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核酸酶敏感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核酸,敏感性,构型,小鼠,血清,染色质,患者。
核酸酶敏感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俊,杨明升,李迎香,徐银学,刘红林[1](2004)在《小鼠SN和NSN卵成熟分裂过程中S1核酸酶敏感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了两种染色质构型不同的小鼠卵泡卵子体外成熟过程中S1核酸酶敏感性的变化。结果发现。染色质构型不同的两类小鼠卵子在第1次减数分裂中期(MⅠ期)S1核酸酶的敏感性存在显着差异,NSN(non-surrounded nucleolus,染色质结构较松散,散布在核质中)型卵子S1核酸酶的敏感性显着高于SN(surrounded nucleolus,染色质高度凝集,集中围绕在核仁周围,形成染色质环)型卵子(P<.01);然而在第2次减数分裂中期(MⅡ期)两种类型卵子S1核酸酶的敏感性趋于一致,二者无显着差异(P>0.05)。染色质构型不同的两种卵子发育至MⅠ期时,染色体单链构型丰富度存在显着差异,但由MⅠ期发育到MⅡ期过程中,二者单链构型度趋于一致。(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04年06期)
李俊[2](2003)在《小鼠SN、NSN卵体外成熟与核酸酶敏感性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完全生长的小鼠卵泡卵根据染色质构型可分为两种类型,即SN型和NSN型。SN型,即surrounded nucleolus,染色质高度凝集,集中围绕在核仁周围;NSN型,即non-surrounded nucleolus,染色质结构较松散,均匀分布于核中。又根据卵周围的卵丘细胞的有无将卵泡卵分成四种类型,即COC-NSN型(有卵丘细胞的NSN型卵)、COC-SN(有卵丘细胞的SN型卵)、DO-NSN(无卵丘细胞的NSN型卵)和DO-SN(无卵丘细胞的SN型卵)。本研究比较了各类型卵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质构型、体外成熟能力以及Dnase Ⅰ和S1核酸酶敏感性变化。 1.卵泡卵用0.1μg/ml的Hoechst 33342短暂染核后在低强度汞灯光线下短时间内(低于15秒)观察可成功地将不同染色质结构的卵子分开,而且该操作程序不影响卵子的减数分裂能力(P>0.05)。 2.完全生长的卵泡卵子中SN型比例为63.4%,NSN型为36.6%。在COC卵子中,SN型与NSN型的比例分别为72.5%,27.5%;DO卵子中,SN型与NSN型的比例分别为59.2%,40.8%。DO卵中NSN型卵子的比例显着高于COC卵中NSN型卵子的比例,SN型卵则相反(p<0.01)。 3.各类型卵子体外减数分裂的能力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生发泡破裂(GVBD)发育至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MI)能力,SN型卵高于NSN型,COC卵中的NSN型高于DO中的NSN型。排出第一极体(PBI)发育至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MII)的能力,SN型卵高于NSN型卵,COC卵中的NSN和SN型分别高于DO中的NSN型和SN型。 4.GV期NSN、SN型卵子DNase Ⅰ敏感性无显着差异(P>0.05),而在体外成熟培养后减数分裂的MI期S1核酸酶的敏感性NSN型卵显着高于SN型(P<0.01),在MII期两种类型卵子S1核酸酶的敏感性无显着差异(P>0.05)。 总之,SN型卵与NSN型卵在染色质构型、GVBD能力、排出PBI能力与MI期S1核酸酶敏感性方面存在显着的差异。卵成熟前的生长过程中卵丘细胞的存在对卵减数分裂能力的获得性有重要作用。卵丘细胞与染色质构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3-06-01)
王文霞[3](1980)在《血清核糖核酸酶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胰腺腺癌的发病率,已占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第叁位,并在继续增加。不幸的是,大部分胰腺癌患者仅在病程晚期,癌已转移或局部扩散后才出现症状,从而影响了根治性切除。胰腺癌在后期,难与其他类似疾病鉴别。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症状可以相似,实验室和X线检查不能提供结论性的诊断证据。甚至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借助活检,也不能肯定在硬化胰腺中是否存在癌肿。因此胰腺癌需要一个筛选早期肿瘤的简便而灵敏特异的试验。本文评价了血清核糖核酸酶(RNase)含量作为(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期刊1980年04期)
核酸酶敏感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完全生长的小鼠卵泡卵根据染色质构型可分为两种类型,即SN型和NSN型。SN型,即surrounded nucleolus,染色质高度凝集,集中围绕在核仁周围;NSN型,即non-surrounded nucleolus,染色质结构较松散,均匀分布于核中。又根据卵周围的卵丘细胞的有无将卵泡卵分成四种类型,即COC-NSN型(有卵丘细胞的NSN型卵)、COC-SN(有卵丘细胞的SN型卵)、DO-NSN(无卵丘细胞的NSN型卵)和DO-SN(无卵丘细胞的SN型卵)。本研究比较了各类型卵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质构型、体外成熟能力以及Dnase Ⅰ和S1核酸酶敏感性变化。 1.卵泡卵用0.1μg/ml的Hoechst 33342短暂染核后在低强度汞灯光线下短时间内(低于15秒)观察可成功地将不同染色质结构的卵子分开,而且该操作程序不影响卵子的减数分裂能力(P>0.05)。 2.完全生长的卵泡卵子中SN型比例为63.4%,NSN型为36.6%。在COC卵子中,SN型与NSN型的比例分别为72.5%,27.5%;DO卵子中,SN型与NSN型的比例分别为59.2%,40.8%。DO卵中NSN型卵子的比例显着高于COC卵中NSN型卵子的比例,SN型卵则相反(p<0.01)。 3.各类型卵子体外减数分裂的能力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生发泡破裂(GVBD)发育至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MI)能力,SN型卵高于NSN型,COC卵中的NSN型高于DO中的NSN型。排出第一极体(PBI)发育至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MII)的能力,SN型卵高于NSN型卵,COC卵中的NSN和SN型分别高于DO中的NSN型和SN型。 4.GV期NSN、SN型卵子DNase Ⅰ敏感性无显着差异(P>0.05),而在体外成熟培养后减数分裂的MI期S1核酸酶的敏感性NSN型卵显着高于SN型(P<0.01),在MII期两种类型卵子S1核酸酶的敏感性无显着差异(P>0.05)。 总之,SN型卵与NSN型卵在染色质构型、GVBD能力、排出PBI能力与MI期S1核酸酶敏感性方面存在显着的差异。卵成熟前的生长过程中卵丘细胞的存在对卵减数分裂能力的获得性有重要作用。卵丘细胞与染色质构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核酸酶敏感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李俊,杨明升,李迎香,徐银学,刘红林.小鼠SN和NSN卵成熟分裂过程中S1核酸酶敏感性变化[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4
[2].李俊.小鼠SN、NSN卵体外成熟与核酸酶敏感性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
[3].王文霞.血清核糖核酸酶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