料激光诱导的血管再生的作用研究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药物合成
        2.2.2 动物模型实验
        2.2.3 大体外相观察
        2.2.4 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
        2.2.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血管计数
        2.2.6 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脉冲染料激光诱导的大鼠血管再生模型参数选择
        2.3.2 替沃扎尼对脉冲染料激光诱导的大鼠血管再生模型作用
    2.4 讨论
        2.4.1 脉冲染料激光诱导的大鼠血管再生模型参数选择
        2.4.2 替沃扎尼对脉冲染料激光诱导的大鼠血管再生模型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替沃扎尼抑制脉冲染料激光诱导的血管再生的作用机制研究
    3.1 主要试剂和仪器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转录组测序
        3.2.2 Real-time PCR检测
        3.2.3 统计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转录组测序
        3.3.2 Real-time PCR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RNA-seq探索miR-942促进透明细胞肾细胞癌对舒尼替尼耐药的差异编码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microRNA研究进展
        1.1.1 microRNA
        1.1.2 microRNA的生理作用及机制
        1.1.3 microRNA在肿瘤中的作用
    1.2 microRNA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研究进展
        1.2.1 microRNA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发挥着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功能
        1.2.2 microRNA有助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分期诊断
        1.2.3 microRNA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具有预测价值
    1.3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1.3.1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1.3.2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治疗进展
        1.3.3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耐药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技术路线及目的意义
        1.4.1 目的意义
        1.4.2 技术路线
2 材料和试剂
    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主要试剂
    2.3 核苷酸序列
    2.4 主要耗材
    2.5 溶液配制
        2.5.1 培养液配方
        2.5.2 Agarose gel缓冲液配方
        2.5.3 LB培养基及LB平板配方
3 实验方法
    3.1 细胞培养
        3.1.1 细胞培养
        3.1.2 细胞冻存
        3.1.3 细胞转染
    3.2 CCK-8 检测细胞活力
    3.3 转染miR-942 mimic或 miR-942 NC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细胞系OSRC-2 RNA-seq测序
        3.3.1 细胞准备
        3.3.2 细胞总RNA分离提取
        3.3.3 总RNA浓度测定
        3.3.4 RNA-seq测序文库制备
        3.3.5 聚类和测序
    3.4 测序数据分析
        3.4.1 质量控制
        3.4.2 Reads与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
        3.4.3 基因表达水平的定量
        3.4.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4.5 差异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3.4.6 miR-942 靶基因预测和筛选
        3.4.7 差异表达靶基因的PPI分析
    3.5 TCGA数据分析
        3.5.1 TCGA数据获取
        3.5.2 TCGA数据处理
        3.5.3 miR-942与RNA-seq数据的GSEA富集分析
        3.5.4 miRNA-coding gene表达相关性分析
        3.5.5 预后生存分析
    3.6 miRNA的提取及逆转录
    3.7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
    3.8 慢病毒表达系统的构建
        3.8.1 慢病毒质粒构建
        3.8.2 慢病毒包装
        3.8.3 慢病毒感染
    3.9 细胞划痕实验
    3.10 统计分析方法
4 结果
    4.1 miR-942 促进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细胞系对于舒尼替尼的耐药
    4.2 RNA-seq数据质量评估结果
        4.2.1 测序错误率分布检查
        4.2.2 A/T/G/C含量分布检查
        4.2.3 测序数据过滤情况
        4.2.4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结果汇总
    4.3 参考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4.3.1 Reads与参考基因组比对情况统计
        4.3.2 Reads在参考基因组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
        4.3.3 Reads在染色体上的密度分布情况
    4.4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4.5 RNA-seq整体质量评估
    4.6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4.6.1 差异基因整体分布情况
        4.6.2 差异基因聚类分析
        4.6.3 基因表达韦恩图
    4.7 差异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4.7.1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4.7.2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4.8 miR-942 靶基因预测和筛选
    4.9 差异编码基因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4.10 miR-942与TCGA中 RNA-seq数据的GSEA富集分析
    4.11 miRNA-coding gene表达相关性分析
    4.12 靶基因的生存预后分析
    4.13 靶基因功能验证
        4.13.1 靶基因SSFA2、SALL1和BCAR3 干扰慢病毒载体质粒构建
        4.13.2 靶基因SSFA2、SALL1和BCAR3 敲降效率验证
        4.13.3 靶基因SSFA2、SALL1和BCAR3 不影响肾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4.13.4 靶基因SSFA2、SALL1和BCAR3 可以影响肾癌细胞对舒尼替尼的耐药
5 讨论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综述 肾细胞癌TKIs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4)EphA2、Ephrin A1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材料
    1.1 实验标本
    1.2 主要仪器、其他耗材
    1.3 主要材料、试剂
2 方法
    2.1 免疫组化检测及结果判定
    2.2 原位杂交检测及结果判定
    2.3 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EphA2、Ephrin A1蛋白及相应mRNA在乳腺癌病理标本中的表达情况
    3.2 EphA2、Ephrin A1 蛋白及相应mRNA在乳腺癌病理标本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
    3.3 EphA2蛋白与Ephrin A1蛋白及EphA2 mRNA与Ephrin A1 mRNA在乳腺癌病理标本中表达的相关性;EphA2蛋白与EphA2mRNA及Ephrin A1蛋白与 Ephrin A1 mRNA在乳腺癌病理标本中表达的相关性
    3.4 细胞分离培养结果
    3.5 细胞鉴定
4 讨论
    4.1 EphA2和Ephrin A1的介绍
    4.2 EphA2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4.3 Ephrin A1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
    4.4 EphA2和Ephrin A1导致乳腺癌的发生进展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EphA2、Ephrin A1在乳腺癌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ILT4调控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ILT4对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和预后分析
    前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ILT4调控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
    前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体内验证ILT4通过诱导血管生成促进肿瘤进展
    前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ILT4和VEGF-A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Ⅰ
外文论文Ⅱ

(6)MMP1促进非小细胞肺癌对厄洛替尼耐药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NSCLC中厄洛替尼耐药的靶点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体外验证MMP1在NSCLCPC9ER、HCC827ER细胞厄洛替尼耐药中的作用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体内实验验证MMP1抑制剂逆转NSCLC PC9ER细胞厄洛替尼继发耐药的作用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在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TKIs耐药的药物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D-Nap-GFFY水凝胶增强LXR配体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肺腺癌的研究进展
        1.1.1 肺癌的分类
        1.1.2 肺腺癌的发生因素
        1.1.2.1 基因突变、融合导致的肺腺癌
        1.1.2.2 病毒感染导致的肺腺癌
        1.1.3 肺腺癌的检测方式
        1.1.3.1 影像学检测
        1.1.3.2 分子生物学检测
        1.1.4 肺癌的治疗
        1.1.5 小鼠肺癌模型
        1.1.5.1 基因工程鼠肺癌模型
        1.1.5.2 化学成分诱导模型
        1.1.5.3 肺癌细胞系诱导模型
        1.1.5.4 体外模型
    第二节 LXR研究进展
        1.2.1 LXR与脂质代谢
        1.2.1.1 LXR与胆固醇代谢
        1.2.1.2 LXR与脂肪酸代谢
        1.2.2 LXR与免疫系统
        1.2.2.1 LXR与巨噬细胞
        1.2.2.2 LXR与淋巴细胞
        1.2.2.3 LXR与树突细胞
        1.2.3 LXR与肿瘤
        1.2.3.1 LXR与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1.2.3.2 LXR与其他癌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IFNγ研究进展
        1.3.1 IFNs简介
        1.3.2 IFNγ的功能
        1.3.2.1 抗原处理和递呈
        1.3.2.2 抗病毒
        1.3.2.3 激活杀菌效应
        1.3.2.4 抗肿瘤与免疫逃逸
    第四节 免疫细胞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1.4.1 巨噬细胞与肿瘤
        1.4.1.1 巨噬细胞的极化
        1.4.1.2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1.4.1.3 靶向巨噬细胞的抗肿瘤治疗
        1.4.2 树突细胞
        1.4.2.1 树突细胞参与的抗肿瘤作用
        1.4.2.2 树突细胞抗肿瘤的阻力
        1.4.2.3 通过树突细胞抗肿瘤治疗的方式
    第五节 水凝胶抗肿瘤研究进展
        1.5.1 宏观水凝胶
        1.5.1.1 在局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1.5.1.2 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1.5.1.3 微针贴片
        1.5.2 微凝胶
        1.5.2.1 口服给药
        1.5.2.2 肺部输送
        1.5.2.3 经动脉栓塞化疗
        1.5.3 纳米凝胶
    第六节 选题依据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1.1 细胞株
        2.1.1.2 实验动物
        2.1.1.3 实验耗材
        2.1.2 实验试剂
        2.1.2.1 细胞培养相关
        2.1.2.2 药物
        2.1.2.3 抗体
        2.1.2.4 试剂盒
        2.1.2.5 其他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1.3.1 细胞培养相关
        2.1.3.2 免疫印迹和基因克隆相关
        2.1.3.3 其他仪器
    第二节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实验相关
        2.2.1.1 细胞传代
        2.2.1.2 细胞冻存
        2.2.1.3 细胞复苏
        2.2.2 动物实验相关
        2.2.2.1 小鼠喂养
        2.2.2.2 小鼠造模
        2.2.2.3 小鼠组织收集和处理
        2.2.3 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细胞的提取和诱导
        2.2.4 夹心ELISA
        2.2.5 肝脏脂质提取
        2.2.6 切片制备
        2.2.6.1 石蜡切片
        2.2.6.2 冰冻切片
        2.2.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IHC)
        2.2.8 免疫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IF)
        2.2.8.1 冰冻切片免疫荧光
        2.2.8.2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
        2.2.9 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HE)
        2.2.10 油红O染色(Oil red O staining,ORO)
        2.2.11 蛋白免疫印迹
        2.2.11.1 蛋白提取
        2.2.11.2 BCA法蛋白浓度定量
        2.2.11.3 凝胶电泳
        2.2.11.4 转膜
        2.2.11.5 杂交
        2.2.11.6 显色曝光
        2.2.11.7 Strip
        2.2.12 实时定量荧光PCR
        2.2.12.1 细胞总RNA提取
        2.2.12.2 cDNA文库构建
        2.2.12.3 Real-time qPCR
        2.2.13 实验相关材料
        2.2.13.1 水凝胶的制备
        2.2.13.2 流变力学检测
        2.2.13.3 核磁
        2.2.13.4 透射电镜
        2.2.13.5 水凝胶的体内外降解
        2.2.13.6 T317 的体内外释放
        2.2.14 流式
        2.2.15 细胞毒性实验
        2.2.16 siRNA
        2.2.17 数据统计和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第一节 D-Nap-GFFY和 D-Nap-GFFY-T317 的特征分析
        3.1.1 D-Nap-GFFY的核磁分析
        3.1.2 D-Nap-GFFY和 D-Nap-GFFY-T317 制备
        3.1.3 D-Nap-GFFY和 D-Nap-GFFY-T317 的流变力学检测
        3.1.4 D-Nap-GFFY的降解检测
        3.1.5 从D-Nap-GFFY-T317 中释放的T317 检测
    第二节 D-Nap-GFFY-T317对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3.2.1 D-Nap-GFFY-T317 降低LLC1 细胞的活力
        3.2.2 D-Nap-GFFY-T317 提高荷瘤小鼠生存率
        3.2.3 皮下注射D-Nap-GFFY-T317 能抑制肿瘤生长
        3.2.4 D-Nap-GFFY-T317 能够激活IFNγ的表达和免疫细胞的浸润
    第三节 D-Nap-GFFY-T317 抑制LLC1 肿瘤生长的机制探究
        3.3.1 D-Nap-GFFY-T317 激活抗原呈递细胞中IFNγ表达
        3.3.2 D-Nap-GFFY-T317 调控巨噬细胞极化
        3.3.3 D-Nap-GFFY-T317 调控树突细胞的成熟和浸润
        3.3.4 D-Nap-GFFY-T317 促进T细胞的浸润
        3.3.5 D-Nap-GFFY-T317 抑制肿瘤中血管的生成
    第四节 D-Nap-GFFY-T317 避免诱导荷瘤小鼠的肝脏脂质积累
        3.4.1 D-Nap-GFFY-T317 处理不影响小鼠肝脏功能
        3.4.2 D-Nap-GFFY-T317 处理不影响小鼠肝脏中脂质合成基因的表达
    第五节 D-Nap-GFFY-T317 对乌拉坦诱发肺癌的抑制作用
        3.5.1 D-Nap-GFFY-T317 抑制乌拉坦诱导的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3.5.2 D-Nap-GFFY-T317 抑制乌拉坦诱导的肺腺癌中的炎症
        3.5.3 D-Nap-GFFY-T317 通过促进IFNγ表达抑制乌拉坦诱导的肺腺癌
    第六节 长期施用D-Nap-GFFY-T317 不影响乌拉坦诱导小鼠的肝脏脂肪生成和血脂水平
    第七节 巨噬细胞以清道夫受体SR-A依赖的方式吞噬D-Nap-GFFY-T317
第四章 讨论
    第一节 避免LXR副作用的研究现状
        4.1.1 使用组织特异性LXR激动剂
        4.1.2 使用LXRβ特异性激动剂
        4.1.3 使用纳米颗粒特异性输送LXR激动剂
    第二节 IFNγ抗肿瘤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给药方式的探究
    第四节 水凝胶包裹T317 抗肿瘤的机制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课题结果总结
    第二节 论文创新
    第三节 进一步需要做的工作
附录 复方丹参滴丸抑制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
    研究背景
    研究结果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所获奖励

(8)基于条件重编程细胞培养的三阴性乳腺癌敏感药物筛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条件重编程细胞的培养、鉴定
    一、实验材料
        1、患者与样本
        2、主要试剂、耗材
        3、主要仪器
    二、实验方法
        1、条件重编程细胞培养及传代
        2、高通量测序
    三、实验结果
        1、条件重编程细胞及其镜下形态
        2、条件重编程细胞与肿瘤组织的一致性
    四、讨论
        1、条件重编程培养技术的发展过程
        2、条件重编程细胞与原肿瘤组织的一致性
    五、小结
第二部分: 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高通量药筛试验
    一、实验方法
        1、药物组设计
        2、敏感药物筛选实验
        3、药筛实验数据分析
    二、实验结果
        1、条件重编程细胞药敏筛查
        2、条件重编程细胞药敏试验DSS评分的整合
        3、条件重编程药敏试验的稳定性
    三、讨论
        1、条件重编程细胞药敏试验的稳定性
        2、PI3K-Akt通路靶向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3、mTOR通路靶向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5、靶向血管形成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应用
        6、拓扑异构酶靶向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7、靶向乏氧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四、小结
第三部分: 条件重编程细胞的高通量测序
    一、实验方法
        1、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外显子基因突变分析
        2、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与条件重编程正常乳腺组织细胞总体转录组差异分析
        3、条件重编程细胞基因集变异分析
    二、实验结果
        1、外显子基因突变情况
        2、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与条件重编程正常乳腺组织细胞的转录组差异
        3、三阴性乳腺癌来源的条件重编程细胞的基因集变异分析
        4、基因集变异分析与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
    三、讨论
        1、靶点基因外显子突变对药物敏感性的预测作用
        2、基因集变异分析对药物敏感性的预测作用
    四、小结
第四部分: 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相关通路分析
    一、实验方法
        1、数据获取及批间差校正
        2、差异基因筛选及基因集富集分析
        3、生存分析
    二、实验结果
        1、批间差校正
        2、差异基因筛选
        3、基因集富集分析
        4、差异基因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
        5、GSVA评分对患者生存的影响
    三、讨论
        1、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生物标记
        2、GSVA评分可作为三阴性乳腺患者的预后评估手段
    四、小结
结论
综述: 个体化肿瘤模型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背景
    一、2D肿瘤模型
    二、肿瘤类器官
    三、PDX模型
    四、条件重编程细胞模型
    五、微流控芯片肿瘤模型
    六、3D生物打印肿瘤模型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9)含1,2,3-三唑结构的新型VEGFR-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以及抗血管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1.1 VEGFR-2 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1.2 VEGFR-2 的临床意义
    1.3 VEGFR-2 抑制剂分类
        1.3.1 批准上市的I型激酶抑制剂
        1.3.2 批准上市的 II 型激酶抑制剂
        1.3.3 VEGFR-2 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3.4 小结
2 研究方法
    2.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2.1 中间体 R_2取代 4-(1-苯基-1H-1,2,3-三唑-4-基)苯甲醛(D4a-D4n)的合成
        2.2.2 中间体 R_1取代吲哚-2-酮(D10-D11)的合成
        2.2.3 目标化合物(D13a-D14n)的合成
    2.3 体外 VEGFR-2 激酶测定
    2.4 细胞培养及体外抗增殖活性研究
    2.5 分子对接研究
    2.6 Transwell 测定
    2.7 小管长度形成实验
    2.8 免疫印迹分析
    2.9 斑马鱼的标记和培养
3 结果与讨论
    3.1 目标化合物的构型确定
    3.2 目标化合物在 VEGFR-2 抑制激酶活性实验和抗增殖活性实验研究结果
    3.3 目标化合物 D13d 的分子对接研究
    3.4 目标化合物 D13d 在体外抗血管生成研究
    3.5 目标化合物 D13d 的免疫印迹分析及体内抗血管生成研究
4 实验部分
    4.1 主要仪器和试剂
    4.2 R_1 取代叠氮苯(D2a-D2n)的制备
    4.3 R_1 取代 4-(1-苯基-1H-1,2,3-三唑-4-基)苯甲醛(D4a-D4b)的制备
    4.4 R_2 取代吲哚-2-酮的合成(D11-D12)的制备
        4.4.1 R_2 取代 2-(羟基亚氨基)-N-苯基乙酰胺(D7-D8)的制备
        4.4.2 R_2 取代吲哚-2,3-二酮(D9-D10)的制备
        4.4.3 R_2 取代吲哚-2-酮的合成(D11-D12)的制备
        4.4.4 R_1,R_2取代的(Z)-3-(4-(1-苯基-1H-1,2,3-三唑-4 基)苄叉)吲哚-2-酮(D13a-D14n)的制备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阿帕替尼治疗胃癌继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结局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血压与肿瘤的流行病学
    1.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和高血压
    1.3 阿帕替尼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1.4 VEGF抑制剂相关高血压与预后相关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资料收集
        2.1.2 入选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评估指标
    2.2 研究方法
        2.2.1 一般资料
        2.2.2 随访
        2.2.3 血压测量
        2.2.4 伦理
    2.3 数据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患者一般资料学比较分析
    3.2 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的 Logstic 回归分析
        3.2.1 单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
        3.2.2 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
    3.3 生存分析: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3.3.1 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与PFS相关性
        3.3.2 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与OS相关性
    3.4 临床结局相关影响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3.4.1 PFS的 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
        3.4.2 OS的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4.2 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与肿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相关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略缩词(Abbreviation)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论文参考文献)

  • [1]2-杂芳基-4-苯氧基吡(嘧)啶类c-Met/VEGFR双重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张倩.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12)
  • [2]替沃扎尼对脉冲染料激光诱导的血管再生的作用及机制初探[D]. 王冰.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RNA-seq探索miR-942促进透明细胞肾细胞癌对舒尼替尼耐药的差异编码基因研究[D]. 郭文豪.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4]EphA2、Ephrin A1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D]. 周凌智. 大理大学, 2021(09)
  • [5]ILT4调控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 宫文静. 山东大学, 2021(11)
  • [6]MMP1促进非小细胞肺癌对厄洛替尼耐药的作用研究[D]. 周胡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2)
  • [7]D-Nap-GFFY水凝胶增强LXR配体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 冯科. 南开大学, 2021(02)
  • [8]基于条件重编程细胞培养的三阴性乳腺癌敏感药物筛选的研究[D]. 赵彬.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9]含1,2,3-三唑结构的新型VEGFR-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以及抗血管生成研究[D]. 王德普.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10]阿帕替尼治疗胃癌继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结局的相关研究[D]. 马丽萍. 兰州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