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论文和设计-罗碧超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向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台,所述切割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腿,所述切割台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横槽,所述横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轴,两个所述螺轴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螺轴远离转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料板,两个所述推料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夹槽,所述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夹块。该双向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在进行大量切割时能节约双倍的时间,大大地提高了该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在使用时的工作效率,有效地提高了切割的效率。

主设计要求

1.双向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腿(2),所述切割台(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横槽(3),所述横槽(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轴(5),两个所述螺轴(5)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板(6),所述螺轴(5)远离转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上,所述滑块(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8),所述移动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料板(9),两个所述推料板(9)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夹槽(10),所述夹槽(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夹块(11),左右两侧的所述夹块(1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远离夹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13),同侧的两个所述夹板(13)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滑层(14),所述夹块(1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15),所述螺杆(15)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块(16),所述螺杆(15)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17),所述切割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板(18),所述支板(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切割组件(19)。

设计方案

1.双向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腿(2),所述切割台(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横槽(3),所述横槽(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轴(5),两个所述螺轴(5)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板(6),所述螺轴(5)远离转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上,所述滑块(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8),所述移动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料板(9),两个所述推料板(9)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夹槽(10),所述夹槽(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夹块(11),左右两侧的所述夹块(1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远离夹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13),同侧的两个所述夹板(13)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滑层(14),所述夹块(1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15),所述螺杆(15)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块(16),所述螺杆(15)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17),所述切割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板(18),所述支板(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切割组件(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2)的数量共为四个,且四个支腿(2)分别位于切割台(1)底部的四角,两个所述横槽(3)分别为切割组件(19)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的宽度大于横槽(3)槽口的宽度,所述移动块(8)的宽度等于横槽(3)槽口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轴(5)相对的一端均依次贯穿切割台(1)、横槽(3)和滑块(4)并分别延伸至两个转板(6)相背离一侧的圆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11)的高度大于夹槽(10)槽口的高度,所述连接块(12)的高度等于夹槽(10)槽口的高度,所述推料板(9)与夹板(13)的高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5)背面的一端依次贯穿推料板(9)、夹槽(10)和两个夹块(11)并延伸至转块(16)的正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向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机械加工业地发展,对切割的质量和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具有高智能化的自动切割功能的要求也在提升,数控切割机的发展必须要适应现代机械加工业发展的要求。

现有切割机在使用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市场上普通的切割机在进行自动上料时一般是通过单向进行的,单向的自动上料切割机在使用时工作效率低下,当需要进行大量的切割时,会耗费许多的时间,导致切割效率低下,故而提出一种双向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具备了能有效提高切割装置的切割效率等优点,解决了现有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切割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能有效提高切割装置的切割效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台,所述切割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腿,所述切割台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横槽,所述横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轴,两个所述螺轴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螺轴远离转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料板,两个所述推料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夹槽,所述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夹块,左右两侧的所述夹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夹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同侧的两个所述夹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滑层,所述夹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螺杆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切割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切割组件。

优选的,所述支腿的数量共为四个,且四个支腿分别位于切割台底部的四角,两个所述横槽分别为切割组件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宽度大于横槽槽口的宽度,所述移动块的宽度等于横槽槽口的宽度。

优选的,两个所述螺轴相对的一端均依次贯穿切割台、横槽和滑块并分别延伸至两个转板相背离一侧的圆心。

优选的,所述夹块的高度大于夹槽槽口的高度,所述连接块的高度等于夹槽槽口的高度,所述推料板与夹板的高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螺杆背面的一端依次贯穿推料板、夹槽和两个夹块并延伸至转块的正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双向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将两个需要被切割的板料分别放置在两对夹板之间,转动手柄,在转块的转动支撑作用下,转动的螺杆带动螺纹连接的两个夹块进行转动,因夹块通过连接块与夹板固定连接,从而只能在内侧两个相反螺纹的旋转推力作用下在夹槽内做相对靠近或相对远离运动,从而可调节两个夹板之间的距离,即可将不同宽度大小的板料进行夹紧,配合防滑层,可增强板料的夹紧强度,再启动两边的伺服电机,在转板的转动支撑作用下,转动的螺轴带动外侧螺纹连接的滑块进行转动,因滑块通过移动块与推料板固定连接,从而只能在内侧螺纹的旋转推力作用下带动滑块在横槽内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可将两个推料板相对一侧通过夹板固定连接的板料同时向切割组件推进送料,配合支板底部的切割组件,将两边送进来的板料同时进行切割加工处理,完成双向自动送料的切割工作,在进行大量切割时能节约双倍的时间,大大地提高了该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在使用时的工作效率,有效地提高了切割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右侧推料板连接结构的俯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切割台、2支腿、3横槽、4滑块、5螺轴、6转板、7伺服电机、8移动块、9推料板、10夹槽、11夹块、12连接块、13夹板、14防滑层、15螺杆、16转块、17手柄、18支板、19切割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向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台1,切割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腿2,支腿2的数量共为四个,且四个支腿2分别位于切割台1底部的四角,切割台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横槽3,横槽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4,滑块4的宽度大于横槽3槽口的宽度,滑块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轴5,两个螺轴5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板6,两个螺轴5相对的一端均依次贯穿切割台1、横槽3和滑块4并分别延伸至两个转板6相背离一侧的圆心,转板6转动连接在切割台1的内部,螺轴5远离转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上,伺服电机7的型号为80ST-M02430,伺服电机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切割台1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滑块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8,移动块8的宽度等于横槽3槽口的宽度,移动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料板9,两个推料板9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夹槽10,夹槽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夹块11,两个夹块11的螺纹方向相反,夹块11的高度大于夹槽10槽口的高度,左右两侧的夹块1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的高度等于夹槽10槽口的高度,连接块12远离夹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13,推料板9与夹板13的高度相等,同侧的两个夹板13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滑层14,防滑层14为橡胶材料制成,夹块1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15,螺杆15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块16,螺杆15背面的一端依次贯穿推料板9、夹槽10和两个夹块11并延伸至转块16的正面,转块16转动连接在推料板9的内部,螺杆15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17,切割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板18,支板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切割组件19,两个横槽3分别为切割组件19左右两侧,切割组件19由伸缩式液压缸、切割刀片和电机等结构组成,实现可调节切割刀片的高度并进行转动切割工作的目的,两个横槽3分别位于切割刀片下方左右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切割组件19位于切割台1的正上方,将两个需要被切割的板料分别放置在两对夹板13之间,转动手柄17,在转块16的转动支撑作用下,转动的螺杆16带动螺纹连接的两个夹块11进行转动,因夹块11通过连接块12与夹板13固定连接,从而只能在内侧两个相反螺纹的旋转推力作用下在夹槽10内做相对靠近或相对远离运动,从而可调节两个夹板13之间的距离,即可将不同宽度大小的板料进行夹紧,配合防滑层14,可增强板料的夹紧强度,再启动两边的伺服电机7,在转板6的转动支撑作用下,转动的螺轴5带动外侧螺纹连接的滑块4进行转动,因滑块4通过移动块8与推料板9固定连接,从而只能在内侧螺纹的旋转推力作用下带动滑块4在横槽3内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可将两个推料板9相对一侧通过夹板13固定连接的板料同时向切割组件19推进送料,配合支板18底部的切割组件19,将两边送进来的板料同时进行切割加工处理,完成双向自动送料的切割工作,在进行大量切割时能节约双倍的时间,大大地提高了该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在使用时的工作效率,有效地提高了切割的效率。

在使用时,将两个需要被切割的板料分别放置在两对夹板13之间,转动手柄17,在转块16的转动支撑作用下,转动的螺杆16带动螺纹连接的两个夹块11进行转动,因夹块11通过连接块12与夹板13固定连接,从而只能在内侧两个相反螺纹的旋转推力作用下在夹槽10内做相对靠近或相对远离运动,从而可调节两个夹板13之间的距离,即可将不同宽度大小的板料进行夹紧,配合防滑层14,可增强板料的夹紧强度,再启动两边的伺服电机7,在转板6的转动支撑作用下,转动的螺轴5带动外侧螺纹连接的滑块4进行转动,因滑块4通过移动块8与推料板9固定连接,从而只能在内侧螺纹的旋转推力作用下带动滑块4在横槽3内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可将两个推料板9相对一侧通过夹板13固定连接的板料同时向切割组件19推进送料,配合支板18底部的切割组件19,将两边送进来的板料同时进行切割加工处理。

综上,该双向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将两个需要被切割的板料分别放置在两对夹板13之间,转动手柄17,在转块16的转动支撑作用下,转动的螺杆16带动螺纹连接的两个夹块11进行转动,因夹块11通过连接块12与夹板13固定连接,从而只能在内侧两个相反螺纹的旋转推力作用下在夹槽10内做相对靠近或相对远离运动,从而可调节两个夹板13之间的距离,即可将不同宽度大小的板料进行夹紧,配合防滑层14,可增强板料的夹紧强度,再启动两边的伺服电机7,在转板6的转动支撑作用下,转动的螺轴5带动外侧螺纹连接的滑块4进行转动,因滑块4通过移动块8与推料板9固定连接,从而只能在内侧螺纹的旋转推力作用下带动滑块4在横槽3内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可将两个推料板9相对一侧通过夹板13固定连接的板料同时向切割组件19推进送料,配合支板18底部的切割组件19,将两边送进来的板料同时进行切割加工处理,完成双向自动送料的切割工作,在进行大量切割时能节约双倍的时间,大大地提高了该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在使用时的工作效率,有效地提高了切割的效率,解决了现有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切割效率低下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双向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9847.4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240156U

授权时间:20190813

主分类号:B26D 7/04

专利分类号:B26D7/04;B26D7/06

范畴分类:26G;

申请人:梅州市兴合钢结构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梅州市兴合钢结构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4000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兴田办事处洋岗村官汕路与兴合线十字路口

发明人:罗碧超;张美英

第一发明人:罗碧超

当前权利人:梅州市兴合钢结构有限公司

代理人:徐庆莲

代理机构:44218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双向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论文和设计-罗碧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