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创面愈合论文-李莉,邵星,胡春

慢性创面愈合论文-李莉,邵星,胡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慢性创面愈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慢性难愈合创面,超声清创,湿性愈合,肉芽评分

慢性创面愈合论文文献综述

李莉,邵星,胡春[1](2019)在《超声清创联合湿性愈合在慢性创面中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清创联合湿性愈合技术治疗慢性创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科进行慢性创面治疗的34例患者,采用数表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采用超声清创联合湿性愈合技术治疗的观察组(17例)和采用外科清创联合湿性愈合技术治疗的对照组(17例)。比较两组创面的疼痛程度、肉芽生长、细菌转阴率、创面缩小率及经济效益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首次清创时疼痛程度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创面肉芽生长评分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细菌转阴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创面细菌转阴率70.6%。两组创面愈合面积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创面面积缩小明显。两组使用经济费用比较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费用更为经济。结论超声清创联合湿性愈合技术能起到清创彻底、引流充分、维持创面湿性平衡,减轻清创时的痛苦,减轻创面感染和改善血运,刺激肉芽组织快速生长,缩短创面治愈时间,减少患者经济花销,达到明显促进创面修复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33期)

范贵荣,徐明方[2](2019)在《封闭负压引流联合万古霉素对慢性骨髓炎创面不愈合及软组织缺损患者CRP、TNE-α、IL-6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封闭负压引流+万古霉素运用于慢性骨髓炎创面不愈合及软组织缺损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纳入的60例慢性骨髓炎创面不愈合及软组织缺损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采取封闭负压引流+万古霉素,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 (IL-6)水平。结果研究组骨吸收、骨缺损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的CRP、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1个月、3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个月、1年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万古霉素运用于慢性骨髓炎创面不愈合及软组织缺损中效果明显,可缩短治疗时间,促进骨缺损愈合,改善炎症反应,减少复发率,为预后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兰海生,黄许森,单云龙,黄海舸,岑小宁[3](2019)在《湿润烧伤膏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骨形成蛋白7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动态观察湿润烧伤膏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将54只健康成年SPF级SD雄性大鼠分为慢创组(18只)、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组(18只)和贝复济组(18只),模型建立后,慢创组创面局部涂生理盐水、MEBO组局部涂美宝湿润烧伤膏、贝复济组局部涂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干预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后第3、7、14天检测并对比各组大鼠创面组织中BMP-7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脂肪细胞的生成情况。结果 (1)在治疗的第3天、第7天、第14天,创面组织中BMP-7蛋白的表达水平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P-7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第3天<第7天<第14天),组间对比:MEBO组、贝复济组与慢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BO组与贝复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脂肪细胞生成数逐渐增多(P<0.01),其中MEBO组、贝复济组脂肪细胞生成数较慢创组多(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可有效上调创面组织中BMP-7的表达水平,促进创面组织中脂肪细胞的生成。(本文来源于《右江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李丛珍[4](2019)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慢性宫颈炎治疗后创面愈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慢性宫颈炎治疗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治疗单纯物理干预治疗,研究组治疗后给与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进行干预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2个月后创面愈合情况以及阴道流血时间和流血量。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经过两个月的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流血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慢性宫颈炎治疗后患者使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进行干预治疗,可显着提高临床有效率,加速创面的愈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养生》期刊2019年18期)

宋增美,冷向锋,扈西一,刘小溪,唐公杰[5](2019)在《认知行为疗法在合并焦虑的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中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合并焦虑的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创面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9月于临沂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住院治疗的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合并焦虑的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编号,编号为奇数的设为干预组,编号为偶数的设为对照组,每组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包括会谈治疗、音乐治疗及腹式呼吸放松治疗,共4周,对照组未予任何心理干预治疗。分别于入院时、治疗2周、治疗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2组患者进行焦虑程度评分;应用毫米网格纸法测量患者入院时、治疗2周、治疗4周创面面积并计算创面愈合率。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入院时,干预组患者SAS评分(67.1±2.4)分,对照组(65.9±2.2)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P=0.65);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治疗2、4周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分别为(55.6±1.9)、(49.3±2.6)分,低于同期对照组(59.8±2.1)、(53.5±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7、2.54,P=0.04、0.02);入院时,干预组患者HAMA评分(23.8±3.3)分,对照组(24.1±3.6)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P=0.34);干预2、4周后,干预组患者HAMA评分分别为(17.2±2.7)、(11.9±2.1)分,低于同期对照组(20.8±3.4)、(15.3±3.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2.86,P=0.03、0.01)。治疗2、4周后,干预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分别为(26.2±2.4)%、(80.5±4.2)%,均高于同期对照组(22.3±2.1)%、(59.2±3.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4、2.86,P=0.02、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有助于缓解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愈合速度。(本文来源于《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4期)

凌一鸣,费冀,张开伟,周一夫,沈冯君[6](2019)在《中药石香膏对糖尿病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RAGE/NF-κBp65/eNOS 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中药石香膏对于糖尿病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级清洁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正常对照组、难愈合组、贝复济组、石香膏组5组,每组每时间点(7 d/14 d) 5只。造模成功后,贝复济组创面外用贝复济溶液,石香膏组创面外敷石香膏。第7/14天取大鼠背部创面肉芽组织标本,荧光定量PCR法检测RAGE/NF-κBp65/e NOS mRNA表达水平。结果:干预7 d后,与难愈合组比较,贝复济组和石香膏组中RAGE/NF-κBp65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e NOS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贝复济组比较,石香膏组中RAGE/NF-κBp65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e NOS mRN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14 d后,与贝复济组比较,石香膏组RAGE/NF-κBp65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石香膏可抑制糖尿病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中RAGE/NF-κBp65 mRNA表达,促进e NOS mRNA的表达,对于创面修复具有显着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陈端凯,单云龙,唐乾利[7](2019)在《从细胞外微环境探讨MEBT/MEBO对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修复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难愈合创面多见于创伤导致的长期卧床患者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具有病程较长、迁延难愈等特点。近年来部分研究学者发现,细胞外微环境中存在的细胞角蛋白、细胞外基质对创面修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慢性难愈合创面具有显着疗效的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其作用机制是否也与细胞外微环境相关,则未见相关研究报道。为此,笔者于本研究中阐述了细胞外微环境中的细胞角蛋白、细胞外基质对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的意义,并分析了MEBT/MEBO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与改善细胞外微环境,进而调控细胞分化方向的相关性及可能作用机制,旨在为MEBT/MEBO的临床应用提供部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烧伤创疡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李延辉,张丽,肖厚安[8](2019)在《局部氧疗对慢性创面皮肤移植患者创面愈合的疗效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局部氧疗对慢性创面植皮患者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120例慢性创面接受自体皮肤移植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治疗组,每组60例。单纯治疗组给予自体皮肤移植手术,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局部氧疗处理创面,每次持续90 min。所有患者均治疗3周,观察2组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治愈率,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对患者的愈合创面情况进行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愈合时间为(19. 3±3. 2) d,单纯治疗组为(28. 5±6. 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治疗组创面愈合率为(93. 1±6. 4)%,单纯治疗组为(85. 2±2. 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治疗组治愈率为98. 3%,单纯治疗组为75.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6个月后随访,联合治疗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显着优于单纯治疗组(P <0. 05)。结论局部氧疗操作方便,对接受自体表皮移植的慢性创面愈合患者起到辅助作用。(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3期)

杨彪,王珊,张岩,梁春雨[9](2019)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加速创面的再上皮化及愈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已被证实是加速各种急慢性创面愈合的有效方法。富血小板血浆是一种用于刺激和加速组织愈合的生物技术。目的:对比分析应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与单纯应用负压创面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经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5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负压创面治疗组25例和联合组25例。负压创面治疗组患者清创后行封闭负压吸引治疗,联合组患者清创后先以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覆盖创面然后再同负压创面治疗组患者行封闭负压吸引治疗。2组负压值均设定在-9.31至-39.9 kPa,采用持续吸引模式治疗,每7 d更换敷料,视创面愈合情况进行皮肤移植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7,14天的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的变化情况及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水平,比较2组细菌转阴率、NRS疼痛评分、二期修复准备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与结论:(1)2组患者治疗后7 d各项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治疗后14 d联合组各项炎症指标水平、细菌转阴率、感染控制时间均显着低于单纯负压创面治疗组(P <0.05);(3)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评分在不同的时间点呈下降趋势(P <0.05),治疗后14 d联合组患者疼痛评分较单纯负压创面治疗组显着降低(P <0.05);(4)联合组二期修复手术所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着优于单纯负压创面治疗组(P <0.05);(5)所有患者出院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3个月,2组患者创面均无复发;(6)负压创面治疗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较单纯负压创面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有更好地抑菌效果,能有效缩短创面床准备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加速创面的再上皮化、提高创面愈合率,缓解患者疼痛。(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26期)

吴俊艳,吴俊涛,崔幸朝[10](2019)在《纳米银敷料结合封闭负压吸引对糖尿病性慢性创面患者愈合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纳米银敷料结合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对糖尿病性慢性创面患者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性慢性创面患者172例,分为纳米银组(60例),常规组(54例)和对照组(58例),纳米银组在常规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纳米银敷料治疗,常规组则采用常规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换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14 d后肉芽生长情况、创面愈合率,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和治疗期间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纳米银组、常规组创面肉芽生长良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02和0.040),纳米银组、常规组创面肉芽生长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9);纳米银组、常规组和对照组中任意两组间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纳米银组、常规组和对照组中任意两组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01,=0.018和<0.001);纳米银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和对照组患者(P分别=0.006和0.040),常规组和对照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1)。结论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可显着提高糖尿病性慢性创面愈合效果,结合纳米银敷料可有效预防感染。(本文来源于《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2期)

慢性创面愈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封闭负压引流+万古霉素运用于慢性骨髓炎创面不愈合及软组织缺损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纳入的60例慢性骨髓炎创面不愈合及软组织缺损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采取封闭负压引流+万古霉素,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 (IL-6)水平。结果研究组骨吸收、骨缺损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的CRP、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1个月、3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个月、1年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万古霉素运用于慢性骨髓炎创面不愈合及软组织缺损中效果明显,可缩短治疗时间,促进骨缺损愈合,改善炎症反应,减少复发率,为预后提供保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慢性创面愈合论文参考文献

[1].李莉,邵星,胡春.超声清创联合湿性愈合在慢性创面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

[2].范贵荣,徐明方.封闭负压引流联合万古霉素对慢性骨髓炎创面不愈合及软组织缺损患者CRP、TNE-α、IL-6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9

[3].兰海生,黄许森,单云龙,黄海舸,岑小宁.湿润烧伤膏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骨形成蛋白7表达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9

[4].李丛珍.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慢性宫颈炎治疗后创面愈合的影响[J].现代养生.2019

[5].宋增美,冷向锋,扈西一,刘小溪,唐公杰.认知行为疗法在合并焦虑的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中的临床研究[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9

[6].凌一鸣,费冀,张开伟,周一夫,沈冯君.中药石香膏对糖尿病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RAGE/NF-κBp65/eNOS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

[7].陈端凯,单云龙,唐乾利.从细胞外微环境探讨MEBT/MEBO对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修复作用[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9

[8].李延辉,张丽,肖厚安.局部氧疗对慢性创面皮肤移植患者创面愈合的疗效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9].杨彪,王珊,张岩,梁春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加速创面的再上皮化及愈合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10].吴俊艳,吴俊涛,崔幸朝.纳米银敷料结合封闭负压吸引对糖尿病性慢性创面患者愈合效果的影响[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标签:;  ;  ;  ;  

慢性创面愈合论文-李莉,邵星,胡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