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热立克次体论文-卞星晨,刘笑芬

斑点热立克次体论文-卞星晨,刘笑芬

导读:本文包含了斑点热立克次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斑点热立克次体病

斑点热立克次体论文文献综述

卞星晨,刘笑芬[1](2019)在《斑点热立克次体病在美国呈大幅增长》一文中研究指出据美国亚特兰大疾控中心报道,近年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蜱传播性疾病,但尚不清楚是否导致了相应发病率的实际增加。其中斑点热立克次体病(spotted fever rickettsiosis,SFR)数量增幅最大,从2016年的4 269例上升至2017年的6248例,增长46%,其中2017年报告确诊的为176例(本文来源于《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曲志强,林汉亮,许肖枫,马力克·艾则孜,罗毅[2](2019)在《新疆部分地区蜱传斑点热立克次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新疆地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SFGR)在蜱虫中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布.【方法】2018年4~5月,采用人工布旗法对新疆地区10个县(市)的游离蜱和寄生于家畜体表的蜱虫进行采集并鉴定.对采集的蜱虫提取基因组,利用SFGR特异引物对提取的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分析,用MEGA 6.0软件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共采集蜱虫2 079只,经鉴定分析,采集的蜱种包括革蜱属、璃眼蜱属和扇头蜱属3属的7个种.扩增得到了包括拉欧蒂立克次体(Rickettsia raoultii)、斯洛伐克立克次体(Rickettsia slovaca)等在内的4种已知SFGR和2株未定种.对其阳性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蜱虫阳性率为40%~80%,平均阳性率为51.5%;不同蜱种间的感染率为1.1%~80%.【结论】通过对新疆地区SFGR病原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被检地区SFGR病原阳性率较高,存在2种病原交叉感染现象,且扩增到的病原多属我国少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程成,鞠文东,王艳梅,徐宁,耿聪[3](2019)在《黑龙江口岸蜱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及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复合感染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研究黑龙江地区密山、绥芬河、嘉荫、东宁、虎林、同江、逊克、萝北、牡丹江、黑河、饶河11口岸蜱类分布、携带及复合感染新发蜱传病原体的情况。方法 2014年4月到2015年10月,利用布旗法采集蜱类样本,通过建立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SFGR)及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A.P.)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方法对所有样本进行特异性片段扩增,通过基因测序对五种新发蜱传疾病作进一步鉴定并分型。结果共采集1306只蜱标本,经分类鉴定分属于革蜱属的森林革蜱、硬蜱属的全沟硬蜱和血蜱属的嗜群血蜱和日本血蜱。共检测出528例(40.43%)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阳性样本和31例(2.37%)嗜吞噬细胞无形体阳性样本。并证实存在叁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别为劳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raoultii、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Candidatus Rickettsia tarasevichiae、黑龙江立克次体Rickettsia heilongjiangensis。共检测到复合感染12例,复合感染率为0.92%(12/1306)。结论黑龙江口岸媒介蜱类存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及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复合感染现象,提示黑龙江地区蜱媒疾病的危险程度很高,急需加强黑龙江口岸地区蜱媒传染病及其复合感染的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进而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发蜱媒疾病预警监测和防控技术体系。(本文来源于《口岸卫生控制》期刊2019年02期)

杨菊凤,刘琴华,杜迎春,李秀丽,田慧丽[4](2019)在《青海血蜱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带菌率及遗传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青海省天峻地区青海血蜱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带菌率及遗传进化特点,笔者根据已发表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外膜蛋白Omp 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对青海省天峻地区青海血蜱进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检测并对测定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在316个青海血蜱标本样品池中共检测到31个阳性样品,SFGR带菌率为9.8%。遗传进化分析显示,TJ013与立克次体福建分离株FUJ98(AF169629),黑龙江立克次体HL-93(AF179364),HL-054(AF179362)及日本立克次体YM(U43795)处于同一分支;SFGR Omp 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TJ013与立克次体福建分离株FUJ98(AF169629)同源性最高,为95.49%;与黑龙江立克次体绥芬分离株HLJ-054和虎林分离株HL-93的同源性均为91.44%;与日本立克次体YM同源性为90.24%。说明青海省天峻地区青海血蜱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较为严重,应尽快制定防治措施,以免对动物及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本文来源于《当代畜牧》期刊2019年03期)

王卓,王建伟,于淼,邢悦鹏,冯立[5](2018)在《东北地区蜱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东北地区蜱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GR)情况及其种型分布。方法 2012-2014年5-6月,采用人工布旗法在东北3省9个市(县)和黑瞎子岛不同生境采集游离蜱以及家畜(牛、羊)体表寄生吸血蜱并鉴定;采用PCR方法对蜱种进行检测,对检出的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并建立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蜱的SFGR阳性率为11.43%,不同地区SFGR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683,P=0.566);不同蜱种SFGR感染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6.354,P=0.174)。5份嗜群血蜱标本及1份日本血蜱标本、1份森林革蜱标本与Rickettsia heilongjiangensis 054株(AF179362.2)和HL-93株(AF179364.1)聚为一支,同源性为99.30%~100%;3份长角血蜱标本与Candidatus R.hebeiii(QHD-3.HQ651817.1、TS-1.HQ651818.1、QHD-1.HQ651815.1)聚为一支,同源性为99.83%~100%;4份森林革蜱标本与R.sp.Dn S14(AF009130.2)和吉林株R.sp.JL-02(AY093696.1)聚为一支,同源性为98.79%~100%。结论东北地区蜱类SFGR感染普遍,存在感染SFGR蜱种的多样性和SFGR基因型多样性特点,提示该地区人群应重视对蜱传斑点热的防护,同时应加强患者症状的鉴别与诊断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杜娟[6](2018)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源地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新发蜱媒传染病不断出现,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由于传播媒介蜱的广泛存在,当人们进入自然疫源地时容易被蜱叮咬而感染发病。蜱携带的病原体种类丰富,包括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e,SFGR)、病毒、细菌、原虫等几大类。一只蜱可同时携带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被携带多种病原体的一只蜱或多只蜱叮咬后可引起复合感染。蜱传播的新型布尼亚病毒可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自2009年发现首例SFTS患者至今,我国已有25个省份报道了该疾病感染病例,其中,位于中东部地区的河南省和山东省为高发省份。SFTS通常表现为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症状,临床症状具有非特异性,需要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等进行鉴别诊断。SFTS发病高峰期在每年的5月至7月,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这主要与传播媒介蜱的生活习性相关。而且,长角血蜱已经被证实为SFTSV的传播媒介,其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地区,以丘陵和山区最为丰富,SFTS患者大多是中老年农民,在长角血蜱活跃期从事农业活动,特别是采茶,易被蜱叮咬而感染发病。蜱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病作为新发蜱媒传染病,逐渐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人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典型症状为发热、头痛、焦痂和皮疹,少数会引起多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然而已报道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大多是在蜱中检测到的,人群感染病例的报道相对较少,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新发蜱媒传染病容易被忽视。在亚洲东部,日本报道Rickettsia japonica引起人类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R.conorii、R.japonica和R.felis在韩国南部地区被发现,我国大陆地区发现并证实了R.sibirica、R.hulinii、R.raoultii、R.heilongjiangensis、R.monacensis等十余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存在。此前在河南信阳地区哨点医院进行蜱传病原体的监测研究发现了56例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Candidatus Rickettsia tarasevichiae,CRT)感染病例,这是继我国东北地区发现5例CRT感染病例后,首次在我国中部SFTS流行地区发现CRT感染病例,并且感染病例数量最大。其中,37例为SFTSV和CRT的复合感染病例。而且近年来的监测研究发现临床上很多病人检测SFTSV阴性,且相应抗体为阴性,表明在蜱活跃区可能存在其它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因此,蜱活跃区是开展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监测研究的重点区域。二、研究目的本研究于2015年至2017年间,以河南省信阳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4医院和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SFTS哨点医院进行监测研究。通过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标本采集及监测工作,旨在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中是否存在其它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感染,阐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的临床特征、流行学特征以及实验室化验指标异常变化,为疾病临床鉴别诊断和公共卫生的流行病学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此外,通过对2013年至2015年SFTS疫源地SFTSV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揭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复合感染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叁、研究方法通过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按照病例纳入标准,采集病例样本并收集临床信息和流行病学信息。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病例样本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特异的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分析;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检测病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IgG抗体水平;分析SFGR阳性病例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和实验室指标异常变化;另外对SFTS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SFTSV感染病例中SFGR复合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本研究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05即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四、研究结果对哨点医院收集的病例样本进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筛检,发现R.raoultii和R.japonica两种SFGR感染病例簇,以及发现3例患者感染了一种新型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我们暂时将它命名为Candidatus Rickettsia xinyangensis。第一章结果:2015年至2016年期间,在两家哨点医院共纳入的1016例病例,经巢式PCR扩增、序列测定分析和血清学试验确认,共发现15例R.raoultii感染病例,阳性率为1.5%。15例R.raoultii感染病例包括11例出现轻中度症状、4例出现重度症状。15例患者常见的非特异性症状包括:发热(100%)、全身乏力(100%)、肌痛(66.7%)、淋巴结肿大(60%)和恶心(53.3%),其中,只有6.7%患者出现皮疹、13.3%患者出现焦痂,蜱叮咬后出现的头皮焦痂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综合征仅在2例患者中出现。4例重症患者中,3例发生肺水肿,1例发生意识模糊和嗜睡。常见的化验指标异常项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白蛋白减少、总胆红素水平升高、肝转氨酶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和肌酸激酶升高。15名患者均使用多西环素治疗,且康复后无其他症状出现。第二章结果:2015年至2017年期间,在河南省信阳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4医院纳入的1803例发热病例中,我们通过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学方法确定了20例R.japonica感染患者,其中6例为SFTSV和R.japonica复合感染。14例单独感染R.japonica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肌痛、皮疹和厌食。实验室异常项包括血小板减少和肝转氨酶升高。3例患者发生中度多器官功能障碍,未发生死亡。第叁章结果:2015年3月至11月,在河南省信阳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4医院纳入的221例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例,已排除了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标本经巢式PCR扩增SFGR基因片段为阳性且经序列分析,发现叁名患者感染了一种新型的SFGR,根据新的立克次体基因序列的命名标准,我们暂时将其命名为Candidatus Rickettsia xinyangensis。对3例Candidatus Rickettsia xinyangensis感染阳性患者的双份配对血清样本,利用立氏立克次体抗原片进行IFA检测,其中,2例出现抗体阳转,1例IgG抗体滴度4倍升高。3例患者中2例有蜱叮咬史,另有1例有动物密切接触史。所有3例患者均表现为发热、乏力、厌食,2例患有焦痂,1例淋巴结肿大,均未发现皮疹。3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即出血症状或神经症状等)。第四章结果:基于2015年至2017年期间在SFTS疫源地监测研究发现的3种SFGR,我们对2013年至2015年期间在河南信阳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4医院收集的SFTS确诊患者进行SFGR的回顾性研究,通过血清学调查发现823例SFTS患者中约8.5%复合感染SFGR,同时发现复合感染患者的死亡率更高且实验室指标恢复时间延迟。常见临床症状如流感样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在复合感染患者中没有加重。相比之下,复合感染患者的出血症状,尤其是消化道出血明显加重。复合感染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延迟且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这些发现表明在SFTS流行地区应重点考虑SFGR的鉴别诊断。五、研究结论本研究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源地中存在多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R.raoultii感染病例其来自两个地区即分别位于我国东部的林区和中部的湿润地区,这两个地区均以长角血蜱为优势蜱种,而且该蜱种已经检测到R.raoultii感染阳性,由于长角血蜱在我国大陆地区分布广范,因而可推测R.raoultii的流行地区分布范围较广。这是首次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现R.raoultii感染病例,且发现病例数最多。同时,首次在我国中部地区发现了一组R.japonica感染病例。这两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数为轻症,少数为重症,未发生死亡,且经多西环素治疗有效,但临床上易因临床症状的非特异性而发生误诊或漏诊。在哨点医院的监测研究中经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学试验还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由于未能成功分离培养到该病原体,我们暂时将其命名为Candidatus Rickettsia xinyangensis,通过分析感染病例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证明了这种新型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可引起临床疾病,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但由于发现病例较少,其感染引起的临床特征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通过对SFTS疫源地的SFTSV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823例SFTS患者中约8.5%合并感染SFGR,并且发现复合感染患者致死率更高、恢复进展缓慢。这些发现表明在SFTS疫源地的临床医生要注意对SFGR感染的鉴别诊断,并进行及时的抗生素治疗,以提高预后。目前建议使用多西环素治疗立克次体感染,该治疗方案同样可用于鉴别SFTS患者中SFGR的感染。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长角血蜱可以携带SFTSV和SFRG,因此,在以长角血蜱为主要优势蜱种的地区注意SFTSV-SFGR复合感染并加强研究。六、意义与创新性新发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的临床症状多样化,发病早期具有非特异性,多为轻中度症状,少数合并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上容易被误诊或漏诊。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源地中存在多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以及SFTS和SFGR复合感染的广泛存在,对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公共卫生工作者和流行地区的医生需要意识到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的高可能性和临床症状的复杂性、以及复合感染的高发性,以确保进行适当的检测和治疗。(本文来源于《军事科学院》期刊2018-05-30)

宗佳,刘伯玉,陈振,Adams,李嘉嘉[7](2017)在《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近缘株重组OmpB蛋白抗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关于斑点热立克次体的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而进行的诊断方法学研究。方法构建R.Japonica Anhui 120 strain OmpB原核表达质粒,表达、鉴定并纯化重组蛋白,用其作为抗原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检测120份临床样本中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特异性IgG抗体,并评价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获得了高表达、高纯度的OmpB重组蛋白,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体系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可的诊断试剂盒相比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两者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6.7%,符合率为99.2%,Kappa值为0.98。结论 OmpB重组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反应性,能特异地检出斑点热立克次体IgG抗体,间接ELISA方法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技术储备及流行病调查和科学研究。(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周磊,汤芳,栾进,刘玮[8](2017)在《内蒙古奇乾地区蜱携带斑点热立克次体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内蒙古奇乾地区媒介蜱携带斑点热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e,SFGR)的感染情况。方法2014年4月,在内蒙古奇乾地区用布旗法采集游离蜱,用PCR和序列测定方法对媒介蜱样本中SFGR的感染进行检测和基因分型。结果共采集媒介蜱320只,其中全沟硬蜱293只(91.56%)、森林革蜱22只(6.88%)、嗜群血蜱5只(1.56%)。媒介蜱SFGR总阳性率为47.50%,其中全沟硬蜱阳性率为46.42%,携带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Candidatus Rickettsia tarasevichia,CRT)、拉欧蒂立克次体(Rickettsia raoultii,R.raoultii)和黑龙江立克次体(Rickettsia heilongjiangii,R.hei)3种基因型;森林革蜱阳性率为59.09%,携带CRT和R.raoultii 2种基因型,嗜群血蜱阳性率60.00%,携带R.hei基因型。结论内蒙古奇乾地区全沟硬蜱为优势蜱种,媒介蜱中携带SFGR基因型存在多样性,应引起公共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期刊2017年02期)

付雪莹[9](2017)在《发热患者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诊断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用血涂片、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巢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PCR)方法对发热时间大于1周患者进行筛查检测,了解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在发热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所观察病例临床特点及转归等,希望能够警示临床医务人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率,及时治疗,减少流行爆发,降低病死率。方法:按标准纳入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和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的原因不明确,持续发热≥1周,体温大于38℃的患者,于入院第1天、第14天抽血,留取血清及全血标本。采用吉姆萨染色方法处理血涂片标本,镜下观察寻找细胞内包涵体;IFA检测患者血清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IgM和IgG抗体;Nested-PCR方法扩增立克次体外膜蛋白A(Outer membrane protein A,OmpA)基因。按照IFA结果阳性与否分组,完成病例观察表,分析总结病例特点。结果:第一部分:241例发热者按照入组标准纳入。IFA检测IgM或IgG抗体滴度>64阳性率17.0%(41/241)。该41例患者中有68.3%(28/41)患者14天后出现抗体滴度升高或者阴性转为阳性,提示现症感染可能。Nested-PCR检测结果显示,1例患者核酸扩增349bp外膜蛋白A(Outer membrane protein A,OmpA)基因片段,Blast比对结果显示,该基因片段碱基序列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亚种BJ-90(GenBank号AF179365)完全一致,该患者IFA抗体检测同时阳性。所有患者血涂片均未见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包涵体。第二部分:IFA检测斑点热群立克次体IgM或IgG抗体阳性的患者来自北京、河南、黑龙江、江西、内蒙古、浙江,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布一致,这些阳性患者除发热外,可有其他非典型症状,包括畏寒或寒战、头痛、头晕、乏力、肌痛,部分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和腹股沟及腋窝淋巴结肿大为主,2例患者可见蜱虫叮咬部位焦痂,5例患者出现典型皮疹。经经验性给予四环素类药物治疗,31.7%(13/41)体温可于24小时内降至正常。统计分析显示IFA阳性患者血常规及生化化验指标与IFA阴性患者比较无显着差异。IFA检测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阳性率与PCR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差。结论:1.发热人群中存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现症感染病例。2.对于立克次体IgM或者IgG抗体阳性患者,经排除支原体、衣原体等其他感染,给予四环素类药物治疗有利于提高治愈率。(本文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期刊2017-03-01)

宗佳[10](2017)在《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近缘株OmpB重组蛋白抗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被认为是一类分布广、危害大由蜱传播的人兽共患疾病。如由康氏立克次体引起的地中海斑点热,由立氏立克次体引起的落基山斑点热。斑点热的临床症状与普通的感冒相似,往往伴随着高烧,各种疼痛,恶心和呕吐,往往伴随皮疹,严重的患者时候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是日本科学家1984年发现的。1984年,5月到7月间,日本医生发现了叁例患高热和皮疹的人,且叁人都住在同一个乡村,在同一座山上的竹林里采集竹笋。其中两例具有焦痂,进行仔细观察分析,并通过一系列的血清学实验证明并非是恙虫病而是一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这种病被称为日本斑疹热。病原体是1985年首先从日本的四国岛地区分离出来,因其作为一种新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随后被命名为Rickettsia japonica。2000年前,我国关于斑点热立克次体研究主要在东北地区,证明不同的啮齿类动物携带黑龙江斑点热立克次体、西伯利亚斑点热立克次体和内蒙古斑点热立克次体3种病原体,同时也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到黑龙江斑点热立克次体菌株。2000年后的十几年间,我国很少有相关斑点热立克次体病原学研究的报道。2013年我们团队在安徽省大别山区高热、头痛、全身斑丘疹的病人急性期血液标本中分离到一株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近缘株,安徽120株(R.Japonica Anhui 120 strain),简称安徽120株,这是首次在我国发现的人感染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文献报道,斑点热立克次体体外培养在Vero细胞和L929细胞均能良好生长,但是我们团队分离到的这株菌不能在Vero和L929细胞中大量增殖,反而可在THP-1细胞(巨噬样细胞)中大量增殖。通过对这株菌的ompA、ompB、geneD、16SrRNA、17kD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可知,OmpB基因扩增的基因片段在3170bp和3204bp发现存在2个单个碱基突变,在3297~3311处与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株比较有连续15碱基的缺失。而ompb基因是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菌的外膜蛋白,与细菌结合、入侵宿主细胞有关,因此我们考虑我们分离株的细胞嗜性可能与ompb基因连续15个碱基的缺失有关。因此,本文通过构建ompb原核表达质粒、重组蛋白表达、纯化以及抗原性的相关研究方面,为立克次体致病机制研究进行了一些基础的研究。【研究方法】(1)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近缘株全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由本实验室保存的菌种去感染正常的thp-1细胞,待菌体在油镜下用diff-quick染色观察在细胞内的感染率约为100%时,取培养物去注射4只新西兰大白兔,共注射四次,每周一次,结束后采集兔心脏血,无菌分装后,保存于-80℃冰箱。(2)ompb重组蛋白表达与纯化:将ompb基因中特殊的一段通过t4连接酶连接至pet-30a载体后,用iptg诱导这段ompb基因的表达,利用sds-page和western-blot(wb)对重组蛋白ompb的反应原性进行鉴定,然后分别通过亲和层析技术和变复性技术对重组蛋白ompb上清形式和包涵体形式进行纯化。(3)间接elisa体系的建立:利用棋盘滴定法,依次确定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最佳血清稀释浓度以及最佳酶标二抗浓度,并与已有的国际上标准的检测方法(美国focus公司立克次体igg免疫荧光试剂盒,产品编号为:if0100mg)对比分析判断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符合率,kappa值。【研究结果】(1)通过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取得心脏血后无菌分装制备成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多克隆抗体,if测得结果为强阳性;间接elisa方法测得兔多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8000;(2)通过酶切和测序,成功的构建含ompb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纯化后用lowey法测得用载体pet-30a构建的重组蛋白浓度为4mg/ml。(3)成功的建立了ompb重组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体系,并且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与已有的国际上标准的检测方法(美国focus公司立克次体igg免疫荧光试剂盒,产品编号为:if0100mg)相比,两者的符合率为99.2%。【结论】(1)质粒高表达的OmpB重组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反应性;(2)R.Japonica Anhui 120 strain OmpB重组蛋白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临床病人血清样本和正常人血清样本的斑点热立克次体的IgG抗体检测,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7-02-24)

斑点热立克次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调查新疆地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SFGR)在蜱虫中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布.【方法】2018年4~5月,采用人工布旗法对新疆地区10个县(市)的游离蜱和寄生于家畜体表的蜱虫进行采集并鉴定.对采集的蜱虫提取基因组,利用SFGR特异引物对提取的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分析,用MEGA 6.0软件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共采集蜱虫2 079只,经鉴定分析,采集的蜱种包括革蜱属、璃眼蜱属和扇头蜱属3属的7个种.扩增得到了包括拉欧蒂立克次体(Rickettsia raoultii)、斯洛伐克立克次体(Rickettsia slovaca)等在内的4种已知SFGR和2株未定种.对其阳性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蜱虫阳性率为40%~80%,平均阳性率为51.5%;不同蜱种间的感染率为1.1%~80%.【结论】通过对新疆地区SFGR病原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被检地区SFGR病原阳性率较高,存在2种病原交叉感染现象,且扩增到的病原多属我国少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斑点热立克次体论文参考文献

[1].卞星晨,刘笑芬.斑点热立克次体病在美国呈大幅增长[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9

[2].曲志强,林汉亮,许肖枫,马力克·艾则孜,罗毅.新疆部分地区蜱传斑点热立克次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9

[3].程成,鞠文东,王艳梅,徐宁,耿聪.黑龙江口岸蜱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及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复合感染调查[J].口岸卫生控制.2019

[4].杨菊凤,刘琴华,杜迎春,李秀丽,田慧丽.青海血蜱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带菌率及遗传进化分析[J].当代畜牧.2019

[5].王卓,王建伟,于淼,邢悦鹏,冯立.东北地区蜱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8

[6].杜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源地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调查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8

[7].宗佳,刘伯玉,陈振,Adams,李嘉嘉.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近缘株重组OmpB蛋白抗原性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7

[8].周磊,汤芳,栾进,刘玮.内蒙古奇乾地区蜱携带斑点热立克次体的调查[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7

[9].付雪莹.发热患者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诊断的临床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7

[10].宗佳.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近缘株OmpB重组蛋白抗原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7

标签:;  

斑点热立克次体论文-卞星晨,刘笑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