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思想批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哲学,马克思主义,恩格斯,波兰,马克思,思想,科学。
思想批判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骞[1](2019)在《波兰尼思想对科学哲学向后批判时期的转向作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迈克尔·波兰尼,英籍犹太裔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其主要着作《个人知识》提出长久以来人们忽视的人类认知理性中的一个重要层面,即缄默的理性。该理论对传统理性批判哲学思想的中的"权威""信念""传统"在科学发现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肯定了理性分析的重要地位。同时,提出在人们的认知运转中存在另一种与认知个体活动无法分离、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隐性认知功能。甚至有人说,意会认知机制的揭示甚至是"哥白尼革命"式的发现。本文将通过对"个人知识"的探析,分析波兰尼思想对科学哲学的认识论向后转向起到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12期)
黄开栋[2](2019)在《城市意象批判与城市图景建构——雷蒙·威廉斯城市文化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雷蒙·威廉斯从文化分析的角度审视了英国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空间的变迁作出了深刻的文化解读。他通过分析城市所承载的意象和观念,揭示当前城市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强调唯有不断抵抗资本主义才有化解危机的可能,并由此提出了共同文化的城市构想。城市马克思主义的兴起,重新唤起了威廉斯城市文化思想的内在价值与意蕴。从城市意象的批判到城市图景的建构,他始终将文化分析同资本主导城市化进程进行勾连,这种从文化变迁中透析资本主义城市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为批判城市异化现象注入了新的理论活力。因此,威廉斯的城市文化思想不仅为城市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不同的研究路向,也为深入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提供了的全新思考。(本文来源于《江汉论坛》期刊2019年12期)
楼清清[3](2019)在《批判性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黄宗羲“民主”思想的辨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批判思维研究学者理查德·保罗认为:批判性思维就是建立在良好判断的基础上,使用恰当的评估标准对事物的真实价值进行判断和思考。为决定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历史解释"学科核心素养提到了"理性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22期)
肖春花[4](2019)在《霍克海默工具理性批判思想及当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斯·霍克海默的工具理性批判思想,对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同时对反思现代工业文明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启示。他认为工具理性在极大地摧毁客观性的根基、消解人的生存价值的同时催生人的全面异化,导致自然的空洞化和精神的物化,并产生出一种现代工业社会的扭曲的总体性。透视这一思想的时代价值,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具有一定的镜鉴意义和现实启示。(本文来源于《高校社科动态》期刊2019年04期)
顾海良[5](2019)在《理论批判和思想交锋: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时代精神——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开创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恩格斯晚年坚守马克思的"理论精神和批判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进行了坚决的捍卫,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理论旨向和学术规范及其精神实质和时代意蕴。恩格斯坚持马克思思想研究的实际运用要同时代的现实发展相联系,要同各国经济社会的现实发展相结合;恩格斯对思想历史、思维材料和经济事实之间辩证关系的阐释,集中体现了这一方法上的核心要义。在理论旨向上,坚持对工人运动中各种错误思想的批判,坚持对诋毁马克思思想的各种错误思潮的批判,继承和弘扬马克思思想的科学精神特别是其中的批判精神。在学术精神上,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研究者特别强调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遵循"更为接近真理"的学术依循,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向。(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9年06期)
张明[6](2019)在《毛泽东现代性思想的批判性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性的弊端从其基础理论性层面而言,主要是指作为现代性理论基石的理性启蒙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之中走向了自身的对立面,理性由原先作为主体性救赎的力量异化为导致主体失落与客体化趋势的表征,文化也走向自身的反面并成为反对现代性的力量,现代性的专业化发展趋势造就了庞大的科层官僚制并进而导致精英与大众的矛盾。毛泽东基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理论基因与近代以来中国现代性问题生成发展的被动性现实境遇基础上,对西方现代性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与批判的姿态,进而力求建构一种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性方案。毛泽东现代性批判意识的展开,一方面与其力图建构出一种主体性高度弘扬的主体哲学密切关联,另一方面对于现代性所带来的官僚科层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平民与精英的矛盾,他表达了最为强烈的忧患并对此作出了最为坚决的批判与抵制的理论姿态。(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9年06期)
韩东屏[7](2019)在《对《环境哲学的基本思想》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卢风的《环境哲学的基本思想》是其对环境哲学的理论奠基。然其所提见解,均大可质疑。他对环境哲学的定义偏于一维,不能涵括大部分环境哲学所要研究的问题;而其环境哲学的自我表白都是将自己的主张说成环境哲学的定见。他所认定的环境哲学方法即整体主义,实际上只是一种如何看待自然及其与人的关系的方法,而不是环境哲学的唯一方法或基本方法。他关于环境哲学的基本观点,即人不是唯一的主体、自然及自然物有内在价值、事实与价值不存在截然二分、通过倾听自然言说来开启人类对自然的"良心革命"等,也均经不起推敲。因此,他试图为环境哲学实现的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换,也是无法成功的。(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施金凤[8](2019)在《当代社会中的“拟像”设计——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批判性思想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消费社会的研究和批判,是鲍德里亚的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拟像",是其反思与批判后现代消费社会的关键术语之一。在探究其理论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文章结合了后现代社会中的具体案例分析"拟像"的内容含义和理论价值,从而进一步探究鲍德里亚的批判思想。除了上述的研究工作以外,文章还结合了当代社会的实际案例,发掘鲍德里亚思想对于当代的理论思潮、艺术设计、大众传媒等许多方面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大观》期刊2019年11期)
赵传海[9](2019)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增强批判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坚持和增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批判性,是内在规定和外在冲击所决定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批判性,具有显而易见的正当性和必要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面向复杂的现实存在,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在多领域多层面开展多维度的斗争与守护。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务必要弘扬批判精神,提升批判本领,力行批判实践,增强祛邪扶正、守正创新的批判能力。(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谌中和[10](2019)在《对工业时代主要社会批判思想的两种生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是两种最基本的人类生产活动,共同构成社会生活的基础。人口生产所导致的伦理价值观念既是人类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思想家们展开其社会批判思考的价值坐标。包括法兰克福学派在内的当代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缺陷,是没有意识到人口生产在文明时代也具有与物质生产同等重要的社会地位,没有把当代文明的主要问题归结为两种生产在实现形式上的分离及其所导致的价值观的冲突。两种生产的观点主张对工业文明的社会化大生产形式展开批判,通过揭示这种生产形式的社会历史性,认为人类文明将通过家庭重新实现两种生产在实现形式上的统一。(本文来源于《世界哲学》期刊2019年06期)
思想批判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雷蒙·威廉斯从文化分析的角度审视了英国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空间的变迁作出了深刻的文化解读。他通过分析城市所承载的意象和观念,揭示当前城市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强调唯有不断抵抗资本主义才有化解危机的可能,并由此提出了共同文化的城市构想。城市马克思主义的兴起,重新唤起了威廉斯城市文化思想的内在价值与意蕴。从城市意象的批判到城市图景的建构,他始终将文化分析同资本主导城市化进程进行勾连,这种从文化变迁中透析资本主义城市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为批判城市异化现象注入了新的理论活力。因此,威廉斯的城市文化思想不仅为城市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不同的研究路向,也为深入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提供了的全新思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思想批判论文参考文献
[1].王骞.波兰尼思想对科学哲学向后批判时期的转向作用探析[J].文化学刊.2019
[2].黄开栋.城市意象批判与城市图景建构——雷蒙·威廉斯城市文化思想探析[J].江汉论坛.2019
[3].楼清清.批判性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黄宗羲“民主”思想的辨析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
[4].肖春花.霍克海默工具理性批判思想及当代启示[J].高校社科动态.2019
[5].顾海良.理论批判和思想交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时代精神——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开创性研究[J].求索.2019
[6].张明.毛泽东现代性思想的批判性维度[J].求索.2019
[7].韩东屏.对《环境哲学的基本思想》的批判[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施金凤.当代社会中的“拟像”设计——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批判性思想的启示[J].大观.2019
[9].赵传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增强批判性[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
[10].谌中和.对工业时代主要社会批判思想的两种生产分析[J].世界哲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