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气候环境演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候,环境,湖泊,地球化学,柴达木盆地,渤海湾,平原。
气候环境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杨再宝[1](2019)在《南海南部孢粉分布特征及其对周边地区4万年来气候环境演化历史的指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南海南部15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及位于巽他陆坡西部的CG2孔106个层位和东部CB19孔86个层位的积物样品进行孢粉组合、孢粉浓度、百分含量等综合研究,对南海南部孢粉来源和传播方式进行了讨论,并将CG2孔和CB19孔孢粉数据与其它古气候记录对比,重建了南海南部4万年以来植被演化历史及水文气候特征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南海南部表层沉积物孢粉分布特征研究对南海南部15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研究发现,沉积物样品中的孢粉呈现以蕨类孢子为主,木本花粉次之,草本花粉最少的特征:1)木本花粉浓度和百分含量分布特征显示出高值区分布在距离海岸线及主要岛屿较近的位置,离海岸线越远,数值越低。其中,松属花粉可能来自南海北部周边山地,而热带高山雨林花粉的源区为其南部的婆罗洲(以东北部山区为主),由地表径流输运而来。低山雨林花粉在研究区的分布普遍偏少,这与其花粉颗粒小而致密有关,只能借助水流传播,且传播距离较短。热带低地雨林花粉分布特征表明花粉源区位于婆罗洲及纳土纳群岛等南海南部主要岛屿,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地表径流及河流。红树植物花粉主要来源是纳土纳群岛及婆罗洲的海岸带,且由表层洋流来运输。2)草本植物花粉在南海的分布普遍不高,且主要来源地为纳土纳群岛及婆罗洲,并以河流运输为主。草本植物中的禾本科花粉主要分布在南沙海槽及巽他陆坡附近,可能与婆罗洲与纳土纳群岛上广泛分布的农田有关。3)蕨类孢子浓度高值区分布在巴拉望岛西海岸,婆罗洲北部海岸的南沙海槽,这一区域孢子浓度大都大于800粒/g。巽他陆架及陆坡区浓度也相对较高,一般大于400粒/g。这种离岸越远数值越低的分布特征表明,蕨类孢子的主要来源是巴拉望岛,婆罗洲,南沙群岛也有部分贡献,传播途径为河流及洋流。蕨类孢子的孢粉含量分布呈现出与浓度相反的方式,即离岸越远数值越高。首先表明在南沙群岛上的植被类型中,蕨类植物占优势;其次,因蕨类孢子体积大密度小,容易随洋流进行远距离输运。芒萁属孢子的浓度和百分含量分布特征相同,呈现距离婆罗洲北部岸线越远,数值越低的趋势,表明相比于南沙群岛婆罗洲上的森林植被破坏比较严重。4)通过对研究区内,东北向和西南向的两个表层孢粉剖面研究发现,孢粉更容易沉积在具有较高周围地形的南沙海海槽中,使得孢粉向更远距离的传输变得困难,说明海底地形对孢粉的空间分布具有强烈的影响。2.CG2孔重建的LGM以来南海西南部植被演化及水文气候记录CG2孔106个层位的沉积物样品进行孢粉分析,并基于8个层位的浮游有孔虫~(14)C测年建立的年代框架,重建了南海西南部LGM来南海西南部植被演化。CG2孔的降水数据(蕨类孢子百分含量、海水剩余氧同位素和粘土矿物)可以很好的反映研究区内的水文气候变化。与邻近婆罗洲石笋数据代表的热带对流强度的变化趋势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南部水文气候在H1时期,发生重大转变,蕨类植物孢子含量明显降低,草本花粉含量增多,δ~(18)O_(seawater)值变重、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比值减小,均表明区内降水大幅减少。在进入全新世阶段后,区内降水稳步增加。根据现代松属植被的分布及松属花粉传输方式,将CG2孔松属花粉的浓度作为东亚冬季风强度替代指标。CG2孔松属花粉浓度与东亚冬季风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在末次冰消期期间,当AMOC关闭时,强盛的EAWM甚至可以跨赤道影响ASM。将CG2孔的水文气候数据与南北半球夏季风强度数据对比发现,在南北半球间的降雨在末次冰消期时存在“翘翘板”式的变化。在AMOC关闭,北半球变冷使得南北半球间温度梯度加大,EAWM增强,且与ASM产生跨赤道的联系,并推动ITCZ的向南移动,导致研究区内较为干旱的条件。现代ENSO的变化对南海南部的降水变化有显着影响,经对比发现,LGM以来,赤道太平洋ENSO-like状态也会影响南海南部的降水。尤其是末次冰消期时,El Ni?o-like状态可能是CG2水文资料逐渐响应AMOC陡峭变化的主要原因。植被的破坏能够减少陆地的蒸发量,从而降低研究区内岛屿上的对流降水。在末次冰消期时,海平面“扮演”植被破坏者的角色,影响植被分布的同时也减少了陆地降水。植被在冰消期海平面上升时期的破坏也可能是H1事件降水减少的一个因素。3.CB19孔重建的四万年以来南海东南部植被演化CB19孔86个层位的沉积物样品进行孢粉分析,并基于4个层位的浮游有孔虫~(14)C测年建立的年代框架,重建了南海东南部4万年来南海东南部植被演化的历史。研究结果表明,在MIS 3阶段,婆罗洲北部水热条件相对适宜,婆罗洲上植被的垂直分布结构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热带高山雨林、低地雨林、热带低山雨林和红树林均有分布,且覆盖面积保持相对稳定。MIS 2期时,虽然降水保持稳定,但气温大幅降低,热带高山雨林植被的扩张,压缩了热带低山雨林和低地雨林的生存空间。虽然海平面降低,但较短的陆架不足以为热带低山雨林和低地雨林提供足够扩展空间,同时陡峭的陆架破折地区,也严重影响了红树植物的生长。CB19孔孢粉数据中重复出现较高含量的高山雨林花粉与北半球高纬度的Heinrich事件相对应。通过与其位于热带地区的温度记录进行对比,发现热带高山林成分(以罗汉松属为主)的相对含量,能够用来作为热带地区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的有效指标,并揭示了赤道附近南海周边岛屿上的植被对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千年尺度的快速冷事件的响应模式。CB19花粉序列中,两个松属花粉的浓度峰值出现在25 ka和31 ka,与Heinrich事件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分别对应H2和H3,同时符合黄土记录的东亚冬季风强度变化,进一步验证了来自南海南部的松属花粉浓度可以作为东亚冬季风强度的指标。综上,通过对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样孢粉的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孢粉样品中,除松属来源较广外,其他孢粉主要来自南海南部以婆罗洲为主的岛屿,为CG2孔和CB19孔孢粉重建区域古气候、古环境演化提供孢粉来源的基础。两个柱样站位的松属花粉的浓度,是良好的冬季风强度指标,其高值与北半球高纬冷事件相对应。婆罗洲的植被以高山雨林向山下扩张的模式响应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冷。以蕨类含量为指标的降水数据显示,南海南部降水H1时期大幅减少,与南半球的降水增加相对应,表明ITCZ的向南移动,但其对北半球高纬冷事件的平缓响应,表现出El Ni?o-like状态对研究降水的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9-06-01)
田飞,王永,袁路朋,汤文坤[2](2018)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湖泊沉积记录的1800年以来气候环境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去两千年以来的气候变化与当今地球环境紧密关联,是研究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基础。浑善达克沙地地处亚洲季风与西风带过渡区,对气候变化敏感,其南缘湖泊群水文封闭、沉积连续,是古气候重建的理想区域。本项目选取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湖泊群中的查干淖尔(CGHT;115°30′33″E, 42°43′30″N)及桑根达来淖尔(SGHT;115°45′17″E, 42°39′40″N)为研究对象,获取短岩芯,利用AMS 14C及210Pb测年共同构建年代格架,结合粒度、磁化率、碳酸盐含量、总氮(TN)、总有机碳(TOC)、碳氮比(C/N)、有机质碳(δ13C)、氮(δ15N)同位素指标,综合重建1800年以来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湖泊的水文、生态状况、水位波动及对其反映的湖区气候变化。(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田飞,王永,迟振卿,刘瑾,江南[3](2017)在《内蒙古东南缘晚第四纪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内蒙古东南缘西拉木伦河上游刘家店河湖相剖面的粒度、磁化率、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重建该区35 ka BP以来的气候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MIS 3晚期(35.23~25.15ka BP)研究区气候条件总体温暖湿润,并伴有区域变干的趋势;MIS 2阶段(25.15~11.13 ka BP)气候整体寒冷干燥,但迭加有短暂回暖气候事件。剖面记录的末次盛冰期(LGM)出现于22.25~18.47 ka BP,此时气候极度干冷;MIS 2阶段迭加了两个短暂气候适宜期,分别出现于18.47~16.24 ka BP和14.72~11.13 ka BP。在11.13 ka BP前后研究区进入全新世,气候变得暖湿。刘家店剖面的气候记录与周边气候记录具有可对比性,揭示了区域上东亚夏季风进退具有一致性,并认为自MIS 3晚期以来东亚夏季风受北半球太阳辐射及冰量的共同驱动。此外,刘家店剖面记录揭示的千年尺度气候变化对典型气候事件具有一定的响应,推测这些千年尺度的季风强度变化可能与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相关。(本文来源于《地质力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刘锐[4](2017)在《宁绍—杭嘉湖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化与早期人类文明》一文中研究指出宁绍平原和杭嘉湖平原分处长江下游地区杭州湾的南北两岸。宁绍平原是东西向的狭长海岸平原,直面东海,海陆交互作用强烈,全新世经历了多次海水进退和气候冷暖/干湿的交替变化,海平面、海岸线及河道系统迅速变化。作为长江下游文化区中的3个子文化区之一,在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发育了被誉为“中华远古文明之光”的河姆渡文化,是稻作农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因此,宁绍平原是研究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环境变化和农业起源演化的理想地区。过去全球变化研究关注长叁角—杭嘉湖—宁绍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精细关系,其中有几个关键且颇多争议的问题:中国东部中全新世是否存在过高海平面?新石器时代文明的消失是否与极端气候事件相关联?稻作农业缘何发端于此?围绕关键科学问题,本文试图从不同的时空尺度还原宁绍平原河姆渡地区全新世“天——气候、地——环境、人——文化”的图景。在宁绍平原与杭嘉湖平原布局一系列钻孔,以取自河姆渡遗址区内的钻孔HMD13为主要研究对象,岩心底界达第一硬质黏土层,为全新世海相+湖相沉积地层;采用AMS-14C方法定年,获得精确的年代框架;综合分析多种古气候代用指标,包括:磁化率、粒度、黏土矿物、XRF Core Scanner元素数据、有机碳氮比值及有机碳同位素、生物标志物等,结合项目组成员所做的微体古生物化石(孢粉、硅藻)分析,建立起高分辨率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化序列;提取全新世的全球性气候变化事件、区域性海陆交互作用的沉积事件以及局地极端气候事件在本区的响应记录。不同尺度的气候环境:全新世气候波动的幅度可能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宁绍平原的生态和植被,万年尺度的全球性气候演化对于古文明影响是有限的;千—百年尺度的突变事件包括快速降温事件以及快速海进事件等,虽然是全球性的,但是区域性更强,对古文明影响很大。地貌和水文环境是区域性的,海陆交互作用主导:通过对系列钻孔的岩性和测年数据、元素地球化学数据(Ca、Mn)、遗址高程及年代等综合分析,构建起区域海平面变化历史。从冰消期~6.5 kaBP该区海平面一直持续快速上升,期间出现若干次短暂的缓慢上升或停滞期;6.5 ka BP左右出现较长时间的停滞期;此后~5 kaBP,缓慢上升;5 kaBP左右海退,之后逐渐升高到现今海平面高度。全新世最适宜期在本区并未与高海平面相对应。对于人类聚落及农业起源和发展,局域环境尤为重要,包括了生态环境和极端环境:在精细定年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微体古生物、沉积学、地球化学等证据指示了百年—十年尺度的风暴潮(8.0kaBP、4.2kaBP)及洪水(6.5kaBP、6.2 ka BP)等极端气候事件。结合前人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众多新石器时代文明遗址的研究成果,梳理了河姆渡文化序列。系统地阐述该地区水文、地貌、生态环境演化及其古文化响应,尤其关注极端环境下的聚落变迁和农业起源发展的时空格局。7 ka BP入侵至浙闽丘陵北沿的海水开始消退,河姆渡一带在宁绍平原上最先出露成陆,姚江河谷也成为最先有人类居住的地区;7~5.9 kaBP杭州湾两岸为深河口海湾所隔绝,5.8~5.2 kaBP海平面停滞、沉积速率增大使得海湾变窄,北向南的文化单向渗透发生;5 kaBP钱塘江河口基本与长江河口分离,杭州湾主体形成,姚江改道东流,河姆渡出露,海水上溯,河姆渡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南退浙闽丘陵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古文明趋向于从独立微生境向更为融合、更为广阔的生境发展。农业是气候环境与人类文明耦合的佳作。尽管独立的农业发展与人类自身文明程度的增长密切相关,但是大范围、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必然受到大尺度自然因素即气候因子的影响,至于影响比重多大,仍需要深入的环境考古学研究。(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8-02)
杨光林[5](2017)在《达里湖17.8-6.8ka BP期间的水位演化及古气候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选取达里湖西北岸一个典型湖相沉积剖面(DLB),测试了13个样品的光释光(OSL)年代,建立了该剖面的年代序列(17.8-6.8 ka BP);同时,还分析了该剖面沉积物的粒度、烧失量、色度、元素、孢粉及介形类等环境代用指标,并对各指标的环境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重建了末次冰消期-中全新世早期达里湖的水位演化及古气候环境。结果表明:在17.8 ka BP前后,该沉积剖面由以砾石为主的冲洪相沉积转变为以砂组分为主的湖相沉积,指示着达里湖进入了相对高水位时期。在17.8-13.5 ka BP和13.1-12.2 ka BP期间,剖面沉积物以细砂组分为主,易溶元素的含量相对较高,暗示着这两阶段相对较高的湖泊水位。这两个阶段沉积物中的孢粉含量以草本植物为主,有机质和碳酸盐的含量和色度a*值相对较高,暗示着该地区气候的转暖。这表明17.8 ka BP以来的湖泊水位升高很可能是由于自末次盛冰期进入末次冰消期后气温升高使得流域山地冰雪的大量消融所造成的。但是,在末次冰消期的13.5-13.1 ka BP和12.2-11.8 ka BP期间,该剖面沉积物的中值粒径显着增大,难溶元素SiO2的含量显着升高,布氏土星介的丰度相对较高,指示着达里湖的水位显着降低。这两阶段沉积物中的孢粉、有机质、碳酸盐的含量显着降低,色度L*值相对较高,暗示着显着冷干的气候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记录相比,可发现这两个时期大致对应着两次仙女木时期事件。因此,这两个时期显着降低的湖泊水位很可能是仙女木时期较低的气温使大量的区域水储存在了流域山地冰雪中所引起的。从11.8 ka BP开始,该剖面沉积物的中值粒径再次显着减小,易溶元素的含量明显升高,指示达里湖水位的再次升高。在11.8-7.6 ka BP期间沉积物中有机质和碳酸盐的含量值明显升高,孢粉的含量亦显着增加,这暗示这一时期的湖泊水位升高是由于进入全新世后区域气候转暖、有效降水增多所造成的。进入中全新世后(7.6-6.8 ka BP),该剖面沉积物中值粒径降低到了整个剖面的最小值、而粘土含量达到了最高值,这指示着达里湖水位达到了本研究时段的最高值。该阶段沉积物中木本植物的孢粉含量占绝对优势,有机质和碳酸盐的含量均显着升高,这表明该时段的气候更为温暖、有效降水快速增加,从而使达里湖水位达到了最高。与附近区域典型湖泊及全球气候变化记录对比发现,17.8-6.8 ka BP期间达里湖的水文演化记录与其他湖泊有一定的可比性。在末次冰消期的两次仙女木事件,达里湖水位表现出快速而显着的降低变化,这反映了气温变化对湖泊水位的显着影响,也暗示着末次冰消期期间(17.8-11.8 ka BP)达里湖水位的升降主要与气温控制的山地冰雪消融有关;而进入全新世后,尤其是7.6-6.8 ka BP期间由于该地区的冰雪已基本融化,这一时期达里湖水位的变化则主要受季风影响的降水变化的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7-05-01)
万晓樵,吴怀春,席党鹏,刘美羽,覃祚焕[6](2017)在《中国东北地区白垩纪温室时期陆相生物群与气候环境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历史中生命与环境不断发生更替,先后形成寒武纪生态系统、古生代生态系统和现代生态系统。地域上,又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中生代以来,中国以陆地生态系统为特色。东北地区发育以松辽、嘉荫盆地为主的大型白垩纪沉积盆地,以及冀北、辽西和内蒙古东部盛产热河生物群的火山-沉积盆地。白垩纪先后发育有热河生物群、阜新生物群、松花江生物群和嘉荫生物群。该地区白垩系是建立中国陆相地层格架的标准,依据不同生物群发育及气候演化阶段,自下而上被划分为下白垩统冀北阶、热河阶和辽西阶,上白垩统农安阶、松花江阶和绥化阶。基于松科1井多重地层学研究,完善了包括磁性地层、天文地层、同位素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和定量地层学为主的中国晚白垩世陆相年代地层的标准,还使其达到与国际地层表的对比。通过生物群的宏观演化,探讨了中国东北地区白垩纪环境与气候的演化规律,明确了晚白垩世的2次重大湖泊事件。其中,湖泊咸化问题得到深入研究,从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角度为松辽湖盆的海侵活动提供了可靠证据。化石与地化记录揭示,当时全球高海平面的影响可能波及松辽盆地,海水短暂地侵入湖盆,带入海相生物,引发海水咸化、δ~(13) Corg异常和有机质大量埋藏。这些记录可与全球高海平面地层对比。嫩江组下部海侵印记最为明显,其背景与第3期大洋缺氧事件(OAE 3)极为相近。松辽盆地的环境演化既受制于区域性构造作用,也受控于全球气候的影响,更代表了白垩纪温室时期的东亚陆地表现。(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7年01期)
张梅,张行勇[7](2016)在《黄土中寻找气候环境演化的“印记”》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的一个上午,在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我们见到了刚刚从西藏出野外采集二氧化碳样本回来的周卫健院士。她介绍,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地区采集二氧化碳样本,是为了更好地研究气候环境变化的自然规律和人为影响,为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思路。这正是基础科(本文来源于《陕西日报》期刊2016-08-14)
魏海成,樊启顺,安福元,山发寿,马海州[8](2016)在《94–9ka察尔汗盐湖的气候环境演化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依托柴达木盆地中东部察尔汗盐湖沉积中心102 m长钻孔(ISL1A)岩芯,应用AMS14C和不平衡U系测年方法建立了年龄-深度框架,对岩芯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影响察尔汗盐湖沉积物化学组成的2个主控因子:入湖径流量因子和湖泊蒸发量因子,结合孢粉、粒度、沉积物中石盐含量等环境代用指标,分析讨论察尔汗盐湖晚更新世湖泊波动与环境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察尔汗古湖在晚更新世经历多次淡化期和咸化期,94–52 ka期间察尔汗古湖为微咸水-半咸水湖,湖泊入湖径流量较大,湖区植被为草原/荒漠草原植被;约52 ka各指标均反映了察尔汗古湖环境发生了显着变化,湖泊入湖径流量减小,蒸发量增加,湖泊由咸水湖退缩演化为盐湖,湖区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演替为荒漠草原/荒漠。34–24 ka期间察尔汗盐湖入湖径流量增加,湖泊有所扩张,但湖水盐度较高;24–9 ka期间在冷干气候背景下,湖泊退缩演化为干盐湖。环境指标所指示的察尔汗盐湖波动演化过程得到了柴达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其他环境变化记录的支持。(本文来源于《地球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杨宗园[9](2015)在《220 ka BP以来大同盆地气候环境演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同盆地地处我国东亚季风影响的北部边缘,第四纪以来盆地内发育厚层的河湖相地层,其上覆盖风成相马兰黄土或全新世地层。其蕴含着丰富的气候环境变迁信息,是研究气候环境变化的理想场所。通过对盆地中沉积剖面地层的广泛考察,选取盆地中桑干河流域附近的一个典型剖面(标注为DT剖面)作为研究对象。以ESR测年手段为基础,结合沉积速率模式建立剖面的年代序列,以磁化率、碳酸盐含量、粒度和地球化学元素为气候代用指标,重建了220 ka BP以来大同盆地气候环境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区域环境变化与全球变化的一致性,并得到以下结论。(1)220 kaBP以来,大同盆地气候变化不稳定。其中:中更新世(220-199 ka BP)时段,盆地的低洼处发育河湖相沉积,地势较高的黄土区发育古土壤S2,气候温暖湿润;中更新世(199-138 ka BP)时段,盆地中地势较低洼处发育灰绿色、锈黄色的湖相地层,地势较高处堆积黄土L2,气候干燥寒冷;末次间冰期(138-71 ka BP)时段,盆地中地势低洼处发育湖相沉积,地貌部位较高处发育S1层古土壤,气候温暖湿润;末次冰期(71-11 ka BP)时段,盆地在不同的地貌部位上以发育马兰黄土L1为主,未见古土壤层,气候寒冷干燥;全新世(11 ka BP至今)时段,盆地气候经历全新世早期的干冷气候、中期的温湿气候、晚期的干旱气候波动,特别是3.0 ka BP来气候变化不稳定,总体上向干旱化方向发展,逐渐接近现代气候状况。(2)220 ka BP以来的中更新世—晚更新世期间,上述4个大的时段内,期间仍存在次一级的气候波动现象,全新世以来气候逐渐向暖干化方向发展,并逐渐接近现代气候状况。大同盆地这种气候变化的阶段和气候事件与全球南极冰芯、深海氧同位素以及我国北方萨拉乌苏河地区、岱海等地揭示的气候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反映本区气候变化是全球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的响应。(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5-06-01)
王永明[10](2015)在《渤海湾西岸QG01孔全新世早中期古气候环境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位于渤海湾西岸北部的QG01钻孔(地理坐标:E117°43′38″,N39°16′30″)沉积物为基本研究材料,总结了沉积物粒度特征、粘土矿物分布和含量变化,并结合光释光年代学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渤海湾西部晚更新世自全新世中期的气候环境变化特征和过程,得出结论如下:1.QG01孔全新世以来受河流供给以及海平面的变化的影响沉积速率呈现叁个阶段变化,分别是:18-8.5ka陆上河流控制的低速率沉积;8.5-5.4ka海平面上升和河流进积共同作用的中等速率沉积,5.4ka至今河流供给加强的高速率沉积。2.研究区在全新世经历了一次明显的海陆更替过程,由洪泛平原相、潮滩相过渡到叁角洲相,其沉积环境的演化是海平面变化和河流进积综合作用的结果。早期主要受海平面控制,中晚期主要受河流进积作用控制,特别是黄河叁角洲对海岸变迁的控制。3.本区粘土矿物组合形式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脱石。四种粘土矿物的含量以及伊利石KI指数在垂向上的变化特点显示7.2-5.6ka间研究区可能有来自黄河的物质混入。4.(伊利石+绿泥石)/(蒙脱石+高岭石)的比值可以作为古气候演化的替代指标,结合伊利石KI指数能够反映出古气候演化的冷暖周期。古气候演化替代指标的M-K检验结果显示:末次盛冰期结束后至早全新世,研究区经历了一个逐渐的升温过程,其中14-8.5ka BP升温最为显着。进入全新世早中期升温趋缓,期间(8.3-7.9ka BP)有一次不太显着的降温事件,但是没有改变升温的总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5-05-01)
气候环境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过去两千年以来的气候变化与当今地球环境紧密关联,是研究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基础。浑善达克沙地地处亚洲季风与西风带过渡区,对气候变化敏感,其南缘湖泊群水文封闭、沉积连续,是古气候重建的理想区域。本项目选取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湖泊群中的查干淖尔(CGHT;115°30′33″E, 42°43′30″N)及桑根达来淖尔(SGHT;115°45′17″E, 42°39′40″N)为研究对象,获取短岩芯,利用AMS 14C及210Pb测年共同构建年代格架,结合粒度、磁化率、碳酸盐含量、总氮(TN)、总有机碳(TOC)、碳氮比(C/N)、有机质碳(δ13C)、氮(δ15N)同位素指标,综合重建1800年以来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湖泊的水文、生态状况、水位波动及对其反映的湖区气候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候环境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1].杨再宝.南海南部孢粉分布特征及其对周边地区4万年来气候环境演化历史的指示[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
[2].田飞,王永,袁路朋,汤文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湖泊沉积记录的1800年以来气候环境演化[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3].田飞,王永,迟振卿,刘瑾,江南.内蒙古东南缘晚第四纪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化[J].地质力学学报.2017
[4].刘锐.宁绍—杭嘉湖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化与早期人类文明[D].南京大学.2017
[5].杨光林.达里湖17.8-6.8kaBP期间的水位演化及古气候环境[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
[6].万晓樵,吴怀春,席党鹏,刘美羽,覃祚焕.中国东北地区白垩纪温室时期陆相生物群与气候环境演化[J].地学前缘.2017
[7].张梅,张行勇.黄土中寻找气候环境演化的“印记”[N].陕西日报.2016
[8].魏海成,樊启顺,安福元,山发寿,马海州.94–9ka察尔汗盐湖的气候环境演化过程[J].地球学报.2016
[9].杨宗园.220kaBP以来大同盆地气候环境演化的初步研究[D].山西大学.2015
[10].王永明.渤海湾西岸QG01孔全新世早中期古气候环境演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