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地理因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理,因素,生态,大麦,农艺,性状,区位。
生态地理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谭秀英,严俊,范昱,徐欣然,王佳俊[1](2019)在《以色列野生燕麦种子形态、营养品质及其与起源地生态地理因素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起源地生态地理因素对野生燕麦种子形态、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来自以色列不同地区的6个群体共60个生态型野生燕麦为材料,研究其种子千粒质量、面积、周长、长/宽、长、宽、直径、圆度8个形态指标及总类黄酮、植酸、总酚、无机磷、氨基含量5个营养品质指标,并分析其与起源地生态地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长/宽、长、圆度在6个群体之间均无显着差异,其余形态指标在群体间差异明显,且在Tabigha、Nahef间差异显着;Tabigha群体千粒质量、面积、周长、长、宽、直径均最大,Nahef群体均最小。6个野生燕麦群体间籽粒总酚、植酸、无机磷、氨基含量均无显着差异,仅总类黄酮含量在Nahef和Tabigha间差异显着。斯皮尔曼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千粒质量与年平均温度、8月平均温度、1月平均温度、季节温差均呈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与年降雨量、年降雨天数分别呈显着、极显着负相关;面积、长、周长、直径与年平均温度、8月平均温度、1月平均温度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面积、直径与年降雨天数分别呈极显着、显着负相关;长/宽与年平均温度、8月平均温度均呈显着负相关;宽与年平均温度、8月平均温度、1月平均温度、季节温差、昼夜温差均呈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与海拔、年降雨量、年降雨天数均呈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圆度仅与8月平均温度呈显着正相关,与其余起源地生态地理因素间均不存在显着相关性。总类黄酮含量与年平均温度、8月平均温度、1月平均温度、季节温差均呈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与年降雨天数、年平均湿度均呈显着正相关;植酸含量仅与经度呈显着负相关;无机磷含量与经度、纬度均呈显着负相关。(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邵亚[2](2019)在《桂林富硒长寿区小流域地理环境中硒分布特征、控制因素及其生态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或硒过量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硒在环境中的分布极不均衡,国内外较多关注于缺硒或硒毒害地区。对富硒地区土壤硒分布的研究多采用行政区域作为研究范围,没有体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广西小流域众多,富硒土壤分布广泛,并具有大面积连续分布特点,因此在该区开展硒在流域内分布规律的研究、揭示土壤富硒成因,对于涉硒产业宏观布局、富硒土壤资源开发规划,以及人类健康长寿的地理环境要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流域为尺度在桂林富硒长寿地区,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通径分析和地统计分析等方法和手段,系统研究岩石-土壤(沉积物)-水体-作物-人类毛发等各生物地球要素中硒的含量、分布特征、控制因素;从流域角度阐明了地理环境不同介质中硒分布及相互关系、土壤富硒成因、土壤有效硒含量和形态的影响因素;揭示了地理环境介质中硒分布对农作物硒含量、居民膳食硒暴露水平和长寿区分布等生态效应的影响规律。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比桂林百寿河流域内不同地理环境介质中硒含量,发现了流域内土壤和沉积物以及上覆水从上游到下游硒含量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硒含量不仅与高程极显着相关(r=0.41,p<0.01),且富硒土壤的发育受岩石岩性和成土母质控制,表现为碎屑岩区(0.84 mg/kg)>碳酸盐岩区(0.66 mg/kg)>第四系沉积物分布区(0.49mg/kg),并在不同岩性区存在极显着差异。流域内岩石硒含量较低(0.064 mg/kg)且分布较为均匀,是土壤中硒含量与岩石中硒含量无显着相关性的主要原因。沉积物中的硒含量与土壤中的硒含量以及沉积物的粒度有关。上覆水中的硒含量受沉积物中硒含量直接控制,受土壤硒含量间接控制。(2)与湖北恩施、陕西紫阳等高硒地区有关研究报道结果不同,流域内土壤大面积土壤富硒则是由气候因素以及脱硅富铝化成土过程导致。从地表向下,硅铝率Sa和硅铁铝率Saf值呈下降趋势,土壤具有明显的淋溶淀积特征,导致砂岩、泥岩、第四系沉积物母质发育的土壤在淀积层富集以及灰岩母质发育的土壤在表层富集的规律。通过R型聚类分析得出,与铁铝氧化物的吸附保留以及盐基离子的淋失有关。(3)基于流域内土壤硒呈现的结构性变异特征,提出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开展土壤硒空间插值并对流域内的硒分布进行预测。交叉验证结果显示,通过引入地形指数(高程H、复合地形指数CTI)作为协变量,使用多变量协同克里金方法显着提高了流域内土壤硒预测精度,为土壤硒的空间分布研究提供依据。(4)通过采用NaHCO_3和NaH_2PO_4对流域内碎屑岩区、碳酸盐岩区以及第四系沉积物分布区的土壤有效硒的提取,发现土壤有效硒分布与总硒分布趋势相一致,但有效硒比例在不同岩性区差异较小,土壤总硒和pH是影响土壤有效硒含量的重要因素。流域内各种土壤硒形态比例中,残渣态、有机结合态和酸溶态硒比例较高(分别为63.65%、16.40%、11.95%),可交换态、水溶态比例较低(分别为6.67%、1.33%)。通径分析表明,对土壤中水溶态硒、可交换态硒、酸溶态硒、有机态硒、残渣态硒有重要影响的分别为OM和Na_2O、pH和TiO_2、pH、MnO和Al_2O_3、OM和TiO_2。通过比较两种方法提取的有效硒和硒形态的关系,发现NaH_2PO_4更适合作为酸性土壤地区土壤有效硒的提取剂,其提取的有效硒可用来判断土壤硒供给的潜力大小。(5)通过对流域内不同岩性区硒生态效应的对比研究,发现了农作物在各个岩性区呈现出不同的硒生物富集特征。碳酸盐岩区水稻土中较高的可交换态硒含量导致碳酸盐岩区稻谷硒含量(97.23±39.59μg/kg)显着高于第四系沉积物分布区稻谷硒含量(51.08±15.05μg/kg);土壤硒的活化程度不高是造成蔬菜在不同岩性区中硒含量不高以及差异较小的原因。受稻谷中的硒含量影响,碳酸盐岩区居民硒膳食摄入量最高51.60μg/d,较为接近国内外推荐值55μg/d。发硒含量与居民硒膳食摄入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但在不同岩性区关系并不一致。高龄老人(>90岁)较多分布在碳酸盐岩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该区居民较适宜的硒膳食摄入量以及土壤中较高含量的钙、锰等人体必需元素所致。硒在流域不同介质上的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以及长寿人口分布规律等研究成果将为从流域尺度富硒土壤资源开发和探讨居民长寿机理研究提供依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刘满华[3](2019)在《构建地理生态课堂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以“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选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最新要求,地理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而且更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教学从关注地理学科转到关注人,关注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等,必须构建地理生态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质。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由"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同时,构建生态地理生态课堂也是当前教学的改革重点,对于转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9年17期)
范昱,赖弟利,王佳俊,何凤,赵钢[4](2019)在《以色列野生燕麦物候及农艺性状与起源生态地理因素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起源地生态地理因素对野生燕麦物候期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对种植于成都金堂试验地的源自以色列不同地区7个野生燕麦群体70个基因型的19个物候和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并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相关性网络(Correlation-based network analysis,CNA)、斯皮尔曼秩相关(Spearmanp’s Rho Correlation)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群体和基因型间的物候期和农艺性状差异明显。其中,全生育期最短的群体是Sede Boqer,来自该群体的SB14-07的生育期仅170.0d;最大单株生物产量出现在Caesarea群体中,达268.1g;而千粒重最大的是来自Tabigha群体的Tg-09,为28.8g。起源地水分、温度、地理等因素对野生燕麦的物候及农艺性状起不同程度的关键性影响。以上结果说明,野生燕麦物候及农艺性状差异的实质是其长期与环境相互作用,在自然选择压力下进化形成的遗传多样性。(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赵丽荷[5](2018)在《构建地理生态课堂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以“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选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版)和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将教育生态学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构建"创设情境,激活课堂—自主合作,探究释疑—目标落实,构建网络—反思评价,拓展迁移"层层递进的探究性生态课堂,并以"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选择"一节为例,探索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期刊2018年08期)
苑春宇,金佳,郭琳,李颖[6](2018)在《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不断深入,科研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已成为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东北地理所)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科研人员工作满意度,探讨影响因素,以期为研究所创新管理提供依据和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信息化》期刊2018年01期)
王艳青,于青军,邰宝成,周国娜,高宝嘉[7](2013)在《影响油松毛虫发生程度的生态地理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80块样地的调查,运用主分量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生态地理因素与油松毛虫发生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生态地理因素对油松毛虫发生程度的影响是综合作用的结果;林分因子与地形因子相比,林分因子对油松毛虫的影响较大;在14个生态地理因素中与油松毛虫发生程度关系紧密的关键性因素,按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龄组﹥坡度﹥冠幅﹥轮枝数﹥林分密度﹥主林层郁闭度;且油松毛虫的发生程度与坡度、林分密度、冠幅、主林分郁闭度、冠幅和轮枝数呈负相关,与龄组呈正相关关系;各因素的直接作用均大于间接作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北林果研究》期刊2013年03期)
牛善策,石文清,刘培勋,邓平川,张月荣[8](2012)在《中东大麦群体农艺性状多样性与生态地理因素的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216份大麦材料(引自中东5个不同生态地区的5个野生大麦自然群体和其相应地区的5个农家种大麦群体)分2a种植在陕西关中地区,对其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麦群体间分别在株高、穗长、芒长、穗下节长、旗叶宽、旗叶长、穗粒数、分蘖数等农艺性状上存在显着差异,大麦群体间总体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野生大麦群体间多样性高于农家种。3个地区的大麦农艺性状差异更加显着;野生大麦群体间多样性高于其群体内,而农家种大麦群体间多样性低于其群体内。试验材料的农艺性状和来源地生态地理环境关联分析表明,部分性状可以和生态地理环境相关联,主要是和作物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与温度、降水量及海拔等因素相关联;与农家种大麦相比,野生大麦与生态地理环境的关联更为密切。(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卢毅刚[9](2011)在《同质与失衡——传播生态中的地理因素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社会形成的大众传播媒介分层使媒介自身的发展与运作必须与其生存的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具有相同环境维度的作用也促使很多媒介在发挥其功效时形成较高的相似性。为了证明这种相似性的存在以媒介地理学观点出发,通过对甘肃临夏和宁夏泾源两县回族受众接触和使用媒介习惯进行比较;对政府处理各类社会问题的满意程度等进行调查,发现同是回族聚居区;同处于西北这个落后和欠发达区域的两个县城,大众传播媒介在这两个地方产生的效果和形成的相关引导的作用几近同质化。这也证明地理环境塑造影响了媒介,相似地理环境下媒介的传播效果大体相同。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长期"营养不良"的媒介接触及其信息解读反映出了西部媒介发展失衡的现状。从媒介地理学的视角探究实际生活中的各种传播现象和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可行性建议方案,提高不同地理环境下媒介的传播效果,促使现代社会构建人、媒介与地理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1年10期)
严俊,王莹,NEVO,Eviatar,GUTTERMAN,Yitzchak,程剑平[10](2011)在《野生二棱大麦种子休眠型态与农艺性状及生态地理因素相关性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来自以色列不同地区16个生态型野生二棱大麦种子的休眠型态与其农艺性状及起源地生态地里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40℃)储藏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16个生态型种子在高温处理下的萌发率表现出显着差异,其休眠打破过程显示出不同型态的对数生长曲线:8个旱生生态型为S型,而8个湿生生态型为倒L型。休眠深度用实际达到最大萌发率的时间度量,最低休眠深度(15·6d)是来自湿润地区"进化峡谷"的生态型37-N,而最深休眠深度(103·1d)是来自干旱地区Ein-Zukim(死海附近)的生态型32-6。此外,对11个物候及农艺性状指标与休眠深度做斯皮尔曼秩相关分析,结果有9个显示出显着相关,尤其是粒重与休眠深度有极显着相关性。同时,休眠深度与起源地15个生态地理因素中的9个有显着相关,种子休眠主要受其起源地的地理位置、温度和水分条件等影响。可见,野生二棱大麦自然选择进化了休眠特性去应对干热环境而繁衍生息。本研究结果可用于进一步遗传研究和现代栽培大麦品种的改良。(本文来源于《植物科学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生态地理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或硒过量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硒在环境中的分布极不均衡,国内外较多关注于缺硒或硒毒害地区。对富硒地区土壤硒分布的研究多采用行政区域作为研究范围,没有体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广西小流域众多,富硒土壤分布广泛,并具有大面积连续分布特点,因此在该区开展硒在流域内分布规律的研究、揭示土壤富硒成因,对于涉硒产业宏观布局、富硒土壤资源开发规划,以及人类健康长寿的地理环境要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流域为尺度在桂林富硒长寿地区,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通径分析和地统计分析等方法和手段,系统研究岩石-土壤(沉积物)-水体-作物-人类毛发等各生物地球要素中硒的含量、分布特征、控制因素;从流域角度阐明了地理环境不同介质中硒分布及相互关系、土壤富硒成因、土壤有效硒含量和形态的影响因素;揭示了地理环境介质中硒分布对农作物硒含量、居民膳食硒暴露水平和长寿区分布等生态效应的影响规律。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比桂林百寿河流域内不同地理环境介质中硒含量,发现了流域内土壤和沉积物以及上覆水从上游到下游硒含量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硒含量不仅与高程极显着相关(r=0.41,p<0.01),且富硒土壤的发育受岩石岩性和成土母质控制,表现为碎屑岩区(0.84 mg/kg)>碳酸盐岩区(0.66 mg/kg)>第四系沉积物分布区(0.49mg/kg),并在不同岩性区存在极显着差异。流域内岩石硒含量较低(0.064 mg/kg)且分布较为均匀,是土壤中硒含量与岩石中硒含量无显着相关性的主要原因。沉积物中的硒含量与土壤中的硒含量以及沉积物的粒度有关。上覆水中的硒含量受沉积物中硒含量直接控制,受土壤硒含量间接控制。(2)与湖北恩施、陕西紫阳等高硒地区有关研究报道结果不同,流域内土壤大面积土壤富硒则是由气候因素以及脱硅富铝化成土过程导致。从地表向下,硅铝率Sa和硅铁铝率Saf值呈下降趋势,土壤具有明显的淋溶淀积特征,导致砂岩、泥岩、第四系沉积物母质发育的土壤在淀积层富集以及灰岩母质发育的土壤在表层富集的规律。通过R型聚类分析得出,与铁铝氧化物的吸附保留以及盐基离子的淋失有关。(3)基于流域内土壤硒呈现的结构性变异特征,提出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开展土壤硒空间插值并对流域内的硒分布进行预测。交叉验证结果显示,通过引入地形指数(高程H、复合地形指数CTI)作为协变量,使用多变量协同克里金方法显着提高了流域内土壤硒预测精度,为土壤硒的空间分布研究提供依据。(4)通过采用NaHCO_3和NaH_2PO_4对流域内碎屑岩区、碳酸盐岩区以及第四系沉积物分布区的土壤有效硒的提取,发现土壤有效硒分布与总硒分布趋势相一致,但有效硒比例在不同岩性区差异较小,土壤总硒和pH是影响土壤有效硒含量的重要因素。流域内各种土壤硒形态比例中,残渣态、有机结合态和酸溶态硒比例较高(分别为63.65%、16.40%、11.95%),可交换态、水溶态比例较低(分别为6.67%、1.33%)。通径分析表明,对土壤中水溶态硒、可交换态硒、酸溶态硒、有机态硒、残渣态硒有重要影响的分别为OM和Na_2O、pH和TiO_2、pH、MnO和Al_2O_3、OM和TiO_2。通过比较两种方法提取的有效硒和硒形态的关系,发现NaH_2PO_4更适合作为酸性土壤地区土壤有效硒的提取剂,其提取的有效硒可用来判断土壤硒供给的潜力大小。(5)通过对流域内不同岩性区硒生态效应的对比研究,发现了农作物在各个岩性区呈现出不同的硒生物富集特征。碳酸盐岩区水稻土中较高的可交换态硒含量导致碳酸盐岩区稻谷硒含量(97.23±39.59μg/kg)显着高于第四系沉积物分布区稻谷硒含量(51.08±15.05μg/kg);土壤硒的活化程度不高是造成蔬菜在不同岩性区中硒含量不高以及差异较小的原因。受稻谷中的硒含量影响,碳酸盐岩区居民硒膳食摄入量最高51.60μg/d,较为接近国内外推荐值55μg/d。发硒含量与居民硒膳食摄入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但在不同岩性区关系并不一致。高龄老人(>90岁)较多分布在碳酸盐岩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该区居民较适宜的硒膳食摄入量以及土壤中较高含量的钙、锰等人体必需元素所致。硒在流域不同介质上的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以及长寿人口分布规律等研究成果将为从流域尺度富硒土壤资源开发和探讨居民长寿机理研究提供依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地理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1].谭秀英,严俊,范昱,徐欣然,王佳俊.以色列野生燕麦种子形态、营养品质及其与起源地生态地理因素的相关性[J].河南农业科学.2019
[2].邵亚.桂林富硒长寿区小流域地理环境中硒分布特征、控制因素及其生态效应[D].华中农业大学.2019
[3].刘满华.构建地理生态课堂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以“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选择”为例[J].高考.2019
[4].范昱,赖弟利,王佳俊,何凤,赵钢.以色列野生燕麦物候及农艺性状与起源生态地理因素的相关性[J].麦类作物学报.2019
[5].赵丽荷.构建地理生态课堂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以“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选择”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
[6].苑春宇,金佳,郭琳,李颖.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
[7].王艳青,于青军,邰宝成,周国娜,高宝嘉.影响油松毛虫发生程度的生态地理因素分析[J].河北林果研究.2013
[8].牛善策,石文清,刘培勋,邓平川,张月荣.中东大麦群体农艺性状多样性与生态地理因素的关联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12
[9].卢毅刚.同质与失衡——传播生态中的地理因素解析[J].今传媒.2011
[10].严俊,王莹,NEVO,Eviatar,GUTTERMAN,Yitzchak,程剑平.野生二棱大麦种子休眠型态与农艺性状及生态地理因素相关性研究(英文)[J].植物科学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