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营养级关系论文_王庆,卢志兴,赵婧文,陈又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三营养级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营养,同位素,鱼类,海州,番茄,紫胶,形态。

三营养级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庆,卢志兴,赵婧文,陈又清[1](2018)在《紫胶林中蚂蚁-紫胶虫互利关系和寄主植物多样性对节肢动物各营养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昆虫之间的互利关系和植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蚂蚁-紫胶虫互利关系的下行效应以及寄主植物多样性的上行效应对节肢动物群落各营养级的影响。【方法】试验样地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雅邑乡的人工紫胶林中。通过随机裂区试验方法,于2016年8月和9月分两次用手捡法、网扫法和震落法采集了蚂蚁-紫胶虫3种互利关系处理(有互利关系、无互利关系和自然对照)以及3种植物多样性处理(单一种植、2树种混植和3树种混植,分别代表植物多样性1, 2和3)下样地寄主植物上所有的节肢动物,并按照不同营养级将其分类。【结果】蚂蚁-紫胶虫互利关系会显着降低消费者多度[有互利关系(14.2±0.95)<自然对照(18.57±1.13)<无互利关系(23.27±1.38),(F=4.290,P=0.017)],植物多样性会显着提高消费者多度[植物多样性1(13.49±2.54)<植物多样性2(16.31±2.50)<植物多样性3(25.01±2.47),(F=56.03,P<0.001)];在两者的交互作用下,无论哪个植物多样性水平上,有互利关系处理的消费者多度都显着低于无互利关系处理的消费者多度(F=6.850,P<0.001)。互利关系对捕食者多度无显着影响(F=1.277,P=0.284),植物多样性会显着增加捕食者多度[植物多样性1 (1.72±0.49)<植物多样性2 (3.42±0.54)<植物多样性3 (3.59±0.55),(F=10.976,P<0.001)],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捕食者多度无显着影响(F=0.428,P=0.788)。互利关系和植物多样性会显着增加蚂蚁多度[自然对照(44.08±8.94)<有互利关系(324.82±65.35),(F=48.9,P<0.001)],[植物多样性1(86.31±12.51)<植物多样性3 (131.20±18.80)<植物多样性2(151.27±21.68),(F=137.85,P<0.001)],两者的交互作用也会显着增加蚂蚁多度(F=80.31,P<0.001)。【结论】蚂蚁与紫胶虫的互利关系显着降低植物上的植食性害虫,对捕食者不产生显着作用,但显着提高蚂蚁多度;而植物多样性对节肢动物各营养级都有积极作用;两者会产生一定的联合作用,对各营养级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李继龙,曹坤,丁放,杨文波,沈公铭[2](2017)在《基于渔获物统计的中国近海鱼类营养级结构变换及其与捕捞作业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我国东部海域(渤海、黄海和东海)和南海的鱼类生态结构和渔业资源变化特征,本研究在1983—2013年中国海洋渔船渔获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首先将渔获物中的鱼类按照营养级归类,然后计算其平均营养级(TL)和Fi B指数,并结合海洋捕捞作业方式,对鱼类的营养级结构长期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东部海域捕捞的25种主要鱼类渔获中,31年间TL呈现下降趋势,低营养层级鱼类比例增长了60%,中营养层级鱼类比例增长了129%,高营养级鱼类则下降了近51%;而在南海,31年间TL变化不明显,低营养级鱼类比例下降了6%,中营养级鱼类下降了43%,高营养级鱼类增长198%。东部海域和南海的渔获物鱼类生态结构变化说明,就营养级水平而言,东部海域近海渔业资源呈现明显的衰退现象,而南海则还未出现这种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科学》期刊2017年01期)

刘西方[3](2015)在《海州湾两种高营养级鱼类摄食生态及其食物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根据2011年3月、5月、7月、9月、12月在海州湾进行的5个航次底拖网调查采集的鱼类样品,采用传统胃含物分析方法对海州湾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和长蛇鲻(Saurida elongata)这两种高营养级鱼类的食物组成、摄食强度、营养级、食物关系及影响其摄食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海州湾星康吉鳗摄食的饵料生物有40余种,鱼类、虾类和头足类是其最主要的3种饵料类群,其中优势饵料生物有尖海龙(Syngnathus acus)、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鲜明鼓虾(Alpheus distinguendus)、枪乌贼(Loligo sp.)等。星康吉鳗的食性类型是以底栖动物和游泳动物食性为主,其食物组成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和肛长变化,除在4个季节均摄食大量的鱼类和虾类外,秋季还摄食了大量的头足类;不同肛长组星康吉鳗摄食的主要饵料种类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小于70mm的星康吉鳗主要摄食枪乌贼,70-99mm的星康吉鳗主要摄食绯(鱼衔)(Callionymus beniteguri)和鲜明鼓虾,大于1OOmm的星康吉鳗则主要以枪乌贼、尖海龙(Syngnathus acus)和鲜明鼓虾为食。星康吉鳗的摄食强度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和秋季较高,春季和冬季较低。星康吉鳗的营养级为4.17,在海州湾食物网中处于较高的营养位置。2、海州湾长蛇鲻摄食的饵料生物有30余种,鱼类是其最主要的饵料类群,摄食少量的虾类和头足类,其中优势饵料生物有鳀(Engraulis japonicus)、枪乌贼、短鳍衔(Callionymus sagitta)、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和细条天竺鲷(Apogon lineatus)等,其食性类型以游泳动物为主。此外,摄食的饵料生物中还有长蛇鲻,说明长蛇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种内残食的现象。食物组成有明显的季节和叉长变化,除在3个季节均摄食大量的鱼类外,夏季还摄食一定量的虾类,而秋季摄食一定量的头足类;随叉长的增加其摄食的主要饵料生物种类也有明显的变化,大个体鱼类逐渐增多。空胃率有显着的季节变化(P<0.05),无显着的叉长变化(P>0.05):而平均胃饱满指数的季节和叉长变化都显着(P<0.05)。长蛇鲻的营养级为4.65,不同季节和叉长组的营养级变化较大。本研究发现,海州湾这两种高营养级鱼类的摄食均与栖息海域中优势饵料生物的种类组成和丰度有密切关系。3、应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Pianka重迭指数分析这两种高营养级鱼类的营养、空间生态位宽度及其重迭,通过计算营养-空间二维生态位重迭指数探讨它们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星康吉鳗的营养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分别为3.04和3.06,高于长蛇鲻的2.51和2.96;星康吉鳗生态位宽度在夏季最大,而长蛇鲻的生态位宽度秋季最大。这两种鱼的营养生态位重迭指数秋季最大(0.55),空间生态位重迭指数夏季最大(0.31);而营养-空间二维生态位重迭指数夏季最大仅为0.12,说明它们之间通过对营养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的分化,降低了种间食物竞争的程度。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水深和水温是影响星康吉鳗摄食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肛长和盐度;叉长和水深是影响长蛇鲻摄食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水温、pH和纬度。(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5-05-28)

熊鹰,张敏,张欢,苏国欢,沙泳翠[4](2015)在《鱼类形态特征与营养级位置之间关系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江中下游洪泛平原湖泊鱼类为例,探讨鱼类功能性形态特征与其营养级位置之间的关系.所用的116种鱼的食性数据来自于226个鱼类群落,总计16267尾鱼.用几何形态测量法的界标分析法提取鱼类形态特征,相对扭曲度法的前2个主成份能较好地区分鱼类的形态差异,它不仅能够生成散点图,而且能客观地反映出鱼类的形态性状.营养级位置采用肠含物定量分析法,合理地假定肠含物的营养级位置,利用食性数据计算出鱼类的营养级位置.采用广义加性模型分析鱼类营养级位置与功能性形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只有当鱼类为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才有特化的功能性形态与之相适应,植食性鱼类有较窄的口裂,而对肉食性鱼类而言,不同生活型的鱼类拥有各自特化的形态特征,如伏击型肉食性鱼类体型呈纺锤形,背鳍靠近头部,眼睛较大且靠上,头部面积较大;而追击型肉食性鱼类体型呈流线型,头部较小,背鳍和腹鳍靠近尾部.而杂食性鱼类在本研究中无更多证据证明有特化的外部形态,亟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5年03期)

周谷春,徐承香,黎道洪,罗庆怀[5](2015)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贵州青菜洞和癞子洞营养级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贵州喀斯特洞穴青菜洞和癞子洞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菜洞和癞子洞食物链的碳源主要为洞穴内土壤有机质,为第一营养级(即初级生产者);洞穴内软体动物的螺类和节肢动物的裸灶螽、马陆等主要以土壤有机质和颗粒有机物为食,为第二营养级(即初级消费者);洞穴内的节肢动物的蜘蛛类和脊椎动物主要以其他动物为食物,为第叁营养级(即次级消费者)。本文中青菜洞Δδ15 N的富集因子为2.9‰,癞子洞Δδ15 N的富集因子为2.46‰。(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郑冬梅,孙丽娜,李卉颖,李昕馨[6](2013)在《冶金区节肢动物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及营养级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测定辽宁省葫芦岛锌厂不同生境植物和主要消费者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研究冶金区不同消费者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及不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节肢动物δ13C、δ15N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2.61‰~-29.63‰、1.73‰~9.94‰,变化幅度较大。研究区植物以C3植物居多,导致不同群落生境动物δ13C值较低;螳螂、蜘蛛δ15N比值高于其他动物;通过营养级模型计算可知不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蝗虫、蚱蜢等草食性动物形成第二营养级,即初级消费者;第叁营养级包括蜘蛛、螳螂,为次级消费者。(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3年07期)

李艳艳[7](2013)在《寄主植物-蚜虫-捕食性瓢虫叁营养层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又称棉蚜,是一种世界范围的植食性害虫,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已知寄主有74科285种,我国记载有113种,其中瓜类受害较为严重。瓜蚜寄主范围广、繁殖力强等特点使其迅速成为棚室瓜类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对瓜蚜进行防治,不仅会使瓜蚜产生抗药性,而且造成果实污染,影响了瓜类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本文研究了5种不同瓜类寄主植物、瓜蚜和多异瓢虫叁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有效利用捕食性瓢虫控制瓜蚜的发生危害,减少农药污染,奠定了必要的基础。1.寄主植物对瓜蚜种群增长有显着差异影响。在5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的各个龄期的历期、成蚜寿命、日均产仔量、净增值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平均世代历期和种群加倍时间等均存在显着差异。瓜蚜完成1代所需时间在瓢葫芦上最长,其他4种供试植物上差异不显着。成蚜寿命在黄瓜上最长为20.04d,其他4种供试植物上差异不显着。瓜蚜种群存活曲线在所有供试寄主植物上均为I型,即死亡主要发生在后期,而且在黄瓜上的存活率高于其他4种供试植物。根据瓜蚜内禀增长率大小排序,寄主适合性依次为哈密瓜>瓢葫芦>南瓜>黄瓜>搅瓜。2.分别测定5种不同寄主植物受瓜蚜危害前后叶片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单宁及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瓜蚜危害寄主植物后,植物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着降低,而单宁和黄酮的含量明显上升。3.在多数猎物密度下,1~3龄幼虫对南瓜和黄瓜上蚜虫的捕食量较高,而对瓢葫芦和哈密瓜上蚜虫的捕食量则相对较低。在蚜虫密度较低时,4龄幼虫和成虫对南瓜和黄瓜上蚜虫的捕食量较高,而蚜虫密度相对较高时,对瓢葫芦和搅瓜上蚜虫的捕食量较高。多异瓢虫各龄幼虫和成虫对5种寄主植物上瓜蚜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II反应。随着龄期的增大,猎物处理时间缩短,瞬时攻击率增大,最大捕食量增加,成虫的猎物处理时间长于4龄幼虫,而瞬时攻击率和最大捕食量小于4龄幼虫。多异瓢虫捕食不同寄主植物上饲养的蚜虫时,猎物处理时间、瞬时攻击率和最大捕食量也有所不同。4.应用取食指数(CI)、食物利用率(ECI)、食物转化率(ECD)、相对生长率(RGR)和食物近似消化率(AD)等指标对多异瓢虫的食物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寄主植物对多异瓢虫雌虫和4龄幼虫对瓜蚜的利用效率有显着影响。多异瓢虫4龄幼虫和雌虫对南瓜上的蚜虫取食量最大,对葫芦上的蚜虫取食量最小。4龄幼虫取食哈密瓜上的蚜虫时,RGR、ECI、ECD最高,CI较高;雌成虫在取食黄瓜上的蚜虫时,RGR、ECI、ECD最高,CI较高。因此,4龄幼虫对哈密瓜上蚜虫的利用效率最高,而雌成虫对黄瓜上的蚜虫利用效率最高。5.不同寄主植物受到瓜蚜危害后对多异瓢虫的行为有显着的影响。瓜蚜为害寄主植物后,不管是否去掉蚜虫,受害后的植株对多异瓢虫均有明显的引诱作用,而健康植株没有引诱作用。6.5种寄主植物虽均属于葫芦科,但在瓜蚜危害前后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存在较大的差异。除哈密瓜和瓢葫芦种类数不变或减少,其他3种植物无论是否去掉蚜虫,挥发物种类均有所增加。从黄瓜健康植株、蚜害植株和有蚜植株分别鉴定出9,19和12种挥发物,主要组分为十八烯、E-5-二十碳烯、正十六烷和正十七烷,诱导出的新组分为对二甲苯、邻二甲苯、正十叁烷、α-法呢烯、雪松醇、正十八烷、正二十六烷及7种未知种类;从搅瓜健康植株、蚜害植株和有蚜植株分别鉴定出11,20和18种挥发物,主要组分为石竹烯、十八烯、正十六烷和正十七烷,诱导出的新组分为苯乙烷、对二甲苯、间二甲苯、α-蒎烯、正十四烷、长叶烯、α-石竹烯及2种未知种类;从南瓜健康植株、蚜害植株和有蚜植株分别鉴定出5,7和12种,主要组分为石竹烯、正十六烷、正十七烷和一种未知成分,诱导出的新组分为α-蒎烯、大牛儿烯D、正十四烷、正十五烷、正十六烷、高甲基水杨酸盐、十八烯及3种未知种类;从哈密瓜健康植株、蚜害植株和有蚜植株分别鉴定出13,6和12种,主要组分为3,7-二甲基-1,3,7-辛叁烯、正十六烷、正十五烷,对二甲苯和α-蒎烯,诱导后未产生新的挥发物,但未检测到苯乙烷、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3,7-二甲基-1,3,7-辛叁烯;从瓢葫芦健康植株、蚜害植株和有蚜植株分别鉴定出12,14和11种,主要组分为十八烯、正十六烷、正十七烷、α-石竹烯和E-5-二十碳,诱导出的新组分为对二甲苯、长叶烯及1种未知种类。(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潘登[8](2013)在《双生病毒在植物—烟粉虱—海氏桨角蚜小蜂叁营养级关系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媒介昆虫烟粉虱及其所传双生病毒病是蔬菜和园林花卉等多种作物上重要的病虫害。围绕烟粉虱-双生病毒-寄主植物叁方关系是近年来关注的一个热点,有关寄主植物-烟粉虱-寄生蜂叁营养级关系的研究也已有很多报道,然而,在植物-媒介昆虫-寄生蜂叁营养级关系研究中有关植物病毒的影响很少被考虑。本文以两种双生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和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CNV)、寄主植物番茄、MEAM1烟粉虱和海氏桨角蚜小蜂为研究体系,调查植株被双生病毒侵染后对烟粉虱及其寄生蜂海氏桨角蚜小蜂嗅觉反应和寄主选择的影响,以及番茄感病后对海氏桨角蚜小蜂寄主搜寻行为及适合度的影响。另外,由于MEAM1烟粉虱与TYLCCNV病毒在烟草植株介导下有明显的互惠共生现象,本文还调查了烟草植株感染TYLCCNV病毒后对烟粉虱及海氏桨角蚜小蜂的嗅觉选择行为。取得了如下研究结果:(1)双生病毒对烟粉虱嗅觉反应的影响:番茄和烟草这两种对烟粉虱适合性不同的寄主植物受双生病毒TYLCCNV侵染后对烟粉虱均表现出吸引作用,这种吸引作用在双生病毒和烟粉虱取食共同危害时与无毒虫害株相比较有所减弱,而虫害植株与无虫害植株比较或共同为害植株与带毒植株比较前者常对烟粉虱表现出负趋向性。番茄受双生病毒TYLCV侵染未对烟粉虱表现出吸引作用,病毒侵染和烟粉虱取食与虫害株相比较则对烟粉虱表现出吸引作用。(2)双生病毒对海氏桨角蚜小蜂嗅觉反应的影响:海氏桨角蚜小蜂对健康植株、感染双生病毒植株、被烟粉虱危害的植株及共同危害株都有明显的趋向性。但植株被烟粉虱取食后或受病毒感染后对寄生蜂嗅觉选择的影响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无论健康还是感毒番茄植株被烟粉虱取食后对寄生蜂都有吸引作用,而健康烟草和感染TYLCCNV烟草被烟粉虱取食后对寄生蜂无吸引作用。双生病毒对寄生蜂嗅觉的影响比较复杂,植物和病毒的组合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番茄感染TYLCV和烟草感染TYLCCNV对寄生蜂都有吸引作用,但是这种吸引作用随着植株被烟粉虱取食而减弱。番茄感染TYLCCNV后,带毒植株对寄生蜂没有吸引作用。(3)与健康番茄植株相比,番茄感染TYLCV后叶毛密度显着增加,是健康叶片上的1.8倍。海氏桨角蚜小蜂在感染TYLCV番茄植株叶片上的寄主处置时间和寄主块停留时间显着长于其在健康植株叶片上的时间,分别为其2倍和1.5倍。而当感染TYLCCNV时,番茄叶毛密度无显着变化,寄生蜂在叶片上的寄主处置时间和寄主块停留时间也无显着差异。番茄感染TYLCV和TYLCCNV与健康番茄相比,寄生蜂的寄生率、羽化率及发育历期差异不显着。综上结果可知,双生病毒感染寄主植物后对烟粉虱和海氏桨角蚜小蜂有吸引作用,但是该吸引作用受到植物种类、双生病毒的种类以及是否同时受烟粉虱取食共同危害等因素影响。番茄感染TYLCV病毒还引起叶毛密度的增加,并影响海氏桨角蚜小蜂在叶片上的搜寻行为,但是未对海氏桨角蚜小蜂的适合性产生显着影响。番茄感染TYLCCNV病毒对叶毛密度和寄生蜂的搜寻行为及适合性没有产生显着影响。本文是研究双生病毒-寄主植物-烟粉虱-寄生蜂四方关系的首次报道,为四方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这些结果同时也揭示四方关系比较复杂,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黎道洪,苏晓梅[9](2012)在《应用稳定同位素研究广西东方洞食物网结构和营养级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已经成为研究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和营养级关系及其动态变化的重要手段。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δ13C和δ15N)研究了东风洞的食物网结构和营养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东风洞主要为腐食食物链,由于在洞穴内黑暗带中无光照也无植物生长,所以碳源主要为东风洞中的土壤有机质,作为第一营养级;主要摄食关系为马陆与土壤有机物质,螺类与土壤有机物质等;在该洞生态系统中,将3种马陆直接作为初级消费者,以隅蛛和其它马陆平均值之间的差值(2.04‰)作为东风洞食物网稳定氮同位素的富集因子。根据营养级模型可知,马陆类群、细长钻螺等土壤动物,裸灶螽和涂闪夜蛾形成第二营养级,即初级消费者;第叁营养级包括蜘蛛类、盲蛛、地蜈蚣以及黑眶蟾蜍,为次级消费者。(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2年11期)

李斌[10](2012)在《叁峡库区小江鱼类食物网结构、营养级关系的C、N稳定性同位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峡大坝位于长江中上游,始建于1993年,于2009年全面竣工,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大坝。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也是我国淡水鱼类最丰富的区域。叁峡大坝的修建与蓄水已经显着地改变了叁峡库区水域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叁峡大坝的修建将如何影响生活在这一区域的水生生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小江(原名彭溪河)位于叁峡库区腹地,是北岸的一个一级支流。为缓解叁峡大坝蓄水后小江回水区(库湾)生态环境压力,采用人工措施在小江开县县城附近修建了汉丰湖大坝,该坝的建成使小江回水区在叁峡库区中呈现了“库中库”的环境格局,这种特殊格局的形成可为叁峡库区干流生态环境分析提供一个研究模型。本研究选择叁峡库区支流小江为研究对象,于2010年3月份(低水位时期)到12月份(蓄水期)期间,采用资源调查和稳定性同位素相结合的方法对小江回水区(小江库湾)鱼类群落组成、鱼类食性转变、区域生态环境、鱼类食物网模型及主要经济鱼类能量来源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于2010年对小江回水区7个样点的6个月次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鱼类标本1701尾,隶属于6目9科47属56种,其中小江汉丰湖坝上水域采集鱼类28种,坝下水域采集鱼类42种。鲤形目和鲇形目分别占种总数的69,5%和12.5%。宽鳍鱲、黑尾餐、鲇、鲫、鲤、蒙吉鲌、翘嘴鲌、瓦氏黄颡鱼及光泽黄颡鱼等为小江的主要经济鱼类;小江渔获物种类数以春季最高;坝上水域渔获物种类组成季节性变化幅度大于坝下水域;坝下水域鱼类丰富度高于坝上水域,但与库区其它支流相比,小江渔获物丰富度较低。(2)应用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方法分析了小江回水区蒙古鲌食性。结果显示:体长<200mm的小个体蒙古鲌δ13C、δ15N值分别为-24.50‰±1.15‰、12.17‰±1.54‰o,食性类型为杂食性偏肉食性,营养级为2.9;体长>200mm的大个体蒙古鲌613C、615N值分别为-23..87‰±1.12‰、13.54‰±1.12‰,食性类型为肉食性,营养级为3.3;大个体蒙古鲌δ13C、615N值极显着大于小个体蒙古鲌(P<0.01),表明蒙古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了食性转变,但部分大个体蒙古鲌和小个体蒙古鲌由于食物来源相同而出现了同位素值重迭现象。此结论有助于预测小江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渔业捕捞等各种渔业资源管理活动中产生的“下行效应”。(3)应用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方法研究了汉丰湖水域环境生态环境状况。结果表明:影响组(A和B样点)POM(颗粒有机物)和螺类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比值范围分别为-25.93‰~24.63‰、4.12‰~9.86‰,-14.28‰~-21.60‰、7.97‰~19.99‰;对照组(C和D样点,D样点位于汉丰湖大坝下)POM(颗粒有机物)和螺类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比值范围分别为-25.62‰~-22.51‰、0.01‰~6.56‰,-22.96‰~-19.21‰、6.75‰~8.89‰;不同组间POM和初级消费者螺类碳同位素比值无明显空间变化(P>0.05),而氮稳定性同位素比值空间变化显着(P<0.05)。因此,在汉丰湖食物网中,氮稳定性同位素特征更好地反应了营养物质(人为输入)吸收和富集的信息。与固着藻类、鱼类等相比,POM和软体动物螺类更适合作为环境评价的指示物。影响组A、B样点的部分生物类群已经受到了人为营养物质输入的影响,影响强度B样点区域>A样点区域。结果建议加强汉丰湖水环境保护,控制污水排放量及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对于保护小江和叁峡库区水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应用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方法构建了小江回水区食物网结构,同时也分析了不同水位时期(低水位,145米,7月;高水位,175米,12月)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和内源性营养物质对水生生态系统能量贡献的重要性,结果表明:低水位时期,小江回水区(包括汉丰湖区域和小江下游区域)食物网能量来源以内源性营养物质为主;蓄水期,汉丰湖食物网能量主要来源于内源性营养物质(藻类),而在小江下游区域,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对鱼类食物网能量贡献与内源性营养物质同等重要;与低水位相比多数鱼类氮稳定性同位素组成略有降低;蓄水后小江回水区鱼类食物网长度减少了一个营养级。本研究发现,建设过程中的汉丰湖大坝已经对蓄水过程中小江回水区碳源产生了一定的阻隔效应;同时小江回水区部分鱼类食性已经发生了改变,是否与叁峡大坝蓄水有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5)应用IsoSource模型对小江7种主要经济鱼类碳源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低水位时期,微型藻类是7种经济鱼类的主要碳源;蓄水期:尽管冬季微型藻类的贡献范围有所降低,但在几种初级生产者中的贡献比例范围依然最大。蓄水期陆生C4植物对7神经济鱼类的相对贡献与低水位时期相比明显增加,特别是杂食性鲫鱼,贡献范围为38%-54%,其次是肉食性鲇,贡献范围为32%-50%。对这两种鱼而言,叁峡大坝蓄水后至少有30%的有机碳来自陆生C4植物,这表明伴随叁峡大坝蓄水过程,外源性C4植物对7种经济鱼类能量的贡献比例也随之增加。因此,可推测:叁峡水库蓄水后陆生营养物质输入的沉积物通量在库区显着增多,通过库区水体的顶托作用,丰富的有机物进入到小江回水区也为食物网提供了潜在的C源。随着叁峡工程运行时间的增加,陆生有机物输入也将成为整个叁峡库区鱼类食物网能量来源的重要方式。(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2-04-09)

三营养级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我国东部海域(渤海、黄海和东海)和南海的鱼类生态结构和渔业资源变化特征,本研究在1983—2013年中国海洋渔船渔获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首先将渔获物中的鱼类按照营养级归类,然后计算其平均营养级(TL)和Fi B指数,并结合海洋捕捞作业方式,对鱼类的营养级结构长期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东部海域捕捞的25种主要鱼类渔获中,31年间TL呈现下降趋势,低营养层级鱼类比例增长了60%,中营养层级鱼类比例增长了129%,高营养级鱼类则下降了近51%;而在南海,31年间TL变化不明显,低营养级鱼类比例下降了6%,中营养级鱼类下降了43%,高营养级鱼类增长198%。东部海域和南海的渔获物鱼类生态结构变化说明,就营养级水平而言,东部海域近海渔业资源呈现明显的衰退现象,而南海则还未出现这种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营养级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王庆,卢志兴,赵婧文,陈又清.紫胶林中蚂蚁-紫胶虫互利关系和寄主植物多样性对节肢动物各营养级的影响[J].昆虫学报.2018

[2].李继龙,曹坤,丁放,杨文波,沈公铭.基于渔获物统计的中国近海鱼类营养级结构变换及其与捕捞作业的关系[J].中国水产科学.2017

[3].刘西方.海州湾两种高营养级鱼类摄食生态及其食物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4].熊鹰,张敏,张欢,苏国欢,沙泳翠.鱼类形态特征与营养级位置之间关系初探[J].湖泊科学.2015

[5].周谷春,徐承香,黎道洪,罗庆怀.稳定同位素技术对贵州青菜洞和癞子洞营养级关系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6].郑冬梅,孙丽娜,李卉颖,李昕馨.冶金区节肢动物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及营养级关系[J].生态学杂志.2013

[7].李艳艳.寄主植物-蚜虫-捕食性瓢虫叁营养层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

[8].潘登.双生病毒在植物—烟粉虱—海氏桨角蚜小蜂叁营养级关系中的作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

[9].黎道洪,苏晓梅.应用稳定同位素研究广西东方洞食物网结构和营养级关系[J].生态学报.2012

[10].李斌.叁峡库区小江鱼类食物网结构、营养级关系的C、N稳定性同位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2

论文知识图

棉花蚜虫-寄生蜂叁层营养级定性食物网...小麦蚜虫-寄生蜂-重寄生蜂叁层营养级定...科研成果附1 1997年获部级科技进步奖项目...玉米/甜菜夜蛾/寄生蜂叁营养段食物链...不同处理棉花挥发物的指纹图谱第一营养级物种对第叁营养级物种的3种影...

标签:;  ;  ;  ;  ;  ;  ;  

三营养级关系论文_王庆,卢志兴,赵婧文,陈又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