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播效应论文-陈青雨

混播效应论文-陈青雨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播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种肥混播,拌种肥,小麦生长势,营养成分

混播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陈青雨[1](2019)在《种肥混播用小麦专用拌种肥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首次提出种肥混播这一先进的施肥理念,旨在研究能进行种肥混播的小麦专用肥。实验选择叁种释放期不同的控释复合肥、缓释钙镁磷肥、叁种不同形态锌肥进行种肥混播发芽试验,以小麦出苗期生长情况作为肥效依据,为种肥混播用小麦专用拌种肥选择合适的营养成分以及养分配比,确定合适的拌种量,并对全营养拌种肥的肥效进行分析,实验结论如下:(1)对于养分含量均为15-15-15(N:P_2O_5:K_2O)控释复合肥A肥、B肥、C肥,最佳拌种量分别为种子质量的30%、30%、50%,与未施肥相比,七天后平均高度分别提高了9.84%、8.52%、8.28%;七天后平均单株干重分别提高了8.84%、8.48%、8.22%。前期养分释放率较低的C肥更安全。据此测算,按每公顷约施种子150kg计,若施用控释肥种肥混播,每公顷只需45-75kg肥料,比传统施肥方式节肥80%以上。(2)钙镁磷肥的最佳拌种量为种子质量的200%,比例显着高于缓控释复合肥,研究同时表明,再增加钙镁磷肥施拌种量对发芽率影响不大。与对照组相比,小麦第七天平均高度提高了5.76%,平均单株干重提高了8.51%;拌种量达到种子质量的500%,小麦第七天的平均高度、干重仍优于对照组,说明枸溶性钙镁磷肥的大量施用不会造成明显的烧苗现象,可见钙镁磷肥拌种混播时非常安全,可放心施用。(3)适量添加Zn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有一定的正向作用。ZnSO_4、EDTA-ZnNa_2的最佳拌种量分别是Zn为种子质量的0.3%、0.5%,此时小麦第七天的平均高度分别提高了5.16%、3.78%;ZnO的适宜拌种量是Zn为种子质量的0.5%,此时继续增加拌种量,小麦第七天的平均高度和干重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可以认为:小麦对Zn需求较低时,ZnSO_4比较合适作为拌种锌肥;对于Zn元素匮乏的地区,安全性高、肥效期长的不溶性ZnO更适合做拌种锌肥。(4)选用硫酸锰、硫酸锌、硫酸铜、硼砂与控释复合肥配施拌种,种肥混播时与小麦种子质量比为:控释复合肥:Mn:Zn:Cu:B_2O_3:种子质量=50:0.3:0.3:0.1:0.2:100。结果表明,全营养肥料能在不影响发芽率的同时,使小麦第七天平均高度、干重分别增加9.54%、9.64%;与控释复合肥、微肥拌种结果对比后,肥料效果依次是:全营养肥料>C_(50)>微肥配施>0.3%ZnSO_4>CK。可见,全营养肥料养分供应全面,对小麦苗期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强。(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邢云飞,施建军,马玉寿,董全民,王彦龙[2](2018)在《叁江源区多年生禾草混播群落竞争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年生禾草混播改建黑土滩退化草地是恢复其生态—生产功能的非常有效的方式,以2006年在果洛州玛沁县建植的不同处理混播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人工调控下群落种间竞争与促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当年种间竞争大于种内竞争(RYT <1),第4~8年,RYT值维持较高而稳定的水平,对光、热、水分和土壤养分等资源的利用表现为共生关系,RYT呈正相关变化。随着混播牧草组分的增加和生长年限延长,垂穗披碱草的种间竞争力逐渐下降,其它牧草竞争力则呈上升趋势。人工调控下群落多样性低于自然演替,随着群落组分增加,多样性增加。人工调控下群落均匀度指数高于对照,随着群落组分增加,群落均匀度提高。3组分及以上混播组合对资源的利用要高于单播,群落稳定性也高于单播。(本文来源于《青海畜牧兽医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陈菲,穆麟,文昭竹,张志飞,魏仲珊[3](2018)在《洞庭湖区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混播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高秋眠级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不同品种间混播对其产量、品质、根系及株高等指标的影响,对品种WL712、WL903和WL656与南方地区推广种植的WL525进行混播试验。结果表明:1)混播组合的粗蛋白产量与单播WL525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高于其他的品种单播;2)混播组合的株高虽然没有显着提高,但纤维含量有所减少,纤维含量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3)混播组合的根颈分枝数和根颈直径生长指标较单播有优势;4)混播组合中WL656∶WL525=1∶4和WL712∶WL525=1∶2组合的总干草产量最高,达到14.67t·hm-2,营养品质达到特级紫花苜蓿干草标准,全年生长情况较其他组合好,是可以进一步追踪研究的品种间混播组合。综合而言,不同比例紫花苜蓿品种间混播可提高牧草品质,促进根系生长。(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侯留飞,李建辉[4](2018)在《青海省同德县燕麦混播箭筈豌豆增产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燕麦混播箭筈豌豆的增产效应,在青海省同德县进行了燕麦混播箭筈豌豆的增产试验。结果表明,燕麦混播箭筈豌豆的鲜草产量最高可达2 707.71 kg/667 m~2,说明燕麦混播箭筈豌豆技术模式可以在同德县推广利用。(本文来源于《畜牧与饲料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李琴,王建光,于然,李静,李夺[5](2016)在《叁种禾草不同比例混播护坡植被茎叶水文生态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半干旱地区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哈素海环路边坡研究了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L.)Gaertn.)和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不同比例混播建植护坡植被地上部分茎叶的水文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披碱草、冰草和无芒雀麦2∶1∶1的配比组合优于其他配比组合,草层高度、地上生物量、茎叶截留量高于其他组合;其草层高度52.10cm,地上生物量干重20.37t/hm2,持水最大截留率为38.03%、最大截留量5.35mm。水土保持效益显着,是最优的护坡混播配比组合。(本文来源于《草原与草业》期刊2016年02期)

祁亚淑[6](2016)在《宁夏中部干旱带苜蓿与禾本科作物的混播效应及水分利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宁夏中部干旱带降水量低、植物盖度低、生态环境脆弱。种植抗逆性强的多年生饲用作物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混播可以提高群体单位面积产量、提升土壤肥力、改善饲草品质等。本实验开展了豆-禾混播的盆栽模拟水分处理试验、豆科作物水力提升试验以及田间试验,以期筛选高产、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混播组合。盆栽试验1以紫花苜蓿为主、沙打旺为对照,试验设置重度水分胁迫(T1,土壤含水量为45%FC)、中度水分胁迫(T2,55%FC)和正常水分灌溉(T3,75%FC)叁种水分处理,分别和披碱草按照豆科:禾本科为3:7、5:5、7:3比例混播;盆栽试验2用苜蓿、沙打旺分别和黑麦按照豆科:禾本科为3:7、5:5、7:3比例混播种植在上下盆分根装置中;田间试验用苜蓿、沙打旺分别和羊草、老芒麦按照豆科:禾本科为3:7、5:5、7:3比例混播种植。测定了混播组合的产量以及整株的灰分含量、整株的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C)、光合作用参数等农艺和生理指标,计算了不同混播组合的田间及盆栽条件下耗水量,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混播组合的相对总产量(RYT)、竞争力(CR)、农艺水分利用效率(WUE)、单叶水分利用效率。同时在上下盆试验中采用“重水”标记方法,通过测定豆科与禾本科作物茎杆氢同位素成(δD)以及土壤δD,分析了豆科作物的根系提水作用及其对禾本科作物的影响。主要结果有下面几个:(1)盆栽试验1中,不同水分条件对各混播组合的产量和WUE影响差异明显。不同播种方式下各组合的产量在正常灌水的时候产量最高,而且苜蓿与披碱草的产量比相同比例下沙打旺与披碱草混播组合的高。中度水分胁迫时各组合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在相同水分条件、不同播种方式下各组合的WUE随着豆科作物播种比例的增大而增加,并且发现受到较小的水分胁迫反而可以提高作物的WUE。(2)不同水分条件下各组合作物的产量与Δ13C等指标以及植物的光合参数都存在相关性。叁种水分条件下产量与Δ13C均负相关,T3时极显着负相关。叁种水分条件下单叶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正相关。株高与产量均正相,T3时呈极显着正相关,水分条件越好,株高越高产量越好。整株灰分含量与产量负相关。(3)盆栽试验2中(根系提水试验)不同播种组合水分处理3时各组合的产量最高。苜蓿、沙打旺分别与黑麦混播组合在相同水分条件下,豆:禾为5:5时豆科作物的根系提水能力最强,叁种水分处理下均是豆:禾为5:5时组合的产量最高,适度干旱更能促进豆科作物的根系提水能力。(4)不同豆、禾混播比例对产量存在很大的影响。当紫花苜蓿与羊草播种比例为7:3时,组合的产量、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总产量最高。相同的供水条件下,当紫花苜蓿与羊草比例为7:3时整个组合群体的农艺WUE比较高。(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6-04-01)

王思成,王月玲[7](2016)在《宁南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羊草与紫花苜蓿混播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羊草新品种中科2号在宁南山区的生态适应性,引进中科院培育的中科2号羊草品种与当地传统适生牧草中苜1号紫花苜蓿进行同行混播,开展羊草单种、苜蓿单种和羊草与苜蓿混播种植模式试验,并调查羊草及苜蓿的生长状况、土壤养分变化、土壤水分变化,分析羊草混播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单播羊草生物量最高,其次为羊草与苜蓿混播的生物量,苜蓿单作的生物量最低;单播羊草土壤水分含量最高,羊草和苜蓿混播的土壤含水量处于单播羊草和单播苜蓿之间;在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以单播羊草最高,其次是羊草与紫花苜蓿混播,单播紫花苜蓿苜蓿最低。中科2号羊草品种适合宁南山区干旱和半干旱的气候环境,可在当地大面积示范推广。(本文来源于《宁夏农林科技》期刊2016年02期)

祁亚淑,朱林,许兴[8](2015)在《宁夏绿洲禾豆牧草混播组合及其比例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宁夏中部半干旱带有补灌的条件下,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为试验材料,豆科与禾本科牧草分别按照3∶7、5∶5、7∶3共3种不同比例进行混播,研究了不同混播组合及比例对其经济投入产出比、干草及主要营养成分产量、相对总产量及竞争力等方面的影响。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豆禾牧草混播比例的产量均显着大于单播禾本科牧草的产量(P<0.05)。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混播组合2013年及2014年的产量均显着高于沙打旺与禾本科牧草的混播组合(P<0.05),其中,紫花苜蓿∶羊草为7∶3的混播组合的产量为最高(P<0.05),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总产量最高且投入产出比最低。紫花苜蓿+禾草组合中豆科牧草竞争力均大于相同比例下沙打旺+禾本科牧草组合中豆科牧草竞争力。沙打旺+禾本科牧草混播组合中,相对总产量(RYT)大于1的组合多于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混播组合,其中,沙打旺∶羊草为7∶3的混播组合的两年平均RYT最高。以上结果说明,在宁夏中部半干旱带建植栽培草地时,紫花苜蓿∶羊草为7∶3的混播组合有较好的产量效应和最低的投入产出比;而沙打旺∶羊草为7∶3的混播组合中不同物种生长较为均衡。(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5年09期)

熊迎,翟国栋,马海青[9](2014)在《稻田紫云英与油菜混播不同配比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浠水晚稻田进行了紫云英与油菜混播不同配比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80%紫云英与20%油菜混播鲜草产量显着高于紫云英或油菜单播,也明显或显着高于其他混播比例。其混播氮、磷、钾养分累积量最高,绿肥的C/N为27.20,最接近土壤微生物对C、N需求比例。(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23期)

党薇[10](2014)在《宁南黄土丘陵区紫花苜蓿与羊草混播初期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混播人工草地具有提高饲草产量、改善饲用品质、减少土壤侵蚀、降低病虫草害等优势。本研究结合宁夏南部山区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宜当地种植的紫花苜蓿与羊草,分别在梯田和坡耕地两种地形条件上设置了3种不同混播比例组合,紫花苜蓿与羊草比例50%:50%、70%:30%、60%:40%,并以单播牧草地为对照,对两种牧草进行不同比例的混播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当地建植的紫花苜蓿和羊草的最适混播比例。结果表明:(1)不同混播比例处理对牧草物候期变化没有影响,种植当年紫花苜蓿无开花期,较早进入枯黄期;羊草有分蘖期。(2)种植当年紫花苜蓿的出苗率明显高于羊草的出苗率:梯田紫花苜蓿的出苗率高于坡耕地的出苗率,坡耕地羊草的出苗率高于梯田的出苗率;不同混播比例处理对牧草的出苗率变化影响不显着(P>0.05)。(3)种植当年不同混播比例处理对紫花苜蓿和羊草的株高变化均无显着影响;梯田和坡耕地的牧草株高也无显着差异;不同混播比例处理对牧草地上生物量变化影响不明显。(4)不同混播比例处理对牧草耗水量的差异影响不显着,对土壤pH值、养分含量等的差异影响也不显着。(5)不通混播比例处理对紫花苜蓿和羊草的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均无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4-04-01)

混播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多年生禾草混播改建黑土滩退化草地是恢复其生态—生产功能的非常有效的方式,以2006年在果洛州玛沁县建植的不同处理混播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人工调控下群落种间竞争与促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当年种间竞争大于种内竞争(RYT <1),第4~8年,RYT值维持较高而稳定的水平,对光、热、水分和土壤养分等资源的利用表现为共生关系,RYT呈正相关变化。随着混播牧草组分的增加和生长年限延长,垂穗披碱草的种间竞争力逐渐下降,其它牧草竞争力则呈上升趋势。人工调控下群落多样性低于自然演替,随着群落组分增加,多样性增加。人工调控下群落均匀度指数高于对照,随着群落组分增加,群落均匀度提高。3组分及以上混播组合对资源的利用要高于单播,群落稳定性也高于单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播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陈青雨.种肥混播用小麦专用拌种肥效应分析[D].郑州大学.2019

[2].邢云飞,施建军,马玉寿,董全民,王彦龙.叁江源区多年生禾草混播群落竞争效应研究[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8

[3].陈菲,穆麟,文昭竹,张志飞,魏仲珊.洞庭湖区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混播效应[J].草业科学.2018

[4].侯留飞,李建辉.青海省同德县燕麦混播箭筈豌豆增产效应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8

[5].李琴,王建光,于然,李静,李夺.叁种禾草不同比例混播护坡植被茎叶水文生态效应研究[J].草原与草业.2016

[6].祁亚淑.宁夏中部干旱带苜蓿与禾本科作物的混播效应及水分利用特征研究[D].宁夏大学.2016

[7].王思成,王月玲.宁南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羊草与紫花苜蓿混播效应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6

[8].祁亚淑,朱林,许兴.宁夏绿洲禾豆牧草混播组合及其比例效应[J].草业科学.2015

[9].熊迎,翟国栋,马海青.稻田紫云英与油菜混播不同配比效应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4

[10].党薇.宁南黄土丘陵区紫花苜蓿与羊草混播初期效应研究[D].宁夏大学.2014

标签:;  ;  ;  ;  

混播效应论文-陈青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