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过梳理和观察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全面展现云南人口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演变态势,揭示当代云南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化格局,在此基础上预设三个方案,对未来云南人口走势进行预测,据以预判未来云南人口增长趋势及其规模结构变化,同时研判这种人口增长趋势及其规模结构变化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旨在倡导规模与结构兼顾的人口统筹观,探寻云南5000万人口规模到来时可能呈现的社会经济效应,为云南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政策依据。
【关键词】云南人口 五千万 人口规模与结构 统筹兼顾
一、引 言
早在1996年3月,云南省总人口跨过4000万关口时,笔者就曾连续撰文对云南人口发展方略进行了专题研讨,通过研判当时人口发展态势提出“人口控制效果有自身界度……,不必过分在人口数量增减问题上患得患失,为不可避免的人口总量持续膨胀而惶惑不安(罗淳,俞光斗,1997)[1]。”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观”,并主张“建构能统筹兼顾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三方面平衡的人口政策治理框架(罗淳,俞光斗,1998)[2]。”
20年时间一晃而过,如今,面对云南人口增长态势还在延续和二孩生育政策的“全面放开”,云南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张已成定势。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末,云南全省常住人口总计4742万,相较于2010年4602万的总人口规模,人口5年间增加了140万,年均净增28万。如若综合考虑人口基数扩张和二孩政策实施这两个因素,未来云南年均净增人口很有可能回升到30万,那么在未来10年内,云南的总人口规模势必将突破5000万。对此,岂不更令吾辈深表疑虑与困惑?因为“人口多,增长快”是一直以来被我们确认的基本国情,“超载”的国土面积早已难以承受不断增长的人口规模,这亦是一种被广泛认同的国情观。因此,“坚持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才成为中国过去40年来长期坚持不懈的“基本国策”。如今,在人口规模仍然持续扩张的情形下,二孩生育政策全面放开势必使本来就扩张的人口进一步膨胀,岂不更使长期以来举全国之力坚持实施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而取得的人口控制成效毁于一旦?我们的政策导向与人口现实之间究竟该如何取舍?对此,亟需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出明晰的研判。
本文试图跳出长期坚持的人口发展观,在一个更加深广的时空构架中,结合全国人口情势深入观察和研判当代云南人口的基本格局与演变大势,辨明是非,权衡利弊,把握时局,预见云南5000万人口有可能呈现的人口条件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
二、当代云南人口的演变态势与基本特征
首先,云南人口规模还在继续扩张,但净增人口规模及其增速均已减半。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共同作用,促使云南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继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20世纪90年代以前还高于15‰,在进入90年代以后就呈疾速下降之势,近10年来更是徘徊在6‰~7‰的低水平。虽然云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始终高于全国同期值,但差距已显著缩小(图1)。由此,尽管云南人口规模还在不断扩张,但人口扩张的力度已大为衰减,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云南年均净增人口规模已从20世纪的50余万人加速收缩,近几年来更缩减到30万人以下(图2)。
图1 云南与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比较(‰)
图2 云南总人口及净增人口变化(万人)
数据来源:数据取自历年云南统计年鉴,图2同。
云南省人口增长速度持续放缓与净增人口规模显著衰减,与妇女生育水平的持续下降直接相关。1990年“四普”时,云南省妇女的总和生育率(TFR)为2.61,到2000年“五普”时,该指标就已经下降到1.81,明显低于2.1的生育“更替水平”。同期,云南省各地州市只有昭通市和文山州高于2.1的生育“更替水平”。2010年“六普”时,云南全省妇女总和生育率进一步下降到1.41,其中最高的保山市也不过1.71,最低的昆明市仅为1.06(图3)。这种普遍而持续的超低生育水平是我们评判是否已落入“低生育陷阱”的重要标志①“低生育陷阱”(Low Fertility Trap)是西方学者在关注当代发达国家生育率走势时提出的,指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2.1的生育“更替水平”,并认为总和生育率一旦降至1.5以下,就会形成一种低生育的自我强化机制(The Mechanism of Self-reinforcing process)而很难回升(Lutz W.and Skirbekk V.,2005)[3](Lutz W.,Skirbekk V.and Testa M.R.,2006)[4]。。
图3 2000年和2010年云南各地州市总和生育率
数据来源:取自相关年份人口普查资料,下图4同。
比较上述3个方案预测结果不难看出,无论高中低方案预设,生育率的有效提升,虽然将使云南5000万人口规模提前到来,但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云南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进程,而且生育率提升越明显,老龄化抑制作用越有效。相反,如果生育率提升不明显,虽然可使云南5000万人口规模推迟出现,但将使云南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如此而论,未来云南人口发展面临着规模调控与结构优化的两难抉择,需要我们在这两难之中寻求规模与结构兼顾的平衡点,即以统筹发展观为引领,综合考虑既定时空条件下的规模与结构互动所形成的人口效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利弊影响。
图4 1982~2015年云南妇女年龄别生育率
其次,云南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加速老化,老年人口抚养比不断上升。
自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伴随生育率的持续下降,云南人口年龄结构就呈现老龄化走势,在0~14岁少儿人口占比不断收缩的同时,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不断提高。反映在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形上就是底部呈现明显的收缩,由此促使云南人口的年龄结构由正三角形向“纺锤型”变化(图5)。其结果是自2010年“六普”以来,伴随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突破国际社会公认的7%“老年型”人口界标,以及少儿人口比例早在2000年“五普”时就低于30%的“老年型”界标,并且还在持续下降,标示着云南人口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其“老年型”人口特征也随之呈现出来。但与全国同期值比较,云南人口的老龄化程度相对较轻(见表1)。
其次,一个场景内,需要各式各样,年代和状况各有不同的建筑,这对于保证区域的地价水平有重要作用。区域内需要有大型企业对产业起到引领作用,因此需要高端商业区域;同时区域也需要考虑小型企业、个人工作室的需求,因此需要相对老旧的房屋场所。同样多样化的房屋可以保证地租水平的稳定,减少居民必要支出,释放消费潜力。在许多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中都发现,地租水平是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差异化的地租,对建立多样化人群的社交网络有重要影响。
表1 1990年以来云南省与全国人口年龄结构对比 单位:%
数据来源:取自相关年份人口普查及1%抽样调查资料。
云南省 全国≤14岁人口15~64岁人口≥65岁人口2015年16.5 73 10.5 1990年31.65 63.44 4.90 2000年26.02 67.98 6.0 2010年20.73 71.64 7.63 2015年19.12 72.47 8.41 1990年24.31 69.89 5.8 2000年22.89 70.15 6.96 2010年16.61 74.48 8.91
由表1可见,云南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凸显“老年型”人口的演进态势,但人口总抚养比一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近5年(2010~2015年)间,云南人口抚养比下降的幅度虽有明显减缓,但需要指明的是,与全国同期人口抚养比转降为升的走势相比,云南被抚养人口的负担仍然还处在不断减轻的阶段(图6)。
图5 1990年“四普”和2015年1%抽样时期云南人口年龄金字塔(%)
数据来源:取自相关年份人口普查及抽样数据。
值得关注的是,云南人口总抚养比持续走低主要得益于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不断提升和少儿人口占比的持续下降。尤其是在2010年“六普”之前,云南人口总抚养比的下降主要源于少儿人口抚养比的显著降低,1990年“四普”以来,少儿人口抚养比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而老年人口占比的不断升高促使老年抚养比呈逐渐上升态势。自2000年“五普”以来,老年人口抚养比每10年上升约2个百分点(图7)。尤其是在近5年(2010~2015年)间,少儿人口抚养比下降不足2个百分点,而老年人口抚养比则上升了2个百分点。这种人口抚养比构成的变化意味着,在“抚小”负担明显减轻的同时,“养老”负担却在不断加重。
图6 1990年以来云南省与全国人口抚养比
图7 1990年以来云南人口抚养比构成
数据来源:取自相关年份人口普查及1%抽样调查资料,图7同。
综合上述可见,云南人口规模呈减速扩张的同时,人口年龄结构在疾速老化。据此,如何看待当代云南人口增长态势及其规模扩张带来的结构效应变化,不仅直接关系到未来云南人口政策的走向,更将直接影响到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冉亨茂表示,八周年对于恒丰银行昆明分行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恒丰银行昆明分行将继续坚持以服务云南经济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战略重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为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三、未来云南人口增长趋势及其规模结构变化
人口统计的基本原理表明,在开放空间条件下,区域人口的增减变化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的自然增长,即出生与死亡的互动结果;二是人口的迁移增长,即迁入与迁出的互动变化。在省区层面观察,一方面,既要考虑本省常住人口的自然增长变化,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省际人口的迁移流动导致的人口变化。
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流入云南省的省外人口1236549人,流出云南省的本省人口1482442人,流出人口比流入人口多近25万,表明在全国跨省人口流动格局中,云南是一个人口净流出省,这与2000年“五普”时云南82万的省际净流入人口形成鲜明反差①据2000年“五普”数据显示,云南省跨省流入人口1164402人,流出人口343542人,省际净流入逾82万人,参见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册,表7-2。。换言之,从“五普”到“六普”的十年间,云南跨省迁移人口的变化,从显著的净流入转变为微弱的净流出,表明迁移因素对云南人口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观其势,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云南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诸国的出口通道,诚是带动云南产业兴盛的历史契机,这将有助于在吸引外来人口入滇的同时减少本地人口的外流,从而使得跨省流出人口与省际流入人口在新的情势下趋向于动态持平,基于此判断,本文在人口预测时即可排除迁移因素对云南人口的影响。
根据云南育龄妇女人口规模变化及总和生育率指标预设,在以2010年“六普”年龄别死亡率指标为参照的情形下,本文即可逐一推算未来云南人口增长的三方案预测结果(图11)。
在云南人口4000万时,人均CDP,人均粮食占有量和恩格尔系数都不是云南人口3000万规模时可同日而语的。在2015年,云南人口达到4742万时,相应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更是显著超越以往。根据云南“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云南GDP将达到21000亿元,届时按4900万人口测算,人均GDP将达到42857元,比2015年提高14000元。2020年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设定的“消灭贫困”、“决胜小康”的重要时间节点,对此,我们更没有理由不满怀乐观。
首先,“育龄妇女”指年龄在15~49岁的女性人口,这一人口群体的规模变化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已经存在的15~49岁的女性人口;二是陆续进入的15~49岁的女性人口。本研究以2010年“六普”数据为基础,以2015年为观察基期,结合各年龄存活率,可推算得到未来云南育龄妇女人口规模。总体看,尽管受“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自2015年起每年出生女婴将会增加起来,因此将直接促成2030以后的育龄妇女人群规模趋于扩大,但鉴于当代云南人口演变态势及所累积的惯性特征,即便“全面二孩”政策的“多生育”效应能够有效释放,但按中方案预测的出生队列推算,云南育龄妇女规模总体上还是呈逐渐缩减之势,2050年与2015年比较将缩减近250万(图9)。
酒店管理中的客房服务管理系统即实现酒店日常运营中服务需求的直观体现,其直接反应客房具体状态,比如通过客房服务管理系统可直接了解当前客房是空房还是住客,是未清洁还是已清洁等,实现在系统上的直接体现和管理,酒店客房服务管理功能即状态显示、更改、统计、查询等。其进行系统设置时可根据酒店具体需求做实时调整,比如增设预约和修理状态等,系统本身要满足更改功能,在进行修理时将其设为空房,用不同颜色明确其处于维修状态[2]。
其次,2014~2016年是中国人口演变进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转折期。伴随“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的相继出台实施,中国妇女长期延续的低生育状况势必因此得到提振。据此,本研究以2015年人口为基期,以总和生育率指标为参量,预设了高中低三个方案进行预测。一个基本的前提预设是,鉴于“独生子女”生育政策时代的终结,云南妇女生育率将会在一定时期内明显提升起来,尽管当代中国妇女的低生育意愿似乎较为显然,低生育状态也存在自我强化倾向(曹立斌,石智雷,2017)[5],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夫妇存在二孩生育需求①靳永爱、宋健、陈卫(2016)基于全国6省12市的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城市家庭已婚已育一孩妇女的生育偏好与生育计划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有24.4%的被访者计划生育二孩并有明确的时间安排,另有5.1%的被访者计划生育二孩但没有时间安排[6]。,因此基于生育新政而显现的补偿性生育高峰必将会在近三五年间集中释放。
InSAR技术包括图像配准、去平地效应、干涉图滤波、相位解缠等步骤[3].相位解缠作为其中一个环节,其算法优劣直接影响测量精度,是整个InSAR测量技术成功与否最为关键的部分[4-5].由于设备固有噪声和自然环境噪声影响,局部相位残差点增多,形成不可靠数据斑块,使该区域相位解缠出现漏解或错解,导致InSAR图像恢复失败,是InSAR相位解缠算法中需要克服的一个难题[6-7].
图8 1975年以来云南人口的自然变动
数据来源:取自相关年份《云南统计年鉴》。
图9 2015~2050年云南育龄妇女人口规模变化预期
数据来源:2030年以前数据取自2010年“六普”资料;2030年数据取自两部分:一是15~19岁组人口根据《云南统计年鉴》2011~2015年出生人口推算(按2011~2014年年均出生27.5万女婴,2015年因“单独二孩”政策激励出生29万女婴计);二是20~49岁人口为原有“六普”人口队列推移;2030年以后数据取自两部分:一是根据以往女性人口数据推移得到;二是鉴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按中方案预测,预设年均出生女婴数。
本文模型的实质是处理模式分类问题,且训练多组超参数模型极为耗时,因此选用Caffe框架作为模型训练工具,利用Python图形库Matplotlib对实验数据进行可视化,同时采用CUDA平台实现多GPU编程环境,并使用深度学习专用加速库cuDNN提高训练速度.
观察人口自然变动三指标可见,云南人口死亡率指标的变动幅度相对较小,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人口死亡率就基本徘徊在7‰~8‰之间,进入21世纪以来更稳定在6‰~7‰之间(见图8)。
图10 2015~2050年云南总和生育率预测
图11 2015~2050年云南人口规模增长趋势预测
根据图11观察,高中低三个方案的人口峰值将分别出现在2039年、2034年和2032年。峰值人口规模均将超过5000万,但即便是预设总和生育率长期保持在2.1的“高方案”情形下,云南人口规模可能达到的最大值也不过5260万。
基于上述预设结果,在“全面二孩”政策的“多生育”效应能够有效释放的情形下,未来云南人口规模超过5000万将是迟早之事。只是在不同方案预设下,云南人口达到5000万的时间点先后不一,其所呈现的人口结构效应也将不尽相同。
根据“高方案”预设,云南妇女总和生育率将在2020年就上升到2.22,2025年更进一步提升至2.28,之后趋于回落,但将始终保持在2.1的生育“更替水平”。云南人口规模将在2023年突破5000万,年均净增人口将接近36万。届时少儿人口系数和老年人口系数将分别达到19.70%和10.64%。与2015年的19.12%和8.41%同类指标比较,少儿人口系数将上升0.68个百分点,老年人口系数将上升2.23个百分点。这预示着,由于妇女生育水平的显著提升,将有效促成少儿人口规模的扩张,提升长期走低的少儿人口占比,同时将带动峰值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和出现时间的推迟,但对云南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进程,则只是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老龄化程度还将不断加深。
在“中方案”预设下,云南妇女总和生育率将在2020年提升到2.1,之后虽然回落下来,但将长期徘徊在1.9,低于2.1的生育“更替水平”。据此,云南人口规模将在2024年突破5000万,年均净增人口将接近31万。届时少儿人口系数和老年人口系数将分别达到19.12%和10.78%。与2015年的19.12%和8.41%同类指标比较,少儿人口系数将回到原位,但老年人口系数将上升2.37个百分点。这预示着,由于中方案预设下妇女生育率的提升力度弱于高方案,因此,少儿人口规模扩张的力度相对减弱,而老年人口系数的上升幅度则相应增大。峰值人口规模将在2034年达到5134万。相较于高方案峰值人口规模缩减、达到时间有所提前,更关键的是,在中方案预设下,云南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快于高方案。
表2 不同方案预设下云南5000万人口到达的年代及相应人口指标变化
注:年均净增人口是以2015年人口数为基期,分别观察达到5000万人口的年代间隔进行计算。
高方案中方案低方案老年人口系数(%)10.64 10.78 12.63达到5000万人口的年代2023年2024年2029年当年总和生育率(个)2.25 2.01 1.77年均净增人口(万)35.97 30.63 19.21少儿人口系数(%)19.70 19.12 17.51
在“低方案”预设下,云南妇女总和生育率将在2020年提升到1.82,之后将逐渐走低,到2050年将处在1.70,明显低于2.1的生育“更替水平”。据此,云南人口达到5000万的时间将后延至2029年,年均净增人口将不足20万。届时少儿人口系数和老年人口系数将分别达到17.51%和12.63%。与2015年的19.12%和8.41%同类指标比较,少儿人口系数将趋于下降,而老年人口系数将上升4.22个百分点。这预示着,在低方案预设下,云南妇女生育率的提升力幅度将较为有限,由此将使峰值人口规模出现的时间提前到2032年,达到的高度将降低至5009万,同时将使云南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程度明显加深。
张雨生还有部分杂文,关注文艺界与学术界的乱象。《姑妄言文》当是这方面的力作。此文说的乱象,一是“著名”。作者说:有些著名作家艺术家,除了名字“著名”,其作品连叫个什么名,也没有几个人能记得。二是“大赛”。作者说:“费时一两年,花钱几百万,为的是到上面参加大赛。”回来后就散场了,没有别的功能。三是“研讨”。作者说:“开作品研讨会,照例要宴请入会者。照例要发个红包。”这“照例”的后果,就是研讨成为捧场。如此种种,归纳起来,就是功利、浮躁与不诚实。
进一步观察云南妇女年龄别生育率不难发现,自1982年“三普”以来,云南妇女的生育模式已经从传统型(初育年龄早,生育峰值高,育龄期长)转向现代型(初育年龄推迟,生育峰值下降,育龄期缩短),2010年“六普”云南妇女的生育峰值与1990年比较,已经降低了一倍多,同时育龄期也明显缩短,到2015年1%抽样,云南妇女年龄别生育率还在进一步下降,峰值生育率不足100‰(图4)。
四、云南5000万人口规模可能呈现的社会经济效应
鉴于上述,权衡人口规模扩张与人口结构优化之互动关系,我们更期望,云南人口能够按高方案运行,即在2023年达到5000万人口规模,虽然比低方案提前6年,但人口结构改善力度最明显,即少儿人口系数将上升到19.70%,比低方案高出2.2个百分点,同时老年人口系数有可能比低方案下降近2个百分点。这正是本文欲予阐述的规模与结构能够兼顾的人口统筹观。
首先,尽管5000万人口的到来,将预示着云南人口规模的扩张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应该看到,人口规模的扩张是伴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善而呈现的,而且人口规模扩张越快,预示着新增人口越多,人口老龄化进程就越慢,这种“扩规模与调结构”的人口变化态势,既能够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增加新的劳动力储备;同时又有助于抑制人口老龄化进程,实为一举两得之好事,基于此论,本文更希望云南5000万人口能够早日到来。
其次,5000万人口的呈现,既是经济社会繁荣的结果,也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人口观指出,人口不仅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而且,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生产者的人口一生所创造的财富,总是大于其作为消费者所消耗的财富,因此,社会才得以发展壮大。这表明,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应是互促共进的,人口增长减缓或受到抑制,必然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表3 云南人口每增加1000万时的经济社会指标
数据来源:所有数据取自2016年版《云南统计年鉴》,其中人均GDP数据取自表2-1;人均粮食占有量根据表1-4计算;恩格尔系数为计算值。NA表示数据缺失。表中括弧内数据表示具体年代。
人均粮食占有量(公斤)NA 279(1978)298(1995)415 NA人口规模(万)2000 3000 4000 4742 5000呈现年代(年)1962~1963 1976~1977 1995~1996 2015 2023~2029预测人均GDP(元)137 187(1977)3083(1995)28806≈43000(2020)恩格尔系数(%)0.56 0.59 0.4 NA<0.4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张,并没有降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反,云南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和平均受教育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同时按人均指标观察,长期以来饱受责难的人口“分母”负面效应并没有真实显现出来。
鉴于死亡率指标表现出的稳定态势,可忽略不计死亡因素的影响,把对云南人口增减变化的观察聚焦在出生方面,即关注育龄妇女人群规模及其生育水平变化两个因素。换言之,当代云南人口规模的增减变化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育龄妇女人群的规模变化,二是生育率水平的高低程度。
本文假设,如果人们的补偿性生育意愿强烈且持续较长时间,那么预设“高方案”生育峰值在2025年达到2.28,并且将长期维持在2.1的生育“更替水平”。如果补偿性生育只是昙花一现,则预设“中方案”和“低方案”生育峰值均出现在2020年,分别为2.10和1.82。跨过2020年,当长期压抑的生育意愿集中释放之后,生育率将趋于回落,但不会重回1.6以下的低生育水平。长期看,预设的中低两方案的总和生育率指标将分别稳定在1.9和1.7的水平(图10)。
尽管我们不好臆断,在2023~2029年间,当云南人口达到5000万时,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定比4000万人口时更好,但根据当下中国发展态势和已有的人口经济数据预判,我们有什么理由断定,当5000万人口到来时,云南人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必将会比现在(或2015年)差呢?
既然在可预见的未来一二十年间,云南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展将是不争之事实,根据高中低不同方案预设,5000万人口规模或迟或早都将会在本世纪20年代到来。那么,随之而来的关注点就是,当5000万人口到来时,对云南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自主研发的多种物料分立共存吸波升温新方法采用如图2中的微波设备,将多种物料独立分装,均匀放置于转盘四周,开启微波辐射一定时间后,使用红外成像仪一步测试全部物料的表面温度。
五、思考与结论
人口发展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其中有两个特点尤其不容忽视:一是长周期:即人口作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慢变量”,决定了人口要素的增减变化是一个渐进的累积过程,所谓的“人口问题”既不会突如其来,也不会稍纵即逝。二是强惯性:即人口的增减变化具有滞延性,要使处在增长中的人口减缓下来,从政策实施到成效显现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既定时空条件下的人口,既源于历史演化的塑造;又成为未来发展的依托。或者说,今天的人口格局是由昨天的人口状况塑造的,同时又框定了明天的人口演化态势。因此,在看待和解决人口问题时,需要我们保持开阔的眼界、从长计议、未雨绸缪,才可能防患于未然。
在对畜禽养殖过程中饲料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在对畜禽进行管理过程中常常发现很多畜禽指标不合格的现象发生。畜禽得不到充足的饲料时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自身生长发育不健全的现象发生,很多畜禽养殖户一般都使用青饲料来作为补充畜禽的重要营养物,然而,这种饲料的转化率却非常低,长时间使用这种饲料在一定程度上对畜禽的健康生长将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饲料营养不充足在一定程度上对畜牧养殖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以一种与时俱进的心态积极创造更多创新型、高效的管理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畜牧业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鉴于长期以来困扰当代国人的一大问题就是“人口激增”。因此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的时期里,我们见证了“人口激增”的时代特征,也深受“人满为患”的困扰,因而,“控制人口增长”义不容辞地成为历史赋予我们的时代使命。于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在华夏大地全面实施,“降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增长”成为全国上下共同遵循的“基本国策”,在政府层面,形成了“见低则喜”的执政心态,甚至奉行“一票否决”的政绩考核制度,在社会层面养成了“少生就是一切”的文化认同。
3.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互联网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开放和自由,但由于网络暴力、西方文化侵略等不可控因素,片面的新闻报道,夸大的新闻事实,失真的新闻照片,不合实际的政治论调经常被外媒或者不法分子所利用,以此来诋毁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意识形态能否做好,这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面对这些不实新闻,必须加以辨别,乘势而上,把新闻工作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西方国家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相比较国内比较成熟,大量散播不实新闻对学生的道德认知、思想观念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如果不加以制止可能会扭曲学生的价值观,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
然而,伴随生活改善、科技进步和观念转变,人口增长的速率已经大为减缓,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处在持续的“低生育陷阱”[7]中难以自拔,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负面人口影响更加难以应对。这或许提示我们,人口高增长的时代可能正在成为历史,伴随“后人口转变”时代的来临,面对低生育、高龄化和负增长的人口新格局,(罗淳,2001)[8]人口政策也需要审时度势做出与时俱进的相应调整,才可能顺应人口与社会经济的长期均衡发展。
聚焦云南,早在20年前(1996年3月),云南4000万人口日到来时,无论公众认识还是政府意向无不对云南人口情势忧心忡忡,“人口多,增长快”作为一个基本省情,成为家喻户晓的共识,因此,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厉实施所取得的人口控制成效可谓举世瞩目。然而,数十年一贯计划生育政策持续实施而累积起来的负面影响也在悄然凸显。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生育水平的持续走低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口结构问题正在取代人口规模问题,成为困扰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人口约束条件。
那么好了,在前述谈及的第二个“时间窗口”节点上我们已经明确一对有序实数对可以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点对应起来,既然函数的本质是在某种对应关系下得到的一对一对有序实数对,那么这一对一对有序实数对当然就可以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一个点对应起来,函数的“形”就有了,函数图像就是这么来的.
鉴于上述,迫切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人口“生”态(穆光宗,2016)[9],科学预判人口演进态势,在中国人口与经济双双进入“新常态”(李建民,2015)[10]的大势下确立新的人口安全观。
本文认为,面对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5000万人口的到来将是促动云南发展新跨越的福祉,而非包袱。可以预见,由于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规模扩展效应,将有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缓解云南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呈现。我们需要做的不应是继续实施“节制生育”的政策导向,而应遵从《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文本所倡导的“鼓励按政策生育,充分发挥全面两孩的政策效应”,努力消除不利于人口均衡发展的制度隐患,避免落入“低生育陷阱”,为云南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人口条件。✿
参考文献:
[1]罗淳,俞光斗.云南人口怎样跨世纪:兼论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方略[J].云南学术探索,1997(1):63-66;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人口与计划生育.1997(2):64-67.
[2]罗淳,俞光斗.再论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策略:兼及云南的人口现状及其政策取向[J].学术探索,1998(6):10-14.
[3]Lutz W.and Skirbekk V.Policies Addressing the Tempo Effect in Low-fertility Counties[J].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005(31):699-720.
[4]Lutz W.,Skirbekk V.and Testa M.R.The Low-fertility Trap Hypothesis.Forces That May Lead to Further Postponement and Fewer Births in Europe[J].Vienma Yearbook of Population Research,2006:167-192.
[5]曹立斌,石智雷.低生育率自我强化效应的社会学机制的检验与再阐述[J].人口学刊,2017(1):18-27.
[6]靳永爱,宋健,陈卫.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中国城市女性的生育偏好与生育计划[J].人口研究,2016(6):22-37.
[7]靳永爱.低生育陷阱:理论、事实与启示[J].人口研究,2014(1):3-17.
[8]罗淳.试论后人口转变[J].中国人口科学,2001(1):38-44.
[9]穆光宗.人口生态重建[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55.
[10]李建民.中国的人口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J],人口研究,2015(1):3-13.
Yunnan’Situation and Trend When Population Reach to 50 Millions:Analysis Overall View on Population Size and Structure
LUO Chuna,PENG Jiaob
(a.The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Research;b.The School of Development Studies,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091,China)
【Abstract】Base on the date of population censuses,the paper probes into Yunnan population development on its course and situation,revealles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postures,and the possible influences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its change to Yunnan’s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aper presets three schemes to project Yunnan population trend and evaluates its size and structure.In the light of overall viewon Population size and structure,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ossible social-economic effects when Yunnan population reach to 50 millions in the future,so that providing theory supprt and polices suggestion according to a long-term’s balance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Key words】Yunnan Population;50 millions;Population size and structure;Overall planning
【DOI】10.15884/j.cnki.issn.1007-0672.2019.01.002
【收稿日期】2018-06-22
【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672(2019)01-0011-09
【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云南人口综合调控与均衡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ZD20160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罗淳,男,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人口经济学;彭姣,女,湖南湘潭人,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与经济发展。
标签:人口论文; 云南论文; 规模论文; 生育率论文; 方案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人口学论文; 世界各国人口调查及其研究论文; 《西北人口》2019年第1期论文;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云南人口综合调控与均衡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ZD201607)阶段性成果论文; 云南大学人口研究所论文;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