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建设的新篇章——国家"十五"教材《室内设计原理》编写侧记(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表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毛天斌,李茜[2](2020)在《建筑学专业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文中认为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承前启后的课程,对建筑学专业学生来说极其重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以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人才。
柳景龙[3](2019)在《民国时期的图案学史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的“设计”发展史上,“Design”一词自民国引入直至现在,分别经历了“图案—工艺美术—设计艺术”三个主要阶段的不同翻译。从现代意义上讲,图案是中国设计的开端名称,是设计艺术在民国时期的发展阶段。所以“图案学”作为一项学问门类,从现代意义上可以说是当代“设计学”的前身。从其研究范畴来讲,理应包含更加宽广的范围,而非局限于现代所说的“纹样”。图案学在经过一段研究空白期后,在近几年重新回归到研究者的视野。但由于各类原因,部分研究的地域、门类局限和分类不科学造成了研究的片面性、难理解性和混淆性。深入一项学问研究的前提是厘清其产生、发展、结束的历程,所以图案学的发展史梳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旨在通过史料综述和专题分析来对民国时期图案学发展史进行重新概念厘清、研究填补以及科学的阶段划分,以揭示图案学的发展规律并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和中国近现代设计史研究和梳理工作添砖加瓦。论文的主体框架将以政治地域线索为分割依据,内容则按时间线索(历史分期法)进行脉络整理,同时在具体的章节结合专题形式(个案分析法)进行补充完善。论文第一章节主要从史实出发,全面厘清正确语境下“图案”和“图案学”的概念和范畴,为民国时期图案学史的研究定下研究基调和基本范围。第二章从国内外各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背景中全方位分析图案学产生与发展的原因。第三章到第五章,以“中华民国政府统治下的图案学、解放区的图案学、抗战时期沦陷区和殖民统治下港澳台的图案学”为分类依据,进行史料综述和分析。其中特别填补图案学在教材、社会活动、独立设计事务所及民间手工艺中的相关发展研究,从本质上突破了以往对图案学研究局限于教育和“设计”理念的条框。论文最后将通过总结民国时期图案学发展的主要特征,提出针对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建议。本论文将严格秉持“客观整合、求真求实”的态度梳理民国时期图案学史的发展轨迹,在遵从史实理据下得出观点。以期许为图案学研究贡献一份笔墨的同时,达到考辩学术源流的目标。
张安华[4](2015)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除了在本国范围内的传递与传承外,还离不开对域外各国各民族的传播与交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包含了书法、篆刻、国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和园林。历史上不同的时期,针对域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门类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活动和海外影响力也不同。从传播学的视域出发来思考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媒介、方式、路径和效果问题,结合古今重要的艺术传播现象和传播事实,对各门类传统造型艺术作综合性地宏观把握,当是研究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走向世界的一个崭新视角。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是由审美、文化、政治和经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个人角度看,向域外传播艺术是满足审美需要、传达思想或谋生赢利的手段;从国家层面讲,则是为了宣扬本国文化、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或文化贸易的需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要实现对外传播离不开可以跨越时空界限传递艺术信息的传播媒介和有效的艺术传播方式,现阶段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印刷传播、影视传播和网络传播四种基本方式,随着技术进步、新媒体不断出现以及媒体融合的加剧,运用跨媒体、多媒体传播艺术信息的综合传播方式是大势所趋。现当代以来,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目前传统造型艺术可以依靠以下几种基本路径来实现对外传播:展示路径、市场路径、收藏路径、教育路径、旅游路径、艺术路径以及国际移民等路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是对国外受众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及其引发的社会效应的总和。从微观的效果而言,一是域外的受众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审美、批评、研究等认知意识显着增强;二是在认知意识增强的基础上,有可能会引发外国受众的观念乃至行为的变化,特别是域外的艺术家会主动效仿中国艺术风格。就宏观的传播效果而言,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除了要让国外受众了解、认识中华文化艺术,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增强中国艺术品的海外吸引力和中国艺术家的国际影响力,促使我国文化艺术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同,进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李洋[5](2014)在《建筑学专业《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文中提出在学科目录和专业目录调整的大背景下,对于建筑学专业《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的改革,理论授课的内容要突出重点、合理地运用多样的教学媒体以及多向设计训练巩固理论知识这三个方面是其必要的途径。
成丽[6](2010)在《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文中认为宋《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颁行全国的一部侧重于估工算料的法规性建筑营造技术典籍。自九十年前,即1919年初朱启钤在江南图书馆发现《营造法式》抄本并付印后,数代学者持续不辍地开展有关《营造法式》的研究,既开启了中国建筑史学的大门,更曾多方位、多层次地推进了该学科的深化发展。本文细致梳理现代以来《营造法式》已有研究和成果,全面考察相关研究主体、学术流派,从版本研究、实物测绘、术语解读、理论探索、多元化研究几个层面,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历程、学术发展理路尝试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尽可能在总结研究目的、方法、成就和影响的基础上,彰显各个时期典型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审视因果,探寻得失,明晰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以深入的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进而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路,以促进《营造法式》研究的继续深入以至新的突破,为完善中国建筑史学框架乃至重振中国文化做出贡献。
马开剑[7](2006)在《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研究》文中指出整篇论文共有8章,划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论文选题、阐述研究目的与意义、确定研究问题。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本课题在国内属于相当薄弱的研究领域。本部分主要是第一章,意在拉开研究序幕。 第二部分。本部分包括第二、三、四章,意在建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概念基础。本部分探讨了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定义了技术的概念,阐述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涵义,考察了中外高中技术教育的历史发展,特别剖析了“劳动”概念的实践失范和劳动技术教育之于时代的局限性,用大量技术发展史实,证明了技术的独立品格,揭示了技术教育的时代内涵-走向技术素养教育。 技术如此复杂,以致“横看成峰侧成岭”。本文研究认为,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知识,它区别于科学知识的最本质特点就在于它的行动性。技术在本质上是内化于各种技术形态和载体之中、面向实际问题解决的人的智慧与知识。由此,本文将技术一般性地定义为直接操控或指向于操控物质材料和设备等资源、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行动性知识。从技术教育的立场上,技术还可以广义地理解为实际做事的行动性知识,它一般要涉及资金、工具、材料、设备等资源的配置与操控。 本文发现,一百多年来,技术教育在不同的国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轨迹,甚至所使用的名称也不尽相同。但是,将技术教育置于当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并与高中综合改革结合起来,却是国际高中技术教育的共同追求。由于技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与职业教育紧密关联,致使技术教育曾长期被看作是近似职业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这是影响技术教育进入普通教育领域的重要认识根源。本文认为,技术教育其实是一个重要的知识领域,它既可以存在于职业教育活动中,当然也可以存在于普通教育活动中。作为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是实现高中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其主要目的不是要培养专门技术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其适应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技术素养。 本文详细考察了我国普通高中探索技术教育的历程,发现我国在建国之初曾进行过“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实践,“文革”中的“劳动教育”则主要强调德育功能。而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劳动技术教育”虽然明显地具有技术教育的意义,但也带着旧的时代语境。而且,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科技意义一直不强。通过深刻批判“劳动”概念的实践失范、深入剖析劳动技术教育概念的原生语境,本文提出“技术教育”必须与“劳动教育”进行概念分离,重新建立“技术教育”
陈永昌[8](2004)在《教材建设的新篇章——国家"十五"教材《室内设计原理》编写侧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国家"十五"重点教材规划中《室内设计原理》的编写任务,概述该教材的性质和对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意义,同时重点介绍了该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创新点,也提出了该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要求。
二、教材建设的新篇章——国家"十五"教材《室内设计原理》编写侧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材建设的新篇章——国家"十五"教材《室内设计原理》编写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2)建筑学专业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
二、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
(3)民国时期的图案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对象 |
研究价值 |
研究方法与宗旨 |
第一章 图案与图案学词考 |
第一节 图案的由来和概念解析 |
第二节 图案的归属门类和包含类别 |
第三节 图案学的产生条件和概念解析 |
第四节 当下语境中图案和图案学的“压缩式”理解和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图案学发展的背景总述 |
第一节 晚清封建体制下的前沿变革和思想过渡 |
第二节 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和教会教育的开展 |
第三节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 |
第四节 解放区和外族统治区域的基本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华民国政府统治下的图案学发展——图案学教育 |
第一节 中华民国政府统治下的图案学院校教育发展 |
第二节 中华民国政府统治下的图案学教材发展 |
第三节 中华民国政府统治下的图案学社会活动教育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华民国政府统治下的图案学发展——商业美术中的图案学 |
第一节 商业美术的产生与背景概述 |
第二节 商业美术的发展历程概述 |
第三节 商业美术中的图案学研究范畴及主要代表门类 |
第四节 商业美术中的图案学发展对图案学教育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解放区和外族统治区域的图案学发展 |
第一节 民国时期解放区的图案学发展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外族统治区域的图案学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民国时期图案学史年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4)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1、中国传统造型艺术 |
2、对外传播 |
三、研究现状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3、对现状的思考及研究难点 |
四、研究方法与意义 |
1、研究方法 |
2、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历史 |
第一节 古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
一、先秦——对外传播的最初尝试 |
二、汉唐——对外传播的陆路繁盛 |
三、宋元——对外传播的海路繁盛 |
四、明清——对外传播的高潮衰退 |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
一、晚清——被动对外传播的高峰 |
二、晚清民国——中国的主动对外传播 |
第三节 当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
一、新中国——对外传播的崭新起点 |
二、文革——对外传播的曲折发展 |
三、改革开放——对外传播走向繁荣 |
第二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 |
第一节 审美动因 |
一、艺术创作是面向他者的审美创造 |
二、艺术作品是召唤他者的审美对象 |
三、艺术接受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
第二节 文化动因 |
一、思想依靠艺术传播来传达 |
二、宗教借艺术传播宣扬教义 |
三、风俗习惯带动艺术的传播 |
第三节 政治动因 |
一、艺术家个人政治责任 |
二、国家文化外交的手段 |
三、文化软实力竞争需要 |
第四节 经济动因 |
一、艺术职业收益的需要 |
二、对外文化贸易的推动 |
三、经济地位提升的要求 |
第三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 |
第一节 艺术媒介 |
一、艺术媒介的形态 |
二、媒介演进与艺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
第二节 人际传播 |
一、艺术的人际传播方式 |
二、艺术的展示传播方式 |
第三节 印刷传播与影视传播 |
一、艺术的大众传播方式 |
二、艺术的印刷传播方式 |
三、艺术的影视传播方式 |
第四节 网络传播 |
一、艺术的网络传播方式 |
二、艺术的综合传播方式 |
第四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 |
第一节 展示路径 |
一、艺术品外展 |
二、开放性展示 |
第二节 市场路径 |
一、画廊的展销 |
二、艺术品拍卖 |
三、艺术博览会 |
第三节 收藏路径 |
一、博物馆收藏 |
二、私人的收藏 |
第四节 教育路径 |
一、来华留学教育 |
二、海外艺术教育 |
第五节 旅游路径 |
一、文化遗产地旅游 |
二、旅游纪念品销售 |
第六节 艺术路径 |
一、借助传统表演艺术传播 |
二、依靠现代设计艺术传播 |
第五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 |
第一节 受众意识的增强 |
一、审美意识的增强 |
二、批评意识的增强 |
三、研究意识的增强 |
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仿效 |
一、东亚造型艺术的全盘“唐化” |
二、欧洲洛可可艺术的中国风格 |
三、现当代西方艺术的中国基因 |
第三节 文化软实力提升 |
一、中国艺术品海外影响力提升 |
二、中国艺术家国际知名度提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1976-2014年兵马俑外展一览表 |
附录B 2003-2004年法国“中国文化年”重点艺术展览项目 |
附录C 全球中国艺术藏品丰富的收藏机构一览表 |
附录D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
附录E 20世纪下半叶西方研究中国书法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5)建筑学专业《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授课的内容要突出重点 |
二、合理地运用多样的教学媒体 |
三、多向设计训练巩固理论知识 |
四、结语 |
(6)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资料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收获与未尽事宜 |
第一章 《法式》版本研究 |
第一节 “丁本”与“陶本” |
一、丁氏钞本的发现与石印刊行 |
二、学术团队型的版本研究及“陶本”的刊行 |
第二节 学社期间的版本研究 |
一、阚铎再次校订《法式》 |
二、以“故宫本”校对《法式》 |
第三节 宋本《法式》的发现与辨识 |
第四节 《法式》版本后续研究举略 |
一、梁思成 |
二、刘敦桢 |
三、陈明达 |
四、陈仲篪 |
五、傅熹年 |
六、其他 |
第五节 《法式》版本研究的若干问题 |
一、对《法式》是否完本的探讨 |
二、关于“万有文库本” |
三、展望 |
第二章 《法式》与实物测绘的互证研究 |
第一节 实物测绘研究的前奏 |
一、研究平台的构建 |
二、梁思成、刘敦桢入社主持工作 |
三、“前理解”性的清代官式建筑研究 |
第二节 实物测绘与《法式》互证的初期实践 |
一、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研究方法的初步确立 |
二、广济寺三大士殿——对辽代建筑形制认识的强化 |
三、正定调查——初涉北宋木构 |
四、大同古建筑测绘调查——对宋、辽、金建筑认识的系统化 |
五、密集高效的大规模实物调查 |
六、佛光寺东大殿——“中国最古的木构” |
七、昆明、李庄时期的工作 |
第三节 实物测绘与《法式》互证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法 |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理念 |
三、以《法式》为标尺架构中国建筑史框架 |
第四节、实物与《法式》互证研究的后续发展 |
一、建国后的实物调查及测绘研究 |
二、继续完善中国建筑史框架 |
三、对早期建筑地域差异的审视 |
四、后续研究的若干问题 |
第三章 《法式》术语及文本解读 |
第一节 学社前期的相关研究 |
一、纂辑营造词汇 |
二、改编《法式》为读本 |
三、《〈营造法式〉新释》 |
第二节 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 |
一、李庄时期的整理和研究 |
二、建国后的研究及《〈营造法式〉注释(卷上)》出版 |
三、《梁思成全集》第七卷 |
四、徐伯安、郭黛姮《宋〈营造法式〉术语汇释》 |
第三节 相关研究后续 |
一、陈明达《〈营造法式〉辞解》、《〈营造法式〉研究札记》 |
二、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 |
三、其他相关研究 |
第四章 《法式》与中国古代设计理念的探索 |
第一节 梁思成、刘敦桢的相关研究思路 |
第二节 陈明达的开创性探索与研究 |
一、《应县木塔》——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有设计规律可循 |
二、《〈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北宋“以材为祖”的模数制设计方法 |
三、《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作制度》——回归传统建筑语言体系 |
第三节 从单体推及组群和城市规划设计——傅熹年的研究 |
第四节 从推断引向实证——王其亨对古代设计实物资料的研究 |
第五节 围绕《法式》“以材为祖”设计规律的细致研究 |
一、材分制(模数制)研究 |
二、尺度规律研究 |
第五章《法式》多元化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通史中的相关研究 |
一、《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
二、《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
三、《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 |
四、《中国建筑艺术史》 |
五、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 |
六、《中国建筑史》教材 |
七、《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 |
第二节 专项研究 |
一、《法式》大木构件和做法研究的继续深入 |
二、《法式》其他各作研究的扩展 |
三、《法式》“功限”、“料例”研究 |
第三节 多视角、跨学科的研究 |
一、文献学方法的应用 |
二、考古学方法的应用 |
三、力学方法的应用 |
四、文化比较和多元化 |
第四节 数字化时代的研究 |
第六章 《法式》若干问题探讨 |
第一节 《法式》卷、篇、条目考辨 |
一、传世宋《营造法式》是否完本 |
二、《法式》卷数考辨 |
三、《法式》篇数考辨 |
四、《法式》条数考辨 |
五、结语 |
第二节 《法式·看详》的意义 |
一、“看详”的诠释与歧义 |
二、“看详”的丰富历史蕴涵 |
三、《法式·看详》的意义 |
第三节 李诫《法式·序》的语境解析 |
一、《进新修〈营造法式〉序》 |
二、《法式·序》所涉经典及相关史料 |
三、结语 |
第四节 附识 |
一、“崇宁本”《法式》海行时间 |
二、《法式》作者之名 |
三、《法式》与南方建筑的关系 |
四、《法式》的实际影响 |
附录 1 《法式》相关记载及评述 |
附录 2 《法式》研究论着目录 |
附录3 全国早期木构建筑概况及相关研究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7)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录 |
表录 |
第一部分 研究序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课题缘起 |
一、技术教育的实践发展与理论滞后所产生的研究需求 |
二、技术素养己经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
三、技术素养影响着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问题领域与问题确定 |
一、技术教育的类型 |
二、问题领域限定 |
三、研究问题 |
第四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三、相关研究总体判断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论文定位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设计 |
第二部分 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概念 |
第二章 技术的本质 |
第一节 技术的定义 |
一、技术是指技艺 |
二、技术是指物质手段 |
三、技术是指系统性行动知识 |
四、本文的技术定义 |
第二节 技术知识的结构 |
一、内容结构 |
二、层次结构 |
第三节 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区别 |
一、知识性质区别 |
二、思维方式区别 |
三、知识目的区别 |
四、评价标准区别 |
第四节 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联系 |
一、技术对科学理论的依赖越来越强 |
二、技术与科学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己渐趋一体 |
第三章 技术教育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技术教育概论 |
一、技术教育的发展 |
二、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 |
三、普通教育中的技术教育 |
四、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 |
第二节 国际高中技术教育的历史发展 |
一、美国高中技术教育的发展 |
二、前苏联(俄罗斯)高中技术教育的发展 |
三、英国高中技术教育的发展 |
四、国际高中技术教育发展的特点 |
第三节 我国高中技术教育的历史变迁 |
一、“文革”前的探索 |
二、“文革”中的劳动教育 |
三、80年代以来的劳动技术教育 |
四、21世纪初的高中技术教育 |
第四章 技术教育的时代内涵 |
第一节 突破“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樊篱 |
一、劳动技术教育的原生语境 |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目标疑惑 |
三、劳动概念的实践失范批判 |
四、劳动技术教育反思与重建 |
第二节 走出科学教育的光环 |
一、经验技术的存在 |
二、发展路径的独立性 |
三、走出科学光环的笼罩 |
第三节 走向技术素养教育 |
一、当代技术教育就是技术素养教育 |
二、技术素养的内涵 |
三、技术素养的实践道路 |
第三部分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构建 |
第五章 技术进入普通高中课程结构 |
第一节 普通高中教育概论 |
一、高中生的发展特点 |
二、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与任务 |
三、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 |
四、技术素养是普通高中的新追求 |
第二节 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研究 |
一、传统高中课程结构的失衡 |
二、“技术”进入普通高中课程的合理性 |
第六章 技术课程的构建 |
第一节 技术教育的目标 |
一、技术教育的目标领域 |
二、国际技术教育目标的共同要素 |
三、技术教育的目标转向 |
四、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目标设计 |
第二节 技术课程设计的模式选择 |
一、五种技术课程设计模式 |
二、技术课程设计的实践状态 |
三、技术课程设计必须满足技术素养的系统要求 |
四、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要以心智过程发展为根本导向 |
第三节 构建技术课程的基本维度:过程与内容 |
一、心智过程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知识内容 |
二、过程与内容是技术课程构建的两个基本维度 |
三、技术课程的基本结构 |
第四节 技术课程的过程表述 |
一、理解技术过程需要建立技术系统概念 |
二、过程是指技术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 |
三、过程是指问题解决中所涉及的思维活动与过程 |
四、过程是指技术问题解决中所用的方法(含思维) |
五、过程表述的意义 |
第五节 技术课程的内容表述 |
一、技术分类表述 |
二、基准主题表述 |
三、领域模块表述 |
第六节 我国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模型构想 |
一、构建我国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模型的基本思考 |
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模型 |
第四部分 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实施 |
第七章 技术教育的实施 |
第一节 实施技术教育的主要路径 |
一、将技术教育贯穿于全部课程 |
二、将技术教育融于STS教育 |
三、设置独立的技术课程 |
四、通过项目活动进行技术教育 |
第二节 技术教育的教学原理 |
一、四种基本学习原理 |
二、基本教学模式 |
三、问题解决活动的教学过程 |
四、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原则 |
第三节 技术教育的实践形态 |
一、作为综合实践活动领域 |
二、作为研究性学习领域 |
三、作为校本课程开发领域 |
四、作为模块课程 |
第五部分 研究尾声 |
第八章 问题展望与结论 |
第一节 研究不足检视 |
一、研究资源局限 |
二、结构有待丰满 |
第二节 后续课题与问题讨论 |
一、后续课题 |
二、问题讨论 |
第三节 21世纪技术教育展望 |
一、当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愈益彰显技术教育的意义 |
二、未来技术教育的主要特征 |
第四节 结论与结语 |
一、结论 |
二、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美国国家技术教育内容标准的主题概要 |
附录二 武汉市武汉中学高中物理“STS”教学结合点 |
附录三 美洲杯挑战赛 |
附录四 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
附录五 论文相关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教材建设的新篇章——国家"十五"教材《室内设计原理》编写侧记(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建筑学专业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 毛天斌,李茜. 大观, 2020(03)
- [3]民国时期的图案学史研究[D]. 柳景龙.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19(08)
- [4]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D]. 张安华. 东南大学, 2015(08)
- [5]建筑学专业《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J]. 李洋.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 [6]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D]. 成丽. 天津大学, 2010(11)
- [7]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研究[D]. 马开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8]教材建设的新篇章——国家"十五"教材《室内设计原理》编写侧记[J]. 陈永昌. 室内设计,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