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推广怎么做

图书推广怎么做

一、小议如何做图书宣传(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通[1](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唐泽邦[2](2021)在《近十年国内音乐类图书选题策划研究 ——以上海音乐出版社和安徽文艺出版社为考察对象》文中认为音乐图书是承载音乐知识和音乐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之一,与音乐相关的文字、图像、谱例、音视频信息皆可用图书的形态实现记录、保存和传播的目的。在出版现代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背景下,图书的内容生产与形态建构无比依赖于编辑的选题策划行为,选题策划行为深刻影响着图书编辑与出版工作,决定着图书发行与销售的效能产出,成为编辑核心职能的关键体现。自2009年前后我国出版业开始全面推行体制改革起,国内各大出版社及时响应上层政策,纷纷朝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转型,其中也包括经营音乐图书出版业务的各类出版机构。本文选择了国内两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出版机构作为研究和考察的对象,分别是以专业音乐出版社为代表的上海音乐出版社和以地方文艺出版社为代表的安徽文艺出版社。基于2009-2019年出版业全面体制改革的行业背景下,以音乐类图书的选题策划行为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收集相关选题资料信息,对两家出版社的组织架构、编辑人员、选题数据和选题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剖析,最终对现代传播语境下音乐编辑的职能及效能所在产生新的认知。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对选题策划的词源、概念、内涵与外延等作出阐释,并总结了在编辑出版工作中撰写选题策划书的格式与标准,分析了影响选题策划的内外五大因素。第二章针对音乐类图书的特殊性进行讨论,分别从音乐本体的特殊性、音乐文本的特殊性以及音乐出版物载体的特殊性三个面向予以说明。第三章是对两家出版社的相关情况作出介绍,包括出版社的背景概况、选题相关数据展示与分析。第四章从两家出版社的组织架构、人员构成、策划方式、选题战略以及案例解析五个维度入手,深入剖析建构起选题策划工作的立体画像,从而概括出各自的特征与规律。第五章则将选题策划放置在文化视野下考察,以文化选择观作为指导,思考音乐图书的选题策划作为一种编辑的有意识行为,在社会音乐文化传播中所发挥的效能与价值。

鞠贺[3](2021)在《辽朝佛教信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佛教是辽朝的主流宗教信仰。佛教在辽朝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并对辽朝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此文主要以辽朝佛教自身的发展脉络、面貌、特点、影响以及在辽朝流行并产生重大影响的佛教观念为研究对象,探讨辽朝佛教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独特之处及历史意义。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在绪论中,主要通过梳理学术史,总结前人研究尚存在的薄弱之处,并对全文的创新点、难点以及写作思路进行说明。第一章,辽朝佛教的渊源与发展分期。辽朝佛教主要来源有四:分别为唐五代、渤海、回鹘和天竺。辽朝佛教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太祖、太宗时期为滥觞期,世宗、穆宗时期为瓶颈期,景宗、圣宗时期为上升期,兴宗至辽末则为鼎盛期。鼎盛期的辽朝佛教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第二章,辽朝佛、菩萨崇拜与信仰。辽朝的佛、菩萨信仰特点不同于北朝和隋唐。在佛信仰与崇拜方面,辽朝最流行的是释迦佛信仰,其次分别为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和阿閦佛等。在菩萨信仰与崇拜方面,最受辽朝推崇的是观音菩萨,以下依次为弥勒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和地藏菩萨等。辽朝的菩萨信仰呈现出了密教化的倾向。第三章,辽朝佛教宗派。佛教八大宗派在辽朝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态势。唯识宗、净土宗始终流行;天台宗、密宗、华严宗和律宗在辽后期崛起;禅宗和三论宗则始终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除禅宗和三论宗外,辽朝佛教各宗派分布普遍较为广泛,且均有在南京道流布的迹象。在辽朝不同的信众群体中均存在“兼奉诸宗”现象,对佛教发展意义非凡。第四章,辽朝主要佛教观念。末法观念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转轮王观念和弥勒下生观念风行于辽朝。末法观念的流行不但影响了辽朝佛教各宗派的发展态势,还在客观上造就了辽朝佛教的兴盛局面。部分辽帝以转轮王塑造自身形象,辽朝佛教信徒也多视辽帝为转轮王,加强了佛教信徒对辽帝的好感。伴随着末法观念的流布,弥勒下生观念崛起,并发挥了巨大的潜在影响。第五章,辽朝佛教信仰的影响。佛教使不同信众群体的精神世界受到不同的影响。而对于辽朝政治、经济和文化而言,佛教发挥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种双重影响尤其表现在政治、经济方面。在结语中,除对全文进行总结外,也突出了辽朝佛教在整个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同时指出“辽以释废”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佛教信仰增强了辽朝境内各族对辽朝的认同心理。

何鹏[4](2021)在《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文中提出贫困是与人类发展始终相伴的话题。为摆脱贫困,人们致力于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多角度探讨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经历萌芽—起步—探索—推进—深化发展历程,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和扶贫开发项目的持续实施推进,各级政府、社会主体、市场力量广泛参与文化扶贫,我国极度贫困人口迅速下降。然而,在中国农村特定的场域,文化因素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结构、经济基础、社会构成等,导致了多重要素并存、相互交织影响的“结构性”贫困。应对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贫困交错,物质贫困和文化贫困并存,贫困代际传递凸显等深度贫困问题成为文化扶贫的题中之义。同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通过文化扶贫手段消除贫困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在梳理文化扶贫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文化扶贫实践进行中外考察,探究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环境,借助典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实证考察,探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结构性问题,探索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文化扶贫政策路径,为进入新时期的文化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尝试与现实参考。在理论层面,本文重点关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理论基础和政策适用场域研究。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方面,对照贫困概念的经济学阐释,在梳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和贫困地区的内涵基础上,对贫困概念进行文化学阐释,重点关注“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概念辨析,论证了“文化贫困乃经济贫困之根源”等核心命题。在文化扶贫的基础理论方面,尝试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文化扶贫进行阐释,明确了文化扶贫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公共性,具备制度变迁特征,具有典型的空间适用特征等。总结文化扶贫“扶智说”“扶志说”与“文化精准扶贫说”三类的政策界说,阐述文化扶贫可以治愚、可以消除贫困文化和可以协同经济扶贫等政策功能。借助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域外反贫困理论,重点分析了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融合以及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等基础问题,建立起文化扶贫研究的一个分析框架。在文化扶贫适用方面,归纳出贫困地区的类型,描绘出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安贫守旧的人生观、物化功利的价值观、闲暇无意义的时间观、非理性的“面子”消费观等贫困文化图景,及其呈现出来的亚文化体结构化、贫困文化遗传性、贫困要素体系化等文化特征,明晰了贫困文化“从个体到群体”与“从群体到个体”的浸渍作用机理。在实践层面,本文通过考察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措施,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文化扶贫实践“文化教化与动员—经济扶贫的辅助—文化扶贫探索起步—文化扶贫多元融合”的发展阶段,厘清中国文化扶贫政策的变迁历程。聚焦贫困地区作为文化扶贫的特定研究场域,分析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文化困境和现行文化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1)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2)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3)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选取湖北省黄冈市为样本,从公共政策视角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进行实证考察,总结黄冈在文化生产能力、供给能力、保障能力和发展动能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探索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两类政策路径。总结黄冈文化扶贫案例的特色与经验,并从中提取可供复制的政策价值启示。全文对文化扶贫作出以下基本判断:(1)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2)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3)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4)文化扶贫政策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新时期优化文化扶贫政策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形成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总体策略。

史子英[5](2021)在《面向政府应急管理的情报服务研究》文中指出当前“风险社会”的大环境下,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也经受着考验。情报拥有着“耳目、尖兵、参谋”的作用,在面向政府应急管理的预防、处理和恢复方面的作用也开始受到重视。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网络调研法,以2019年新冠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背景,选取了24个图书情报机构,对其面向政府应急管理的情报服务现状进行了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并进行了情报服务机制的构建。本文共分为六部分对面向政府应急管理的情报服务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为研究绪论。主要对面向政府应急管理的情报服务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为概念和理论的说明。主要对突发事件的概念、政府应急管理的概念、情报服务的概念以及图书情报机构的情报服务方式进行定义和概念引用,并且介绍了本次研究用到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研究重点的开始。以“新冠肺炎”事件为调研背景,对我国政府应急管理中情报服务的现状及其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指出其存在的缺失和不足。第四章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分析了影响情报服务的原因,并以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构建了面向政府应急管理的情报服务机制。第五章提出了更好展开面向政府应急管理的情报服务的对策建议,以期提升面向政府应急管理的情报服务水平,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发挥图书情报机构的重要价值。第六章对于本篇研究进行了总结。

张婷[6](2020)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和媒体融合的发展,出版物的内容、形式、载体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互联网行业的崛起也为数字出版行业激发了更多的活力与生机。大学出版社既要发展传统出版,又要在数字出版领域谋求利益,通过自身创新开发新的出版市场是当前大学出版社必须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展历史悠久,在传统出版发展的同时,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探索和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出版对于出版社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出版社数字出版发展的动力和机遇在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出版行业数字化的转型、市场拓展、出版社自身内容资源的优势和数字出版阅读的快速发展。目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发展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分别为包括电子书、有声产品、知识社群等在内的大众类数字出版模式,包括数字教材、独秀学堂APP在线教育辅助产品、视频课程类产品的教育类数字出版模式,以及包括专业数据库、国际化多语种专业内容平台的专业类数字出版模式。在数字出版发展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困境,一是顶层设计不足,资源调配和发展方向不太明确导致产品品牌性不足;二是缺乏资金扶持和分配不均的情况;三是数字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四是受技术薄弱影响数字出版产品创新性不足;五是数字出版产品的广泛性导致产品未能精准定位用户群体,缺乏专攻市场。对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而言,要根据自身优质的内容和品牌优势多举并进优化数字出版发展。以优化顶层设计为前提,吸引资金投入和培养与引进人才是发展途径,加强技术合作与开发是核心力量,细分市场受众是关键。出版社只有客观科学地正视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优化,才能推动出版社数字化发展更快更好地完成。

牛鸣昊[7](2020)在《民国太原县晋祠镇乡村建设试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民初,山西农村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社会经济凋敝、乡村基层组织混乱、社会秩序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阎锡山政府为解决乡村问题,于1917年开始施行村政建设,在1920年代获得了“模范省”的称号。太原县作为当时施行村政建设的第一批试点县,太原县知事欧阳英在晋祠镇成立古唐自治模范村,并将其打造成全国知名的自治模范村。1930年代,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和太原植社在晋祠地区设立了农村建设实验区,此外由严慎修主持的山西乡村建设会亦在晋祠镇搞起了乡村建设实验。基于此,选取民国时期山西太原县下的晋祠镇为时空场域,以晋祠镇的乡村建设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此地社会各界的乡村建设过程,呈现出较为完整的历史赓续景象,打破学界对山西乡村建设研究的固定化认识,更客观地认识山西乡村建设过程,从而作出公允的评价。通过对民国太原县晋祠镇乡村建设的过程路径研究发现,山西的乡村建设有两条线索并行:一是政府主导的村政建设,一是社会团体主导的乡村社会改造活动,两者是一个动态且连续的互动过程。民国山西乡村建设在不同的阶段其侧重点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根据其主导力量、建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官办村政型、社会事业型和教育引导型。山西乡村建设的过程主要有以下特点:以点带面,参与主体广泛;政府主导为主,社会团体参与为辅;以官治促民治;乡建活动赓续不断;注重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从制度设计上来看,政府主导的村政建设是一场乡村自治实践,社会团体在乡建过程中提出的多种乡村建设方案为挽救乡村破产提供了可能。从实践层面上来说,山西省是真正实践过地方自治的,且政府、团体动员乡村资源和培养人才的深入程度远远超过其他省份。从乡村现代化角度看,其将现代化民主政治、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医疗卫生、现代化生产方式等因素注入农村,使传统封闭的乡村民众体验到了具有现代化因素的社会环境,从无到有,这本身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张卉[8](2019)在《中国舞蹈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舞蹈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行为在中国古代已经出现,但中国舞蹈产业的提出已经是21世纪初的事情。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文化体制改革也拉开了序幕,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工作持续推进,面临着创作生产、管理运营走市场化道路的问题。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政策、文化市场管理政策的陆续颁布,为舞蹈产业的发展构建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舞蹈创造了更多的呈现方式,拉近了舞蹈艺术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总体而言,中国舞蹈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舞蹈演出业、舞蹈出版业、舞蹈培训业、舞蹈用品业等越来越多的舞蹈产业形态出现并进行着积极探索。不过,相较于实践领域的繁华,舞蹈产业理论研究尚显不足。对于舞蹈产业的定义、分类、特征等基本问题众说纷纭,缺乏规范解释;舞蹈产业中现存的现象与问题、如何保持舞蹈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与分析。本篇论文以中国舞蹈产业最基本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策略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切入对象,对其进行梳理、概括、分析与总结。本论文包括四章:第一章对中国舞蹈产业的概念、内容、特征做出阐释,以建立对舞蹈艺术与产业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转换以及基本认识;第二章主要考察中国舞蹈产业自古至今的发展轨迹与演变过程,以凸显影响舞蹈产业在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因素;第三章从政策环境入手,分析政策对演出市场、院团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消费者培育四个方面产生的影响;从舞蹈产业自身入手,分析舞蹈演出业、舞蹈出版业、舞蹈培训业、舞蹈用品业、舞蹈内容保存业的发展现状,从中归纳出问题与建议,以小见大描摹出中国舞蹈产业的整体样貌;第四章主要探究如何保持中国舞蹈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尝试提出生产以内容为王,传播以互联网为平台,服务以大众为本的发展策略。作为艺术产业的后发国家,中国舞蹈的产业化探索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关于中国舞蹈产业是什么,有什么,如何发展以及如何解决发展过程中已出现的问题,在当前已表现出不可忽视的研究必要性,并且十分有必要对产业化的实践探索做出理论回应与学术建设。

李豪[9](2015)在《《唐大诏令集》研究》文中提出《唐大诏令集》一书由北宋宋绶辑录、其子宋敏求编纂而成。此书分门别类收录有唐一代诏令,是研治唐史的一部重要典籍。但至今,学界对此书却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有基於此,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唐大诏令集》进行了全面的探讨。第一,《唐大诏令集》之编撰研究。论文在制诏总集编撰传统的视野下,结合宋氏父子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对《唐大诏令集》成书的原因、过程及意义作了合理的阐释。同时,论文又对《唐大诏令集》悬而未决的史源问题作了合理的分析,认为唐《实录》、唐人别集、唐代官文书及《唐年补录》是《唐大诏令集》的主要史源。第二,《唐大诏令集》之版本研究。论文对明清以来《唐大诏令集》诸藏本之流变作了详细的梳理,同时又对其现存主要版本之源流关系作了可靠的分析。第三,《唐大诏令集》之辑佚研究。通过参考宋代类书(《文苑英华》、《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徵引之文字,论文对《唐大诏令集》之佚篇进行了辑补;在此基础上,又对其类目作了补正。第四,《唐大诏令集》之价值研究。论文从史料价值及校勘价值两方面对《唐大诏令集》的价值作了探讨。《唐大诏令集》的史料价值有两个重要特征:一、唯一性,《诏令》中完整地保存了六百余篇他书不载或仅节录之诏令。二、原始性,《诏令》中所载诏令之史源均要早於《旧唐书》。论文又结合个案研究对《诏令》之史料价值作了具体而微的分析,并利用《唐大诏令集》对《旧唐书》徵引之诏令作了校订。第五,《唐大诏令集》之传播研究。论文探讨了《唐大诏令集》的散佚时间,论述了《唐大诏令集》在传播过程中性质的变化以及其对目录学的影响。第六,《唐大诏令集》之校勘研究。论文在评议清代以来学者们校勘《唐大诏令集》之成果的基础上,广泛地采用《旧唐书》、《册府元龟》、《文苑英华》等文献对此书重新加以校勘,撰写校记千余条,并厘正《唐大诏令集》繋年数百处。论文以文献学研究为主,同时结合学术史、文化史之研究,对《唐大诏令集》进行了动态、系统的考察,可为今後《唐大诏令集》之整理以及唐史之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宗树兴[10](2010)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文中认为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中国义务教育才真正走上了法制化之途。在随后的近20年间,中国政府和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克服了难以置信的困难,终于实现了这一宏伟目标,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1986《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就是以《义务教育法》的提出、酝酿、形成、制定、执行和修订的过程为对象进行梳理,对这一立法和实施过程给以历史性描述和研究。此举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解决当今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有利于促进教育法治的整体建设并丰富教育史和教育法学学科内涵。本论文主要解决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义务教育立法的原因和演化过程;二是义务教育立法如何影响了义务教育进程,即二者的互动关系。研究依照时间顺序,以《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立法准备、立法过程、执行过程为线索,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为背景,描述和分析党政机构、社会团体、个体等对这一立法活动的贡献,着重梳理了各个阶段与义务教育立法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体系的演变过程。论文(不含前言)分为五个部分:第一,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第二,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第三,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第四,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第五,1986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本研究在方法设计上遵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历史法,以史料为基础,突出了历史是人类活动的记录。首先,把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现象之一来分析研究,它由经济基础以及人们的社会实践决定、实现和承载。其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置于集社会背景、经济发展、历史演化、法制环境、个人和团体影响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前提下,运用社会学方法,对这一社会现象(法律现象)进行细致分析,最终形成一个构成论框架,避免孤立地叙述这一立法和实施现象。再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紧密地与义务教育的发展结合起来,去找寻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与义务教育事业的关系,即从义务教育立法与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相互激荡、回应的角度去把握这一立法现象。1986年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研究,既考虑了我国义务教育立法的独特性:是中国的教育立法而非他国;是教育立法,遵循教育规律而非其他领域规律;又注意了法理学分析与国际比较研究。在这种共性与特性的互动中,寻找这一教育立法和实施历史事件背后的规律,从而对现实发挥借鉴作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986年《义务教育法》立法是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探索之后,在总结义务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并创制的。该法创制前,我国普及教育事业经历了发展混乱和无法可依以及人治造成的低迷时期,从惨痛教训中逐步认识到义务教育立法和教育法制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我国初等义务教育普及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而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层次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使得我国义务教育事业走上了快速、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立法的过程既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教育法制化建设的需要。在执法实践中,我国又逐步完善和修订这一法律,使之更好地发挥其保护和促进公民义务教育权利实现的作用。在立法过程中,尽量做到了立法程序完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集思广益、民主参与的精神,但也存在立法之前的调查研究不够,国家行政机关作为法律主要制定者的不妥,议案草拟和审议过程中缺乏底层的参与者,配套条款公布的不及时,监督机制的缺失等问题。在立法内容上,《义务教育法》体现了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立法内容具有前瞻性、原则性和简约性。存在的问题是立法的重心过低,对于各级人民政府权力约束表现为单向性。在执法过程中,《义务教育法》调动了地方办学积极性,推动了义务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但是,经费问题成为困扰义务教育诸多方面实施效果的主要障碍,义务教育的投资、管理和统筹层次低成为《义务教育法》实施质量的障碍。综合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订立、实施与修改完善过程以及对该法的分析,并比较中外义务教育法制化路径,对于未来包括《义务教育法》在内的教育法制建设,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要突出全国人大立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采用人大立法;尽量提升教育立法的层次,并从数量上减少、重要性方面降低行政部门《意见》、《规定》、《纲要》等低层次法规的作用;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尽可能地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人大代表提供表达观点和意见的舞台;逐步培养人们,特别是基层民众参与教育立法的意识,并创设其参与机制;要完善立法前的科学调查,完善草案的审议程序和法案的监督程序;适当借鉴欧美国家的立法思路,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立足现实,注意责、权、利的平衡。以便创制更为完备的义务教育法律,保护和促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小议如何做图书宣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议如何做图书宣传(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一、边郡管理系统
        二、内郡管理系统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一、工类
        二、矿业类
        三、商业类
    第二节 军事类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一、农林类
        二、水利类
    第四节 畜牧类
    第五节 仓储类
下编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引用谱录简称
参考文献
职官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2)近十年国内音乐类图书选题策划研究 ——以上海音乐出版社和安徽文艺出版社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背景介绍
    第二节 选题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三节 选题相关文献综述
        一、期刊文献
        二、硕博学位论文
        三、论着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地考察法
        三、数据分析法
        四、比较分析法
第一章 选题策划的相关概念释义
    第一节 “策划”词源与演进
    第二节 从“选题”到“选题策划”
    第三节 选题策划的内涵
        一、编辑流程观下的选题策划
        二、选题策划狭义说
        三、选题策划主体说
    第四节 选题策划的外延
    第五节 图书选题策划的形式与写作标准
        一、选题策划的呈现形式——选题报告
        二、选题报告的形式与标准
    第六节 影响图书选题策划的因素
        一、外部社会环境因素
        二、内部环境因素:选题策划相关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音乐类图书的特殊性
    第一节 音乐本体的特殊性
        一、非实在性
        二、超时间性
        三、非语义性
    第二节 音乐文本的特殊性
        一、乐谱:建构音乐文本的特殊性所在
        二、其他媒介:光、电、二维码
    第三节 音乐出版物载体的特殊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考察对象相关情况概述
    第一节 社况简介
        一、国内音乐出版头部标杆:上海音乐出版社
        二、文学艺术出版地方翘楚:安徽文艺出版社
    第二节 相关数据分析
        一、数据来源:样本有限前提下保证信息准确
        二、分析方法:题名、种类、思路、结构四大维度切入
        三、图表展示与分析:窥见两社近十年音乐图书选题结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家出版社的选题策划相关情况分析
    第一节 组织架构:产品研发中心制和独立工作坊制
        一、上海音乐出版社:以产品研发为中心的集约化管理
        二、安徽文艺出版社:开展工作坊式的音乐图书编辑业务
    第二节 编辑人员:岗职晋升与复合型养成
        一、上音社:技术编辑和策划编辑分类设置
        二、安徽文艺:编辑复合一体化管理
    第三节 策划方式:选题交办与自主策划并存
    第四节 选题战略:项目引进与自主研发,不断强化品牌特色
        一、上音社:持续吸纳外文选题,加强选题的长线研发
        二、安徽文艺:做有地域特色的音乐大众图书
    第五节 在资源与读者中架起桥梁:选题策划优秀案例解析
        一、产品使用场景化精准定位:小小笔记本也能焕发新生
        二、平行横向推进法:铸造上音社的“百年老字号”
        三、读者年龄层细分:看见中老年群体的歌唱热情
        四、背靠超级IP:开辟国内迪士尼音乐书系新蓝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音乐文化选择观下的编辑效能思考
    第一节 音乐编辑的价值判断与文化选择观
    第二节 音乐编辑行为的职能体现及效能思考
        一、贮藏与传播音乐文化
        二、职能把关与效能激发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辽朝佛教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辽朝佛教的渊源与发展分期
    第一节 辽朝佛教的渊源
    第二节 辽朝佛教的发展分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辽朝佛、菩萨崇拜与信仰
    第一节 竖世佛崇拜与信仰
    第二节 横世佛崇拜与信仰
    第三节 菩萨崇拜与信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辽朝佛教宗派
    第一节 辽朝佛教宗派的兴衰
    第二节 辽朝佛教宗派的地域分布
    第三节 辽朝佛教信徒的兼奉诸宗现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辽朝主要佛教观念
    第一节 末法观念的流布
    第二节 转轮王观念
    第三节 弥勒下生观念——兼论弥勒上生信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朝佛教信仰的影响
    第一节 佛教与辽朝信众的精神世界
    第二节 佛教信仰对辽朝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4)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第2章 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
    2.1 贫困的经济学阐释
        2.1.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2.1.2 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
        2.1.3 贫困地区
    2.2 贫困的文化学阐释
        2.2.1 贫困文化
        2.2.2 文化贫困
        2.2.3 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
    2.3 文化扶贫的政策学阐释
        2.3.1 文化扶贫的公共政策属性
        2.3.2 文化扶贫的政策界说
        2.3.3 文化扶贫的政策功能
第3章 文化扶贫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文化扶贫的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3.1.2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3.1.3 域外的反贫困理论
    3.2 贫困文化理论:文化扶贫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3.2.1 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结构解释的式微
        3.2.2 贫困文化理论的发展:文化适应过程的多重解释
        3.2.3 贫困文化理论的融合:结构与文化的双重视角
        3.2.4 贫困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
        3.2.5 文化扶贫分析的基本框架
    3.3 历史制度主义:文化扶贫的一个政策研究视角
        3.3.1 历史制度主义发展脉络
        3.3.2 历史制度主义现实应用
        3.3.3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文化扶贫
第4章 文化扶贫实践的中外考察
    4.1 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的演变历程
        4.1.1 文化教化与动员阶段(1949-1978)
        4.1.2 经济扶贫的辅助阶段(1978-2000)
        4.1.3 文化扶贫探索起步阶段(2001-2010)
        4.1.4 文化扶贫多元融合阶段(2011-2020)
    4.2 中国文化扶贫的政策导向变迁
        4.2.1 战略定位:从“漫灌式”文化扶贫到精准扶贫
        4.2.2 路径选择:输血式文化扶贫到造血式文化扶贫
        4.2.3 价值取向:从单纯扫盲活动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3 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启示
        4.3.1 扶贫先扶智——英美的教育扶贫
        4.3.2 习性改造——法国的文化资本扶贫
        4.3.3 情境再造——日韩的乡村振兴政策
        4.3.4 国外文化扶贫实践述评
第5章 中国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
    5.1 贫困地区的类型
    5.2 贫困地区的文化困境
        5.2.1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表现
        5.2.2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特征
        5.2.3 贫困文化的浸渍作用
    5.3 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的问题
        5.3.1 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
        5.3.2 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
        5.3.3 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
第6章 公共政策视角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实证考察
    6.1 样本选择: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6.1.1 样本基本概况
        6.1.2 样本的主要特征
        6.1.3 选择黄冈为样本的理由
    6.2 黄冈的贫困文化表征
        6.2.1 文化生产能力:文化品牌缺失与文化产业羸弱
        6.2.2 文化供给能力:“内生型”与“外源型”双重匮乏
        6.2.3 文化保障能力:“硬环境”和“软环境”普遍缺位
        6.2.4 文化发展动能:人才规模不足与结构性失衡
    6.3 黄冈策略: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1 “软硬兼施”:重建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体系
        6.3.2 “优化环境”:强化文化政策与科技联合保障体系
        6.3.3 “动能再造”:构建专业人才、民间精英、志愿者联动机制
    6.4 黄冈路径:燕儿谷模式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6.4.1 燕儿谷项目概括
        6.4.2 燕儿谷模式的基本特色
        6.4.3 燕儿谷模式的扶贫成效与样本效应
    6.5 黄冈样本的特色与启示
        6.5.1 黄冈样本的基本特色
        6.5.2 黄冈样本的启示
第7章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与政策优化
    7.1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
        7.1.1 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
        7.1.2 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7.1.3 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
        7.1.4 文化扶贫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
    7.2 文化扶贫的政策优化
        7.2.1 总体趋势:文化扶贫实践将向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深化演进
        7.2.2 内容趋向:文化扶贫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7.2.3 主体趋势: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发力
        7.2.4 路径趋向:构建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多元统筹发展格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5)面向政府应急管理的情报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课题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
        2.1.1 突发事件的概念
        2.1.2 政府应急管理的概念
        2.1.3 情报服务的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生命周期理论
        2.2.2 大数据理论
        2.2.3 社会膜理论
        2.2.4 六边形弹性均衡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政府应急管理中情报服务的现状调查——以新冠肺炎事件为例
    3.1 调研背景
    3.2 调研的对象及方式
    3.3 调研结果
        3.3.1 面向政府应急预防阶段提供的情报服务
        3.3.2 面向政府应急处置阶段提供的情报服务
        3.3.3 面向政府应急恢复阶段提供的情报服务
    3.4 面向政府应急管理的情报服务存在的问题
        3.4.1 情报服务的敏锐意识不强
        3.4.2 情报服务能力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3.4.3 情报服务的协同意识不强
        3.4.4 情报资源的循环利用程度差
        3.4.5 情报工作人员应急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政府应急管理的情报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机制设计
    4.1 原因分析
        4.1.1 缺乏监测预警意识
        4.1.2 情报服务宣传和成果推广工作欠缺
        4.1.3 情报服务机构条块分割的组织模式
        4.1.4 面向应急决策的情报服务工作流程不完善
        4.1.5 情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4.2 面向政府应急管理的情报服务机制设计
        4.2.1 应急预防阶段
        4.2.2 应急处理阶段
        4.2.3 应急恢复阶段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更好开展面向政府应急管理的情报服务的对策
    5.1 增强应急预防阶段的情报服务能力
        5.1.1 加强情报监测和情报预警
        5.1.2 加强信息资源采集
        5.1.3 加强情报服务宣传和成果推广
    5.2 增强应急处理阶段的情报服务能力
        5.2.1 深入调查挖掘政府的情报需求
        5.2.2 提升情报分析质量
        5.2.3 联合建立情报资源平台
    5.3 增强应急恢复阶段的情报服务能力
        5.3.1 构建和扩充典型情报服务案例库
        5.3.2 加强情报人才队伍建设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的研究
        1.2.2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的研究
        1.2.3 综述评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发展的动力与机遇
    2.1 政策支持的动力
    2.2 产业转型的动力
    2.3 市场拓展的动力
    2.4 内容资源提供了数字化转型可行性
    2.5 数字阅读快速发展为数字出版发展提供机遇
第三章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发展模式
    3.1 大众类数字出版模式
        3.1.1 完善电子书产品
        3.1.2 开发有声类产品
        3.1.3 拓展知识社群
    3.2 教育类数字出版模式
        3.2.1 完善数字教材
        3.2.2 开发独秀学堂APP
        3.2.3 推出视频课程类产品
    3.3 专业类数字出版模式
        3.3.1 建设专业数据库
        3.3.2 打造国际化多语种专业内容平台
第四章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发展的现存问题
    4.1 顶层设计不足
    4.2 资金不足
    4.3 数字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4.4 数字出版产品创新性不足
    4.5 未精准定位用户群体
第五章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发展的优化策略
    5.1 优化顶层设计
    5.2 吸引资金投入
    5.3 优化数字人才建设机制
    5.4 合作开发新技术和创新产品
    5.5 细分市场受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发展的访谈
致谢

(7)民国太原县晋祠镇乡村建设试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目的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内容安排
第一章 山西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
    一、清末民初的山西乡村社会
        (一)自然灾害频发,乡村持续破产
        (二)乡村基层组织混乱
        (三)社会风气转变,乡村教育落后
    二、阎锡山的村政建设理论与太原县的区村建设
        (一)阎锡山的村政建设理论
        (二)太原县的区村建设
    三、晋祠镇的区位环境
        (一)地理位置及生产状况
        (二)晋水、晋祠与地方社会
第二章 官办村政型:太原县知事的晋祠乡村自治实验
    一、古唐自治模范村的成立
    二、古唐村的村政建设实践
        (一)成立村自治事务所,更换区村长
        (二)兴办教育,开启民智
        (三)兴办实业,发展经济
        (四)兴办社会事业,提高民治意识
    三、整理村范大会:自治模范村的社会效应
    四、时人评价及其成效评析
第三章 社会事业型:乡建派的晋祠乡村建设实验
    一、乡村建设思想在山西的传播与发展
        (一)“乡村建设”概念在山西的传播
        (二)严慎修及其乡村自治思想
    二、山西乡村建设研究会及其晋祠实验区的创立
    三、晋祠实验区的乡建活动
        (一)严慎修的晋祠社会事业
        (二)晋祠乡建实验区的实践与计划
第四章 教育引导型:民众教育馆和太原植社的晋祠农村建设实验
    一、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的晋祠农村建设区
        (一)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的创办及其机构设置
        (二)1933-1936 年的民众教育实践
    二、民教馆晋祠农村建设区及其实践活动
        (一)晋祠农村建设区的创办
        (二)组织改建及其实践逻辑
        (三)晋祠农村建设区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效
    三、太原植社及其晋祠农村教育改良活动
        (一)太原植社的成立及《生生》杂志的创办
        (二)太原植社的农村教育改良理论
        (三)晋祠分社的农村文化建设活动
第五章 民国山西乡村建设的历史定位
    一、民国山西乡村建设的特点
    二、山西乡建的三种类型及其得失比较
    三、回归历史:山西乡村建设再评价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中国舞蹈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
        二、产业、产业化与产业链
        三、舞蹈与产业
        四、舞蹈产业概念
第一章 中国舞蹈产业的内容范畴
    第一节 舞蹈产业的分类
        一、基于《文化及相关产业(2018)分类标准》
        二、按照产品存在形态分类
        三、按照与舞蹈的相关性程度分类
        四、按照产业主体分类
    第二节 舞蹈产业的特征
        一、商品属性与审美属性
        二、创新性
        三、增值性
        四、交叉性
        五、高风险性
        六、人才资源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舞蹈产业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萌芽开端(1912-1949)
        一、营业性舞厅
        二、舞蹈演出业
        三、舞蹈培训业
        四、舞蹈图书出版业
    第二节 延缓形成(1950-1978)
        一、文化生产方式的变化
        二、舞蹈艺术性质的裂变
    第三节 新兴起步(1979-1999)
        一、文化院团体制改革
        二、舞蹈演出市场化探索
        三、专业人才舞蹈产业意识觉醒
    第四节 三方共舞时代(21世纪)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舞蹈产业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政策引领下的舞蹈产业
        一、舞蹈演出的产业化与规范化
        二、“勤俭节约”政策的冲击与契机
        三、舞蹈产业人才的全方位培养与储备
        四、舞蹈消费者的多层孵化
    第二节 舞蹈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舞蹈演出业:类型丰富、盈利不足
        二、舞蹈出版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三、舞蹈培训业:需求量大、竞争激烈
        四、舞蹈用品业:发展空间足、创新意识弱
        五、舞蹈内容保存业:受重视程度提升、开发力度不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舞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第一节 面向内容——注重舞蹈产业内容生产
        一、树立生产者的内容意识
        二、保持精耕细作的匠人精神
    第二节 面向互联网——加强舞蹈与互联网的结合模式
        一、互联网传播为舞蹈产业的发展提供新路径
        二、互联网有利于舞蹈产品的生产、推广与消费
    第三节 面向大众——深化大众群体的面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唐大诏令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编 《唐大诏令集》考论
    第一章 《唐大诏令集》之编撰
        第一节 《唐大诏令集》成书考
        第二节 《唐大诏令集》史源考
    第二章 《唐大诏令集》之版本
        第一节 《唐大诏令集》藏本流变考
        第二节 《唐大诏令集》傅本源流考
    第三章 《唐大诏令集》之辑佚
        第一节 《唐大诏令集》佚篇辑补
        第二节 《唐大诏令集》目录补正
    第四章 《唐大诏令集》价值略论
        第一节 《唐大诏令集》的史料价值
        第二节 《唐大诏令集》的校勘价值
    第五章 《唐大诏令集》传播研究
    第六章 《唐大诏令集》校勘述评
下编 《唐大诏令集》校订
    第七章《唐大诏令集》繋年辨正
    第八章 《唐大诏令集》校勘拾遗(一)
    第九章 《唐大诏令集》校勘拾遗(二)
    第十章 《唐大诏令集》校勘拾遗(三)
结语
附录一:《唐大诏令集》中着录作者之诏令篇名对照表
附录二:《唐大诏令集》各版本文字比勘表
附录三:《唐大诏令集》独载之诏令
附录四:《唐大诏令集》与《全唐文》补订
参考文献

(10)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
        1.1.1 有利于义务教育制度的完善
        1.1.2 有利于当今义务教育诸多问题的解决
        1.1.3 有利于教育法治建设
        1.1.4 本研究的学科定位和学术价值
    1.2 基本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义务教育法规文献汇编
        1.3.2 《中国教育制度通史》、《中国教育通史》、《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的相关卷本中有关义务教育政策法规的研究部分
        1.3.3 教育政策法规研究以及有关单项政策法规的研究文献
        1.3.4 各种教育年鉴和统计资料
        1.3.5 一些有关义务教育的专着中已有部分关于义务教育立法的研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历史法
        1.5.2 比较法
    1.6 本研究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1.6.1 本研究的特点和难点
        1.6.2 研究内容的创新
        1.6.3 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2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
    2.1 解放前夕中国普及教育数量和质量亟需提高的现实需要
    2.2 毛泽东与普及教育事业相关的教育思想的起伏变化
        2.2.1 全国解放前后毛泽东关于教育事业较为理性的论述
        2.2.3 大跃进前后毛泽东加快教育发展的非理性观点
        2.2.4 大跃进至文革毛泽东非理性教育思想的延续
        2.2.5 文革中毛泽东非理性教育思想的加剧
    2.3 中央层次与普及教育相关方针政策的起伏
        2.3.1 解放初期至大跃进之前积极稳妥的普及教育政策
        2.3.2 大跃进期间普及教育政策的冒进
        2.3.3 大跃进至文革前义务教育政策的局部调整
        2.3.4 文革期间普及教育政策的跌宕起伏
    2.4 前30 年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实施效果的波动
        2.4.1 建国后至大跃进之前普及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2.4.2 反右倾至大跃进期间普及教育事业的冒进
        2.4.3 大跃进至文革之前普及教育事业的适当收缩
        2.4.4 文革期间普及教育事业遭到重创
    2.5 前30 年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经验和教训
        2.5.1 前30 年中国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经验
        2.5.2 前30 年中国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失误
第3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
    3.1 文革后中国社会初步变革的大环境
        3.1.1 思想领域的大解放
        3.1.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村普及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3.1.3 领导制度改革为义务教育立法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3.1.4 法制环境好转为义务教育立法奠定了制度基础
    3.2 邓小平教育思想为普及教育事业奠基
        3.2.1 邓小平与普及教育相关的教育思想
        3.2.2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对普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3.3 中小学的拨乱反正工作
        3.3.1 中小学教育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
        3.3.2 中小学的各类平反工作
        3.3.3 中小学教育教学秩序的恢复与发展
    3.4 普及小学教育若干政策法规的出台
        3.4.1 中央层次各类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法规
        3.4.2 地方层次各级各类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法规
        3.4.3 各地多措并举促进小学教育的普及
        3.4.4 案例分析1980 年代初河北农村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第4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
    4.1 中国社会改革进程进一步发展的有利环境
        4.1.1 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4.1.2 科技体制的改革
        4.1.3 教育体制的改革
    4.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直接推动普九立法工作
        4.2.1 《决定》对普九目标和保障条件的规定
        4.2.2 《决定》明确提出普九立法任务
        4.2.3 《决定》实施后义务教育事业的诸多变化
    4.3 义务教育立法工作的起步
        4.3.1 地方义务教育法规的先行奠基
        4.3.2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立法准备
        4.3.3 国家教育委员会起草立法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4.4.1 李鹏就义务教育法草案向全国人大的报告
        4.4.2 《义务教育法》的通过
第5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
    5.1 新闻媒体的宣传
        5.1.1 各大报刊的社论和《义务教育法》宣传提纲
        5.1.2 政界对《义务教育法》的肯定
    5.2 全国人大和中央部委的推动
        5.2.1 全国人大的普九调研
        5.2.2 表彰普及教育先进
        5.2.3 中央部委下发普九系列法规
    5.3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地方实施
        5.3.1 地方各界的普九宣传
        5.3.2 义务教育地方法规相继出台
        5.3.3 执行《义务教育法》取得辉煌成就
        5.3.4 《义务教育法》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5.3.5 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
    5.4 2006 年新《义务教育法》的出台
        5.4.1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酝酿与出台
        5.4.2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主要变化
        5.4.3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执行
第6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
    6.1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路径
        6.1.1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分析
        6.1.2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程序分析
        6.1.3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内容分析
        6.1.4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执行效果分析
    6.2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异同比较
        6.2.1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共性
        6.2.2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差异性
    6.3 对未来中国教育法治化建设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小议如何做图书宣传(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2]近十年国内音乐类图书选题策划研究 ——以上海音乐出版社和安徽文艺出版社为考察对象[D]. 唐泽邦. 西安音乐学院, 2021
  • [3]辽朝佛教信仰研究[D]. 鞠贺. 吉林大学, 2021(01)
  • [4]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D]. 何鹏. 武汉大学, 2021(02)
  • [5]面向政府应急管理的情报服务研究[D]. 史子英.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发展研究[D]. 张婷. 河北大学, 2020(03)
  • [7]民国太原县晋祠镇乡村建设试点研究[D]. 牛鸣昊. 山西大学, 2020(01)
  • [8]中国舞蹈产业发展研究[D]. 张卉.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9]《唐大诏令集》研究[D]. 李豪. 南京大学, 2015(01)
  • [10]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D]. 宗树兴. 河北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图书推广怎么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